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早春番茄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长江下游地区番茄树的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下游地区番茄树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dd5f543b3567ec102d8aa5.png)
E m i h a gunu _ O 8 yh o a - a :un yajn 2O @ a o. l c 周 超 广 , 海 实满 丰 种 业 有 限 有 限公 司 上
收 稿 日期 : 0 1 6 2 2 l— — 0
43— .
J OURN ANGJAN VE TA E AL OF CH I G GE BL S
要 选择 耐 高低 温及 弱 光 , 抗病 性 强 , 枝 旺盛 , 分 根 系发达 , 持续 结果 良好 的无 限生长 品种 , 般 以果 一 皮厚, 耐储存 , 口感风 味佳 的樱桃 番茄 为主 , 如京 丹 6
号、 黑珍珠 、 黄金 珠 、 绿宝石 、 粉娘 等 。
3 . 播 种 育 苗 2
氢 钾 15g 硫 酸 镁 5 0gE T 铁 钠 盐 1 、 酸 5 、 0 、D A一 5g 硼 3 、 硫酸锰 2g 硫 酸锌 02 、 酸铜 00 、 g 、 . g硫 2 . g 钼酸铵 8 0 2g 微 量元 素另配 , . , 0 配制 营养液 时为 防止沉 淀 , 把
上 每隔 3c m打两排 3m 的孔 , 于透气和 排液 , m 用 然 后 铺一 层 1 m 的陶粒 ,把表 面平整 后再 铺一 层 防 0c
以保 护地加 遮 阳网 、 防虫 网育 苗为 主 , 长江下 在 游地 区以冬季和夏秋育 苗为主 , 冬季 1 1月上旬 、 秋季
6月底 7月初 最好 , 8月上 中旬定植 。育苗 基质 的配
装 基质时 切勿踩踏栽 培箱 , 以免影 响透气性 。
主要是 配制 和储存 营养 液 。可选用 塑料 罐或砖 砌成 , 要求 密封 性好 , 不漏 水 。容 积根据 定植 的株数
而定 , l 每 0株番茄需 2 4m 。 - 2 1 . 栽培箱 的设 计 2
番茄春季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春季早熟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92b4e070975f46526d3e1af.png)
番茄春季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5期韩文梅孙萌1 品种选择应选择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L-402、中研958、黄金868等优良品种。
2 种子处理温汤浸种,先用清水浸湿30min,然后放入55℃温水中,保持1Omin,不断搅动,直至水温降至25—30℃,继续浸泡6—8h,吸足水为止。
将种子涝出,装入洁净的布袋中放在棉布包里,然后一起放在塑料袋里,而后将其放在贴身口袋里,每隔12h用温水清洗1次粘液,滤干后再放到布袋里,待种子露白1/3—1/2时即可播种。
3 播种春早熟番茄的最佳播期是4月中旬,一般大田需番茄种子1.5kg/hm2。
采取湿播法,浇足底水,用药土下铺上盖,防病防虫,最后覆盖地膜。
4 苗期管理温度管理(二高三低),播种至出苗,白天保持30℃左右,夜间保持18 ~200C;出苗至分苗,白天保持20~22℃,夜间保持12—16℃;分苗至缓苗,白天保持25—28℃,夜间保持15—1℃;缓苗至成苗,白天保持18~20℃,夜间保持12—14℃;播前浇足底水,分苗补水,分苗萎蔫后浇水。
正常天气情况下,达1Oh光照。
连续阴冷,只要中午不下雨雪,掀草苫。
待番茄苗70%—80%出苗,及时揭去地膜。
分苗2次,第1次分苗在番茄2片真叶时,采取直接分苗法,苗距3cmX3cm;第2次分苗在番茄4~5片真叶时,采取保护根系法。
5 定植施足有机肥,施过磷酸钙375kg/hm2,尿素3COkg/hm2,硫酸钾225kg/hm2。
做小高畦,畦宽1.1~1.2m,高10—15cm。
定植前7~1Od进行低温炼苗。
白天15—2℃,夜里10~12C,茎发粗发紫。
提前7~1Od扣棚,以提高地温,利于缓苗。
定植标准为番茄苗7~8片真叶,带大花蕾。
于4月上旬至4月25日定植,采用水稳苗法,把定植穴开大些,浇足水。
行距50cm,株距30—35cm,栽番茄苗5.25-6.00万株/hm2。
春季大棚蕃茄早熟栽培技术
![春季大棚蕃茄早熟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e1cb6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6.png)
春季大棚蕃茄早熟栽培技术首先,选择优质种苗。
在春季大棚蕃茄栽培中,种苗的选择非常重要。
要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的优质种苗,这样可以提高蕃茄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合理施肥。
春季大棚蕃茄的施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
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便和堆肥等,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同时,可以使用复合肥料,按照适合蕃茄生长的比例进行施肥,保证蕃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再次,注意浇水管理。
春季大棚蕃茄的浇水要保持适度,不可过多也不能缺少。
一般来说,蕃茄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过湿。
因此,要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情况进行浇水管理,切忌大量的一次性浇水。
另外,要注意适时修剪。
为了促进蕃茄的侧枝分枝和增加通风,可以在蕃茄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适量修剪。
修剪时要注意减少茎叶的创伤,不可过度修剪,以免影响蕃茄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此外,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蕃茄在春季大棚栽培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蚜虫、红蜘蛛以及多种病菌等。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最后,要定期追肥。
春季大棚蕃茄的追肥工作非常重要,可以选择一些速效肥或者叶面肥进行追肥,以提供蕃茄生长所需的营养。
追肥的时机可以根据蕃茄的生长情况来决定,一般每隔一至两周进行一次追肥。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春季大棚蕃茄早熟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优质种苗的选择、合理施肥、及时浇水、适时修剪、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定期追肥等。
只有将这些技术掌握好,才能促进蕃茄健康、快速地生长,实现早熟栽培,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农民还应加强对蕃茄栽培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
早春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要点
![早春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0a55e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0.png)
·21·只有合作,才会成功。
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2012.03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耐寒、高产、中早熟的品种,如合作903、合作906、合作908,吉粉5、6号在一些地区栽培也很不错,可以选择。
2育苗2.1育苗时间采用50孔或72孔穴盘进行育苗,苗龄在50~60天。
一般在12月初至12月中旬育苗,翌年1月底或2月初定植。
2.2苗期管理2.2.1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保持25~30℃,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4~5天种子破土,当60%~70%出苗时,掀去苗床上的地膜,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温度保持在15℃左右,当幼苗子叶肥厚深绿时,白天气温保持在20~25℃,夜间13~15℃。
2.2.2肥水管理出苗前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适当控水,防止徒长,适当用喷壶补水和营养液。
3定植3.1定植前准备定植前10~15天进行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撒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地菌净等农药3千克进行土壤消毒。
结合翻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0千克,磷酸二铵40千克,硫酸钾20千克,深耕25~30厘米,深浇一水,保墒压碱。
定植前3~5天开沟起垄,垄高15~20厘米,垄背宽70厘米,垄沟宽60厘米,垄背覆90厘米地膜,一膜两行。
3.2定植适期当苗龄达到50~60天,植株6~7片真叶,普遍现蕾,叶色深绿,叶片肥厚,株高15厘米左右,开展度12~13厘米,茎秆短粗,即可定植,定植时温室内10厘米地温在10℃以上。
3.3定植方法定植时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定植深度以埋没基质即可。
3.4定植密度间距120厘米开沟起垄,垄背宽70厘米,垄沟宽50厘米,株距35厘米,亩保苗3200株左右。
3.5定植后的管理温度管理:定植后3~4天不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15~18℃,白天通过放风调节温度;坐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温度15~17℃,盛果期要加大通风量,当外界夜间温度不低于15℃时,可以昼夜通风。
春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春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2c6fb6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3.png)
春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在现今的蔬菜市场上日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被誉为“蔬菜之王”,价格上也不仅稳步上涨,番茄出品率日益首先,更受到了种植者的追捧。
种植番茄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其在春季的早熟,因此,如何保障春季大棚番茄的早熟,最大程度提高产量,是果农们关注的重点。
为此,春季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受到广泛重视,以期通过技术攻关,解决合理控制条件,提供准确的技术措施,最大化提高大棚番茄的收获率。
首先,大棚番茄早熟必须确保播种种植时期合适,一般而言,在正常年份春季大棚种植番茄最佳播种期应该在3月份前提早2-3周,这样才能避开正常年份春季强降温危害;其次,营养土壤质量要求非常高,应该勤加氮磷钾肥料,一次施用量适度,补充有机肥料是更好的选择;此外,把握气候条件,争取适时施肥,尽量延长番茄的拔苗期,增加的种植抓棚时间,缩短的抽薹苗期可以加快早熟进程;同时,还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打理大棚,杜绝病虫害的扩散,保持大棚内良好的施肥气候,以期获得良好的高产收成。
春季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番茄的生产质量,是大棚番茄高产的重要保障。
提高大棚番茄种植技术水平,将有助于以高质量、高品位的番茄产品回应消费者的期待,同时也是果农创造出更多收益的必经之路。
早春大棚番茄种植管理技术
![早春大棚番茄种植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619b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3.png)
一、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性好、抗寒、抗病、丰产、商品性好、货架期长的品种。
早春大棚番茄种植,应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如“早丰”、“金皇后”等。
二、整地、施肥、作畦1. 整地: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
深翻土地,使土壤充分疏松,便于根系生长。
2. 施肥:底肥应重施优质有机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剂及少量化肥。
建议亩施海状元生物有机肥100-120kg,配合施用海状元全微40kg海状元有机无机复混肥120kg左右。
基肥以深施为主,深翻25-30cm,耙平做畦。
3. 作畦:番茄宜采用高畦栽培,高畦整成龟背形,避免根部积水。
三、棚室消毒1. 棚室在定植前要进行消毒,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250g拌上锯末,与2000-3000g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至无味时定植。
四、定植时间及方法1. 定植时间:番茄一般在2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就可定植。
2. 定植方法:在穴内施入海状元双动力菌肥,有利于预防土传性病害。
将幼苗洒在土壤里,番茄苗的间距在50cm左右。
定植后,适当浇水。
五、管理技术1. 温度管理:早春大棚番茄生长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
注意适时通风,降低湿度。
2.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生长期间,每隔5-7天浇一次水。
3. 施肥管理: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结果期以磷钾肥为主。
每亩施尿素20-30kg,过磷酸钙30-40kg,硫酸钾20-30kg。
4.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及时防治病虫害。
常用的农药有:吡虫啉、噻虫嗪、百菌清等。
5. 适时采收:番茄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影响果实品质。
六、总结早春大棚番茄种植管理技术要求严格,掌握好以上技术要点,才能确保番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灵活调整管理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长江97番茄及其栽培技术
![长江97番茄及其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080d6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b.png)
长江97番茄及其栽培技术长江97番茄是江苏省南通市长江种子公司,1997年研制成功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
我校园艺场试种2年后表现相当好。
现将此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特征特性该品种早熟,高圆形粉红果,商品性佳。
在低温弱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根粗叶茂,抗病性强,结果、坐果率高于其他品种。
果实一般在300g左右,最大可达500g。
每667m2产量在4500kg左右,高产可达5500kg。
二、栽培技术1.培育壮苗:长江流域可作冬春早熟栽培,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
播种前打足底水,播种后盖土0.5cm左右,加盖地膜保温保湿。
苗长至3~4片真叶时分苗假植一次。
假植成活后可适施稀薄肥。
如果温度偏高苗出现徒长,可喷1~2次矮壮素,要保证苗矮壮、根粗、叶深绿。
2.适时定植:当苗长至7~8片真叶时,可定植于大田。
大田内尽可能多施农家有机肥,每667m2加施进口复合肥40kg。
定植前一周注意低温炼苗,定植后一周内增温保苗。
每667m2一般定植5000株左右。
3.田间管理:长江流域种植此品种番茄,大多单杆整枝。
开花时使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一般用2,4-D或番茄灵。
当第一花序果实有乒乓球大小时,每667m2可追施15kg 尿素一次。
有三盘果(3个花序形成的果实)及时打顶摘心促进早熟。
在冬季还要注意保温,本地采用大棚加草帘加小棚加地膜的四重覆盖形式。
早上9时左右揭去覆盖物加强光照,下午4时左右覆盖保温。
4.病虫害防治:用百菌清、速克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
用吡虫啉、辟蚜雾防治蚜虫。
用抑太保、阿维虫清等防治食叶害虫。
5.采收:适当早采可以提高早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本栽培方式多在番茄的变色期(果实顶端由青变黄)采收,提早供应市场,另外也可用乙烯利对番茄果实进行人工催熟,效果非常明显.。
番茄春季早熟大棚栽培技术
![番茄春季早熟大棚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62feca50e2524de5187e89.png)
管 志 东
( 河南省濮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4 5 7 0 0 0 )
摘要 : 番 茄 是 百姓 日常 生 活 常备 蔬 菜 , 深 受 百姓 喜 爱 。 本 文 从 幼苗即可长出 2 ~3片真叶 , 要及 时分苗 。调 节营养钵 问的距离 , 番茄的选种、 培 苗措 施 、 定植 、 病 虫 害 防 治等 多 角度 阐 释 番 茄 春 季 使花芽正常分化, 可采用营养土块、 纸袋栽苗 或是开沟移苗 , 注 意 早熟大棚栽培技 术 , 以 期 为 我 国番 茄 的 增 产 。 农 民 的 增 收 提 供 帮 苗株行距为 8 -l O c m 。需要恰当把握分苗 时间, 总体说来 , 高温 、
一
、
晴天 比较有利。 一旦到了下午 , 特别接近 4点以后 , 日照和气温 都 在下降 , 导致苗床温度也在下降 , 此 时浇 水, 不利于苗 的成活 。在 温 度 上 不 宜 太 高 也 不 宜 太低 。应 根据 不 同 生长 期来 进 行 调 节 。 初 期阶段 白天在 3 O ℃, 夜晚在 2 4 ℃, 比较利 于 出苗 , 出苗后夜晚温 度在 l 7 ~l 8 ℃ 为 宜 。 中 后 期 时 ,夜 晚 温 度 前 半 夜 保 持 在 l 4 ~ 1 6 ℃, 后 半夜保持 在 1 2 ~1 3 ℃, 地温在 2 O ℃ 以上 , 最 为利于面 茁 壮成长 。 还 要 注 意 室 内通 风 , 减少病害发生 。 在 水 分肥 料 管 理 上 , 做到不干不浇水 , 在晴天的上午浇水 , 而且水量不可多 , 浇 水 后 应 该注意通风 。另外, 为 了幼苗健康生长 , 出苗后的施肥也不可少 。 有机肥是必不可少的之外, 氮、 磷、 钾 等 化 肥 也 是 必 要 的 。在 幼 苗 长 开 2片 真 叶 之 前 , 一 般 是 不 需 浇 水 和 施 肥 的 。分 苗 后 要 施 一 次 氮肥 , 中后期 如果苗生长缓 慢, 叶色加 深 , 土 壤湿度小 , 意味 着缺
西红柿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西红柿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d206004453610661ed9f428.png)
西红柿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技术一选用品种适于早熟栽培的优良品种有中研868等自封顶类型品种。
还可选用中研958改良型、中研968、中研988、中研998等中早熟品种。
应用地膜覆盖、宽行密植等早熟栽培技术,单干整枝留3-5穗果打顶。
获得几乎与早熟品种同时上市,且果形大而整齐,前期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二适期育苗元月上旬开始播种。
如果在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采用地热线加温、保温措施,其播种定植期还可提前。
1、种子处理准备一个干净盆子,用开水烫过冲洗干净,准备使用的种子先干晒一天。
浸种时,先往盆子内倒两份开水,一份凉水,水温控制在55℃左右,水量是种子的5-6倍,再把种子倒入水中不停地搅动,10-15分钟后,当水温降至30℃停止搅动。
种子消毒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反复淘洗干净,然后催芽。
催芽的适温为25-28℃,最高不超过30℃。
把种子放在布袋内,用湿布袋包好,6小时投洗一次,经过24-36小时,当胚根长出2毫米左右,即“露白”时播种。
2、大棚育苗早春大棚播种及苗期管理可参照黄瓜春大棚育苗技术。
三定植3月中旬定植,苗龄达到现大蕾,壮苗移栽,这是早熟的基础。
一般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棚内平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可定植。
1、整地施肥整地应早,上茬作物清理完毕后及时深翻土地进行晾晒。
犁翻晒白,三犁三耙,平整细碎,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基肥3000㎏腐熟农家肥以牛羊粪和鸡粪猪粪各一半为宜,另加有机肥50㎏、硫酸钾40kg、熟石灰50kg、硼肥1kg、硫酸锌1.5kg、硫酸亚铁0.5kg、硫酸铜2.5kg。
整地后闭棚增温,促使地温提高,为定植做好准备。
此时有条件的应在棚内设置温度计湿度计和一套地温计(包括地下5厘米、10CM、15CM三种地温表)。
并且要每天有规律的观察记载,了解温度情况,为以后的温度管理提供依据,观测点应选在大棚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某一点,棚南四分之一中间偏东1M为好,对整个棚有代表性。
春番茄早熟的栽培要点
![春番茄早熟的栽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5012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3.png)
春番茄早熟的栽培要点春番茄早熟栽培,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小拱棚、地膜等进行的促成栽培,一般在1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移栽定植。
用这种栽培方法培植的番茄可比常规栽培提早两个月上市,既能补充早春淡季蔬菜供应,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其管理技术要点是:一、定植到开花坐果期定植时土温较低,定植水不宜过大,定植3~4天后缓苗水可稍大一些。
早熟栽培多数保留二穗果。
为促使秧苗扩大植株营养面积,防止早衰,缓苗后进行深中耕,控制浇水适当蹲苗。
蹲苗的程度应以秧苗长势和品种而定,早熟品种在第一穗果普遍坐齐,第二穗果开花或部分坐果,已经摘心无徒长可能的,就要结束蹲苗。
老化的秧苗,应以促为主,不需蹲苗,促其尽快发棵。
这个时期的温度控制标准是白天23~25℃,夜晚13~17℃。
为防止低温引起落花,可用生长激素蘸花。
常用的生长激素有两种,一种是2,4-D,使用浓度为15~20ppm,使用时应先把药剂配制成所需浓度,于每天上午8~9时将半开或刚开放的花朵放到药剂稀释液中蘸一下即可。
注意蘸花后不能有水珠滴下,也不能喷雾,药液随配随用,浓度一定要准确,并避免重复蘸花,以免产生药害或畸形果。
另一种是防落素,使用浓度为30~40ppm,可蘸花,涂花或喷雾。
用药时间为一穗花有一半开放时喷洒,每穗花喷两次。
二、结果期当第一穗果直径达2~3厘米时,一定要结束蹲苗,进行追肥浇水。
一般应亩施尿素10~15千克。
过磷酸钙20千克,追肥后跟上浇水,以后每隔6~7天浇一水,浇水防止过大或过小,以免出现空洞果或发生果实脐腐病。
当第二穗果形成时,再追一次肥。
这一阶段温度控制的标准是,白天23~25℃,夜晚13~17℃。
当棚外气温回升转暖时,逐渐加大通风量。
另外还应及时做好植株的调整工作,适时打掉侧枝。
适当疏花,每个花序保留基部的4~5个果。
果实收获后,果穗下边的老叶及时打掉,以利通风透光,减少发病。
为促使果实早熟,可在果实白熟时用100ppm的乙烯利涂抹果实,在拉秧前7~10天用800~1000ppm的乙烯利全株喷洒,可使果实提前5~7天转红。
长江流域番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番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44d4f13ff00bed5b9f31d9a.png)
10— 79 2 1)50 5— 1 0 7 5 3 ( 0 2 0 — 1 9 0
农业 标准 化 是农 产 品质量 安全 工 作 的基 础 和 重要 组成 部分 , 是现 代农 业 的重 要标 志 , 于促 进农 业 与农 村经 济持 对
现 代农 业 科技
21 0 2年第 5期
园艺 学
长江流域番茄标 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江爱 明 ・ 甘 露 王锋尖 江 凌
(郧 阳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 湖北 十堰 4 2 0 湖 北 东 荆 阳光 新 特 蔬 菜 有 限 公 司 ) 4 70;
摘 要 阐述 了番茄 的 生物 学特 性 , 绍 了长 江流 域番 茄 标准 化 高产 栽培技 术 , 介 主要 包括培 育 壮苗 、 整地 定植 、 肥水 管理 、 株 管理 、 植 病 虫害防 治等 内容 . 以期 为番 茄的农 业生 产提供 参考 。 。
的吸 收量 也 很 大 。 此外 , 茄还 需 多 种微 量 元 素 , 些 元 素 番 这 可 以促 进 生长 , 强植 株抗 性 , 善果 实 品质 , 高 产量 。 增 改 提 因
此 , 栽培 中应根 据植 株对 各 种营 养元 素 的需 求 , 在 进行 科 学
下 即 受 冻 害死 亡 : 花 时对 温 度 反应 较敏 感 , 于 1 开 低 5℃和 高于 3 0℃授粉 不 良 : 足 的光照 有 利 于其 生 长发 育和 开 花 充
一
。
经过 多年 的 品种筛 选和 栽培 试 验 , 不 同生态 区域 的 基 在
春早熟番茄栽培技术
![春早熟番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9d4666502768e9951e738ea.png)
春早熟番茄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春早熟番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壮苗培育、定植及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菜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早熟;春季;番茄;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以早熟为目的,可选用早熟耐低温、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或杂一代,如早魁、早丰、早霞及西粉3号等;若以早熟、高产和延后供应期为目的,要选择耐热、抗病、优质、丰产的早熟或早中熟品种或杂一代,如强丰、苏粉2号、皖红1号及强力米寿等。
2培育壮苗2.1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用1.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30min,取出晾干,用湿布包起来闷30min,再用清水洗净药液,放入52℃的温水中浸泡20min,再在30℃清水中浸种4~5h。
也可在52℃温水中浸泡20min,取出控干水分,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min,再用清水洗净再进行催芽。
还可用常规温烫浸种法进行消毒催芽。
催芽时用多层纱布或毛巾包好种子保持湿度,在25~30℃条件下催芽,一般48~60h 后出芽。
2.2播种春早熟番茄,一般在12月中下旬播种。
可将种子播在育苗床、育苗盘或育苗方块内,日光温室条件比较好的,在温室内作畦播种即可。
畦可作成宽1m,长5~6m,畦埂高出畦面10cm,畦内整平踩实后铺营养土。
播种前进行苗床消毒,用50%的多菌灵或五代合剂8~10g/m2与适量细土混匀,播种时下铺上盖。
播前苗床浇足底水,水渗后用细土覆盖畦面,然后按50~60g/m2种子量均匀撒播,播后覆1cm营养土。
注意选晴天上午进行。
2.3播种后管理播种到第1真叶出现的管理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不徒长。
因而要求床土水分充足、温度较高和通风良好,以管理好温度最重要,同时防止床土裂缝和子叶戴帽。
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18℃,地温16~18℃。
种子拱土和齐苗时各覆土1次。
出苗后及时降温防徒长,白天降至20~25℃,夜间12~15℃。
第1真叶出现至定植期管理目标是茎粗、叶大、根发达,适温促花芽分化。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2f2655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9.png)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随着气温的升高,春季来临,很多农民开始准备春季大棚番茄的栽培工作。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具有高产、易管理、耐病虫害等优点,是广大蔬菜种植户的首选。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早春大棚番茄的栽培技术。
一、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海拔适宜的地块进行种植。
为了防止病害传播,建议新地块种植。
二、施肥1.基肥:在春季大棚番茄栽培前施足量有机肥,如腐熟的牛粪,鸡粪等。
2.追肥:春季大棚番茄需经常追肥,建议每隔10天左右追肥1次,追肥前淋透水,追肥后浇透水。
三、品种选择要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栽培,目前市场上的番茄品种有很多,但是不同品种在适应性、产量等方面有差异。
建议选择早熟、抗病性好的品种,如多利番茄、球果1号等。
四、播种对于大棚番茄来说,1 ~ 2月份气温较低,为了提高种苗育苗质量,可以采用覆盖草帘、草席等方式,保持温度。
播种时,可将种子浸泡在50℃左右的温水中15 ~ 30分钟,泡后晾干,再种植。
五、移栽1.移栽时间:移栽时间以当年的第一个农历春分(公历3月21日左右)为标准,此时大棚内温度在15℃以上,土温稳定在10℃以上。
2.移栽方法:先在移栽的土壤中开孔,把幼苗移栽进去,同时注意将地上的幼苗置于土面以下1 ~ 2cm处,使其根系宜长。
并在移栽后及时浇透水。
六、管理1.温度控制:春季气温变幻无常,要注重温度控制。
宜保持大棚内温度在15 ~ 25℃之间,避免高温或低温。
2.浇水管理:早春干旱少雨,需及时浇水,但不要过多,以避免积水或涝害。
水质应选用温热的自来水或河水,避免使用冷水或含盐分较高的水。
3.病虫害防治:春季病虫害较多,需加强防治。
可以通过定期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用防虫网等方式进行防控。
七、收获在移栽45 ~ 50天左右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收。
收获期一般为移栽后的70 ~ 100天。
采摘不应过度,防止影响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收获的番茄可在室内通风、阴干、阳干等方式处理,也可直接上市出售。
春季大棚蕃茄早熟栽培技术
![春季大棚蕃茄早熟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6908d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3.png)
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 品种选择 • 培育壮苗 • 整地做畦 • 施肥技术 • 扣棚升温 • 田间管理 • 采收与贮藏
01
品种选择
早熟品种选择
适合春季大棚种植的早熟番茄品种有:合作903、苏抗9号、佳粉17等。这些品 种在春季大棚种植时,能够提早上市,获取较高的经济价值。
选择的品种应具有优良的早熟性、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等特点,以适应春季 大棚种植的环境条件。
抗病品种选择
针对春季大棚种植的环境条件,应选择具有抗病性的番茄品 种。例如:中杂9号、中蔬4号等品种具有较好的抗病性能, 能够抵抗一些常见的番茄病害。
选择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番茄的产量 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贮藏条件
02
选择清洁、卫生的地方进行贮藏,同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避免阳光直射和通风不良。
贮藏时间
03
根据不同的品种和贮藏条件来确定贮藏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
。
运输注意事项
包装要求
使用清洁卫生的纸箱或塑料箱进行包装,避免在运输过 程中受到挤压和碰撞。
温度控制
在运输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避免高温和低温对蕃茄的 影响,保证其品质和安全。
植株调整技术要点
及时打杈
在蕃茄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打掉多余的侧枝和腋芽,以 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茎的生长。
搭架支撑
为了使蕃茄更好地生长和结果,可采用支架支撑的方法 ,防止植株倒伏。搭架时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支架材料和 结构形式,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摘心处理
在蕃茄生长后期,为了控制植株生长,促进果实发育, 可进行摘心处理。摘心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叶片数量, 以保证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养分供应。
春季大棚番茄提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季大棚番茄提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9e4221a32d7375a41780d2.png)
春季大棚番茄提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从选种、育苗、定植、植株调整、肥水管理等方面介绍春季大棚番茄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棚番茄;春季;栽培技术;育苗;定植;植株调整;肥水管理春季大棚番茄栽培技术,是为了在早春季节利用大棚,提高小环境温度,进行番茄的提早栽培。
早春露地条件恶劣,不适合番茄的栽培种植,大棚可以将白天平均温度提高5℃左右,使棚内达到种植番茄的条件,提早栽培,提高效益。
1. 品种选择虽然大棚中可以进行番茄春提早栽培,但夜间温度仍然很低,宜选用抗寒的番茄品种。
为保证丰产,还应选择分枝少、株型紧凑、不易徒长的品种,如宝冠、早丰等。
2.育苗温室育苗时间一般为1月下旬或2月初,培育大蕾苗,即叶7~9,茎粗5~6mm,节间较短。
管理上以保温保湿为主,促进苗齐苗壮。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早春季节光照全年最弱,温度极低,光照时数少,所以温室中可铺设电热线,将苗床温度适当提高。
3 定植3.1定植前准备番茄应选择疏松肥沃、保水保肥的土壤。
在定植前施充足的腐熟的有机肥,为提高地温,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最好需要扣双膜棚烤地升温,一般为定植前20天。
地化冻后耙地作垄,垄宽50~60cm。
3.2定植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定植,株距30cm左右,约6万株/㎡。
3.3 定植时期春季大棚番茄栽培的时期,一般等到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温度0℃以上,并能稳定5~7天时方能定植。
4 植株调整塑料大棚的保温、保湿特性会使棚内形成高温、高湿、弱光照的特殊环境条件,易形成秧苗徒长,延迟结果。
所以应及时对番茄进行整枝打杈、疏花疏果,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使营养物质得到合理利用。
4.1整枝打杈番茄整枝分单干整枝和双干整枝。
单干整枝只保留1个主枝结果,其余侧枝全部去除。
双干整枝除留主干外,还留下第1穗果下面的1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去掉。
摘心要及时,留3~4穗果即可摘心,需要注意的是,摘心是在最下面的穗留2~3片叶,以保证顶部果实所需营养。
长江流域早春番茄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早春番茄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b44f35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40.png)
为获得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采用大棚套小拱棚和地膜的保护措施,根据天气情况在小拱棚上再加盖适当的保温措施的栽培方法,少数地区还有直接用小拱棚加地膜的栽培方法,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培育壮苗1.1品种选择:选用自封顶、早熟、较耐低温和弱光且抗病的品种。
根据长江流域的消费习惯,选用粉红果品种,如浙粉202、金棚1号、L-402等。
1.2播期确定:作大棚早熟栽培,于11月上旬至12月中、下旬育苗;作小拱棚栽培,于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育苗。
1.3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在50~55℃的水中,保持5~20分钟,并不断搅拌,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里有恒定的水温,可采取不断添加热水的方法。
然后浸种4~6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甩干后用纱布包好放在25~30℃处进行催芽。
1.4育苗床的准备:目前长江流域多采用长50米,宽6米,高3米的塑料大棚,在棚內架设塑料小拱棚,小拱棚内用基质育苗,管理方便,成苗率高。
播种前用多菌灵、五氯硝基苯或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拌种或床土消毒。
12月份至2月份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小拱棚内铺设电热线。
1.5播种及苗床管理: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育苗床上,每平方米5~8克;现在常用基质育苗,由于基质地温回升快,密度还可以再低些,每个育苗盘面积0.16平方米,播种子0.75克左右。
然后盖土1厘米左右,接着盖薄膜,80%苗拱土时揭去薄膜。
1.6分苗及苗期管理:出苗后25~30天开始分苗,可以移入营养钵内也可以用赤脚苗,根据需要决定。
分苗时一次浇透营养土,缓苗期不用浇水,缓苗后保持营养土湿润,土壤湿度不能高,以防徒长。
苗期夜温不能低于5℃,以免影响花芽分化,形成畸形花。
2适时定植,合理密植分苗后4~5片叶时即可定植,苗龄时间不能长,以免根系老化,影响发棵。
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6米宽的钢管大棚,做连沟1.4米宽的深沟高畦,沟宽40厘米,畦宽100厘米,覆盖地膜后栽两行。
长江流域番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番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7f9273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6.png)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1]。
番茄又名西红柿,茄科番茄属,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一带。
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和维生素B ,尤其是维生素C ,是蔬菜之冠。
由于其适应性强、营养丰富,既可做菜用又能做水果食用,在我国广为栽培,目前已成为我国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经过多年的品种筛选和栽培试验,在不同生态区域的基地进行周年生产,形成了高标准、规范化的优质栽培高效模式。
现将长江流域番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番茄生物学特性番茄是喜温及喜光性蔬菜,其根系生长最适地温为20~25℃,温度超过33℃或低于10℃植株停止生长,0℃以下即受冻害死亡;开花时对温度反应较敏感,低于15℃和高于30℃授粉不良;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开花坐果。
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耐干旱又不耐涝,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
空气湿度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严重。
对养分需求量大,氮、磷、钾三要素吸收比例为1.0∶0.5∶3.3[2];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保水保肥、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
2栽培技术2.1培育壮苗品种一般选用耐运280和吉朗达。
育苗基质用草炭、蛭石(立方体积)按2∶1配比,加入硫酸钾复合肥(15-15-15)2kg/m 3、钙镁磷肥3kg/m 3、超大生物有机肥10kg/m 3、农药50%福美双200g/m 3。
基质含水量为70%,pH 值5~6。
应将各种基质原料充分混匀拌匀,用棚膜覆盖堆焖1~2d 。
在合适的苗床采用穴盘育苗法育苗。
定植前3~4d 炼苗。
定植前1~2d ,苗盘浇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定植前1d喷施10%除尽13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病虫害。
2.2整地定植一般应选择前茬为非茄果类蔬菜的地块种植,避免病虫害的危害,以pH 值6~7最佳。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番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番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af31d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0.png)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番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刘裕岭;高俊林
【期刊名称】《上海蔬菜》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春季早熟栽培是应用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等保护设施,采用综合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达到早定植、早上市、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
这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番茄保护地早熟栽培的主要生产形式,对缓和早春蔬菜淡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将其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刘裕岭;高俊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蔬菜站,225529;罡扬镇农技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早白菜苔-早熟毛豆-秋延西瓜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 董根生;王继红
2.三膜西瓜早熟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J], 许生国;刘裕岭
3.冬暖式日光温室春番茄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 胡建昆;钱昕
4.石家庄地区春季早熟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 张淑青;樊建英;李东玉;封志明;张铁石;王海山;刘玉芹
5.大棚早熟西瓜搭架吊蔓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J], 袁长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流域有机番茄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有机番茄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7f7803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6.png)
长江流域有机番茄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梅再胜;柯晓华;冯昭
【期刊名称】《科学种养》
【年(卷),期】2018(0)11
【摘要】一、品种选择选用抗低温、抗病、高产、优质、商品性状好、耐贮运、适合长江流域自然条件及市场需求的优良番茄品种。
二、培育壮苗1.确定播种期长江流域春季地膜覆盖栽培番茄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但春季番茄育苗时间不宜过长,根据播种后70~80天即可育成带花蕾的定植苗推算,播种期通常确定在1月上中旬.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梅再胜;柯晓华;冯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长江流域白玉春萝卜、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长江流域新优蔬菜栽培系列专题之四 [J], 梅再胜;梅晗璐;戴馨怡;黄林平;吴凤文;
2.长江流域黑妃20小番茄延秋高产栽培技术——长江流域新优蔬菜栽培系列专题之九 [J], 梅再胜;王维;陈惠;张蜜;王清;
3.长江流域藤县和平无渣粉葛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长江流域新优蔬菜栽培系列专题之二 [J], 徐峥;胡兴;陈惠;张蜜;王清;
4.长江流域奶油南瓜春季大棚栽培技术 [J], 王龙旺;邹登文
5.长江流域有机茄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J], 梅再胜;张建军;吴高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流域早春番茄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为获得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采用大棚套小拱棚和地膜的保护措施,根据天气情况在小拱棚上再加盖适当的保温措施的栽培方法,少数地区还有直接用小拱棚和地膜的栽培方法,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培育壮苗
1.1品种选择
选用自封顶、早熟、较耐低温和弱光且抗病的品种。
根据长江流域的消费习惯,选用粉红果类型的品种,如浙粉202、金棚1号、L-402等。
1.2播期确定
作大棚早熟栽培,于11上旬至12月中、下旬育苗,作小拱棚栽培,于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育苗。
1.3温汤浸种
具体做法:将种子放在50-55℃的水中,保持5-20分钟,并不断搅拌,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里有恒定的水温,可采取不断添加热水的方法。
然后进行浸种4-6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甩干后用纱布包好放在25-30℃处催芽。
1.4育苗床的准备
目前长江流域多采用长50m,宽6m,高3m的塑料大棚,在棚內架设塑料小拱棚,小拱棚內用基质育苗,管理方便,成苗率高。
播种前用多菌灵、五氯硝基苯或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拌种或进行床土消毒。
12月份至2月份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小拱棚内铺设电热线。
1.5播种及苗床管理
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育苗床上,番茄5~8g∕㎡,现在在育苗盘内用基质育苗,由于基质地温回升快,密度还可以再低些,每个育苗盘面积0.16㎡,播番茄0.75g左右。
然后盖土,厚度1cm左右,接着盖薄膜,80%苗拱土时揭去薄膜。
1.6分苗及苗期管理
播种出苗后25-30天开始分苗,可以移入营养钵内也可以用赤脚苗,根据需要决定。
分苗时一次浇透营养土,缓苗期不用浇水,缓苗后保持营养土湿润,土
壤湿度不能高,以防徒长。
苗期夜温不能低于5℃以下,以免影响花芽分化,形成畸形花。
2.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分苗以后有4-5片叶子时,就可以定植,苗龄时间不能长,以免根系老化,影响发棵。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都采用单杆整枝,株距35cm,行距50cm,每亩保苗3800株左右。
定植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20kg,6m宽的钢管大棚,做连沟1.4m的深沟高畦,沟宽40cm,畦宽100cm,覆盖地膜后栽两行,株距35cm左右。
3.定植后的管理
3.1水分管理
定植后浇透定根水,缓苗后视土壤情况和天气情况浇水,阴天不浇水,早晨和下午不浇水,气温低时寒流来时不浇水,选择晴朗天气的中午浇水。
浇水时注意膜下沟内浇水,不在膜外浇水。
每次浇水后要抓住晴天中午透棚降低空气湿度,还要结合烟熏剂熏蒸防病。
3.2温度管理
缓苗期间要保持较高的温度,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利于缓苗,大棚内的内膜白天可以不揭,白天保持在25-32℃,夜间12-15℃.阳光强烈时要适当遮阴降温,防止番茄萎焉。
缓苗后揭去内膜,温度可以适当降低,防止徒长。
3.3通风管理
3-5天缓苗后,揭去内膜,大棚开始通风,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病害,一般在保证棚内温度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延长通风时间,通风时注意两点:一是温度低时,外面风大时开下风口,开风口时要多个小风口,不要一条边成片打开,天气转暖时,风小时开上风口,两边的风口不能形成对流风。
二是风口的位置要经常变换,不能固定,春季温度回升后加大通风。
3.4肥料管理
施足底肥后,在坐果前一般不施肥,弱小植株可以适当点施。
第一穗果进入膨大期后可以适当追肥,可以穴施也可以随水浇施,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 左右。
3.5整枝绑蔓
一般采用单杆整枝,当植株高30cm时就可以绑蔓,绑蔓在田间湿度低时进行。
3.6激素蘸花或喷花
由于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不利于座花座果,因此采用激素处理,提高座果率。
可以用丰产剂2号,20℃时,每支兑2.0斤水;25℃左右时,每支兑3.0斤水。
3.7采收
根据果实红熟情况分批采收,也有果农在果实表面变白时摘回去用乙烯利涂抹,会影响品质。
4.病虫害防治
4.1常见虫害
虫害主要有蚜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棉铃虫等。
蚜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可以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棉铃虫可以用48%毒死蜱800~1000倍液,50%抑太保900倍液喷雾防治。
4.2常见病害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等。
4.2.1猝倒病的防治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肥料充分腐熟,播种均匀忌过密。
播种前用多菌灵、五氯硝基苯或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拌种或进行床土消毒。
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晴天中午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对幼苗进行喷施,湿度大时,可用上述药剂拌干土,均匀撒施。
4.2.2立枯病防治
选用排水好,阳光充足的田块作苗床。
播种前常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等,与细土拌匀,撒在床面,或结合浇底水,随水浇入土壤。
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对幼苗喷雾。
连续阴雨天也可用速克灵与百菌清复合型烟熏剂在棚室中烟熏,但注意使用方法,避免局部药害。
4.2.3灰霉病防治
适当控制浇水量,打药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施,连续阴雨天,可用烟熏剂进行防治。
蘸花时可以在药剂内适量加入些速克灵粉剂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