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分内容 曾国藩

合集下载

曾国藩八本家训注释

曾国藩八本家训注释

曾国藩八本家训注释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以坚持家风教育而闻名于世。

他留下了八本家训,这些家训注释带有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观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下面我们来看看曾国藩八本家训注释的精彩内容。

《不求甚解》:曾国藩强调知识渊博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不要追求博学多才,而是要专注于自己所需的知识,做到“会纵横,无所谓实”的境地。

这一家训告诉我们要注重实际,不要目中无人,要时刻保持谦逊之心。

《一丝不苟》:曾国藩注重细节,强调做事要仔细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认为只有每一次的努力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这个家训告诉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细节,只有对待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勤练笔墨》:曾国藩注重修养和学识的提升,他强调要经常练习书写和涂改,用笔墨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一家训告诉我们要不断努力,勤奋学习,用笔墨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勿轻言退》:曾国藩告诫我们要坚持不懈,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

他认为只有在压力和挑战中坚持下去,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功。

这个家训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轻言退缩。

《恪尽职守》:曾国藩强调要忠诚于职务,恪守工作职责,做到正直、公正、勤勉。

他认为只有尽职尽责,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这一家训告诉我们要对待工作负责,做到不辜负自己和他人的期望。

《勿以恶小而为之》:曾国藩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小恶而做出错误的选择,要始终坚守良好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在大事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这个家训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不论面临多么微小的诱惑都不能背离自己的底线。

《慎思明辨》:曾国藩强调要思考问题,辨别事物的是非曲直,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判断。

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这一家训告诉我们要注重思考,避免盲从和冲动,要用明智的眼光看待问题。

曾国潘家书文言文

曾国潘家书文言文

曾国潘家书文言文
曾国藩的家书分为多个部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他写给六弟的信、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以及写给弟弟和子侄的信等。

这些家书都是文言文写成的。

以下是一篇曾国藩家书的原文:
吾儿: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这里是一篇曾国藩写给儿子的信。

在这封信中,他强调了自己不愿为大官,而希望儿子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他告诫儿子要保持寒素家风,不要贪图奢华,不要懒惰。

同时他也提到了做官的家庭容易从节俭到奢侈,而要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则比较困难。

更多曾国藩家书的原文,可以阅读相关的文言文书籍或在线文言文翻译网站。

曾国藩家训大全

曾国藩家训大全

曾国藩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家庭教育、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曾国藩家训的一些主要内容:1. 家庭教育: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品德和才能的基础,因此他提倡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他也强调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修养,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规范。

2. 道德修养: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立身处世的基础,因此他提倡人们要注重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素质。

他认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美德,同时也要注重自我反省,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3. 为人处世:曾国藩认为,为人处世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因此他提倡人们要注重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认为,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同时也要注重自我反省,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4. 读书学习:曾国藩认为,读书学习是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他提倡人们要注重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他认为,读书要注重方法,要善于思考和分析,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和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5. 勤俭持家:曾国藩认为,勤俭持家是家庭幸福的基础,因此他提倡人们要注重勤俭节约,珍惜家庭财富和社会资源。

他认为,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积累财富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曾国藩家训强调了家庭教育、道德修养、为人处世、读书学习、勤俭持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曾国藩全书文言文翻译

曾国藩全书文言文翻译

一、《日记》(原文)吾辈从事文章,必须明理。

理不明,则文无本;文无本,则言无味。

故欲文章有味,必先明理。

(译文)我们从事文学创作,必须明白道理。

道理不明确,文章就没有根基;文章没有根基,言语就没有味道。

所以想要文章有味道,必须先明白道理。

二、《家书》(原文)凡读书人,必须立志,方能有所成就。

立志须高远,须有恒心。

吾儿立志,宜以读书为重,以孝悌为宗,以立身行道为务。

(译文)凡读书人,必须立志,才能有所成就。

立志要高远,要有恒心。

我的儿子立志,应以读书为重,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宗旨,以立身处世、行善积德为职责。

三、《奏议》(原文)朝廷之政,犹如人之身体。

朝廷之官,犹如人之血脉。

血脉不通,则身体不健;官职不明,则政事不兴。

故欲朝廷政治清明,必先整顿官场。

(译文)朝廷的政务,犹如人的身体。

朝廷的官员,犹如人的血脉。

血脉不通,身体就不健康;官职不明,政事就难以兴盛。

所以想要朝廷政治清明,必须先整顿官场。

四、《杂著》(原文)吾辈处世,宜存忠厚之心。

忠厚者,处世之本也。

忠厚之人,遇事能忍,遇人能宽。

是以忠厚者,人皆敬之。

(译文)我们为人处世,应保持忠厚之心。

忠厚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忠厚的人,遇事能忍耐,待人能宽容。

因此,忠厚的人,人们都会尊敬他。

《曾国藩全书》内容丰富,语言精炼,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曾国藩的为官之道、治家之方、处世之术,以及他对国家、民族、家庭、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

曾国藩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画卷,其精神品质和人生智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家风家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教的代表。

他的家风家训以“忠诚、勤勉、正直、谦虚、宽容、诚信、孝顺、尊敬”为核心,推崇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一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珍贵财富。

1. 忠诚曾国藩在家风中力挺忠诚。

他认为忠诚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对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忠诚不渝。

他的忠诚指的是“忠于天命,忠于国家,忠于友情,忠于信仰”,这种忠诚不仅是说出口的而是要付诸实践的。

2. 勤勉曾国藩反对“懒散”和“轻浮”。

他认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要抓住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勤勉工作、精益求精。

他还说:“不勤劳则无功,不修身则无德”,可见他对于勤勉的重视。

3. 正直在曾国藩的家风中,正直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他认为正直即使面对困境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任何利益妥协和妥协。

他的家风中也提到过要君子可责,这也是与正直相同的性质。

正直需要靠人的精神力量来支撑,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锤炼。

4. 谦虚曾国藩在家风中非常崇尚谦虚,他认为“君子谦而让,让而施,施而仁”,这其实就是让人们改变奢侈散漫的行为,懂得礼义博爱,并以身作则,做到“思己之谦,使人之权”。

同时谦虚也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一种心态。

5. 宽容曾国藩主张以宽容的心态来审视和面对人,他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犯错误,倘若我们不能宽容别人,那么别人也无法宽容我们。

同时,要以善谋善断的态度,用聪明机智来化解矛盾。

曾国藩深知人心难测,面对多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宽容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和修养。

6. 诚信曾国藩的家风中讲的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诚信。

他认为“承诺就是承担”的原则应当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贵在言出必行,做出信誉良好的表率。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质,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应该深入人心、被严格遵守。

7. 孝顺曾国藩的家风中也特别强调了孝顺这个重要的精神。

他认为孝敬父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一种美德。

曾国藩家书 经典摘录

曾国藩家书 经典摘录

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尊敬的读者: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

他深受道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代的“治国之才”,他的家书更是传世之作,被誉为家风的典范。

以下是我为你摘录的曾国藩家书经典内容。

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1. 相忍为国大丈夫应该心怀忍耐之心,忍辱负重,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只有相互忍让、相互谅解,国家才能和平稳定地发展。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处世要端正,家庭和睦和谐,国家才能治理有方,整个社会才能安定。

个人的修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

3. 修身以达天下修炼自己的品德、修养自己的文化水平,对达到治理天下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道德层面上做到自律,才能赢得民众的尊敬和拥护。

4. 以民为本,民生至上国家的存亡、繁荣与民生息息相关。

治理国家要以百姓为中心,关注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的困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让幕僚和部将都成为人材治理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

要培养幕僚、鼓励部将,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共同担当起治理和发展国家的责任。

6. 尊重他人的才华和意见作为一位领导者,要尊重别人的才华和意见。

要善于倾听,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不固执己见,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成效。

7. 正直廉洁,严于律己作为治理者,必须保持正直廉洁的品行。

严于律己,做到廉正自律,才能树立榜样,赢得民心。

8. 勤勉奋发,不贪图安逸治理国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勤勉奋发不懈努力。

不能沉迷于安逸享乐,要时刻保持警觉和进取的精神。

9. 富国强兵,抵御外患国家的安全是治理者的责任所在。

要提倡军事强国的建设,保卫国土,抵御外患,确保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10. 恪守诺言,言行一致作为治理者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合一。

只有恪守诺言,赢得民心,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以上是我为你摘录的曾国藩家书经典内容,这些经典思想展现了曾国藩治国思想的精髓,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希望这些摘录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并能在你的生活和事业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以他的军事理论、政治智慧和教育改革而闻名于世。

曾国藩著有《曾文正公全集》和《曾国藩家书》等作品,其中三册《曾国藩家书》是他给子弟和亲友的家书集,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他的思想、态度和教育观等方面。

下面是对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的参考描述。

第一册《曾国藩家书第一册》主要内容包括曾国藩对于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他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做一个讲礼貌、有修养的人。

他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育实践,分享了他为人父母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在这一册中,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生的哲理和座右铭,如“活到老学到老”、“君子使我识人”等,寓意深远,给人以启发。

第二册《曾国藩家书第二册》以官方和政治话题为主。

曾国藩将他的治国理念和经验传授给子弟和亲友。

他警示年轻一代不要只关注功名利禄,而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持久的奉献。

曾国藩还谈到了对于官员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廉洁奉公,为民众谋福祉。

他提到了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如人际交往能力、政策制定能力、决策能力等。

这一册的内容对于了解曾国藩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册《曾国藩家书第三册》则是关于学习和研究的主题。

曾国藩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和总结。

他鼓励子弟们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例如努力阅读、专注思考、钻研实践等。

他将学习看作是一种修行和拓展人生智慧的途径,鼓励年轻人追求真理和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曾国藩三册《曾国藩家书》具有很高的教育和学术价值。

它不仅反映了曾国藩的思想和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人生指南和教育经验。

这三册内容涵盖了家庭教育、官政治理、学习和研究等方面,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曾国藩家训演讲版

曾国藩家训演讲版

曾国藩家训今天我要讲的《曾国藩家训》,是从百家讲坛郦波老师的讲解中学到的。

主要有14部分,分别是谁来拯救笨小孩、无一日不读书、撑起两根穷骨头、养得胸中一种恬静、最败人的两个字、小家里的大智慧、养活一团春意思、人但有恒事无不成、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用人必先治人、用人四部曲、作育人才以图强、无愧于兄弟、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在开始讲《曾国藩家训》前,我想先简短的介绍下他的个人履历。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勇毅侯,谥曰文正。

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更多的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

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此后,连考两次会试不中。

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

从此之后,他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宝琳,号忠介,湖南衡州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并以反对太平天国运动立下赫赫战功。

曾国藩被誉为“复兴之父”,他提倡“真通理,善鉴史”,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他对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视,特别是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家风家训。

曾家家风和家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诚实守信:曾国藩要求自己和家人始终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他强调,一个人的诚信可以决定他的人格价值。

2.尊敬长辈:曾国藩重视尊敬长辈的道德价值观,他强调尊重父母、尊敬师长,尊重长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3.孝顺父母:曾国藩强调孝顺的重要性,他认为孝顺父母是儿女的天职,要时刻关心照顾父母的身体和心情,为父母的晚年生活添一分温暖。

4.务实进取:曾国藩主张务实进取的精神,他鼓励家人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他认为只有实实在在地工作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5.勤俭节约:曾国藩注重家庭的勤俭节约,他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不浪费是一种责任。

他要求家人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不奢侈浪费。

6.忠诚奉献:曾国藩强调忠诚奉献的精神,他要求家人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份力,为人民的福祉而奋斗。

他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诚奉献的意义。

7.扬善抑恶:曾国藩提倡扬善抑恶的原则,他教导家人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要追求真善美,摒弃邪恶和不义。

以上只是曾家家风和家训的一部分,这些指导和要求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

通过遵循这些家风家训,曾国藩的子女在德行和品格上都有了较高的自觉和自律,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家风家训的注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1.诚实守信:注重培养家人的诚实守信的品格,要教育孩子们明辨是非,理直气壮,不说谎话,不欺骗他人。

诚实守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国藩家训全文及译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及译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及译文一、曾国藩及其背景简介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晚清名臣,清代散文家、理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他是清朝末期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开展洋务运动。

他的家训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治家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二、曾国藩家训的主要内容1.敬事:尽职尽责,敬畏事业。

2.勤俭:勤劳节俭,不惰不奢。

3.刚毅:刚强不屈,毅力坚定。

4.宽容:宽以待人,包容大度。

5.诚实:言行一致,真诚守信。

6.慎独:自我约束,慎独自省。

三、家训的翻译和解释1.敬事:敬畏事业,尽职尽责。

译:对待事业应心存敬畏,认真负责,不敷衍塞责。

2.勤俭:勤劳节俭,不惰不奢。

译:勤劳节俭是立身之本,懒惰奢侈则会导致失败。

3.刚毅:刚强不屈,毅力坚定。

译: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屈不挠地追求目标。

4.宽容:宽以待人,包容大度。

译:对待他人应宽容大度,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宽恕和包容。

5.诚实:言行一致,真诚守信。

译:言行一致是诚信的表现,要真诚守信,不虚伪欺诈。

6.慎独:自我约束,慎独自省。

译:在独处时也要自我约束,谨慎自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四、结合现代社会价值的分析曾国藩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些家训强调了个人品德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于其事业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这些家训强调了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和毅力坚定的品质,这些品质有助于个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成功。

此外,这些家训还强调了宽容、诚实和真诚守信的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五、家庭教育的方法与建议以及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1.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2.培养好习惯: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和毅力坚定的习惯。

古人谈读书三篇的主要内容

古人谈读书三篇的主要内容

《古人谈读书》是一篇由三则古代文献组成的文章,分别是孔子、朱熹和曾国藩的观点。

以下是对这三篇主要内容的概述:
1. 第一部分(孔子):这部分出自《论语》,主要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法。

孔子提出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观点,即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他还提出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念,即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的重要性。

2. 第二部分(朱熹):这部分作者是朱熹,他提出了“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观点。

他认为,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3. 第三部分(曾国藩):这部分作者是曾国藩,他提出了读书需要有志、有识、有恒的观点。

他认为,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样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最后还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

总的来说,《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古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曾国藩是清代的名臣与将领,他的家风和家训也是一直被后人所传承和推崇的。

他的家风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家庭教育,重视家族和睦,以及为人处事的准则。

以下是曾国藩家风家训的内容以及注解。

家风:一、养正心: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只有正心才能有正道,所以要养正自己的内心,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立身行己:坚持做一个清正廉明、品德高尚的人,不贪图个人私利,不辱没家族尊严。

三、家族和睦:坚持家族和睦,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父母子女和睦相处,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尊敬长辈:尊重长辈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基本准则之一,曾国藩注重尊重长辈,认为这是家族和睦的重要保障。

五、仁爱善心:曾国藩注重爱心和仁慈,认为只有待人宽容、包容,才能收获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六、谦虚谨慎:曾国藩认为一个人不应该自大自满,而是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家训:一、立身勉力:立身是人生的第一要务,曾国藩提倡要立身于天地之间,勤劳刻苦,永不放弃,既要明确目标,又要不断努力。

二、修齐治平:曾国藩强调治平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只有拥有稳定和平的生活环境,才能全力发挥自己的能力。

三、清正廉明:曾国藩的这一家训表达了他对做人的根本态度,即要清白、公正、诚实,守住自己的品德和道德底线。

四、以和为贵:曾国藩注重和谐,认为只有与人和睦相处,才能收获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五、克己奉公:这是曾国藩非常重要的一条家训。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克己奉公,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家族和国家做出贡献。

六、宽容待人:曾国藩在家训中强调要宽容待人、以和为贵,认为这样不仅能收获帮助和支持,而且能够换来人们的尊重和同情。

以上是曾国藩的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这些家风和家训,无论对于曾氏家族,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所展示的传统儒家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可以给我们今天的人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引导。

我们应该像曾国藩一样,注重修身养性,立足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克己奉公、尊重长辈、幸福和睦的人。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

曾国藩三册梗概一、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寿,河南扶沟人。

他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曾国藩以其出色的才能和卓越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维护清朝的统治,同时致力于内政改革和军事现代化,以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二、曾国藩三册概述曾国藩的著作被整理成三册,分别是《曾文正公全集·诗文集》、《曾文正公全集·日记笔记》和《曾文正公全集·家书集》。

这些著作记录了他的思想、经历和文化素养,对后人有着巨大的学术研究和历史价值。

1. 《曾文正公全集·诗文集》《曾文正公全集·诗文集》主要收录了曾国藩的诗文作品,其中包括山水田园诗以及政治抒怀诗等各类作品。

这些诗文既展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又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他的作品多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及感慨时事和人民疾苦的抒发。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2. 《曾文正公全集·日记笔记》《曾文正公全集·日记笔记》是曾国藩的日记和笔记集,记录了他的个人生活、思想感悟、政务安排以及战略部署等内容。

这些记录是对历史的珍贵见证,使后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曾国藩的一生和他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

此外,曾国藩的日记还展现了他的治国理政思路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是一本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著作。

3.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集》《曾文正公全集·家书集》收录了曾国藩给亲朋好友、学生等的家书,内容涵盖了家庭、教育、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

这些家书不仅展示了曾国藩的为人师表和亲近家人的一面,还透露出他对于道德伦理和家庭教育的关注。

通过阅读这些家书,我们可以感受到曾国藩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三、曾国藩的思想和影响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从政目录大纲

曾国藩从政目录大纲

曾国藩从政心得大纲第一章高朋满座——做官行事的必备之术一交胜己者可互相切磋学习二交德盛者可保持平和心态三交趣味者可增加人生乐趣四交每事吃亏者必是君子五交惠在当厄者肯雪中送炭六交体谅人者可理解体贴人七交直言者可患难与共八交志趣远大者必能成大事第二章有勇有谋——为官当机立断的不二法门一抓住时机当机立断二英明果断踏实做事三真才实学让人放心四多谋善断保家安民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六察言观色投主所好七宽以待人严于律已八学富五车慧眼识才第三章天时地利人和——大丈夫做官的升迁妙诀一慎独使人心里平静二主敬使人身体强健三追求仁爱使人高兴四参加劳动鬼神敬重五生不逢时自立自强六处境困穷严于律己七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八困难遭遇融会贯通第四章谨小慎微——官场不断升迁的四字真经一做官不必锋芒毕露二凡事奉行中庸之道三处事应该思前想后四交友必须深思熟虑五个人行为严格检点六军中事务一一过问七每日之事严格履行八胸怀天下慎独慎微第五章慧眼独具——官场察言观色的独门秘籍一读书改变命运二勤能补拙是良训三爱生闷气写家书四把挫折当垫脚石五细微之处识才人六才高八斗做决断七神机妙算险中胜八急中生智求发展第6章大智若愚——稳中求胜的官场哲学一厚积薄发做实事二谦卑做人非圣贤三低调做事寻方法四虚怀若谷藏野心五大巧若拙懂真情六深藏若谷蓄实力七不懂装懂真学问八故弄玄虚迷糊人第7章八面玲珑——官场随机应变的基本理念一看风使舵思路清二见机行事解困围三舍生取义为兄弟四为人处事讲诚信五顺水推舟少计较六以诚待人好处事七诚实守信朋友多八热情好客宾客满第8章从容不迫——处事不惊的为官准则一军中事务要镇静二他人犯错需深思三温文尔雅树形象四善用妙计解危局五凡事求稳操胜券六困难面前需和善七临危不乱进退易八忍小图大另眼看第9章既往不咎——为官处世的智慧和谋略一宽以待人和睦相处二以己度人温暖世人三解囊相助拉拢人心四舍己为人乐观豁达五忍辱负重韬晦待时六治军必须脚踏实地七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八权衡轻重重者为先第10章虚怀若谷——兼收并蓄的为官准则一未雨绸缪远离困境二懂得示弱远离是非三低调做人夯实地基四主动身退不求名利五做人低调做事高昂六戒骄戒躁不耻下问七退避三舍安居乐业八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曾国藩八本家训全文

曾国藩八本家训全文

曾国藩八本家训全文曾国藩的“八本家训”1.读古书以训诂为本1.译文:阅读古代书籍要把对字词的考证、解释作为根本。

这是强调在研读古籍时,要注重对文字的准确理解,通过训诂学的方法去探究古代文献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2.作诗文以声调为本1.译文:创作诗歌、文章要把声调韵律作为根本。

古人作诗作文非常讲究声调的和谐、韵律的优美,这样能增强作品的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

所以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要注重对声调韵律的把握和运用。

3.事亲以得欢心为本1.译文:侍奉父母要把让父母开心作为根本。

孝顺父母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让父母从内心感到快乐和欣慰,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1.译文:保养身体要把减少恼怒情绪作为根本。

中医认为,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5.立身以不妄语为本1.译文:树立自身的品德要把不随便说话、不说假话作为根本。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品德和修养,说话要谨慎、真实,不随意夸大、不撒谎,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6.居家以不晏起为本1.译文:在家生活要把不晚起床作为根本。

早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让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做事的效率。

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自律精神。

7.居官以不要钱为本1.译文:做官要把不贪图钱财作为根本。

为官者应当清正廉洁,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要以服务人民、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为宗旨,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受人民尊敬的好官。

8.行军以不扰民为本1.译文:带领军队要把不骚扰百姓作为根本。

军队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在行军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纪律,不侵犯百姓的利益,不打扰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

曾国藩三册梗概内容
曾国藩三册是指《曾文正公全集》中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书札选》和《曾国藩文集》三部分。

这三册内容主要包括曾国藩的家书、书信、日记、文集等文献。

下面是每册的简要概述:
1. 《曾国藩家书》
本册共分四卷,收录了曾国藩的家书,包括曾国藩给儿女、亲属和朋友的书信。

这些家书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文化、道德、人生哲学等方面。

曾国藩在这些家书中传授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他的思想与情感。

2. 《曾国藩书札选》
本册共分四卷,收录了曾国藩的书札(指短信、便条、摘抄和短文等),包括曾国藩给朋友、弟子和下属的书信和信札。

这些书札内容主要集中在曾国藩任湖广巡抚期间,反映了其处理政务、咨询修身、教育后人、鼓励士气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

3. 《曾国藩文集》
本书共分十五卷,收录了曾国藩的文集,包括诗、文、编年、日记等。

这些文献
内容广泛,展示了曾国藩的政治才华、文学功底、史学造诣和教育成就。

曾国藩文集的一大特色是他紧密结合自身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境,思考时局问题,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和治国方略。

曾国潘家书主要内容

曾国潘家书主要内容

曾国潘家书主要内容
以下是 7 条关于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
1. 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哇!就像我们每天都要洗脸刷牙保持整洁一样,他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呢。

比如他会教导子女要谦虚、勤奋,这不就像给自己的心灵做保养嘛!那我们是不是也该好好想想怎么修身呢?
2. 家庭教育可是曾国藩家书的一大重点呀!他对子女的教育那真叫一个尽心尽力,就好像园丁精心培育花朵似的。

他会细致地告诉他们该读什么书、怎么为人处世,这不是和我们父母教导我们一样用心良苦吗?我们能从中获得多少启发呢?
3. 还有哇,曾国藩特别注重勤奋努力!他觉得就像爬山一样,只有一步步努力往上爬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他自己就是这样勤奋一生,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是不是也该加把劲了?
4. 他在家书中也常常提到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呢!好比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给自己指引方向。

当遇到困难时,他鼓励大家不要气馁,要积极面对,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我们遇到挫折时能不能也这么坚强呢?
5. 与人相处的智慧在曾国藩家书中也有体现哦!他说要像水一样柔和,能包容万物。

看看他和朋友们的相处之道,再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有时候太冲动啦?是不是应该向他学学呢?
6. 曾国藩对节俭的重视也很让人敬佩呢!他觉得这就像节约用水一样,点滴积累才能长久。

他自己生活简朴,也要求家人这样,这多难得呀!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消费是不是也得好好反思一下呢?
7. 最后啊,曾国藩强调了要有坚定的信念!就如同航海时有了指南针,不管风浪多大都不会迷失方向。

他就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一番事业,我们是不是也该为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呢?我觉得呀,曾国藩家书真的太有价值了,里面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钻研和学习!。

曾国潘的人生哲学

曾国潘的人生哲学

第一部分:立志前言第一部分:立志开宗明义挺为第一(2)第一部分:立志欲变化气质须先立坚卓之志(3)第二部分:明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3)第二部分:明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3)第三部分:坚忍不怨不忧勿忘勿助(5)第三部分:坚忍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第三部分:坚忍周室衰微礼乐废坏第三部分:坚忍建大事者不忌小怨第三部分:坚忍文武各官尽出伊门第三部分:坚忍忠诚素著兼有胆识第三部分:坚忍将在勇在将死勇死第三部分:坚忍戒惧惕厉以挽回时事(3)第三部分:坚忍恭敬厚藏身为鼎镇(2)第一部分:立志前言近年来,有关曾国藩的图书的出版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

大到全集、全书,小到传记、逸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社会上也掀起了“曾国藩热”,由学界,而军界,而政界,而商界,彼此呼应,波澜壮阔;上至政坛领袖、各级干部,下至普通读者、平民百姓,对“曾国藩”或读之,或研之,或习之,或用之,竞相求证,蔚为大观。

曾国藩生活的晚清社会,旧秩序行将崩溃,而社会前进的方向茫无头绪。

国内,太平天国义旗一举,应者云集,烽火燃遍十余省,清王朝顿失半壁江山。

国外,列强环伺,极尽威迫讹诈之能事,处处侵夺中国主权和领土。

可谓内忧外患,百弊丛生。

而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崛起于湘楚之间,纵横捭阖,以残酷的手段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

不仅如此,他的崛起还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中国的权力格局,并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思想等方面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走向。

虽然后人对他有“毁之则为元凶,誉之则为圣贤”的评价,但他毕竟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不容抹杀的一笔。

曾国藩是位官僚,所处的却是吏治败坏并极端腐朽的从政环境。

他一无家学、二无根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反复磨砺,历尽宦海风波,获得彻底的成功。

虽诟病不绝,却荣宠不衰,虽备受诋毁,然善始善终。

其行其言,于无意间构造出一部炉火纯青的官场绝学,把中国人为官从政的智慧与谋略阐释得淋漓尽致。

晚清还是一个信仰崩溃、道德失范的时代,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曾国藩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时人推崇的末世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清)曾国藩家训——郦波副教授解读(一)谁来拯救笨小孩曾文正是曾国藩的原名故事关键词:1,贼,等曾睡觉,一夜未背下来,小偷生气,摔书,流畅背出全文,笨。

2,汪老师,太笨,如若有出息背伞,进士,带伞,看望老师,特意落伞,老师把伞递于曾国藩,谢老师背伞。

曾国藩曾因为静港之战大败,投水自尽。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不拘小败。

曾一生的遗憾,也使很多人说他是“卖国贼”的事件是天津教案。

事件大况为拐卖10个小孩,怀疑是王三,教堂里的教徒,民众大怒,教堂被烧,法国,教堂死了很多人,国际事件,慈禧命曾处理此事。

最大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以一个崇高的信仰要求自己。

仁爱忠恕。

立身垂范。

(二)无一日不读书读书的作用:1,树立人生信仰,人生观,价值观。

2,在社会上立足。

精神世界强大,现实世界就会强大。

曾国藩一次便通过秀才、举人的考试,但三次考取进士落榜。

非常失落,考试之后,游走,没有钱,向易作梅借了100两,很快花光了,只为买一全套的《二十三史》,到家,害怕父亲责备,把事情缘由告诉父亲,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他说一句话:“记住你做事的初衷。

”经过两年的苦读,第四次成功考取进士。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读书的方法:1,要读经典。

2,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3,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

(三)撑起两根穷骨头——做人要有骨气,勤俭节约才是生活的根本。

九弟:曾国荃心腹:彭玉麟曾国藩之所以要求子女勤俭节约,提倡要过的穷,“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生活观,生活还是简约的好,和他对过的穷的理解:穷是保身之道,穷是善身之道,和人生信仰有关,信仰决定人生。

他的一件衣服可以穿30年,他可以严厉的要求弟弟把为他翻修过的简陋房子回复原样,因为他深知“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这也是他的几个儿子,品性高洁,勤劳节俭的重要原因。

(四)养得心中一种恬静——静养、淡薄曾国藩的父亲曾给他忠告:节欲、节劳,节饮食。

他的老师倭仁告诫他要记日记,要慎读,要敬(敬畏)。

他的老师唐鉴也曾说过静的重要性,若不静,省身也不谨。

静的方法:1,养成静坐的习惯。

2,临事淡泊守志、淡定守静。

能干淡泊便有几分真从容。

他也自省道:“戒多言、戒怒或妓求(嫉妒)。

”列文虎克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简单做到纯粹。

(五)败人两种,非傲即惰。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李鸿章也是曾国藩最得意的弟子。

但是人无完人,李鸿章有一个很大的毛病令曾国藩无法接受,就是喜欢睡懒觉。

勤劳谦虚的曾国藩一向认为人心的败乱便是惰性,又怎能容忍爱徒爱睡懒觉的坏习惯。

因此他运用特殊的教人之道使李鸿章励志早起,也深知早起的好处。

1,学习时间多了。

2,思路清晰,工作有效率。

3,早起就是勤,养成一个人优良性格。

勤的意义:1,勤在个人——养生、养品。

2,勤在家庭——万事和。

3,形成良好的团队风气。

(六)小家里的大智慧——和以治家故事关键词:家庭贫困,曾国藩,1000两,寄到家里,四六分层,400两给亲戚朋友,温食恭俭。

六弟:曾国华,不解,气愤,曾国藩解决纷争之道,二八分,不伤和气。

1,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八本堂)2,和以治家,和气致祥。

(孝悌)3,勤以持家。

要起到带头作用,陪伴,学会沟通,学会理解他人。

(七)养活一团春意思——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

春意思:盎然的生机,情趣,乐趣。

故事关键词:曾纪泽,结婚,娘子,织布,不睡觉,心烦,不好意思,解决方法,向爸爸请求,不让母亲织布,爸爸回到他也这么希望。

趣的意义:1,对个人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一种志向,起到牵一发可以致全省的作用,终身有忧处,终身有乐处。

2,对亲情和家人非常重要。

乐趣幽默可以活跃家庭的气氛,沟通亲人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的和谐。

3,对团队有重大意义,“智趣”。

可以增加团队的生机和活力,创建和谐的团队面貌。

(八)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也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所谓的“盖棺定论”就是在人生命结束之后,对人评价。

曾国藩便是自省。

他是自省精神的典范,也是儒家学子的典范。

他一生坚持写日记,就算眼睛瞎了,手在颤抖,也会坚持记日记,死的前一天还在写。

17岁的曾国藩学会吸烟,这是让他苦苦挣扎很多年的问题。

他几次下定决心戒烟,比如,“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死。

”可是反复几次的戒烟,始终无法成功,虽然认识很清楚,但面对诱惑行动不起来。

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明天上,给自己找一个偷懒懈怠的借口,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时多。

经过31岁修身一年,32他默默的给自己例了12条军规:主敬(儒家的一个要求,要有信仰),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无——反省,日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节欲、节身、节食,写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恒心。

为什么没有提到戒烟,是因为只要有了恒心,事无不成。

(九)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如果曾国藩生活在现代,他一定是一个职场达人。

咸丰皇帝让各位大臣提建议,大家纷纷提上,但热情过后,在奏章上仅批知道了,后来连知道了也懒得批奏。

曾国藩敢于与皇帝叫板,在上朝时给皇帝提意见:1,防琐碎之风。

2,杜文饰之风。

3,防骄傲之风。

皇帝大怒,总群臣求情,主贤臣直。

为人处事的原则:1,忠诚,血诚。

文死谏,武死战。

2,讲原则性。

3,摆正思想、位置、心态。

(十)用人必须知人看人必须多见几次,亲加察看。

曾国藩是怎样发现彭玉麟的呢?彭玉麟,打工,起义军进城未跑,武功高强,重情义,善于处理军务。

品行高洁,痴情,一生画了十万梅花图。

三不要: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

一生六次辞官,曾国藩三顾茅庐请出彭玉麟。

(十一)用人四部曲——广收、谨读、勤教、严绝。

怎样发现塔齐步,成为手下大将。

曾国藩每天在绿营大街上行走,发现一名将士穿着草鞋,觉得奇怪,塔齐步给湖南巡抚张亮基写信,文理不通,一看落款,曾国藩发现是他,两人便于塔齐步相谈,语言表达能力也差,曾国藩却看到他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点真功夫,于是于曾国藩所用,并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手下将领王鑫,又名王玉璞。

曾国藩命其招兵3000,可他却招兵10000,曾国藩大怒,并训斥王鑫在10000人中招700,王鑫大怒,性格激烈。

此事被左忠堂所知,来函挖苦曾国藩,更是生气,不再重用王鑫。

曾国藩的用人四部曲:1,广收。

2,慎用。

要有人才意识,但要慎用。

两种人绝对不用,一种是表现欲极强的人,另一种是虽然有大才,但性格极其激烈。

3,勤教。

所谓的人才训练,不断的引导人才向所定下的方向发展。

4,严绝。

稳定人才队伍和人才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不能因个例而影响全体,带来不良影响。

(十二)作育人才以图自强。

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经过寒窗苦读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耶鲁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国外,而是选择回国教育救国,经过154天回到家乡。

在李善兰和其他朋友的引荐下,容闳与曾国藩相见,朋友离开,曾国藩四处的观察大量容闳,都不说话,容闳不解,两人大笑后,曾问容闳可否带兵,想要带多少,容闳拒之,说没有学过军事学。

第二次相见曾非常信任容闳,曾问容闳有什么想法,容闳说出不能闭门自守,要有制造机器的机械,要培养人才,科技、人才才是救国之本。

曾国藩给他68000两白银到美国买母机,于是成立了中国第一机械厂——江南制造局。

李善兰自然科学家,数学家。

翻译《几何原本》的后半部分。

由于家庭贫困,战乱,无法印刷,最后找到曾国藩,拿出自己的俸禄中的600两给他,并且明天要大量印刷,精刻。

看得出来,他非常重视人才,以良好的态度面对人才。

曾国藩对科技人才的态度:1,不妄自尊大。

2,切于实际,勇于实践。

3,有着长远的规划。

徐寿,化学家。

建议曾国藩翻译外国名著。

(十三)无愧于兄弟老大:曾国藩老二:曾国潢老三:曾国华老四:曾国荃老五:曾国葆。

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

曾国藩与弟弟之间的相处令人捉摸不透,先是弃弟弟不用,不给他们成就事业的机会,可后来却刻意重用,最后等到曾氏兄弟双双封爵,功成名就了,却让曾氏自弃兵权。

打虎亲兄弟的内涵:1,任人唯亲。

2,任人避亲。

3,举贤不避亲。

修身、起价、救国、平天下。

(十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办大事者,要选多替手。

李鸿章三进三出的师门离合。

有一次,李元度犯错,曾国藩要罚他,李鸿章替他求情,可是他们俩没有太大的交情,这很令曾国藩费解。

曾国藩不听,于是李鸿章罢工,曾国藩说他自己完成,李鸿章便提出离开,曾国藩说请便。

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李鸿章共享福容易,共患难难。

替手的含义:1,助手。

2,事业的接班人。

修“心”一直以来“修身”对于我来说是空泛的两个字,总认为修身要建立在行动的基础上,行动与否决定修身价值的大小。

很多人对于做人、待事的道理分析透彻,也可以侃侃而谈,自己时而也扮演这样的角色。

通过观看国学大师翟鸿燊的讲座,认识到自己理念上的一些错误,人性有时需要被提醒,修身也需要不断的复习,不断填充,行动与否要看心感受到多少。

讲座中令我铭记在心的一个词“同理心”--------懂得认同别人,少用“我”,多用“我们”,学会祝贺他人,认同别人就是肯定自己;赞美他人,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学会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种心境与于丹老师的“关爱他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不谋而合。

其实,一个人具有同理心不难,难在怎样去平衡它,再自私的人也有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的时候,只是每个人考虑的程度和比例不同。

当两个人的同理心比例严重失衡时,问题就会逐渐显露出来,这时就要看谁有一份超越的同理心去调整去均衡,而我欠缺的就是这份心。

我会通过身边小事来磨练心智,约束控制自我,换一种角度思考,换一种心情面对。

与此同时,对于自己有没有赞美心,有,又有多少养分这个问题,我想不清楚也想不明白。

因为我的认同,我的赞美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往往都是那些失意的、被忽略的、犹豫不决的、内心深度自卑的人,对于那些优秀、开朗、自信的人来说,我的赞美和认同有或没有,在或不在都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所以不会去多说。

现在看来,赞美不分人群,赞美弱者是鼓励他人;赞美竞争者是升华自我;赞美强者是鼓励自我。

在赞美弱者和强者的部分很多人能做好,可是赞美竞争者部分却很少有人做好,两边重,中间轻,就会夸张的提高自己,高而不实,易塌陷。

我将从赞美竞争者着手,放平心态,真心实意的去赞美,做到真正的升华。

真正的升华不能缺少《论语》中“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这句话里的“恕”字,也就是宽容心。

一个人生修养的道理,为人处世的道理,一辈子都可以为目标去做的便是宽容。

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天空,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别人身上的不足,可能就是你和我存在的价值。

这令我想起自己的心结,一直以来这个心结不是不能打开,只是不想打开,是自己不能从容的对待误会和错误,心有余悸。

看完这个讲座,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拿起手机,发条短信,说声对不起,可是没有行动,因为希望自己不是一时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