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知能训练达标检测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 常见的天气系统达标练 湘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地理总复习 常见的天气系统达标练 湘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达标练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达标练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达标练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南安模拟)下图为赣南山地某测风塔所在风场50 m高度逐月风速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决定赣南山区8、9月风速特点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2.该区域各季节风速均较大,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春季,有强对流天气B.夏季,常受台风影响C.秋季,树叶凋零,阻力小D.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多解析:1.D 2.D 第1题,赣南山区8、9月风速较小;根据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从气流角度是反气旋)控制下,空气下沉运动显著,水平运动较小,所以赣南山区8、9月风速相对较低,故选项D正确.第2题,强对流天气一般在夏季;夏、秋季节风速大,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由于赣南山区没有位于东南沿海,所以受台风影响较小;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多,风速也较大,故选项D正确。

(2017·洛阳模拟)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3~4题.3.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4.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解析:3。

第八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八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例:《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统图》读图回答
(1)分别填写下列两地空气性质:A 冷气团 B 暖气团 。 (2)分别填出下列两地的风向:A 西北风 B 西南风 。 A地风力比B地更 大 。 (3)冷暖锋都能引起降水,则甲、乙、丙、丁四地处 于雨区的是 甲和丁 。
台 风
台风眼
台风是热带气旋 强烈发展的 一种 特殊形式, 台风登陆时,多伴有暴雨、狂风、雷电等。
低压的 形成与 天气 高压的 形成与 天气 常见的 锋面气 旋
课堂练习
活动:P44 1、试做天气预报员
(读图2.23)来自西伯利亚的 冷 空 气前锋已经移到蒙古国中部,以及我国
内蒙古西部和青海西北部

一带。未来两
天内,冷空气将继续向 东南 方向移动。 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 雨雪 天
气,气温也将明显 下降 。
暖气团
冷气团
锋面特征
*冷气团插入锋面的下面,而暖气 团则爬到锋面的上面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总是偏向冷气团一侧
*在单一的冷气团或暖气团 控制下一般为晴朗天气
冷锋——过境时 阴天 下雨 刮风 降温 锋后雨(窄)
冷锋——过境后
气温下降 气压上升 天气转晴
暖锋——过境时 连续性降水 锋前雨(宽)

---- 2003年 0313号台风 杜鹃(DUJUAN)
思考: 1.如果暴雨洪涝发生在北 方夏季,是由____天气系 统造成的。 2.如果暴雨洪涝发生在南 方夏秋季节,是由____天 气系统造成。
课堂小结
锋面系统 锋面及特征 冷锋与天气 暖锋与天气
课堂小结
低压与高压系统 气旋与反气旋系统
990 1010
1000 990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

2020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常有的天气系统一、选择题如图表示某气象站测得的本站某日气温随和压的变化状况。

据此回答 1~2 题。

1.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2.这天,该地气温最高值没有出此刻午后的主要原由是() A.太阳高度小B.受冷气团控制C.云层的反射作用强D.大气逆辐射弱分析:第 1 题,从图中能够看出,受该天气系统控制时,气温上升,气压降落。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随和压基本上得以恢复。

因此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不行能是锋面,应当是气旋,故C项正确。

第2题,该地午后遇到气旋控制,形成阴雨天气。

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削弱了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降低。

故 C项正确。

答案: 1.C 2.C读以下图,回答3~4 题。

3.OP、OQ处的锋面分别是 ()A.冷锋暖锋B.冷锋冷锋C.暖锋冷锋D.暖锋暖锋4.受 OP处天气系统控制可能会出现()A.连续性降水B.明朗天气C.绵延阴雨D.暴风暴雨分析:第 3 题,依据北半球气旋的判断,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OP 处为冷锋, OQ处为暖锋。

第 4 题,受冷锋控制,可能会出现阴天、起风、降水天气。

快行冷锋会造成暴风暴雨。

答案: 3.A 4.D以下图为世界某地域2017 年某日某天气系统的风流场( 某一时辰气流运动的空间散布 ) 图。

据此回答 5~6 题。

5.该地可能位于 ()A.北美洲B.南美洲C.欧洲D.大洋洲6.据图可知 ()A.甲降水最多B.乙地吹东南风C.丙海水温度最高D.丁地气压最低分析:第 5 题,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气流呈顺时针辐合,则其为南半球的气旋 ( 低压中心 ) ,可知图中虚线为南回归线或许南极圈,结合海陆轮廓可判断此处应为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地域。

第 6 题,联合所学知识可知,低压中心地点 ( 甲) 降水并不是好多;由图中气流方向可知乙处吹东寒风;丙为图中纬度最低处,海水温度最高;丁处在低压中心外头,气压并不是最低。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8常见天气系统新人教版(2021学年)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8常见天气系统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8 常见天气系统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8 常见天气系统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8 常见天气系统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后限时集训(八)常见天气系统(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6年1月20日是农历节气大寒,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之后数日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10 ℃至14 ℃。

下图为此次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②暖锋③气旋④反气旋A.①④B.①③ C.②③ D.②④2.19日夜间~22日夜间,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 C.丙 D.丁1.A2。

D[雨雪分界线意味着是一种锋面活动,雨一侧气温高,为暖气团,雪一侧气温低,为冷气团。

第1题,冬季(1月)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冷锋和高压(反气旋).选A。

第2题,读图可知,丁地距离19日夜间冷锋(反气旋)的距离最远,说明丁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选D。

](2018·贵阳模拟)下表示意我国西北某地4月份某日(14时~24时)气象要素变化资料。

据此完成3~4题。

时间(时)141618202224气温(℃)16。

223.32-2--1.81.8气压(hPa)1 0041 00610221 0251 0261 0283.资料反映的天气系统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组合正确的是( )A.高压风和日丽ﻩB.低压大雾天气C.暖锋暴雨天气ﻩD.冷锋大风、沙暴4.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B.农牧业设施遭到破坏C.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D.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3.D4.B[第3题,由表可知,当日16~18时,气温骤降,18~24时,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说明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

长沙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B卷

长沙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B卷

长沙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9题;共40分)1. (4分) (2019高二上·大名月考) 读“我国某市某年1月18日、20日和22日天气信息表”。

完成下面小题。

(1) 1月18日、20日和2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中的序号是()A . ①②③B . ④⑤⑥C . ⑥⑤④D . ③②①(2)冷锋带来的天气现象,正确的是()A . 寒潮B . 一场春雨一场暖C . 伏旱D . 台风2. (4分) (2017高三上·菏泽期末)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N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 . 昼夜温差大B . 以偏南风为主C . 以阴雨天气为主D . 以沙尘天气为主(2)目前最有可能缓解M地天气系统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天气是()A . 台风B . 寒潮C . 伏旱D . 冰雹3. (4分)下列有关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B . 过境时常常出现持续降水天气C . 过境后天气变得温暖潮湿D . 常引起我国北方春季的大风和沙尘暴4. (4分) (2019高一上·淮阳期末) 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18年元月2日-5日,利用本校的气象观测站,测得了几组数据。

根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本次降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A .B .C .D .(2)受该类天气系统的影响,可导致()A . 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B .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形成台风C . 重庆夏季形成伏旱D . 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形成沙尘暴5. (4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

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

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气压带与风带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1.以区域分布图、统计图等形式,考查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以等值线图为材料,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及季风等。

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的命题形式均有呈现,分值4~8分,难度中等。

[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 低纬环流圈b 中纬环流圈c 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盛行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①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易错提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的,属于热力型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运动造成的,属于动力型气压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体、组成物质均一等)基础之上的。

但是,由于地球某某陆分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海洋、陆地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其影响有:①陆地高压(冬季)切断副极地低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冬季风。

②陆地低压(夏季)切断副热带高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夏季风。

气压中心M 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学以致用 3.(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下图是 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 下图是2010年3月中旬 . 年高考全国文综卷 下图是 年 月中旬 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 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 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读下图,完成(1)~ 题 读下图,完成 ~(3)题。
第8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
第 8 讲 常 见 的 天 气 系 统
考基自主落实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考题优化演练
考基自主落实
一、锋面系统 1.锋面的概念:___________的交界面。 .锋面的概念: 冷暖气团 的交界面 的交界面。 2.锋面特征:冷气团在___,暖气团在 上 , .锋面特征:冷气团在 下 ,暖气团在____, 锋面两侧大气物理状况差异明显, 锋面附近 锋面两侧大气物理状况差异明显,__________ 天气多变。 天气多变。
(4)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 气旋、反气旋东、 气旋 的风向判断技巧 气旋、 气旋、反气旋四侧的风向有两种表示 方法,其判断方法略有不同, 方法,其判断方法略有不同,下面分 别分析如下: 别分析如下: ①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 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 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判断 北四侧的风向。 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
释疑解惑 锋面符号所朝方向即为锋面移动方向; 锋面符号所朝方向即为锋面移动方向;冷气团始终 在锋面下方,雨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在锋面下方,雨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气旋)和高压 反气旋)系统 二、低压(气旋 和高压 反气旋
四周
上升
下沉
阴雨
晴朗
三、锋面气旋 1.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 .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 面气旋。 面气旋。 2.天气:产生云、雨,甚至造成________、雷雨、 .天气:产生云、 甚至造成 暴雨 、雷雨、 大风 天气。 _______天气。 天气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8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学生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8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学生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一、单选题1.(2021·浙江)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

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B.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C.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D.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2)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2.(2021·浙江)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

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

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下列小题。

(1)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受强紫外线照射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D.受冷锋云系挤压(2)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A.①B.②C.③D.④3.(2020·海南)在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

下图示意近地面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线的气压值、N处的天气状况分别为()A.1000晴朗B.1000阴雨C.1010晴朗D.1010阴雨(2)如果P是一个台风,它最有可能的行进方向是()A.偏东B.偏西C.偏南D.偏北4.(2020·北京)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A. 甲地风向偏西南,气温高B. 乙地气流辐散,空气洁净C. 丙地天气晴朗,紫外线强D. 丁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5.(2020·浙江)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中地理人教新版高二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常见的天气系统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中地理人教新版高二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常见的天气系统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中地理人教新版高二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23•端州区校级开学)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

读图“北半球各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与图①天气系统有关B.图②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C.图③中乙地狂风暴雨,气温降低D.图④天气系统降水主要为锋前雨如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虚线区域为该天气系统4小时后所处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与甲地相比,乙地可能()A.降水较多B.风力较大C.气温较高D.湿度较大3.在图示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丙地()A.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B.风力先变大后变小C.由阴雨转为晴朗天气D.气压先降低后升高4.(2023•海淀区一模)图为某年连续两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2日到3日()A.①地气压升高,持续晴朗B.②地经历暖锋过境,阴雨连绵C.③地吹偏东风,风力减小D.④地下沉运动为主,气流辐散5.(2023春•宁波期末)2023年4月12日,受北方沙尘暴南下影响,宁波空气质量进入轻度污染状态。

本轮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经高空输送越过防护林进入我国,影响覆盖20余个省,影响面积超450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成沙源地起沙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6.(2023•鲤城区校级一模)图示期间热带风暴“安攀”强度的变化是()A.持续增强B.持续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7.(2023•红桥区二模)如图示意某年3月4日11时和3月5日06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

读图,3月4日11时到5日06时()A.高气压中心东移,势力在增强B.①地气压降低,位于全图气压最低C.②地风力减弱,天气逐渐转晴D.③地气温升高,风向转为偏南风8.(2023•和平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8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中图版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8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中图版

课后限时集训(八)(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4·湖南两校联考)2024年2月20~22日中心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下图是此次寒潮过程中我国四个城市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图。

读图,回答1~2题。

1.此次寒潮( )A.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D.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2.寒潮过境后( )A.新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峻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1.C 2.B[第1题,依据图中四个城市在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可知西北乌鲁木齐降温的幅度小于南方的广州、重庆。

暖气团饱含水汽。

依据四个城市位置及所学可推想此次寒潮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影响我国的寒潮源地位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不是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

第2题,寒潮过境后,新疆北部山区气温下降,不会出现融雪侵蚀严峻现象;重庆农业受冻害影响大,须要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2月是冬季,内蒙古高原上河流不会出现春汛;广州市纬度较低,路面一般不会结冰。

]某年4月23日0~20时,敦煌经验一次强沙尘暴天气。

下图为该日0~20时敦煌气象要素(气温、气压、风速)变更图。

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曲线分别代表的气象要素是( )A.①代表气压,②代表气温,③代表风速B.①代表气温,②代表气压,③代表风速C.①代表气压,②代表风速,③代表气温D.①代表风速,②代表气温,③代表气压4.下列时间段中,敦煌旁边等压线最密集的为( )A.0~2时B.10~12时C.14~16时D.16~18时5.造成敦煌市天气变更的天气系统是( )3.B 4.C 5.C[第3题,一般气温在日出前后达到最低值,在午后达到最高值,则①代表气温;气压先降低后上升,则②代表气压;风速渐渐加大,则③代表风速。

选B。

第4题,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由上题分析可知,③代表风速。

2022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时规范练8-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2022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时规范练8-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8常见天气系统基础巩固2020年第18号台风“莫拉菲”已于10月27日早晨加强为强台风级,27日5时其中心位于距离海南省西沙永兴岛东南方约505千米南海东南部海面上。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右图为某年7月24日我国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四地中()A.甲地气流下沉B.乙地为偏南风C.丙地风力最强D.丁地气温最高4.此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是()A.阴雨绵绵B.狂风暴雨C.晴朗寒冷D.晴朗炎热能力提升(2020辽宁大连高三一模)2019年11月17—18日,内蒙古东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大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平均积雪深度5~15厘米,局部达到20厘米以上。

下图示意17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

据此完成5~7题。

5.此时A地的气压值可能是()A.1 004百帕B.1 008百帕C.1 012百帕D.1 023百帕6.形成11月17日夜间降雪的天气系统主要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7.形成本次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A.太平洋B.北冰洋C.西伯利亚D.华北平原图a为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b为石家庄市某年12月25日气象要素逐时演变示意图。

读图,完成8~10题。

图a图b注: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8.该日石家庄市()A.0—4时,相对湿度降低B.5—8时,气温降低C.4—5时,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D.15—16时,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9.导致石家庄市该日5—8时气温变化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反气旋过境D.焚风过境10.该日5—8时,该地PM2.5浓度暂时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该时段()A.正在经历降雨过程,净化作用显著B.盛行下沉气流,颗粒物沉降至地面C.正值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多D.工厂还未开工,工业废气排放少每年9月,副热带高压南移,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较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在我国部分地区形成“秋雨”现象。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统考版):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统考版):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11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最新考纲】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核心素养解读知识体系导引1.综合思维:运用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天气变化趋势。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响某地的天气系统。

3.地理实践力:绘制锋面(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观察学校某时段天气变化并运用天气系统知识加以解释。

第1课时锋面系统与天气考点一冷锋和暖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气团(1)概念: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________的大团空气。

(2)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的气团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的气团2.认识锋面读锋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结构特征: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3.冷锋、暖锋(1)冷锋时段图示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单一________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过境时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过境后气压________,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2)暖锋时段图示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单一________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______或雾过境后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__,天气转好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冷、暖锋比较比较项目冷锋暖锋锋面剖面示意图锋面符号降水区的位置(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2.看图辨锋面类型(1)看符号(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看锋面坡度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题精练-常见天气系统(解析版)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题精练-常见天气系统(解析版)

专题14 大气的运动考点01 常见天气系统飑线是指一种小范围、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其破坏性很强大。

飑线的产生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对流层上下热力结构不同,产生高强度的强对流天气。

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

2020年8月13日,山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飑线所过之处带来雷暴、短时强降水以及7到8级的阵风。

山东博山1小时阵水量超40毫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山东博山8月12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A.低温湿润B.低温干燥C.炎热干燥D.炎热潮湿2.下列关于"飑线"天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飑线常常与暖锋相伴发生B.飑线通常形成于暖区内C.飑线前方多为强劲的偏南风D.飑线降水多发生在后方3."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减弱B.热量加强C.水汽得到补充D.湖面摩擦力小【答案】1.D 2.A 3.A【解析】1.结合题干可知8月13日,山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

这表明8月12日应该受暖湿空气控制,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较为丰富,空气对流运动旺盛,为8月13日的强对流云系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所以山东博山8月12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炎热潮湿,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强对流云系发展形成了飑线系统,因此"飑线"是空气的对流运动形成的,且伴随着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明显是冷锋的天气特征而不是与暖锋相伴发生,A符合题意。

飑线和空气的强对流运动相伴发生,天气巨变,应形成于暖区内,B不符合题意。

飑线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因此飑线前方多为强劲的偏南风,C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3.D 4.D 5.B
(2017·淄博一模)图甲、图乙分别为沿 MN、PQ 方向所做的海 平面气压分布图。N、O 两点在气压中心 M 的西南方向且在同 一条直线上,PQ 垂直于 MN。据此完成 6~8 题。
6.M 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
A.辐散下沉
B.辐散上升
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
7.控制 O 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3.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 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4.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5.此次“极涡”南下( )
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造成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域是( )
A.日本海
B.南海
C.渤海
D.东海
11.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东京的风向变化是( ) A.东风转为西风 B.西南风转为偏东风 C.东南风转为西南风 D.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解析:第 9 题,图中东京处于冷锋控制下,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其他三地处于单一气团控制下而多晴朗天气。第 10 题,备选 项中的四个海域,日本海等压线最稠密,故风力最强,最有可 能出现狂风巨浪。第 11 题,注意“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 11 日以来持续东移”,表明 13 日之前东京位于图中低压系统 的东部,则判读东京风向变化,可把东京东移至低压东部判断 以前风向为西南风,而此时东京为西北风。 答案:9.D 10.A 11.D
(2017·太原一模)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 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 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 年 12 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 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 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 2016 年 1 月中下旬爆发极 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 2016 年 1 月 23 日北极“极涡”位 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3~5 题。
二、综合题(共 46 分) 12.(2017·西安模拟)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回答问题。(22 分)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8 分)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 ________。(6 分)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交汇于甲地,试从气压 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8 分)
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 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 (2)(冰岛)低压 偏南风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 北信风在此汇合。
13.(2017·九江七校一模)下图为 2016 年 9 月 14 日某区域海平 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7·郑州模拟)读我国某次大暴雨降水量统计图,回答 1~2 题。
1.此次大暴雨主要的降水类型属于( )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地形雨
2.该时段( )
A.亚欧大陆降温快
B.亚洲高压势力强
C.太平洋升温快
D.副热带高压势力强
解析:第 1 题,图示大暴雨分布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 我国内陆,如此大面积大暴雨只能是锋面雨。第 2 题,图示东 北和华北大面积暴雨,可判断发生在夏季,此季节副热带高压 势力强大,故 D 正确,B 错误。图示暴雨时刻为世界时 21 日 0 时~22 日 0 时,换算成北京时间为 21 日 8 时至 22 日 8 时, 该时段经历了白天的升温和夜晚的降温,故 A、C 不正确。 答案:1.B 2.D
A.冷锋
B.暖锋
C.高压
D.高压脊
8.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 O 地的天
气可能是( )
A.连绵阴雨天气 B.强对流降雨天气
C.沙尘暴天气
D.晴朗高温天气
解析:第 6 题,依题意,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且 M 位于 低压中心,低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为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 为上升运动,故 C 正确。第 7 题,依题意,ON 为低压系统中 的左侧低压槽部位,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最可能形成冷 锋系统。第 8 题,长江中下游夏初,气温较高且水汽充足,强 冷锋过境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答案:6.C 7.A 8.B
(2017·郑州适应性测试)下图是 2016 年 3 月 13 日东亚局部地区 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 11 日以来持续东 移。读图回答 9~11 题。
9.3 月 13 日,下列城市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上海
B.香港
C.台北
D.东京
10.3 月 13 日,受天气系统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的海
D.题,依题意,极地涡旋是极地高空的低气压,从热 力环流角度看,是由于极地寒冷而气流强烈下沉,从而在高空 形成低压。第 4 题,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由 于高空无摩擦力,故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中等压线即为高空 等压线,故甲地高空风向为西南风。第 5 题,注意材料中的“携 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 2016 年 1 月中下旬爆发 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表明 B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