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
2012白涩症眼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门诊)
![2012白涩症眼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门诊)](https://img.taocdn.com/s3/m/63fd31050740be1e640e9a06.png)
白涩症(干眼症)诊疗方案(门诊)2012版【简介】病名。
出《审视瑶函》。
南人俗呼白眼。
多由肺阴不足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亦可因湿热蕴结,火伏气分而发。
本症眼无明显外症,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疼痛。
秋天多患此病。
本病为眼部赤肿不显,而只觉眼内干涩不舒的慢性眼病。
《审视瑶函》称之为白涩症。
药物治疗难取速效。
类似于西医学之干眼症、慢性结膜炎或浅层点状角膜炎。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1.眼常干涩不爽,瞬目频频,微畏光,灼热微痒,眼眵粘稠。
2.检视,白睛微红,目珠干燥,黑睛暗淡,生翳。
3.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双眼发病,可伴有多发性关节炎。
4. 泪液测定:泪膜破裂时间<10 s为异常,泪液减少,Schimier Test泪液分泌试验<10 mm/5 min。
眼表面损害,荧光素染色>3个点。
5.必要时查: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血沉等。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表疾病学》(刘祖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年)。
1.主观症状,也是最主要的指标:疲劳、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等。
若没有这些症状,尽管上面描述检查项目出现阳性,也不应诊断为干眼症。
2、泪膜不稳定:BUT<10秒为异常。
3、泪液减少,Schimier Test泪液分泌试验<10 mm/5 min。
泪液渗透压增加或乳铁蛋白减少为异常。
4、眼表面的损害:FL染色、RB染色、Lissanmine Green染色等等,加强诊断干眼症的依据。
5、排除眼部其他原因,如果BUT≤5秒,1+2项结合检查确诊;如果BUT≤10秒,则1+2+3项或1+2+4项结合检查也可以确诊。
三.疾病分型1、脂质异常性干眼(LTD)2、水液异常性干眼(ATD)3、粘蛋白异常性干眼4、泪液动力学异常性干眼5、混合性干眼四.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
国医大师治疗眼睛涩痛流泪医案
![国医大师治疗眼睛涩痛流泪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4c5a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8.png)
国医大师治疗眼睛涩痛流泪医案
以下是国医大师治疗眼睛涩痛流泪的医案:
患者何某,男性,24岁,因发现眼睛充血、涩痛、畏光、流泪加重,疼痛
加重而来诊。
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天行赤目)。
证属肝胆实火。
治法为清泻肝胆,疏风解毒。
处方为龙胆草、菊花、板蓝根各15g,山栀子、黄芩、柴胡、泽泻、木通、木贼各12g,蝉蜕、甘草、大黄(后下)各6g。
3剂,日1剂,水煎服,并嘱以药渣乘温热裹敷眼部片刻,另以病毒唑眼水滴眼。
3天后复诊,双眼仍有少许充血,涩痛,已不畏光,大便亦通畅,舌红苔薄黄。
守上方去大黄,再服3剂,诸症消失而愈。
患者张某,女,45岁。
主诉为双眼干涩、异物感1周加重伴畏光2天。
诊
断为干眼症(白涩症,浊毒内蕴证)。
治则为化浊解毒。
处方为黄连12g,黄芩12g,夏枯草12g,栀子10g,杏仁10g,白豆蔻12g,薏苡仁20g,厚朴10g,决明子10g,密蒙花10g,荆芥10g,防风10g,当归10g,
茯苓20g,甘草3g。
10剂,水煎服。
医嘱为人工泪液点眼每日3次,有睑板腺功能障碍者,可用热毛巾等热敷双眼后做睑板腺按摩,并按摩眼周穴位;并嘱其忌辛辣油腻刺激之品。
以上医案仅供参考。
中医治病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
眼睛涩痛流泪的原因有很多,治疗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身体状况。
如遇身体不适,请咨询权威机构。
干眼治疗流程及规范
![干眼治疗流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4d1d7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1.png)
干眼治疗流程及规范引言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表缺乏足够的润滑和保护。
干眼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还可能导致视力受损。
为了提高干眼症的治疗效果和保证治疗的规范性,制定了一套干眼治疗流程及规范。
流程干眼治疗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就诊和诊断当出现眼睛干涩、刺痛、红肿等不适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病史。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和眼部检查来确定是否患有干眼症,以及干眼症的程度和原因。
2. 分层治疗根据患者干眼症的程度和原因,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干眼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眼表保湿剂、抗炎药物等。
对于严重的干眼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热敷、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等。
3. 治疗效果评估干眼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检查症状和眼部指标的改善情况,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 长期管理和维护干眼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维护。
患者在治疗过后,应定期复诊,接受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避免长时间用眼、适度休息、合理饮食等,以维护眼部健康。
规范为了保证干眼治疗的规范性和疗效,以下是一些干眼治疗的规范要求:1. 医生资质选择有相关专业背景、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进行干眼治疗。
医生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干眼病症。
2. 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干眼症状和原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并经过医生充分沟通和解释。
3. 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根据患者的干眼症状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在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时,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使用抗炎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药物的质量和生产日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物。
白塞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白塞病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54846f19e31433239689345.png)
白塞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l概述白塞病(Beheet,s 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病、口一眼一生殖器三联征等。
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
本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又被称为丝绸之路病。
好发年龄为16—40岁。
男性患者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2临床表现本病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
有时患者需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相继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2.1 口腔溃疡:几乎100%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ADhthous ulceration,阿弗他溃疡),多数患者为首发症状。
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大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2.2生殖器溃疡: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
溃疡深大,疼痛剧,愈合慢。
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
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
2.3眼炎:约50%患者有眼炎,双眼各组织均可累及。
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致旨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最常见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uveitis),可伴有或不伴有前房积脓,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可影响视力。
2.4皮肤病变:皮损发生率高,可达80%。
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脓疱疹、丘疹、痤疮样皮疹等。
同一患者可有一种以上的皮损。
特别有诊断价值的皮肤体征是结节红斑样皮损和对微小创伤(针刺)后的炎症反应。
2.5神经系统损害:又称神经白塞病,可有多部位受累,发病率约为5%~50%,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
中医内科白塞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白塞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0427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f.png)
白塞病白塞病是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生殖器溃疡和眼炎为主,多系统受累的炎性疾病,又称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当与中医学”狐惑病”相似。
本病外因主要是感受淫邪毒气,内因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尤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
病机主要是湿热毒邪蕴滞,湿热毒邪内蕴营分,外客于肌肤,或循经上蒸、下注,则发为本病。
【诊断】1口腔黏膜的再发性阿弗他性溃疡。
2 .皮肤症状可有结节性红斑、皮下血栓性静脉炎、皮肤针刺过敏反应或毛囊炎样瘗疮样皮疹。
3 .眼部症状有虹膜睫状体炎或视网膜脉络膜炎。
4.外阴部溃疡。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辨证主要是辨病之虚实,一般病程较短,局部肿痛明显,溃疡数目较多者,多为实;而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肿痛不甚,溃疡数目不甚多,但难以愈合者,多属虚。
治疗当以清热除湿,泻火解毒为原则。
气郁化火者,佐以理气解郁;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阴虚及阳,虚阳上扰者,又当温阳散火;病久不愈者,还应参入活血行瘀之品。
1 .肝脾湿热起病急,病程短,口腔黏膜及外阴溃疡,灼热疼痛,或下肢皮肤红斑结节,或伴有畏寒发热,心烦口干,胸闷纳呆,妇女带下黄稠,小漫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方药举例:甘草泻心汤加减。
黄苓IOg,黄连5g,干姜3g,制半夏、党参各10g,生甘草5g,大枣5枚。
加减:若胸闷、纳呆,舌苔厚腻,加蕾香、佩兰各10g。
食少、便澹,加白术、茯苓各10g,赤小豆12go2 .气郁化火反复发生口腔及外阴溃疡,皮肤出现结节红斑,胸胁胀满,眼红目赤,心烦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疏利气机。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丸加减。
龙胆草5g,桅子、黄苓各IOg,川木通6g,车前子(包煎)10g,柴胡6g,当归10g,生地黄12g,生甘草5g。
加减:若胸胁胀闷明显,妇女乳房作胀,月经不调,加香附、枳壳各IOg0气滞血瘀,皮疹紫暗,舌暗脉涩,加桃仁、红花各10g。
干眼中医治疗概况
![干眼中医治疗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ec88dc8aef8941ea76e05fa.png)
干眼中医治疗概况作者:潘金花赵颖张来林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3期【摘要】干眼症,中医称干眼为白涩症。
其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汤药,针灸,按摩,中药熏药等。
本文的目的是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干眼症的研究概况。
【关键字】干眼中医治疗综述1 引言近些年来干眼的患病率与日俱增,关于干眼致病机制的研究还不清楚,其治疗西医目前只能对症治疗。
但是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疗效确切。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与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中医称为白涩症。
以眼部干涩和异物感为主,常伴痒感,痛灼热感,眼皮紧绷沉重,分泌物粘稠,流泪等症状。
其发病率较高,其中以用眼频繁者,视屏终端者居多。
2 干眼症的病因2.1中医的认识中医称干眼为白涩症,最早见于《审视瑶函》记载道“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蒙,名曰白涩。
”中医认为它主要与肺、脾胃、肝、肾相关。
中医认为干眼的病因病机主要有①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余邪不尽,隐藏在目络所致;②肺阴不足,气阴两虚,不能濡养目窍;③饮食不节,或嗜烟酒,肥甘厚味,辛辣燥热之品,致使脾胃积聚湿热,清气不升,目失濡养。
④年老体衰,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目窍失养;⑤过劳或过用目力,气衰体虚,气机衰惫,肝肾亏虚,气机不能运输精气上达目窍。
2.2西医的认识西医认为干眼发病机制主要与炎症、眼表细胞的凋亡、性激素水平的失调等相关,其中炎症是导致干眼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3 干眼症的诊断干眼的诊断标准为:①有干燥、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②泪膜破裂时间(BUT)≤5s或Schirmer I 试验(SIT)(无表面麻醉)≤5mm/5min或③上述主观症状之一和泪膜破裂时间5s≤BUT≤10s或Schirmer I 试验(无表面麻醉)5mm/5min≤SIT≤10mm/5min同时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即可诊断。
以上为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除此外还有的辅助诊断有用裂隙灯检查泪河高度、可以运用现代的新型的仪器来检测例如OCT,泪膜干涩成像仪等。
干眼诊疗流程
![干眼诊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39f07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f.png)
干眼诊疗流程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眼部干涩、刺痛、视力模糊等。
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经过一系列专业的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干眼诊疗的流程。
一、初步检查1.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史,以及是否有使用某些药物或接触某些物质等情况。
1.2 视力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了解患者的基础视力情况。
1.3 眼压测量医生会通过测量患者的眼压,排除青光眼等可能引起干眼症的原因。
1.4 泪膜稳定性检查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泪膜稳定性来判断是否存在泪液分泌不足等问题。
二、进一步检查2.1 泪液分析医生会通过采集患者泪液样本进行分析,了解泪液成分和量是否正常。
2.2 角膜染色医生会使用荧光素染料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染色,以检测是否存在角膜炎症等问题。
2.3 眼表面结构检查医生会使用显微镜等设备对患者眼表面进行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结构异常、分泌物积累等问题。
三、诊断根据初步和进一步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做出干眼症的诊断,并确定干眼症的类型和程度。
四、治疗方案制定4.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开具人工泪液、抗过敏药物、抗炎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以使用泪液替代剂和角膜保护剂等辅助治疗手段。
4.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子刺激、按摩、温湿敷等方法,可以缓解干眼症的不适感。
4.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干眼症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泪腺导管插入术、泪腺切除术等。
五、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需要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六、预防措施干眼症的预防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注意眼部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空调等干燥环境。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总之,干眼诊疗流程包括初步检查、进一步检查、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效果评估和预防措施等多个环节。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应该积极配合进行诊疗,并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
【精品】白塞氏病的诊疗规范
![【精品】白塞氏病的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7a85b96783e0912a3162a71.png)
【关键字】精品白塞氏病的诊疗规范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
临床上以复发性、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又称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白塞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
该病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肺、肾以及附睾等器官,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
该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被称为丝绸之路病。
发病年龄大多为16~40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
我国则以女性略占多数,但男性患者中眼葡萄膜炎、血管及神经系统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一、发病机制本病发病病因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环境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病变以侵蚀小动脉、小静脉及微血管为主,病损的血管和周围组织中可见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壁坏死、扩张、破裂,腔内血栓形成或纤维增生造成管腔狭窄,病变可累及全身血管,如皮肤黏膜、眼睛以及全身多系统的细小血管炎,多数病例还伴随不同成度的关节症状。
二、临床表现1.症状1.1 一般症状: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或偶感乏力不适,有的可出现关节疼痛、头痛头晕、纳差和体重减轻,发病有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少见,但症状较显著,有的可伴随发热,以低热多见。
1.2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复发性、疼痛性,在急性期,复发性每年发作至少3次,溃疡此起彼伏。
多数患者以此为本病的首发症状。
它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1.3 生殖器溃疡:男性多见于阴囊和阴茎和龟头,症状轻;女性主要见于大、小阴唇,其次为阴道,在也可以出现在会阴或肛门周围,疼痛症状比较明显。
约75~80%的患者有此症状。
1.4 眼炎:初发症状为明显的眶周疼痛和畏光、发作性的结膜炎,也有因视网膜血管炎而形成的视网膜炎。
通常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进行性病程。
眼炎的反复发作可以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
单独视盘水肿提示脑静脉血栓,由白塞氏病所致的颅内血管病变可导致视野缺损。
白涩症的辨证论治
![白涩症的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370e67f20242a8956bece42a.png)
生国生匡墼型盘查!!盟堡g旦箜!!鲞筮!塑白涩症的辨证论治华平东[关键词]白涩症;辨证论治;中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777.34;R7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302—4379(2004)03—0166—02白涩症现代医学称角结膜干燥症、又名干眼症,属中医“燥症”范畴。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兼顾,探索治疗白涩症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本症104例208只眼为2002—2003年本中心中医眼科门诊病例。
男性13例,女性9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其中角膜浅层点状荧光染色98只眼;伴有痛痹31例,长期用抗生素滴眼液lO例,更年期16例,长期接触电脑22例,戴隐形眼镜5例,全身干燥综合征20例。
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美国眼科研究所干眼工作组干眼症诊断标准【lJ:(1)眼干涩有异物感,畏光,可伴有口鼻干燥。
(2)泪膜稳定性改变。
(3)泪液分泌量的测定多次Schirmes法少于lOmm/5min。
(4)角膜荧光染色阳性。
(5)排除睑缘炎,瞬目异常,眼睑位置异常等蒸发过强干眼症。
检查方法:(1)详细询问症状:如有烧灼感,异物感、干燥和畏光。
(2)荧光素染色:对滴入荧光素时有疼痛感,可提示病人有干眼症。
(3)白涩症特征检查:泪液分泌检测,用5mm×30mm的滤纸条,折出5mm置于结膜囊内的外1/3处,其余部分突出眼外,5分钟时取出纸条,测量泪液湿润长度,小于5mm者,为阳性结果。
辨证分型:双眼干涩或涩痛,眼痒、眨眼频频、畏光或伴咽干口燥、潮热、皮肤干燥、便秘燥热、舌红少津、脉细乏力等为燥伤肺阴不足型,40例。
双眼于涩不适、欲哭无泪、眼疲劳、视物模糊或眩晕、耳鸣口渴、忧郁易怒、失眠健忘、妇女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为燥伤肝肾阴虚型,64例。
治疗方法:肺阴不足型:以生津润燥、清宣肺气,用养阴清燥汤为主加黄精、天花粉、鬼针草,随诊加减。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3f5b4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0.png)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2021修订版)一、概述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干眼认识的加深,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使干眼临床诊疗有了更多选择。
虽然目前临床干眼检查和诊断方法多样化,但是多数方法均存在主观性强、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和分析的局限性。
同时,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也需要联合应用更多检查技术,提高诊断效率和特异性。
干眼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单一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多数患者需要采用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但是,干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多方法组合须基于干眼的发病因素、机制及具体病情。
虽然治疗方法多元化给医师带来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在干眼治疗中强调综合治疗和有针对性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不会改变。
二、干眼的定义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多因素”是指导致干眼的发病因素较多,即使同一患者也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体现干眼病因的复杂性,因而在诊断中找出病因及在治疗中对因治疗十分重要。
干眼是呈现“慢性”过程的疾病,强调了疾病形成的积累性以及治疗过程的长期性,明确了干眼属于慢性疾病。
“眼表微环境”强调眼表是统一整体,是依靠泪液、细胞、神经及免疫等综合因素维持平衡,一旦某个或多个因素失衡,可能会造成眼表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眼表功能失衡。
“神经异常”指眼表的感觉神经异常,是临床部分干眼患者症状与体征分离的重要原因,如糖尿病等因素造成角膜神经功能障碍,使干眼体征明显而症状较轻或缺如等。
三、干眼的分类根据我国临床治疗和疗效判定的需要,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常用的有3种分类方法。
(一)按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分类1. 全身因素性:很多全身性疾病,尤其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失衡会导致干眼,如Sjögren综合征、Steven-Johnson 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各种结缔组织和胶原血管病、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及痛风,更年期后的女性较为普遍,其他如维生素A缺乏、雄激素缺乏等疾病也易导致干眼。
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042b4e389eb172ded63b788.png)
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哪些
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不仅是皮肤容易变得干涩,就是我们的眼睛也要注意“补水”。
干眼症现在是许多年轻人特别是整天面对电脑用眼过度的年轻人很容易就会患上的疾病。
如果确认你患上干眼症的时候一定要马上去医院救治,病情延误的话,有可能导致视力的下降甚至失明。
中医对病症的治疗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和理论,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如下: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眼症,邪热留恋型方用桑白皮汤加减,肺阴不足型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阴虚挟湿型方用三仁汤合二妙散加减,肝肾阴虚型可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
针灸治疗干眼症方法,针灸隔日1次,留针20~25分钟,10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隔10天,共治疗3个疗程。
针刺取穴:四白、迎香、合谷、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等。
中药蒸汽熏治疗干眼症,将野菊花、秦皮、黄柏、薄荷、桑叶、红花水煎,趁热用厚纸筒一端罩住药罐,另一端对准患眼,熏蒸眼部,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1个月为1疗程。
用中药喷雾治疗老年性干眼症,用喷雾法,药物用柴胡注射液加生理盐水,局部点润舒滴眼液。
局部用药治疗干眼症,可使用一些清肝明目的药物,如菊花、生地黄、石菖蒲、蝉衣、决明子等,武火煮沸10分钟后用纱布浸药液湿敷双眼,温度与体温相同。
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
中医治疗讲究寻根驱源,它通过身体的联系不仅治疗干眼症还会给你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建议,帮你更好的保护眼睛,治理好病情。
干眼症预防和药物治疗方案
![干眼症预防和药物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10e6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7.png)
干眼症预防和药物治疗方案1.干眼症治疗方法2.干眼症有什么治疗方法3.怎么治好干眼症的方法有哪些4.干眼症的几种治疗方法干眼症治疗方法干眼是一种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因此患者应该遵医嘱坚持治疗。
干眼症急性期如何治疗?突发眼睛干涩、疲劳,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不适。
干眼症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去除病因由药物引起的干眼,应及时停用或换用其他药物;由全身其他疾病引起者,眼科医生将联合专科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
与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如长期在空调环境内工作、经常使用电脑、手机或夜间驾车等,要积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数字屏幕设备,注意眼睛的休息。
泪液蒸发过多者,可以佩戴湿房镜及硅胶眼罩。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应进行眼睑清洁、热敷及睑板腺按摩等。
营养支持摄入足量水分、维生素A、必需脂肪酸、乳铁蛋白及其他营养素。
病情监测遵医嘱定期到眼科门诊复查,若眼睛干涩、烧灼感等症状加重或治疗好转后症状反复,应及时就诊。
干眼症有什么治疗方法正常人每五六秒钟眨眼快速,每隔1小时至少让眼睛休息快速,并且坚持做眼保健操,帮助减轻眼部疲劳,让眼睛转动转动,然后闭眼休息,或眺望远方。
还要保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豆制品、鱼、牛奶、核桃、青菜、大白菜、空心菜、西红柿及新鲜水果。
白领女性要多喝水,少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很容易影响泪液循环,泪膜形成受阻;隐形镜片也会吸附水分,导致眼球表面脱水。
长期需要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家里的电脑显示器要选清晰度高的,以减轻视疲劳。
发现眼睛不适,要及时就诊。
症状严重或持续不能缓解时,应及时接受眼科医生诊断与治疗,如果被诊断为干眼症,应严格按照医嘱接受药物等治疗。
保定新视眼科医院怎么治好干眼症的方法有哪些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理过程复杂.眼表的病理性改变甚广,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降低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干眼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们认为干眼症的患病因素主要有:①视频终端综合征:由于现代生活中,青年人的工作和娱乐与电视、电脑接触得越来越多、长时间面对荧光屏,眨眼次数由每分钟20~25次减少至每分钟5~lO次,瞬目习惯改变,缺乏适时地眨眼或让眼睛休息,泪液分泌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水分蒸发过度,此外屏幕的电磁波和刺眼的颜色均会刺激眼睛,从而出现眼干、眼痒、视疲劳等症状;②配戴隐形眼镜: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可能导致泪膜的脂质层变薄,引起泪液分泌量的下降;③眼部手术及眼药水的使用:眼部手术和术后激素类眼药水的应用都将使泪膜受到损害,从而可导致干眼症;④年龄:由于泪腺萎缩老化,泪液量分泌逐渐减少,所以老年干眼症患者占相当一部分,但近年来,于眼症的发病率向低龄化发展,与青年人不良用眼习惯及用眼过度密切相关;⑤性别:研究组中女性占的比例高,Ⅱ和Ⅲ组中闭经干眼症患者占有相当一部分,据研究雌激素可以促进泪腺的分泌,调节睑板腺的功能和泪液中脂质的分泌,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存在相关。
眼干涩症中医治疗方案
![眼干涩症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e9487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7.png)
一、概述眼干涩症,中医称之为“目涩症”,是指眼睛出现干涩、不适、异物感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眼病。
中医认为,眼干涩症多由肝肾阴虚、气血不足、风邪侵袭等因素所致。
中医治疗眼干涩症以调和阴阳、补益肝肾、养血明目为主要原则。
二、病因病机1. 肝肾阴虚: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相互滋生。
若肝肾阴虚,精血不能滋养眼目,则出现眼干涩症状。
2. 气血不足: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眼干涩症与气血不足有关。
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滋养眼目,导致眼干涩。
3. 风邪侵袭:风邪侵袭眼部,导致眼部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眼干涩症状。
三、中医治疗方案1. 内治法(1)辨证论治根据眼干涩症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肝肾阴虚型:表现为眼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治宜滋阴养肝,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②气血不足型:表现为眼干涩、视物不清、面色苍白、乏力等。
治宜益气养血,选用八珍汤加减。
③风邪侵袭型:表现为眼干涩、眼部异物感、流泪等。
治宜疏风散邪,选用川芎茶调散加减。
(2)中药煎服根据辨证论治结果,选用相应中药煎服。
以下为常见方剂:①肝肾阴虚型:六味地黄丸加减,方药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
②气血不足型:八珍汤加减,方药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③风邪侵袭型: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药组成: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白术、炙甘草。
2. 外治法(1)中药熏蒸取适量中药(如菊花、桑叶、薄荷等)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将头部置于药液上方,用毛巾覆盖面部,进行熏蒸。
每次熏蒸20-30分钟,每日1-2次。
(2)眼部按摩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如睛明、太阳、四白等,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2-3次。
3. 饮食调理(1)肝肾阴虚型:宜食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枸杞子等。
(2)气血不足型:宜食温补、养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鸡肉、猪肉等。
(3)风邪侵袭型:宜食疏风散邪的食物,如香菜、生姜、葱白等。
眼科 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试行版)
![眼科 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6cdfde5fbfc77da269b19e.png)
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干眼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白涩症和神水将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神水将枯(ZY/T001.5-94)。
(1)目珠干燥失却莹润光泽,白睛微红,有皱褶,眵黏稠呈丝状,黑睛暗淡,生翳。
(2)眼干涩、摩擦痛、畏光、视力下降,同时口鼻干燥,唾液减少。
(3)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Schirmer法少于10mm/5min。
虎红染色试验阳性,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
(4)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双侧发病,常伴有多发性关节炎。
(5)必要时作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测定、血沉检查。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表疾病学》(刘祖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1)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五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阳性):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
(2)泪膜不稳定:泪膜破裂时间(BUT)≤10秒为异常。
(3)泪液减少: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法)≤10mm/5min;乳铁蛋白含量≤0.9ug/ml为异常。
(4)眼表面损害: 荧光素染色≥3和/或虎红染色≥3;印迹细胞学检查表现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降低,出现蛇形染色质,鳞状上皮化生增加。
排除其他原因的同时,具有1+2(≤5秒)或1+2(≤10秒)+3即可作出干眼诊断,如同时出现(3)及(4)则可加强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肺阴不足证:目珠干涩不爽,磨痛异物感,久视疲劳,时常白睛隐隐发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2.气阴两虚证:目珠干燥无光泽,涩磨畏光,眼极易疲劳,视力模糊,甚至眼睑痉挛,口干少津, 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
3.肝经郁热证:目珠干燥,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二、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中成药(1)肺阴不足证治法:滋阴润肺。
推荐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白塞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白塞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a8dacda647d27284b7351fe.png)
白塞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1 概述白塞病(BD)又称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等.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重要表示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伤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体系.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优越,眼.中枢神经体系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本病在中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又被称为丝绸之路病.好发年纪维16—40岁.男性患者血管.神经体系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2 临床表示本病全身各体系均可受累.有时患者需阅历数年甚至更长时光才接踵消失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2.1 口腔溃疡:几乎100%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Aphthous ulceration,阿弗他溃疡),多半患者为首发症状.溃疡可以产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可为单发,也可成批消失,圆形或卵形,边沿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笼罩物,四周为一边沿清楚的红云,大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最根本的必备症状.2.2 生殖器溃疡:约75%的患者消失生殖器溃疡,病变和口腔溃疡基底细似,但消失次数少.溃疡深大,痛苦悲伤激烈,愈合慢.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2.3 眼炎:约50%的患者有眼炎,双眼各组织均可累及.表示为视物隐约.目力减退.眼球充血.痛苦悲伤.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重要原因.最罕有的眼部病变成色素膜炎,可伴随或不伴随前房积脓,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可影响目力.2.4 皮肤病变:皮损产生率高,可达8098%,表示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脓疱疹.丘疹.痤疮样皮疹等.统一患者可有一种以上的皮损.特别有诊断价值的皮肤特点是结节性红斑和对渺小创伤(针刺)后的炎性反响.2.5 神经体系伤害:又称神经白塞病,可有多部位受累,发病率为5—50%,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中枢神经体系受累较多见,可伴随头痛.Homer分解征.假性球麻痹.癫痫.无菌性脑膜炎.视乳头水肿.偏瘫.掉语.截瘫.感到障碍.精力平常等.四周神经受累较少,表示为四肢麻痹无力.四周型感到障碍等.神经体系伤害患者多半预后不佳,脑干和脊髓病损是病变致残及逝世亡的重要要原因之一.2.6消化道伤害:又称肠白塞病,发病率为10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轻微者可有溃疡穿孔,甚至可因大出血等并发症而逝世亡.2.7 血管伤害:本病的根本伤害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受累,约1020患者归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残致逝世的重要原因.动脉壁的弹力纤维损坏及动脉管壁内膜纤维增生,造成动脉狭小.扩大或产活泼脉瘤,临床消失响应表示.静脉体系受累较动脉体系多见.25%阁下患者产生表浅或深部的血栓性静脉炎可致肺梗逝世;肺受累时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艰苦等.大量咯血可致逝世亡.2.9 其他:半数阁下的患者有关节症状,表示为局限性.非对称性关节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患者可有骶髂关节受累,消失与强迫性关节炎类似表示.肾脏.心脏伤害较少见.附睾炎产生率不高但教具特异性.怀胎可致多半患者病情加重,可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后病情大多加重.3 诊断要点3.1 临床表示:病程中有大夫及患者不雅察和记载到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眼炎.生殖器溃疡以及特点性皮肤伤害,别的消失大血管或神经体系伤害高度提醒白塞病的诊断.3.2 实验室检讨: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讨平常.运动期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响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冷球蛋白阳性.HLAB5阳性率较高,与眼.消化道病变相干.3.3 针刺反响实验:用20号无菌针头在前臂屈面中部斜谋杀入约0.5cm沿纵向稍作捻转撤退退却出,2448小时后局部消失直径>2mm的毛囊炎性小红点或疱疹样转变成阳性.此实验特点性较高且与疾病运动相干,阳性率约6078%.静脉穿刺或皮肤创伤后消失的类似皮损具有一致价值.3.4特别检讨:神经白塞病常有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急性期磁共振(MRI)的检讨迟钝性高达96.5%可以在脑干.脑室旁白质和基底节处的增高旌旗灯号.慢性期MRI检讨时应与多发性硬化相辨别.胃肠钡餐造影及内窥镜.血管造影.黑色多普勒检讨有助于诊断病变部位及规模.肺X线片可表示为单侧或双侧大小不一的漫溢性渗出或结节状暗影,肺梗逝世时可表示为肺门四周密度增高的隐约影.高分辩率CT或肺血管造影.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均有助于肺部病变诊断.3.5 诊断尺度:本病诊断重要根据临床症状,应留意详尽的病史收集及典范的临床表示.今朝较多采取国际白塞病研讨组于1989年制订的诊断尺度,见表1.表1 白塞病国际诊断(分类)尺度临床表示界说重复口腔溃疡由大夫不雅察到或患者陈述有阿弗他溃疡.1年内重复发生发火至少3次.加以下任何2项重复外阴溃疡由大夫不雅察到或患者陈述外阴部有阿弗他溃疡或瘢痕.眼病变前和(或)后色素膜炎.裂隙灯检讨时玻璃体内有细胞消失或由眼科大夫不雅察到视网膜血管炎.皮肤病变由大夫不雅察到或患者陈述的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或丘疹性脓疱;或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非芳华期患者消失痤疮样结节.针刺实验阳性实验后2448小时由大夫看成果.¯¯¯¯¯¯¯¯¯¯¯¯¯¯¯¯¯¯¯¯¯¯¯¯¯¯¯¯¯¯¯¯¯¯¯¯¯¯¯¯¯¯¯¯¯¯¯¯¯¯¯¯¯¯¯¯¯¯¯¯¯¯¯¯¯¯¯¯¯有重复口腔溃疡并有其他4项中的2项以上者,可诊断为本病.上述表示需消除其它疾病.其他与本病亲密相干并有利于诊断的症状有:关节痛或关节炎.皮下栓塞性静脉炎.深部静脉栓塞.动脉栓塞和(或)动脉瘤.中枢精神病变.消化道溃疡.附睾炎和家族史.运用尺度时留意:并不是所有白塞病患者均能知足上述尺度,国际白塞病研讨组的尺度不克不及替代具体患者的临床诊断.3.6 辨别诊断:本病以某一体系症状为凸起变现者易误诊为其他体系疾病.以关节症状为凸起表示者,应留意与类风湿性管炎.赖特(Reiter)分解征.强直性脊柱炎相辨别;皮肤黏膜伤害应与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梅毒.Sweet 病.StevensJohnson分解征.平常性痤疮.单纯疱疹.热带口疮(Sprue).SLE.周期性粒细胞削减.艾滋病相辨别;胃肠道受累者应与克罗恩病(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相辨别;神经体系伤害与沾染性.反常反响性脑脊髓膜炎.脑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精力病相辨别;附睾炎应与附睾结核相辨别.4 治疗原则及计划本病今朝尚无公认的有用根治办法.多种药物均可能有用,但停药后易复发.治疗的目标在于掌握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伤害.减缓疾病进展.治疗计划根据临床表示不合而采纳不合的计划.4.1 一般治疗急性运动期应卧床歇息.发生发火间歇期应留意预防复发,如掌握口.咽部沾染,防止进食刺激性食物,伴沾染者可行响应性治疗.4.2 局部治疗口腔溃疡可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膏.冰硼散.锡类散等,生殖器溃疡用1:5000高锰酸钾清洗后加用抗生素软膏,眼部伤害需眼科大夫协助治疗,眼结膜.角膜炎可用糖皮质激素眼膏或滴眼液,眼色素膜炎须运用散瞳剂以防止炎症后粘连,重症眼炎者可在球结膜下打针糖皮质激素.4.3 全身药物治疗4.3.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消炎镇痛感化,对缓解发烧.皮肤结节红斑.生殖器溃疡痛苦悲伤及关节痛有必定疗效.多种NSAIDs可供选择(见类风湿关节炎治疗).4.3.2 秋水仙碱可克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对关节病变.结节红斑.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色素膜炎均有必定的治疗感化,经常运用剂量为0.5mg,每日23次.应留意肝肾伤害.粒细胞削减等不良反响.4.3.3 沙利度胺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及皮肤病变.剂量为2550mg/次,每日3次.怀胎妇女禁用,可导致胎儿畸形(详见强直性脊柱炎),别的有引起神经轴索变性的不良反响.具有抑菌及免疫克制的感化,克制中性粒细胞趋化.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假性毛囊炎.结节红斑.经常运用剂量100mg/d.不良反响有血红蛋白降低.肝伤害.消化道反响等.4.3.5 糖皮质激素根据脏器受累及病情的轻微程度酌情运用,忽然停用易导致病情复发.轻微患者如轻微眼炎.中枢神经体系病变.轻微血管炎患者可静脉大剂量甲波尼松龙冲击,100mg/d,35d为1个疗程,与免疫克制剂结合后果更好.长期运用糖皮质激素有不良反响.4.3.6 免疫克制剂重要脏器伤害时应选用此类药,常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此类药物不良反响较大,用药时代应留意周密监测.4.3.6.1 硫唑嘌呤(AZA):是白塞病多体系病变的重要用药,剂量为22.5mg·kg1·d1,口服.可克制口腔溃疡.眼部病变.关节炎和深静脉血栓,改良疾病的预后.停药后轻易复发.可与其他免疫克制剂联用,但不宜与干扰素α联用,以免骨髓克制.运用时代应按期复查血通例和肝功效等.4.3.6.2 甲氨蝶呤(MTX)每周7.515mg,口服或静脉打针.用于治疗神经体系病变和皮肤黏膜伤害,可长期小剂量服用.不良反响有骨髓克制.肝伤害及消化道症状等.4.3.6.3 环磷酰胺(CYC)在急性中枢神经体系伤害或肺血管炎.眼炎时与波尼松结合运用,可口服或大剂量静脉冲击治疗(每次用量0.51.0g/m2体概况积,每34周1次货0.6g/次,每2周1次).运用时吩咐患者大量饮水,以防止出血性膀胱炎的产生,此外有消化道反响及白细胞削减等.4.3.6.4 环孢素A(CsA)对秋水仙碱或其他免疫克制剂疗效不佳的眼白塞病后果较好.剂量为每日35mg/kg.因神经毒性可导致中枢神经体系病变,一般不必于白塞病归并中枢神经体系伤害的患者.运用时留意监测血压,肾功效伤害是其重要不良反响.4.3.6.5 柳氮磺吡啶(SSZ)剂量34g/d,分34次口服,可用于肠白塞病或关节炎患者,应留意药物的不良反响.4.3.6.6 苯丁酸氮芥(CB1348)不良反响大,今朝较少运用.4.3.7.1 干扰素α2a:对关节毁伤及粘膜病变有用力较高,有治疗难治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患者较好的报导.肇端治疗为干扰素α2a每日600万U 皮下打针,治疗有用后逐渐减量,保持量为300万U每周3次,部分患者可停药.不良反响有抑郁和血细胞削减,防止和硫唑嘌呤联用.4.3.7.2 肿瘤坏逝世因子(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均有治疗白塞病的报导.可用于DMARDs抵抗的白塞病患者的皮肤黏膜病变.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关节炎.胃肠道毁伤以及中枢神经体系受累等.TNFα拮抗剂起效敏捷,但停药后易复发,复发患者从新运用仍有用.要留意预防沾染,尤其是结核沾染.4.3.8 其他4.3.8.1 雷公藤制剂:可用于口腔溃疡.皮下结节.关节病.眼炎的治疗.对肠道症状类型较差.4.3.8.2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及抗纤维蛋白疗法(尿激酶.链激酶):今朝尚无直接证据可用于治疗白塞病的血栓疾病,运用时应谨严,以防止引起血管瘤决裂出血.明白诊断的新近形成的血栓可溶栓抗凝治疗.溶栓可静脉运用链激酶.尿激酶;抗凝可选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打针或华法令28mg/d 口服[需监测凝血酶原时光,保持国际尺度化比值(INR)在22.5].有出血偏向.脑卒中.手术.未掌握的高血压.肝功效.肾功效障碍.视网膜出血性病变等患者禁用溶栓抗凝疗法.4.3.8.3 抗结核治疗:如患者患者有结核病或有结核病史,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强阳性(5U有水疱)时,可试行抗结核治疗(三联)至少3个月以上,并不雅察疗效.4.4 手术治疗一般不主意手术治疗,动脉瘤具有决裂风险者可斟酌手术治疗.慢性期患者应起首选用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肠白塞病并发肠穿孔时可行急诊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故选择手术治疗应谨严.血管病变手术后也可于术后吻合处再次形成动脉瘤,采取介入治疗可削减手术并发症.手术后应中断运用免疫克制剂可削减复发.眼掉明伴中断痛苦悲伤者可手术摘除.4.5 白塞病重要器官受累的参考治疗计划4.5.1 眼病:任何白塞病炎症性眼病的治疗均需全身运用糖皮质激素和早期运用硫唑嘌呤.轻微眼病目力降低≥2级和(或)有视网膜病变建议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结合环孢素A或生物制剂治疗.需小心糖皮质激素导致继发的白内障.青光眼等.4.5.2 大血管病变:今朝尚无充分对比研讨的证据指点白塞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推举运用糖皮质激素结合免疫克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A.四周动脉瘤有决裂风险,可采取手术结合免疫克制剂治疗.肺动脉瘤手术病逝世率较高,重要用免疫克制剂治疗,紧迫情形下可试行为脉瘤栓塞术.4.5.3 胃肠道病变:除急症需手术外,应起首运用糖皮质激素.柳氮磺胺吡啶(SSZ).硫唑嘌呤.难治性病例可选用TNFα拮抗剂或沙利度胺(反响停).须要时行回肠结肠部分切除术,但术后复发率和二次手术率高.硫唑嘌呤可用于术后的保持治疗以削减二次手术率.4.5.4 神经体系病变:脑本质伤害可运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干扰素α和TNFα拮抗剂.急性期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经常运用静脉甲泼尼松龙1000mg/d冲击37次)后口服糖皮质激素保持治疗23个月.结合运用免疫克制剂可防止复发和疾病进展.4.5.5 黏膜皮肤病变:可进行专科局部治疗.难治性皮肤黏膜病变可运用硫唑嘌呤.沙利度胺.生物制剂.本病一般呈慢性,缓解与复发可中断数周或数年,甚至长达数十年.在病程中可产生掉明.腔静脉壅塞及瘫痪等.本病因为中枢神经体系.血汗管体系.胃肠道受累偶有致逝世.(本文编辑:臧长海)中华风湿病杂志5月第15卷第5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干眼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白涩症和神水将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神水将枯(ZY/T001.5-94)。
(1)目珠干燥失却莹润光泽,白睛微红,有皱褶,眵黏稠呈丝状,黑睛暗淡,生翳。
(2)眼干涩、摩擦痛、畏光、视力下降,同时口鼻干燥,唾液减少。
(3)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Schirmer法少于10mm/5min。
虎红染色试验阳性,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
(4)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双侧发病,常伴有多发性关节炎。
(5)必要时作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测定、血沉检查。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表疾病学》(刘祖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1)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五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阳性):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
(2)泪膜不稳定:泪膜破裂时间(BUT)≤10秒为异常。
(3)泪液减少: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法)≤10mm/5min;乳铁蛋白含量≤0.9ug/ml为异常。
(4)眼表面损害: 荧光素染色≥3和/或虎红染色≥3;印迹细胞学检查表现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降低,出现蛇形染色质,鳞状上皮化生增加。
排除其他原因的同时,具有1+2(≤5秒)或1+2(≤10秒)+3即可作出干眼诊断,如同时出现(3)及(4)则可加强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肺阴不足证:目珠干涩不爽,磨痛异物感,久视疲劳,时常白睛隐隐发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2.气阴两虚证:目珠干燥无光泽,涩磨畏光,眼极易疲劳,视力模糊,甚至眼睑痉挛,口干少津, 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
3.肝经郁热证:目珠干燥,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二、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中成药(1)肺阴不足证治法:滋阴润肺。
推荐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生地,麦冬,白芍,玄参,丹皮,薄荷,南沙参,玉竹等。
中成药:养阴清肺口服液等。
(2)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牡丹皮, 茯苓,泽泻,甘草,枸杞子等。
中成药:杞菊地黄口服液、生脉饮等。
(3)肝经郁热证治法:清肝解郁。
推荐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牡丹皮,山栀,炒柴胡,炒枳壳,炒白术,白芍,炒当归,白茯苓,薄荷等。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等。
2.针灸治疗体针:常用穴位:睛明、攒竹、瞳子髎、丝竹空、太阳、四白、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等。
可根据病情采用头针、耳针、眼针、耳穴敷贴、雷火灸等。
3.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选择中药雾化、中药熏蒸等治疗方法。
4.护理与调摄(1)饮食:少食或忌食刺激及辛辣的食物。
可自行泡制枸杞菊花茶饮用。
(2)生活习惯:避免用眼过度,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避免强光与烟尘刺激;勿滥用眼药水。
(3)心理:保持心情舒畅,调整情绪,调畅气机。
(4)其他:若有屈光不正,应及时矫正视力。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
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