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有效治疗抑郁—认知行为治疗 PPT

结果
1. 现在你对每种自 动想法的相信程度? 2. 你现在情绪如何 ?强度如何(0-100%) ? 3. 你会做什么(或 你做了什么)?
功能失调想法记录表 指导语: W当你注意到你的心情不好时,问你自己:“我此时脑子里在想什么?”然后尽快地把这些想法和图象记在自动想法栏内。
帮助构想其它反应的问题:
(1) 支持自动想法的证据是什么?不支持的证据?
• 强调患者独特的体验 • 合作性的治疗关系 • 患者的积极参与 • 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 • 治疗师的态度是清晰公开的 • 重视实践 • 强调治疗间期的重要性
五因素模式
环境
生理反应
想法
心境
行为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的三个水平
核心信念
中间信念 (生活的规则) 自动想法
第一级:自动想法
一、我们想什么:思维内容 • 言语 • 画面
(2) 是否有其它的解释?
(3) 最坏会发生什么? 我能挺过去吗?最好会发生什么?最现实的结局是什么?
(4) 我相信自动想法的结果是什么?我改变我的思考会有什么结果?
(6) 如果____________(朋友的名字)处在这个情景,而且有这种想法,我会对他/她说什么?
(5) 对此我应该做什么?
纠正NAT,结合行为实验
• 使用自动想法记录单 • 确保您干预的是NAT,而不是生活规则或
核心信念 • 行为实验
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NAT)
• 区分感受和想法 • NAT是我们对一个事件或情景的评价 • 关注激起明显情绪反应的想法 • 选择特定的、最近的、具体的、令人烦恼
的事件或情景 • 使用自动想法记录单
日期/时 间
情景
1. 什么实际的事件或 想法,或白日梦或回忆 导致你不愉快的情绪? 2. 你有什么(如果有 的话)不舒服的躯体感 觉吗?
《认知治疗CBT》课件

05
如何开始认知行为疗法
寻找合适的认知行为治疗师
寻找专业认证
寻找经过专业认证的认知 行为治疗师,确保其具备 相关资质和经验。
了解治疗师背景
了解治疗师的教育背景、 专业培训和从业经验,以 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 师。
参考口碑评价
通过咨询朋友、家人或在 线评价平台了解治疗师的 口碑和服务质量。
准备开始治疗
详细描述
规划生活活动包括制定目标、安排时间、规划行动等。通过规划生活活动,个体 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 挑战和压力。
03
CBT在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应用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
总结词
通过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帮助患者恢复积极心态
详细描述
抑郁症患者常常陷入消极的思维定势,认为自己无能、无用或无价值。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这些负面思维模式 ,学习用更客观、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VS
局限性
尽管CBT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它可能 不适合处理某些复杂或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某些类型的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此外 ,CBT对某些人群(如儿童和青少年)的 适用性也存在争议。
CBT未来的发展方向
01
02
03
04
跨文化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对CBT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效 果进行深入研究将变得尤为重 要。
《认知治疗CBT》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认知行为疗法(CBT)简介 • CBT的核心技术 • CBT在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应用 • CBT的实证研究与效果 • 如何开始认知行为疗法 • 总结与展望
01
认知行为疗法(CBT)简介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PPT

跟踪与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进展 情况,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
症状减轻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功能恢复
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评估其社 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患者满意度
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自我评价,以评估治 疗效果的可持续性和患者的心理状态。
05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挑战 与未来发展
认知过程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是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关注的重点,认为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问题。
贝克认为认知过程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来调整,通过纠正错误的思维模式和信念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情绪与行为
贝克认为情绪和行为是认知过程的产物,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于错误的认知所导 致的。
通过识别和纠正错误的认知,可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增强适应性和应对能力。
对于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贝克认 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评估和调整 对创伤事件的认知,从而减轻症状。
治疗过程
评估
在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 估,了解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 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 划,明确治疗目标和方法。
实施治疗
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技术,如认 知重构、行为暴露等,帮助患者改变 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目前,CBT已成为心理治疗领域 中最受欢迎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之一。
与其他心理治疗法的比较
01
与精神分析法比较
CBT和精神分析法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精神分析法强调对过
去经历的探索和解析,而CBT更注重当前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02
与人本主义疗法比较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个体内在的成长和发展,而CBT则更侧重于具体的思
认知行为疗法ppt课件

或者按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6
贝克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识别 自动性 思维
真实性 验证
改变 功能失调的 情绪和行为
识别 认知性 错误
去中 心化
忧虑或 焦虑水平 的监控
识别自动性思维-提问、 演示、模仿 识别认知性错误-概念和 抽象性的错误 真实性验证-验证求助者 原有的观念是否符合实际, 认知治疗的核心 去中心化-帮助求助者发 现自己并非别人注意的中心 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鼓励求助者通过对自己情绪 的进行监控,发现情绪的波 动特点
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 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 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 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 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 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 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 目的。
2
认知行为治疗基本过程
寻找不良认知
改变不良认知
新的认知模式
情绪和行为的好转
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基本步骤: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确定 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检验表层 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纠正核心 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进一步改变认 知(行为矫正技术)——巩固新观念(认知复 习)
12
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和行为
上的问题。
基本方法运用:产婆式推导与辩论(找出非理性信
念)、合理情绪想象(禁止非理性信念在头脑中的传
播)
基本程序:诊断、领悟与修通(也即解决问题,取出
不合理情绪,有认知行为疗法因素)
核心理论:埃利斯的A(诱发事件)B(个体对事件的
看法、解释、评价即信念)C(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
并将之维持下去。
具体技术:信息给予、苏格拉底讨论、认知重组、问题 解决、放松训练、行为复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 强化和改变环境情境。
6
贝克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识别 自动性 思维
真实性 验证
改变 功能失调的 情绪和行为
识别 认知性 错误
去中 心化
忧虑或 焦虑水平 的监控
识别自动性思维-提问、 演示、模仿 识别认知性错误-概念和 抽象性的错误 真实性验证-验证求助者 原有的观念是否符合实际, 认知治疗的核心 去中心化-帮助求助者发 现自己并非别人注意的中心 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鼓励求助者通过对自己情绪 的进行监控,发现情绪的波 动特点
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 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 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 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 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 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 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 目的。
2
认知行为治疗基本过程
寻找不良认知
改变不良认知
新的认知模式
情绪和行为的好转
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基本步骤: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确定 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检验表层 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纠正核心 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进一步改变认 知(行为矫正技术)——巩固新观念(认知复 习)
12
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和行为
上的问题。
基本方法运用:产婆式推导与辩论(找出非理性信
念)、合理情绪想象(禁止非理性信念在头脑中的传
播)
基本程序:诊断、领悟与修通(也即解决问题,取出
不合理情绪,有认知行为疗法因素)
核心理论:埃利斯的A(诱发事件)B(个体对事件的
看法、解释、评价即信念)C(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
并将之维持下去。
具体技术:信息给予、苏格拉底讨论、认知重组、问题 解决、放松训练、行为复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 强化和改变环境情境。
认知行为治疗CBTppt课件

沙盘心理辅导
▪ 今日进行沙盘心理辅导,来访者进入沙盘室后,对 沙具摆弄和研究过后,便开始逐渐的创建沙盘世界 ,用时约40分钟,沙盘中存自我像,沙盘世界较整 合,他把沙盘世界命名为“和平的世界”。来访者 在沙盘中摆了两股势力,一股是邪恶的黑暗势力, 一股是正义的势力,而最终的结果是正义势力把邪 恶势力打败,这可能提示来访者内心的正性能量的 整合。在沙盘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者予以支持鼓 励以提供一个安全氛围。
个暴露产生疗效的机制。 ▪ 暴露是不需要放松的。 ▪ 让患者知道预期的负性结果并没有发生。
第一节:现场暴露
▪1、心理教育; ▪2、评估安全/强迫行为 ▪3、建立焦虑等级列表:用0-100表示
0分无焦虑,100分为最严重焦虑 ▪4、实施暴露 ▪5、反馈
▪第一次会谈至少90分钟
第二节:想象暴露
▪ 图片、故事,电影来呈现刺激 ▪ 想象一定要生动具体 ,将想象聚焦于最坏结
▪ “专业、实用、有效、吸引、有趣、温暖、活 泼、新颖”
李占江老师说目前对儿童方面的认知 行为治疗未有深入研究,表示感到十 分遗憾。CBT这门技术,学后要多用, 否则最多只能自助,并不能助人。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每天进步一点点!
认பைடு நூலகம்行为治疗
▪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 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 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 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 。
帮助人们:
▪ (1)打破回避和无助的模式 ▪ (2)遂渐面对恐惧情景 ▪ (3)建立应对技能 ▪ (4)减少痛苦的情绪和自动唤醒
具体技术包括:
▪ 行为激活 : 解释行为改变可以像药物一样有 效
《认知行为治疗》课件

改善情绪:长期治疗可以显著改 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抑郁、 焦虑等负面情绪
预防复发:长期治疗可以降低复 发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生活质量:长期治疗可以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人际关 系、工作表现等
改善认知功能:长期治疗可以改 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注意力、 记忆力等
认知行为治疗的评估和效果
认知行为治疗的评估方法
自我报告:患者填写问卷, 评估症状变化
临床观察:治疗师观察患 者的行为和情绪变化
心理测量:使用标准化的 心理测量工具,评估患者 的心理状态
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日 常生活能力,如工作、学 习、社交等
生理指标:通过生理指标, 如心率、血压等,评估患 者的生理反应
行为实验
实验设计:随机分组,对照 组和实验组
实验目的:验证认知行为治 疗的有效性
实验过程:进行认知行为治 疗,记录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 显著优于对照组
应对技能训练
评估自动思维:评估自动思 维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识别自动思维:识别并记录 自动思维,以便进行后续分 析
挑战自动思维:挑战自动思 维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寻找
原则:注重患者的心理和行 为改变,而不是仅仅关注症
状
目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 消极思维模式,建立积极思 维模式
原则:强调患者的自我管理 和自我调节,而不是依赖他
人或药物
认知行为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认知重建
认知重建是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 认知重建的目标是改变患者的消极认知模式 认知重建的方法包括:识别消极认知、挑战消极认知、建立积极认知 认知重建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PPT课件

识别和挑战自动 思维与图式:进
行认知重建
生理调节: 放松训练 想象:内观
预防复发
维持治疗 巩固治疗效果
评估效果 第结30束页治/共疗53页
CBT程序设置
• 治疗安排
◆8-20次 ◆45-60分钟/次 ◆常规治疗、巩固治疗
• 治疗联盟建立与巩固
◆患者教育
• 评估 • 案例分析
◆问题与有关因素
• 治疗目标设定与治疗计划制定
• XXX一系列症状,包括恐慌、过度换气、出汗、回避引起恐惧的场景)如拥挤的人 群、公共场所、驾驶、乘电梯)。症状已3年。找了一个新工作,需要驾车上班, 交通拥挤不堪,办公环境拥挤繁忙,焦虑加重。
• XXX双亲溺爱环境中长大,幼年五特殊的创伤的经历。姐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 母经常告诉她要避免压力,不要太拼命。回忆中,祖母患癌症,身体虚弱,在家中 死亡。祖母经历了严重的疼痛,经常深夜疼的大喊大叫。母亲处于崩溃的边缘,整 天杞人忧天,容易紧张,但未治疗过。经常告诫XXX这个世界是危险的。在他学车 时,母亲非常关注她,反复叮嘱,新手上路要小心,有危险。
8
第8页/共53页
思想谬误的产生
• 思维陷阱(自动思维)
个人在面对压力时出现的即 时
想法。贝克认为不少受到情 绪
困扰的人士都会出现一些思 维
核心信念
不良的思想规则
补偿策略
陷阱(自动思维)。
情境
• 不良的思想规则
个人从小透过经验学回来的 一
些僵化或不理性的规条及假 设。
自动思维
反应
• 核心信念:
9
第9页/共53页
◆纵向分析:幼年环境、创伤——核心信念、习惯行为。
• 第三步:与别人进行案例解析的交流和效果评估
认知行为疗法PPT课件

要解决他的问题,就得首先对其认知过程和观念进行分析。这样就 可以使整个咨询都能围绕着求助者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中心进行下去。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为了能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咨
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 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 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 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
⑤合理观念使人很快摆脱情绪困扰 不合理观念使人长期陷入情绪困境不可自拔
合理观念与不合理观念的对
照
不合理观念
合理观念
我无法接受被人轻视——我希望被别人喜欢
我必须要考个好成绩——我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我应该比别人做得好——我力争比别人做得好
我的英语彻底失败了——我这次英语考试失力
失恋让我无法忍受——失恋让我感到痛苦
ABC理论(合理情绪理论)
ABC 理论框架
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情绪和行为
( Consequence )
认识
(Beliefs)
ABC理论认为,对事件理性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 反应,而非理性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不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常见的10种非理性信念
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周围人的喜爱和赞许 有价值的人应该是全能的,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对于有错误的人,对他们应严惩不怠 如果事情事与愿违,那将是极为可怕的 不愉快的情绪是由外界引起的,自己无法控制 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逃避,这要比面对它容易得多 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应该非常小心,随时警惕(如飞机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为了能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咨
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 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 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 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
⑤合理观念使人很快摆脱情绪困扰 不合理观念使人长期陷入情绪困境不可自拔
合理观念与不合理观念的对
照
不合理观念
合理观念
我无法接受被人轻视——我希望被别人喜欢
我必须要考个好成绩——我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我应该比别人做得好——我力争比别人做得好
我的英语彻底失败了——我这次英语考试失力
失恋让我无法忍受——失恋让我感到痛苦
ABC理论(合理情绪理论)
ABC 理论框架
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情绪和行为
( Consequence )
认识
(Beliefs)
ABC理论认为,对事件理性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 反应,而非理性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不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常见的10种非理性信念
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周围人的喜爱和赞许 有价值的人应该是全能的,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对于有错误的人,对他们应严惩不怠 如果事情事与愿违,那将是极为可怕的 不愉快的情绪是由外界引起的,自己无法控制 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逃避,这要比面对它容易得多 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应该非常小心,随时警惕(如飞机
最新个案工作——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课件ppt

碍
的
重大事件
认
知
假设被激活
模
式
负性自动思维
情绪
行为
生理反映
情绪障碍认知模式几个关键成分
1.负性自动思维(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在特定情境下自动呈现在意识中的想法,常常不 经逻辑推理突然出现,稍纵即逝。大多数患者往往觉 得这些想法很有道理,对其情绪影响甚大。
2.认知曲解或逻辑错误(cognitive distortion)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个案工作——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本节要点
一、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概念 二、理论渊源 三、理论基础 四、治疗技巧 五、特点评述
二、理论渊源
(二)理论形成、发展期
1、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些心理学家 开始把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到临床治 疗中,如英国的心理学家沃尔普在交互 抑制原理基础上创造出系统脱敏法。
2.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和假设
由规则、态度、假设组成,尽管不如自 动思维那么容易发觉和矫正,但仍然比核心 信念更有延展性。
• 态度:体现个体对事物的评价和理解 • 规则:人们给自己规定的,赖以生存的法则,隐藏起来的,
不为人知的规则 • 假设:与规则紧密相连,由规则推论而出
中间信念主要表达方式:
艾克森在《行为治疗和神经机能病》 一书中列举了许多应用交互抑制和反条 件反射作用程序的案例,积极倡导行为 主义心理学。
二、理论渊源
2、到了7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了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在行为学习中 的作用,提出观察学习的方式。
在班杜拉的力量基础上,经过一些心理学 家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治疗的 方法——认知行为治疗。
行为矫正认知行为疗法课件

❖ 方法
四栏作业(即“情境、情绪、自动想 法、合理想法”三栏)帮助患者寻找 合理的替代想法;(认知治疗日记)
认知治疗每日记录示范
日
情境
情绪
自动想法
期
合理回答
(1)说明引起不 (1)说明 愉 快 情 绪 的 事 件 ; 悲伤、焦虑
等
(1)记下情绪之前 产生的自动想法;
(1)写下对自动想 法的合理回答;
⑤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抑自 己的成绩或优点;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一次谎,于是 认为自己完全丧失了诚信。
6、个人化(personality):将一切不幸、事故等归因
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 承当责任;
7、选择性消极注视:选择一些消极的细节,忽略其他 方面,以至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2、初步治疗
鼓励患者活动(打破情绪→行为→思维→情绪的恶 性循环)
活动安排表(activity scheduling)
目的: ①增加活动,有利于患者感觉好转,减少疲劳感; ②改善思考能力,打破恶性循环; ③帮助患者了解行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现和抑郁
有关的负性自动想法。
活动安排表
计划
每天早晨开始按小时制订计划
3、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或图式(schemas)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功能失调性的 认知假设是潜在的,通常不再进入意识接受审查, 但它们却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由于功能失 调性认知假设存在,患者对某些重大事件表现出脆 弱性,由此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
④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rehearsal)
四栏作业(即“情境、情绪、自动想 法、合理想法”三栏)帮助患者寻找 合理的替代想法;(认知治疗日记)
认知治疗每日记录示范
日
情境
情绪
自动想法
期
合理回答
(1)说明引起不 (1)说明 愉 快 情 绪 的 事 件 ; 悲伤、焦虑
等
(1)记下情绪之前 产生的自动想法;
(1)写下对自动想 法的合理回答;
⑤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抑自 己的成绩或优点;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一次谎,于是 认为自己完全丧失了诚信。
6、个人化(personality):将一切不幸、事故等归因
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 承当责任;
7、选择性消极注视:选择一些消极的细节,忽略其他 方面,以至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2、初步治疗
鼓励患者活动(打破情绪→行为→思维→情绪的恶 性循环)
活动安排表(activity scheduling)
目的: ①增加活动,有利于患者感觉好转,减少疲劳感; ②改善思考能力,打破恶性循环; ③帮助患者了解行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现和抑郁
有关的负性自动想法。
活动安排表
计划
每天早晨开始按小时制订计划
3、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或图式(schemas)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功能失调性的 认知假设是潜在的,通常不再进入意识接受审查, 但它们却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由于功能失 调性认知假设存在,患者对某些重大事件表现出脆 弱性,由此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
④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rehearsa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0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3、分化:在泛化发生后, 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 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 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 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 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 这就是分化。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1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4、消退: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 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 再出现,称做条件反射的消退。
14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行为的 后果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此 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 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某种特别的 结果,因此强调强化的作用。 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斯金纳
15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1、影响行为的单元 正增强
需要性刺激 负增强
正惩罚 厌恶性刺激
负惩罚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6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正增强:当有机体做出一个行为后, 给予一个需要性刺激,使有机体的该行 为出现的频率增高。
负增强:通过消减厌恶性刺激使有机 体的期待行为的出现率增高。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7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正惩罚:通过给予一个厌恶性刺激使 有机体的不适行为逐渐消退。
1982年,施瓦茨对认知行为矫正概念进行 了总结。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7
三、理论基础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经典的条件作用(classic conditioning)
又叫反射性条件作用或巴浦洛夫条件作用。 它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与
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2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5、抗条件作用: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 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
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同时设法使 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 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结果,原来的 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3
三、理论基础
8
巴甫洛夫
3/11/2021
经典条件反射
影响经典条件反射的因素 强化 消退 泛化 分化 抗条件作用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9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1、强化: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 给予无条 件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2、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 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泛化可能是 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4
二、理论渊源
2、到了7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了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在行为学习中 的作用,提出观察学习的方式。
在班杜拉的力量基础上,经过一些心理学 家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治疗的 方法——认知行为治疗。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5
二、理论渊源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
二、理论渊源
(一)理论准备期:20世纪初期,基于基础心 理学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在对理论的验证上。
这个时期有两大理论——前一个方向是经典条 件作用,沿巴浦洛夫、华生和赫尔这个线索发 展;后一个方向是30年代,斯金纳及其弟子所 开创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方向。
3/11/2021
Hale Waihona Puke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3、史哲华在1975年出版了《社会个案 工作——一种行为途径》一书,标志着 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模式的形成。
1979年特纳撰写了《社会工作——连 贯各理论》一书,介绍行为修正模式在 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并对此模式作了一 些统计工作。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6
二、理论渊源
4. 70年代之后,贝克(beck)等人提出,行为 治疗模式中,认知在行为改变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尝试把行为因素同 认知因素结合起来,确立了认知行为治疗的 积极取向。
负惩罚:当有机体做出一个行为后, 他所希望得到的需要性刺激消失,则该 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下降。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8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2、强化的程序 : 固定比率强化程序 变动比率强化程序 固定时距强化程序 变时距强化程序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9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班杜拉认为人类不一 定要亲身经历承受刺激与 制约的过程。由他人的反 应表现,可以透过自我调 节、自我回馈等能力来达 到行为的改变。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班杜拉
22
三、理论基础
(四)贝克认知疗法 贝克认知疗法(Beck Cognitive
Therapy)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A.T.Beck提出,是当前国际上影响较深、 应用较广的心理疗法之一。是A.T.Beck 在研究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 建。
3、强化的类型 物质 社会 活动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0
三、理论基础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
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具体 过
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 程、动机确立过程。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1
社会学习理论
3
二、理论渊源
(二)理论形成、发展期
1、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些心理学家 开始把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到临床治 疗中,如英国的心理学家沃尔普在交互 抑制原理基础上创造出系统脱敏法。
艾克森在《行为治疗和神经机能病》 一书中列举了许多应用交互抑制和反条 件反射作用程序的案例,积极倡导行为 主义心理学。
本节要点
一、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概念 二、理论渊源 三、理论基础 四、治疗技巧 五、特点评述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
一、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领域所介绍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是将认知治疗原理同行为治疗原理结合一
体的一种治疗模式,它是行为治疗流派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1/2021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 (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它的关键 之处是有机体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 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 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