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湿地为背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_以天津市宁河县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湿地的概念及其价值
(一)湿地的概念“湿地”一词来源于英文的“Wetland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我国目
前尚没有对湿地的定义,多数学者倾向于国际《湿地公约》①
中的定义,即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临时性
的沼泽地、
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盐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
域。该公约还对湿地的定义延伸为更广泛的栖息地类型,
包括河流和湖泊、沿海泻湖、红树林、泥炭地、珊瑚礁以及人工湿地,诸如鱼塘、虾塘、农田池塘、灌溉农地、盐池、水库、砂砾矿坑、污水处理场、运河。在这一定义中湿地包含的范围广泛,被定义为除海洋(水深6m 以上)外的所有水体。
(二)湿地的主要旅游功能
1.观光娱乐功能。
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由于四季变化明显,在鸟类组成上变化较大。每年春、秋季节均有大量的水禽在湿地栖息、集群,场景极为壮观,具有极强的视觉美感。大面积的刺槐林景观,罕见的天然湿生柳林景观和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怪柳林景观和芦苇荡景观,给游客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科普教育功能。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游客产生猎奇心理,吸引游客到湿地旅游。湿地旅游目的地是天然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能够最生动地向人们进行有关湿地和湿地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地貌、生物的知识,获得有关湿地居民生活文化的知识。
3.保健康体功能。湿地旅游目的地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其空气和饮水质量都要大大高于城市,所以湿地旅游深受都
市人群的欢迎。
4.休闲度假功能。红树林海岸神奇、
幽静、秀丽的景观美学价值,成为游客观赏、娱乐的适宜场所。人们可以在此从事划船、钓鱼、观鸟、野炊、品尝特色海鲜和热带水果等各种娱乐活动,在优美的环境中休息嬉戏,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5.科学研究功能。湿地生态系统、
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和遗传基因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二、湿地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特点
1.乡村旅游的概念。
研究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生产生活形态、民俗风情、乡村居所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组合旅游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包括一系列组成要素:乡村环境、乡村遗产、乡村生活、乡村活动等,其核心是乡村旅游社区。
2.湿地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特点。
在湿地背景条件下,乡村旅游在旅游景观、旅游产品、发展观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乡村旅游的特点。
1.旅游景观方面。一是水体方面。无论是滨海湿地、
河流湿地,还是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乃至人工湿地,形态万千、风
格迥异、
充满灵动之感的水体都对人类产生了无限的诱惑和永恒的吸引。二是湿地植物方面。据统计,我国内陆湿地的植物达1540种,既有水生植物也有陆生植物,物种十分丰富,而且一些植物极具观赏性,堪称“天然植物博物馆”。三是湿
☆经济研究☆
J i n g J i Y a n j i u
规划项目:天津商业大学基金项目“基层区旅游规划编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0090/W 25Q 061109)及天津商业大学与天津市宁河县校
地合作重点项目“天津市宁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支持。
作者简介:王庆生(1963-),男,河南偃师人,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刘
文蕾(1987-),女,安徽枞阳人,天津商业大学旅游发展与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以湿地为背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以天津市宁河县为例
王庆生,刘文蕾
(天津商业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134)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各界关注和游客青睐。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主要包括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景观和原
生态的自然景观。广大湿地区域因拥有原始自然的生态景观而成为一项重要且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天津市宁河县拥有以七里海湿地为主体的湿地旅游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
关键词:湿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宁河县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157—02
157
Th e o ry Re s e a rc h 学论
理
地动物方面。其资源同样非常丰富,我国内陆湿地的动物种类达到1500种以上,其中不乏珍惜的野生鸟类和禽类,堪称“鸟类的天堂”,在保护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游客尽情享受水天一色、万鸟齐飞的壮丽景观。
2.旅游产品方面。乡村旅游产品一是可提高可参与性,让游客开展亲水活动,如进行垂钓、捉泥鳅、摸蜊仔、溯溪、田野餐饮(烤鱼片)等;二是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内容,其综合的粮、果、蔬、鱼、蟹、草、花等农业资源要素使得产品组合更加丰富,吸引更多客流,并延长停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
3.发展观方面。湿地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就要强调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和统一,就是坚持从一开始就要把开发建立于科学的轨道上。应正确认识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科学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三、天津市宁河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宁河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特点
1.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农村方面,宁河县地貌属海积、冲积平原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处九河下梢,河渠密布,分属蓟运运河、潮白新河两大水系。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有30多科类600多个品种。境内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县内有文物古迹100多处。值得一提的是,宁河县境内七里海湿地位于“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是国内唯一集古海岸与湿地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该湿地区域不仅文化富集,而且堪称地文奇观,有“天然氧舱”之誉。
农业方面,宁河县是国家确定的优质小站稻、棉花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尤其是七里海的水产品。自古以来,就有“七里海,三宗宝:银鱼、紫蟹、芦苇草”之说。七里海盛产的银鱼、紫蟹,明清时曾是宫廷贡品。七里海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专家团的一致通过,成为天津市唯一获得这项殊荣的产品。
农民方面,宁河县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以民间花会为代表的宁河民俗活动组织规模大,表演人员多,生活气息浓郁,富有喜庆色彩;以丰台镇的木板年画为代表的宁河民间艺术历史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多彩;以宁河醉蟹为代表的宁河民间风味美食独具乡野特色,令人回味无穷。
2.市场发育特点。宁河县的乡村旅游市场是指其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即乡村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宁河县地处京津唐大城市群中间地带,是环渤海发展带和京津塘发展带的交汇点,面向广阔的华北、东北平原。以县政府所在地芦台镇为中心方圆6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十座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内陆腹地十分广阔。
3.旅游产品特点。一是传统文化旅游产品,如天尊阁宗教文化旅游等;二是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如湿地观光等;三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如贵达假日度假村项目等;四是新兴体验型旅游产品,如垂钓休闲旅游等。
(二)宁河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接待设施亟待完善。2007年天津市拥有星级宾馆115家,市辖县占12家,其中宁河县仅占1家(即贵达宾馆,三星级)。这就使得宁河县的年旅游接待量有限,游客的旅游目的单一(主要是垂钓、吃海鲜),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水平偏低。
2.旅游人才欠缺。宁河80%以上的一线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全日制专业培训、没有本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率低。许多服务单位依靠传统的传、帮、带的形式进行培训工作,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培训较为松懈。而有文化、有技术、懂专业的专门型服务人才的缺乏、高学历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服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参差不齐、服务人员文化程度偏低以及旅游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宁河县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尖锐。这些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得七里海湿地面积不断萎缩、野生动植物大量减少。
四、天津市宁河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1.湿地农业观光类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要重点开发农业观光、品尝、耕作及经济林观光、果实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即利用高新技术建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组建多区域的农业观光园,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的场所;利用开放成熟期的果园、菜园、瓜园等,供游客观景、赏花、采摘,让游客去体验那种自摘自食的农耕生活,享受田园风光的悠乐。
2.湿地休闲度假类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根据宁河县湿地资源现状,可以重点开发泛舟、滑水等水上娱乐项目,水上垂钓项目,以及苇海听涛观鸟等旅游项目。
3.湿地保护开发类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同样应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申报建立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走保护基础上的适度开发之路,兼顾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湿地科普科考类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湿地中还含有古生物化石、古生物遗骸、古地质遗迹等,对研究古地理和古生物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可以通过建设科普展览馆、举办湿地环境保护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吸引科学爱好者和科考工作者,开发出科普教育系列旅游产品。
5.湿地民俗文化类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一方面要将散落于各地的滨海湿地乡土民俗、民间故事等串连成具有文化内涵、韵味深厚的文化观光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再现农耕、捕鱼场景以及渔家劳作工具展示等,以满足游客体验乡土民俗的旅游需求。除了传统文化之外,还要善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开发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旅游项目,体现湿地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
注释:
①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C onvent ion on W et-lands of Int ernat ional Im port ance Especially as W at erfow l H abi-t at,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2007年4月,有154个缔约方。
参考文献:
[1]丁季华,吴娟娟.中国湿地旅游初探[J].旅游科学,2002,(2).
[2]邱云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5,(12).
[3]刘琳,杨浩博,李秉毅.可持续发展的湿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4).(责任编辑/姜超)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