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电冰箱原理

合集下载

图解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图解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图解电冰箱的制冷原理1、电冰箱的制冷循环原理电冰箱主要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和状态变化过程进行能量的转换,从而降低箱室内的温度,实现制冷。

压缩机工作后,将制治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然后从排气口排出,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将制冷剤的热量散发给周围的空气,使得制冷剂由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冷凝为常温高压的液体。

干燥过滤器对流经的制冷剤进行过滤,滤除水分、杂质和氧化物。

制冷剂在毛细管中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送入蒸发器中。

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吸收箱室内的热量而气化为饱和气体,这就达到了吸热制冷的目的。

最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机吸气管后进入压缩机,再经压缩机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开始下一次循环。

目前,大多数电冰箱釆用双温双控的方式进行制冷循环的控制。

双温双控是指在电冰箱中配置两个蒸发器和两个温度传感器对冷藏室、冷冻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因此,电冰箱的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制冷循环可同时进行,当冷藏室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冷藏室制冷循环停止,冷冻室的制冷工作继续进行。

该控制方式可减少能耗,达到电冰箱不同室内温度需求不同的目的。

2、双温双控电冰箱的制冷循环原理3、电冰箱的冷气循环原理电冰箱箱室内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或自然对流的方式,使空气形成循环,来提高制冷效果。

这种冷气循环方式通常可分为冷气自然对流降温方式(直冷式降温)和冷气强制对流降温方式(间冷式降温)。

直冷式降温是利用低温气体下降,高温气体上浮这一自然气流规律实现冷气循环。

在冷藏室内设有一个蒸发器,通过蒸发器直接吸收食物和箱内空气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间冷式降温会将蒸发器集中放置在一个专门的制冷区域内,然后依靠风扇强制吹风的方式使冷气在电冰箱内循环,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直冷式降温与间冷式降温相比:直冷式降温耗电量较小,但容易结霜;而间冷式降温耗电量较大,但温度均匀,利于食品的长期保存。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
空调和冰箱是利用不同的制冷原理实现冷却效果的。

空调采用的制冷原理是蒸发冷却循环。

空调中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变成高压液体。

接下来,高压液体经过膨胀阀放掉一部分压力,降低了温度和压力,从而变成低压液体。

低压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室内的空气接触并蒸发,吸收了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室内温度下降。

蒸发后的制冷剂变成低压气体,再次被吸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冰箱的制冷原理主要是通过压缩制冷。

冰箱内有一个压缩机,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导致温度升高。

然后,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通过散热排出热量,变成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放掉一部分压力,降低了温度和压力,从而变成低压液体。

低压液体通过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与室内空气接触,吸收了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室内温度下降。

蒸发后的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虽然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不同,但都是通过循环利用制冷剂来降低室内温度,达到冷却的效果。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常见的电器之一,它能够将食物和饮料保持在低温状态,延长其保鲜时间。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和物理学的原理,通过运用压缩冷凝循环来实现制冷效果。

1. 压缩机:电冰箱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它负责压缩制冷剂(一般为氟利昂气体)。

当压缩机开始运转时,它会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2. 冷凝器:压缩机产生的高温气体会通过冷凝器,冷凝器一般位于电冰箱的背部或底部。

冷凝器是由一系列绕圈的金属管组成的,通过这些管道,高温气体会散发出热量,同时冷却并变成高压液体。

3. 膨胀阀: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以适当的速度进入蒸发器。

在膨胀阀的作用下,高压液体会迅速膨胀成低压低温的气体。

4. 蒸发器:蒸发器位于电冰箱的内部,通常是在冷冻室的背部。

当低压低温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它会吸收冷冻室内的热量,使冷冻室的温度下降。

同时,制冷剂会再次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5. 循环: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开始新的循环。

这个过程会持续进行,直到电冰箱内部的温度达到设定的目标温度。

6. 温度控制:电冰箱内部有一个温度控制器,它能够感知冷冻室内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

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停止压缩机的工作,直到温度再次上升时才重新启动。

7. 保鲜功能:电冰箱内部的冷冻室和冷藏室分别用于冷冻和保鲜食物。

冷冻室通常维持在-18℃左右的温度,可以长时间保存食物。

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至5℃之间,适合保鲜食物,但不适合长时间存储。

总结:电冰箱通过压缩冷凝循环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将食物保持在低温状态的效果。

压缩机通过压缩制冷剂,使其在冷凝器中散发热量,变成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变成低压低温的气体。

这个过程不断循环,使得电冰箱内部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目标温度范围内,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

冰箱空调基本原理

冰箱空调基本原理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蒸发器: 蒸发器的作用是使毛细管或膨胀阀送来的制冷剂在 低压的条件下迅速沸腾蒸发,大量吸收箱内的热 量,是箱内温度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膨胀阀或毛细管:
膨胀阀或毛细管在制冷循环中起到了“节流”的作用。所谓“节流” 是指,当制冷剂液体通过管道中,特别设置的细管或“狭孔” (膨胀阀或毛细管),流速增大、压力减小、温度降低,有一部 分液体变成了气体,制冷剂流体经细管或“狭孔”的时间很短, 流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并且对外界也没有做功,这种现 象称为“节流”。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制冷剂: 制冷剂又称为工质,它是制冷循环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 作介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而 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成液态。制冷机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而达到制冷 的目的。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干燥过滤器: 干燥过滤器的作用是吸附系统中制冷机中多余的 水分和过滤有形的异物,如灰尘颗粒、焊渣等
家用冰箱、空调产品基本原理
董浩,能效业务经理 Intertek 天祥集团
商用及电子电器
热学基础知识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传递的方式有3种:
• 热传导 • 对流 • 辐射
热学基础知识
热传导: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 者一个物体,热量从高温部位向低温部位传递 举例:
热学基础知识
热辐射:
热量从高温物体直接沿直线射出去的传热方式叫做热辐射
举例:
电冰箱背后的冷凝器是个热交换器,冷凝器内流动着的制冷 剂比室内空气温度高,他将热量散发给空气的方式,除了 空气的对流外,还有热辐射
热学基础知识
物质的状态变化

电冰箱的原理应用

电冰箱的原理应用

电冰箱的原理应用一、电冰箱的原理电冰箱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它通过运用热力学原理来实现制冷的功能。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发制冷循环原理:电冰箱的核心是制冷循环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在压缩和膨胀过程中发生相变,吸收和释放热量。

具体的制冷循环过程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阶段。

–压缩阶段: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被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体。

–冷凝阶段:高温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由气体转化为液体。

–膨胀阶段: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膨胀阀)降压,同时温度也下降。

–蒸发阶段: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产生冷量。

2.压缩机的作用:电冰箱中的压缩机主要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增加其温度和压力,使其在冷凝器中散热。

压缩机是电冰箱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3.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是电冰箱中的换热器件,用于在制冷循环系统中进行热量的传递。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其转化为液体。

蒸发器则通过吸热蒸发的方式,从物体中吸收热量,降低物体的温度。

4.温控系统:电冰箱中配备了温控系统,用于控制冷冻室的温度。

温控系统通常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和电动阀等组件。

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电路板会自动关闭电动阀,停止压缩机的工作,从而实现温度的控制。

二、电冰箱的应用电冰箱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保鲜:电冰箱通过制冷的方式,将食品置于低温环境中,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低温可以减缓食品中的微生物和酶的活性,阻止食品的腐败变质。

2.食品储存:电冰箱提供了足够的储存空间,方便存放各种食品和饮料。

同时,电冰箱中还配备了不同温度区域,如冷藏室和冷冻室,以满足不同食品的储存需求。

3.制冷饮品:电冰箱中的冷冻室可以制冷饮品,为人们提供冷藏和冷饮的需求,尤其在夏季炎热的天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环境控制:电冰箱不仅可以制冷,也可以用于加热。

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流向,可以实现加热的效果,例如在冬季使用电冰箱保温或解冻食品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

电冰箱、空调器的结构与原理(ppt 27页)

电冰箱、空调器的结构与原理(ppt 27页)




●电冰箱的结构原理;



●空调器的结构原理;




●中小型冷库的结构原理;
4.1 电冰箱的结构与原理
电冰箱的基本组成
(1)电冰箱的基本组成方框图
第 四 章 制 冷 设 备 结 构 原 理
(2)电冰箱的箱体



(3)电冰箱的制冷系统








(4)电冰箱的电器自动控制系统
第 四 章 制 冷 设 备 结 构 原 理
设备中小型 结构冷库的 原结 理构与
原 理
热泵型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1)电磁换向阀的制冷运行
(2)电磁换向阀的制热运行
第 四 章 制 冷 设 备 结 构 原 理
第电冰 第四章箱、空 四章制冷调器与
设备中小型 结构冷库的 原结 理构与
原 理
4-3 中小型冷库的结构原理
冷库按用途分类
分类
说明
形式
生产 性冷 库
第 四 章 制 冷 设 备 结 构 原 理

(2)窗式空调器的箱体



(3)窗式空调器的制冷系统







(4)窗式空调器的通风系统
第 四 章 制 冷 设 备 结 构 原 理
(5)窗式空调器的电气控制系统
第 四 章 制 冷 设 备 结 构 原 理
(6)窗式空调器的辅助器件
第 四 章 制 冷 设 备 结 构 原 理
(5)电冰箱的附件
第 四 章 制 冷 设 备 结 构 原 理

电冰箱工作原理

电冰箱工作原理

电冰箱工作原理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它能够将食物和饮料保持在低温状态,延长其保鲜时间。

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它。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1. 制冷循环系统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循环系统。

制冷循环系统由四个主要组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系统的核心部件。

它负责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 冷凝器:冷凝器是一个散热器,通常位于电冰箱背面或底部。

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与周围环境的空气接触,散发热量,使制冷剂气体冷却并转变成高压液体。

- 膨胀阀:膨胀阀是一个窄缩的管道,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

它起到限制制冷剂流动速度的作用,使制冷剂从高压液体状态迅速膨胀成低压液体。

- 蒸发器:蒸发器是一个位于电冰箱内部的盒状结构,通常位于冷冻室或冷藏室的背部。

膨胀阀后的低压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与周围环境的空气接触,吸收热量并蒸发成气体。

2. 工作原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制冷循环系统中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和相变过程。

首先,压缩机开始工作,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

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冷却并转变成高压液体。

接下来,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迅速膨胀成低压液体。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急剧下降。

低压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与电冰箱内部的空气接触。

制冷剂吸收蒸发器内部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

压缩机再次开始工作,将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循环往复。

通过不断的循环流动和相变过程,电冰箱内部的空气温度得以降低,实现制冷效果。

3. 温度控制电冰箱中通常配备了温度控制系统,以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

温度控制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电机组成。

-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电冰箱内部,可以感知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变化。

- 控制器:控制器是一个微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电机的运行和停止,以维持设定的温度范围。

电冰箱的相关知识介绍

电冰箱的相关知识介绍

电冰箱的相关知识介绍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班级:1422401学号:201420240121姓名:李嘉鹏一.电冰箱的工作原理:1. 电冰箱致冷的原理和种类1.1家用冰箱空调的工作原理:冰箱空调是由四大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根据控制或是使用需要中间可以选择安装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干燥过滤器等辅助器件,但四大件是必不可少的。

工作时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器相当于一个换热设备,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换热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液态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所谓膨胀阀就是一个节流装置,因流出膨胀阀的制冷剂受到遏制,因此出来后制冷剂压力降低,温度继续下降,(冰箱的膨胀阀一般用毛细管代替,因从大管突然到小管,同样可以起到节流的效果)成为气液两相,再进入蒸发器,此时的制冷剂再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气化,成为高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继续循环。

1.2电冰箱的种类:1)压缩式电冰箱:该种电冰箱由电动机提供机械能,通过压缩机对制冷系统作功。

温度控制系统利用低沸点的制冷剂,蒸发时,吸收汽化热的原理制成的。

其优点是寿命长,使用方便,目前世界上91~95%的电冰箱属于这一类。

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

2)吸收式电冰箱:该种电冰箱可以利用热源(如煤气、煤油、电等)作为动力。

利用氨-水-氢混合溶液在连续吸收-扩散过程中达到制冷的目的。

温度控制系统缺点是效率低,降温慢,现已逐渐被淘汰。

3)半导体电冰箱:它是利用对PN型半导体,通以直流电,在结点上产生珀尔帖效应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电冰箱。

4)化学冰箱:它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溶解于水时强烈吸热而获得制冷效果的冰箱。

5)电磁振动式冰箱:它是用电磁振动机作本动力来驱动压缩机的冰箱。

温度控制系统原理、结构与压缩式电冰箱基本相同。

6)太阳能电冰箱:它是利用太阳能作为制冷能源的电冰箱。

冰箱空调制冷基本原理

冰箱空调制冷基本原理

冰箱工作原理我们知道任何物质在液化后都要放出热量,在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这是最普遍的物理现象。

空调冰箱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再让他蒸发吸收热量。

液化放出热量的位置和蒸发吸收热量的位置不能在一处,否则没有任何效果。

因此空调就有了室外机,目的是散热和其它主要功能,冰箱则散热器在冰箱外部。

那么怎么能实现制冷剂液化-气化呢?我们知道,气体物质在它的临界温度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液化。

所谓的临界温度就是在这个温度之上,无论采用多高的压力都不能使他液化。

当温度高于气体物质在某个压力下的沸点之上时就会发生气化,气化时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从环境中获得,从而实现制冷。

用于上述实现制冷的气体物质就是制冷剂。

作为制冷剂的物质通常常温下为气体,便于蒸发,而且临界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压缩时液化不容易。

还要要求无毒,无异味儿。

常见的制冷剂为氨、氟(这个字念服笨蛋才念佛呢)里昂。

氟里昂实际上很多种物质的总称,是一种系列产品。

那么他是什么物质呢?实际上就是卤代烷,常见的是卤代甲烷。

例如一氟三氯甲烷、三氟一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等等。

也就是甲烷的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你可以自己组合出不同的物质。

当然了,这种卤代烷一定要有氯原子和氟原子存在,不能全是氯也不能全是氟,而且烷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取代。

倒不是说不存在这种物质,而是满足不了作为制冷剂的要求,例如四氯甲烷,常温下为液体,也就是四氯化碳,不能做制冷剂的。

但是四氯化碳中的一个氯被氟取代,就可以做制冷剂。

制冷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压缩机将蒸发器来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由于室温低于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当达到所需的压力后液化,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通过散热管、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也就是冰箱后面的散热管、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吹着的散热片。

液化后的制冷剂散热后,温度降低到接近室温,经过缓冲器后再通过毛细管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就是粗管,上面带有导热良好的金属片。

冰箱空调制冷基本原理.

冰箱空调制冷基本原理.

冰箱工作原理我们知道任何物质在液化后都要放出热量,在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这是最普遍的物理现象。

空调冰箱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再让他蒸发吸收热量。

液化放出热量的位置和蒸发吸收热量的位置不能在一处,否则没有任何效果。

因此空调就有了室外机,目的是散热和其它主要功能,冰箱则散热器在冰箱外部。

那么怎么能实现制冷剂液化-气化呢?我们知道,气体物质在它的临界温度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液化。

所谓的临界温度就是在这个温度之上,无论采用多高的压力都不能使他液化。

当温度高于气体物质在某个压力下的沸点之上时就会发生气化,气化时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从环境中获得,从而实现制冷。

用于上述实现制冷的气体物质就是制冷剂。

作为制冷剂的物质通常常温下为气体,便于蒸发,而且临界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压缩时液化不容易。

还要要求无毒,无异味儿。

常见的制冷剂为氨、氟(这个字念服笨蛋才念佛呢里昂。

氟里昂实际上很多种物质的总称,是一种系列产品。

那么他是什么物质呢?实际上就是卤代烷,常见的是卤代甲烷。

例如一氟三氯甲烷、三氟一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等等。

也就是甲烷的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你可以自己组合出不同的物质。

当然了,这种卤代烷一定要有氯原子和氟原子存在,不能全是氯也不能全是氟,而且烷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取代。

倒不是说不存在这种物质,而是满足不了作为制冷剂的要求,例如四氯甲烷,常温下为液体,也就是四氯化碳,不能做制冷剂的。

但是四氯化碳中的一个氯被氟取代,就可以做制冷剂。

制冷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压缩机将蒸发器来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由于室温低于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当达到所需的压力后液化,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通过散热管、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也就是冰箱后面的散热管、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吹着的散热片。

液化后的制冷剂散热后,温度降低到接近室温,经过缓冲器后再通过毛细管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就是粗管,上面带有导热良好的金属片。

空调电冰箱原理

空调电冰箱原理
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专门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洁净度(简称“ 四度”)进行调节,达到一定要求。
第4页,共17页。
二、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
空调器实现空气调节的专用设备。 分为舒适空调和工业空调。 工业空调的出现早于舒适空调。
第5页,共17页。
三、家用电冰箱、空调器的发展现状
家用电冰箱是在 20 世纪初开始研制和生产的,1918 年美国生产了第一台蒸 气压缩式家用电冰箱;1927 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全封闭 压缩机的家用电冰箱。其后氟里昂的发现和使用。二次大战后,电冰箱制造的工 艺水平提高。我国起步较晚,1955 年沈阳医疗器械厂试制成功第一台开启式压缩 机电冰箱;1957 年生产了全封闭式压缩机电冰箱。
热电制冷:又称温差电制冷或半导体制冷,根据珀尔贴效应的原理。
第3页,共17页。
二、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
制冷技术始于 19 世纪中叶。1834 年,英国试制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封闭式循环的蒸 气压缩式制冷机。1844 年,美国建立了第一座空调室。1862 年,法国人制成了吸收式制冷机。 1874 年,德国发明了氨制冷机,成为制冷机的始祖。1930 年出现了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制冷 机。氟里昂制冷剂的出现为制冷技术开辟了新的道路,广泛应用。随后又出现热电制冷(半导 体制冷)。
第8页,共17页。
一、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对食品有破坏作用,这与食品种类、成分和贮藏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冷冻食品,使食品内部水分冻结成冰,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温度是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9页,共17页。
一、微生物作用
类别 嗜冷性 嗜温性 嗜热性
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最低温度/℃ - 5~5 10 ~ 15 20 ~ 40

电冰箱制冷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冰箱制冷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间冷主蒸发器
冷藏室采用空气自然对流降温方式 ,冷冻室采用强制对流降温方式
直冷蒸发器
冷藏室采用空气自然对流降温方式 ,冷冻室采用强制对流降温方式
多门电冰箱的实物图:
㈢、电冰箱上的标示: 此电冰箱上的标示表示本电冰箱为家用冷藏冷冻式191L四星级电冰箱 B表示家用电冰箱 C表示冷藏箱,D表示冷冻箱,CD表示冷藏冷冻箱 191表示电冰箱容积为191L 表示四星级电冰箱
电冰箱星级规定
星级
符号
冷冻室温度(oC)
冷冻室储藏期
一星
不高于-6(≤-6)
7天
二星
不高于-12(≤-12)
1个月
高二星
不高于-15(≤-15)
1.8个月
三星
低于-18(<-18)
3个月
四星
低于-24(<-24)
6~8个月
*
**
**
***
****
电冰箱型号表示方法和含义
225 改进设计序号,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大量吸收外界热量而汽化为饱和蒸气,实现制冷,然后在吸气管中变为低压蒸气,再被压缩机吸入维持循环 。
电冰箱工作原理
㈡、常见电冰箱外观示意图:
从外观上,电冰箱可分为单门电冰箱、双门电冰箱(常见)和多门电冰箱
单门电冰箱的实物结构图:
单门电冰箱从外形上看比较小巧,只有一个蒸发器,能存放少量食物。 它的蒸发器有内藏式和外露式两种。
冷凝器
电冰箱背部
㈢、毛细管的实际外形图:
图中又细又长的管子为毛细管,其一端接干燥过滤器,另一端接蒸发器。管径为0.5~1mm之间,长度约为3mm。实际使用中,通常需要使毛细管中制冷剂保持一定的过冷度,以避免制冷剂提前汽化,所以,交毛细管志温度较低的吸气管焊接在一起,长度为1m左右,其余绕成环形。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循环流动来实现降温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1. 压缩机:电冰箱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它通过电机驱动,实现制冷剂的循环流动。

压缩机会使制冷剂变为高压、高温的气体。

2. 冷凝器:制冷剂从压缩机流出时是热气体状态,进入冷凝器后,与冰箱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

冷凝器内部的金属管道有很大的表面积,使得制冷剂散热,变为高压、高温的饱和气体。

3. 膨胀阀:高压、高温的饱和气体通过膨胀阀的缩小孔径,压力迅速降低,使得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4. 蒸发器: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与冰箱内部空气接触,引起热量的传递,将冰箱内部的热量吸收并降温。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部循环流动,通过吸收热量变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5. 再次进入压缩机:低温低压的蒸汽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开始。

通过压缩机的工作,制冷剂在高压、高温和低温低压的状态下循环流动,实现了冰箱内部的降温。

这样,电冰箱就可以将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到制冷剂中,然后将热量通过冷凝器散发到室外,从而保持冰箱内部的低温。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电冰箱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具有制冷和保鲜食物的功能。

那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一、制冷剂的循环电冰箱制冷原理的核心在于制冷剂的运行循环。

制冷剂是一种特殊的流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蒸发热。

通常采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

1. 蒸发器电冰箱的蒸发器位于冷藏室内,这是制冷循环的起点。

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接触到室内的空气,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

2. 压缩机被加热后的制冷剂以气态形式进入压缩机。

这里的压缩机起到“泵”的作用,将制冷剂压缩并推进到下一个环节。

3. 冷凝器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器通常位于电冰箱背后。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遇到外界低温环境,散发的热量使其冷却并变为液态。

4. 膨胀阀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变为液态后,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膨胀阀具有调节制冷剂流速的作用。

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时,其压力迅速降低,进而蒸发变为气态。

二、热交换过程除了制冷剂的循环外,电冰箱中还存在其他的热交换过程,这些过程帮助实现冷藏、冷冻和保鲜的功能。

1. 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它吸收了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

同时,制冷剂也蒸发为气态。

2. 空气循环除了制冷剂循环外,电冰箱内还设置有电风扇,帮助空气流通,加速室内空气的降温和保持温度的均匀性。

3. 传热冷藏室和冷冻室内外侧的墙壁都设置有导热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室内外温度的变化,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

4. 除霜过程由于制冷剂的循环,蒸发器表面可能会出现冰霜。

为了保持制冷效果,电冰箱会定期进行除霜操作,通常使用电热线或热管来加热蒸发器,使冰霜融化。

三、温度调节和保鲜功能电冰箱通过控制制冷剂的循环和调节器的工作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一般来说,电冰箱内部有一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室内的温度来控制制冷剂的流动。

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启动压缩机,促使制冷剂循环工作,将室内温度降低。

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压缩机停止运行,制冷剂的循环也停止。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与维修课件操作与维修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与维修课件操作与维修
寻求帮助
遇到难题时,可以向同行或专业人士请教,共同解决问题 。
下一讲预告及预备知识
下一讲内容
将详细介绍电冰箱空调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规范。
预备知识
了解电冰箱空调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相关安装和调试规范。
THANKS
感谢观看
如智能控制系统、远程故障诊断等。
环保和节能技术的推广
如高效压缩机、环保制冷剂等的应用。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如复合材料、3D打印等技术在电冰箱空调器设备中的应用。
提高自身维修技能途径和建议
多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积累经验,提高维修技能水平。
不断学习
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 识体系。
02
常见故障分析与诊断
电冰箱常见故障
01
02
03
制冷效果差
可能是由于制冷剂泄漏、 压缩机故障、冷凝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蒸 发器脏堵等原因导致。
噪音大
可能是由于压缩机、风扇 电机或蒸发器等部件松动 或磨损所引起。
不制冷
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温 控器故障、压缩机损坏等 原因造成。
空调器常见故障
制冷效果差
可能是由于制冷剂不足、 冷凝器或蒸发器脏堵、压 缩机性能下降等原因导致 。
维修措施
调整室内机安装水平度,清洗或更换 冷凝水管,清洗接水盘。
实践操作演示环节
演示一
电冰箱制冷系统检漏与充注制冷剂操作
演示二
空调器室内机清洗与保养操作
操作步骤
使用检漏仪检测制冷系统各部件是否泄漏,找到泄漏点后 进行处理;将制冷剂钢瓶与电冰箱低压管连接,启动压缩 机进行充注制冷剂操作。
操作步骤

电冰箱工作原理及实现电冰箱节能

电冰箱工作原理及实现电冰箱节能

电冰箱工作原理及实现电冰箱节能一、电冰箱工作原理电冰箱是一种利用压缩机循环工作原理,将热量从内部移出的制冷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压缩机工作:电冰箱内部的压缩机是关键的组件之一。

当冷藏室内温度升高时,压缩机开始工作。

它通过压缩制冷剂(一般为氟利昂)使其压力升高,从而提高其温度。

2. 冷凝器冷却:经过压缩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冷凝器通常位于电冰箱背后。

冷凝器中的制冷剂通过散热片散发热量,使其温度降低。

3. 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经过冷凝器后,进入膨胀阀。

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使其在膨胀过程中温度降低。

4. 蒸发器制冷:制冷剂进入蒸发器,蒸发器通常位于电冰箱内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冷藏室内的热量,使冷藏室温度降低。

5. 制冷循环:经过蒸发器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重新开始循环。

二、电冰箱节能技术为了提高电冰箱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制造商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技术,如下所示:1. 优化压缩机设计:采用高效率的压缩机,降低能源消耗。

新一代电冰箱通常采用变频压缩机,可以根据冷藏室内的温度需求自动调节转速,减少能源浪费。

2. 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外部热源提供制冷效果的技术。

通过利用环境中的热量,减少电冰箱内部制冷剂的压缩工作,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3. 优化绝缘材料:电冰箱的绝缘材料对于保持冷藏室内的温度起着重要作用。

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可以减少热量传导,提高保温效果,降低能源消耗。

4. 温度控制技术:电冰箱内部的温度控制是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用智能温控技术,可以根据冷藏室内的温度需求自动调节制冷剂的循环,避免能源的浪费。

5. LED照明技术:传统的电冰箱照明灯一般采用白炽灯或荧光灯,能源消耗较大。

而LED照明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亮度,同时能耗更低。

6. 优化空间设计:电冰箱内部的空间设计也对能效有一定影响。

合理的空间分配和隔离设计能够减少冷空气的流失,提高制冷效果,降低能源消耗。

冰箱和空调原理一样吗

冰箱和空调原理一样吗

冰箱和空调原理一样吗冰箱和空调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它们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冰箱和空调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它们的原理是否相似?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冰箱和空调的工作原理。

冰箱通过压缩机循环制冷剂来实现制冷的目的。

当制冷剂通过蒸发器时,吸收了冰箱内部的热量,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而空调也是通过类似的原理来实现调节室内温度的。

空调通过压缩机将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冷凝器排出室外,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从工作原理上来看,冰箱和空调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进行循环,从而实现热量的吸收和排出,达到降温的效果。

因此,可以说冰箱和空调在原理上是相似的。

然而,虽然冰箱和空调在原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设计和功能却有所不同。

冰箱主要是用来储存食物,并保持食物的新鲜。

它的制冷温度一般在0-10摄氏度之间,主要是为了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而空调则是用来调节室内温度,使人们能够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里获得舒适的环境。

因此,冰箱和空调在使用场景和功能上是有所区别的。

除了在功能上有所不同外,冰箱和空调在制冷效果上也有所区别。

冰箱的制冷效果主要体现在保持低温和延长食物的保鲜期上,而空调则是通过调节室内温度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因此,冰箱和空调在制冷效果上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冰箱和空调在原理上是相似的,都是通过压缩机循环制冷剂来实现降温的效果。

但在功能和制冷效果上却有所不同。

冰箱主要用于食物储存和保鲜,而空调则是用来调节室内温度。

因此,虽然它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与维修课件操作与维修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与维修课件操作与维修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止操作
操作完成后及时关闭电源避免浪费能源和设备损坏
日常使用保养
定期清洁:保持设备内外清洁避免灰尘堆积
检查电避免过度使用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节能减排措施
合理选择空调和冰箱的能效等级选择节能产品
单击添加标题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冷却成为高压液体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成为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中再次压缩实现制冷循环。
电冰箱: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部件实现制冷剂的循环从而降低箱内温度。
单击添加标题
主要部件功能
压缩机:将低压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与维修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维修
02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
04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操作
添加章节标题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
工作原理简介
单击添加标题
空调器: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部件实现制冷剂的循环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单击添加标题
电冰箱、空调器设备原理: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冷却成为高压液体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成为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中再次压缩实现制冷循环。
冷凝器:将高压气体冷却成液体释放热量
蒸发器:将液体蒸发成气体吸收热量
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保证制冷效果
风扇:加速空气流动提高制冷效果
温控器:控制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保持温度恒定
制冷系统原理
制冷剂:氟利昂、氨等

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及其发展资料课件

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及其发展资料课件
注意密封
确保冰箱门密封良好,以减少冷气外泄。
定期除霜
对于需要除霜的冰箱,定期除霜以保持制冷 效果。
避免异味
避免存放有异味的食物,如生鱼、生肉等, 以防异味扩散。
电冰箱的维护与保养
清洁冰箱外壳 定期用湿布擦拭冰箱外壳,保持清洁。
清洁内部 定期清洁冰箱内部,去除污渍和霉菌。
检查密封条
定期检查密封条是否完好,如有损坏 及时更换。
详细描述
特殊用途电冰箱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电冰箱, 如医用冷藏箱、酒类储藏柜、科研专用冰箱 等。这些特殊用途电冰箱通常具有特定的温 度控制和湿度调节功能,以满足特定需求。 例如医用冷藏箱用于保存药品和生物样本, 酒类储藏柜用于保存葡萄酒和烈酒等。
04
电冰箱的能效与环保
电冰箱的能效等级
能效等级定义
提高能效等级的方法
定期除味
使用除味剂或活性炭等物品去除冰箱 内的异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新型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制冷技术的种类
01
新型制冷技术包括热声制冷、吸附制冷、磁制冷等。
新型制冷技术的优势
02
新型制冷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环保等优势,可替代传统的
机械压缩式制冷技术,提高制冷效率。
新型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
03
新型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家电、汽车空调、工业制冷等领域。
05
电冰箱的选购与使用
电冰箱选购要点
制冷方式
选择合适的制冷方式, 如直冷、风冷或混冷,
以满足家庭需求。
容量大小
品牌信誉
根据家庭成员数量和存 储需求选择合适的容量
大小。
选择知名品牌,确保产 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节能环保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

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首先,低压的气态氟里昂被吸入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氟里昂;而后,气态氟里昂流到室外的冷凝器,在向室外散热过程中,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氟里昂;接着,通过节流装置降压(同时也降温)又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氟里昂混合物。

此时,气液混合的氟里昂就可以发挥空调制冷的“威力”了:它进入室内的蒸发器,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而不断汽化,这样,房间的温度降低了,它也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了压缩机。

如此循环往复,空调就可以连续不断的运转工作了。

而室外机主要就是空调压缩机,所以室外温度会被高温高压的气体氟里昂升高。

最后讲一讲空调水又是怎么来的,平时你一定见过拿出冰箱的冷饮外表面立刻凝结很多露珠的现象,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很多的水蒸气,温度越高,可以包含的水蒸气就越多,温度越低,可以包含的水蒸气就越少(和水溶解盐的多少随温度改变原理有点相似是吧),而前面说的空调蒸发器是冷却周围空气的,温度就低,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就和凝结在蒸发器上了,和冷饮瓶外表面凝结很多露珠一样的道理。

但是这个水不能任其凝结,不然房间里就不断滴水了,所以需要用一个托盘收集起来排到室外,这就是空调水。

我们知道,要想使电冰箱内的温度下降,就必须想办法不断地把电冰箱内的热量移到箱外来,那么用什么办法呢?我们知道,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为100℃,即水在100℃时就“开”了。

在沸腾过程中,水要吸收大量的热量,由液体变为水蒸气。

其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变为水蒸汽”这一特性对我们很有启发。

于是我们找到了一种物质,“氟利昂—12”,它不像水那样在100℃时沸腾,而是在-30℃左右的低温下就能沸腾汽化,在汽化的过程中也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我们将这种物质作为电冰箱的制冷剂,让这种液态物质在冰箱的蒸发器内沸腾汽化,吸收箱内的大量热量,使电冰箱内降温。

又因氟利昂—12在-30℃左右的低温下就能沸腾汽化,因此电冰箱内的温度就可以降低到很低,例如普通双开门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以降低到-18℃以下(即三星级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专门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 洁净度(简称“四度”)进行调节,达到一定要求。
二、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
空调器实现空气调节的专用设备。 分为舒适空调和工业空调。 工业空调的出现早于舒适空调。
三、家用电冰箱、空调器的发展现状
家用电冰箱是在 20 世纪初开始研制和生产的,1918 年美国生产了第 一台蒸气压缩式家用电冰箱;1927 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 台采用全封闭压缩机的家用电冰箱。其后氟里昂的发现和使用。二次大战 后,电冰箱制造的工艺水平提高。我国起步较晚,1955 年沈阳医疗器械厂 试制成功第一台开启式压缩机电冰箱;1957 年生产了全封闭式压缩机电冰 箱。 现在电冰箱已发展成为集微电脑、变频技术、模糊技术的智能型、环 保型家用电冰箱。
三、非酶作用
食品冷藏的基本原理:利用低温抑制生物外部的微生物和内部的酶所
引起的变质。的繁殖和降低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愈低,这种有 利的效果就愈明显,处在低温下食品能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致变质,这就是。 实践证明,温度降低,将使食贮藏期延长。食品冷藏实际是指冷却和冻结。 冷却是使食品温度降低而没有引起食品中水分成冰,冻结是使食品温度降 低到食品中水分大部分结成冰。
冷冻食品,使食品内部水分冻结成冰,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
生长。 温度是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类别Biblioteka 最低温度/℃ - 5~5 10 ~ 15 20 ~ 40
最适温度/℃ 20 ~ 30 35 ~ 40 55 ~ 60
最高温度/℃ 35 ~ 45 40 ~50 65 ~75
第三节 人体舒适与空气调结
空气调节,一般包合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温度调节 2.空气相对湿度 3.空气平均流速 4.空气洁净度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如下知识点:
本 章


第三节 人体舒适与空气调结
第三节 人体舒适与空气调结
人体舒适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德室内空气环境,湿度大,微风习习, 空气洁净,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力旺盛,工作效率倍增的室内环境。 人体舒适与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有关,空气的净洁度 关。 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室内或某一特定场所的空气调节到所需状态,这就 是空气调节。
第一章


第一节 电冰箱与空调器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食品冷藏原理 第三节 人体舒适与空气调节
本章小节
第一节 电冰箱与空调器的发展概况 一、人工制冷 二、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 三、家用电冰箱、空调器的发展现状
一、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的方法有:相变制冷、气体膨胀制冷、热电制冷等。
相变制冷:利用物质由液相变为气相时吸热效应来获取冷量。
气体膨胀制冷:高压气体作绝热膨胀,使它的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 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热电制冷:又称温差电制冷或半导体制冷,根据珀尔贴效应的原理。
二、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
制冷技术始于 19 世纪中叶。1834 年,英国试制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 的封闭式循环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1844 年,美国建立了第一座空调室。 1862 年,法国人制成了吸收式制冷机。1874 年,德国发明了氨制冷机, 成为制冷机的始祖。1930 年出现了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制冷机。氟里昂制 冷剂的出现为制冷技术开辟了新的道路,广泛应用。随后又出现热电制冷 (半导体制冷)。
三、家用电冰箱、空调器的发展现状
空调器的功能发展,主要体现六个方面。 一是低噪音
二是高效节能
三是操作方便 四是提高制冷能力方面 五是高效空气净化功能 六是外观更漂亮
第二节 食品冷藏原理 一、微生物作用 二、酶作用 三、非酶作用
一、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对食品有破坏作用,这与食品种类、成分和贮藏环境条件等因 素有关。
嗜冷性 嗜温性 嗜热性
二、酶作用
酶作用是指食品本身在酶类作用下使营养成分分解变质的下种现象, 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三、非酶作用
包括:氧化作用、呼吸作用和机械损坏。 食品冷藏的基本原理:利用低温抑制生物外部的微生物和内部的酶所 引起的变质。的繁殖和降低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愈低,这种有 利的效果就愈明显,处在低温下食品能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致变质,这就是。 实践证明,温度降低,将使食贮藏期延长。食品冷藏实际是指冷却和冻结。 冷却是使食品温度降低而没有引起食品中水分成冰,冻结是使食品温度降 低到食品中水分大部分结成冰。 鱼、肉、禽等动物性食品是无生命的,在冻结点以下贮藏才有效, ( - 6 ~ - 18℃)。植物性食品属于有生命食品,应置于合适的冷藏温度 (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