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篇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范例: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范例: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案设计的目的:1.提高学生对《论语》的兴趣和重视程度;2.挖掘学生的潜力,深入到学生内心,引发他们对《论语》的思考;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论语》。
二、教学步骤:1.教师应在课堂上首先介绍《论语》的作者、作品意义、书名涵义等基本知识;2.介绍《论语》中所涉及到的经典案例,通过教师的解析和学生的讨论,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灵感;3.分组组织学生,让学生分别扮演《论语》中的名人,通过研究《论语》的内容,让学生扮演角色,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论语》的思想,并进行良好的互动;4.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论语》中的案例,让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故事,以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5.在讲解《论语》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启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论语》的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论语》背后隐藏的思想内涵;6.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进行交流和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7.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当中可以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论语》中的经典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论语》的核心思想。
2.讨论法:教师通过问题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特定情境下的解决方法,以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和指导。
3.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古代名人的角色,通过学生的讲述和学生对于《论语》的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古代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4.个案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去深入探究《论语》中的各种情境以及古代名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四、教学内容:1.《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教师列举《论语》中的多个名言警句,并让学生以此为出发点,去研究它们所包含的思想含义和思考方式。
有关《〈论语〉十则》优秀的教学设计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感受中国悠久、优秀的传统文化。
⑵ 逐步完善自我,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掌握并运用其中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
一、由疑激趣
1、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是《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举几个例子:
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却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震动。他从哪里找来到资料?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的。别国气象资料只有100多年,我国的却有几千年。
古籍中有治疗癌症的方法。
3、古今不同的常用词:日、省、信、传、习、弘毅、已
4、三个通假字:说通悦,女同汝,知通智
5、出了哪些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作业
反复诵读,直到成诵。
收集整理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
介绍孔子,突出三个最: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展示多媒体资料:孔庙中孔子的塑像、孔庙中孔子讲学的杏坛、山东曲阜孔府大门、孔子墓(山东曲阜)、然后是两段简介孔子的视频。
2、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可以了解我国5000年的历史,知道许多精彩诱人的故事。
课外阅读《论语》。
《梦溪笔谈》中有UFO的记载。
还有关于地震、洪水、日食、月蚀、彗星。
3、给学生一把钥匙,自己打开文言知识之门。对这一课来说,最重要的是指导怎样学习文言文。
读懂──能见言而知意;
论语十则·学习教案设计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终身展的必修课,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保持竞争力。
而学习这门课程并非只有在校时期才学习,工作后同样需要学习,也许学习的方式不同,但学习的正确方法是不变的。
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创立的儒家经典《论语》便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正确方法。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论语》中的十则学习教案设计。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中最初始的一条格言,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意指只有不断重复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习者应该通过反复学习、思考和实践这门课程才能真正理解,从而在实践中迅速地找到正确答案。
教案设计中也应注重在复习时加强重点内容的复习,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
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先了解已经学过的知识。
对于学习者而言,通过温故而知新,可以巩固原有知识,在新知识上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融合,从而为以后学习提供自信。
像这种情况下,教案中应该注重回顾旧知识,并在授课中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在新知识中寻找旧知识的联系。
三、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乐,无以居。
礼乐为古代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如今,学习也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教育的责任是培养健康、快乐、负责任、有创造力的未来公民,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应加强礼仪、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德行品质。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经常和不同的人交流,就一定会有可以学习的新知识。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在巨大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寻找和选择优秀的人成为我们的导师。
教师应该主动与同行交流,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
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共同进步,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和提高至关重要。
五、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话让我们明白,我们需要不时地回顾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改进自己才能更好地成长。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讲小故事、并交流展示查寻成果篇一每组派一名代表讲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限时一分钟。
其他组点评后教师定分。
出示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画面,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自主介绍查阅的资料,展示搜寻的成果;教师予以鼓励,给每组打分,最后出示须重点掌握的文学常识。
以讲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评以促提高,充分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创设一种学习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
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论语》十则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 总不可避开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问题来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论语》十则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板块式教学思路, 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 以养成语感。
读懂《论语》, 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深化感受《论语》精髓。
一、导入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 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 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 我国两千年来, 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 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便是这个意思。
宋代大儒朱熹, 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子书, 并分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
朱注四书, 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 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 所以流传极广, 影响也最大。
我们课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
(第45页)二、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 注意校正读音, 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 每读一则, 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解释。
5、分学习小组, 读课文, 说解释, 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三、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1、同学们双向沟通, 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 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老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
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 与学习习惯有关, 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5篇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习方法:1、诵读法2、评点质疑法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课堂导学: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_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4、总结三个通假字:ABC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论语》十则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习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习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三句讲的是()【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翻译()2、第二则:吾:日:三:省:为:谋:忠:交:信:传:习:翻译本则()3、第三则:故:知:可:以:为: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翻译本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重点难点】重点:目标二难点:目标三、目标一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二、预习检测1、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选文。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
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二)合作解疑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参考译文】第一章: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第二章: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第三章: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仁义礼智信:《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
仁义礼智信:《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经典著作中,有许多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探讨与阐述,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对于现代青少年来说,学习《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对于其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文就是以这样的背景基础之上,针对《论语》中的十则教案,提出一份教学设计方案,以供现代化的青少年教育。
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
2、理解《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在经典中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
4、学习《论语》十则教案,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并进行实践。
二、教学内容1、《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及其在经典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论语》十则教案的教学,包括以下十则:为政、克己复礼、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实事求是、弟子规矩。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对《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经典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给学生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论语》十则教案的重要性并进行实践。
四、课程安排1、第一节课:讲解《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及其在经典中的意义和作用。
2、第二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和发现《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并汇报讨论结果。
3、第三节课:通过给学生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论语》十则教案的重要性并进行实践,并总结课程内容。
五、评价方式1、小组讨论成果汇报2、《论语》十则教案的实际应用和效果3、总结报告六、教学效果分析此次课程设计属于互动式的探索式学习,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论语》十则教案的重要性并进行实践。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重点文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理解各则名言警句,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4、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反省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襟,提高个人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则语录的内涵。
难点: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济宁“孔庙”的视录像与讲解和电影《孔子》中的经典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了解。
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去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
二、初步感知1、仔细听课文的朗读示范,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下列填空题。
(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其恕()乎.2、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老师听后指导,纠正断句,划分节奏,展现句子的层次关系.明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初步造就朗读,理解文言文的根本实力,学习“愠,君子,罔,殆,省,弘毅”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娴熟背诵全文,训练文言文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造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自我解疑以及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探究疑点难点的实力,加强其课堂参加意识,学习总结“留,删,增,换,调”等翻译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所涉及的学习方法,看法及为人修养,参照反省自己。
【根本设想】1、以朗读促理解,启发学生探究的爱好。
2、提倡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做独立思索,联系本人实际,以加深体会。
【课前打算】1、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书籍,登录网站,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2、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
【教学协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沟通收集材料,创设阅读情境〔课件片头:古典音乐伴奏,背景为竹简滚动,孔子不同画像轮番出现。
〕曾听过山东一位副省长特别骄傲地这样向媒体传播山东:“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
”看来,孔子真不愧是我们山东的“品牌”人物。
我们身为孔子的老乡也是倍感荣耀,那你对咱们这位光芒而宏大的老乡又了解多少呢?〔学生沟通。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庙朝圣,“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貌不扬却倍受尊崇,早年虽有理想却不得伸展,儒家创始人……〕大家想亲身倾听这位宏大教育家的谆谆教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十那么。
〔设计意图:利用孔子是山东老乡这一激趣点,吸引学生,造就其课堂参加意识,并留意把课文与多媒体网络有效链接,造就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实力〕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三、疏通文意,扫清障碍背诵格言,名句。
参照自我,找差距。
〔设计意图: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有学问实力,有情感看法,便于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四、朗读感知1、扫清字音障碍:抽生读,留意语音,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重点字词,如:不亦说乎三省诲女是知也的读音应讲解清晰。
《论语十则》课文教案及反思
《论语十则》课文教案及反思《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某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论语十则》课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设计
调学思 结合 “ 而不 思则 罔,思 学
《 < 论语>十贝 课堂教学设计
圄 荐红梅
对君子 的基 本要求有 哪些 ? ( 学
而 不 厌 、不 知 不 愠 、 一 日三 省 、
行 重 于 言 、诲 人 不倦 、不做 器
皿 、周 而 不 比 、人 生 三 戒 、 己所
决议 ,其 总统 奥 巴马访 华演讲时 引用孔子语录 ?为什么有人 断言
( ) 在 孔 子 的教 育 思 想 中 , 3
你 认 为 哪 一点 最 有 价 值 ,为 什
而不学 则殆 ” ,讲 究务 实 “ 之 知
为 知 之 , 不 知 为 不 知 ” 提 倡 ,
么?
( ) 孔 子 说 :益 者 三 友 , 4 损 者三友 。有人 说 :多个朋友 多 条路 。谈谈 你的想法 ? ()请 联 系 生活 实 际 ,谈 5 谈 你对 “ 己所 不欲 ,勿 施 于人 ”
2审 美 之 书 . ()言简 意赅 ,含蓄隽永 1
三. 进 《 走 论语》,了解其意 ( 一)学生讲述 《 沦语》 其
书
()善用 比喻 ,形 象生动 2 ()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 3
四 .走 进 课 文 ,理 解 内涵 ( )品读文本 ,整体感知 一
( ) 教 师 点 评 、补 充 、归 二 纳
的看 法 。
庄 ”为代表的道家 文化 。孑 子是 L 先 秦儒 家始祖 ,名丘 ,字 仲尼 , 春秋 时期鲁 国人 ,我国历史上 最 伟 大的思想家 、教 育家 、典籍 整 理 编 订 家 ,被 尊 称 为 “ 世 师 万
表 ,至 圣 先 师 ” 、东 方 的太 阳 。
“ 因材施教 ” “ 、 循循善诱 ”的教 育原则 。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教案一:《论语》中的“为政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中的“为政篇”的内容和主要思想;2. 掌握《论语》中的相关名句和典故;3.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为政才能。
二、教学重点:1. 《论语》中的“为政篇”的内容和主要思想;2. 相关名句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 讲授法:通过讲解、解读名句和典故,阐述“为政才能”的重要性;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和典故,并探究其含义和启示,例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
2. 讲授:教师简要介绍《论语》中的“为政篇”的背景和内容,并解读其中的名句和典故,例如:“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名句和典故对于“为政才能”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论语》中的“为政篇”的主要思想和对于自己的启示,然后由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讨论,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4. 情景模拟:根据《论语》中的名句和典故,设计情景模拟活动。
例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各种不同的政治情境,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为政才能”的重要性,并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为政才能”来解决问题。
五、巩固与拓展: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论语》中“为政篇”的读后感;2. 探究拓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史书和其他哲学著作,深化对“为政才能”的理解,并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名句和典故,引导学生探究“为政才能”的重要性。
通过分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 <论语 >十则》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3.能熟练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通过分类整理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3.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其成为反省自己的镜子。
2.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积累重点字词,疏通课文;背诵课文,阅读其它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的确,我国两千年多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
如今在联合国总部里悬挂着从《论语》中摘录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说明当今世界,《论语》在治理天下方面还用得着。
治理天下如此,治理一国,一省,甚至一校,一家也是如此,治理个人的一身一心也是如此。
可见《论语》是不可不读了。
二、孔子简介孔子(前 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得很出色。
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
50岁那年(前 500),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
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
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时 14年,终不见用。
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宫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论语》前十则,这些内容涵盖了《论语》的第一、二章,主要包括孔子的言行思想,以及其弟子对其教育理念的阐述。
详细内容如下:1.《论语·学而》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论语·为政》第二则:君子不器。
3.《论语·八佾》第三则: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4.《论语·里仁》第四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论语·公冶长》第五则:巧言令色,鲜矣仁。
6.《论语·雍也》第六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述而》第七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论语·泰伯》第八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论语·子罕》第九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10.《论语·颜渊》第十则:克己复礼为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论语》中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领会孔子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
难点: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论语》原文、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论语》前十则。
2. 讲解:详细讲解每则《论语》的内容,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3. 例题讲解:针对每则《论语》,给出一个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论语》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论语》前十则2. 内容:分别列出每则《论语》的核心观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文言”与“现代”的融合【设计简说】作为初一新生,教好学好《论语十则》有三个现实意义。
一是初一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一下子从从两门课程变为五门学科,急需学习方法的及时跟进,而课文恰好是生动有效的教材;二是初一学生进入初中后,新老师新同学都给他们带来新的人际交往的困惑,课文中大量修身养性的教诲是有益的启示;三是这是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学好它有利于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要达成以上三个意义,就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1、认读字词;2、理解句意,体验感悟;3、积累语言材料。
其中的教学重点是于书本上求知,于现实中求悟。
【教学过程】一、悬念导入北宋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地学习一部书,推崇备至,说只要读得该书半部即可治天下。
因为这本书内容涵盖教育、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自南宋朱熹编订《四书》至民国以来,该书就一直是学童学文言文的首选书本。
该书作者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其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这位作者和这本书就是——教师先范读,正音正句读(节奏),学生再依据课文“阅读提示”及文下注解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两遍之后要达到节奏正确,语速流利,再集体朗读课文,然后同桌间进行背诵竞赛,当堂掌握课文的格言、成语的积累,限时12分钟。
三、质疑问难学生在记背的基础上,进行前后桌之间的合作试译,互相提出与解答自己不懂的语句,或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或提问教师重点解决每一则大意及道理。
教师在巡视中收集学生普遍感到有理解难度,或容易疏忽误解的字词句集中指正讲解。
处理多义词采取义项列举法,如“之”的义项:①的②代词③动词,到、往④结构组词,无意(说明:这种义项归类并不是要学生死记,而是为学生理解提供方便)。
在完成上述环节之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阅读提示分类列举课文内容(课件展示):1、学习方法:第1、2、3、4、5则《论语十则》 2、学习态度:第1、5、6、7则3、修身养性:第1、4、5、6、7、8、9、10则(指导学生根据以上提示准确、大声地分类朗读、复述,并逐条理解蕴含的道理)四、孔子思想理解与应用互渗导语:1988年1月,全世界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巴黎举行会议,会上发表了一项宣言,宣言的第一句就是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500年前回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十则(最新6篇)
《论语》十则(最新6篇)论语十则篇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4、正确默写课文。
5、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逐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4、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则,谁能给大家背背?(复习导入。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对他言行的记载而编写的。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中的有关知识,看看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新授: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检查读音。
如:为矣罔殆3、小组互相读,提出不懂得问题。
4、根据学生提出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这两则论语的意思。
5、学习汇报。
(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则论语的意思: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6、谁想试着说一说。
7、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8、那这则论语中的一个生字我们能想办法把它记住吗?(指导学生随文识字。
)9、小组自学第二则论语。
10、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准确。
11、着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书写。
)12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三、指导背诵。
1、自愿背。
2、齐背。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27、《论语》二则温故知新为师学不思罔思不学殆反思: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好学,背诵较快。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当堂成诵。
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格言、警句。
3.感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及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在七年级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中,我们学习了从《论语》中节选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六则论语。
请大家一起听X读,轻声诵读。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二、作品简介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
它的语句大量化为成语(全文11750字,出成语147条)。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三、了解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某某曲阜市)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图片:家乡图片:弟子:1.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人,曾参之父。
与颜回之父颜路、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
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
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
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
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
曾点墓在其故里南武城。
2.曾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某某费县西南)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他的父亲曾点也是孔子的学生。
曾参是孔子晚年著名的弟子。
曾子很注意自身修养,其以诚信为本,他曾经把孔子一生的学说概括“忠恕”二字,反映了他注重“诚信”的特点。
孔子的孙子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又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曾参对传承孔子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篇
Ten teaching desig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 cius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2、篇章2: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篇章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并诵。
〖教学设想〗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文言文,兴趣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这一节课很关键,所以,这节课尽量不在具体的字词上纠缠,只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则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孔子、《论语》及语录体
二、朗读
三、理解文意
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即每一则语录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然后理解大致意思,朗读背诵。
然后进行集中的字词训练和朗读背诵。
1、“时”“说”“乐”“愠”“君子”
2、“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3、“罔”“殆”的意义;
4、“诲”“女”“知”的意思
5、“谓”“耻”“是以”
6、“识”“厌”
7、“三”“从”“善者”
8、“好”“乐”
9、“川”“斯”
10、“尝”“以”
三、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关上课本,进行练习。
1、见课后练习一、三,使用课件。
2、补充: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给出的短语中的三个以上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F、敏而好学
G、不耻下问
H、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I、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J、默而识之
K、学而不厌
L、诲人不倦
M、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逝者如斯夫。
四、背诵
五、教学板书内容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一、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好学
不耻下问——肯问,善问
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二、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篇章2: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子曰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子曰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子曰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子曰教学重点:目标3
子曰教学难点:目标3子曰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子曰愠罔殆谓哉焉诲
子曰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子曰3.熟读。
子曰一、三分钟演讲
子曰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子曰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子曰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子曰三、文言文入门:
子曰教师讲解:
子曰
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子曰
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子曰
3.通假字
子曰4.朗读与背诵
子曰
5.四种特殊句式:
子曰四、朗读指导
子曰
1.教师范读课文。
子曰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子曰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子曰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子曰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子曰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
子曰(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子曰六、指导翻译第1--5则:
子曰处理方法:
子曰
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子曰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子曰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子曰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子曰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子曰七、指导背诵
子曰八、小结
子曰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子曰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子曰九、作业
子曰l.课后练习一、二题。
A类
子曰
2.背诵全文。
B类
子曰
3.默写全文。
C类子曰本节是入门课,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贪快,只求稳.
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第二课时子曰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子曰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子曰4.朗读与背诵.
子曰教学重点:目标2
子曰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子曰一、三分钟演讲
子曰二、检查复习
子曰朗读全文。
子曰二、导入
子曰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
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
子曰三、翻译课文6-10则
子曰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子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子曰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子曰四、独立思考: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
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
子曰独立思考后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
子曰(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
识之。
子曰(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片断写作:子曰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
样去做。
100字左右
子曰写完后班内交流。
(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子曰六、小结
子曰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
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
子曰七、背诵指导:
子曰抓关键词的背诵法
子曰八、作业
子曰A 1.课后练习三、四题。
B默写课文子曰学以致用,本课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这一点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