曼昆3《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class=txt>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答: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

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反对当时的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政策在其1776年的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

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或价格比其他国家低,就称该国具有这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就应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进口那种它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这种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结果将使贸易各方都可获得贸易利益。

换言之,在斯密看来,贸易应该是一场双赢的“正和博弈”。

这一思想开启了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

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答: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所放弃的使用该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5章 垄 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6章 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看法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应老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念无穷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互相竞争的用途,以令人类的欲念获取最大限度知足的科学。

此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风光对既定资源拘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公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许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利润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同等同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就在社会成员中公正分派的特征。

它是一个历史范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一样而不一样,不存在永久的公正;它也是一个客观范围,只管在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一样对其的理解不一样,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拥有客观性。

5.时机成本时机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余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利润。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拥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定的、在必定条件下拥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沿改动边沿改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细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惹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公司在市场上的互相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本质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能够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别人在经济利益上得益或受损的权利。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细讲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细讲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经济学原理曼昆课后答案chapter3

经济学原理曼昆课后答案chapter3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1.In the text example of the farmer and the rancher, the farmer’s opportunity cost ofproducing one pound of meat is two pounds of potatoes because for every 20 hours of work, he can produce one pound of meat or two pounds of potatoes. Withlimited time at his disposal, producing a pound of meat means he gives up theopportunity to produce two pounds of potatoes. Similarly, the rancher’s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one pound of meat is 1/8 pound of potatoes because for everyhour of work, she can produce one pound of meat or 1/8 pound of potatoes. Withlimited time at her disposal, producing a pound of meat means she gives up theopportunity to produce 1/8 pound of potatoes.2. a.See Figure 3-2. If Maria spends all five hours studying economics, she canread 100 pages, so that is the vertical intercept of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frontier. If she spends all five hours studying sociology, she can read 250pages, so that is the horizontal intercept. The time costs are constant, so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a straight line.Figure 3-2b.It takes Maria two hours to read 100 pages of sociology. In that time, shecould read 40 pages of economics. So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100 pages ofsociology is 40 pages of economics.3. a.Workers needed to make:One Car One Ton of Grain U.S.1/41/10Japan1/41/5b.See Figure 3-3. With 100 million workers and four cars per worker, if eithereconomy were devoted completely to cars, it could make 400 million cars.Since a U.S. worker can produce 10 tons of grain, if the U.S. produced onlygrain it would produce 1,000 million tons. Since a Japanese worker canproduce 5 tons of grain, if Japan produced only grain it would produce 500million tons. These are the intercepts of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s shown in the figure. Note that since the tradeoff between cars and grain isconstant,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a straight line.Figure 3-3c.Since a U.S. worker produces either 4 cars or 10 tons of grain, theopportunity cost of 1 car is 2½ tons of grain, which is 10 divided by 4.Since a Japanese worker produces either 4 cars or 5 tons of grain, theopportunity cost of 1 car is1 1/4 tons of grain, which is 5 divided by 4. Similarly, the U.S. opportunitycost of 1 ton of grain is 2/5 cars (4 divided by 10) and the Japaneseopportunity cost of 1 ton of grain is 4/5 cars (4 divided by 5). This gives the following table:Opportunity Cost of:1 Car (in terms of tons ofgrain given up)1 Ton of Grain (in termsof cars given up)U.S. 2 1/22/5Japan 1 1/44/5d.Neither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cars, since they’reequally productive (the same output per worker); the U.S. has an absoluteadvantage in producing grain, since it’s more productive (greater output perworker).e.Japa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cars, since it has a loweropportunity cost in terms of grain given up. The U.S. has a comparativeadvantage in producing grain, since it has a lower opportunity cost in termsof cars given up.f.With half the workers in each country producing each of the goods, the U.S.would produce 200 million cars (that’s 50 million workers times 4 cars each)and 500 million tons of grain (50 million workers times 10 tons each).Japan would produce 200 million cars (50 million workers times 4 cars each)and 250 million tons of grain (50 million workers times 5 tons each).g.From any situation with no trade, in which each country is producing somecars and some grain, suppose the U.S. changed 1 worker from producingcars to producing grain. That worker would produce 4 fewer cars and 10additional tons of grain. Then suppose the U.S. offers to trade 7 tons ofgrain to Japan for 4 cars. The U.S. will do this because it values 4 cars at 10tons of grain, so it will be better off if the trade goes through. SupposeJapan changes 1 worker from producing grain to producing cars. Thatworker would produce 4 more cars and 5 fewer tons of grain. Japan willtake the trade because it values 4 cars at 5 tons of grain, so it will be betteroff. With the trade and the change of 1 worker in both the U.S. and Japan,each country gets the same amount of cars as before and both get additionaltons of grain (3 for the U.S. and 2 for Japan). Thus by trading and changingtheir production, both countries are better off.4. a.Pat’s opportunity cost of making a pizza is 1/2 gallon of root beer, since shecould brew 1/2 gallon in the time (2 hours) it takes her to make a pizza. Pat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making pizza since she can make one in twohours, while it takes Kris four hours. Kris’s opportunity cost of making apizza is 2/3 gallons of root beer, since she could brew 2/3 of a gallon in thetime (4 hours) it takes her to make a pizza. Since Pat’s opportunity cost ofmaking pizza is less than Kris’s, Pat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kingpizza.b.Since Pat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king pizza, she will make pizzaand exchange it for root beer that Kris makes.c.The highest price of pizza in terms of root beer that will make bothroommates better off is 2/3 gallons of root beer. If the price were higherthan that, then Kris would prefer making her own pizza (at an opportunitycost of 2/3 gallons of root beer) rather than trading for pizza that Pat makes.The lowest price of pizza in terms of root beer that will make bothroommates better off is 1/2 gallon of root beer. If the price were lower thanthat, then Pat would prefer making her own root beer (she can make 1/2gallon of root beer instead of making a pizza) rather than trading for rootbeer that Kris makes.5. a.Since a Canadian worker can make either two cars a year or 30 bushels ofwheat,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 car is 15 bushels of wheat. Similarly, theopportunity cost of a bushel of wheat is 1/15 of a car. The opportunitycosts are the reciprocals of each other.b.See Figure 3-4. If all 10 million workers produce two cars each, theyproduce a total of 20 million cars, which is the vertical intercept of the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f all 10 million workers produce 30 bushelsof wheat each, they produce a total of 300 million bushels, which is thehorizontal intercept of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Since thetradeoff between cars and wheat is always the same, the production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a straight line.If Canada chooses to consume 10 million cars, it will need 5 million workersdevoted to car production. That leaves 5 million workers to produce wheat,who will produce a total of 150 million bushels (5 million workers times 30bushels per worker). This is shown as point A on Figure 3-4.c.If the United States buys 10 million cars from Canada and Canada continuesto consume 10 million cars, then Canada will need to produce a total of 20million cars. So Canada will be producing at the vertical intercept of the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But if Canada gets 20 bushels of wheat percar, it will be able to consume 200 million bushels of wheat, along with the10 million cars. This is shown as point B in the figure. Canada should acceptthe deal because it gets the same number of cars and 50 million morebushes of wheat.Figure 3-46.Though the professor could do both writing and data collection faster than thestudent (that is, he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both), his time is limited. If theprofessor’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 writing, it makes sense for him to pay astudent to collect the data, since that’s the student’s comparative advantage.7. a.English workers have an absolute advantage over Scottish workers inproducing scones, since English workers produce more scones per hour (50vs. 40). Scottish workers have an absolute advantage over English workersin producing sweaters, since Scottish workers produce more sweaters perhour (2 vs. 1). Comparative advantage runs the same way. Englishworkers, who have an opportunity cost of 1/50 sweaters per scone (1sweater per hour divided by 50 scones per hour), have a comparativeadvantage in scone production over Scottish workers, who have anopportunity cost of 1/20 sweater per scone (2 sweaters per hour divided by40 scones per hour). Scottish workers, who have an opportunity cost of 20scones per sweater (40 scones per hour divided by 2 sweaters per hour),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sweater production over English workers,who have an opportunity cost of 50 scones per sweater (50 scones per hourdivided by 1 sweater per hour).b.If England and Scotland decide to trade, Scotland will produce sweaters andtrade them for scones produced in England. A trade with a price between20 and 50 scones per sweater will benefit both countries, as they’ll be gettingthe traded good at a lower price than their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egood in their own country.c.Even if a Scottish worker produced just one sweater per hour, the countrieswould still gain from trade, because Scotland would still have a comparativeadvantage in producing sweaters. Its opportunity cost for sweaters wouldbe higher than before (40 scones per sweater, instead of 20 scones persweater before). But there are still gains from trade since England has ahigher opportunity cost (50 scones per sweater).8. a.Technological advance lower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meat for thefarmer.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a point of meat was 2 pounds ofpotatoes; it’s now 1/5 pounds of potatoes. Thus the farmer’s opportunitycost of producing potatoes is now 5 pounds of meat. Since the rancher’s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potatoes is 8 pounds of meat, the farmer still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potatoes and the rancher still has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meat.b.Now the farmer won’t be willing to trade a pound of potatoes for 3 pounds ofmeat because if he produced one less pound of potatoes, he could produce 5more pounds of meat. So the trade would be bad for the farmer, as hewould then be consuming inside hi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c.The farmer and rancher would now be willing to trade one pound of potatoesfor an amount between 5 and 8 pounds of meat, with the potatoes beingproduced by the farmer and the meat being produced by the rancher.9. a.With no trade, one pair of white socks trades for one pair of red socks inBoston, since productivity is the same for the two types of socks. The pricein Chicago is 2 pairs of red socks per pair of white socks.b.Boston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both types of socks,since a worker in Boston produces more (3 pairs of socks per hour) than aworker in Chicago (2 pairs of red socks per hour or 1 pair of white socks perhour).Chicago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red socks, since the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a pair of red socks in Chicago is 1/2 pair ofwhite socks, whil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a pair of red socks inBoston is 1 pair of white socks. Bosto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producing white socks, sinc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a pair ofwhite socks in Boston is 1 pair of red socks, whil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producing a pair of white socks in Chicago is 2 pairs of red socks.c.If they trade socks, Boston will produce white socks for export, since it has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white socks, while Chicago produces red socksfor export, which is Chicago’s comparative advantage.d.Trade can occur at any price between 1 and 2 pairs of red socks per pair ofwhite socks. At a price lower than 1 pair of red socks per pair of whitesocks, Boston will choose to produce its own red socks (at a cost of 1 pair ofred socks per pair of white socks) instead of buying them from Chicago. Ata price higher than 2 pairs of red socks per pair of white socks, Chicago willchoose to produce its own white socks (at a cost of 2 pairs of red socks perpair of white socks) instead of buying them from Boston.10. a.The cost of all goods is lower in Germany than in France in the sense that allgoods can be produced with fewer worker hours.b.The cost of any good for which France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lowerin France than in Germany. Though Germany produces all goods with lesslabor, that labor is more valuable. So the cost of production, in terms ofopportunity cost, will be lower in France for some goods.c.Trade between Germany and France will benefit both countries. For eachgood in which it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each country should producemore goods than it consumes, trading the rest to the other country. Totalconsumption will be higher in both countries as a result.11. a.True; two countries can achieve gains from trade even if one of the countries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all goods. All that’snecessary is that each country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some good.b.False; it is not true that some people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everything they do. In fact, no one can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everyth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flect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onegood or activity in terms of another. If you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in one thing, you must have a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in the other thing.c.False; it is not true that if a trade is good for one person, it can’t be good forthe other one. Trades can and do benefit both sides especially trades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If both sides didn’t benefit, trades wouldnever occur.。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市场(market)答:市场指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劳务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供给。

市场作为商品经济的范畴,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二是指由商品供求双方及其中介人之间,围绕着体现各自利益的价格而展开激烈竞争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总和;三是指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关系。

贯穿于这三层含义并能统一于市场这一范畴的核心是商品交换,或者说是商品流通。

2.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答: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竞争市场一般指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竞争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④信息是完全的。

3.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答: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是需求。

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其他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历,从前辈中获得的经历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展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师大学2004研;工业大学2005、2006研;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历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35-1 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do..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do..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复习题1 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 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 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

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

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

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 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

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

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 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doc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doc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作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复习题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

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3.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4.Popeye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 Popeye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

因为Popeye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5.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石上方倾斜?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示,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数字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弹性(elasticity )答:弹性指作为因变量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弹性用来表明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

弹性的大小由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系数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

即:=因变量的变动比例弹性系数自变量的变动比例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 f X =,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YY X Y E X X YX∆∆==⋅∆∆ 其中,E 为弹性系数;X ∆、Y ∆分别为变量X 、Y 的变动量。

弹性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经济理论中有多种多样的弹性概念,例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等等。

由于弹性是两个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因此,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2.需求价格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 )(华南理工大学2009研)答: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用来衡量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需求变动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的经济含义可表示为“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需求量可能会有百分之几的变化”。

这一概念是由马歇尔在解释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时提出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循环流量图(circular flow diagram)答:循环流量图是指表明物品和劳务、生产要素以及货币支付在家庭和企业之间如何流动的经济图形,如图2-1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决策者——家庭和企业——所组成。

企业用劳动、土地和资本(建筑物和机器等)这些投入来生产物品和劳务,这些投入被称为生产要素。

家庭则拥有生产要素并消费企业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图2-1 循环流量图图2-1中,经济决策由家庭和企业做出。

家庭和企业在物品与劳务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家庭是买者而企业是卖者)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企业是买者而家庭是卖者)上相互交易。

外面一圈的箭头表示货币的流向,里面一圈的箭头表示相应的物品与劳务的流向。

循环流量图的形式是简化的,是整体经济的一个简化模型,因为它不包括国际贸易和政府。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深圳大学2007研;北京工业大学2008研)答: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品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市场与竞争市场(market)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劳务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供给。

(1)市场类型的划分与特征市场类型的划分与特征如表4-1所示:表4-1 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2)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指竞争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主要特征:①用于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

②买者和卖者如此之多,以至于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价格。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买者与卖者必须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所以,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2.需求(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3)需求的表示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可以得出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在所有其他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时,一种物品的总需求量如何随该物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5)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当人们改变他们在每种价格上希望购买的量时,需求曲线移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答: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

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反对当时的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政策在其1776年的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

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或价格比其他国家低,就称该国具有这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就应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进口那种它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这种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结果将使贸易各方都可获得贸易利益。

换言之,在斯密看来,贸易应该是一场双赢的“正和博弈”。

这一思想开启了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

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答: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所放弃的使用该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答:生产要素指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

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传统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种,即土地、劳动和资本。

其所有者分别为地主、劳动者和资本家。

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则分别被称为地租、工资和利润(包括利息)。

到19世纪末,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发现”。

于是,利润被看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收益,而“利息”被看成是资本所有者的收益。

2.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答:生产函数指描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的产量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函数表示了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简单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Q f K L3.劳动的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答: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在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品的增量。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MPL Q LMPL Q L/=∆∆,当劳动的增加量非常小时,d/d劳动的边际产出曲线的变化趋势是倒U型的,这就意味着当边际产出为零时总产出达到最大值。

在图形上,总产出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值,就是各劳动投入量上边际产量的数值。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class=txt>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doc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doc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作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复习题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

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3.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4.Popeye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 Popeye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

因为Popeye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5.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石上方倾斜?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示,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数字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复习题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

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

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

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

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

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因为在该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条件下,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组合。

6.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会增加世界劳务或产品的总量,而贸易既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也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结果。

如果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基于分工的优势就会减弱,所以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问题与应用1.Maria每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著作,也可以每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

她每天学习5小时。

a.画出Maria阅读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Maria阅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应用【参考答案】 a.Maria阅读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左图所示,该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纵轴的交点的含义是Maria 5个小时只读经济学著作可以读100页,与横轴的交点的含义是Maria 5个小时只读社会学著作可以读250页。

b.Maria阅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阅读40页经济学著作。

2.美国和日本工人每人每年都可以生产4辆汽车。

一个美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吨粮食,而一个日本工人每年可以生产5吨粮食。

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每个国家有1亿工人。

a.根据这种情况,做出类似于图3—1(a)的表格。

b.画出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c.对美国来说,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粮食呢?对日本来说,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粮食呢?把这些信息填入类似于表3-1的表中。

d.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上具有绝对优势?在生产粮食上呢?e.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上具有比较优势?在生产粮食上呢?f.没有贸易时,每个国家有一半工人生产汽车,一半工人生产粮食。

每个国家能生产多少汽车和粮食呢?g.从没有贸易的状况出发,举例说明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应用【参考答案】 a.根据题意,作表如下:每个工人生产每单位产品的时间1亿工人每年的产量汽车(辆) 粮食(吨) 汽车(亿辆) 粮食(亿吨)美国4 10 4 10日本4 5 4 5b.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a)图、(b)图所示:(a)美国“汽车—粮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日本“汽车—粮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c.美国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5吨粮食,生产1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4量汽车。

日本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25吨粮食,生产1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8辆汽车。

见下表。

生产1吨(辆)的机会成本汽车(以放弃的粮食衡量) 粮食(以放弃的汽车衡量)美国 2.5吨粮食0.4辆汽车日本 1.25吨粮食0.8辆汽车d.美国和日本生产汽车的效率是一样的,所以美国和日本在生产汽车上不存在绝对优势。

美国在生产粮食上具有绝对优势。

e.日本在生产汽车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粮食上具有比较优势。

f.没有贸易时,如果每个国家有一半工人生产汽车,一半工人生产粮食,那么美国的产量为粮食5亿吨,汽车2亿辆;日本产量为粮食2.5亿吨,汽车2亿辆。

g.如果没有贸易,假设两国都有一半的工人生产粮食,一半的工人生产汽车,那么美国居民可以消费5亿吨粮食,2亿辆汽车;日本居民可以消费2.5吨粮食,2亿辆汽车。

如果进行贸易,美国专产粮食,产量为10亿吨;日本专产汽车,产量为4亿辆。

日本可以用2亿辆汽车换回美国的4亿吨粮食,则与没有贸易时相比,两国居民的汽车消费量保持不变,但粮食的消费量都提高了,贸易使两国的状况变得更好。

3.Pat和Kris是室友。

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理所当然),但也留出一些时间做他们喜欢的事:做比萨饼和制作清凉饮料。

Pat制作1加仑清凉饮料需要4小时,做1块比萨饼需要2小时。

Kris制作1加仑清凉饮料需要6小时,做1块比萨饼需要4小时。

a.每个室友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多少?谁在做比萨饼上有绝对优势?谁在做比萨饼上有比较优势?b.如果Pat和Kris相互交换食物,谁将用比萨饼换取清凉饮料?c.比萨饼的价格可以用若干加仑清凉饮料来表示。

能使两个室友状况都更好的比萨饼交易的最高价格是多少?最低价格是多少?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 a.Pat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0.5加仑的清凉饮料,Kris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2/3加仑的清凉饮料。

Pat在做比萨饼上既有绝对优势,又有比较优势。

b.如果Pat和Kris相互交换食物,Pat将用比萨饼换取清凉饮料。

c.1块比萨饼的最高价格是2/3加仑清凉饮料,最低价格是1/2加仑清凉饮料。

如果两个人进行贸易,依据比较优势原则,Pat将只生产比萨饼,Kris将只生产清凉饮料。

Pat用比萨饼与Kris交换清凉饮料,由于Pat生产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0.5加仑清凉饮料,所以只有交易价格高于0.5加仑清凉饮料,Pat才愿意出售比萨饼。

但是交易价格不是无限高的,对于Kris而言,如果价格高于2/3加仑清凉饮料,Kris会选择自己生产清凉饮料。

4.假设加拿大有1 000万工人,而且每个工人1年可生产2辆汽车或30蒲式耳小麦。

a.加拿大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加拿大生产1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解释这两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

b.画出加拿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果加拿大选择消费1 000万辆汽车,没有贸易时它可以消费多少小麦?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标出这一点。

c.现在假设美国从加拿大购买1 000万辆汽车,每辆汽车交换20蒲式耳小麦。

如果加拿大继续消费1 000万辆汽车,这种交易使加拿大可以消费多少小麦?在你的图上标出这一点。

加拿大应该接受这笔交易吗?【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 a.加拿大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5蒲式耳小麦,生产1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是1/15辆汽车,这两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互为倒数。

b.加拿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a)图所示,如果加拿大选择消费1 000万辆汽车,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其能消费15亿蒲式耳小麦,如(a)图中的A点所示。

c.如果加拿大专业化生产汽车,向美国出售汽车,每辆汽车可以换20蒲式耳小麦,加拿大与美国进行交换,其可以换取2亿蒲式耳小麦(20×1 000万)。

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的消费组合为1 000万辆汽车和2亿蒲式耳小麦,这优于在没有贸易条件下1 000万辆汽车和1.5亿蒲式耳小麦的组合,所以加拿大应该接受这项交易。

见(b)图。

(a)加拿大“汽车—小麦”(b)贸易条件下加拿大“汽车—小麦”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5.苏格兰和英格兰都生产烤饼和毛衣。

假设一个英格兰工人每小时能生产50个烤饼或1件毛衣。

假设一个苏格兰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个烤饼或2件毛衣。

a.在每种物品的生产上,哪个国家有绝对优势?哪个国家有比较优势?b.如果英格兰和苏格兰决定进行贸易,苏格兰将用哪种商品和英格兰进行交易?解释原因。

c.如果一个苏格兰工人每小时只能生产1件毛衣,苏格兰仍然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吗?英格兰仍然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吗?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 a.英格兰在生产烤饼上具有绝对优势,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绝对优势。

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比较优势,英格兰在生产烤饼上具有比较优势。

b.如果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贸易,苏格兰将用毛衣和英格兰进行交易,因为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贸易能增加双方可消费的毛衣和烤饼的总量。

c.如果1个苏格兰人1天只生产1件毛衣,那么他们生产1件毛衣的机会成本是40个烤饼,仍低于英格兰人生产1件毛衣的机会成本(50个烤饼)。

所以,苏格兰人在生产毛衣上仍有比较优势。

而此时,1个苏格兰人生产1个烤饼的机会成本是l/40件毛衣,仍高于1个英格兰人生产1个烤饼的机会成本,即英格兰人在生产烤饼上仍有比较优势。

那么在贸易中,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仍都能受益。

6.下表描述了Baseballia国两个城市的生产可能性: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红袜子量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白袜子量波士顿33芝加哥21a.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双白袜子的价格(用红袜子表示)是多少?芝加哥1双白袜子的价格是多少?b.在每种颜色的袜子的生产上,哪个城市有绝对优势?哪个城市有比较优势?c.如果这两个城市相互交易,两个城市将分别出口哪些颜色的袜子?d.可以进行交易的价格范围是多少?【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 a.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双白袜子用红袜子表示的价格是1,芝加哥1双白袜子的价格是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