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人口迁移2022-2022学年人教版(2022)高中地理必修2讲义(知识梳理例题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人口迁移2022-2022学年人教版(2022)高中地理必修2讲义(知识梳理例题透析)
人教版〔2022〕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
第二节人口迁移-1学习要点
1.何为人口迁移?
2.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3.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1.定义:涉及人口居
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2.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
国内人口迁移〔1〕国际人口迁移并改变住所到达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2〕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
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
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4.人口机械增长率:指一定区域、
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一、人口迁移的特点
1.什么是人口迁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域国界,可分为_国际
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1)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
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
入地区。
(2)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3)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4)开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3.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为了开发内地与边疆,主要表现为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
2.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大,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人口向城镇迁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
(2)人口向东部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
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温馨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兴旺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二、如何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根本形式,其差异如下表所示:类型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区别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
出活动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
主要原因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异等
判断标准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
三.人口机械增长1.定义: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区域的人口
数最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影响有一个地区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率,人口迁移率=迁
入率-迁出率。
2.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人口机械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决定的
〔1〕人口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
出量〕
①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
口数某100%=迁入率(%)-迁出率(%)①人口机械增长率>0,
净迁入,人口增多=0,人口不变<0,净迁出,人口减少〔2〕.人口自然
增长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年内死亡人口年平均人口数
某100%=出生率(%)-死亡率(%)①人口自然增长率>0,正增长,人口数量增多=0,零增长,人口数量不变<0,负增长,人口数量减
少 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四.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影响如以下图;人口迁移的正面影响人口迁
移的负面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时机和更
高的经济收入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给迁人地带来
就业压力促进了经济开展:促进了资源开发、工业开展和城市建设,推动了
社会经济开展缓解迁人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促进
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国际人口迁移,各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了
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开展;国际人口迁移还促进了人种基
因的交流有助于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可能影响迁人地的社会治理推拉力理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叫拉力因素,排斥人口迁入
的因素叫推力因素。
对于迁入地,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对于迁出地,
拉力因素小于推力因素。
具体如下:
因素推力(排斥力)拉力(吸引力)自然环境因素环境恶化、自然灾害自
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经济开展水平低就业时机和成
功机遇多政治因素政局动乱、战争优惠的移民政策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矛盾良好的文化教育,家庭、婚姻
知识延伸
人口迁移对区域产生的影响
类型影响
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性别比轻工业区下降,重工业区上升
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年龄结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迁
入地人口老龄化减轻经济、文化开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
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例题透析
例题1.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并非全部流入城市,也有相当一局部流入
兴旺地区的农村,由此形成人口空心村和人口实心村。
人口实心村为人口
净流入村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省市中,人口实心村比例最高的可能是〔
〕
A.吉林
B.重庆
C.甘肃
D.浙江〔2〕人口空心村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人口老龄化加剧①全村荒无人烟①土地撂荒严重①人均收入大幅度
增长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解析】
〔1〕材料信息说明,人口实心村为人口净流入村庄,吸引人口净流
入的地区应该经济兴旺,经济收入水平较高。
吉林、重庆、甘肃等省位于
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经济效益较低,往往人口
以流出为主,多空心村,实心村比例低,排除A、B、C;经济兴旺的浙江,高效农业兴旺,效益良好,吸引局部人口流入该地农村,成为人口实心村,
因此浙江人口实心村比例最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材料信息说明,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净流出的村落,
形成人口空心村,因此空心村是因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且大量留守老人居住在空心村,从而导致老龄化加剧和土地撂荒,①、①符合题意;人口空心村并不是全村荒无人烟,而是居住大量留守老人和儿童,①不符合题意;空心村生产活动不活泼,经济收入较少,人均收入很难大幅度增长,①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答案】
〔1〕D
〔2〕C
【点评】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例题2
2022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到达2.46亿,比2022年增加0.25亿,其中省际迁移人口由2022年8587.63万升至9722.77万,年均增速为2.51%,仅为2000-2022年水平(7.31%)的1/3左右。
以下图示意2000年-2022年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省际迁入人口占全国份额情况,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2000年至2022年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
〕
A.迁人人口数量均出现下降
B.人口总量呈现减少趋势
C.省际迁人人口总量增速放缓
D.迁人目的地格局发生改变〔2〕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迁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城市户籍政策放宽
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C.公共效劳设施压力较大
D.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3〕省际人口迁人的变化对广东省的影响可能是〔
〕
A.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活力
B.保护粤北生态屏障区的环境
C.阻碍外向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D.限制珠三角轻重工业均衡开展【解析】
〔1〕A.图示反映的是2000年—2022年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省际迁入人口占全国份额情况,无法反映出迁人人口数量的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图示也无法反映人口总量的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我国东部省份除江苏、天津、河北外其余各省人口流入份额均呈下降趋势,可以确定流入人口总量増速放缓,C符合题意;
D.迁入目的地依然是东部兴旺地区为主,D不符合题意。
〔2〕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流动速度趋缓,大城市户籍
政策放宽,公共效劳设施压力较大,均不是主要原因,目前依然是第二产
业为主导产业,B符合题意。
〔3〕广东省省际人口迁入减少,不利于增加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活力;但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轻重工
业均衡开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3〕B【答案】
〔1〕C
〔2〕B
〔3〕B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
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
①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课堂演练
练习1.人口累计增加量是指各个时期人口增加量之和。
2000年,我
国某省常住人口共91236854人。
以下图示意2001-2022年我国某省常住
人口累计增加量〔以2000年为基准〕,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该省常住人口〔
〕
A.2005年以来一直减少
B.2007年开始波动增长
C.2022年比2000年多
D.2022年比2000年少〔2〕该省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减少
B.老年人口多,死亡率高
C.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30%以上20%~30%10%~20%5%~10%上海
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北京
河北黑龙江河南、辽宁、内蒙古、吉林、山东西藏四川
重庆、甘肃、河南新疆
河南、四川甘肃
浙江
安徽四川河南、贵州、湖北、江苏辽宁黑龙江
吉林内蒙古〔1〕流动老人(
)
B.全部流入经济兴旺地区
C.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
D.河南流出老人去向分散〔2〕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A.川藏位置相邻
B.四川经济兴旺
C.国家政策支持
D.川藏习俗相似
练习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安徽省2022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01~2022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以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本保持在0.6%~0.7%,2022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22年达0.8%。
〔1〕指出2022年安徽省常住人口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
〔2〕说明2022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说明2022年以来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练习4.如以下图甲、乙丙表示三个不同地域,有关甲、乙、丙三地域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是由于文化教育引起的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是由于收入差距引起的迁移C.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开展差距
参考答案
练习1.【答案】
〔1〕C
〔2〕D
练习2.【答案】
〔1〕D
〔2〕A
练习3.【答案】
〔1〕2022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其原因是外出务工人员激增〔2〕2022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其原因是近年来经济开展较快,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局部外出务工人员回流〔3〕2022年
起国家实施“二孩政策”
练习4.【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