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模块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课件

模块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课件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涉及到环境科学、地球化 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 交叉研究,以促进学科融合和共同发展。
技术发展展望
发展原位监测技术
原位监测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 监测土壤中重金属的动态变化, 为研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 化规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未 来需要进一步发展原位监测技术 ,提高其监测精度和稳定性。
换土法
将污染表土挖出,用未污染的土壤进行回填,减 少重金属的浓度。
深耕翻土
通过深耕和翻土,使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混合, 降低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
化学修复
化学钝化
向土壤中添加钝化剂,如硅酸盐、磷酸盐等,使重金属在土壤中形 成沉淀,降低其活性。
化学萃取
利用化学萃取剂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提取出来,然后进行分离和回收 。
THANKS 感谢观看
积累
在某些情况下,植物可以在其体内积累大量的重金属,这些 重金属可能对植物本身产生毒害作用,也可能通过食物链进 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04 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
土壤性质
土壤类型
01
不同土壤类型对重金属的吸附、溶解和固定能力不同
,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土壤pH值
02 pH值可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溶解度
植被覆盖
01
植被覆盖可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表面的分布和迁移,进而影响
其迁移转化。
土壤微生物
02
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作用影响重金属的溶解、吸附和迁移,进
而影响其迁移转化。
地形地貌
03
地形地貌可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流失和富集,进而影响其
迁移转化。
05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重金属铅的迁移转化课件

重金属铅的迁移转化课件
• pH为5~8.5------PbCO3 • pH>8.5---------碱式碳酸铅
• pH>11----------Pb(OH)2
第三页,本课件共20页
• 燃煤是大气铅的主要来源
• 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汽车尾气,油漆 • 涂料,含铅药物,化学品的使用 • 铅蓄电池是目前最大的铅污染源
• 大气沉降,工业废水排放是水中铅的重要来源
第四页,本课件共20页
第五页,本课件共20页
第六页,本课件共20页
杀手三∶ 油漆
涂料
第七页,本课件共20页
第八页,本课件共20页
第九页,本课件共20页
第十页,本课件共20页
• 铅及其化合物可以蒸汽,烟尘或粉尘的形式进入 呼吸道
• 95%以不溶性磷酸铅的形式沉积在骨骼和毛 发间
• 5%进入肝,肾,脾等器官和血液 • 铅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引起贫血 • 铅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运动感觉异常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20页
• 利用一些微生物,植物对铅的超吸附能力,可 以利用植物提取的方法将环境中的铅吸附到植 物体内,在对植物加以萃取提取铅加以利用
• 利用植物微生物的吸附能力对土壤中的铅进行固 定,减小铅在土壤的迁移转化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20页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20页
• 加强对重金属的污染控制 • 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 加强环保理念 • 加强生活环保追求
第十九页,本课件共20页
202211//1122//22
第二十页,本课件共20页
关于重金属铅的迁移 转化
第一页,本课件共20页
• 铅的含量很低
• 在干洁大气中约为0.1~10ng/m3 • 在淡水中3ug/L • 在海水中0.03ug/L • 在土壤中12ug/g

环境保护概论第7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环境保护概论第7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一、土壤污染
1. 概念: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 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 象。
2. 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 土壤污染物主要通过农作物和食品间接进入
人体 ② 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 ③ 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不易及时发觉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二、土壤净化
1. 概念:分解、转移、转化,使土壤 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1939年,瑞士科学家Paul Müller发明了DDT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除虫菊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鱼藤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 有机合合成了一种有机 氯化合物——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2 Cl 蔡德勒
Cl
+ Cl3CCH(OH)2
• 原因: • 危害: • 防治
☺ 水土保持
Diversion ditch effective for draining steep slopes
Forest terrace suitable for reforestation in degraded mountain zones
Algerian terrace
☺ 水土保持
•等 高 种 植
☺ 水土保持
•沿 等 高 线 营 造 防 护 林
☺ 水土保持
•陡 坡 地 退 耕 还 林
☺ 水土保持
•沿 沟 建 淤 地 坝
☺ 水土保持
•修 水 窖 雨 季 蓄 水
☺ 水土保持
•工 程 措 施 与 生 物 措 施 结 合
☺ 水土保持
•修 建 梯 田
☺ 水土保持
2. 净化作用的原因 ① 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分解转化; ② 有机无机胶体吸附、解吸、代换,

第13讲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PPT课件

第13讲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PPT课件
– 能大量富集几乎所有的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 进入人体,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8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
• 某些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以及某些藻 类,能够产生多糖、脂多糖、糖蛋白等胞 外聚合物,其大量的阴离子基团,可与重 金属离子结合;
• 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柠檬酸、 草酸等是有效的重金属配位、螫合剂。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
1
第二节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 的迁移及其机制
• 土壤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Cu、Zn、 Mo、Fe、Mn等) ,其中很多是作物生长 所需要的微量营养元素(酶催重金属元素积累的浓度超过了作物 需要和可忍受程度,表现出受毒害的症状
4
1)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 同一类型的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
– 阳离子的价态越高,越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 具有相同价态的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越易
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 土壤中胶体性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影响
– 如对Cu2+的吸附顺序为: 氧化锰>有机质>氧化铁>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 pH值上升,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
• 汞在植物各部分的分布:根>茎、叶>籽粒。
14
5) 铅(Pb)
• 土壤中铅主要以Pb(OH)2 、PbCO3和 P铅b含SO量4极固低体;形式存在,土壤溶液中可溶性
• Pb2+可置换黏土矿物上吸附的Ca2+,在土 壤中很少移动。
3
一、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 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2) 土壤中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3) 土壤中重金属的沉淀和溶解作用 4)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转化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ppt课件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ppt课件
36
(2)土壤的缓冲性
土壤胶体吸收了许多代换性阳离子,如Ca2+、
Mg2+、Na+等可对酸起缓冲作用,H+和Al3+可对碱起到
缓冲作用。
(3)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溶液中普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用Eh氧化还
原电位表示。
37
4.2土壤污染
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的环境要素在未受到明显污染时,其化 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为环境背景值, 又称作环境本底值。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相当数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 重金属会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积累。
59
重金属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
60
61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一般迁移和转化规律
(1)机械迁移和转化
重金属被包含于矿物颗粒或有机胶体内,或被吸附于 无机、有机悬浮物上,随土壤水分流动而被迁移转化。
也有随空气而运动的,如元素汞可转化为汞蒸汽扩散, 也有因其本身比至较大而发生沉淀,或闭蓄于其它无机、 有机沉淀之中。
68
69
2.几种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汞的迁移转化
70
71
72
(2)镉的迁移转化
73
(3)铬的迁移转化
74
(4)砷的迁移转化
75
(5)铅的迁移转化
76
重金属污染案例
77
78
79
80
4.3.2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81
82
83
农药对水生生物毒性
84
土壤中农药迁移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讲解学习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讲解学习
3
1)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 同一类型的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
– 阳离子的价态越高,越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 具有相同价态的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越易
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 土壤中胶体性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影响
– 如对Cu2+的吸附顺序为: 氧化锰>有机质>氧化铁>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 pH值上升,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
4
2)土壤中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 重金属可与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配位体发生配合作用,影 响着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活性。
• 无机配位体(OH-、Cl-)与重金属的配合作用,可提高难溶重 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同时,减弱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 附,促进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如在土壤表层的土壤溶液中,汞主要以Hg(OH)2和HgCl20形态存在, 而在氯离子浓度高的盐碱土中,则以HgCl5-形态为主。
• 大气中的铅一部分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 一部分落在叶面上,可通过张开的气孔进 人叶内。
14
二、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
1)植物种类与生长发育期从土壤中吸收转移重金属的能力不同。
9
2. 主要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 镉(Cd)
• 镉一般在土壤表层0~15cm处累积,而15 cm以下含量显著减少。
• 在土壤中,镉主要以CdCO3、Cd3(PO4)2及 Cd(OH)2的形态存在,其中以CdCO3为主。
• 土壤对镉的吸附率在80%~95%之间。 • 镉在植物各部分的分布:
根>叶>枝的秆皮>花、果、籽粒。
10
2) 铬(Cr)
• 铬是动物和人必需的元素,但高浓度时对植物有害。 • 土壤中三价铬和六价铬之间能够相互转化。 • 土壤中铬主要以Cr(Ⅲ)存在,进人土壤后,90%以

环境化学13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环境化学13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lgKº
20.96 15.93 21.05 28.19 26.35 24.08 29.91 16.14 21.83
3、沉淀溶解作用(结合环境Eh、pH等的变化)
(1)Eh 对于Cr、V:Eh↑,形成阴离子状态(酸根),溶解性↑ 对于Fe、Mn:Eh↑,形成高价难溶化合物
(2)pH 酸度高,则金属离子浓度高
pH条件对土壤中汞的沉淀-溶解过程的效应 1、土壤pH小于2.2时,土壤中汞主要呈溶解状态 2、土壤pH在2.2-3.8时,溶解态的Hg 2+可转化为HgOH+ 3、土壤pH在6.0时,反应向Hg(OH)2沉淀方向转化。
4、氧化还原反应 CdS→ CdSO4 可溶性↑
Cd
ppb
6
pH5

浓 度
4
pH8
(3)主要化学形态 (4)分类
CdS CdSO4
可给态;代换态;不溶态
易迁移转化; 可被植物吸收
(5)在植物中的分布趋势
一般规律:根>叶> 枝的杆皮>花果籽实
如水稻:根>茎叶>稻壳>糙米
3、钴(Co) (1)来源 采矿冶炼等过程
(2)分布
主要分布在上层,但被有机物螯合时会向下移动,土壤呈酸性时将 家中淋溶导致土壤垂直侵蚀迁移
perspectiv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nahan, S.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M]. Lewis publishers (第七
版), 1999
土壤环境化学篇
土壤是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是处在岩石 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有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 繁殖的能力,被称为土壤圈。土壤圈是处于大气圈、岩石 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地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 界的中心环节。它与地球的直径相比,只不过相当于一张 薄纸,但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生活的一项极其宝 贵的自然资源。土壤还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的物 质的能力,所以土壤又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净化剂。这就是 土壤的两个重要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气中的铅一部分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 一部分落在叶面上,可通过张开的气孔进 人叶内。
14
二、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
1)植物种类与生长发育期
• 不同植物种类或同种植物的不同植物的不同 植株从土壤中吸收转移重金属的能力不同。4Leabharlann 2)土壤中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 重金属可与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配位体发生配合作用,影 响着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活性。
• 无机配位体(OH-、Cl-)与重金属的配合作用,可提高难溶重 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同时,减弱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 附,促进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如在土壤表层的土壤溶液中,汞主要以Hg(OH)2和HgCl20形态存在 ,而在氯离子浓度高的盐碱土中,则以HgCl5-形态为主。
1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重金属污染,不但影响植物产量与品质, 而且也影响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 重金属可为生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而最 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 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降解,可在土壤中 不断积累,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 性的特点。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就 难以彻底消除。
第二节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 的迁移及其机制
• 土壤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Cu、Zn、 Mo、Fe、Mn等) ,其中很多是作物生长 所需要的微量营养元素(酶催化剂)。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念
①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积累的浓度超过了作物 需要和可忍受程度,表现出受毒害的症状
②或作物生长虽未受害,但产品中某种重金属含 量超过标准,造成对人畜的危害
12
4) 汞(Hg)
• 汞进入土壤后,95%以上能迅速被土壤吸附或固 定,因此汞也容易在表层累积。
• 植物能直接通过根系吸收汞,汞化合物可能是在 土壤中先转化为金属汞或甲基汞后才被植物吸收 。
• 植物吸收和积累汞的顺序:
– 挥发性高、溶解度大 的汞化合物容易被植物吸收。 – 氧化甲基汞>氯化乙基汞>氯化汞>氧化汞>硫化汞
3
1)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 同一类型的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
– 阳离子的价态越高,越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 具有相同价态的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越易
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 土壤中胶体性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影响
– 如对Cu2+的吸附顺序为: 氧化锰>有机质>氧化铁>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 pH值上升,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
– 在高氧化环境中,钒、铬呈高氧化态,形成可溶性钒 酸盐、铬酸盐等,具有强的迁移能力,
– 在高氧化环境中,铁、锰形成高价难溶性化合物沉淀 ,迁移能力低,对作物的危害也轻。
6
4)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转化
• 土壤生物(植物、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迁 移转化的影响机制
– 通过烷基化、去烷基化、氧化、还原、配位和 沉淀作用转化重金属,并影响它们的迁移能力 和生物有效性(详见第五、六章)。
11
3) 砷(As)
• 植物吸收As的难易 水溶性砷>吸附性砷>难溶性砷。
• 环境的pH值、pE值对土壤中溶解态、吸附态和难 溶态砷的相对含量以及砷的迁移能力有很大影响 。一般pH值升高,可显著增加砷的溶解度。
• 水溶性砷和吸附性砷(总称为可溶性砷),是可被 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
• 水稻含砷量分布顺序:稻根>茎叶>谷壳>糙米
• 汞在植物各部分的分布:根>茎、叶>籽粒。
13
5) 铅(Pb)
• 土壤中铅主要以Pb(OH)2 、PbCO3和 P铅b含SO量4极固低体;形式存在,土壤溶液中可溶性
• Pb2+可置换黏土矿物上吸附的Ca2+,在土 壤中很少移动。
• 土壤的pH值增加,使铅的可溶性和移动性 降低,影响植物对铅的吸收。
– 能大量富集几乎所有的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 进入人体,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7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
• 某些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以及某些藻 类,能够产生多糖、脂多糖、糖蛋白等胞 外聚合物,其大量的阴离子基团,可与重 金属离子结合;
• 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柠檬酸、 草酸等是有效的重金属配位、螫合剂。
2
一、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 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2) 土壤中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3) 土壤中重金属的沉淀和溶解作用 4)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转化
2. 主要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镉(Cd)、钴(Co) 、铬(Cr) 、 砷(As) 、汞(Hg) 、铅(Pb)
➢如,Cd可通过与微生物或它们的代谢产物配位 而被土壤固定。
8
植物根系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
• 植物根系在重金属的胁迫下,可导致分泌 物的大量释放
– 可溶性分泌物,如有机酸、氨基酸、单糖等, 可通过螫合作用和还原作用,或通过改变根系 区域的pH值和氧化还原状况,增加重金属的溶 解性和移动性;
– 不溶性分泌物,如多糖、挥发性化合物,脱落 的细胞组织等则在抵御重金属的毒害作用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
9
2. 主要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 镉(Cd)
• 镉一般在土壤表层0~15cm处累积,而15 cm以下含量显著减少。
• 在土壤中,镉主要以CdCO3、Cd3(PO4)2及 Cd(OH)2的形态存在,其中以CdCO3为主。
• 土壤对镉的吸附率在80%~95%之间。 • 镉在植物各部分的分布:
根>叶>枝的秆皮>花、果、籽粒。
10
2) 铬(Cr)
• 铬是动物和人必需的元素,但高浓度时对植物有害 。
• 土壤中三价铬和六价铬之间能够相互转化。 • 土壤中铬主要以Cr(Ⅲ)存在,进人土壤后,90%以
上迅速被土壤吸附固定,在土壤中难以再迁移。 • 土壤对Cr(Ⅵ)的吸附固定能力较低(8.5%~36.2%)
• 腐殖质中的富里酸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溶解度较 大,易于在土壤中迁移。
• 腐殖质中的腐殖酸与重金属形成的螯合物溶解度小,不易 在土壤中迁移。
5
3)土壤中重金属的沉淀和溶解作用
• 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越高→迁移能力越强。 • pH值↑→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迁移能力↓
•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使 其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 迁移和对植物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