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支洲岛旅游景区生态保护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蜈支洲岛旅游景区生态保护调查研究
摘要
由于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于亲近大自然的旅游项目的兴趣日益增加。

但无限制的开发以及游人的不文明行为使得许多依托环境为旅游核心的景区遭到破坏,于是环境友好以及景区环境保护研究则被更多的人所关注。

本文以“蜈支洲岛旅游景区”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之前学者对景区生态保护的调查研究并根据对蜈支洲岛旅游景区内生态环境的调查,结合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及调查研究,综合得出蜈支洲岛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通过对蜈支洲岛开发管理者的访谈中得知很多关于蜈支洲岛现阶段的开发规划以及开发者对于蜈支洲岛的保护措施以及思想,并通过调查研究找出蜈支洲岛旅游景区在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改进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蜈支洲岛,生态保护,旅游景区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Wuzhizhou Island scenic
spot
Abstract
Due to the worsening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people's interest in the nature of the tourism project is increasing. But unlimited development and visitors' uncivilized behavior makes a lot of relying on the environment as the core of the scenic spot was destroyed, so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scen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s more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scenic spot on the centipede island tourism scenic spots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based on the centipede island tourism scenic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and investiga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entipede Island Tourism scenic spo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rough to the centipede Island management interview that a lot of centipede island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the developers for the centipede isl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ideas, an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ind out the centipede island tourism scenic spots 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Wuzhizhou I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Tourism scenic spots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海南以其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清新怡人的空气环境,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争相来此一睹海岛风情。

伴随着海南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旅游景区的不断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只有协调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合理的利用生态资源,才能使海南旅游业持续发展。

本文将调查分析三亚蜈支洲岛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利用与管理,总结该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海岛景区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1.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不二之选。

伴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景区景点的不断开发,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将出现诸多问题。

如果不能合理的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终有一日会遭到破坏会枯竭,而旅游景区也必将受到影响,失去他的存在价值。

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是旅游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蜈支洲岛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调查,结合业内前辈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得出在现有的条件下,针对目前蜈支洲岛旅游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正建议,为蜈支洲岛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良策,促进海岛旅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更好的推进。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通过文献资料了解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与指导老师交流后做好准备去蜈支洲岛当地去寻找并询问相关蜈支洲岛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问题以及现阶段的情况与处理方法,整理访谈内容,梳理后形成本文。

蜈支洲岛旅游景区生态保护研究
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
国内外景区保护研究
调查与访谈
景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分析
景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结论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与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文献,对本文的论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理论的铺垫。

再通过CNKI获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把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知名专家的学术著作作为查阅的重点,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截取对作者观点有助的文献内容,为本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

2.实地调查法
要明确自己的调查目的和意义,确定调查任务、内容和对象。

针对调查题目提前制定调查时间、调查问题并尽量提前确定走访对象,节约走访时间避免耗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调查结束后整理调查内容,总结归纳,将走访得出的结论科学真实的运用到论文之中。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景区生态保护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旅游环境影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20 年代,但这一时期的研究多是对旅游区环境现象的一些描述,而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环境影响研究始于20 世纪60年代。

到了70 年代,国外学者就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逐渐活跃,期间有代表性的学者有Cole,Liddle,Bayfield 等。

80 年代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知识的积累,一些旅游环境影响的专著也开始出现,如在1987 年由Hammit 和Cole 合著的《Wildland Recreation:Ecology and Management》出版发行[18],此书并在1998 年再版。

90 年代为旅游生态环境影响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期,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研究的内容不断丰富,研究的方法也多样化。

1997 年,Liddle 编著的《Recreation Ecology:The Ecological Impact ofOutdoor Recreation and Ecotourism》[19]是一本在旅游生态影响方面有影响力的著作。

[19]21 世纪以来,对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入更细微、更深入的层次。

2.2 国内景区生态保护研究现状
国内对旅游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的研究历史并不长,这与我国工业现代化起步较迟有关。

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环境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才开始涉足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有关这旅游生态影响的研究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旅游区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
由于一个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决定了该区域旅游的健康发展,于是许多学者关注了如何确定旅游区环境质量标准。

如郑光磊(1980)从美学角度探讨了风景旅游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3]对参数的选定、评分标准的确定以及评价模式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杜炜(1994)则建议从反映一般地区环境质量的诸要素、旅游地的环境特色、旅游地旅游容量与旅游者实际数量的冲突程度以及景观环境的协调性和环境气氛的舒适度等层次上进行评价。

[4]裴青(1990)在这方面的研究则结合到了承德市的实际情况,选取了景观质量、人口指数、绿化指数、污染指数四项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其权重。

[5]
2.对旅游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研究
对旅游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宋力夫、杨冠雄、郭来喜(1985)[6]以京津地区旅游环境的演变为例说明旅游活动的开展导致旅游资源的消耗、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和传统文化的改观。

黄有兴等(1994)[7]对旅游区游客数量与环境噪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等效声级与游客流量的相关方程,用于预测旅游景点的环境噪声。

江海声等(1994)[8]探讨了旅游对动物的影响。

陈鸿吟(2000)探讨了发展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并认为发展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又会因为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发展旅游,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9],因此,提出旅游发展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吕丽辉(2003)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声学环境及土壤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了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4]
3.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赵红红(1983)首次提出了旅游容量问题。

[11]汪嘉熙(1986)对苏州园林风景区游人容量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典型调查确定了各园林风景区的容量(每天最适游人数)。

对于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各学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看法。

保继刚(1987)把旅游环境容量定义为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环境质量要求时,风景区能容纳的游客量。

[12]冯孝琪(1991)认为旅游区最适环境容量指在保证游览效果的前提条件下,旅游地可容纳的最高数量。

[13]崔凤军(1994)则将旅游环境容量称为旅游环境承载力,认为其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14]韩学伟(2005)、刘亚峰(2006)等给出了不同的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与模型研究。

[15]
4.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近几年,随着生态旅游及其研究的兴起,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

何丽芳(1999)论述了旅游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经济准则,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生态规律。

[16]金磊(2006)评价了泰山的生态旅游资源,阐述了生态旅游绿色开发的要求和新目标、新理念、新模式、新原则等新思路,提出实施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和策略。

郭珊(2008)探讨了生态资源利用问题,并且以景观生态学、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阐明了生态系统建设问题。

刘德智(2010)从循环经济理论方面探讨了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设计出了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概念模型。

[17]
3.蜈支洲岛旅游开发概况
3.1蜈支洲岛简介
蜈支洲岛,为国家4A级景区,古称为“牛崎洲”,距蜈支洲岛林旺镇后海村2.7公里,北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亚龙湾,全岛呈不规则蝴蝶状,面积1.48平方公里,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100米,蜈支洲岛的海岸线全长5.7公里,南部最高峰海拔79.9米,该岛是海南岛周围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和丰富植被的小岛。

蜈支洲岛是海南岛周围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和丰富植被的小岛,有二千多种植物,种类繁多。

并生长着许多珍贵树种,如有被称为植物界中大熊猫的龙血树,并有许多难得一见的植物现象,如“共生”、“寄生”、“绞杀”等。

该岛东、南两峰相连,最高峰为79.9米,悬崖壁立。

3.2蜈支洲岛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该岛集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于一体。

蜈支洲岛现已开发的景点有妈祖庙、情人桥、观日岩、观海长廊、观鱼平台等,娱乐项目有潜水、拖伞、水上摩托艇,环岛观光车等。

岛上建有各类度假别墅、木屋及酒吧、网球场、海鲜餐厅等配套设施,并且开展的包括潜水、滑水、摩托艇、拖伞、香蕉船、飞鱼船、电动船、动感飞艇、独木舟、海钓、沙滩摩托车、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30余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

此外,蜈支洲岛有85科2700多种原生植物郁郁葱葱,不但有高大挺拔的乔木,有繁茂葳蕤的灌木,还有寄生、绞杀等热带植物景观。

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绿影婆娑。

北部滩平浪静,沙质洁白细腻。

四周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见度6~27米,水域中盛产夜光螺、海参、龙虾、马鲛鱼、海胆、鲳鱼及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南部水域海底有着保护很好的珊瑚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惟一没有礁石或者鹅卵石混杂的海岛,蜈支洲岛也是我国最佳潜水基地之一。

目前,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由海南海景乐园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岛上建有富有特色的珊瑚度假酒店和蜈支洲度假中心两处酒店,房间共计344 间( 套) ,总床位450 余张。

另外蜈支洲岛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发展婚庆旅游项目,2008年8月蜈支洲岛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海底婚礼,来自全国各地及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多对新人参加了这次海底婚礼。

在2012年11月,蜈支洲岛又推出“浪漫三亚,爱在蜈支洲”主题活动月活动,
在活动中,蜈支洲岛联合知名的婚纱摄影机构和婚庆机构,依托海南省内丰富的旅游度假资源,共同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婚纱、婚庆度假产品,在主题活动月,蜈支洲岛还实施了免费异地租车自驾游套餐,为来三亚度蜜月的情侣免费提供自驾车,给游客提供包含吃、住、游、购、娱全方位的三亚旅游产品套餐,使情侣们获得了更加自由舒适的旅游体验,此外,蜈支洲岛还在婚庆节活动上推出了“石全石美”、“食全食美”、“时全时美”、“誓全誓美”等十个系列活动,以丰富旅游项目,增加产品内涵。

4 景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
4.1旅游生态环境现状及分析
蜈支洲岛作为以生态绿色为主题的海岛旅游景区,与其他海岛旅游景区相比岛上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全岛开发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且今后发展也不会占用更多自然环境面积,而是在原址上进行改建,这保证了蜈支洲岛生态环境面积不受到更大面积的影响。

而且景区主动担负起蜈支洲岛生态环境稳定的调节角色。

人工制造珊瑚海底牧场,提高海底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当地海底生物的栖息场所。

在蜈支洲岛景区对于蜈支洲岛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下,蜈支洲岛总体生态环境并没有被破坏,反而比起开发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及多样性有所增加。

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应当让更多的人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由政府引导,这样会使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完善与有力。

但是,开发者对于环境的保护并没有使蜈支洲岛的生态环境得到完全的保护,由于游客在蜈支洲岛景区内产生的废弃物以及一系列不文明行为,依旧会给岛上的旅游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4.2旅游生态环境管理及分析
旅游在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环境问题。

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旅游开发者保护行为全部靠个人感觉,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游客环境无偿使用的认识误区等等。

加强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管理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因此,要遵循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科学规划和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管理,主要的措施有: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健全环保法制、实施分区管理等。

作为景区自身管理,蜈支洲岛景区从负责人到工作人员对于景区生态环境管理十分重视,从景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对于景区的生态管理理念都是现阶段其他旅游景区应该效仿的,但是管理上所欠缺的地方也值得深思。

由于管理力度与相关法律不健全,景区的生态环境管理只局限于加大维护投入,而对游客或环境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从根本上需要政策法律作为核心,结合科技实力,才有可能做到合理的旅游生态管理。

并且应该多与高校或相关研究机构合作,提高旅游开发者保护环境的科学性。

4.3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及分析
种类面积日环境容量
森林公园140hm22800人次
海滩及浴场7.6hm27600人次
综合147.6hm210400人次
旅游区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包括的内容有水质、大气质量对旅游及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对旅游及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旅游及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

水环境容量是特定水体在一定环境目标条件下某种污染物的容许排放量,它可以定量说明这种水体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

蜈支洲岛为面积1.48 km2的小岛,岛上没有河流和湖库,整座岛被大海所包围,水体自净能力巨大。

同时,蜈支洲岛的排水和排污系统采用雨污分流,雨水和经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经收集用于园林绿化,岛上的酒店也配套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因此,原则上游客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很小。

换句话说,水体环境对游客的影响不敏感,在这里水环境容量不做计算。

同时,蜈支洲岛大气质量优越,游客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此也不做考虑。

由于蜈支洲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岛旅游的特殊性,其不仅具有海岛的地理单元特征,又具有森林公园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蜈支洲岛及周围海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种群种类繁多,岛上有2700多种植物,整个岛屿基本被热带森林所覆盖,因此,蜈支洲岛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个森林公园,森林面积可按140 hm2进行计算。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森林公园的生态允许量标准取值为20人/hm2,则其生态环境日容量为: 140 × 20 =2800人次/日。

蜈支洲岛又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为海岛型旅游区,有优质海滩面积4. 0 hm2,优质浴场(海拔0~2 m以内)面积3.6hm2,水浅沙白,浴场海滩和浴场水域的基本空间标准取值1 000人/hm2,日环境容量为: (4.0 +3.6) ×1 000 =7600人次/日。

此外,岛内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餐饮垃圾日产日清并打包运出岛外,故暂不在考虑之中。

因此,蜈支洲岛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为森林、浴场水域和海滩这两者容量之和,即10400人次/日。

从实地调查蜈支洲岛景区售票情况以及每日上岛游客数量,蜈支洲岛控制每日登岛人数控制在一万人,这个数量和蜈支洲岛旅游环境容量较为匹配,蜈支洲岛每日控制登岛游客有力的保护了蜈支洲岛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保证了蜈支洲岛在游客承载范围之内进行开放。

5 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5.1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5.1.1 存在的优势
首先,蜈支洲岛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岛屿,岛上物种丰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两千多个物种和孤立的岛屿使得岛上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其次,开发者没有进行掠夺式的开发,而是以环境友好为前提下对于蜈支洲岛进行相对合理和可控的开发,这使得蜈支洲岛在变成旅游景区供游人参观后仍能保持生态环境相对遭受破坏较小。

最后,由于海南当地整体政策与规划中重点提及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以政府领导大力宣传教育旅游景区生态保护,使得当地旅游景点较其他地方的旅游景区保护更加好。

5.1.2 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相关法律问题,通过调查访问我们得知我国对于海岛环境生态保护没有相关的健全的法律体系,缺乏保护标准,这导致政府部门没有依据去管理单位或个人对于环境生态的保护。

而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以及标准的指导,单位或个人只能依靠个人意识感性的去保护生态环境,这也给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留下的一个隐患。

其次是相关科技问题,通过调查访问,我国对于海岛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单位及机构相对较少,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研究范围也很局限,这导致没有足够的科技力量去指导如何保护海岛景区生态环境,人们只是通过主观的感性的思维去保护生态环境,这其中难免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这导致了人们的主观意识偏差导致对生态环境无意识的破坏。

最后是相关投入资金的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或是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人力以及设备。

而这些投入的资金却也是单位或个人难以承受的,先如今蜈支洲岛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还是有蜈支洲岛的单位作为主导力量,这显然令人担忧。

5.1.3 针对存在的问题的修改建议
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管理、保护与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也需要相关科技的投入,这是保证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

地方政府应提供足够的旅
游专项资金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旅游企业也需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并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

另外,政府部门要利用积极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旅游规划和开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

通过“看得见的手”,使以损害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传统旅游消费向可持续旅游消费转变。

建立完善的自然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自然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应建立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的制度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

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征收一定的补偿费;对自然旅游资源外部性的其他受益者,应根据成本等于收益的原则,收取相应的补偿费;对自然旅游资源的生产者(培植者),应以生态补偿的形式将自然旅游资源的外部效益转移给生产者。

5.2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
5.2.1 旅游区生态保护的法律保障
旅游区生态保护的法律保障,就是利用各种涉及到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约束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的破坏行为,以达到对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在景区生态管理中,法律手段是实施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制管理措施,在旅游区生态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

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使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只有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条文,才能为旅游开发商和相关单位及个人提供切实可行的行为准则,从而有效制约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不良行为。

5.2.2 旅游区生态保护的经济支持
旅游区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是指国家或各级主管部门,运用利润、税收、奖金、罚款等经济杠杆和价值工具,调整旅游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把旅游企业或个人的局部利益同社会的整体利益及区域生态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制止损害生态环境的旅游开发及旅游活动,奖励保护生态环境行为。

其手段主要有税收、财政补贴、生态补偿等。

5.2.3 旅游区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持
在旅游开发建设以及旅游活动中,若景区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或退化现象时(如植被破坏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等),需要采用一些技术加以解决。

旅游区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高人口流、高物质流与高废物流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活废弃物污染通常是大多数旅游区共同存在的问题。

这些废弃物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游客的身体健康。

因此,应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