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断路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断路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断路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断路器设计Design of 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 Based

on MCU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所在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所在单位: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断路器的控制与研究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 发展现状 (1)

1.2.2 发展趋势 (2)

1.3 智能断路器的基本原理 (2)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3)

第2章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4)

2.1 单片机系统 (4)

2.2 电压、电流互感器 (6)

2.3 AD转换模块 (6)

2.3 人机交互模块 (7)

2.4 温度检测与时钟电路 (8)

2.5 通信模块 (9)

2.6 本章小结 (9)

第3章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11)

3.1 主程序 (11)

3.2 保护模块软件设计 (12)

3.2.1 三段电流保护软件设计 (12)

3.2.2 接地故障保护软件设计 (14)

3.2.3 过电压、欠电压保护设计 (15)

3.3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15)

3.4 本章小结 (16)

第4章控制器的仿真及分析 (17)

4.1 基于Proteus的保护仿真模块 (17)

4.2 过载长延时保护性能测试 (20)

4.3 短路延时保护性能测试 (20)

4.3 单相接地保护性能测试 (21)

4.3 过压保护性能测试 (21)

4.4 本章小结 (22)

I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断路器的控制与研究

结论 (23)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I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断路器的控制与研究

摘要

低压断路器是供配电系统中的一种控制与安保装置,对供电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断路器智能功能实现的基本原理上,对主控制单元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研究与设计,从而实现断路器的智能保护功能。

在学习和总结国内外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以Atmel公司的AT89C51芯片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对现场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读取和判断,以实现故障判断及保护功能。硬件设计主要包括:CPU系统、数据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温度检测与时钟电路;软件设计包括:三段电流保护、接地保护、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通信模块等软件的设计。最后,为了验控制器的智能保护效果,在proteus 仿真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数据表明控制器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断路器;智能控制;单片机;proteus

I

ABSTRACT

Low voltage circuit breakers is a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trol and protection devices for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power grid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 intelligent control unit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 protection.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abroad and summary information on the design with Atmel's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bit control core, on-site data collection and real-time judge, in order to achieve fault protection. Hardware design includes: CPU system,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AD converter modul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module,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clock circuit; software design includes: three sections designed current protection, ground fault protection design, overvoltage and undervoltage voltage protection design, communication module software design. Finally, in order to verify tha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controller in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 to build a simulation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function controllers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Breaker;Intelligent control;MCU;proteus

II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第1章1.1 课题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的迅猛增长,各种高精度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电网的供电质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这就要求电力行业不断更新完善供电技术,使整个电网安全、经济、可靠、高效的运行[1]。

断路器是保护电网和负载发生故障的低压开关设备,对整个供电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传统断路器的保护功能是通过电磁部件实现的,其保护精度差,抗干扰能力低,可靠性不高,若器件故障,容易引起误动作[2]。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逐渐提升,早期的断路器已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在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以及传感器的发展推动下,提出了可智能化的断路器使,使其在性能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和发展。

智能断路器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为主控制芯片,可对电压、电流、频率、温度等各种现场信息进行实时采样、显示和处理,其内部具有电流保护、接地保护、过电压及欠电压等保护功能[3]。此外,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整定值,通常具有故障诊断、故障信息查询、报警及实验等功能。本文主要是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断路器的控制与研究。

第2章1.2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发展现状

国外对电力自动化保护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在60年代中期,由英美等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使用计算机来实现电力自动化保护的概念,但受到当时微处理技术的制约,该概念在实验初期就搁置了[4]。在80年代初期,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功能较完备的断路器得以实现。到上世纪末期,电力系统自动化保护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推广。目前,在国外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施耐德公司的Masterpact MT系列、ABB公司的F系列、梅兰日兰的M系列、三菱公司的AE系列、西门子公司的3WN系列。

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国内的产品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以DW10、DZ10等系列产品为代表,由于当时的技术功能不完善,所以没有在市场上得到推广。第二代主要包括自开发产品和引进产品两种系列,自开发系列以DW15、DZ20为代表,引进技术系列主要以ME、TO、TG、3TB、B系列为代表,其性能较第一代产品得到了相对的提升[5]。第三代产品则以DW45、S等系列为主,其性能与国外90年代产品类似。目前,智能化的断路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提出了可通信的智能功能,其主要是在智能化的基础上加入了CAN总线通信

1

第1章绪论

功能,可使断路器和微控制器进行双向数据通信,从而实现遥控、遥测、遥调和遥讯的功能[6]。

1.2.2 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外的产品和技术发展方向,目前断路器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及功能多样化

智能化就是在断路器中采用微处理器技术,从而实现自身的保护功能,还可对现场的各种信息进行采样和处理,并对其进行显示[7]。此外,一部分断路器还具有诊断、实验和监控等功能;有的断路器还可对供电质量进行分析;高级的断路器还实现了无线通信的功能。

2、可通信化

将微处理技术和CAN总线技术应用到断路器中,使智能断路器的工作状况和现场参数通过CAN总线与其它设备进行通讯,使系统实现网络化,以适应电气设备逐渐智能化的趋势。

3、模块化和通用性

将智能断路器的控制系统、触头系统、操作机构等主要功能部件分开设计,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组装[8]。模块化设计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易于实现产品的生产,有利于断路器的维护和功能拓展。同时,其各个模块部件具有通用性,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厂家的功能模块,实现满足功能的最优组合。

第3章1.3 智能断路器的基本原理

智能断路器的控制原理图如图1.1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断路器的控制中指。控制器主要由智能识别、数据采集和调节三个功能模块构成。

数据模块将采集到的电网模拟信号通过A/D模块转换为供MCU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传输给智能模块进行分析,智能识别模块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其内部为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根据系统的设定参数和当前采集的数据来识别和判断当前电网的工作状态[9]。

当系统出现故障,微处理器对其进行判断,若满足需要切断供电的条件时,则发出断电信号,驱动相应的执行部件完成断电工作。调节模块由人机界面和通讯端口构成,通过交互界面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来设置保护动作触发的条件[10]。上位机可通过通讯端口对当前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调整保护功能动作的条件和其它系统参数。

2

第1章绪论

3

智能控制器

图1.1 智能控制器的原理图

智能控制相对于传统的断路保护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保护性好、体积小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第4章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设计的内容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断路器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设计。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实现断路器的智能保护功能。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课题背景、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智能断路器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为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第三章为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第四章为控制器系统保护功能的仿真及分析。

第2章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第2章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本文设计的控制器应实现的功能如下所示:

1、测量功能

对现场的三相电压和电流、中线电流与接地电流、现场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

2、保护功能

该功能包括:三段电流保护,其主要由过载延时保护、短路延时保护及短路瞬时保护三部分组成;接地故障保护;温度保护;过电压及欠电压保护[11]。

3、显示功能

显示现场的接地电流、三相电压及电流等参数,以及显示现场温度及时间和日期的功能。

4、自诊断功能

控制器可对断路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自诊断,当系统出现如EEPROM故障、采样错误、参数丢失、RAM或ROM出错等问题时,显示模块均可对其进行显示,并提示报警信息[12]。

5、通信功能

支持Modbus协议,上位机可通过RS485接口与控制单元实现通讯功能。

综上所述,智能控制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如图2.1所示。

图2.1 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第5章2.1 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是断路器控制单元的中央处理器,所以单片机的性能对整个控制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选用Atmel公司的AT89C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的CPU。AT89C51

4

第2章 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5

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微控制器,与80C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内Flash 存储器可在线重新编程,从而使AT89C51功能更完善,应用更加灵活,在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引脚封装图如图2.2所示[13]

图2.2 AT89C51引脚封装图

AT89C51单片机的主要性能如下:

1、与MCS 51 单片机产品完全兼容;

2、8K 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可在线编程,擦写次数不少于1000次;

3、具有256字节的片内RAM ;

4、全静态工作模式:0Hz 3MHz ~;

5、具有三级程序锁定位;

6、32根可编程I /O 口线(P0、P1、P2和P3口);

7、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T0,T1和T2,一个看门狗定时器; 8、8个中断源、6个中断矢量、2级优先权的中断结构; 9、1个全双工UART 串行通道;

10、2种低功耗节电工作方式: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第2章 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6

11、双数据指针TPTR0和TPTR1; 12、具有掉电标识符POF ; 13、工作电源电压:4.0~5.5V [14]

第6章

2.2 电压、电流互感器 控制器需要采集电压和电流信号,所以采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对信号进行测量,并将一次侧数值较大的信号转换为二次侧数值较小的信号,输送给微处理器,来实现测量、保护等功能。

本文采用AV100750-电压互感器采集电压信号,其内部为初、次级匝比为1:1的电流互感器。输入侧串接限流电阻,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以mA 为单位的电流信号,二次侧获得一个相同的电流信号,经运放和处理后,将该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其原理图如图2.3所示,输入电压1u 在限流电阻1R 的作用下,使一次侧产生电流1i ,初、次级的匝比为1:1,所以2i =1i ,经采样电阻2R 后得到输出电压2u 。

i 1:1

i

图2.3 电流型电压互感器原理图

采用LT208S7-电流传互感器采集电流信号。该互感器测量范围宽、响应速率快、精度高、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电气隔离和抗干扰功能,可安全可靠的稳定工作[15]

第7章

2.3 AD 转换模块 AD 转换模块可将现场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可供单片机识别的数字量,本文选

用美国TI 公司的转换芯片TLC1543,该芯片采用串行通信接口,具有多路输入通道、较高的性价比、易于实现和单片机通信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现场数据采集系统中。

单片机与TLC1543芯片的原理图如图2.4所示,其中AIN0~AIN10为11个模拟输入端,REF +和REF -为基准正负信号,CS 为片选信号,通过CS 信号的下降沿可复位

计数器及使能ADDRESS 、

I /OCLOCK 和DATA OUT 。ADDRESS 为串行数据输入端,其为一个4位的串行地址,可选择下一个要被转换的模拟数字信号[18]

。DATA OUT 为

A /D 转换完成3态串行输出端,可与MCU 或外围的串行口进行通信。I /O CLOCK 为

数据输入/输出提供同步时钟信号,系统时钟由片内产生。在转换结束时,EOC 输出端

第2章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变高表明转换完成[21]。

图2.4 TLC1543芯片与单片机的接线原理图

第8章2.3 人机交互模块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系统当前的运行参数及状态进行显示,所以断路器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及键盘接口电路。采用4个LED数码管表示现场的工作状况,分别是故障、过载、温度和电源等信息。当断路器因短路、过电压、欠电压等错误发生动作时,故障LED灯将变亮;当过载电流比过载长延时保护设置值大时,过载LED灯将变亮;当现场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时,温度LED为熄灭状态,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温度LED将变亮;当电源正常工作时,电源LED灯亮,切断电源时,LED灯将熄灭[16]。

键盘模块采用4个按键,分别为左、右、取消和确认功能。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器、LED指示灯、键盘的原理图如图2.5所示。

7

第2章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图2.5 人机交互模块与单片机的接线原理图

第9章2.4 温度检测与时钟电路

采用高性能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现场的工作温度,以防止断路器因温度过高而发生错误或损坏,该传感器为数字式且仅需要一条数据线传输,易于与CPU连接,可以去除A/D模块,降低硬件成本,简化系统电路,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小、使用方便等优点[21]。

基于DS18B20的温度检测电路如图2.6所示。

图2.6 温度检测电路

DS1302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涓流充电时钟芯片,内部具有实时时钟、日历和31字节的RAM存储时间数据,通过简单的I2C三线串行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支持单字节和突发式数据传输模式。可根据月份和闰年的情况自动调整月份的结束时间,还可由用户决定时钟是以24小时制式还是12小时制式工作。芯片有着2.0V~5.5V的供电范围,在5V时其接口与TTL电平兼容并功且耗很低[22]。

8

第2章 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9

时钟电路如图2.7所示,在引脚2和引脚3之间接32768Hz 的晶振以及10pF 的电容构成稳定的自激振荡器,为内部时钟电路提供脉冲,引脚5、6、7连接到单片机的I /O 口,此处的3个引脚串接上拉电阻。

图2.7 DS1302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

第10章 2.5 通信模块

本文的通信模块采用Modbus 协议及RS485通信接口,RS485接口电路采用美国TI 公司的SN65LBC184芯片,其引脚图如图2.7所示,该芯片具有如下特点:

1、片内集成4个瞬时过压保护管;

2、具有承受高达400W 功率的瞬时电压脉冲;

3、具有稳定的传输速率;

4、具有自动热关断和ESD 保护功能;

5、总线可挂接128个节点[17]

图2.8 SN65LBC184芯片

第11章 2.6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断路器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主要完成了单片机系统、电压电流互感器、

AD

转换模块、人机交换模块、温度检测与时钟电路、通信模块的设计。通过单片机系

第2章控制器的硬件设计统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控制,可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10

第3章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第3章控制器的软件设计第12章 3.1 主程序

图3.1 主程序流程图

11

第3章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C语言是目前单片机开发中较常用的高级语言,其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和移植性都很好,对硬件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所以本文选择C语言进行软件设计[19]。

编程采用Keil C51这个集成开发环境,Keil C51是德国Keil S 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其可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开发调试工具u Vision3,现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单片机开发软件。

主程序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流程框图如图3.1所示。

第13章 3.2 保护模块软件设计

保护模块是整个控制器系统最重要的功能,通过采集电路中的各项参数,经单片机处理和运算后,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判断和保护。

3.2.1 三段电流保护软件设计

图3.2 三段电流保护流程图

12

第3章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13

过流保护功能主要由过载长延时保护、短路短延时保护和短路瞬时保护三部分构成,123r r r I I I 、、为对应的整定电流阈值,以18r I 为短路短延时反时限保护和定时限制保护的分界点。当1r I I <时,正常运行;当12r r I I I <<时,进行过载长延时保护;当

218r r I I I <<时,进行短路短延时反时限制保护;当138r r I I I <<时,进行短路瞬时保护。其流程图如图3.2所示。

过载长延时反时限制保护的流程图如图3.3所示,其中Q 为能量累加值,m Q 为脱扣能量值。

图3.3 过载长延时保护流程图

短路短延时保护分为反时限和定时限两种情况,当18r I I <时,为反时限情况,脱扣时间与电流成反比;当18r I I ≥时,为定时限情况。程序流程图如图3.4所示。

瞬时保护没有累积能力,可以根据采样到的电流与3r I 进行比较,若连续两个周期的电流均不小于3r I ,则发出脱扣信号。

第3章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14

图3.4 短路短延时保护流程图

3.2.2 接地故障保护软件设计

图3.5 接地故障保护流程图

该保护采取定时限制保护特性,当接地电流1g r I I >、并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则发出

第3章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15

脱扣信号,其保护流程图如图3.5所示。

3.2.3 过电压、欠电压保护设计

图3.6 过电压保护流程图 图3.7 欠电压保护流程图 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模块采取定时限制护特性,当其中任意一相的电压值大于过电压保护的设置值或低于欠电压保护的设置值,且超过规定时间,则发出脱扣信号。

第14章 3.3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通信模块的运行如图3.8所示,其为上层任务提供串口数据接收和数据发送两组函数,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缓冲资源服务,每套资源包括接收环形缓冲、环形缓冲头指示、尾指示及调用接口的命令[20]

智能断路器的设计方案

智能断路器的设计方案 一. 系统的整体框架 二. 智能断路器各个模块映射的通信协议栈及通信特点 断路器位置 刀闸位置 弹簧状态 合闸控制信号 开关位置信息 分合闸命令 断路器 遥控 储能电机操作电流 刀闸电机操作电流 分闸线圈操作电流 合闸线圈操作电流 开关触头的温升 灭弧室真空度 分闸速度 合闸速度 保 护电流 测量电流 保护电压 测量电压

从图中可以瞧出:MMS映射了全部的A协议集与T协议集,复杂程度最高。但就是该模块主要实现的就是断路器参数的在线检测与远程控制,因此对通信的实时性要求并不高,基本上就是以人的反映时间为准。 GOOSE模块直接映射到了以太网,其目的就是保证分合闸GOOSE报文的快速传递,因此它的特点就是:通信映射简单,但就是实时性要求高,GOOSE报文的时延必须小于2ms。 SMV也直接映射到了以太网,其特点就是:实现简单,但就是实时性要求最高,SMV的时延必须控制在微秒级。 三.具体的实现方案 1.方案一

图中所示为南瑞的开关设备智能装置实现方案。CPU采用Freescale公司高性能32位微处理器,考虑到GOOSE与SMV的强实时性要求,在系统中嵌入Vxworks专业硬实时操作系统。MMS,GOOSE,SMV全部在嵌入式单系统中实现。 其优点就是:结构紧凑,硬件平台比较简单,实现起来相对容易; 缺点就是:①采用专业的实时操作系统直接提高了研发经费,个人觉得仅仅为了满足GOOSE与SMV的实时性而采用Vxworks有点浪费; ②由于该系统只采用了61850定义的逻辑节点进行建模,因此系统在线检测的信息种类相对偏少。应该按照62271-3标准进行建模,个别的检测参数如果在标准中没有对应的数据对象,可以考虑扩展建模。 ③由于CPU的IO口有限,该方案中的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采样信号只能以QSPI(同步队列串行接口)方式通过CPU的IO口送入CPU中。这种方式下将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采样值的巨大时延,产生很大的相位偏移。这种 时延在电子式互感器的设计规范中将不可容忍。 2.方案二

ZW32真空断路器使用说明书

1. 概述 ZW32-12 系列户外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系三相交流50Hz户外高压开关设备,主要用于农网和城网的10kV户外配电系统,作为分、合负荷电流、过载电流及短路电流之用;也可用于其它类似场所。ZW32-12系列户外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符合国家GB 1984《交流高压断路器》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056《高压交流断路器》等标准。 2. 型号及含义 3. 使用条件 3.1 正常使用条件 a) 周围空气温度: -40℃~+40℃; b) 海拔高度: 不超过2000m; c) 周围空气可以受到尘埃、烟、腐蚀性气体、蒸汽或盐雾的污染; d) 风速不超过34m/s(相当于圆柱表面上的700Pa); e) 来自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处部的振动或地动是可以忽略的; f) 污秽等级:Ⅲ级。 3.2 特殊使用条件 断路器可以在不同于以上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这时用户的要求应和制造厂家进行协商,并取得一致的意见。 3.3 如超出上述正常使用条件,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 4. 技术参数 4.1 断路器主要技术参数

4.2 断路器装配调整参数 4.3 CTB弹簧操动机构主要技术参数

4.4 带隔离开关的ZW32户外真空断路器,除满足表1、表2的要求外,隔离开关部分还应满足表4的要求 5. 断路器结构特点 5.1 断路器采用三相支柱式结构,具有开断性能稳定可靠、无燃烧和爆炸危险、免维修、体积小、重量轻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5.2 断路器采用全封闭结构,密封性能好,有助于提高防潮、防凝露性能,特别适用于严寒或潮湿地区使用。 5.3 三相支柱及电流互感器采用进口户外环氧树脂固体绝缘,或采用户内环氧树脂外包有机硅橡胶固体绝缘;具有耐高低温、耐紫外线、耐老化等特点。 5.4 操动机构采用小型化弹簧操动机构,储能电机功率小,分合闸能耗低;机构传动采用直动传输方式,零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操动机构置于密封的机构箱内,解决了操动机构锈蚀的问题,提高了机构的可靠性。 5.5 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可采用手动或电动操作及远方遥控操作。可与智能控制器配套实现配电自动化,也可以与重合控制器配合组成自动重合器、分段器。 5.6 断路器可以装设二相或三相电流互感器,供过电流或短路保护用,也可以给智能控制器提供电流采集信号;根据用户要求可加装计量用电流互感器。

传统开关柜的智能化改造

传统开关柜的智能化改造 为适应国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部署,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公司制定了传统开关柜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计划。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传统的高低压开关柜及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这些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利润率逐年下降,亟待开发出一批适应电力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来拓展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智能开关柜是智能变电站的一个重要设备,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传统开关柜进行智能化改造既是电力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 传统开关柜主要是通过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控制继电器、互感器及各种电工仪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电能表等)组合成的开关控制柜来实现配电、控制、保护、监视等功能。这种传统的开关柜需要配有多种模拟指针仪表及继电器,给生产、储存、维修带来极大小便,并且以人工直接操作为主,无法实现计算机智能管理,对于较为复杂的控制逻辑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智能化开关柜是新一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在现有的普通开关柜基础上配置智能型保护控制单元,与新型的智能仪表(测温装置、网络电力仪表、智能配电监控/保护模块等、网络I/O等)进行配合,通过其网络通讯接口与中控计算机系统联网,从而实现对各供配电回路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度量等电参数进行监测以及对断路器的分合状态、故障信息、触头等关键部位的温度信息进行监测,对断路器的分合状态进行控制,配合远程监控软件,从而实现对开关柜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由此可见,智能化开关柜是智能配电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利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而构成的集控制、保护、测量和通信于一体的装置。 以高压开关柜为例,目前国内高压开关柜行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虽有较大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将数字技术,在线监测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智能化手段在于应用于高压开关柜中。如ABB公司采用REF542plus智能型控制保护单元,使开关柜智能化、操作傻瓜化,而我国的高压开关柜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先进水平。

智能控制器使用手册范本

一概述 智能控制器是框架式空气断路器的核心部件,适用于50~60Hz电网,主要用作配电、馈电或发电保护,使线路和电源设备免受过载、短路、接地/漏电、电流不平衡、过压、欠压、电压不平衡、过频、欠频、逆功率等故障的危害;通过负载监控,需量保护,区域连锁等功能实现电网的合理运行。同时也用作电网节点的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电能、需量、谐波等电网参量的测量;故障、报警、操作、电流历史最大值、开关触头磨损情况等运行维护参数的记录;当电力网络进行通讯组网时,智能控制器可用为电力自动化网络的远程终端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智能控制器支持多种协议以适用不同的组网要求。 二基本功能 对于M型无任何可选功能(加*的项目)时其功能配置为基本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基本功能配置 2.1.3 通讯功能 通讯功能为可选项,对于M型没有通讯功能,对于H型通讯协议可根据需要选择为Modbus,Profibus-DP,Device net. 2.1.4增选功能选择 增选功能为可选项,M型,H型都可以选择增选功能配置,不同增选功能代号与增选功能内容如表2所示。

2.1.5 区域连锁及信号单元的选择 “区域连锁及信号单元”为可选项,M型、H型都可以选择信号单元的功能配置,当信号单元选择为S2,S3时,控制器具备区域连锁功能。 2.2 技术性能 2.2.1 适用环境 工作温度:-10℃~+70℃(24h?内平均值不超过+35℃) 储存温度:-25℃~+85℃ 安装地点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允许由于温度变化产生在产品表面的凝露。 污染等级:3级。 (在和断路器装配在一起的情况下) 安装类别:Ⅲ。 (在和断路器装配在一起的情况下) 2.2.2工作电源 由辅助电源和电源互感器同时供电,保证负载很小和短路情况下控制都可以可靠工作。控制器的供电方式有下面3种方式: a.电源CT供电 额定电流大于等于400A时,一次电流单相不低于0.4In,三相不低于0.2In时控制器正常工作。额定电流小于400A时,单相不低于0.8倍,三相不低于0.4倍In时控制器正常工作。 b. 辅助电源供电 额定电压:DC24V (ST450-3仅支持此种方式),允许变动范围:±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1000A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设计

毕业论文 题目:1000A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设计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101 学号: 2011XXXXXXX 学生: XXXXXX 导师:梁锦 完成日期: 2015 年 6 月 15 日

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1000A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设计 XXX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XXX学号 2011XXXXX 指导老师梁锦职称副教授教研室主任谢卫才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 1. 断路器整体结构设计。 2. 智能脱扣器设计,这一部分是重点,包括互感器设计计算,参量采样,输出模块设 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 3. 电磁兼容设计。 4. 各功能模块的配合,全部器件的装配。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3月5日至3月16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 3月18日至3月30日:毕业实习 4月1日至4月10日:总体方案的确定 4月11日至5月5日:硬件系统的设计 5月6日至5月20日:软件设计 5月21日至6月8日: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6月9日至6月12日:修改、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6月13日至6月18日:毕业设计答辩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概述 (1) 1.1 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1) 1.2 智能脱扣器的发展 (1) 1.3课题主要研究容 (2) 第2章方案设计及断路器保护功能 (3) 2.1 方案的总体设计 (3) 2.1.1智能监控单元 (3) 2.1.2系统总方案的设计 (3) 2.2 电压电流测量方法的选择 (4) 2.2.1 交流电参数的定义 (4) 2.2.2 采样定理 (6) 2.3 同步采样法在交流测量中的应用 (7) 2.3.1 同步采样定义 (7) 2.3.2 同步采样计算公式 (7) 2.4 万能式断路器 (8) 2.4.1 断路器零部件的设计 (8) 2.4.2 断路器的保护功能 (12)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14) 3.1 单片机的选择 (15) 3.1.1 主控单元的确定 (15) 3.2智能脱扣器电源 (17) 3.3 智能脱扣器电路 (17) 3.4 数据采集 (19) 3.4.1信号采样、处理电路 (19) 3.5 A/D转换电路 (21) 3.5.1 ADC0809简要介绍 (21) 3.5.2 ADC0809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23) 3.6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 (24) 3.7 8051与PC通讯接口电路 (26) 3.7.1 RS-232-C接口标准 (27) 3.7.2 RS-232-C传输接口电路的设计 (27) 3.8 报警电路 (28)

智能化断路器的开发

产品介绍 智能化断路器的开发 王富东 王家善 邵光庆 苏州大学工学院(215021) 唐春潮 杨正明常熟开关厂(215500) 摘 要 对智能化断路器的开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一些基本的单元电路和相关技术,如单片机、专用集成电路、集成传感器、电源技术和系统集成化技术等。重点讨论了用于智能化断路器的智能化全功能低压脱扣器的开发,包括主要技术要求,总体结构和功能电路设计等。 叙 词:断路器 智能化 脱扣器 功能电路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ircuit B reaker W A N G Fudong W A N G Jiashan S HA O Guangqi 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University (215021) TA N G Chunchao YA N G Zhengm i ng Changshu Switchgear Plant (215500) Abstract :S ome key technologie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S ome basic element circuit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such as microprocessor ,special integrated circuit ,integrated sensor ,power supply and integrated system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release with full functions for 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the main specifications ,gene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design of function circuits etc were discussed. K ey w ords :circuit breaker intelligence release function circuit 第一作者王富东,男,1957年生,1990年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副教授。 1 引 言 供电网络中的电气开关(包括断路器、转换开 关和接触器),通常情况下用于闭合或断开供应电能的电路,以达到停电、供电和转换电路的目的。当电网出现不正常情况时,例如过载、过压和欠压、短路等,能自动地把负载从电网上断开。因为这些不正常情况将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人身死亡事故或造成火灾。 配电用断路器主要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做过载、短路、过压和欠压保护之用,也可用作为电路的不频繁操作。配电用断路器有选择型和非选择型两类。非选择型保护特性较为简单,多用于支路保护。主断路器则要求采用选择型,以满足电路内各种保护电器的选择性断开,把事故区域限制到最小范围。 传统的断路器保护功能是利用了某些物理效 应,通过机械系统的动作来实现的。因而体积较大,效果也不够理想。为了防止用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影响整个供电线路,以及在供电网络出现异常时损坏用电设备,在传统断路器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出更可靠的和具有更多保护功能的断路器。例如,具有短路保护、过流和过热保护、漏电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的断路器。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出现大大缩小了普通电子电路的体积,因此出现了以专用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多功能断路器。这种断路器已经比原有的机械式断路器进了一大步,但仍然不能称之为智能化。 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电气开关的智能化提供了条件。智能化的电气开关,不仅能够提供普通断路器的各种保护功能,还能够实时显示电路中的各种参数(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各种保护功能的动作参数也可以显示、设定和修 — 31—智能化断路器的开发低压电器(2000№2)

ZW32-12真空断路器详细说明书

ZW32真空断路器说明书,由浙江高耀电气有限公司提供,ZW32真空断路器说明书里面包括了,ZW32真空断路器型号含义和ZW32真空断路器使用条件,ZW32真空断路器参数,ZW32真空断路器,ZW32真空断路器安装尺寸,及ZW32真空断路器动作原理,ZW32真空断路器安装与维护等,如果觉得好或还算全面,可以下给我们评价,这样我们才能力量拿出更好的做品出来分享,谢谢! ZW32-12型户外柱上高压真空断路器 1. 概述 ZW32-12系列户外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系三相交流50Hz户外高压开关设备,主要用于农网和城网的10kV户外配电系统,作为分、合负荷电流、过载电流及短路电流之用;也可用于其它类似场所。ZW32-12系列户外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符合国家GB 1984《交流高压断路器》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056《高压交流断路器》等标准。 2. 型号及含义

3. 使用条件 正常使用条件 a) 周围空气温度: -40℃~+40℃; b) 海拔高度: 不超过2000m; c) 周围空气可以受到尘埃、烟、腐蚀性气体、蒸汽或盐雾的污染; d) 风速不超过34m/s(相当于圆柱表面上的700Pa); e) 来自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处部的振动或地动是可以忽略的; f) 污秽等级:Ⅲ级。 特殊使用条件 断路器可以在不同于以上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这时用户的要求应和制造厂家进行协商,并取得一致的意见。 如超出上述正常使用条件,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 4. 技术参数 断路器主要技术参数

断路器装配调整参数 CTB弹簧操动机构主要技术参数

带隔离开关的ZW32户外真空断路器,除满足表1、表2的要求外,隔离开关部分还应满足表4的要求 5. 断路器结构特点 断路器采用三相支柱式结构,具有开断性能稳定可靠、无燃烧和爆炸危险、免维修、体积小、重量轻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断路器采用全封闭结构,密封性能好,有助于提高防潮、防凝露性能,特别适用于严寒或潮湿地区使用。 三相支柱及电流互感器采用进口户外环氧树脂固体绝缘,或采用户内环氧树脂外包有机硅橡胶固体绝缘;具有耐高低温、耐紫外线、耐老化等特点。 操动机构采用小型化弹簧操动机构,储能电机功率小,分合闸能耗低;机构传动采用直动传输方式,零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操动机构置于密封的机构箱内,解决了操动机构锈蚀的问题,提高了机构的可靠性。

变电站10kV开关柜智能化改造研究 徐建征

变电站10kV开关柜智能化改造研究徐建征 发表时间:2018-03-14T09:44:58.1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作者:徐建征 [导读] 摘要:变电站10k V开关柜是站内的主要设备之一,具有数量众多、投运时间跨度大、生产厂家多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开关柜体积小、柜内空间狭窄、故障隐患难以人力观察发现等缺陷。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变电站10k V开关柜是站内的主要设备之一,具有数量众多、投运时间跨度大、生产厂家多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开关柜体积小、柜内空间狭窄、故障隐患难以人力观察发现等缺陷。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落地项目越来越多,智能化开关柜也提上日程,但主要限于新建设试点站采购新开关柜的范畴,数量庞大的现存变电站10kV开关柜(以下简称开关柜)智能化改造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传感技术、光纤、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络底层的金属封闭开关柜,因此对开关柜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具有检测、监控、保护、通信、远程网络监测等功能,而且能实现感知、记忆、自诊断、自修复等智能化操作。 关键词:变电站;10kV;开关柜;智能化;分析 1导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生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需求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大,当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以上电力系统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智能电网这一理念,可以说智能电网已成为将来电力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我国也正在着力建设智能电网,以满足我国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智能变电站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智能电网的“连接桥梁”,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更安全、可靠、低碳、环保,能很好的解决传统变电站所暴露出的各种弊端,因此,对智能变电站建设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对移开式开关柜活门进行主动驱动方式及主动安全闭锁的智能化改造 现阶段的开关柜静触头安全遮蔽活门,依靠配置在手车室内的一整套摇臂-杠杆运动机构,由手车本体在运动中驱动,手车摇进时通过配合机构分别驱动上、下两件活门向上和向下运动,此时活门打开,动触头进入静触头盒与静触头啮合接通;手车摇出到一定位置时,活门机构与手车本体脱离接触,活门依靠复位弹簧驱动反向运动,恢复到关闭位置。这种复杂的驱动方式,在运行中不断发生故障,有时甚至酿成事故。由于2009年相继发生了两起活门故障导致的开关柜燃弧事故,造成设备和人身伤害,广东电网公司为此于当年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并发布了专门的反措要求。现有的活门驱动方式和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被动操作。活门驱动是由手车进行的,不操作手车,则活门无法运动去配合手车移动到工作位置和检修位置,所以活门是间接被动操作。二是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活门位置不能自锁。零件多:整套机构包括滚轮、摇臂、推杆、导向杆、弹簧、定位件、活门等,有些还包括与手车的闭锁件;结构分散:这套机构分散布置在手车室内左右两侧,相距800mm-1000mm,左右两侧相互之间无直接联系;要作复杂的变向运动:要将手车的直线运动转化为垂直运动;不能自锁:活门在开启位置不能自锁,要靠驱动机构保持。上述原因容易导致活门故障,例如倾斜、开启不到位、上活门失控下坠,这样极易造成手车不能正常移动,并将损坏手车触头触臂和活门,导致送电或停电操作失败。由于开关柜结构的原因,当活门机构发生故障而又必须完成送电或停电操作时,由于活门无主动驱动的预设机构,操作者将不能在完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条件下实施人工干预,导致操作人员处于风险之中。例如活门下坠后卡住触头,手车还在工作位置,只能强行解锁手车室门,用绝缘杆推升活门并一直支撑到手车摇出,至少两位操作人员直接处于威胁之下。 3智能化开关柜简介 一是初级智能型—微机保护、个别在线监测功能及通信。二是)基本智能型—电子传感器(电量变化)的应用,控制、操作集成化(设备层),电动操作,在线监测,通信。三是智能型—全面在线监测、统一架构的系统平台及三层网络集成的通信模式,即变电站层与上级调度中心通信,网络层设备间的信息集成和点对点通信,间隔层设备内部各种LED的集成。为此,开关柜的智能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开关作为供用电设备(变压器、电机、馈电线等)的基本控制与保护电器,无论控制、保护对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均能可靠工作。二是加强对开关柜工作状态的监控(主要是非电量测试),以提高其工作可靠性。三是智能开关柜是电网运行自动化、工厂自动化CFA)、过程控制自动化(PA),智能大厦等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基础(硬件平台),应保证这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4对移开式开关柜断路器手车(隔离手车)移动和接地刀操作的智能化改造 现阶段移开式开关柜冷热备用操作和地刀操作,都需要到现场开关柜柜旁进行,在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大趋势下,经济性和及时性受到很大影响。对断路器手车移动的智能化改造内容,一是在手车的底盘车上进行电动驱动改造,只需简单的加上驱动丝杆的啮合器,现有的所有产品,空间都是足够的,改造后可实现冷热备用转换的遥控操作;二是要求实现原来人工摇进摇出的位置控制和感知智能,这个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实现,使手车的工作位置和试验位置受到精确的控制和监测,并且要求与地刀实现联锁与反联锁;三是采用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理念:断路器手车在安装和使用中,经常出现丝杆损坏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是人工操作,到限位后再继续加力摇动,必然损坏,导致手车无法使用,进行智能化改造,不仅能在手车到位时由位置开关控制自动停止,而且要求电动驱动机构具有过力矩保护功能,防止位置开关失效造成断路器底盘车的损坏,推荐使用滚珠式扭矩限制器实现过力矩保护,价廉且可靠耐用。 5运动部件动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可视化 现阶段开关柜内部,包括隔离刀闸操作、地刀操作、手车插头移动、活门的运动情况,依靠人工柜旁观察,它们的实际位置,则依靠位置触点和人工现场观察确定,现场情况如何,只有现场的人才清楚,对调度人员和遥控操作人员来说,存在不小的风险。而由于移开式开关柜的结构原因,活门的位置在现场也是无法观察的,这就对操作者造成了风险。进行改造的基本要求,一是简单,只需简单地在开关柜内安装普通的摄像机,就可实现相关情况的可视化;二是适应柜内环境,采用具有红外功能的产品;三是图像能在现场显示和压缩上传到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遥视。可视化改造后,可取代采用活门检查手车检查活门运动的方式,以实际实时状况取代模拟检查,同时实时图像上传可为调度及监督人员提供操作现场信息,有需要时重点监测部位采用高清可变焦技术观察细节。 6结论 变电站现有的10kV开关柜智能化改造,是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具体应用,符合智能化设备的技术发展方向,是提高电网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造内容包括移开式开关柜活门主动驱动方式及主动安全闭锁方式改造取代被动方式,重点部位在线测温取代人工现场测温,运动部件动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可视化取代人工柜旁观察,远程进行断路器/隔离手车冷热备用电动操作和地刀电动操作取代人工柜旁

万能断路器说明书..

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使用说明书 1.概述 1.1适用范围 HJW1系列空气断路器(以卜简称断路器)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400V、690V,额定电流为400A-6300A的配电网络中,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免受过载、欠电压、短路取和接地等故障的危害。断路器核心部件采用智能型控制器,具有精确的选择性保护,可避免不必要的停电,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连续性和安全性。 1.2型导及其舍义 1 3正常的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 1.3.1正常使用条件 a)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不超U+40℃,下限不低于-5℃,24h的平均值不超过+35℃, 注:在周围空气温度高于+40℃或低-5℃的条件下使用的断路器应与制造厂协商。 b)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c)大气的相对湿度在周围最高温度+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在温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侧如 20℃时的90%),并考虑到因温度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上的凝露。 1.3.2正常安装条件 a)安装位置应垂直、各方向的倾斜度不超过5℃; b)污染等缎:3级 c)安装类别:断路器主电路及欠电压脱扣器线圈、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为Ⅳ级,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为 Ⅲ级。 1 3 3正常贮存和运输条件 a)温度下限不低于-25℃,上限小超过十55℃, b)相对湿度(25℃时)不超过95%, c)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搬轻放,小应倒放,应尽量避免剧烈碰撞。 2.技术特征 21分类 2.1.1按安装方式分:固定式、抽屉式。 2 1 2按操作方式分:电动操作、手动操作。 2 1 3按脱扣器种类:具有智能型控制器、欠电压瞬时(或延时)脱扣器和分励脱扣器。 2 1 4智能型控制器分娄: a) Perfection-L(简称L)型(经济型,光柱显示), h) Perfection-M(简称M)型(普通型,LED数码显示), c) Perfection-H (简称H)型(增强型,LCD液晶显示)。

模拟断路器设计

模拟断路器设计 谢辉庆,李学全,康忠诚 (重庆市忠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应用组) [摘要]:继电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通信等行业,为了更好的进行继电保护工作,设计了一套模拟断路器,以模拟断路器代替真实的高压断路器,接受继电保护装置发来的跳合闸命令,也可以用模拟断路器代替继电保护装置发出跳合闸命令给高压断路器,对高压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测试。 [关键词]:模拟断路器高压断路器继电保护装置高电平低电平 0 引言 多年从事继电保护工作,经常进行继电保护装置及高压断路器调试,经常遇到以下问题:①重复整组试验,高压断路器反复跳合闸试验动作,缩短高压断路器寿命,对高压断路器机械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②年度预试定检,继电保护调试人员和高压断路器检修人员同时争用高压断路器,检修高压断路器的工作人员和继电保护装置调试人员只能轮流检修作业,一般是先让检修高压断路器的工作人员将高压断路器检修好后,继电保护装置调试人员再调试继电保护装置,结果延长了电力线路停电时间,工作效率很低;③因高压断路器处于通电运行状态,不允许停电,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排障时,不可能直接将带电运行高压断路器跳闸。基于上述三个原因,迫切希望有一种便携仪器代替高压断路器。在此设计一个模拟断路器,以模拟断路器代替真实的高压断路器,接受继电保护装置发来的跳合闸命令,也可以用模拟断路器代替继电保护装置发出跳合闸命令给高压断路器,对高压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测试。 本文介绍的模拟断路器设计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和特点:①以模拟断路器代替实际的高压断路器,接受继电保护装置发来的跳合闸命令;②以模拟断路器代替继电保护装置发出跳合闸命令,传递给高压断路器,对高压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测试;③模拟断路器操作电压适应范围宽,交直流220V和交直流110V 均可自由选择;④模拟断路器工作电源交流220V和交流110V可选,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强;⑤模拟断路器电路简捷,电器元件易寻购,性价比高。 1 设计原理 1.1 模拟断路器设计原理简介 图1是本文设计的模拟断路器原理图。模拟断路器由工作电源回路、逻辑控制回路、就地跳合闸回路、模式转换回路、远动信号接收回路等五部分组成。电源回路主要由电源变压器BYQ、电源滤波电感L1、整流桥BR2、滤波电容C1、C2、C3、C4、稳压集成IC1和IC2等元器件组成。逻辑控制回路主要由数字或门集成IC3、与非门集成IC4和IC5、驱动光耦OP3和OP4、逻辑互锁继电器DL1、DL2等元器件组成。就地合闸回路主要由合闸按钮HA、跳闸指示灯LD、整流桥BR1、跳闸状态采集二极管D1—D4、DL1-CK、DL2-CB、合闸线圈HC1、HC2、万能转换开关触点L1、L2、R1等元器件组成。就地跳闸回路主要由合闸按钮TA、合闸指示灯HD、整流桥BR3、合闸状态采集二极管D8—D11、DL1-CB、DL2-CK、跳闸线圈TQ1、TQ2、万能转换开关触点L3、L4、R2等元器件组成。远动信号接收回路主要由BR4、BR5、DL3、DL4等元器件组成。 1.2 模拟断路器内部电路工作电源设计 1.2.1 工作电压设计 模拟断路器内部电路工作电源分为+24V和+5V两种,考虑到模拟断路器需长期稳定工作,对电源纹波要求较高,模拟断路器选择了使用环型高磁耦合电源变压器,将交流220V单相电源降压成交流24V,变压器BYQ的抽头置为24V档(同时还预留了48V档,若模拟断路器工作外部电源电压为交流110V环境,则抽头置为48V档即可),交流24V电压通过L1高频阻波电感,滤除电源高频纹波,经BR2整流桥整流,C2稳流滤波,C3高频退耦,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压V o V o=1.2V i=1.2×24=28.8V V o分两路输入到串联型稳压电源集成输入脚,一路输入到IC1的①脚,IC1的③脚输出稳定的直流

KFW2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智能控制器

KFW2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智能控制器 基本功能 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保护 电流不平衡保护 接地报警 中性相保护 四相电流及接地电流测量 故障记录 报警记录 自诊断 触头磨损及机械寿命指示 热记忆 故障时钟 中文人机界面、液晶显示、LED状态指示、键盘操作 可选功能 接地保护 漏电保护 功率测量 区域联锁

电压测量 谐波测量 欠压保护 过压保护 电压不平衡保护 频率测量 电能测量 相序检测 过频保护 欠频保护 相序保护 逆功率保护 其他功能(Unit6为基本功能,Unit4没有此功能) 通信功能(可以实现遥测,遥调,遥控,遥信“四遥”功能) 控制器状态设别 如控制面板所示,控制器在运行中有如下状态; 1、设置状态:“设置”灯恒亮。可查看或修改各种保护特性整定值。

2、查寻状态:查询灯恒亮,可查看历史故障信息。 3、试验状态:试验灯恒亮可进行跳闸试验。 4、故障状态:故障灯恒亮,指示故障类别,循环显示故障电流和时间。 5、报警状态:报警灯恒亮,表示处于故障延时过程中。 6、贮存状态:贮存灯亮,表示发生一次数据更改。 7、自诊断状态:T灯亮,表示控制器有自诊断故障 KFW2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KFW2—1600) Ig::接地保护 Isd:短路短延时 Ii:短路瞬时保护 Ir:过载长延时保护 MCR和越线跳闸保护 储能操作 手动储能 1.储能时将储能手柄上下反复扳动适当次数(约6-7次),当手感觉不到反力时就完成储能2储能完毕后,“贮能、释能”指示器在“贮能”位置 电动储能 控制回路通电后,电动储能即自动进行(控制电路已接成自动预贮能形式时) 分合闸操作 手动分合闸操作 1合闸 当断路器处于贮能、断开状态,推压绿色“I”按钮,断路器合闸,指示器由红色“0”转换成绿色 2分闸 当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推压红色“0”按钮,断路器分闸,指示器由绿色“1”转换成红色“0” 电动分合闸储能 合闸 当断路器处于储能、断开状态时,将额定电压施加于合闸电磁铁上能使断路器合闸

一体式组合型真空断路器

简介|江阴宝光(三工位真空断路器) 三工位真空断路器集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于一体.相比传统高压固定式开关柜XGN2或XGN66、KYN28等等,在成套厂内需要分别单独安装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安装调试机械联锁,工艺复杂、耗工时大、对工人技术要求高,使用该产品后,配多功能真空断路器,开关本体具有隔离工位、断路器工位,接地工位更加集成化、系统化,安装简单、快捷、方便、可靠。 江阴宝光从事户内外高压真空断路器:10KV、24KV、35KV、40.5KV规格齐全。宝光作为中压户内和户外开关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专家,早在6多年前公司就开始着力于研究高可靠性智能化真空断路

器领域。通过对配网智能化理论、真空开断技术及绝缘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市场上推出了使用更方便、体积更紧凑、重量更轻、性能更可靠的断路器产品,重合器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全国各地,为江阴宝光电气在中压开关制造领域奠定了领导地位。 三工位真空断路器符合GBl804、DL403、GBll022等标准的规定,无论是在正常使用条件还是在故障条件(特别是短路情况)下,只要在断路器的技术参数范围内,它就可以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于相应电压等级的电网中。

主要符合以下国家标准: 开关部分:GB1984 《高压交流断路器》GB/T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控制和设备标准的共同技术条件》 控制终端部分:GB/T726-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1762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搞扰度试验》(江阴宝光真空断路器型号) AB-3S-12/630-20 ZW20-12F/630-20

新一代智能化断路器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新一代智能化断路器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摘要:智能变电站相关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改变了常规变电站信息交互的方式----以光缆和软件逻辑代替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以二次系统配置文件描述二次设备连接关系。这样的改变使得智能变电站对从业人员的缺陷分析处理能力提出了更多 样化的要求,改变了原有的缺陷分析处理思路和工作习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 渐成熟以及智能断路器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融合物联网技术使得传统配电系统得 到进一步的革新。本文主要分析了新一代智能化断路器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策略。 关键字:智能化;断路器;物联网技术;融合 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三大突破主要表现在集成优化设计技术突破,智能设备 制造与检测技术突破和模块化建设技术突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物联网开始应用。在新一代智能化断路器推出后,促进了断路器与物联网的融合,使其智能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新一代智 能化断路器与物联网的融合既体现了智能化断路器数字化全新功能的优势,又为 用户提供了极具高性价比和功能优越的整体解决方案,为智能化配电系统的发展 趋势开辟了全新的思路。 1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三大突破 1.1集成优化设计技术突破 首先,考虑整体集成设计,引领设备制造厂家实现功能集成和技术创新。其次,优化电气主接线、总平面布局、结构紧凑和减少占地面积。最后,优化电气 设备选型和配置,形成“智能化和集成化”选型原则。 1.2智能设备制造与检测技术突破 2013 年底,6 座变电站投运前期,国家电网公司完成了19类107种型号设备的研制和单机检测工作。研制完成了“传感器 + 智能组件”的智能一次设备、集成 式隔离断路器、高度精密电子式互感器、集成式无功补偿设备。实现了一次设备 与智能组件一体化设计制造和集成联调;二次设备制定了新一代信息流方案,研 制了通用一体化业务平台,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增加工程集成调试环节,减少 现场接线与调试工作,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 1.3模块化建设技术突破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工厂预制结构的建筑物结构,预制舱式二次设备,实 现最大化工厂加工,最小化现场施工,预制舱采用双列屏柜布局、单列屏柜布局 和二次前接线装置,实现了结构紧凑;采用预制电缆盒预制光缆,实现设备之间 标准化连接和一、二次设备连接的“即插即用”的原则。 2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核心技术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涉及多个学科理论和多领域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 重大集成创新工作,决定了必须采用“顶层设计”的方法构建规划与实践之间的蓝图。通过顶层设计制定了变电站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是以需求为导向,根据需 求确定总体目标;然后需要找到实现总体目标的关键环节及突破点,分析影响关 键环节的敏感因素;最终落实到实现总体目标的近远期概念设计方案。新一代智 能变电站总体思路坚持“设计为龙头、科研为支撑、设备为关键、建设为基础” 的工作思路,高效推进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工作。 2.1变压器智能化技术 使用智能组件与变压器本体结合,电子式互感器与套管成套安装,实现测量 数字化和功能一体化特征。尤其是传感器应运在检测方面,如:油中溶解气体传

zw7真空断路器说明书-zw7-40.5-3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说明书说明书

ZW7-40.5 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产品使用说明书 陕西泰开高压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陕西泰开高压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泰开高压开关”)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压真空开关及相关 高压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高压电器设备骨干企业,从事高压电 力设备生产已有三十余年,拥有宽敞的净化生产区,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高压试验、检 测设施,以其优越的性能、技术、精湛的工艺、可靠的质量、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赞誉, 并跟多家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我厂专业生产 内外高压断路器,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预付费、小型化、双电源、看门狗等真空断路器,六 氟化硫断 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避雷器,变压器,高低压成套,电缆分支箱, 充气柜,自动化设备电器等高低压电器。自创建以来一直本着“服务至上“的经营宗旨。不折不 扣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 12-40.5KV 户

务各处细节之点,本顾客之所想,为在电气行业中而努力奋斗不止。 1 概述 ZW7-40.5 型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采用了独特设计的分体式极柱和高可靠性的操作机构。该装置主要应用于中压架空线电网,作为分、合负荷电流、过载电流、短路电流之用。 极高的可靠性 在整个寿命期间完全免维护 具有高机械寿命和电寿命整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 1.1 使用条件 周围空气温度:-30 ℃~+60℃;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 米;风速不超过34m/s ;来自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外部的振动或地动是可以忽略的;污秽等级:℃级; 储存温度-40 ℃~+85℃。 1.2 技术参数

2 断路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ZW7-40.5 型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主要由集成极柱、电流互感器、操动机构及箱体组成。该型号断路器为小型化设计,外壳采用优质钢箱体。电流互感器可根据用户需要选择。

智能开关柜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智能开关柜(低压)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力建设水平的提高,低压开关柜电器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低压电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随着人们使用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已开始慢慢的体现在电器产品上,以满足人们不断追求高端的需求。低压电器行业的市场容量与电力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国内智能电网建设日新月异,为低压电器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智能型低压开关柜在产品型材、框架结构、主母线安装方式、智能操控、元器件选型及安装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革新,在保持高性价比的基础上,增大了产品的容量和机械强度,具有操作方便、安装简单、工艺先进、结构合理、易于维护、标准和智能化程度高、外型美观等诸多特点,最终将以其质优价廉的优势占领国内市场。 智能型低压开关柜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低压开关柜的概念;具有多功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结构紧凑、易于维护等特点,它可以满足电力工业未来的需求,具有预防/避免事故发生、强化企业内部能源考核、减少设备维护和检修时间、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等诸多优点,为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真正保证用户的投资利益不受损害。 二、结构特点 1.柜体结构 智能型低压开关柜骨架的基本结构采用覆铝锌板制作的型材,外形美观,其中采用的双折边端,制作工艺简单,增加了开关柜的强度和防护性。 柜架整体采用型材和三通件组装形式,可有效防止因大电流引起涡流而产生的柜体发热现象。柜架无焊接,多自攻螺钉连接,装配工序便捷,较以往固定式开关柜的组装效率大幅提高。 零组件采用标准产品件,标准化程度高,排列紧凑,节省空间,在提高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柜体成本。 各单元组装灵活,通用性强,可满足不同系统的设计方案。 可选择性的玻璃门设计概念,增强了产品外观的观赏性及可视化安全操作。 2.母线结构 水平母线安放在柜的顶部,采用异形铜母线、矩形铜排及铜铝复合排等多种母线形式,合理提高母线的载流量并有效降低成本。 垂直母线即可用于三相三线又可用于三相四线。 3.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产品引入目前国内最新的科技成果,采用新型母线电气系统,智能监控及操控显示仪表,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无功功率控制与动态补偿技术,电动机软起

12kV中压真空断路器 在线监测智能组件简介

12kV中压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智能组件简介 ---SmartEx MVG新一代智能型真空断路器 单位:常州阿斯博开关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智能断路器的基本概念,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真空断路器 在线监测智能组件的主要功能、技术特点及其实现方式。 [关键词]在线监测 智能断路器 传感器 智能组件 1、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越来越高的可靠性及自动化要求,无论是发电、输电、配电还 是用电,都提出了监测、控制、保护等方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断路器作 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控制元件,它的智能化是电器设备智能化的基础。 断路器的智能化通常是通过其附带的在线监测智能组件来实现的,在线监测 智能组件是断路器实现智能化的核心部件。在线监测智能组件实时地从电力系统 中采集某些特定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判断,并据此来诊断断路器当前的 运行状态,从而实现断路器从定期检修到状态检修的转变。断路器的在线监测和 故障诊断技术是集传感、微电子、光电、计算机、通讯、网络和信息等高新技术 与传统的高压开关技术结合的综合性、跨多学科的—项新技术,以完成断路器的 智能在线监测功能,实现断路器的智能化。 智能断路器是断路器与在线监测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测量数字化、 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牲的断路器设备,一般来说, 智能断路器除满足常规断路器的原有功能外,其功能主要表现为: 1) 应具有灵敏准确地获取周围大量信息的感知功能; 2) 应具有对获取信息的处理能力; 3) 应具有对处理结果的思维判断能力,对处理结果的再生信息的实施及有 效操作的实施功能。

2、SmartEx MVG智能型真空断路器 2.1 技术来源 源自德国ALSBURG公司,由常州阿斯博开关有限公司引进,并历时两年的研发和试运行,常州阿斯博于2010年5月正式面向市场推出了中压真空断路器新品SmartEx MVG智能型固封式真空断路器,这是一款在技术层面上有显著突破的新一代智能型真空断路器。相对于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断路器,SmartEx MVG 具有实时在线监测功能,其功能价值首先表现在可以对断路器运行状态是否完好、有无潜在故障实施同步在线监控,确保断路器可靠安全地运行;另外,作为输配电核心元件之一的断路器,具备在线监测的感知功能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要求。 SmartEx MVG智能型式真空断路器SmartEx在线监测智能组件 2.2 研发背景 我国12kV中压真空断路器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在产品的型号种类、产品综合品质、制造工艺水平、技术参数和制造装备等方面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97年至今的十多年里,VS1户内真空断路器一直是12kV电压等级市场上量大面广的产品之一,比照VS1的技术特征来审视目前市场上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断路器产品,我们不难发现断路器从技术层面上并无实质上的突破或者飞跃,同时产品同质化现象则非常突出,所谓的各种型号也不过是基于营销所需的差异化诉求;另外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固封极柱”、“模块化弹簧机构”、“永磁操动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