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确定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全省经济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在工业中仅次于能源化工行业。

装备制造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等特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文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分析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包括金属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通信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6个国民经济分行业。

陕西是我国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一五”、“二五”及“三线建设”时期,陕西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为我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发挥了重大作用。

近年来,陕西装备制造业依托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快速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其中交通运输、输变电设备、国防军工行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

1.装备制造业对全省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607亿元,是2021年2.72倍,年均增长29.8%,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3.4%,比重比2021年提高2.76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31.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3.7%;实现利润207.4亿元,占到全省利润总额的10.57%;上缴税收103.6亿元,占到全省工业税收收入总额的11.5%;从业人数达到44.2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数的30%。

从总量上看,装备制造业对全省经济和财政收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从6个分行业经济和利税完成情况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陕
西省装备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该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03.63亿元,占全部装备制造业的48.83%。

目前陕西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以陕汽集团为龙头重型载重货车产业,以西安比亚迪汽车公司、联合西安西沃客车、欧舒特股份公司等为代表的轿车、豪华客车生产及汽车底盘生产产业,以陕重汽、法士特及相关配套企业为核心的以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成长迅速,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从发展趋势上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西部大开发10年间发展速度“前低后高”,呈现了回升的态势。

2021年,陕西省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还会进一步加快,居民的消费类型、消费行为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终端消费需求会大幅上升。

在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陕西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同时,发展装备制造行业要求技术投入高,目前陕西省科技从业人员数量在全国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成为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坚实保证。

4.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产业发展后劲增强
202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1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达到了15.1%,比2021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在“大项目支撑”战略的强力牵引下,陕西省围绕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发展,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谋划建设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陕汽12万辆商用车扩能、法士特重型变速器产业化,比亚迪第一第二工厂建设,西电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产业化、秦川集团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技术改造和产业化、汉川机床大型数控机床制造基地、宝鸡石油机械新基地建设、宝鸡石油钢管工业园、中冶陕压2万吨锻钢轧等制造、中钢西重搬迁改造、陕鼓大型透平装置产业化等。

这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和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有力的带动了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龙头企业及优势产品为核心,加大产业整合力度,通过兼并重组、战略投资合作,发展和壮大了一批大公司、大集团,对产业规模扩张、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本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2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上百亿的企业达到了6户。

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出成规模,提高了产业的集中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其中存在的行业结构失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影响着行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1.行业发展结构失衡,呈“一快五慢”结构分布
近年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六大行业中,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业所属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2021年,陕西省规模以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03.6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产值的50.01%;占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2.31%。

其他五行业,除专用设备制造业10年间在同行业中占比相对稳定外,其他各行业均显著下降。

同时,从企业集中度来看,在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中,大型企业产值占比过高,较高的集中度反映出中小企业发展相对滞缓,装备制造业在行业和企业间发展不够均衡。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换能力差
自主创新能力是行业竞争力的核心,但陕西省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外,装备制造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导致陕西装备制造业名牌建设落后,品牌竞争力较弱。

首先是研发投入较低,且近年一直呈下降态势。

其次是成果转换能力较差,2021年,全省拥有授权专利*****件,授权量居全国第17位,与陕西省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
较强的研究实力以及陕西省的经济总量均极不相称。

3.产权和管理制度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占比低
与东部沿海地区不同,目前陕西装备制造业仍是国有经济唱“主角”,非公有制经济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比很低。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不力,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机制僵化,不仅极大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束缚了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4.中场产业薄弱,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差
长期以来,陕西装备制造企业按隶属关系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区域内的关联和协作程度较低,产业整合和企业重组困难。

目前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尚处在初始发展阶段,集群内的分工协作水平低,配套能力不够,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孤岛”现象明显,产业带动性不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除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有较强的成
套供应能力外,其他产业成套能力较弱。

5.社会投资力度下降,导致行业发展减速
由于企业产权改革滞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原因,导致陕西省装备制造社会资金投入及金融支持力度减弱,装备制造业发展形成行业发展的恶行循环。

其中2021年陕西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仅为14.07%。

6.有影响力的大集团数量较少,经济效益偏低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虽已形成了若干大企业、大集团并对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少、规模小,特别是成长性快的企业较少。

在全国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陕西制造业企业仅有四家:其中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排名276位,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排名295位,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399位,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排名473位。

2021年,全国2845户企业集团实现主营收入15.55万亿元,平均每户54.66亿元。

陕西省128户企业集团实现主营收入1578.8亿元,平均每户12.3亿元。

6大产业中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力外,其他5
个产业的竞争力比较弱。

三、支持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促进企业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积极鼓励支持以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建立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中心,围绕重要产品、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创新;其次是以大专院校、生产力促进中心、各行业科研所为主,建立社会化的技术创新平台,围绕装备制造业的共性技术、重大项目、工艺攻关进行联合开发,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再次是鼓励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并购参股国内外企业等形式,掌握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延长装备制造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集群
围绕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引进或支持配套企业建设,实现企业间的互惠共赢。

鼓励企业实行“就近配套”,对在省内配套率达到60%以上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财政部门可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

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服务型制造业发展,引导企业由单纯的制造业向集成研发、设计、维护等服务功能的制造业转化,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纵向打造产业链的同时,进行横向联合,将品种单一的制造业企业联合起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扶持大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促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小企业群”。

3.适当降低税负,营造企业宽松生产经营环境
由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盈利水平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对企业利润形成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装备制造行业处于具有占地多,厂房平面规模大的特点,土地、房地产方面的税收较高,因此为促进产业发展,建议在国家财税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降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

同时,应当落实西部大开发、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企业能够“轻装上路”。

4.有效整合财政扶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近几年财政部门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许多产业扶持政策,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些政策资金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利于企业准确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和争取资金,而且每项资金争取都需要一套独立的立项、报批程序,效率有待提高。

建议将省级用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资金及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大科技创新资金、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中涉及装备制造业的部分集中起来,进行板块整合,将有限的财力由“五指张开”变为“握指成拳”,集中财力用于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支持大中型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型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

5.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积极拓展本地市场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平台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支持省内自主品牌发展,开拓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本地市场。

以汽车行业为例,2021年初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

建议全省各级政府采购能够扩大自主品牌汽车采购比例,并引导陕西省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购买、使用省产汽车产品,对于开拓陕西省汽车产业市场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鼓励国产设备首购首用,对陕西省内企业、科研机构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重大技术装备予以财政补助或奖励,对订购和使用省内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重点建设工程和技改项目予以支持。

6.引导产业转移,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首先应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财税、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市场开拓、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其次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重组、联合、和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再次,在东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优惠政策引导沿海民营企业向陕西集聚,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引导民营
企业向大企业产业群集聚,形成服务体系健全的民营与国有经济紧密融合的产业集群。

7.加强对装备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
首先,建议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贷款贴息补助;其次,充分发挥银行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强银企、银政合作,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和服务方式,加大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再次,应进一步规范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带动社会民间投资的作用,促进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向装备制造业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