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润滑油泵的润滑状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润滑油泵的润滑状态分析

解生泽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 ,辽宁 沈阳 110015

摘要:由斯特莱贝克曲线可知,在油润滑下,两个相对运动物体表面分为三种润滑状态。通

过计算,齿轮润滑油泵工作时齿面处于混合润滑状态,齿面有磨损产生。而实际观察可知,

齿轮润滑油泵齿面没有磨损,齿面可能处于流体润滑状态。

关键词:摩擦 磨损 润滑 油膜

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就会产生摩擦,有摩擦就会产生磨损。磨损会破坏表

面质量,降低机械的运动精度,消耗能源,缩短零件的使用寿命。而润滑则是减少摩擦和磨

损最有效的手段。于是,人们对摩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润滑状态分析

在本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斯特莱贝克(Stribeck )根据对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试验结

果,提出了著名的斯特莱贝克曲线[]1,后经人们的补充和完善,如图1所示。

N

v 载荷速度粘度η 承载特性数 ⨯= 图1 斯特莱贝克(Stribeck )曲线

图中纵坐标是摩擦系数μ,横坐标是反映承载特性的参量N V

η;η是润滑油的动力粘度,V 是

两个摩擦表面对润滑油的综合速度,N 是载荷。可以看出,根据R h min =

λ,可将润滑类型分为流体

润滑、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 其中(=R R 21222

1)R +,1R 和2R 是两摩擦表面的相应的粗糙度值。

(1)流体润滑区:R h 3.>,两摩擦表面完全为连续的油膜分开,不直接接触,载荷由

油膜承担。 (2)混合润滑区:R h 3≤,摩擦表面的一部分被油膜分开,另有部分微凸体接

触,其余被边界膜分开。载荷由油膜、微凸体和边界膜共同承担。 (3)边界润滑区:

0→h ,摩擦表面微凸体接触较多,油膜的润滑作用减少,甚至完全不起作用,载荷几乎完全由微凸

体和边界膜共同承担。 (4)干摩擦区:属于边界润滑区左边一小部分,摩擦表面无油膜存

在,载荷完全由金属基体或氧化膜承担。

图2 齿轮润滑油泵的工作原理图

2 齿轮润滑油泵齿面的润滑状态分析

齿轮润滑油泵用于泵送润滑油。它的公称压力低(一般小于MPa 1),流量大。为提高

齿面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往往对齿面进行淬火等热处理和磨齿等精加工,最终

导致成本增加。齿面磨损程度取决于其齿面的润滑状态。如果处于混合或边界润滑区域,两

个齿面直接接触,磨损量大,齿面必须热处理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果处于流体润滑区域,

两个齿面被油膜分隔开,不会产生磨损,齿面不必热处理。其主要工作件由两个互相啮合的

齿轮组成,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当齿轮按图2所示方向旋转时,右侧油腔两轮齿逐渐分离,

左侧的轮齿逐渐啮合;油在大气作用下进入右腔,随齿轮旋转带到左腔,经左腔压出。齿轮

属于线接触的高副接触,其力学模型是两个圆柱体的线接触,按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

程计算最小油膜厚度min h 。下面,以国产RCB —315型润滑油泵(由日本润滑油泵转化)为

例进行齿面润滑状态计算,其参数如下:齿数:1221==Z Z , 法面模数:n m =6mm ,螺

旋角:β=35°,o b 6.32=β,法面压力角:n α=20°,中心距;a =87.896×10-

3m ,齿宽:B =120mm ,精度:8FJ ,齿面粗糙度:==21R R 1.6m μ,材料:45钢,公称压力:

p =0.63MPa ,转数:n =970min /r ,油品:N 100工业齿轮油,粘压系数:

N m /102.228-⨯=α,粘度:22/109m S N ∙⨯=-η。 计算如下:

(1) 传动比 11221===Z Z n

n i (2) 综合粗糙度 (=R R

21222

1)R +m μ2624.2=

(3) 当量弹性模量 []1'E =)11(211

222121E E νν-+-=211211/102651.21m N E ⨯=-ν

其中27.021==νν1E =2E =210GPa

[]2 (4) 齿轮泵的排量 []3 V =2πZ m B m Z B n t 22)cos (2βπ=r m /108517.434-⨯=

(5) 转矩 M =m N pV ∙=67.482π

(6) 圆周力 F t =N Z m M Z m M d M n t 48.1107cos 222===β

(7) 节点处当量曲率半径[]4 R =m i ia n 32210174.9cos )1(sin -⨯=+β

α (8) 对润滑油的卷吸速度[]4 U =s m i na n /1087.1862cos )1(sin 303-⨯=+∙

βαπ (9) 单位齿宽上的载荷

[]5 βαβcos cos cos n b t B F L W ==10.1m N 310⨯ (10) 无量纲参量[]1 *U =R E U 'η=11100682.8-⨯= ,6'*1086.4/-⨯==R

E L W W

3*10983.4'⨯==E G α

(11) 粘性参量[]1 919.521*23**==-U

W G g v (12) 弹性参量[]1 e g =541.021**=-U

W (13) (),e v g g []1点落在-R Ⅰ区域内,用Martin 方程计算。油膜厚度参数 9.4=f h

(14) 最小油膜厚m L W UR

h h f μη7462.0/ min ===

(15) 膜厚比 R

h min =λ33298.0<=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齿面出于混合润滑状态。一般齿轮传动齿面也都是处于混合润滑

状态,这与计算结果是相符合的。所以,为防止磨损,点蚀,胶合等破坏形式,齿面要热处

理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但实际观察润滑油泵齿面情况并非如此。92年鞍钢厚板厂引进日

本二手轧机,对其润滑油泵进行解剖可知,齿面上刀痕依稀可见,并无磨损痕迹,且齿面为

软齿面,硬度为HB200,该泵已运行十年之久。观察国内生产的润滑油泵齿面情况也是如此。

可见,润滑油泵工作时齿面为连续油膜分开,应为流体润滑,这与计算结果不相符合。

3 对润滑油泵齿面润滑状态探讨

出现以上情况是因为工作条件不同。一般齿轮工作时,润滑油没有压力,只是被齿面间

的相对滑动速度产生的卷吸作用带入摩擦表面间。滑动速度很小,加上齿面载荷作用的阻碍,

以及油的粘度等因素,齿面间难以形成连续的油膜,有齿面的直接接触,属于混合润滑状态。

而润滑油泵工作时是浸入油中,润滑条件好。当油泵工作时,吸油腔的齿轮逐渐退出啮合,

使吸油腔的空间加大,压力降低,形成负压,油随齿轮转动进入压油腔。压油腔的齿轮逐渐

进入啮合,空间变小,油的压力升高。压油腔和吸油腔存在压力差,其值略大于泵的工作压

力。齿轮是高副的线接触,接触区实际是一个狭长的面接触。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少量的压

力油经接触区泄回吸油腔,在接触区形成连续的油膜,成为流体润滑状态。正如静压轴承,

在轴转动之前,压力油经轴下面的油孔流出,将轴浮起,使轴与滑动轴承之间形成一个连续

的油膜。轴与轴承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不会产生磨损。

4 结论

由于工作条件不同,用计算普通齿轮齿面油膜厚度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计算齿轮润滑油泵

齿面的油膜厚度,需要对原有的计算方法加以改进和修订。

参考文献:

[1] 汪德涛 。《润滑技术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 张秉荣 章剑青。《工程力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左健民。《液压与气动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