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合集下载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测考试题(最新版).doc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测考试题(最新版).doc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测考试题(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玻璃的热历史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长性玻璃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玻璃的光学常数包括哪些内容?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玻璃原料的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本题答案: 5、名词解释 粘度温度系数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影响玻璃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配合料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8、问答题叙述玻璃表面激光刻花的原理?本题答案:9、问答题气泡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消除一次气泡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本题答案:10、问答题如何利用密度控制玻璃生产的工艺过程?本题答案:11、问答题玻璃生产中为何要使用澄清剂?本题答案:12、名词解释E-CR玻璃本题答案:13、名词解释逆性玻璃本题答案:14、单项选择题遮阳系数(),阻挡阳光热量向室内辐射的性能()。

A.越小,越差B.越小,越好C.越大,越好D.增大,变好本题答案:15、名词解释混合碱效应本题答案:16、问答题玻璃形成与析晶的热力学与和动力学特点是什么?本题答案:17、单项选择题近红外区光度测量准确度是以内,重复性()。

A.0.5%B.1%C.1.5%D.2%本题答案:18、名词解释A玻璃本题答案:19、名词解释D玻璃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紫外区-可见区光度测量准确度是()以内.A.0.5%B.1%C.1.5%D.2%本题答案:21、问答题简述硅酸盐玻璃的导电机理?本题答案:22、多项选择题性治疗的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最重要、最根本的是()。

复习思考题--玻璃工艺学

复习思考题--玻璃工艺学

第二篇玻璃工艺学第二章玻璃的性质1 、透光性是否是玻璃的通性?玻璃通性有哪些?2 、可否称玻璃为凝固的液体?3 、玻璃的粘度对生产有何4 、玻璃有何结构特点?5 、两大结构学说各强调了玻璃结构的哪些方面?6 、相同成分的块状玻璃与玻璃纤维相比,哪种的机械强度更大?为什么?7 、为什么保温瓶壁通常都很薄?8 、为什么玻璃受急冷比受急热更容易破裂?9 、为什么水玻璃可以溶解于水而窗玻璃不能?10 、玻璃在大气中和在水中相比,哪种情况更容易破坏?11 、玻璃在常温状态下为什么可以被看作绝缘体?12 、为什么铅硅酸盐玻璃折射率比窗玻璃高?13 、下列氧化物,那些能使玻璃着色?为什么?CaO 、CuO 、Cu2O 、Cr2O3、CoO 、Mn2O3第三章玻璃生产工艺1 、平板玻璃生产时,为什么一般不用高岭土引入 Al2O3?2 、以硝代碱引入 Na2O ,有何利弊?3 、玻璃生产对配合料质量有何要求?4 、是否混合时间越长,均匀度越高?5 、如何提高配合料的均匀度?6 、玻璃生产,为什么不以氧化钙、氧化镁的形式引入玻璃成分,而用石灰石、白云石?7 、既然玻璃澄清是为了排除气泡,为什么使用澄清剂?8 、为什么箱式蓄热室比上升道式蓄热室能将空气预热到更高的温度?9 、说明排烟供气系统上各设备作用。

10 、平板玻璃生产通常使用哪些原料?各引入什么成分?11 、原料加工有何意义?12 、玻璃生产采用那些设备加工原料?为什么要避免“过粉碎”?13 、采用用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称量的准确性?14 、影响混合均匀度的因素有哪些?15 、混合过程中加水目的何在?可采用哪些形式加水?为什么要控制加水量、加水温度?16 、碎玻璃加入方式有哪些?各有何利弊?17 、碎玻璃加入量大时为什么要“补碱”?18 、生产中因故障导致硅砂使用量增大,可能会出现什么缺陷?19 、配合料储存采用什么设施?储存时间过长、过短各有什么后果?20 、玻璃熔制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进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1 、玻璃熔制过程需要做到“四小稳”,内容是什么?22 、泡界线是怎样形成的?泡界线跑偏如何纠正?23 、随着熔制时间的延续,粉料熔化速度是加速进行还是减速进行?24 、配合料粒度对熔化速度有什么影响?25 、玻璃液澄清有何目的?粘度、表面张力对玻璃液澄清各有何影响?26 、为什么采用 As 2 O 3 作为澄清剂时需要与 NaNO 3 合用?27 、温度、窑压不稳定会影响玻璃液澄清质量,为什么?28 、玻璃液均化目的时什么?29 、对玻璃液的冷却有哪些要求?30 、分析玻璃熔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在玻璃制品中出现什么缺陷?31 、哪些措施可以维持玻璃液面的稳定?32 、火焰的气氛制度怎么控制?33 、如果在助燃空气中增加氧气含量,对生产有何影响?34 、玻璃中配合料结石和耐火材料结石各有何特征?产生原因有哪些?35 、保护气体对浮法玻璃的生产有何作用?36 、浮法生产中为什么选择锡作为浮抛介质?37 、玻璃为什么有光滑平整的表面?38 、浮法玻璃成分特点是什么?39 、为什么相同成分的浮法玻璃比其它方法生产的玻璃颜色更深?40 、浮法成型过程可以分哪几个阶段?41 、为什么锡槽要加强密封?42 、为什么锡槽槽底要使用钢板并进行冷却?43 、锡槽中设置电加热元件目的何在?44 、玻璃拉薄和增厚时,拉边机安放方式有何不同?45 、玻璃进出锡槽时的温度是怎样的?为什么?46 、玻璃退火的目的是什么?47 、玻璃中热应力有哪几种?产生原因是什么?48 、玻璃经受急冷,在玻璃表面温度稳定前和稳定后,哪种情况下玻璃更容易破裂?为什么?49 、向室温玻璃杯中加入沸水,玻璃中的应力是暂时应力还是永久应力?为什么?50 、为什么平板玻璃生产需要进行退火过程,而玻璃纤维的生产则不需要?51 、相同尺寸的平板玻璃与石英玻璃都经受相同的温度变化,哪种玻璃中出现的应力更大?为什么?52 、玻璃内应力的存在对玻璃性能有何影响?53 、玻璃进行二次加热退火过程是怎样的?说明其合理性。

玻璃工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

玻璃工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

玻璃工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玻璃吹管的使用是玻璃制造工艺的第一个变革。

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网络形成体氧化物。

()答案:Al2O32.晶子学说从微观上解释了玻璃的本质,即玻璃的微不均匀性,()与有序性。

答案:不连续性3.非桥氧的存在,使硅氧四面体失去原来的完整性和(),使玻璃性能变差。

答案:对称性4.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网络外体氧化物。

()答案:CaO5.从热力学方面来讲玻璃是稳定的,从动力学方面来讲玻璃是不稳定的,所以说玻璃具有亚稳性。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根据键强判断属于玻璃形成氧化物(网络形成体)的是()。

答案:键强大于80kcal/mol2.下列哪种键型容易形成玻璃()答案:离子共价键3.含有一种F(网络形成体)的三元系统有()种类型。

答案:154.三元系统玻璃形成区共有()类型。

答案:215.从动力学观点看,生成玻璃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速度(即黏度增大速度)。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稳定分相(稳定不混溶性)是液相线以下出现相分离现象。

()答案:错2.碱金属氧化物与二氧化硅的二元系统出现的分相属于稳定分相。

()答案:错3.MgO-SiO2系统中液相线以上出现的分相属于亚稳分相。

()答案:错4.在不稳区,分相后第二相为高度连续性的蠕虫状颗粒。

()答案:对5.凡是侵蚀速度随热处理时间而增大的玻璃,一般都具有孤立滴状结构。

()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结构对称则结构缺陷较少,粘度较小。

()答案:错2.碱土金属氧化物降低高温粘度,升高低温粘度。

()答案:对3.奥霍琴法计算某黏度值对应的温度时,以1%MgO代1%CaO时,会降低相应温度。

()答案:错4.熔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愈大,则表面张力也愈大。

()答案:对5.奥霍琴法计算某黏度值对应的温度时,公式中的D(随黏度值而变化)表示下列哪种物质的特性常数。

()答案:SiO2第五章测试1.淬冷属于化学钢化法,能提高玻璃的强度。

玻璃工艺学第三章答案

玻璃工艺学第三章答案

1、名词解释:相变、分相、旋节线、旋节分相2、旋节线是如何形成的?3、试述亚稳分相两种分相机理及结构特点。

4、结合浓度剖面图(图3-6)分析两种分相是如何发生的?5、玻璃析晶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如何?6、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分相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如何?1相变: 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分相: 分相材料是指具有多相的非晶材料。

在相图理论中,一种特定的化学计量配比,使得化学组分正好落在分相的区域,从而产生两种以上的、均匀混合的非晶形态,具有这种结构的材料称为分相材料。

旋节线: 旋节线Spinodal curve 在旋节线内,体系处于非稳区,对无限小振幅的长波长的浓度涨落失稳,发生Spinodal相分离,其初期行为由Cahn-Hilliard线性理论描述,后期由标度理论描述。

旋节分相:3分为稳定分相(在液相线以上就开始分相,给玻璃生产带有困难玻璃会产生分层或强烈的乳浊现象,mgo-sio2系统为代表)和亚稳分相(在液相线以下就开始分相,绝大多数玻璃均在液相线以下分相,BaO-SiO2系统为代表),在不混溶亚稳区中分相后形成一种分散的孤立滴状结构,而在亚稳分解区不稳区则形成一种三维空间互相连接的联通结构。

5答:玻璃的析晶阶段包括晶核成长和晶体长大两个阶段。

当形成稳定的晶核后,在适当的过冷度和过饱和的条件下,熔体中的原子向界面迁移。

到达适当的生长位置,使晶体长大。

所以晶体长大的条件是建立在可以形成晶核之上的。

6答:在硼硅酸盐玻璃的生产中,必须注意分相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就化学稳定性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散嵌入富硅氧基相中时,由于化学稳定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掩护碱硼相免受介质的侵蚀,这样的分相将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反之,如果在分相过程中,高钠硼相和高硅氧形成相互连接的结构时,由于化学稳定性不良的硼碱相直接暴露在侵蚀介质中,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将发生急剧恶化。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答案模拟考试_1.doc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答案模拟考试_1.doc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答案模拟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检测,覆盖可见光区波长范围为( )。

A.280~380nm B.350~1800nm C.380~780nm D.4.5~25m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在光谱透射比测定中,采用与试样( )的空气层作参比标准。

A.2倍厚度 B.1.5倍厚度 C.相同厚度 D.一半厚度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名词解释 临界冷却温度 本题答案:能生成玻璃的最小冷却速度。

本题解析:能生成玻璃的最小冷却速度。

4、单项选择题 远红外区波长范围为( )。

A.280~380nm B.350~1800nm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C.380~780nmD.4.5~25m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问答题试举例说明玻璃半导体的应用?本题答案:①有些玻璃半导体在外加电压下降至零值时仍保持导体状态,本题解析:①有些玻璃半导体在外加电压下降至零值时仍保持导体状态,像记忆这个状态一样,只要再加上一定数值相反的电压或一个电流脉冲后,才能恢复绝缘状态l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问答题判断玻璃生成能力的三个动力学指标是什么?本题答案:1.在熔点Tm附近熔体的粘度大小粘度大,容易生成玻璃本题答案:对第一类性质的影响:由离子的迁移特性决定的性质,如电阻本题解析:对第一类性质的影响:由离子的迁移特性决定的性质,如电阻率、化学稳定性等对玻璃的分相结构十分敏感。

玻璃工艺学第二章答案

玻璃工艺学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1混合键性为何易于形成玻璃?2、什么是3T图?解释3T图曲线的含义。

3、从单键能的角度谈氧化物的分类。

4、总结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1 答: 形成玻璃必须具有离子键或金属键
向共价键过渡的混合键型。

一般地说:
阴、阳离子的电负性差△x约在1.5~2.5之间;
其中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极化本领;
单键强度>335kJ/mol;
成键时出现s-p电子形成杂化轨道。

这样的键型在能量上有利于形成一种低配位数
的负离子团构造或结构键,易形成无规则的网络,
因而形成玻璃倾向很大。

2 答: 以ΔT=Tm-T 为纵坐标,冷却时间t为横坐标作出的三T曲线图叫做三T图。

由于析晶驱动力(过冷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质点迁移率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因而造成
3 T 曲线弯曲而出现头部突出点,其中凸面部分为该熔点的物质在一定过冷度下形成晶体的区域,而凸面部分外围是一定过冷度下形成玻璃体的区域。

3T曲线头部的顶点对应了析出晶体体积分数为10-6时的最短时间
3答:根据单键强度的大小,将氧化物分成三类:键强在80kcal/mol以上称为玻璃形成体,它们自身能形成玻璃。

键强在60kcal/mol一下称为网络外体,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形成玻璃。

键强在60~80kcal/mol的氧化物,称为网络中间体,其自身不能形成玻璃,将其加入玻璃中可以改变玻璃的性能。

4过冷度增大,熔体质点动能降低,有利于质点相互吸引而聚结和吸附在晶核表面,有利于成核及晶核长大;过冷度增大,熔体粘度增加,使质点移动困难,难于从熔体中扩散到晶核表面,不利于成核及晶核长大。

玻璃工艺学考试复习1

玻璃工艺学考试复习1

一.填空题1传统玻璃结构学说中比较典型适用的两种学说为(晶体学说)(无规则网络学说)其中前者主要反映玻璃结构的(微观有序)而后者主要反映玻璃结构的(宏观无序)。

2玻璃结构中氧化物的作用分为三类(网络形成体氧化物)(网络中间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

3玻璃的性质通常分为三类性质(迁移性质)(非迁移性质)(其他性质)4玻璃分相种类主要有(稳定分相)(亚稳分相)5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杂质,其中无害杂质主要有(Na2O,K2O,CaO)和一定量以下的(氧化铝,氧化镁)对玻璃质量并无影响,但要求(含量稳定)在粒度方面颗粒过大时(使融化困难)并且常产生(结石条纹缺陷),粒度过细时则(容易飞扬结块)混料不易均匀,(澄清费时)(堵塞格子体)等影响。

6氟化物是一种有效的助溶剂,是由于它能加速(玻璃形成的反应)降低(液化粘度)和(表面张力),促进玻璃液的澄清和均化,它可使有害杂质(Fe2O3)和(FeO)变为(FeF3)挥发排除或生成无色的(Na3FeF6)增加玻璃液得透热性。

7澄清气体是指在澄清阶段澄清剂产生的(不同)于玻璃液中也存在的气体,该气体有着很低的(分压)和很强的(扩散),易于进入已存在的气泡当中,气泡中的气体种类(很多),则每种气体的(分压小),从而吸收玻璃液中溶解气体的能力就越强,气体的排出就越容易。

8,用芒硝引入氧化钠时需加入(还原剂)在他的作用下,可将热分解温度降低到600~700度,加入量过多时会产生(硫铁化钠)着色,使玻璃呈(棕色),过少时(不能充分分解)产生过量的硝水。

9一次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澄清不良)解决的主要办法是适当(调整澄清剂的用量)。

10在玻璃与金属的封接过程中,从(室温到玻璃转变点温度Tg)的温度范围内,金属和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相差(不超过10%)就可以使封接应力在安全范围内。

11在成型的过程中,玻璃的粘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玻璃的粘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的特性是玻璃(成型)和(定型)的基础。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第一章玻璃的结构和组成1-1名词解释硼-铝反常:当硅酸盐玻璃中不存在B2O3时,Al2O3代替SiO2能使折射率变大、密度等增大,体现在一系列性质变化中,如折射率、密度、硬度、弹性模量。

在介电常数与膨胀系数变化曲线中显得很模糊。

色散、电导与介质损耗等不出现硼反常现象。

硼-氧反常:B2O3加入Na2O后,氧化钠所提供的氧使【BO3】三角体变成【BO4】四面体,导致B2O3玻璃结构由两度空间转变为三维的架状结构,从而加强了网络,并使玻璃的各种物理性质变好,这与相同条件下的硅酸盐玻璃相比,其性质随Na2O或NaO 的加入量的变化规律相反,出现硼铝酸盐的硼反常现象。

硼反常:由于Na2O的加入,氧化钠所提供的氧使【BO3】三角体变成【BO4】四面体,导致B2O3玻璃结构由两度空间转变为三维的架状结构。

铝反常:氧化铝的结构状态依氧化铝和碱金属相对含量的不同而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铝反常现象。

解聚:在熔融SiO2,O/Si比为2:1,【SiO4】连接成架状。

若加入Na2O则使氧硅比比例升高,随加入量增加,氧硅比可由原来的2:1逐步升高到4:1,【SiO4】连接方式由架状到层状、带状、链状、环状直至断裂而形成【SiO4】岛状,这种架状【SiO4】断裂称为熔融石英的分化过程。

积聚:在熔融SiO2,O/Si比为4:1,【SiO4】连接成岛状。

若释放Na2O则使氧硅比比例降低,随释放量增加,氧硅比可由原来的4:1逐步升高到2:1,【SiO4】连接方式由岛状到层状、带状、链状、环状直至断裂而形成【SiO4】架状,这种岛状【SiO4】断裂称为熔融石英的积聚过程。

混合碱效应:在二元碱硅玻璃中,当玻璃中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不变时,用一种碱金属氧化物取代另一种氧化物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而是出现明显的极值。

这一效应叫做混和碱效应。

压制效应:在含碱硅酸盐中随RO的升高,使R﹢在扩散中系数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压制效应。

逆性玻璃:如果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金属离子,而且它们的大小和所带电荷不相同时,情况就大为不同,即使Y<2也能制成玻璃,而且某些性能随金属离子数的增到而变好。

复习思考题解答--玻璃工艺学

复习思考题解答--玻璃工艺学

第二篇玻璃工艺学第二章玻璃的性质1.答:不是,玻璃通性有:各向同性、介稳性、无固定熔点、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2.答:可以,但不很完善。

3.答:熔制中——粘度小,有利于玻璃液澄清、均化;成型中——粘度不均匀产生玻筋;粘度的作用,使玻璃厚度均匀;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快慢影响成型速度;退火中——退火在恰当的粘度下进行。

4.答: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5.答:晶子学说强调了玻璃结构的有序性、不连续性、不均匀性;无规则网络学说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无序性、统计均匀性。

6.答:玻璃纤维机械强度更大,因为尺寸小,生产中冷却均匀,表面微裂纹少。

7.答:减小玻璃中存在的温度差,提高热稳定性。

8.答:急冷过程中,表面产生张应力,急热时表面产生压应力,玻璃抗张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

9.答:窗玻璃中含有二价金属离子,对碱金属离子的迁移有压制效应,迫使离子交换反应停止。

10.答:在大气中更容易损坏。

因为在大气中主要是玻璃表面薄膜水侵蚀玻璃,量小,侵蚀中产生的碱溶解于水后浓度大,相当与碱侵蚀玻璃,碱可以直接溶解玻璃骨架。

11.答:因为玻璃中的碱金属离子等不能迁移。

12.答:因为铅离子极化率大,有利于提高玻璃折射率。

13.答:CuO、Cr2O3、CoO、Mn2O3能使玻璃着色, 因Cu2+、Cr3+、Co2+、Mn3+的d轨道上有未配对的电子,且不是呈半满状态,Ca 2+没有d轨道,Cu+的d轨道呈全满状态,不符合离子着色条件。

第三章玻璃生产工艺1.答:因为高岭土中Al2O3含量高,平板玻璃配合料粒度大,如果混合质量稍差,熔化后局部Al2O3含量高,玻璃中会出现条纹。

2.答:因Na2O含量低导致储库储量增大;耐火材料损坏加快,缩短熔窑寿命;可能出现芒硝泡影响玻璃质量。

3.答:正确性,稳定性,均匀性,恰当的颗粒度与颗粒组成,一定的水分含量,一定的气体含率。

4.答:不是。

5.答:根据物料性质选择混合机,合理的放料顺序,合理的加水量、加水方式,恰当的混合时间,恰当的装填量。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答案(最新版).doc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答案(最新版).doc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物理钢化和化学钢化有何异同?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玻璃的转变温度区间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影响玻璃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玻璃组成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玻璃的着色分为几类?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何为玻璃的料性?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中空玻璃原片玻璃厚度为5mm ,露点仪与玻璃表面接触时间为( )min 。

A.2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3C.4D.5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在光谱透射比测定中,采用与试样同厚度的()作参比标准。

A.空气层B.氧气层C.氢气层D.惰性气体本题答案:9、问答题玻璃窑对投料的要求有哪些?本题答案:10、问答题玻璃硬度的表示方法有哪些?本题答案:11、名词解释长性玻璃本题答案:12、问答题玻璃生产中为何要使用碎玻璃?本题答案:13、问答题玻璃的高温导电和低温导电有何区别?本题答案:14、判断题遮阳系数越低,透过玻璃传递的太阳光能量越少.本题答案:15、问答题玻璃原料的选择的原则有哪些本题答案:16、问答题采用什么措施可以提高玻璃液气泡中的气体压力?本题答案:17、问答题广义或狭义的玻璃定义是什么?玻璃的通性有哪些?本题答案:18、问答题何谓辐射着色?玻璃的辐射折射共分为哪几种类型?本题答案:19、名词解释反常色散本题答案:20、问答题将氧化物划分为玻璃生成体、网络外体和中间体化合物的依据是什么?本题答案:21、单项选择题远红外区光度测量准确度是()以内,重复性1%。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玻璃工艺学思考题汇总1.广义或狭义的玻璃定义是什么?玻璃的通性有哪些?答:玻璃:一种较为透明的液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却透光。

玻璃的通性有四点:1.各向同性.2.无固定熔点3.介稳性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2.无规则网络学说中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是什么?根据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即化合物的分解能与配位数之商)的大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及各种氧化物形成玻璃结构网络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将氧化物分为玻璃网络形成体、网络外体(或称网络修饰体)和中间体氧化物。

(1)网络生成体氧化物:能单独生成玻璃,如SiO2、B2O3、P2O5、GeO2、As2O5等,在玻璃中形成特有的网络体系;(2)网络外体氧化物:不单独形成玻璃,不参加网络,一般处于网络之外。

起断网作用,但对玻璃的析晶有一定的作用;(3)中间体氧化物:一般不单独生成玻璃,其作用介于网络生成体和网络外体之间。

当配位数大于等于6时,阳离子处于网络外,与网络外体的作用相似,当配位数为4时,能参加网络,起网络生成体的作用(又称补网作用)。

3.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的论点,论据以及学说的重点是什么?玻璃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 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为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晶子学说论点是玻璃是由无数晶子所组成,这些晶子不同于微晶,是带有点阵变形的有序排列区域,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且从晶子到无定型区的过的过度是逐步完成的,两者间并无明显界限. 晶子学说为X-射线结构分析数据所证实,玻璃的X-射线衍射图,一般发生宽的衍射峰,与相应晶体的强烈尖锐的衍射峰有明显的不同,但二者所处的位置是基本相同的.把晶体磨成细粉,颗粒度小于0.1微米时,其X-射线衍射图也发生一种宽广的衍射峰,与玻璃类似,且颗粒度越小,射峰的峰值宽度越大.学说重点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无规则网络学说论点是像石英晶体一样,熔融石英玻璃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硅氧四面体,玻璃被看作是由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的三度空间网络所组成的,但其排序是无序的,缺乏对称性和周期性的重复,故不同于晶态石英结构.论据:瓦伦等人的X-射线衍射结果先后皆支持了这一学说. 无规则网络学说着重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统计均匀性与无序性,可以解释玻璃的各向同性,内部性质的均匀性和随成分改变时玻璃性质变化的连续性等.玻璃结构的特点是短程有序和长程无序,从宏观上看玻璃主要表现为无序,均匀和连续性,而从微观上看它又是有序,不均匀和不连续性.4.石英玻璃,氧化硼玻璃,磷氧玻璃的结构单元是什么?答:石英玻璃:硅氧四面体[SiO4]氧化硼玻璃:硼氧三角体[BO3]磷氧玻璃:磷氧四面体[PO4]5.玻璃形成与析晶的热力学与和动力学特点是什么?答:热力学特点:(1).玻璃态物质较相应结晶态物质具有较大内能.玻璃化和分相过程均没有释放出全部多余的能量,因此与结晶化相比这两个状态都处于能量的介稳状态。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玻璃的结构一. 玻璃的通性1.各向同性: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方向都相同。

2.无固定熔点:玻璃从固体变为液体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3.亚稳性:玻璃的内能比晶体高,它不是处在最低能量状态。

但一般情况下,玻璃不会自发转变成晶体。

4.性质变化连续可逆:玻璃转变过程中,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是逐渐而连续的,而且是可逆的。

5.成分可变:玻璃的成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改变,从而使玻璃的性质发生改变。

1.在各种玻璃中,石英玻璃的膨胀系数最小。

这是为什么?Si—O键相当大,整个硅氧四面体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不带极性。

[SiO4]四面体以角顶相连,形成向三维空间发展的无规则的连续架状网络结构。

2.在石英玻璃中加入碱性氧化物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碱性氧化物加入到石英玻璃中,使完整的硅氧网络断裂,形成不连续的网络结构。

3.在碱硅玻璃中加入氧化钙后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CaO的加入,使玻璃的结构得到加强。

机械强度较高、热膨胀系数较小、耐热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较好、融体粘度较高。

4.在硼玻璃中加入碱性氧化物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BO3]部分转变为[BO4];层状结构部分转变为三维的架状网络结构。

与B2O3玻璃相比,玻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改善。

5.何谓硼反常?碱金属氧化物加入到B2O3玻璃中,使玻璃的结构得到加强,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改善。

这与碱金属氧化物加入到石英玻璃中的情形恰好相反。

这是一种硼反常。

在钠硅玻璃中加入B2O3,玻璃的结构随B2O3增加而逐渐加强,玻璃的性质得到改善。

但B2O3的含量超过某数值时,将出现逆转:随着B2O3的增加,玻璃结构逐渐弱化,玻璃的性质逐渐劣化,在玻璃的性质变化曲线上出现极值。

这是另一种硼反常。

6.何谓逆性玻璃?逆性玻璃是指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趋势(变化方向)与一般玻璃相反的玻璃。

“逆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A.结构强度变化趋势与一般玻璃相反。

B. 性能变化趋势与一般玻璃相反。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汇总1.简述玻璃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玻璃的制造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一般认为最早的制造者是古代的埃及人,他们以泥罐熔融,以捏塑或压制的方法制造装饰物和简单的器皿。

纪元前一世纪,诺骂人发明用铁管吹制玻璃,用铁管将熔制好的玻璃液吹成中空气泡,然后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威尼斯人已经能够制造窗玻璃,玻璃瓶,玻璃镜和其他玻璃饰品,艺术价值较高。

十七世纪玻璃制造技术传遍欧洲,玻璃工厂开始出现,并以煤炭取代了木材作为燃料,玻璃工业得到发展。

1790年,瑞士人发明了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高均匀度的玻璃的熔制有了新的途径。

十八世纪后期,由于制碱法和蒸汽机的发明,以及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进步,玻璃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十九世纪中叶由于科学技术和材料的革新,出现了玻璃的连续生产以及玻璃的机械成型和加工。

进入20世纪,玻璃制造技术得到突波,先后出现了有\无槽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对辊法等传统的平板玻璃制造技术。

1957年,英国皮尔金顿公司发明了浮法玻璃制造技术,它的拉制速度是传统工艺的十倍,但是其成本却与传统工艺相差无几。

此后浮法玻璃制造技术成为当前普通玻璃制造的主流技术。

2.广义或狭义的玻璃定义是什么?玻璃的通性有哪些?答:玻璃:一种较为透明的液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却透光。

3.玻璃态物质特性或通性?答:(1)玻璃态物质的通性: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其原子不像晶体在空间作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具有短程有序,玻璃象固体一样保持一定的外形,而不像液体那样在自重作用下流动。

(2)玻璃态物质具有以下四个特性:①.各向同性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总的来说都是无规则的,是统计均匀的,因此,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方向都是相同的。

这一点与液体类似,液体内部质点排列也是无序的,不会在某一方向上发现与其它方向不同的性质。

玻璃工艺学习题库

玻璃工艺学习题库

玻璃工艺学习题集锦一、名词解释硼反常、混合碱效应、压制效应、网络外体、网络形成体、网络中间体、玻璃热历史、玻璃转变现象、3T图、相变、分相、旋节分解、玻璃的料性、玻璃的疲劳现象、玻璃的脆性、玻璃的弹性模量、玻璃的热稳定性、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正常色散、澄清剂、物理脱色、化学脱色、乳浊剂、玻璃主要原料、玻璃辅助原料、配合料计算、玻璃的熔制、二次气泡、玻璃体的缺陷、玻璃液的平衡厚度、抛光时间二、填空1、玻璃态物质具有的通性是()()()()。

2、关于玻璃的结构学说,目前较为流行的是()()。

3、根据无规则网络学说的观点,一般可按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的大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将氧化物分为()()()。

4、玻璃形成氧化物、中间体氧化物、玻璃调整氧化物中,单键强最大的是()。

5、以BaO-SiO2系统往往在液相线以下发生分相,这种分相称为()。

6、图3-15中,(a)属于()分相,(b)属于()分相。

7、图3-13为Na2O-SiO2系统不混溶区,其中白色区域分相后形成了()结构,阴影区域分相后形成了()结构。

8、碱土金属氧化物对黏度的作用一方面类似于碱金属氧化物使黏度(),另一方面,这些阳离子电价较高离子半径又不大,键力较碱金属离子大,使黏度()。

9、常温下,玻璃的破坏强度随加荷速度或加荷时间而变化。

加荷速度越大或加荷时间越长,破坏强度越小,短时间不会破坏的负荷,时间久了就可能破坏,这种现象称为()。

10、玻璃的脆性通常用它破坏时所受到的()来表示。

11、玻璃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构成玻璃的(),也与()以及()有关。

12、讨论玻璃的热膨胀性质时,通常采用()。

13、玻璃的热学性能包括()、()、()、()。

14、水、酸、碱三者中,()对玻璃的侵蚀能力最强。

15、高碱玻璃的耐酸性()耐水性,高硅玻璃的耐酸性()耐水性。

16、玻璃的导电机理有()(),一般硅酸盐玻璃为()。

17、玻璃的光学常数包括()、()、()和()。

玻璃工艺学笔试题目及答案

玻璃工艺学笔试题目及答案

玻璃工艺学笔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硅酸盐B. 碳酸盐C. 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玻璃制造过程中的常见缺陷?A. 气泡B. 杂质C. 裂纹D. 金属光泽答案:D3. 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通常是多少?A. 3×10⁻⁶/℃B. 5×10⁻⁶/℃C. 7×10⁻⁶/℃D. 9×10⁻⁶/℃答案:B4. 玻璃的熔点大约是多少摄氏度?A. 500℃B. 1000℃C. 1500℃D. 2000℃答案:C5. 玻璃的透光性能主要取决于什么?A. 厚度B. 颜色C. 成分D. 形状答案:C6.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抗酸性B. 抗碱性C. 抗氧化性D. 所有以上答案:D7. 以下哪种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A. 钢化玻璃B. 夹层玻璃C. 浮法玻璃D. 热反射玻璃答案:C8. 玻璃的热处理过程中,退火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硬度B. 减少内应力C. 提高透光性D. 改变颜色答案:B9. 玻璃的折射率通常在什么范围内?A. 1.40-1.50B. 1.50-1.60C. 1.60-1.70D. 1.70-1.80答案:B10. 玻璃的热导率与什么因素有关?A. 厚度B. 成分C. 温度D. 形状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玻璃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熔融、成型、退火、冷却2. 玻璃的硬度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

答案:莫氏硬度3.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好,但对________的耐性较差。

答案:氢氟酸4. 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与________有关。

答案:成分和温度5. 玻璃的透光性可以通过________来调节。

答案:掺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玻璃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答案:玻璃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硬度、折射率、透光性、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化学稳定性等。

玻璃工艺学第四章答案

玻璃工艺学第四章答案

玻璃工艺学第四章答案玻璃工艺学第四章答案1试述黏度在生产中的应用。

2试述玻璃表面张力的工艺意义。

3 影响玻璃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何谓玻璃的料性?对成型和退火有何影响?5 为何使用粘度描述玻璃生产工艺过程更为科学? 6玻璃表面组成与主体玻璃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1答:在生产中玻璃的熔化、澄清、均化、供料、成型、退火等工艺过程的温度制度,一般是以其对应的黏度为依据制定的。

2答:在熔制过中,表面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玻璃液中气泡的长大和排除,在一定条件下,微小气泡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可溶解于玻璃液中。

均化时,条纹及节瘤扩散和溶解的速度取决于主体玻璃和条纹表面张力的相对大小。

如果条纹的表面张力较小,则条纹力求展开成薄膜状,并包围在玻璃体周围,这种条纹就很快的溶解而消失。

相反,如果条纹(节瘤)的表面张力叫主体玻璃大,条纹力求成球形,不利于扩散和溶解,因而较难消除。

在玻璃成形过程中,人工挑料或吹小泡及滴料供料时,都要借助表面张力使之达到一定的形状。

拉制玻璃管、玻璃棒、玻璃丝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才能获得正确的圆柱形。

玻璃制得拱火、火抛光也是借助表面张力。

3答:影响玻璃黏度的因素主要有化学组成和温度,在转变温度范围内,还与时间有关。

4答:是指玻璃随着温度变化其年黏度变化的速度称为玻璃的料性。

黏度随温度变化快的玻璃称为短性玻璃,反之称为长性玻璃。

这一性质对成型作业有直接的关系,如用压延法辊压出花纹之后,随温度的降低,黏度能迅速地增长,形成可以快速固定下来,从而保证压出的花纹清晰,退火是通过粘滞流和弹性来消除玻璃中的应力。

故这一性质对退火效率也有很大影响。

5在玻璃生产中,许多工序(和性能)都可以用黏度作为控制和衡量的标志。

使用黏度来描述玻璃生产全过程较温度更加确切与严密,但由于温度测定简便、直观、而黏度和组成关系的复杂性和习惯性,因此习惯上用温度来描述和规定玻璃生产工艺过程的工艺制度。

6玻璃表面与玻璃主体的化学组成有一定差异,即沿玻璃截面(深度)的各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值,其组成随深度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汇总1.广义或狭义的玻璃定义是什么?玻璃的通性有哪些?答:玻璃:一种较为透明的液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却透光。

玻璃的通性有四点:1.各向同性.2.无固定熔点3.介稳性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2.无规则网络学说中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是什么?根据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即化合物的分解能与配位数之商)的大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及各种氧化物形成玻璃结构网络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将氧化物分为玻璃网络形成体、网络外体(或称网络修饰体)和中间体氧化物。

(1)网络生成体氧化物:能单独生成玻璃,如SiO2、B2O3、P2O5、GeO2、As2O5等,在玻璃中形成特有的网络体系;(2)网络外体氧化物:不单独形成玻璃,不参加网络,一般处于网络之外。

起断网作用,但对玻璃的析晶有一定的作用;(3)中间体氧化物:一般不单独生成玻璃,其作用介于网络生成体和网络外体之间。

当配位数大于等于6时,阳离子处于网络外,与网络外体的作用相似,当配位数为4时,能参加网络,起网络生成体的作用(又称补网作用)。

3.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的论点,论据以及学说的重点是什么?玻璃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 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为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晶子学说论点是玻璃是由无数晶子所组成,这些晶子不同于微晶,是带有点阵变形的有序排列区域,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且从晶子到无定型区的过的过度是逐步完成的,两者间并无明显界限. 晶子学说为X-射线结构分析数据所证实,玻璃的X-射线衍射图,一般发生宽的衍射峰,与相应晶体的强烈尖锐的衍射峰有明显的不同,但二者所处的位置是基本相同的.把晶体磨成细粉,颗粒度小于0.1微米时,其X-射线衍射图也发生一种宽广的衍射峰,与玻璃类似,且颗粒度越小,射峰的峰值宽度越大.学说重点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无规则网络学说论点是像石英晶体一样,熔融石英玻璃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硅氧四面体,玻璃被看作是由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的三度空间网络所组成的,但其排序是无序的,缺乏对称性和周期性的重复,故不同于晶态石英结构.论据:瓦伦等人的X-射线衍射结果先后皆支持了这一学说. 无规则网络学说着重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统计均匀性与无序性,可以解释玻璃的各向同性,内部性质的均匀性和随成分改变时玻璃性质变化的连续性等.玻璃结构的特点是短程有序和长程无序,从宏观上看玻璃主要表现为无序,均匀和连续性,而从微观上看它又是有序,不均匀和不连续性.4.石英玻璃,氧化硼玻璃,磷氧玻璃的结构单元是什么?答:石英玻璃:硅氧四面体[SiO4]氧化硼玻璃:硼氧三角体[BO3]磷氧玻璃:磷氧四面体[PO4]5.玻璃形成与析晶的热力学与和动力学特点是什么?答:热力学特点:(1).玻璃态物质较相应结晶态物质具有较大内能.玻璃化和分相过程均没有释放出全部多余的能量,因此与结晶化相比这两个状态都处于能量的介稳状态。

玻璃态物质总有降低内能向晶体转变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析晶或分相放出能量使其处于低能量稳定状态。

(2).晶体与玻璃的内能差别越大,越易结晶,越难形成玻璃如果玻璃与晶体内能差别大,则在不稳定过冷下,晶化倾向大,形成玻璃的倾向小。

玻璃体和晶体两种状态的内能差别不大,故析晶的推动力较小,因此玻璃这种能量的亚稳态在实际上能够长时间稳定存在。

动力学特点:(1)玻璃的形成与析晶都是非平衡过程,是动力学过程。

析晶过程必须克服一定的势垒,如果势垒较大,尤其当熔体冷却速率很快时,粘度增加甚大,质点来不及进行有规则排列,晶核形成晶体长大均难以实现,从而有利于玻璃的形成。

形成玻璃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速率。

晶核生长速率与晶体生长速率的极大值所处的温度相差越小,熔体越易析晶而不易形成玻璃,反之熔体越不易析晶而形成玻璃。

因此,熔体是析晶还是形成玻璃与过冷度、粘度、成核速率、晶体生长速率均有关。

(2).热力学方面玻璃是介稳的,动力学方面,玻璃是稳定的。

6.引入R2O和RO氧化物时,对玻璃密度各有什么影响?答:在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玻璃中引入R2O和RO氧化物时,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玻璃的密度增大。

半径小的阳离子如Li+、Mg2+等可填充于网络空隙中,因此虽然使硅氧四面体的连接断裂,但并不引起网络结构的扩大。

阳离婚子如K+、Ba2+、La2+等,其离子半径比网络空隙大,因而使结构网络扩张。

因此玻璃中加入前者使结构紧密度增加,加入后者则使结构紧密度下降。

7.玻璃的着色分为几类?其着色机理是什么?颜色玻璃大致可分为离子着色,金属胶体作色,硫硒化物着色三大类。

物质呈色的总原因在于光吸收和光散射,当白光投射在不透明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波长的光则从物体表面反射回来,因而呈现颜色;当白光投射到透明物体上时,如全部通过,则呈现无色,如果物体吸收某些波长的光,而透过另一部分波长的光,则呈现与透过部分相应的颜色。

根据原子结构的观点,物质之所以能吸收光,是由于原子中电子(主要是价电子)受到光能的激发,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亦即从基态越发直激发态所致。

因此,只要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处于可见光的能量范围时,相应波长的光就被吸收,从而呈现颜色。

8.玻璃的主要原料有哪些类型?辅助原料有哪些类型?答:主要颜料是指往玻璃中引入各种组成氧化物的原料,如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铅化合物、钡化合物等。

俺所引入的氧化物性质,又分为酸性氧化物原料,碱性氧化物原料,碱土金属和二价金属氧化物原料,多价氧化物原料。

按所引入的氧化物在玻璃结构中的作用,又分为玻璃形成氧化物原料中间体氧化物原料,网络外体氧化物原料。

辅助原料,是使玻璃获得某些必要的性质和加速熔制过程的原料。

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澄清剂(常用的澄清剂有白砒、硫酸钠、硝酸钠、铵盐、二氧化锰等)、着色剂(如氧化铁使玻璃呈现黄色或绿色,氧化锰能呈现紫色,氧化钴能呈现蓝色,氧化镍能呈现棕色,氧化铜和氧化铬能呈现绿色等。

)、脱色剂(常用纯碱、碳酸钠、氧化钴、氧化镍等作脱色剂,它们在玻璃中呈现与原来颜色的补色,使玻璃变成无色。

碳酸钠能与氧化铁氧化成二氧化二铁,使玻璃由绿色变黄色。

)、乳浊剂(常用乳浊剂有冰晶石、氟硅酸钠、磷化锡等。

它们能形成0.1——1.0μm的颗粒,悬浮于玻璃中,使玻璃乳浊化。

)、氧化剂、助熔剂等。

9.引入SiO2的原料主要有哪些品种?答:引入SiO2的原料主要有石英砂和砂岩。

10.引入Na2O,CaO,Al2O3,B2O3常用的原料都是哪些?(魏琼)解:引入Na2O的原料主要是纯碱和芒硝,有时也采用一部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钠;引入氧化钙的原料主要是石灰石、方解石等;引入氧化铝的原料主要是长石、高岭土等;引入氧化硼的原料主要是硼酸,硼砂和含硼矿物。

11.玻璃辅助原料类型?答:辅助原料包括澄清剂、助熔剂、乳浊剂、着色剂、脱色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12.玻璃配合料制备步骤?答:1.计算玻璃配合料的料方。

2.依料方称出各原料重量。

3.使原料在混合机中混合。

4.送配合料至窑头料仓。

13.简述玻璃熔制的五个阶段硅酸盐的形成:硅酸盐生成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固体状态下进行的,配合料各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的固相反应结束了,大部分气态物从配合料中逸出.玻璃形成:烧结物连续加热时即开始熔融,易熔的低共熔混合物首先开始溶化,在熔化的同时发生硅酸盐和剩余二氧化硅的互溶。

玻璃液的澄清:玻璃液继续加热,其粘度降低,并从中放出气态混合物,即进行去除可见气泡的过程,熔制普通玻璃时澄清在1400-1500结束。

玻璃液的均化:均化是使玻璃液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其化学组成逐渐趋于均一,即由于扩散的作用,使玻璃中条纹,结石消除到允许的限度,变成均一体。

玻璃液的冷却:在玻璃液的冷却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冷却强度不一样,因而相应的玻璃液的温度也不一样。

14.气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消除一次气泡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配合料在熔化过程中,由于各组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易挥发祖分的挥发,释放出大量气体。

从结构的观点来说,在玻璃熔体中气体使许多硅氧键断裂,形成新的内表面,即生成气泡。

通过澄清作用,可以除去玻璃中的气泡,但实际上,玻璃澄清完结后,往往有一些气泡没有逸出,或是由于平衡破坏,使溶解了的气体又重新析出,残留在玻璃中,这种气泡叫做一次气泡。

一次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澄清不良,解决办法主要是适当提高澄清温度和适当调整澄清剂的用量。

根据澄清过程消除气泡的两种方式来说,提高温度可以促使大气泡逸出。

要使小气泡溶解吸收,则应降低温度,以增加玻璃溶解气体的能力。

此外,改变玻璃的组成或降低窑内气体压力,降低熔体的黏度和玻璃与气体界面上的表面张力也可以促使气体逸出。

在操作上严格遵守正确的熔化制度是防止一次气泡的重要措施。

15.二次气泡的成因及对策?答:产生二次气泡的主要原因有:(1)硫酸盐的分解:在澄清的玻璃液中往往残留有硫酸盐,这种硫酸盐可能来源于配合料中的芒硝以及炉气中的SO2.O2与玻璃中的Na2O反应的结果。

当已冷却的玻璃由于某种原因再次被加热,或炉气中存在还原气氛,这样就使硫酸盐分解而产生二次气泡。

(2)物理溶解的气体析出:在玻璃中有纯物理溶解的气体,气体的溶解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而冷却后的玻璃液若再次升温就放出二次气泡。

(3)玻璃中某些组份易产生二次气泡,例如在钡玻璃中,尤其是含钡的光学玻璃中,由于部分BaO在高温下被氧化成BaO2吸热,当温度下降时,Bao2分解,放出O2,即产生小气泡.为避免二次气泡,再冷却时,需防止温度回升,否则很容易产生二次气泡。

同时,应根据玻璃的化学组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冷却制度。

如:铅玻璃需缓慢冷却,这有利于气泡的消除。

16、影响玻璃熔制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玻璃熔制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1.配合料的化学组成配合料的化学组成对玻璃熔制速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配合料的化学组成不同,融化温度不同。

2.配合料的物理状态对熔制过程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1)原料的选择:当同一玻璃成分采用不同原料时,它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配合料的分层(如中碱与轻碱)、挥发量(硬硼石与硼酸)、熔化温度(铝氧粉AI2O3的熔点是2050℃,钾长石为1170℃)等。

(2)原料的颗粒组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石英的颗粒度,是由于它具有较高的熔化温度和较小的扩散速度。

其次是白云石、石灰石、长石的颗粒度。

3、熔窑的温度制度.熔窑的熔制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温度越高,硅酸盐反应越强烈,石英颗粒的溶解与扩散越快,玻璃液的去泡和均化也越容易。

4.采用加速剂和澄清剂.大部分加速剂是化学活性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