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守恒试题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一、单选题1.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是30%B.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3:5D.丁可能不参与反应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计算,a0=B.X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以推断出X一定为催化剂C.反应物的质量之比是2:3+→+D.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Q Z Y X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X一定含有氧元素4.有一包铜和碳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和气体二氧化碳,并测得在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A.15% B.20% C.32% D.80%5.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28 40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28 76A.a和d是反应物B.c一定是催化剂C.X=24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6.一定条件下,M、N、P、Q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P Q反应前质量/g 3.4 0.8 64.6 0反应后质量/g 0 X 66.4 1.6A.N物质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P、Q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8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7.密闭容器中,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A.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2O B.物质的量比为4:3的C和2OC .质量比为1:5的4CH 和2OD .质量比为3:8的C 和2O8.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进行了测定(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B .该反应中生成乙物质14.9克C .丙物质反应后的总质量是9.6克D .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9.80gFe 2O 3和CuO 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 ) A .50gB .60gC .70gD .80g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高一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2Y3B.XY3C.XY D.X3Y【答案】B【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设生成的气体为Z,可得:X2+3Y2=2Z,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可得生成物分子含1个X原子,3个Y原子,化学式为XY3,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的推断。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②分子数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共价键数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③⑥【答案】A【解析】化学反应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原子守恒,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元素种类和物质的总质量,其余都是不一定的,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特征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答案】C【解析】根据模型图中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判断出该反应是2CO+2NO=2CO2+N2,因此图中的单质为N2,该反应由CO和NO两种有毒气体生成了CO2和N2两种无毒气体,减少了环境污染,该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同时生成了1个N2分子,因此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因此错误的选项是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化合物的判断点评:要能顺利做出本题,就要充分理解图中所给信息,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4.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9B.32∶9C.23∶9D.16∶9【答案】D【解析】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2︰1,解得m=3.6g。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461114反应后质量待测15084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质量为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可得:(4+6+111+4)g=(待测+15+0+84)g,故待测=26g。

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减,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可知A、B、D是生成物,C是反应物,故该反应为C→A+B+D 是分解反应。

【详解】A、该反应为C→A+B+D 是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为C→A+B+D 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4)g:(15-6)g:111g:(84-4)g=22:9:111:80,故选项错误;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质量为26克,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00%7.7%<10%16+126⨯⨯≈⨯⨯,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

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5g 水受热变成 5g 水蒸气B 5g 蔗糖溶解在 95g 水中,得到 100g 蔗糖溶液C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D 100mL 水与 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2、在化学反应 2A + B = 2C 中,已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8,则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1∶1B 2∶1C 1∶2D 3∶2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 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 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34、加热 316g 高锰酸钾,当得到 3g 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A KMnO₄、K₂MnO₄、MnO₂B KMnO₄、MnO₂C K₂MnO₄、MnO₂D KMnO₄、K₂MnO₄5、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红磷燃烧实验B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C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D 蜡烛燃烧实验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8|32|5|8||反应后质量(g)|16|X|5|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X 的值为 12C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 1∶37、现将 10gA 和足量 B 混合加热,A 与 B 发生化学反应,1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 8gC 和 4gD,则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是()A 1∶1B 2∶1C 4∶1D 5∶18、某纯净物 X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3O₂= 2CO₂+ 2H₂O,则 X 的化学式为()A C₂H₄B C₂H₅OHC C₂H₂D CH₄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 B C D10、有化学反应 A + 2B = C + 2D,已知 49g A 恰好与 29g B 完全反应,生成 60g C,则同时生成 D 的质量为()A 18gB 9gC 30gD 6g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选择题(共35小题)1.已知23g纯净物X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X中一定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C.X可能的化学式是CH3O D.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2.西班牙有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一种盐。

酸河形成的原因是河床所含物质X在水和氧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O2+2X+2H2O═2FeSO4+2H2SO4,则X的化学式为()A.FeO B.Fe2S3C.FeS2D.FeS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使用的火箭推进剂是N2H4(肼)和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4H2O+X,则X的化学式是()A.NO B.NO2C.N2D.HNO34.次氯酸钠(NaClO)可用于消毒杀菌,制备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X+H2O+NaClO,X 的化学式为()A.NaCl B.NaClO3C.Na2O D.Na2O25.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 +2H2O═2KOH+X+O2↑,X的化学式为()A.H2 B.H2O2 C.O2 D.H2O6.青铜器表面有一层铜绿,形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X+H2O=Cu2(OH)2CO3,则X的化学式为()A.CO B.CO2C.Cu(OH)2D.N27.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X+4H2O中,X 的化学式是()A.C2H4B.H2C2O4C.H2CO3D.CH48.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X,X的化学式为()A.N2O B.NO C.N2O2D.N2O59.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 ═4X+3S↓,则X的化学式为()A.Na2SO3B.NaHSO4C.NaHSO3D.Na2SO410.将一小粒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和一种碱性物质,则该碱性物质可能是()A.碳酸钾B.硫酸钾C.氢氧化钾D.氢氧化钠11.工业上制取漂白粉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CaO B.HCl C.Ca(ClO)2D.H2O212.“雨过天晴云破处”是对汝窑瓷器的一种赞美。

化学三大守恒题目

化学三大守恒题目

化学三大守恒题目一、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一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体现?A. 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答案)B. 反应物的体积与生成物的体积相等C. 反应物的摩尔数与生成物的摩尔数一定不等D. 反应物的种类与生成物的种类一定相同二、下列关于电荷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总量必须相等(答案)B.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总量可以不相等C. 电荷守恒只适用于电解质溶液D. 电荷守恒不适用于非电解质溶液三、在电解质溶液中,下列哪一项是质子守恒的体现?A. 电解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答案)B. 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浓度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的浓度之和C. 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分子电离出的阳离子浓度等于其电离出的阴离子浓度D. 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四、下列哪一项不是化学中三大守恒之一?A. 质量守恒B. 电荷守恒C. 能量守恒(答案)D. 质子守恒五、在电解质溶液中,下列哪一项描述符合电荷守恒?A. 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答案)B. 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C. 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总是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D. 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相等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答案)B.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C.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D.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之一七、在电解质溶液中,如果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那么根据质子守恒,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溶液中一定存在其他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答案)B. 溶液中一定不存在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很小D. 溶液中水的电离一定被抑制八、下列哪一项是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具体应用?A. 溶液中阳离子的总浓度等于阴离子的总浓度B.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答案)C. 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D.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保持不变九、关于质子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之差为定值B. 电解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之和为定值(答案)C. 电解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总是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D. 电解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相等十、下列哪一项不是电荷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体现?A. 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的电荷总数相等B.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C. 置换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数等于生成物的摩尔数(答案)D. 复分解反应中,反应前后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

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将其受热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A.CuOB.H2OC.CO2D.HCl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u2(OH)2CO3中含有铜、氢、碳、氧四种元素,故生成物中也只含有这四种元素,因此CuO、H2O和CO2是可能的生成物,而HCl中含有氯元素,不可能是生成物,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2。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

NH3B。

COC.NO2D.O2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亚硝酸钠(NaNO2)中含有钠、氮、氧三种元素,故分解后的生成物中也只含有钠、氮、氧三种元素。

观察选项中的四个选项,NH3中有氢元素,CO中有碳元素,故均不可能,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也不可能,只有NO2满足题意,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3。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C、H B。

C、OC。

H、O D。

C、H、O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生成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反应物中也只含有这三种元素,因为燃烧时有空气中的氧气参与,氧气中含有O,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4。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

4 g二氧化碳和2。

7 g水,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B.该物质中可能含有OC。

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D.该物质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1:3答案:C解题思路: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M,则反应可表示为M+O2CO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又因为O2中含有O,则M中一定含有C、H。

初三化学能量守恒练习题

初三化学能量守恒练习题

初三化学能量守恒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B. 系统的总能量在任何过程中是守恒的。

C. 能量可以从高位移动到低位。

D. 能量可以自动产生,不需要外界供应。

答案:D2. 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A. 反应速率的变化B. 燃烧和爆炸反应C.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D. 物质的溶解和蒸发答案:B、C、D3. 当把一杯冷水与一杯热水倒入一个大碗中搅拌均匀,搅拌后的水温是?A. 热水的温度B. 冷水的温度C. 介于热水和冷水之间D. 不确定答案:C4. 下列哪个过程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A. 火药爆炸B. 饼干在烤箱中变焦C. 水在冷冻后变成冰D. 咖啡冷却答案:A5.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个过程的能量增加了?A. 汽锅中水的蒸发B. 冰激凌的融化C. 长草从地里长出来D. 让空气凉爽的扇子运转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在一个封闭过程中,其初态内能与末态内能之和为________。

答案:不变2. 一杯咖啡的温度从50°C下降到45°C,这个过程中咖啡的热量变化为________。

答案:负数3. 蒸发过程中的吸热现象是因为蒸发物质的________蒸发;冷凝过程中的放热现象是因为蒸汽的________变成液体。

答案:液体、气体4.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保持________。

答案:不变三、应用题1. 一个升华反应的过程为:P(s) → P(g)反应前火柴片P的质量为3g,已知升华过程中火柴片散发的热量为45J,求火柴片升华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答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系统的能量不变,即初始能量等于末态能量。

根据问题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初始能量 = 末态能量 + 散发的热量设火柴片升华前的内能为E1,升华后的内能为E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 + 45J = E2火柴片升华过程中没有其他能量变化,所以内能的改变只与散发的热量有关。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一、选择题1.现有8gA 和足量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 和18gD,则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是A.4:11B.1 :2C.1 :4D.11 :9 2.现将20克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2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6克C和8克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C的质量比是A.1∶4B.5∶4C.2∶1D.1:23.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KOH和K2CO3两种溶质,向其中加入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HCl,恰好完全反应且溶液呈中性,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A.7.45g B.14.9g C.5. 6g D.13. 8g4.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 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a2CO3、HNO3、BaCl2、HCl这四种物质的溶液,不用外加....试剂就可以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B.金属与稀硫酸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增强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变大6.在化学反应A+B=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7g B.5g C.8g D.6g7.化学反应A2+2B===2AB中,A2与B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12g A2和12g B 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为A.24gB.21gC.18gD.15g8.30g某有机物M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含有C、H、O三种元素B.M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3.3%C.完全燃烧时,M与消耗O2的质量比为15:16D.3.0gM在2.4gO2氧气中燃烧生成2.4gCO、1.2CO2和1.8gH2O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1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二、计算题1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化学电荷平衡练习题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电荷守恒

化学电荷平衡练习题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电荷守恒

化学电荷平衡练习题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电荷守恒化学反应中的电荷守恒是化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原理,它指出在化学反应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化学电荷平衡练习题来深入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荷平衡练习题,并解析其中的电荷守恒原理。

练习题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荷平衡题目:已知Fe2+ + Cr2O72- → Fe3+ + Cr3+,求该反应中的电荷平衡。

解析:在给定的反应中,左式的Fe2+离子带有2个正电荷,Cr2O72-离子带有6个负电荷。

而右式的Fe3+离子带有3个正电荷,Cr3+离子带有3个正电荷。

为了使得电荷平衡,左式的总正电荷应等于右式的总正电荷,左式的总负电荷应等于右式的总负电荷。

左式的总正电荷为2,右式的总正电荷为3。

为了使它们相等,我们可以将左式中的Fe2+氧化为Fe3+,这样可以增加一个正电荷。

左式的总负电荷为6,右式的总负电荷为0。

为了使它们相等,我们可以将左式中的Cr2O72-还原为Cr3+,这样可以减少6个负电荷。

练习题2:酸碱中的电荷平衡题目:已知HCl + NaOH → NaCl + H2O,求该反应中的电荷平衡。

解析:在给定的反应中,左式的HCl分子带有1个负电荷,NaOH分子带有1个正电荷。

而右式的NaCl分子没有电荷。

为了使得电荷平衡,左式的总正电荷应等于右式的总正电荷,左式的总负电荷应等于右式的总负电荷。

左式的总正电荷为1,右式的总正电荷为0。

为了使它们相等,我们可以将左式中的HCl中的负电荷转移到右式的NaOH上,形成NaCl。

左式的总负电荷为1,右式的总负电荷为0。

为了使它们相等,我们可以将左式中的Cl负电荷转移到右式的H2O上,形成HCl。

通过上述两个练习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化学反应中,电荷的平衡是通过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实现的。

具体而言,当两个不同电荷的物质反应时,电子的转移会导致电荷的平衡。

这是因为电子具有负电荷,当它从一个离子或分子转移到另一个离子或分子时,会导致电荷的变化。

高考化学计算题守恒法详解(含例题及练习题)

高考化学计算题守恒法详解(含例题及练习题)

高考化学计算题守恒法详解(含例题及练习题)利用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为基础,就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如化合价数、正负电荷总数)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样不用计算中间产物的数量,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1、原子个数守恒【例题1】某无水混合物由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组成,测知该混合物中的硫的质量分数为a,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化学式FeSO4、Fe2(SO4)3可看出,在这两种物质中S、O原子个数比为1:4,即无论这两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S、O的原子个数比始终为1:4。

设含O的质量分数x,则32/64=a/x,x=2a。

所以ω(Fe)=1-3a【例题2】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依题意,反应产物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根据Na原子和C原子数守恒来解答。

设溶液中Na2CO3为xmol,为NaHCO3ymol,则有方程式①2x+y=1mol/L×1L①x+y=0.8mol,解得x=0.2,y=0.6,所以[CO32-]:[HCO3-]=1:32、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题3】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Na+]=0.2摩/升,[SO42-]=x摩/升,[K+]=y摩/升,则x和y的关系是(A)x=0.5y (B)x=0.1+0.5y (C)y=2(x-0.1) (D)y=2x-0.1【分析】可假设溶液体积为1升,那么Na+物质的量为0.2摩,SO42-物质的量为x摩,K+物质的量为y摩,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a+]+[K+]=2[SO42-],所以答案为BC 【例题4】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Na+]+[H+]=[HCO3-]+2[CO32-]+[OH-],因为[H+]和[OH-]均相对较少,可忽略不计。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题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题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题试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

2.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是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R的化学式为()A.CaCO3B.Ca(OH)2C.Mg(OH)2D.MgCO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均不变。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反应前钙、镁、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5、5、10、47、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镁、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2、5、7、38、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R分子中含有3个钙原子、3个碳原子和9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钙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CO3。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均不变解答即可。

3.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高一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3+2+23=2+47+29+x,则x=0,则可知反应物为:氧气、W;生成物为二氧化碳与水蒸气.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47×12/44×100%=12.8克,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为29×2/18×100%=3.2克,12.8+3.2=16克小于23克,故W含有碳、氢、氧元素。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说法错误,因为W含有碳、氢、氧元素,故C错误;D、物质W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说法正确,故D正确;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为0,说法正确,故A正确;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2Y3B.XY3C.XY D.X3Y【答案】B【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设生成的气体为Z,可得:X2+3Y2=2Z,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可得生成物分子含1个X原子,3个Y原子,化学式为XY3,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的推断。

3.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A.只有④⑤B.只有②⑤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①②⑤【答案】D【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应该遵循几种守恒关系,即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至于分子总数和物质的种类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因此答案选D。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测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测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测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工业制钛反应为:TiF4+2H2SO4Δ4HF+2X+TiO2,X 的化学式为A.H2S B.P4C.SO2D.SO3解析:D【解析】【详解】由TiF4+2H2SO4加热4HF+2X+TiO2可知,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1个,氟原子都是4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SO3。

故选:D。

2.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A.x:y=1:1 B.x:y=1:2 C.x:y=1:4 D.x:y=2:1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体中的氮元素和氨气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而晶体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即:56x:(14×2)y=(2.0g××100%):(0.85g××100%)解得:x:y=1:1,故选A.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A.N2B.O2C.H2O D.CO2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水B.常温下,酸性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g,丁的质量为3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Ⅰ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丙一定是催化剂C.反应后丁的质量为8g D.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4.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

有科学家正致力于利用如图所示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C.反应中每消耗1个氢分子,同时生成1个甲烷分子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物质间质量比固定,且为11:95.若找到合适的催化剂,下列可以实现的是()A.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生产H2B.将空气中的He分解生产H2C.常温下Cu从硫酸镁溶液中置换出MgD.使一定质量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多6.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适量的水B.②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钠溶液C.③向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D.④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反应7.图1、图2实验依次验证了液化石油气(LPG)的燃烧产物中有H2O和CO2。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的题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的题型

练一练:Fe + H3PO4 —— Fe3( PO4)2 + H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C3H8 + O2 —— CO2 + H2O Cu2(OH)2CO3—— CuO+ CO2+ H2O
CH3OH + O2——CO2 + H2O CH3COOH+ O2—— CO2 + H2O
03
第一招:会看 —— 火眼金睛辨正误 练习1.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氧化汞加热分解:HgO Hg + 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Al + O2 = Al2O3 碳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第一招:会看 —— 火眼金睛辨正误
(二)、化学方程式配平和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
01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在左右两边较大的元素;
02
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03
推求化学计量数。
04
练一练:P + O2——P2O5 Fe + O2—— Fe3O4 Mg + O2——MgO
奇偶配平法
CXHY+ O2——CO2+ H2O
综 合 练 习:
综 合 练 习:
01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02
C2H4 + O2 ——__CO2 + H2O
Al + H2SO4 —— Al 2(SO4)3 + H2
NH3+ O2 ———— NO+ H2O
KClO3—— KCl+ O2

中考化学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H2B.NaCl C.HCl D.HCl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l C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l C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lNaC,故B正确。

故选B。

2.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A.偏向左边B.偏向右边C.仍指零处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

选A。

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B【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乙分别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丙丁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催化剂4CO2+N2。

【详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A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和乙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故B错误;C、甲是二氧化氮,丁是氮气,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4:4=1:1,故D正确。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试题含解析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试题含解析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试题含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7题)1、 现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17g ,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 42.5g ,并得到不饱和溶液 274.5g 。

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 15%B . 17%C . 34%D . 51%2、 将 23g 纯净物 M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27g 水。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消耗氧气 48gB . M 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52.2%C . M 只含碳、氢元素D . M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 X 、 Y 、 Z 、 Q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X Y ZQ反应前的质量 /g17 10 25 48 反应后的质量 /g19 10待测30 A .反应后物质 Z 的质量为 41gB .生成的 X 与 Z 的质量之比为 8 : 1C .反应中 Y 可能是催化剂D . Q 一定是化合物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均没有改变D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5、 “ 雨过天晴云破处 ” 是对汝窑瓷器的一种赞美。

陶瓷以黏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 4FeS+7O 22Fe 2 O 3 +4X 等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陶瓷是混合物B . X 是 SO 2C .该反应中 FeS 中铁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为 4 : 7D .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6、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合成过程中碳原子变化为: CO 2 →C ,(有机物 X ) →C 3 →C 6 →C n (即淀粉),下图为制备有机物 X 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 1 : 4OC .有机物X 的化学式为CH4D .人工合成淀粉可缓解粮食危机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 .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违反质量守恒定律C .5g 氢气和5g 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一定是10gD .10g 水加热后变成10g 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定量的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A .等于镁条的质量B .大于镁条的质量C .小于镁条的质量D .无法确定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九年级化学专题测试---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一)(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测试---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一)(含答案)

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1A.H2 B.H C.HD.2H2.2H2O和2H2SO4中含有相同的是()A.氢原子个数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3.下列关于化学式H2O 所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a. 表示水这种物质b. 表示一个水分子c.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每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e. 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A.a、b、c、d B.a、b、cC.b、c、d D.e4.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4 B.X4YZ3 C.X2YZ3 D.X3YZ25.仔细分析下列物质排列顺序规律,NH4Cl、HClO 、( )和HClO4,括号中应填入适当的化学式为( )A.HClB. HClOC. KClO3D. Cl2O76.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请计算出硫酸铬[Cr2(SO4)3]中的Cr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5 C.+6 D.+77.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

则x为()A.2 B.3 C.4 D.68.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NO B.NO2 C.N2O3 D.N2O59.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6:9:8 B.12:8:9 C.2:3:6 D.1:3:410.现有CH4 和C2H6(乙烷)组成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8% B.20% C.22% D.25%二、填空题1.写出指定化合价的各元素跟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化学中存在一些守恒或均衡原理,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化学中存在一些守恒或均衡原理,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化学中存在一些守恒或均衡原理,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依据质量(原子)守恒定律,某物质完好焚烧的产物是CO2和H2O,则该物质必定是烃
B.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所有化学反响的反响物的总能量必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依据电子守恒定律,原电池中负极反响失电子数必定等于正极反响得电子数
D. 依据化学均衡原理,可逆反响的正反响速率在任何时辰必定等于逆反响速率
答案:
[答案] C
分析:
[分析]
试题剖析: A、依据质量( 原子) 守恒定律,某物质完好焚烧的产物是
CO2 和H2O则该物质可能
是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错误; B、任何化学反响均存在能量变化,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化
学反响的反响物的总能量必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错误; C、依据电子守恒定律,原电
池中负极反响失电子数必定等于正极反响得电子数,正确; D、依据化学均衡原理,可逆反
应的正反响速率只有在均衡状态时等于逆反响速率,错误。

考点:考察化学反响有关原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的守恒试题化学中的守恒试题化学中的守恒篇一:高一化学计算中的守恒法化学计算中的守恒法张安荣搜集整理1、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全国高考题)A.NO2B.NOC.N2OD.N2【解析】:根据题意:2R-→2R(+x价),↑2x价HNO3-→N(y价)↓5-y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x=5-y讨论:金属为+1价时,N为+3,不合题意;金属为+2价时,氮为+1价,选C;金属为+3,则氮为-1价(不合题意)。

只有C正确。

2.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上海高考题)A.0.12molB.0.11molC.0.09molD.0.08mol【解析】作为选择题,用守恒法方便快捷。

消耗的硝酸可以分为被还原的硝酸和起酸的作用的硝酸:铜消耗的硝酸=n(Cu)×2+n(NOx)n(Cu)=1.92÷64=0.03moln(NOx)=1.12÷22.4=0.05mol;Cu~2HNO3~Cu(NO3)2(起酸的作用的硝酸为0.06mol)0.030.06HNO3~NOx(被还原的硝酸为0.05mol)0.05mol0.05mol所以n(HNO?)总消耗=0.03×2+0.05=0.11mol,选B。

3.【练习】14g铜银合金与足量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氧气(标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9.6gB.6.4gC.3.2gD.1.6g【分析】:不必写出化学方程式,Cu,Ag与硝酸反应失去电子,HNO3得到电子生成NO2或NO,NO2或NO又与O2、H2O发生反应,Cu,Ag失去的电子=HNO3生成NOx得到的电子,NOx失去的电子=O2得到的电子,所以O2得到的电子=n(O2)×4=(1.12/22.4)×4=0.2mol设Cu、Ag的物质的量为x,y,则64x+108y=14(铜银的总质量)2x+y=0.2(铜银失去的电子)联立以上方程组,解之,得:x=0.05mol,则Cu的质量为 3.2g,选C。

4.(上海高考题)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9.02gB.8.51gC.8.26gD.7.04g【分析】可发生的反应有:Cu+4HNO3(浓)=Cu(NO3)2+2NO2↑+2H2O,Mg+4HNO3(浓)=Mg(NO3)2+2NO2↑+2H2O2NO2N2O4Mg(NO3)2+2NaOH=Mg(OH)2↓+2NaNO3Cu(NO3)2+2NaOH=Cu(ON)2↓+2NaNO3依化学方程式按常规方法求解即麻烦又费时,结果易错。

【解析】:要求生成沉淀的质量,只要求出与Cu2+,Mg2+反应的OH-的质量即可!Cu和Mg失电子的物质的量=NO2和N2O4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Cu2+和Mg2+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①NO2的总物质的量为:n(NO2)=②HNO3中N得电子为0.23mol;=0.115mol,=0.23mol(把N2O4折算成NO2)而Cu→Cu2+,Mg→Mg2+,Cu、Mg总物质的量为:Cu2+-Cu(OH)2,Mg2+-Mg(OH)20.115mol、Cu、Mg合金生成氢氧化物,质量净增(OH-)为:0.115mol×2×17g/mol=3.91g所以Cu(OH)2、Mg(OH)2总质量为:4.6g+3.91g=8.15g,答案为B。

5.【练习】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Na+:Mg2+:Cl-=4:5:8,如假设Na+为4n个,则SO42-可能为:A、2n个B、3n个C、6n个D、8n个解析:根据电荷守恒知4n×1+5n×2=8n×1+n(SO42-)×2,解得n(SO42-)=3n,故选B.6.【练习】(06全国理综I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0.4mol·L,c(SO4)=0.8mol·L,则c(K)为:A.0.15mol·L-1B.0.2mol·L-1C.0.3mol·L-1D.0.4mol·L-1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得:c(H+)+3c(Al3+)+c(K+)==2c(SO42-)解得:c(K+)===0.3mol·L-13+-12--1+7.【练习】(2007年上海,22)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K+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32-(C)Cl-可能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答案]AC。

高一相关8:(2001年全国高考)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molNH4Cl、16molKCl和24molK2SO4的营养液。

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A.2、64、24B.64、2、24C.32、50、12D.16、50、24方法:先求出需配制营养液中所需NH4+、K+、Cl—、SO42—、物质的量,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选项中所提供的物质中所含NH4+、K+、Cl—、SO42—物质的量。

若与题干中的数值一致,即为选项。

如题干中NH450mol;K:16+24×2=64(mol);Cl:50+16=66(mol),SO4:24mol。

选项B,NH4+:2+24×2=50(mol),K+:64mol、Cl—:64+2=66(mol),SO42—:24mol,与题干相符,选项B正确。

n?9.在一定条件下,RO3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ROn?3+6I-+6H+=R-+3I2+3H2On?(1)RO3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

(MCE94)捷径:(1)根据电荷守恒得:??n?+6×(?1)+6×1=?1,n=5。

中,R应为+5价。

(2)-有学生误认为ROn3中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实际上R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R 原子为最外-层电子数为8-1=7。

10.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mol的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MCE91)(D)A.+1B.+2C.+3D.+4-2-解析:该反应中,SO23将被氧化SO4为,0.1×30×2=2×?7-x?,x=4-311.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中的R元素被Na2SO3还原到较低价态。

如还原2.4×10-3molRO(OH)2+至较低价态,需要60mL0.1mol/L的Na2SO3溶液。

那么,R元素被还原成的价态是(B)A.?1B.0C.+1D.+2解析:B。

由2.4×10-3×x=0.06×0.1×2,x=5,5-5=0。

应选B。

12.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MCE95)(B)A.+6B.+3C.+2D.0解析:0.02×0.02×2×(6-x)=0.024×0.05×(6-4),x=3,应选B。

2-13.250mL2?4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把0?2mol的X2O7还原,则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多少?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设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则有2?4mol/L×0?25L×2=0?2mol×?6-x?×2,x=3,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

14.将mmolCu2S和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

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C?A.4mmolB.10mmolC.10m3molD.2m3mol解析:mmolCu2S共失去电子:2mmol+8mmol=10mmol,Cu2S每失去3mol电子可还原1molHNO3,故被还原的HNO3为15.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MCE93)(A)A.1∶3B.2∶3C.1∶2D.4∶3解析: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2,还原产物是SO2,设其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由电子守恒得:2x×(3-0)=y×(6-4),x∶y=1∶3,应选A。

10m3mol,应选C。

16.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若有5molH2O作为还原剂时,被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D)A.3molB.2molC.molD.34103mol解析:反应的氧化剂为BrF3,还原剂为BrF3、H2O,本题只要求H2O还原BrF3的物质的量,设5molH2O能还原BrF3xmol,由电子守恒得:x×(3-0)=5×(2-0),x=17.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和ClO-3个数比为1∶2,则Cl2与K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解析:设ClO?为x个,由题意知,ClO-3为2x个,它们共失去电子为11x个,由电子得失守恒知必有11x个Cl?生成。

所以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1x∶?x+2x?=11∶3103,应选D。

化学中的守恒篇二:化学三大守恒知识与例题3.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NA得:n(Na+)+n(H+)=2n(CO32—)+n(HCO3—)+n(OH—);再同时除以溶液体积V得:C(Na+)+C(H+)=2C(CO32—)+C(HCO3—)+C(OH—),这就是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