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系统试题
安师大环境土壤学期末试题(两套)及答案
![安师大环境土壤学期末试题(两套)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05b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8.png)
《环境土壤学》试卷 共26页 第1页 《环境土壤学》试卷 共26页 第2页安徽师范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 120分钟)1. 土壤圈2. 土壤原生矿物3. 土壤质地4. 土水势5. 土壤环境容量6. 土壤污染1. 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中位置处于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交接面上最富有()的( )或覆盖层。
2. 构成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晶格的基本结构单位名称请在下图中加以标注。
3. 土壤是一个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多孔介质,土壤的主要物质组成包括( )、有机质、土壤生物、()和土壤空气。
4. 按照土粒大小将土壤颗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
尽管各种粒级制之间有所不同,但大致都将土壤颗粒按大小分为石砾、( )、粉粒和( )四组。
5. 土壤水分含量是表征土壤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
土壤含水量有多种表达方式,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质量含水量;(2)( )含水量;(3)( )含水量和(4)土壤水储量。
6. 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组成的主要差别有以下几点:(1)土壤空气中的( )含量高于大气;(2)土壤空气中的O 2含量低于大气;(3)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 )气体。
7. 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直接参与( ),水热状况直接影响矿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及物质积累和淋失;(2)控制(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顶层氧 中心硅 底层氧( )顶层氧 中心铝 底层氧( )影响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决定养料物质循环的速度。
8.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水热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而形成的。
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大循环与()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9.发生在土壤胶体表面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称之为阳离子交换作用。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2027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a.png)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属于生态保护的原则?A.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B.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C.预防为主,治理为辅D.公众参与答案:B解析:生态保护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公众参与等,其中不包括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
2.以下哪种行为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A.乱砍滥伐B.乱扔垃圾C.勤俭节约D.滥捕滥猎答案:C解析:勤俭节约是一种行为惯,可以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系统。
乱砍滥伐、乱扔垃圾、滥捕滥猎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3.以下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A.非洲撒哈拉沙漠B.南美亚马逊森林C.北美洛矶山脉D.亚洲喜马拉雅山答案:B解析:南美亚马逊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北美洛矶山脉是北美西部最大的山脉,亚洲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之一。
二、填空题1.生态系统是由____、环境和____组成的。
答案:生物和非生物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的。
2.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分布在____洋。
答案:太平洋解析: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大堡礁,分布在太平洋上。
三、问答题1.什么是生态环境?答:生态环境就是指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
2.保护生态环境为什么重要?答: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态环境可以保证人类的普遍福利和长期利益,也可以保护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缓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综合题请简述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的主要措施。
答: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生态系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来源于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如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空气净化、防洪抗旱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3.生态系统是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保护所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避免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农业生态与环境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与环境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98694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6.png)
农业生态与环境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农业活动对土壤结构破坏较大?()A 轮作B 深耕C 免耕D 过度放牧2、农业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农民B 农作物C 家畜D 微生物3、以下哪种肥料过量使用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4、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侵蚀的措施是()A 顺坡耕作B 陡坡开垦C 修筑梯田D 过度樵采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C 循环流动,反复利用D 循环流动,保持平衡6、以下哪种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最环保?()A 露天焚烧B 随意丢弃C 填埋D 堆肥7、对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气候B 病虫害C 人类活动D 土壤质地8、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优点是()A 见效快B 无污染C 成本低D 操作简单9、以下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沟灌C 喷灌D 滴灌10、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的是()A 农家肥B 生物农药C 化学农药D 转基因技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组分和_____组分。
2、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_____的残体和排泄物。
3、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的_____和可持续发展。
4、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化肥、_____和畜禽粪便。
5、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比较_____。
6、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业措施有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发展_____农业等。
7、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_____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8、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有重金属污染、_____污染和农药污染。
9、可持续农业的三大目标是经济可持续、_____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
10、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_____循环和氮循环等。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考试试题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5ff872caaedd3383c4d3ef.png)
7选5答题(各20分)1、请用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说明为什么可采用人工主动放火的方式作为森林管理的重要工具?2、如果全球变暖只导致温度的上升,你认为这在10年后,100年,100万年后会如何影响土壤性质?3、请谈谈你了解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并对此发表评论4、有研究表明,海水中的硫酸盐相对于二氧化碳是更有效的电子受体,会抑制甲烷的产生。
所以,相对淡水湿地,滨海湿地释放更少的甲烷。
请根据这个结果讨论滨海湿地对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意义。
甲烷是一种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为25%。
近年来大气中甲烷浓度显著增加,湿地甲烷释放量约占全球甲烷通量的20% ,是大气甲烷的主要自然来源之一。
由于滨海湿地能够释放更少的甲烷,因此对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意义重大。
一般认为,温室效应增强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急剧增加,因此对温室气体排放与监测的研究也就成为全球变暖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甲烷在100年尺度下的GWO(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增温潜势)值要比CO2高出20倍,且是这三种温室气体中浓度增幅最大的一种,由工业化之前的700x10-9(v/v)增加到1998年的1730x10-9(v/v)。
CH4的排放源包括天然湿地、白蚁、海洋、森林、化石燃料、反自动物、稻田、生物质燃烧、城市垃圾污水和动物废弃物等。
CH4的汇包括在对流层中与OH自由基反应、在平流层中发生光化学反应以及被土壤吸收。
5、试用生态系统群落演替的原理讨论长江河口湿地滩涂的发育过程,演替(succession)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生态系统演替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态系统演替的主要动因。
以内因为动因的演替,称为内因演替。
外因是外界加给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
以外因为动因的演替称为外因演替。
农业生态系统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系统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66643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1.png)
农业生态系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A 农作物B 家畜C 野生动物D 农民2、以下哪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较小()A 土壤保持B 气候调节C 文化传承D 水分涵养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D 双向流动、逐级递减4、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属于生物防治方法的是()A 使用农药B 引入天敌C 深耕土地D 燃烧秸秆5、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A 减少化肥使用B 增加农田面积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合理利用水资源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主要通过()进行。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和降水C 分解作用和合成作用D 吸收作用和排泄作用7、轮作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作物产量C 减少病虫害D 以上都是8、以下哪种农业活动对土壤结构破坏较大()A 免耕法B 深耕法C 间作D 套种9、生态农业的核心思想是()A 高投入、高产出B 资源最大化利用、环境最小化影响C 单一作物种植D 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10、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特点是()A 快速、准确B 缓慢、模糊C 多样、复杂D 单一、简单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要素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2、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层次。
3、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途径损失。
4、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5、生态农业中常见的生态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土壤学试题
![土壤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445471cf84b9d528ea7a92.png)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13.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4.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2数量;16.有机质腐质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1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18.土壤热容量: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升高1度或降低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卡/克.度);19.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0.有机质矿质化: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 的过程。
(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因素有水、肥、气和热。
土壤的组成试题及答案高中
![土壤的组成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fc489c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5.png)
土壤的组成试题及答案高中土壤是地球表面覆盖的一层松散物质,它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关于土壤组成的一些高中水平的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A. 矿物质B. 有机质C. 生物D. 空气和水分E.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 E. 所有以上选项试题二:土壤中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岩石风化B. 植物残体C. 动物排泄物D. 人为添加E. 空气和水分答案: A. 岩石风化试题三: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哪里?A. 岩石风化B. 植物残体C. 动物排泄物D. 人为添加E.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 E. 所有以上选项试题四:土壤中生物的作用是什么?A. 促进矿物质的风化B. 分解有机质C. 调节土壤的物理性质D. 所有以上选项E. 以上都不是答案: D. 所有以上选项试题五: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是什么?A. 提供氧气B. 供应水分C. 调节土壤温度D. 促进根系发展E.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 E. 所有以上选项试题六:土壤的pH值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A.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B. pH值对植物生长没有影响C. 只有碱性土壤适合植物生长D. 只有酸性土壤适合植物生长E. 土壤的pH值只影响土壤的微生物活动答案: A.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试题七: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什么?A. 矿物质含量B. 有机质含量C. 微生物数量D. 土壤结构E.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 E. 所有以上选项试题八: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过度耕作B. 缺乏植被覆盖C. 土壤结构不良D. 所有以上选项E. 以上都不是答案: D. 所有以上选项试题九: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哪些?A. 施用有机肥料B. 种植覆盖作物C. 改善土壤结构D. 所有以上选项E. 以上都不是答案: D. 所有以上选项试题十: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A. 工业排放B. 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C. 生活垃圾D. 所有以上选项E. 以上都不是答案: D. 所有以上选项结束语:通过这些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土壤的组成是多样的,包括矿物质、有机质、生物、空气和水分。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f1fe2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d.png)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A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农田、作物和农民D 土壤、水分和阳光2、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非生物因素()A 温度B 害虫C 光照D 土壤质地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循环往复C 多向流动,保持平衡D 无序流动,难以预测4、能够提高土壤肥力的生物措施是()A 深耕B 施肥C 种植绿肥D 灌溉5、以下哪种农业活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A 合理轮作B 施用农家肥C 大量使用农药D 秸秆还田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以上都是7、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A 物种多样性B 气候条件C 人类活动D 以上都是8、生态农业的特点是()A 高投入、高产出B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C 大规模、单一化D 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9、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A 发展有机农业B 过度开垦荒地C 推广沼气池D 实行秸秆综合利用10、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A 农田化肥流失B 畜禽养殖废弃物C 农村生活污水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2、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特征包括结构平衡、_____和_____。
3、土壤中的主要养分包括氮、磷、_____、_____等。
4、常见的农业生态模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5、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和_____。
6、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有_____、_____和_____。
7、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8、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土壤农化分析试题
![土壤农化分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269b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8.png)
土壤农化分析试题一、选择题1.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A. 增加土壤结构的稳定性B. 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C. 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A. 氮B. 磷C. 钾D. 所有以上选项3. 土壤pH值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比重法B. 滴定法C. 颜色比较法D. 电导法4. 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过量灌溉B. 土地过度开发C. 化肥施用不当D. 所有以上选项5.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包括?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1. 土壤中的_________是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主要途径。
2. 土壤的_________性决定了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以及_________。
4. 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__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
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植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三、判断题1.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
()2. 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没有影响。
()3. 土壤中的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4. 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来实现。
()5. 土壤侵蚀只会影响土地的物理性质,对土壤的化学性质没有影响。
()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有机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 描述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调节方法。
3. 阐述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4. 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及其对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5. 讨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及其实施的重要性。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分析土壤退化的原因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 探讨土壤修复技术的现状、挑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护土考试试题
![护土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e6f6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c.png)
护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气候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A. 土壤质地B. 降水C. 植被类型D. 土壤微生物2. 下列哪项不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A. 过度灌溉B. 过度放牧C. 城市化D. 农业化学品使用3. 对于土壤质量保护的最佳管理方法是:A. 增加农药使用B. 大规模土地平整C. 种植多样性农作物D. 大规模焚烧秸秆4. 下列哪种作物不适合在贫瘠土地上种植?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水稻5. 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 强风B. 干旱C. 土地开垦D. 植被破坏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良好的土壤健康是农作物高产的基础。
( )2. 土地退化是指土壤质量的逐渐恶化和降低。
( )3. 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 )4. 干旱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 )5. 秸秆焚烧是减少土地退化的有效措施。
( )三、简答题1. 解释土地侵蚀,并提供两种预防和控制土地侵蚀的方法。
2. 简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并提供一种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实践。
3. 什么是土壤污染?列举两种常见的土壤污染源,并提供一种处理土壤污染的方法。
四、应用题某地发生了严重的荒漠化问题,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给出一个方案来改善当地的土地质量和生态系统。
1.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中部,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
2. 植被状况: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大量沙丘和裸露的土壤。
3. 土壤质量问题:盐碱化、有机质严重缺乏、结构松散、水分保持能力差。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案,以恢复土地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注:文章正文应包含以上四个部分,选择题需要提供选项并标明正确答案,判断题需要标明正确或错误,简答题需要简要回答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例子,应用题需要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
请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字数。
)。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e72c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0.png)
土壤监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土壤肥力B. 确定土壤污染程度C. 预防土壤侵蚀D. 以上都是2.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C. 促进植物生长D. 抑制植物生长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通常包括哪些?A. 重量法B. 滴定法C. 光谱分析法D. 以上都是4.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哪些?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城市垃圾D. 以上都是5. 土壤盐分含量过高会对作物产生什么影响?A. 促进生长B. 抑制生长C. 无影响D. 促进开花结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土壤监测中常用的土壤取样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土壤质地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土壤中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法。
9.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可以通过________方法进行评估。
10. 土壤侵蚀的评估方法之一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土壤监测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2. 描述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13. 解释土壤监测中常用的土壤质量指标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土壤监测技术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5. 以一个具体的土壤污染案例为例,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采取的治理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6. 某地区进行土壤监测后发现土壤中铅含量超标,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六、实验设计题(共30分)17.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评估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供教学或测试使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土壤地理学试题库
![土壤地理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6b60a0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5.png)
土壤地理学试题库第一章一、选择1.19世纪提出“矿质营养学说”的是德国化学家李碧诗B德国地质学家法鲁克·李希霍芬D拉曼2.19世纪70~80年代国学者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a俄国威廉斯b德国马伯特c俄国道库恰耶夫d美国马伯特3.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接受了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影响。
马伯特·B·史密斯·C·詹妮·D·威廉姆斯二世。
名词释义1土壤:2土壤结构:3团聚体土壤:4土壤生态系统:5土壤循环:6土壤肥力:7土壤自净能力:8土壤物理自净:9土壤生物自净:III.简要回答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5.土壤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四、综合分析1.土壤球在地球表面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2.土壤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第二章一、选择1.形成土壤骨架,对土壤矿质元素的含量和性质有很大影响。
A主要矿物B次要矿物C可溶矿物d土壤矿物2以下是主要矿物a石英、蒙脱石b高岭石、蒙脱石c正长石、白云母d铁铝氧化物、水花云母3.占地壳重量的50~60%,占土壤圈重量的10~15%,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较稳定的原生矿物,多集中在土壤粗粒级中。
A硅酸盐和铝硅酸盐B长石矿物C云母矿物D橄榄石矿物4.土壤细砂或粉粒中常有云母碎片,其风化物是植物的最重要来源。
a.n元素b.p元素c.k元素dfe元素5.是土壤中极为稳定,是土壤的基地物。
a石英b辉石c角闪石d硫化物6.下列属于次生矿物的是A碳酸盐、氯化物、闪石B石英、二氧化硅、蒙脱石C氧化铁、锰氧化物、三水铝石D高岭石、绿泥石、白云母7一般来说,土壤颗粒越细,含量越低,Al 2O 3、Fe 2O 3等越少。
asio2bcaock2odmgo8。
以下不是反映土壤物理性质的定量指标:a土壤颗粒密度b土壤密度和孔隙度c土壤磁性和土壤颜色d土壤结构类型9.以下关于土壤孔隙度的信息是正确的a质地变细,孔隙度会增加,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也高b质地变细,孔隙度会增加,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低c质地变细,孔隙度会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低d质地变细,孔隙度会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高二10.土壤磁性是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的综合反映,是土壤中磁性矿物的重要来源。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bba5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a.png)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生态系统的层级,以下哪个顺序是正确的?A. 个体→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 个体→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D.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群落答案:C2. 生态位是对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内的生活方式的描述,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存活所需的温度范围B. 物种获取食物的方式C. 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 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答案:A3. 下面哪个因素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A. 多样化的物种组成B. 适当的环境扰动C. 过量的资源利用D. 充足的生物间相互依赖关系答案:C4. 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层级包含生物群落?A. 个体B. 种群C. 生态位D. 生物圈答案:D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以下哪个层级中能量损失最多?A. 太阳→植物→食草动物B. 太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C. 植物→太阳→食肉动物D. 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答案:B二、判断题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正确2.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没有重要意义。
答案:错误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只限于一个地理区域。
答案:错误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来提高。
答案:正确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太阳到生物圈,再到大气圈。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气候等)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它由一系列生物体、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组成。
2. 请简要描述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
答: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包括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个体是指具有独立生命特征的生物单位;种群是指同种个体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总体;生物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它们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互动网络;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土壤试题答案
![土壤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46475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e.png)
土壤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气候B. 地形C. 植被D. 人类活动答案:D2. 下列哪个土壤类型含有较高的黏土矿物?A. 沙质土B. 壤质土C. 黏质土D. 砂砾土答案:C3.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 固氮B. 分解有机物C. 矿化养分D. 以上都是答案:D4. 土壤侵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风B. 水C. 土壤结构D. 植被覆盖答案:B5.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D. 土壤养分含量答案:D二、填空题1.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分和________组成。
答案:空气2. 土壤的质地分类中,含有较多黏土和较少沙子的土壤被称为________土壤。
答案:黏质土3. 土壤盐渍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和灌溉不当导致的。
答案:地下水位过高4.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有氨态氮和________。
答案:硝态氮5. 土壤的pH值反映了土壤的________强度。
答案:酸碱三、判断题1. 土壤中的微生物都是对植物生长有益的。
(错)2. 土壤的保水能力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
(对)3.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
(错)4. 土壤肥力是衡量土壤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错)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答:土壤有机质对于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的结构性,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从而改善土壤的通气和保水性能。
其次,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多种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
此外,有机质还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
2. 阐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
答: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建设梯田、水库、堤坝等,以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生物措施则包括植树造林、种植覆盖作物等,通过增加植被覆盖来保护土壤。
此外,合理的耕作方式,如轮作、深松耕等,也能够减少土壤侵蚀。
土壤重点题
![土壤重点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1fb32fbcd126fff7050b98.png)
第七章土壤和固体废物第一节采样与制样一、填空题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和。
答案:梅花点法蛇形法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 g 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g,然后计算水分。
答案:105 0.013.城市生活垃圾的采样频率宜每月次,采样间隔时间应大于d。
答案:2 104.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答案: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5.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答案:0~30 30~606.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
则要进行。
答案:前期采样补充采样7.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玷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答案:金属(磨口)玻璃瓶二、判断题1.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
( )答案:正确2.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0~30 cm的表层土。
( )答囊:错误正确答案为:应采集0~20 cm的表层土。
3.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严防阳光直射土壤样品。
4.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士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
( )答案:正确5.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也属于固体废物。
6由对被采批工业废物非常熟悉的个人来采取样品时,可以置随机性于不顾,凭采样者的知识获得有效的样品。
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考试题库
![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6ab85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d.png)
1.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 请解释土壤的形成过程。
3. 什么是土壤剖面?它包含哪几个主要层次?
4. 土壤中的有机质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
5. 如何测试土壤的酸碱性?
6. 解释土壤负离子交换能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7. 描述土壤水分循环的过程。
8. 什么是土壤侵蚀?它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9. 如何预防土壤侵蚀?
10. 解释土壤肥力的概念,并列举几种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11. 解释土壤污染的概念,以及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12. 如何评估土壤质量?
13.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14. 解释土壤理化性质中的土壤质地和结构。
15. 什么是土壤改良剂?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土壤改良剂。
16. 解释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区别,并讨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7. 如何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
18. 描述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19. 什么是土壤酶活性?它对土壤质量的评价有何意义?
20. 解释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的氮循环。
21. 土壤有哪些重要的生态功能?
22. 解释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3. 什么是土壤保持?列举几种常见的土壤保持措施。
24. 解释土壤酸化的原因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5. 讨论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准备考试。
祝你取得好成绩!。
农业生态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2e67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5.png)
农业生态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作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在较恶劣环境条件下生长?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创草2. 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要素是?A. 水分B. 温度C. 风力D. 土壤有机质3. 下列哪种农业生态系统属于天然生态系统?A. 农田B. 鱼塘C. 林地D. 温室大棚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指?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 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C. 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D.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5. 下列哪种做法是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A. 大面积开垦荒地B.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C. 植树造林D. 过度放牧二、判断题1. “粮食太阳节约主义”是指充分利用土地、水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化农业结构,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收入,并实现农田、水田、粮仓、食堂之间的有机循环。
()2.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基本特点。
()3.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三种生物。
()4.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是指不受外界干扰、内部各种关系相互协调,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
()5. 农业生态系统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农业生态系统中“三化合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解释“鱼-藻-浮游生物”是一种怎样的生物群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3.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环境及提高农产品品质?四、论述题请详细阐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生态农业管理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2012 ----2013 学年第 1 学期)考核对象博士□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中职教师□高校教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名称土壤生态系统考试方式开卷命题教师李新平教研组(研究室)主任签字考释时间2012年12月15日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构成的整体。
土壤生态学:研究土壤环境与生物间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平衡与演变规律的学科。
土壤的净化功能:是指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作用达到降低或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和毒素的措施和过程。
化感作用:植物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的抑制或促进作用。
土壤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性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湿地: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
土壤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土壤质量:是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气质量以及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
土壤质量评价:是在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土壤质量的高低与优劣的定性、定量评价。
土壤酶活性:土壤酶催化物质转化的能力。
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壤的催化反应产物量或底物剩余量表示。
二、简述题(8选5,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答: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层:近地面的大气层的光、热、水(能源因素);第二层:生物地被带,由地面上的生物群落与地面下的生物群落,包括植株占有空间及其根系所及土层,相应的伴生的土中动物与微生物群;第三层:岩石风化带,这一层既是矿质营养元素与水分的补给基地,也是受下淋物质影响的淋溶淀积地带,某些由上层下淋的物质在此淀积或经此而进入地质循环;土壤生态系统的特点:①土壤生态系统是可解剖的样块或实体;②土壤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体系;③土壤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或者说是一个具有机能的自然体。
3. 简述土壤生物类型与生物多样性。
答:土壤生物由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土壤低等植物三大部分组成;广义的土壤生物还包括土壤中的一些具有活性有机体,包括植物根系、块茎、种子、卵、蛹及越冬态动物。
土壤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1)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是微生物天然的培养基,几乎全部细菌与真菌的种类都生活在土壤中;(2)土壤动物与土壤昆虫多样性:土壤动物有土壤原生动物和土壤后生动物群落组成。
一般平均每克干土中原生动物的数量可达1万-10万个以上;每平方米土壤中,小的无脊椎动物可达几万到十几万个;陆地表面的生物圈内,大约生活着150万种昆虫。
(3)土壤地下害虫多样性:我国地下害虫种类和数量多,共8个目、38科、约3220余种。
(4)土壤低等植物多样性:土壤低等植物主要包括藻类、地衣、和苔藓等,土壤中的藻类发育量很大,深15cm的土壤内通常含藻类10亿~100亿个/m2。
(5)土壤种子库与种子多样性:土壤是一个丰富的种子库和基因库,土壤中保存了不同年代的不同植物的种子以及许多动物的卵、蛹、幼虫及越冬态等不活动状态。
4. 简述土壤生物与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答:土壤生物与团粒结构的形成包括:(1)植物根系和菌根对团聚体的影响:根系在团聚体和生物空隙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将周围土壤挤压,根系吸水是,引起周围土壤收缩,讲团聚体机械地粘合在一起,同时,活根产生根系分泌物,促进团聚体的形成。
菌根真菌在土壤颗粒的物理连接和粘合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土壤动物对团聚体的影响:土壤动物通过机械运动和肠道混合,促进团聚体的初级结合。
(3)微生物对团聚体的影响: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所产生的腐植酸类物质对土壤颗粒有粘结作用,微生物细胞也可以靠自身的带电使土壤颗粒彼此连接;土壤生物对土壤结构的影响:(1)植物根系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植物根系可以产生根际分泌物,促进根际微生物的发展,同时密集根系具有穿插、切割、挤压作用,有利于大块结构的分离和团聚;(2)藻类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许多藻类在其代谢过程中可分泌大量粘液,从而改良土壤结构;(3)土壤动物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土壤动物,特别是蚯蚓通过取食和排泄富集养分,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的多孔性、水稳性以及结构体内有机复合体。
7. 简述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
答: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有:①湿地具有强大的沉积和净化作用;②湿地物种十分丰富;③湿地具有巨大的景观价值;④湿地中含有大量的水,在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⑤湿地的丰富物产资源具有很高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的效益:①经济效益:在食物、药材、工业原料方面有很高的生产能力;同时水资源丰富,是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源;另外,湿地中的泥炭可以用作燃料、泥炭浴疗、生物肥等。
②社会效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观光、旅游、教育以及科研价值。
③生态效益:首先,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空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泥炭能起着碳库的作用;其次,湿地生态系统是自然之肾,可以用于污水处理,水体净化,平衡补给地下水,调蓄水量,保岸护堤等;另外,可以防止土壤酸化,同时湿地生态环境复杂适于各类生物的生存、繁衍,是众多鸟类的“加油站”。
8. 简述土壤退化成因、过程及其机理。
答:土壤退化成因有:(1)因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2)在各种自然的,特别是人为的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或土地利用和环境调控潜力,即土壤质量及其可持续性暂时或永久性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特征。
(3)因自然环境因素不佳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
土壤退化过程及其机理:(1)土壤结构退化过程:包括土壤薄层化过程、粘结化过程、粗骨化过程、沙化与石质化过程等,是由于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以及人为作用的挖运、压实、不合理耕作与施肥、植被破坏等作用造成成图速度小于流失速度的过程;(2)土壤养分退化过程:由于作物的收获,水土流失以及养分的气态释放等作用造成土壤中的养分减少;(3)土壤环境退化过程:包括土壤酸化过程、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过程、浅育化与土壤次生潜育化过程、土壤早化过程以及土壤污染过程,这些导致土壤环境条件的极度恶化,使土壤正常的功能受阻乃至丧失;(4)土壤生物退化过程;土壤生物退化主要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生物增加、生物过程紊乱等,土壤生物退化主要是由于不科学的农业耕作措施,如单一的耕作制度、过度依赖化学肥料、大量施用农药等,导致土壤生物数量减少,群落结构改变,有害生物数量增加,而有益生物数量减少。
三、论述题(5选2,每题15分,共30分)4. 试论述我国湿地状况和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
答:我国湿地状况:(1)我国湿地面积大: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2)类型多分布广: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3)生物多样性丰富: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都有分布;(4)但是大量湿地资源遭到破坏,沼泽面积逐年减少,我国湿地存在问题:(1)盲目开垦和改造;(2)湿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湿地的耐干旱性是极有限的,如果连续数年得不到水源补充,必将造成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而导致湿地功能的丧失;(3)泥沙淤积:泥沙越积越多,地势越积越来越高,湿地面积缩小;(4)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的破坏给依托湿地的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保护对策:(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比如进行科普讲座、课堂教育和媒体宣传等;(2)制定湿地保护开发利用规划:通过制定规划,指导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合理进行保护,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3)加强湿地的研究:通过湿地评价,来帮助公众充分认识湿地的巨大价值和潜力,提高实地研究与保护利用水平,为湿地管理、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等。
另外,通过湿地生态工程来重建湿地或者恢复原有的湿地;(4)完善湿地法规:加快湿地立法步伐,例如制定地方性湿地法规条例;(5)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以自然保护区为主要方式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初步建立,约40%的湿地纳入了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6)湿地公园: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为“湿地公园”。
5. 试论述土壤质量评价的原则、体系和方法。
答:土壤质量评价的原则包括:有效原则、敏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通用性原则。
土壤质量评价的体系:(1)根据分析性指标的性质,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化学指标、土壤生物学指标三方面;(2)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农艺指标、微生物指标、碳氮指标和生态学指标;(3)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涉及的内容,土壤质量指标可分为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生物活性、土壤生态质量四个方面。
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1)多变量指标克立格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无数量限制的单个土壤质量指标综合成一个总体的土壤质量指数,这一过程称为多变量指标转换,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将测定值转换为土壤质量指数。
各个指标的标准代表土壤质量的最优的范围或阈值。
(2)土壤质量动力学法:从数量和动力学特征上对土壤质量进行定量。
某一土壤的质量可看作是它相对于标准(最优)状态的当前状态,土壤质量(Q)可由土壤性质qi的函数来表示:Q=f(qi…n)。
描述Q的土壤性质qi,是根据土壤性质测定的难易程度、重视性高低及对土壤质量关键变量的反映程度来选择的最小数据集。
(3)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将土壤质量评价细分为对6个特定的土壤质量元素的评价,这6个土壤质量元素分别为作物产量、抗侵蚀能力、地下水质量、地表水质量、大气质量和食物质量,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定农田系统、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建立数学表达式,说明土壤功能与土壤性质的关系,通过对土壤性质的最小数据集评价土壤质量。
(4)土壤相对质量法:通过引入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来评价土壤质量的变化,这种方法首先是假设研究区有一种理想土壤,其各项评价指标均能完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以这种土壤的质量指数为标准,其它土壤的质量指数与之相比,得出土壤的相对质量指数(RSQI),从而定量地表示所评价土壤的质量与理想土壤质量之间的差距,这样,从一种土壤的RSQI值就可以表示土壤质量的升降程度,从而可以定量地评价土壤质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