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节的抒情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清明节的抒情散文

作者:梅芷

一早上网,依照习惯,总要上几位朋友的博客转转。在东方那里,看到了昨天的一个

帖子:《梦见毛主席》。

如今,还能把梦见毛主席当一桩“大事”来记,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但正因为这

种不合时宜,也特别令我感动。尤其是博文最后的一段:

早晨起床时,我兴奋地对先生说:“猜猜,我昨晚梦见谁了?”先生猜了几个,当然

都猜不中。我说:“你一辈子也猜不着的,我梦见伟大领袖毛主席了!”呵呵,真稀奇,

居然梦见毛主席!

读完后心里就想,我这么爱做梦的一个人,怎么就从未梦见过毛主席呢?

今天是清明,所以,特别地会想到故人,毛主席,周,朱老总……当然还有自家的长辈,祖母外祖母还有舅舅姑妈等等。我不信天堂之类,心之深处,却难免不自觉地往那些

虚无飘渺的事儿上联,暗自祝福,愿天上也有一个人间,愿已经离去的伟人亲人都能安康

快乐。

想到了陆游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

然而,有谁能够证明或者确知,人死真如灯灭?几千来人们代代相传的那些故事,一

定都是荒诞的杜撰或捏造?

所谓的死了,会不会仅仅是一种存在的形式转换?

哈哈,想得有些美吧。不过,这样想想又何妨,无非是活动活动心眼儿罢了。

于是又想到了林妹妹,虽然今天不是葬花日。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林妹妹也太杞人忧天了。等那一天,要是你没了知觉,是谁都无所谓;要是你还可以

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感知一切,自然会知道那一个人是谁。不是吗?

既然活着,好像就不必去想那个另一种状态,因为想也没用。

还是放只歌听听吧——随意点开一个,《蜗牛与黄鹂鸟》。不错,无论蜗牛还是黄鹂,它们都有生命,只不知它们会不会对今日之日也作一点别样思考。

上了优酷,本意是想几个好看些的电影,不料头一眼看到的却是个卖花姑娘的视频。

好奇地点开,看着看着,流泪了,因为她让我想到了几年前的汶川。

想说的很多,却什么都说不出,默默地把这个视频下载下来,然后在这里写上几句,

以证明我今天想过什么,为这清明。

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受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按

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

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如今我离开家乡的黄土地操作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如果不是今年清明有法定的节日假,还真的没注意到这个应该受重视的节气了,是因为什么让我们失去了或者说减弱了对季节

的感受度?“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暮春风光又在哪里?在广东打工,到处都是高楼林立,汽车水龙。当然,城市绿化在广州是搞得好的,马路旁边的常青树一年四季都郁郁青青,

稍具规模的工厂里也绿茵铺地,整洁亮丽。然而这些风景都不是季节的反应。生活在其中

的公民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工作,每天都看着昨天的风景。是因为紧张的生活节奏,抢去

了我们感受自然的时间?还是因为雷同的视觉效果减弱了我们对自然的感觉?

我们经常听到热情的“返回自然”的高呼,同时我们也每天为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现代文明损毁着自然,这是一种矛盾,还是我们“返回自然”的热情有着太多矫饰?世

界工业文明创造了太多的奇迹,电的发明,捣毁了上帝白天黑夜的明确界限,机电的发明

强壮了人类限定的力量,各种运输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世界的时间空间。我们当然不能在享

受现代文明创造带来的种种便利时简单地矫情地诅骂它对自然的破坏,但是我们能不能节

制一下对文明享受的过度的欲望?

一个国家落后肯定遭到侵略,一个民族落后就会被人歧视,所以“发展是硬道理。”

但是你要发展,你就要污染大地摧毁大地,你不污染大地摧毁大地就无法发展。因为贫乏

所以我们希望拥有,想要拥有就必须创造。于是世界已经拥有损毁地球n次的核武器来维

护“安全”的高科技,也有无数与时共进的精英购买了自己的小车,然而小车也附载着他

们所厌恶的废气和拥挤。也许我们应当改造自己古典主义世界观,我们应当接受这样的世

界观,“美好的世界就是死亡无所不在的世界”。

诗意的田园生活或许已经过时,它只是精神领域里的一种“乌托邦”。毕竟我们日常

生活的环境只与文明同步。然而,如果我们果真丧失了精神领域里的“乌托邦”,那么我

们的文化又在哪里生根,又应该去哪里发芽?难道我们的生命只能在无休止的创造和索取

中混混沌沌吗?人生的意义再不需要感受和思考?

对季节的感受应该是一切生物最基本的身体感受,所以古人在混沌中总结了年岁的更替,四季的循环,又细分二十四节气。我们不能因为文明的发展,有了电台的“天气预报”而沦丧这最基本的感受。我们单调地重复着每天的工作,这种单调的循环规律是否正在麻

木着我们对生活脉搏和更高规律的领会?

自改革开放至今天已经有三十个年头了,有多少生活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瘠山区的

善良农民也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奔向了富饶文明的都市,我们一同创造和享受着现代化的富

裕与文明,也一边遗忘和忽略我们的生命根源。我们用劳动换取纸币,用纸币换取赖以生

存的生活物资。于是,我们逐渐与土地间隔,与自然陌生,“乃不知有季,无论春秋”。

在如此文明的今天,我们可以在任何季节在超市、菜市场购买到任何蔬菜,它们甚至

比我们自己耕种出来的还要干净漂亮,但是,为什么我们品尝起来却总觉得好象缺乏了一

种什么味道?我想,这里肯定有自然的味道,因为“物有其时”。任何生物都有它生存的

规律,并不只是它适合生长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它们尽管也发芽、生长、成熟,却滋养不

了自然的气息。我想,这里应该还有情感的味道,因为我们享用的只是一个没有过程的结果。就象一次没有爱情的交媾,它只能解决你生理的饥渴,而不能融入你情感的共鸣。

幸福不等同于享受,与文化应该不等同于文明,也许前者更偏向于心灵的陶醉与陶冶,与实用的功利无关。当我们的身体在公司商场穿梭往来的时间之余,当我们的身体在现代

文明的物质享受后,我们的精神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值得迷恋和向往的文化润释?说实话,我很感谢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创造,否则,我们想象和体会不到社会历史的进程变迁,但是,我更感激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否则,我不会象这样的思考与自审。

忽然记起黄庭坚描写清明的一段:“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

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就是这样春意怏然的季节,气温渐高,雨量增多,正是春

耕播种和感应生机的好时候。此时,生活在异地的游子不能与家乡父老一起育秧种瓜,但

我现在分明看到了春日融融中,你们赤脚探入春泥的小心与惬意;烟雨蒙蒙中,你们披一

件蓑衣,左手持瓜苗,右手持小锄的精心与虔诚。河边的垂柳,小坡的荆棘以及灿烂的油

菜花正与你们一起享受和妆扮着自然的娇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清明节,每到这时候,人们怀念亲

人的心情不禁更加强烈。

在这个三天小假里,我也随着家人去为已故去的亲人扫墓。或许是因为要写作文的原因,我今年认真观察了许多人,却有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年近半百的大叔,高高瘦瘦的。可以清楚地看出已经有些皱纹过早的浮上了

脸颊,头上的银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清晰可见,一看就是

在生活中很不顺心。他还背着一个大包,左右手中各拿着一盆花。因为有了这些特点,所

以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看着他,我的心中冒出了许多问号。他怎么背了那么大一个包?他为什么拿了两盆花?

他为什么显的那么沧桑?……这一堆的问题使我对这位大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我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只见他在和我隔着三排的墓碑前停了下来。他缓缓地弯下腰,把两盆花轻轻地放在了地上,又站直身子,把肩上的大背包摘了下来,从里面拿出了很多

贡品摆在了他面前的墓上,又把地上的花摆在了上面,然后他缓缓地抬起头,用他那悲痛

的目光注视了一会儿墓碑上的照片。

他的下一个举动,让我的心中又产生了许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