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唐太宗的故事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1.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件概要
人——唐太宗
首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2.统一全国 李世民率军先后击败薜举、刘武周、窦建德和王世充等集团,于 624 年统一全国。
-4-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贞观政要》
互动探究(1)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最终出现了
史料中的情况? (2)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著名的治世,据此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
太宗? 提示:(1)广招人才,善于纳谏,轻徭薄赋,戒奢勤俭,注重民族团结等。
(2)唐太宗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使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但这些德治未能贯穿始终,唐太宗在晚年,渐趋奢华。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开明的民族政策 (1)表现: ①安抚册封:把投降的东突厥人安置在东自幽州、西至灵州一带;封突 利可汗为顺州都督,颉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 ②唐蕃联姻:唐太宗派遣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2)意义: ①巩固边疆:巩固了西北边疆,扩大了版图。 ②国威远播:使中西交通迅速发展起来,唐朝国威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 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③唐太宗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被漠南、漠北的各族首领尊称为 “天可汗”。
-8-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首页
探究点一
“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史料导入●
贞观年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
首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2.统一全国 李世民率军先后击败薜举、刘武周、窦建德和王世充等集团,于 624 年统一全国。
-4-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贞观政要》
互动探究(1)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最终出现了
史料中的情况? (2)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著名的治世,据此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
太宗? 提示:(1)广招人才,善于纳谏,轻徭薄赋,戒奢勤俭,注重民族团结等。
(2)唐太宗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使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但这些德治未能贯穿始终,唐太宗在晚年,渐趋奢华。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开明的民族政策 (1)表现: ①安抚册封:把投降的东突厥人安置在东自幽州、西至灵州一带;封突 利可汗为顺州都督,颉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 ②唐蕃联姻:唐太宗派遣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2)意义: ①巩固边疆:巩固了西北边疆,扩大了版图。 ②国威远播:使中西交通迅速发展起来,唐朝国威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 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③唐太宗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被漠南、漠北的各族首领尊称为 “天可汗”。
-8-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首页
探究点一
“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史料导入●
贞观年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
第一单元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共53张PPT)
选贤任能;选官不拘一格,“内举不
避亲,外举不避仇”;用人扬长避短 ;
(因为知遇之恩和任用得当,发挥了
人才的最大的为政潜能,同心协力,
共.7创治世伟业)
20
凌烟阁24功臣图
房玄龄 、杜如晦 、长孙无忌、 魏征、 尉迟敬德 、李孝恭 、高士廉 、 李靖 、萧瑀 、段志玄 、刘弘基 、屈突通 、殷开山、 柴绍 、长孙顺 德 、张亮 、侯君集 、张公谨、 程知节、 虞世南、 刘政会、 唐俭 、
面是削阶级自私本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嫡长子继承制
的挑战;c、史实证明---有积极意义,随后出现贞观之治
局.7 面。
11
玄武门之变
• 六月六日清晨,李世民命属将伏兵于长安宫城北门口即 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时,发觉守门的士 卒不是自己的属下,便想回头。但此时李世民骑马赶来, 双方发生了激战,李元吉射了三箭没有射中李世民,李 世民却一箭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敬德领骑兵将李元吉射 死。然后,尉迟敬德向李渊报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造 反,已经被秦王杀死,李渊只好下诏平息了两派的激战。
——《贞观政要·君道》
唐太宗经常以儒家经典著作《尚书》中有关“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
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警句反复鞭策自己,以免重蹈隋
亡的覆辙。
.7
24
•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 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 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 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 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 “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 蝗不复为灾。
效管理国家。
.7
22
第9页学思之窗2:
唐太宗.ppt
——《资治通鉴》
大明宫复原图
三、回首太宗 感悟大唐
如何评价唐太宗?
四、追思太宗、智慧人生
1、以太宗为镜,你学到了什么? 2、唐太宗 VS 隋炀帝 (相似前半生、迥异帝王路)
五、拓展 提升:
假如你是生活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的 一个人(年龄、性别、身份自定),谈 谈你的生活,说说你的见闻。
谢谢!
二、直面太宗、梦回大唐
深入历 史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
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太宗乃聘为 充华(嫔妃)……魏征曰:“今郑氏之女, 久已许人,陛下取(娶)之不疑……岂为民 父母之道乎?”太宗……深自克责……令女 还旧夫。
——《贞观政要》卷二
二、直面太宗、梦回大唐 深入历史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 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
课程标准解读: 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2.评价唐太宗。
一、遥想太宗 印象大唐
二、直面太宗、梦回大唐
深入历 史
寻找史料中的唐太宗
【敦煌S.2630号文书】 (李世民)言曰:“忆德(得)武德(唐高祖年
号)……朕自亲征,无阵不经,无阵不历,杀人数广。
(使者)问云:“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
——《贞观政要》卷九《征伐》
贞观初年面临怎 样的形势?
帝尝叹曰:“今大乱之后,其难治乎?” ——《新唐书·魏征传》
二、直面太宗、梦回大唐 深入历史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 蝗虫,掇(拾)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 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 蚀(食)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卷198 战而后和
大明宫复原图
三、回首太宗 感悟大唐
如何评价唐太宗?
四、追思太宗、智慧人生
1、以太宗为镜,你学到了什么? 2、唐太宗 VS 隋炀帝 (相似前半生、迥异帝王路)
五、拓展 提升:
假如你是生活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的 一个人(年龄、性别、身份自定),谈 谈你的生活,说说你的见闻。
谢谢!
二、直面太宗、梦回大唐
深入历 史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
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太宗乃聘为 充华(嫔妃)……魏征曰:“今郑氏之女, 久已许人,陛下取(娶)之不疑……岂为民 父母之道乎?”太宗……深自克责……令女 还旧夫。
——《贞观政要》卷二
二、直面太宗、梦回大唐 深入历史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 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
课程标准解读: 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2.评价唐太宗。
一、遥想太宗 印象大唐
二、直面太宗、梦回大唐
深入历 史
寻找史料中的唐太宗
【敦煌S.2630号文书】 (李世民)言曰:“忆德(得)武德(唐高祖年
号)……朕自亲征,无阵不经,无阵不历,杀人数广。
(使者)问云:“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
——《贞观政要》卷九《征伐》
贞观初年面临怎 样的形势?
帝尝叹曰:“今大乱之后,其难治乎?” ——《新唐书·魏征传》
二、直面太宗、梦回大唐 深入历史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 蝗虫,掇(拾)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 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 蚀(食)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卷198 战而后和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演示文稿
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图
材料三:乙卯,发卒修洛阳宫以被巡幸,给事中张玄素 上书谏,以为:……以今日财力,何如隋世?陛下役苍痍 之人,袭亡秦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上谓玄素曰: “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 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 —《资治通鉴· 唐纪》
你同意以上哪位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重点提升 1.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治世: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 “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民族关系: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 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 ③对外关系: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 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 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④治国策略: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 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 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问: (1)材料一反映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思想? (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论证唐太宗民族思想。
梦回唐朝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 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 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 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 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 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三、晚年之路(自主阅读)
1.过失
①纳谏渐少 ②滥用民力
2.反省
四、秦始皇与唐太宗的比较
秦始皇 时代: 战国后期—秦朝
封建社会初期
唐太宗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 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 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
•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 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 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你认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方略对今天我国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历史尽头的回眸 是一串奔流不息的轨迹 伴着丝绸古路悠扬驼铃 寻觅长安古城的雄风 我们看到了历史丰碑 镌刻出的辉煌画卷 那是武功赫赫 文采风流的盛世王朝 及那位安世济民的 唐太宗……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恢复并走向强盛 开元盛世
渐趋衰落
安史之乱
武则天统治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贞观之治
农民起义
618年
4、友好开放 中外融合 ——唐太宗开放的对外政策
(一)政策方针
1.对中外交往采取 2.对中外文化采取 3.对外来文化采取
积极友好 开放
兼收并蓄
的态度 的政策
的方针
(二)具体表现
1、设立机构:设鸿胪寺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2、政策鼓励: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在华居 住、做官、通婚等; 3、宗教自由:允许外来宗教的大量传入,如佛教等。 4、中外交往频繁:玄奘、日本遣唐使等
结合教材P9学思之窗: 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
该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 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 这种残酷性,但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 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二、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
——“贞观之治”的出现(627年—649
年() 一)含义(表现)
•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 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 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你认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方略对今天我国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历史尽头的回眸 是一串奔流不息的轨迹 伴着丝绸古路悠扬驼铃 寻觅长安古城的雄风 我们看到了历史丰碑 镌刻出的辉煌画卷 那是武功赫赫 文采风流的盛世王朝 及那位安世济民的 唐太宗……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恢复并走向强盛 开元盛世
渐趋衰落
安史之乱
武则天统治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贞观之治
农民起义
618年
4、友好开放 中外融合 ——唐太宗开放的对外政策
(一)政策方针
1.对中外交往采取 2.对中外文化采取 3.对外来文化采取
积极友好 开放
兼收并蓄
的态度 的政策
的方针
(二)具体表现
1、设立机构:设鸿胪寺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2、政策鼓励: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在华居 住、做官、通婚等; 3、宗教自由:允许外来宗教的大量传入,如佛教等。 4、中外交往频繁:玄奘、日本遣唐使等
结合教材P9学思之窗: 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
该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 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 这种残酷性,但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 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二、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
——“贞观之治”的出现(627年—649
年() 一)含义(表现)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共15张PPT)
问题1:什么是“贞观之治”、生产发展、民风淳朴
唐太宗宗贞观年间(627—649年),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实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 民族团结、对外交往频繁。历史上把唐太宗时期的繁荣局面称为 “贞观之治”。 它是封建地主阶级治国安邦的政治典范
认识: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 简单了解: 晚年过失 反躬自省
晚年过失 ---- 反躬自省
问题1:了解“玄武门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原因(背景) 战功显赫:威胁太子地位
权力之争:与太子矛盾加剧
过程
《秦王破阵图》 ①追随父亲李渊镇压农民起义。 排除权力威胁 射杀太子: ②劝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最终推翻隋朝。 :登基称帝 (年号:贞观;庙号:太宗) 逼迫让位 ③帮助李渊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史料1:唐诗《陇西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教材P10 “历史纵横” 材料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如 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思考:结合秦到唐朝的有关史实,谈谈你对唐太宗这番言论 的看法。
问题2:概括“贞观之治”形成的的原因是什么?
6. 对外关系方面:
材料: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
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 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 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主要表现
问题2:概括“贞观之治”形成的的原因是什么?
1. 政治方面: 历史上,出现“治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问题2:概括“贞观之治”形成的的原因是什么?
2. 经济方面:
强调“存百姓”思想。
我最喜欢的皇帝——唐太宗ppt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 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 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归安 。(《 贞观政要》卷十)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概念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 族关系融洽、国力强盛, 边疆巩固。
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年)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兴起
贞 观 之 治
发展
武 则 天 时 期
鼎盛
开 元 之 治
衰落
藩安 镇史 割之 据乱
灭亡
藩唐 镇末 灭起 唐义
1. 统一全国
①平定薛举集团 ②击溃刘武周集团 ③打败王世充、 窦建德集团。 2.玄武门之变 ——夺位登基
唐太宗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 威胁。李建成要保住太子地位,就必须除掉李世民。斗 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626 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 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 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 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 便走。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转身张弓搭 箭,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箭,李建成 中箭而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射死。这就是历史上 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结论 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
盛奠定了基础
皇帝
( (
草 拟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 )
执 行
审 批
)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阶段 皇帝 主 要 贡 献 创 隋文帝 最早开始分科考试 立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 完 武则天 首创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 善 唐玄宗 多次亲自面试,诗赋成为考试内容
《唐太宗李世民》课件
《唐太宗李世民》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 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成就 •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化贡献 • 唐太宗李世民的对外政策 • 唐太宗李世民的遗产
目录
01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一个显赫 的家族,其父李渊是唐朝的开
国皇帝。
早年经历
李世民自幼聪颖好学,善于骑 射,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对现代的影响
1 2 3
文化传承
唐太宗李世民在文化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推 崇儒学、佛教和道教,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
经济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重视经济发展,推行均田制等政策 ,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对现代经济发展也 有一定的启示。
社会治理
唐太宗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的治国理念和方法对现代社会治理仍有借鉴意 义。
05
唐太宗李世民的遗产
对后世的启示
重视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发掘和任用人才,认为人才是国家之宝,启示 后世应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提倡科举
唐太宗李世民推行科举制度,打破了士族门阀的垄断,让更多人有 机会进入官僚体系,启示后世应公平选拔人才。
强化法制
唐太宗李世民强调法制建设,制定《唐律疏议》等法律,维护社会 秩序和公正,启示后世应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唐太宗李世民积极开拓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方,同时西方的珠宝、香料等商品也进入中 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
市舶司
为了更好地管理对外贸易,唐朝设立了市舶司,负责对外贸易的税收、管理等工作。市舶司的设立,为唐朝的对 外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xx年xx月xx日
•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 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成就 •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化贡献 • 唐太宗李世民的对外政策 • 唐太宗李世民的遗产
目录
01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一个显赫 的家族,其父李渊是唐朝的开
国皇帝。
早年经历
李世民自幼聪颖好学,善于骑 射,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对现代的影响
1 2 3
文化传承
唐太宗李世民在文化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推 崇儒学、佛教和道教,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
经济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重视经济发展,推行均田制等政策 ,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对现代经济发展也 有一定的启示。
社会治理
唐太宗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的治国理念和方法对现代社会治理仍有借鉴意 义。
05
唐太宗李世民的遗产
对后世的启示
重视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发掘和任用人才,认为人才是国家之宝,启示 后世应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提倡科举
唐太宗李世民推行科举制度,打破了士族门阀的垄断,让更多人有 机会进入官僚体系,启示后世应公平选拔人才。
强化法制
唐太宗李世民强调法制建设,制定《唐律疏议》等法律,维护社会 秩序和公正,启示后世应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唐太宗李世民积极开拓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方,同时西方的珠宝、香料等商品也进入中 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
市舶司
为了更好地管理对外贸易,唐朝设立了市舶司,负责对外贸易的税收、管理等工作。市舶司的设立,为唐朝的对 外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北师大
6.(2010·黔东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 耳。若兵弋履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平!” 请回答: (1)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唐太宗的这种治国思想收到了什么效果?
答案:(1)以民为本,重视农业 (2)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唐太宗故事之三
背景:贞观四年,唐太宗为修复洛阳宫一事给事中(专门 负责向皇帝上书论述政令得失的官员)张玄素上书,二人 展开如下对话: 张玄素:“修复洛阳并不是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当年,隋 炀帝修建洛阳宫,大兴土木,用两千人拉一根大柱,从几 千里以外运到洛阳,劳民伤财,给百姓造成多么大的苦难。 如今,战争刚刚结束,财力不如隋朝,人民的元气还没恢 复,陛下却先修缮洛阳宫,这不是比隋炀帝还残暴吗?”
(C )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4.(2010·杭州中考)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
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
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C )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5.(2010·成都中考)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 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 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B )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 亦 能覆舟。”
——唐太宗
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唐太宗故事之二
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 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问杀谁。唐太宗说: “魏征常常当众顶撞我,使我下不了台,真可恶。 ”长孙皇 后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只见她穿着礼服,恭恭敬敬地向 唐太宗道贺。唐太宗很奇怪,问她贺什么。长孙皇后说: “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才敢直言进谏,今天魏征敢直言, 就是因为陛下圣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道贺呢?”唐太宗听 了皇后委婉的批评,马上心平气和了。
《历史人物李世民》PPT课件
. 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
7
形势,惟在其骨力。及
*唐太宗时期女性服装
.
8
* 唐太宗时期的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南北朝的优秀传统,认真切磋加以
吸收和发展。从传为他的作品所显示的刚劲的铁线描,较之前朝具有 丰富的表现力,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变化,人物的精神状态有着细致 的刻画,都超过了南北朝和隋的水平,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
.
2
* 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
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 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 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 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 明君之典范。
.
3
*成语小鸟依人出自唐太宗之
口: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
唐太宗李世民后世对其评价甚高。
他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 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 定。
杜甫:“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白居易:“圣人有作垂无极!”
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 治之美,庶几成、康。”
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 未之有也。”
.
5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代国力达到顶峰,史称
“开元盛世”。宋代诗论家严羽曾用“盛唐气象”来 称赞开元前后的诗歌。诗歌最能体现唐代文化在鼎盛 时期的精神面貌,即宽广、博大、自信的胸襟,宏大、 磅礴、洒脱的气质。正因有此胸怀与气质,唐代文化, 不仅在诗歌,而且在书画、音乐、舞蹈、散文、宗教、 思想方面,均达到发展的高峰,极一时之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坦诚接受进谏
• 有一次,唐太宗问长孙无忌:“但凡魏征进谏, 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何故?” • 未等长孙无忌回答,魏征便说:“陛下做事不对, 我才进谏。若陛下不听劝告,我又顺从陛下,那 就只能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 的初衷吗?” • 唐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 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 • 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 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 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
1.放弃登山封禅
• 点评: • 《旧唐书·魏徵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大臣请求皇帝登山封禅、炫 耀皇威,李世民自然心动。魏征先肯定了李世民的艰 苦立业和不俗功绩,符合明君做派,接着马上指出, 如果李世民不能始终如一地严以律己,所谓的登山封 禅会转而成为对百姓的压榨,提醒对方:要把过去的 成功做法化为理念,在以后的执政中去坚定履行,否 则,只会半途而废,有名无实。 • 魏征用李世民往日的功绩和即将犯下的过失两把刀一 齐攻向对方,促使李世民居安思危,知错改错。论辩 中,当对方自鸣得意并蠢蠢欲动时,祭起功绩与过失 的双刀,可使对方幡然醒悟、悬崖勒马。
7.使佞臣变忠臣
• 裴矩是隋炀帝身边有名的“佞臣”。隋亡后,裴矩降唐, 被委以重任。 • 有人提醒唐太宗说:“裴矩这人好出坏主意,你可要提 防他。”唐太宗说:“出坏主意的人不是关键,采纳坏 主意的人才是要害。裴矩以前那样做,是因为有个昏庸 的皇帝,只要我能让他知道,迎合不会受到重用,他必 然会像魏征那样进忠言。“果然,裴矩降唐后,像变了 另一个人一样。 • 有一次,唐太宗为整治贪腐,就派人暗中向权贵们行贿 进行试探,结果有个官员接受了一匹绸缎。唐太宗准备 将其处死,裴矩却据理力争:“官员接受贿賂确实应该 严惩,但陛下使财物引诱人家落入犯法的陷阱,恐怕不 符合圣人之道。” • 大家对裴矩都是另眼柏看,对唐太宗更是衷心敬佩。
9.让叔父心悦诚服
• 唐太宗让长孙无忌帮着评定群臣的爵位。文臣谋士大都 位高权重,而作为皇亲的武将李神通却位在房玄龄、杜 如晦等人之下。李神通觉得是长孙无忌搞鬼,处处与长 孙无忌为难,两人关系闹得很僵。李神通对李世民抱怨: “臣首先在关西举兵响应起义,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专靠耍笔杆子,功劳却在我上面,长孙无忌实在不公。” • 李世民道:“叔父虽然首举义旗但并未建功。窦建德吞 并山东时,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度叛乱来攻,叔父 又不战而逃。危难时刻,是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运筹帷 幄,靠笔杆子安定了社稷。论功行赏,难道不该在叔父 的前面?再说了,叔父是朕至近的亲人,对于您我还有 什么可吝啬的?只是不能徇私情罢了。” • 李世民一番话让李神通心悦诚服,并诚恳地向长孙无忌 表达了歉意。
• 唐太宗时,天下大治。一大臣向李世民奏本:“万岁 是自古少有的圣明君主,值此太平盛世,当登山封禅, 祭祀天帝。”李世民欣然应允。 • 魏征反驳道:“臣反对。经过万岁多年苦心治理,如 今国家富强,各地百姓感念万岁功德,也更拥护万岁。 自古以来,凡圣明君主,必须时刻把百姓福祉放在心 上, 凡不利于天下苍生的事,万万不会去做。皇上 如果要登山封禅,必然会兴师动众,耗资巨大,国库 将为此消耗殆尽,这都是百姓的血汗啊。一个圣明的 君主,都会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而不会随便在封禅 这样的事情上劳民伤财。” • 那位大臣哑口无言,李世民点头:“爱卿言之有理。”
7.使佞臣变忠臣
• 点评: •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不同的环境中人 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过去犯错,是因为受到外界 环境的影响,我们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他,而应该看 到他本质上并不坏,相信他未来能做得更好。唯有如 此,我们才不会放弃他,才会真心地去接纳对方,赢 得真诚的友谊。 • 不放弃有错的人,就是要用积极的心态和眼光,不看 他人过去的错,而是看到他人将来变好的希望。如果 你有这样的心态和眼光,必然会赢得所有人的敬意。
8.礼待隋朝降臣
• 点评: • 不成熟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与人交往, 他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和那个人形影不离, 如果厌恶一个人,就会马上与对方疏远。而成 熟的人,却会更加理性。虽然别人身上有他们 不喜欢的缺点,但他们却知道,和这样的人交 往,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有利于自己将来的发 展,他们依然会诚挚地跟对方做朋友。这不是 虚伪,而是包容。 • 不成熟的人,心胸很小,只能放下自己喜欢的 人;成熟的人,他们的胸怀足够宽广,能包容 别人的缺点,因而他们的朋友也会更多。
9.让叔父心悦诚服
• 点评: • 李世民列举出李神通的几次败仗,让他知 道自己不但没功,反而有临阵脱逃的罪名。 • 美国诗人朗费罗有句名言:“事实胜于雄 辩。”如果下属间产生矛盾,关系出现裂 痕,领导对喜欢抱怨一方,只讲道理是没 用的,而要用例举事实之法,搬出一针见 血的例子,点中他们的“痛处”,用事实 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过失, 变得心虚气短,更能化解干戈。
3.不乘不义之机
• 唐太宗时,突厥对唐朝蠢蠢欲动。不过,他们国内连年 饥荒,百姓生活困苦。有一年,又偏偏赶上连降大雪, 冻死了许多羊马,百姓更加缺衣少食。 • 唐太宗派郑元颋出使突厥,郑元颋回来后报告说:“现 在突厥百姓挨饿,牲畜瘦弱,显示了灭亡的征兆。估计 不会超过三年。”许多大臣都劝说唐太宗乘机袭击突厥。 • 唐太宗却坚决反对,他说:“人家现在天灾人祸,我们 再去征伐,百姓必然雪上加霜,这是不仁不义。乘人之 危,这也不是勇武的行为。除非他们有罪过,我就会出 兵讨伐。” • 随后,唐大宗不但不进攻突阙,还派人送去了许多粮食 和布匹。一些北方小国知道了此事,都觉得唐太宗仁厚, 纷纷归附大唐。
目 录
• • • • 1.放弃登山封禅/4 2.坦诚接受进谏/6 3.不乘不义之机/8 4.高度评价房玄龄 /10 • 5.托付李义府反腐 /12 • • • • 6.规劝尉迟敬德/14 7.使佞臣变忠臣/16 8.礼待隋朝降臣/18 9.让叔父心悦诚服 /20 • 10.戴胄巧驳唐太宗 /22
1.放弃登山封禅
6.批评尉迟敬德
• 点评: • 夫人十分明智,帮尉迟敬德反思自己的作为,思考李 世民批评丈夫的深层原因,促使他明白了李世民的良 苦用心与善意规劝,进而改正错误,皆大欢喜。 • 批评背后是善意的规劝。富兰克林说:“批评者是我 们的益友,因为他点出的是我们的缺点。”面对批评 时,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反唇相讥是最愚蠢的做法,若 能尝试换位思考,了解批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能 有效化解冲突,和谐人际关系了。
4.高度评价房玄龄
• 点评: • 房玄龄能成为千古名臣,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 • 人的关系有远近,所谓的情感分自然就是给自己情感好 的人的。都愿意照顾同自己情感近、关系好的人,但这 种照顾只能在无关他人、无关大局、无关原则的范围内。 如果因为照顾自己人而不顾大局,坏了原则,失去公道, 则为人所不齿,结局也一定很悲惨。 • 情感的维系需要真诚的付出,但不需要牺牲别人的利益 来成全。为自己人加情感分,在事情处理上以情论事, 这样的人会被人瞧不起。反而,坚持原则、保持公正者 则会赢得更多的拥护和尊敬。因为在这个社会正常的运 转中,需要情感,更需要规矩和原则。
5.托付李义府反腐
• 点评: • 唐太宗看好李义府的才能,便提他做监察 御史,以托付式授权,把督管各级官员、 “肃整朝仪”的重任交与李义府,使能臣 尽能,国家得益。 • 领导者以“这事就靠你了„„”的句式托 付下属,在下放权力的同时,下放对下属 的信任。其好处是能使上下级之间情感相 通,意义在于下属接受授权后,心中受到 鼓舞,会全力以赴,做出成绩。
5.托付李义府反腐
• 唐太宗在上林苑宴请群臣时,席间吟诗,发现李义府很 有才气,便当场表扬他。后经御史马周极力推荐,唐太 宗召他面试,很快便下诏,封李义府为监察御史。 • 之后,唐太宗便对李义府说:“这个监察御史虽只有八 品,却可以巡视郡县、肃整朝仪。以后,朕要掌控和监 察百官, 这事就靠你了; 吏治清不清明, 百姓安不安 居,就看你李义府了。”李义府听了万分激动,跪在地 上连忙说:“皇上万岁。谢吾主龙恩!为了大唐江山社 稷,哪怕上刀山下火海,我李义府再所不辞。” • 果真,李义府上任后不负皇恩,把反腐败工作搞得声威 大振,不到一年就查处郡县级以上官员40余人,其中不 乏朝廷重臣。随后,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吏治越发 清明,为大唐第一盛世——“贞观之治”作出了贡献。
3.不乘不义之机
• 点评: • 乘人之危,往往能迅速取胜,但不一定能赢得人 心。唐太宗不乘人之危,尽管丢失了一次攻城的 战机,但无疑赢得了更重要的战略高地——攻下 了人心。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克制自己,不在别人受 困的时候,落井下石火上浇油,哪怕是我们的竞 争对手,我们也不能做出不义之举。需要知道的 是,真正的机遇不是别人处于险境时你致命的一 击,而是你伸手扶一把的仁义,那样,才能赢得 世人信任、敬重,甚至拥护。
8.礼待隋朝降臣
• 有一次唐太宗外出散步,宇文士及等人随从其后。唐太宗走到一 棵大树下,赞美说:“好一棵嘉树!”宇文士及赶紧凑上去附和 唐太宗,连声赞美这棵大树。 • 唐太宗看到他这种表现说:“魏征常常劝谏我远佞人,我不知道 佞人是谁,心里常常猜疑是你,却又拿不准,今天看你这个样子, 果真是你!”此后,唐太宗就想疏远宇文士及。 • 可魏征却对太宗说:“宇文士及是隋朝降臣中职位比较高的一个, 隋朝降臣每天都担心自己在我朝得不到到重用。现在,如果陛下 疏远了宇文士及,恐怕其他降臣,心里就会更加担忧了。” • 听完此话,唐太宗虽然不喜欢宇文士及,但始终给予了他应有的 礼遇。宇文士及生病了,唐太宗还亲自去看望。隋朝的降臣都觉 得唐太宗重视他们这些人,对唐朝更加忠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高度评价房玄龄
• 唐太宗要朝臣们推荐一名谏议官,由房玄龄牵头。经众 人举荐和选拔,确定人选在张玄素和李玉卿两人中产生。 • 表决时,因为李玉卿是房玄龄的得意门生,朝臣们大多 说李玉卿的好话。只有少数人支持张玄素。最终向唐太 宗的举荐权在房玄龄。 • 大家都认为张玄素没戏时,房玄龄却认为:谏议官最重 要的是有正直的品性,这点两人都没问题。但张玄素做 事果断,遇硬不回,更刚些。而李玉卿有点优柔寡断, 偶有妇人之仁。在这点上,张玄素更适合担任谏议官。 • 房玄龄的公正无私,让朝臣们无不佩服。唐太宗因此评 价房玄龄:“忠臣,贤臣,正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