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地理(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共8页。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在城市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它是一种太阳能信号灯,不仅灯光明亮,而且不需铺设电缆,省电、清晰,又环保。

据此完成1~2题。

1.有时太阳能信号灯不能正常工作,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阴雨天气D.交通流量2.下列哪一地区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最好A.广州B.重庆C.北京D.拉萨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完成3-4题。

3.我省昼比夜长开始于A.a点B.b点C.c点D.d点4.每年清明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A.一直向南B.一直向北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读下列四幅“地理素描图”,完成5-6题。

5.四图中,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B.乙C.丙 D.丁6.四图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以及发展城市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

读图回答7~8题。

7.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8.此日昼长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序是()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9.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10.若黄赤夹角为零,则下列地理现象不会存在的是①白天、黑夜的交替②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③图中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④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冬季小于夏季A.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下图为甲、乙两地的等压线简图,箭头表示风向,据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位于同半球B、甲、乙两地均受高压控制C、甲、乙两地均受低压控制D、甲地风速大于乙地12.关于图中P、Q两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为偏南风B、均自低纬吹向高纬C、均自海洋吹向陆地D、均自高压吹向低压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2021年高二上学期定时训练地理试题(十三)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定时训练地理试题(十三)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定时训练地理试题(十三)含答案一、选择题。

1. 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 不规律的地域分异2. 下列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A.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B. 尼罗河沿岸的“绿色走廊”C. 天山山麓的绿洲D. 塔克拉玛干沙漠3. 下列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因素中,属于地带性因素的是()A. 地形起伏B. 海陆分布C. 洋流D. 大气环流4. 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A. 亚欧大陆B. 北美大陆C. 非洲大陆D. 南美大陆5. 下列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B. 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C.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 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6.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C.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 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7.下类四幅图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反映大陆上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8. 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和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C. 地理环境D. 地质环境读下列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9—10题。

9.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 光照和热量B. 地形和降水C. 地形和热量D. 降水和光照10.甲地的阔叶林主要是()A. 热带雨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读下面①(11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

2021年高二上学期定时训练地理试题(十二)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定时训练地理试题(十二)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定时训练地理试题(十二)含答案1.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2.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b>c>d>a B.气压:a>c>b>d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3.若此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 )A.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4.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①为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5、影视片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面部,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人翁的快乐心情,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拍摄该情境 ( )A.18时—次日7时 B.7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6.读图6-2 , 判断正确的叙述是()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7.下图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右侧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沈阳中心气象台某年3月12日5时55分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目前丹东市区已经出现能见度为100米的浓雾,预计还将持续3~4小时,请注意防范。

据此回答8~11题。

8.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加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晴好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①a bcd9.白天大雾天气,空气能见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 )A.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作用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D.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折射作用10.大雾看起来轻盈神秘,其实危害无穷。

2021-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本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60分)和综合题(40分)两部分,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1~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4题。

3.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C.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农作物的生长期长4.以下表达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比较错误的是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于松嫩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欧盟和中国合作,计划发射30颗“伽利略”卫星参建立地球定位系统。

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已的准确位置。

据此完成5~7题。

5.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A.经度、纬度、距离 B.纬度、距离、相对高度C.经度、纬度、绝对高度 D.纬度、海拔、等高线6.上图甲和乙是卫星在某两个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关于其服务范围大小叙述正确的是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7.下面关于甲、乙两地卫星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B.甲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乙地位于低纬度地区C.甲、乙地所在地区为世界上主要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严重D.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东半球下表资料是下图“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四个地点的气候资料。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命题人: 祝育锦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半球,高气压B.南半球,低气压C.北半球,高气压D.北半球,低气压2.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西北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3.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B.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D.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交通扶贫是突破富民兴业瓶颈的重要举措。

为此,我国某地区初步构建了“通乡达村、标准适宜、管养到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网。

下图示意该地区公路网(局部),图中鞍部段公路曾有隧道比选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丙段公路线沿村庄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利于居民出行B.降低施工难度C.减缓道路坡度D.绕开山地地形5.图中鞍部段公路最终选择“之”字形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A.地形坡度过大B.资金预算有限C.施工技术不足D.公路运量太小马赛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下表为马赛气候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马赛的气候特点为()A.终年温和多雨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终年高温少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马赛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风和副高的交替控制B.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C.受副高和信风的交替控制D.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8.马赛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热带稀树草原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读我国四个极地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B.长城站位于黄河站东南方C.昆仑站地方时晚于长城站D.长城站至中山站最近距离过极点10.若北京时间为2018年3月3日8时,则A.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黄河站B.四科考站中,黄河站昼长最长C.昆仑站与长城站日期相同D.该月份地球公转速度加快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在第一时间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可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 D.数字地球2、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

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

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①网络实时监视②所处位置获取③失窃汽车查找④行车路线追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

读图回答 3~4题。

3.人为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4.关于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②黑土广布③植被稀疏④水源充足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读图,回答5~6题。

5.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是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丝绸之路上,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扩大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6.由古到今,该地区绿洲的空间演变趋势是( )A.向河流的下游集中 B.由山区向平原集中C.范围不断扩大 D.日益向沙漠边缘退缩下图为我国黔西南某地区景观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据图回答7~8题。

图CB247.形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A.地势平坦,土壤酸化 B.雨水丰沛而集中C.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D.岩石坚硬,不易破碎8.为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大面积建设薪炭林,增加农村生活能源来源B.以盐碱地治理为核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C.实行综合治理,预防中度和重度石漠化的继续恶化D.实行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热带雨林是指阴凉、潮湿多雨、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①区域经济一体化②经济全球化③世界政治多极化④地缘合作与冲突并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 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B、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水平高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D、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3~6题。

3.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A.库布齐沙漠B.土默川平原C.呼和浩特市D.阴山山脉4.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A.地质条件稳定B.年降水量增多C.灌溉条件改善D.黄河水量减少5.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湿地破坏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D.土壤盐渍化6.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B.海拔C.水D.热量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xx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8.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读下图,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10.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D.人文发展的指标11.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③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右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高二必修地理练习题带答案

高二必修地理练习题带答案

高二必修地理练习题带答案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对地球各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下面是一组高二必修地理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你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题目一:气候与季风(1)简述气候与季风的关系,并介绍季风的形成原因。

(2)解释“亚洲季风影响世界气候”。

解答一:(1)气候与季风的关系:季风是气候现象之一,它是由于地球不同地区的热量分布不均而引起的。

季风在一年中定期改变,气温、湿度和降水量有所变化。

气候是从长期时间尺度上来衡量天气的平均情况,它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指标。

季风是气候变化的一种表现。

季风的形成原因:季风的形成与大陆与海洋的差异性有关。

冬季,大陆地区冷却迅速,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

而夏季,海洋暖化迅速,形成低压区。

冬季的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形成冬季季风。

夏季的低压区向高压区移动,形成夏季季风。

(2)"亚洲季风影响世界气候"是因为亚洲拥有世界上最为显著的季风现象。

亚洲季风带来的气候变化影响了全球气候格局。

例如,在亚洲的冬季季风带来的干燥和寒冷天气会对东亚地区(如中国和韩国)产生影响。

而亚洲的夏季季风则带来了大量的降水,对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的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题目二:人口增长与城市化(1)简述人口增长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2)解释城市化的定义,并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解答二:(1)人口增长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可以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与经济影响。

首先,人口增长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扩大。

其次,人口增长也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者,带动了商品和服务业的发展。

然而,人口增长也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2)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是城市面积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通常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二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答案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1. 天文地理环境a) 【答案示例】- 星、太阳系与恒星: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8大行星、许多卫星和其它天体组成的。

恒星是发光、散射或反射光线的天体。

- 行星和卫星:行星是绕太阳运行,没有发出自己的光的天体。

卫星是自然或人工天体,绕行星运转。

2. 大气环境a) 【答案示例】- 大气圈:大气圈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由不同气体组成,包括对地球的保护层和气象圈。

- 大气压力和气候变化:大气压指气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的天气变化,包括气温和降水量等的变化。

3. 水文环境a) 【答案示例】-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蒸发和地下水的流动等。

- 水资源与水污染:水资源是指供人类利用的水的总称,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污染指水质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影响而变差的现象。

第二章人口与资源4. 人口资源a) 【答案示例】- 人口增长与分布: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加,分布指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 人口老龄化和青少年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的增加;青少年人口问题指青少年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所带来的问题。

5. 土地资源a) 【答案示例】- 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耕地保护是指保护农田不受破坏,保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 城市化与土地问题: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土地问题主要指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

6. 能源资源a) 【答案示例】- 常见能源资源:常见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

-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能源:能源危机指能源资源供应不足时的问题。

可持续能源是指能源资源利用和开发过程中不破坏生态平衡的能源。

第三章经济地理与可持续发展7. 经济地理a) 【答案示例】- 经济地理区划与分工:经济地理区划是指根据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实力等因素将一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区。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地理试题含答案测试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命题、校对:徐振郑大年 20111009注意:本试卷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综合题,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 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分为单选题和双选题,1—18为单选题,19—26为双选题,单选题每题2分,双选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如图为我国华北地区特殊的耕作方式,称为“垄断耕作”,即在第一年将作物种在高起的垄上,第二年则将原本的垄挖成沟,作物仍种在垄上。

据此回答1—2题:1.此种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该地区 ( )A 水利设施不足B.环境污染严重C.人口密度过大D.干旱少雨2.如将耕该耕作方式应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则有利于:( )①杜绝水上流失②肥料集中深施,提高利用率③加大地面坡度,减缓地表风速④加厚熟土层⑤有效蓄纳降雨,增加土壤储水量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

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属于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是( )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③便利的水陆运输④广阔的市场⑤离铁矿区较近⑥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4.下列四幅示意图表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正确的是(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貌类型区是()A、黄土塬面区B黄土丘陵沟壑区C、沟谷间地貌区D、河道小流域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6.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的比重下降,轻工业的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近30%D.钢铁工业的比重下降,化学工业的比重上升7.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生物技术等新兴工业8.借鉴鲁尔区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含答案

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图12015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6:10。

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10月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致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时,家在旧金山(西八区)的美籍华人观看升国旗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A. 10月1日14时10分B. 9月30日14时10分C. 10月1日19时10分D. 9月30日19时10分图2为某地受一天气系统影响的气压和最大风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图23.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A. 风力不断加大B. 气压不断升高C. 气温不断降低D. 降水变率增大4. 此天气系统()A. 形成华北地区的干旱天气B. 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C. 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D. 可能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5. 气象部门能迅速准确获取此天气系统的发生并进行预报,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包括()①RS② GPS③ GIS④数字地球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图3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公布的一幅卫星照片,读图完成6~7题。

图36. 图示信息显示,我国华北北部地区正经受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 暴雪B. 雾霾C. 地震D. 泥石流7. 日本称本国也受到了此次灾害的影响,促使此自然灾害东行的动力可能是()A. 千岛寒流B. 日本暖流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读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Ⅰ、Ⅱ两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8~10题。

图48. 下列因素中,影响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海拔B. 水分C. 热量D. 光照9. 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整体性B. 差异性C. 周期性D. 地带性10. 为遏制“半固定半流动沙地荒漠草原牧业带”向东扩张的趋势,宜采取的措施是()A. 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沙漠侵袭B. 退耕还林还草,稳定生态系统C. 实行休耕政策,恢复自然植被D. 恢复湿地生态,增强调节能力图5为我国1953、1982、xx、xx年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统计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1~12题。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的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A.长江三角洲B.长江沿岸经济地带C.浦东新区D.东部沿海经济地带2.青藏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原因是A.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B.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C.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D.河谷地区土壤肥沃3.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综合性④开放性A. ②③B. ③④C.②④D. ①②4.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A.水文和植被B.植被和土壤C.气候和土壤D.地貌和气候5.下列区域中,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是A.长江沿岸经济地带B.湿润地区C.文化区D.东北地区6.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青藏高寒区—“高”和“寒”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C.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D.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7.关于英国和日本的区域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日本的气候为季风气候,农业以种植业为主③日本的传统工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资源型”布局为主④英国的气候温和湿润,畜牧业发达⑤英国的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要高于日本⑥英国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很高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8.下列关于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社会问题B.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C.人地关系已经趋向缓和D.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9.下列说法或做法中符合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是A.退耕还林,退耕还牧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植树造林,修建水库D.斩伐养长,不失其时10.我国把经济发展摆在各项工作之首的原因是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②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③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不严重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发展经济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A. 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①②读图,回答11~12题:1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A.发电灌溉B.防洪抗旱C.调节气候D.拦沙蓄水1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B.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C.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D.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回答13~14题:13.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B.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C.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D.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14.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①流域面积广②围湖造田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④植被破坏严重⑤土质疏松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xx.10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新华网2012年10月16日消息今天上午,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干、支线全长7 378 km,途经我国10个省区,计划xx年建成。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天然气东西分布不均衡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D.综合性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D.综合性20世纪前半叶,图示地区制造业曾兴旺发达,一度成为美国经济的产业中心。

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

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冰雪带”、“锈蚀带”。

据此回答3~4题。

3.本地区一度成为美国产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区位优势的是( )A.水运廉价 B.煤铁资源丰富C.城市众多,市场广大D.土壤肥沃,气候温暖4.20世纪中后期,本地区逐步陷入萧条状态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结构单一 B.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C.世界对传统工业产品需求量增加 D.逆城市化的出现5.下列各个选项中,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的是( )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生态的可持续发展C.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读我国某地自然景观图,回答6—8题。

6.该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的堆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地壳垂直运动7.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A.耕地土层变薄,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B.使地表变得支离破碎C.使土壤质地变得疏松D.加剧了暴雨发生的次数8.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的联系图,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④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A.a——④B.b——① C.c——② D.d——③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9—10小题:9.下列有关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B.南线输出的是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水电C.北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D.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10.有关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 )A.输入地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B.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C.输入地区主要能源充足,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其他资源配套较好D.输入地区现在均已经开始使用核电以缓解电能紧缺局面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10月)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10月)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10月)考试地理试题(必修)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

)读下图完成1~3题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稳定性特征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D.两区域的领导人差异3.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C.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D.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4~5题。

4.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 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资源匮乏5.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交通便利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图2“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6~7题:6.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C.硬叶林 D.针叶林7.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图2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黄土分布区。

这里虽有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但却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的劣势。

根据所学内容,回答8~11题。

8.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酸雨 C.水土流失 D.气候变暖9.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根本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10.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区 B.它处于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区C.它处于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 D.它处于从森林向荒漠过渡地区11.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煤炭资源 D.石油资源工业革命初期,鲁尔区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二战后却面临经济危机,经过改革而重新崛起。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综合题)两部分。

一、选择题(共计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根据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和人地关系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读某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图,完成1~2题。

1.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 ( )A.初期(工+II)、中期(III)、后期(Ⅳ)三个阶段B. 初期(I)、成长(Ⅱ)、转型(III)、再生(IV)四个阶段c.初期(工)、转型(Ⅱ)、成长(III)、再生(IV)四个阶段D. 初期(I)、成长(Ⅱ+III)、转型(IV)三个阶段2.有关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I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②Ⅱ阶段产业结构由点到面发展,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③Ⅲ阶段人地矛盾加剧,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④Ⅳ阶段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xx年8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专家论坛在贵州举行。

右图为“泛珠三角两个著名经济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泛珠三角”计划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发展性4.关于图中两大经济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经济区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 B.乙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发达C.甲经济区主要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D.乙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工业化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的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xx.10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两道大题,共 7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2.夏季旅客喜欢到丽江旅游而冬季喜欢到海南旅游,这说明区域之间有A.阶段性特点B.差异性特点C.整体性特点 D开放性特点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3~4题。

图1 图23.以上两地所反映的农业景观差异很大,其分界线大致是下列中的A.200mm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4.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一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②③⑦⑧D. ⑤⑥⑦⑧7.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读“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图,回答8~9题。

8.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A.地形条件不同B.水热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9.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C. 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10.下列农作物可以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A.春小麦、高粱、玉米 B.大豆、甜菜、棉花C.冬小麦、油菜、柑橘 D.春小麦、棉花、梨11.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2.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屋顶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13.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A.农业B.工业C.金融贸易D.服务业图4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

2021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测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测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2.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在水循环的几个基本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水汽的蒸发 B.水汽的输送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4.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5.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D.地壳和上地幔6.下列地理现象中,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A.石灰岩溶洞 B.东非大裂谷C.撒哈拉沙漠 D.长江三角洲7.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

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

该资料反映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8.影响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光照D.地形图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L曲线表示人口A.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C.死亡率 D.迁移率10.图示不同人口增长阶段中属于增长减缓阶段的是A.Ⅰ B.Ⅱ C.Ⅲ D.Ⅳ11.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迁移 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12.关于中心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地级别越高,提供职能种类越少B.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服务的范围越大C.中心地级别越高,门槛人口越高D.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数目越少,中心地平均距离越近13.下列关于混合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混合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养羊B、我国没有混合农业C、从事混合农业的农民收入较稳定D、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羊毛主要出口新西兰14.印度班加罗尔发展为世界著名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A.廉价的电力 B.丰富的原料C.雄厚的技术力量 D.平坦的地形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测练(一)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测练(一)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测练(一)地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C.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D.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形成我国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和地形 C.土壤 D.植被3.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学者都认为区域发展阶段应划分为四个阶段B.区域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地关系普遍不协调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4.我国实施西电东送的主要原因是()A.火电站建设成本低B.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C.水电是清洁能源D.缩小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差距5.山西省大力发展火电产业,用输出电力替代输出煤炭。

这样做的好处是()①改善当地环境②缓解交通压力③节省运输成本④延长产业链,发展地方经济A.①④B. 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我国南方地区夏秋季水量过剩,北方地区冬春季缺水严重。

解决办法是()A.加大调水量B.节约用水C.提高水价D.修建水库7.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防止调出区地面下沉②可能引发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③可能增加调人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④有利于调人区的生态保护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8.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②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③四川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④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地理(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xx.10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C.区域有明确的界线D.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2.区域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是“新三大地带”划分的最主要指标的是A.气候 B.地形 C.经济 D.植被3.制约我国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读我国简图,完成第4题。

4. 有关图示四地农业发展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B. 乙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分不足C. 丙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土壤肥沃D. 丁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后备土地丰富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判断5~7题。

5.关于美国匹兹堡钢铁工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消费市场广阔B.当地铁矿资源丰富,发展钢铁工业的原料充足C.煤炭资源丰富,附近有优质的大煤田D.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6.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A.资源枯竭B.环境污染严重 C.劳动力素质低 D.企业老化,技术落后7.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acb人的管理调控劳力、科技①② ③④ ⑤ ⑥C .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D .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下图为“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

读图完成8~9题。

8.阶段Ⅰ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①森林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阶段Ⅱ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A.天命决定一切B.自然主宰人类C.人定胜天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 右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a 、b 、c 和箭头①的名称正确的有A .a 社会系统B .b 生态系统C .c 经济系统D .①物质产品、资金等11.关于图中箭头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有A .②、⑥表示的量过大,往往产生环境污染B .①、⑤表示的量越大,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 .③、④表示的量越大,人类生活质量会越高D .①、②表示的量与人的管理调控关系不大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调查报告,发达国家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多达5000万吨,其中75%没有经过正规回收处理,大都非法输往发展中国家。

读电子垃圾主要物质质量比例表,完成12~13题。

阶段I阶段II12.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大量输往发展中国家的原因主要是A.环保意识差B.回收利用价值低C.成分复杂,回收技术难度大D.劳动力缺乏,回收成本高13.实现电子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回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阶段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区域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

下图为某城市“体检”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城市发展不够和谐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D.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15.关于城市和谐发展的正确叙述是A.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B.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C.社会持续发展是条件 D.人文持续发展是核心表l为“四个国家能源消费构成表(xx年)”。

据此回答l6~17题。

物质比例(%)金属49.00塑料20.70 玻璃/陶瓷18.10 电线0.40 印刷电路板1.20木材0.30橡胶0.40 绝缘体0.80 混凝土 4.10其他 5.00总计100.00总消费量主要能源所占比例(%)(百万吨油当量)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美国2269.3 36.7327.59 22.128.293.27中国2613.2 17.674.50 70.390.756.Ol表116.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能源消费A.石油消费总量最少B.水电消费总量最少C.以清洁能源为主D.煤炭消费比重大17.我国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今后可积极开发利用A.煤炭、石油B.核能、水能C.石油、天然气D.煤炭、水能读我国某地自然景观图,回答18~20题。

18.该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的堆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19.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A.耕地土层变薄,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B.使黄河上游成为“地上河”C.使土壤质地变得疏松D.加剧了暴雨发生的次数20.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的联系图,下列选择正确的是: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④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A.a——④B.b——① C.c——② D.d——③区域的发展方向必须与区域的特征相吻合。

读右图,完成21~23题。

21.下列属于P区域景观描述的是A.映日荷花别样红 B.巴山夜雨涨秋池C.风吹草低见牛羊 D.黄梅时节家家雨22.P区为生态危及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C.森林锐减 D.酸雨频繁23.P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A.保护草场,合理放牧B.大规模开垦种植C.退耕还林,发展林业D.人口外迁,不再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据此完成24~25题。

2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需关注的突出问题有①汉江中下游灌溉和航运受到影响②库区及沿线移民搬迁安置量大③沿线干渠开挖后诱发水土流失④北段冬季结冰,调水量受限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5.“南水”进入北京后将与北京市五条主要河流渠道相连,沟通各条水系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水量,促进水能资源开发B.解决北京全市区的生产、生活用水C.最大限度地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D.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26~28题。

26.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是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少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7.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下列节流方面的措施可行的是①降低能耗②进口煤炭③开发新能源④调整产业结构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28.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

从xx 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如右图所示)向中国供气。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9—30题。

29.下列叙述,符合管道运输特点的是A.占地少,灵活便捷B.设备投资小,效益好C.受自然条件影响大D.安全可靠,连续性强30.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于中国的意义表现在A.促进科技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消除环境污染C.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缓解能源紧缺D.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二、判断题:正确选择A,错误选择B。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有着各种联系,使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32.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这说明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3.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扩大各区域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

34. 英国和日本农业地域类型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国降水量有很大差异。

35.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36.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差异。

37. 美国“五大湖”沿岸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步向东、西方向发展,这一时期该区域处于发展的成长阶段。

38.从采猎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地关系逐步走向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识。

39.我国提出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40.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

三、综合题:(30分)41.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发展。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分)材料一环渤海地区略图。

材料二国务院已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邻近京津冀地区。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千米;滩涂、浅海、盐田等海洋资源丰富;目前山东省拥有涉海独立科技机构56家,拥有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

同时,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带,具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海洋产业基础。

(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在资源方面,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 ______;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没的国家重点工程是。

(2分)(2)海洋化工是环渤海经济圈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

下图反映了海洋化工与其他工业部门及资源之间的联系。

请将该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部门补充完整。

(2分)E:______ 工业,F:_____ 工业。

(3)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山东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位优势。

(3分)42.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华北、西北)。

该地区缺水的原因有。

(4分)(2)东线工程主要利用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3分)(3)“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

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一线。

(1分)(4)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出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形成调研成果有以下几点:。

(2分)43.读下图,完成有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