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
吴江市鲈乡幼儿园鲁敏
【摘要】幼儿课程要追随幼儿的实际生活,立足幼儿的现有经验。生活是幼儿教育课程的内容之源,应从幼儿实际生活中选择课程。生活是幼儿教育课程的渗透途径,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也是教学过程的“中介”和手段。生活是幼儿和教师共同建构的快乐课程,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
【关键词】生活课程幼儿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这是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我们在实施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也更加深刻的领悟到:追随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是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的。
一、生活,幼儿教育课程的内容之源
教育的价值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而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应该是从幼儿实际生活中选择的课程,而不是我们从某些概念中设计和选择的。当年的陶行知先生曾把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跟头,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例如,小组号的认识、玩具对应标记的摆放,饮料的冲泡、门上的猫眼、豆浆的制作、商场的自动门……这些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可以说能够信手拈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
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大马路”就是直接从孩子的生活中选择到的。随着交通事业的日新月异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开进了普通百姓家,孩子们不仅对玩具汽车乐此不疲,更喜欢用探究的眼睛,追随着身边过往的车辆,于是,我们以汽车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从各种交通工具到马路边的标志,交通安全知识,从古代的交通工具到未来的交通工具,从加油站到停车场,我们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请来了交通警察现场指挥,观看了消防战士实战演练的节目,请当司机的爸爸讲解汽车的各种知识、参观了洗车房和地下停车场……。我们立足于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好奇与向往得到宣泄;在活动中注重丰富幼儿的经验,拓展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在探索中寻找答案,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由此我们体会到,建立在对幼儿实际生活的了解基础上,从幼儿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的主题,是充满幼儿真实生活源头活水的客观丰满的教学主题,对幼儿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二、生活,幼儿教育课程的渗透途径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纲要》中也有多处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应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更应通过幼儿的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育,强调幼儿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幼儿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幼儿的生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也是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凭借的“中介”和手段。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才能学习生活,但我们受固有的教育理念与经验的定势影响,一些新的理念在思想上很认同,但实践中的做法却与新的理念相违背。在幼儿的生活中,充满了可以拿来就用的教育,比如,按标记一一对应整理玩具、系鞋带都可以成为自然而然的、随机教育,但是我们却习惯把它变成课的形式,似乎惟有教我们才觉得幼儿学了,比如音乐欣赏中的《摇篮曲》,完全可以在幼儿午睡时引
导幼儿倾听、感受,幼儿会在乐曲所营造的氛围中轻松进入睡眠状态,也就更能够理解《睡眠曲》的内涵了,可以收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去思考、去设计幼儿的活动,我们就可以把幼儿从课的捆绑中解放出来,让幼儿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去发现。
比如幼儿在做值日生时,点点自己组今天来了几个人,少了几个人,每人吃两片的话,我应该拿几片饼干,看看今天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分餐具时,怎样可以分得对,而走的次数又少等等,幼儿在做值日生的过程中,自然地巩固了对形状的认识;又学习了点数,还学会了如何提高效率。在这样自然的生活中,自然的状态下,自然地渗透着教育,幼儿积累了各种经验,轻松的进行了学习。
三、生活,幼儿和教师共同建构的快乐课程
教师的角色面临着新的定位,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时时被幼儿的潜能所激动,也时时面临着来自幼儿的新挑战,有时甚至会感到束手无策。幼儿园课程开放性、低结构的特征,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对幼儿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与幼儿分享。这时教师就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求,随时准备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教师也可能是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启发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活动。教师还可以是一个合作者、研究者、学习者和欣赏者。活动成为师幼共同探索新知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快速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对幼儿教师的观念、行为、智慧和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关注幼儿、解读幼儿,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支持者、合作者。
在幼儿活动中,我们的许多活动都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兴趣、探索、谈话。教师要善于敏锐的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迅速的做出价值判断,准确的做出回应,真正的做到《纲要》中提到的“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自然的生活中促进他们的发展。比如,水是孩子们每天接触的,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常常借着小便、洗手的机会在盥洗室玩水,有时玩得忘了上课,弄湿了头发,弄湿了衣服,对于此,我们知道一味批评是没有用的,于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这一特点,开展了关于水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在玩水的过程中,与水亲密接触,感知水的一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