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讲解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
1、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等。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例如,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在温度降低时收缩,从而指示出温度的变化。
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 100℃,将 0℃到 100℃之间平均分成 100 等份,每一份就是 1℃。
二、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1、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变成水就是熔化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石蜡、松香、玻璃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变成冰就是凝固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2、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
沸腾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还会随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初中历史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初中历史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在初中历史学科中,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初中历史中涉及到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全部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内容:1. 温度的概念与测量:- 温度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体现。
- 温度的测量单位为摄氏度(℃)或华氏度(℉)。
- 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包括温度计和红外线热像仪。
2. 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 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 物质的物态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会经历特定的物态变化过程。
3. 温度与升华:- 升华是一种物态变化,指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直接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 一些物质,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接触空气时可以发生升华。
4. 温度与融化点、沸点:- 融化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不同物质的融化点各不相同。
- 沸点是指物质在一定压力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不同物质的沸点也各不相同。
5. 温度与相变图:- 相变图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物态变化的图表。
- 相变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物态变化规律。
总之,通过研究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历史学科中,我们需要了解温度测量方法、物质的相变规律以及相变图等相关概念和内容。
以上是初中历史中关于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全部知识点。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物态变化 温度》 讲义
《物态变化温度》讲义一、引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观察到各种物质状态的变化,比如水可以从液态变成固态的冰,也可以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而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温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物态变化和温度的相关知识。
二、温度的概念温度,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当我们感觉一个物体热的时候,它的温度就高;感觉一个物体冷的时候,它的温度就低。
那我们是怎么知道一个物体温度的具体数值呢?这就要依靠温度计了。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通常是利用液体(比如水银、酒精)的热胀冷缩性质。
当温度升高时,液体膨胀,在温度计的刻度上显示出更高的数值;当温度降低时,液体收缩,刻度数值下降。
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了一个温标——摄氏温标。
在摄氏温标中,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将 0 到 100 摄氏度之间平均分成 100 等份,每一份就是 1 摄氏度。
三、物态变化常见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这六种。
1、熔化熔化是指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
比如,冰在受热后变成水,就是熔化现象。
熔化需要吸热,只有吸收足够的热量,固态物质才能转变为液态。
不同的固体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般不同。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凝固凝固则是熔化的逆过程,即液态物质变成固态。
水结成冰就是凝固现象。
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只有放出足够的热量,液态物质才能变成固态。
3、汽化汽化是指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它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时需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表面积以及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沸点。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
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要持续吸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熔点与沸点;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6.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7.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8.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温度:通常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把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计
(1)原理:根据的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
①使用时,要认请温度计的和,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只与充分接触,
③待示数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
二、熔化和凝固
5、熔化:物质从变成,熔化要。
凝固:物质从变成,凝固要。
6、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7
8、晶体的熔化曲线与凝固曲线
(1)物质在AB段是态,热,温度。
(2)物质在BC段是态,热,温度。
(3)物质在CD段是态,热,温度。
(4)物质在DE段是态,热,温度。
(5)物质在EF段是态,热,温度。
(6)物质在FG段是态,热,温度。
(7)物质熔化用时,熔点是;凝固用时,凝固点是,说明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
固点是的。
9、装有晶体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时,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1)(2)。
三、汽化和液化
10、汽化:物质从变为叫汽化,汽化有和两种形式,都要。
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通过和可以使气体液化。
12、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1)(2)。
四、升华和凝华
13、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要。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凝华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课件
3.细弯管作用
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细弯管升到毛细管内, 不能自动退回液泡中。
观察与思考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结构区别
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量程与分度值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读数区别
1.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2.温度 3.温度计及其使用 4.体温计及其使用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观察与思考
云,形状各异,你是否 天上纷飞的雪花来 知道云从哪里来? 自哪里?
雨,来自何处? 又漂向何方?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一 从水之旅谈起
观察与思考
水 太阳照射 水蒸气 冷却凝聚
它们是怎样转化的
归纳与总结
固态
水
一
水
的 三
气态
定 条
相互转化
态
件
液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观察与思考
由于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雾、 露、霜、雪、雹等千姿百态的奇观,这些都与温度密 切相关。
那么什么是温度呢?
二 温度
人们对冷热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温度单位 定义
温度读法
归纳与总结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内液体多为水银、酒精、煤油等物质。
观察与思考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 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 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 度值。
最高温度?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物态变化,如水从液态变成冰固态,或从液态变成水蒸气气态。
而这些变化与温度密不可分,而温度的测量对我们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至关重要。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一个物体热能状态的表征,通常用开尔文(K)或摄氏度(℃)表示。
温度越高,说明该物体分子运动越激烈,所含热能也越多。
相反,温度越低,说明分子运动越缓慢,所含热能也越少。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需要使用温度计。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两种。
水银温度计:内部充满的是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会膨胀而上升,反之降温时水银会下降。
电子温度计:采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电子元件来检测物体温度的变化。
在不同物体温度下,电子元件的电阻值、电压等都会发生变化。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主要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距离小,交叉错综,无法自由流动。
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松散,分子间距离较大,能相互滑动,所以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分子彼此独立,分子间距离很大,散乱运动,自由滑动,具有高度流动性。
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物质物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有直接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
固态与液态的转化:当物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固态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以至于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变得松散起来,从而变成液态。
这种转变的温度称为熔点,熔点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液态与气态的转化:当液体物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液体分子对周围环境的吸引力大大减小,分子的运动速度会变得更快,足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约束,自由地运动,以至于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这种转变的温度称为沸点,沸点的大小也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固态与气态的转化: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物质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叫做升华。
如干冰在室温下从固态转化为气态,这是在固态状态下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足够大,可以跨越液态状态直接转化成气态,同时外界压力不影响其转化过程。
《温度与温度计》温度与物态变化PPT
℃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最高温度
分度值 1℃
最低温度
110℃
量程 ~
-20℃
11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分度值。
使用中:(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 器底或容器壁;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 把小瓶放入冷水中,
水柱上升
水柱下降
9
1、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
律制成的。 2、温度计里面常用的液体有_酒_精__、 _煤__油_和_水__银__。
玻璃管
刻度
液体
玻璃泡 10
3、温度计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 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的温度范围。
(2)温度计浸入水中后要稍等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体温计除外),视线 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使用后:使温度计回到常温显示状态,小心收放好。
12
5、几种常用的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实 验 室 用 温 度
医 用 体 温 计
家 庭 用 寒 暑 表
16
1、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使用中,经过下列5个步骤,请 填上正确的顺序 BACED 。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17
2、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第一节--物态变化和温度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物态变化和温度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思考:自然界的水存在的形式有哪些?固态:冰雪霜雾凇雹液态:水雨露雾“白气”气态:水蒸气二、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三、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四、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汁有特殊的设计,即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缩口。
每次使用前都要将体温计甩几下。
其他温度计不能甩。
四、物态变化: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的物质例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2、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熔化图象:晶体熔化特点:非晶体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二、凝固 :1、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2、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温度》物态变化PPT(完美版)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由于体温计和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测量对象不同,所以体温计比普通温度计的构造 稍微特殊一些,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 略有弯曲。测体温时,玻璃泡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通过细 弯管上升到直管中;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水 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温计 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0甩.1动℃使,实水验银室回用
分中度,实值验是室1 ,
能
用计力示甩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A正确;结构上:体温计有缩
口,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B正确;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
用 温 度 计 不 能 离 开 被 测 物 体 读 数 , C不 正 确 ; 使 用 前 : 体 温 计 要 甩 一 甩 , 实关闭 验C 室 用 温 度 计 不 能 甩 , D正 确 。 故 选 C。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四、体温计 8.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
物体测量
关闭
D体温计的可分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C”),示数为
℃。
(选填“A”“B”或
关闭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故B读数方法正确;由于温 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 ℃,因此此时读数为48℃。
B 48
《温度》物态变化PPT
关闭
解解解析析析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温度与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它能够影响物体的物态变化,即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相应的物态变化。
下面是温度与物态变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也可用开尔文(K)表示。
2.温度的测量: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如普通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3.热量与温度的区别:热量是能量的传递方式,而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4.温度的传递方式:温度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沿着分子间的碰撞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辐射是指热量通过辐射波传递。
5.温度与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情况发生变化,导致了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时物质膨胀,温度降低时物质收缩。
6.温度与相变:相变指的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如固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气体的凝结等。
相变时,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吸收或释放了一定数量的热量。
7.熔化:固体熔化是指物质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了一定数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凝固:液体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了一定数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9.沸腾:液体沸腾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局部的不断汽化的现象。
沸腾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0.汽化:液体汽化是指液体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形式。
在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1.凝华:气体凝华是指气体从气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释放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2.升华:固体升华是指固体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重点梳理知识点拨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学习要求1.知道摄氏温度。
记住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会使用体温计。
了解人的正常体温。
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的温度值。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
知道物态变化。
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3.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和条件。
记住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了解它们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熔化和凝固的有关现象。
4.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
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及温度变化的特点。
记住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了解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汽化和液化的有关现象。
5.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有关现象。
6.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水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知识点拨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一、物态变化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二、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摄氏度,国际单位:开尔文,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273.15+t。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水在0℃时可能会结冰。
◎常见的一些温度值——冰的熔点00C,对人体舒适的环境温度250C,人体正常体温370C,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0C,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C。
三、温度计(1)作用:测量物体的温度。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有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
(4)液体温度计的使用:做到四“会”。
①会“选”:使用前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
②会“放”: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壁和容器的底部。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最新资料推荐------------------------------------------------------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 温度及其测量 1. 温度 1) 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 通常我们用字母 t 表示; 3) 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平均分成 100 份,每一份就是1℃ 4) 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的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 K 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时 273.15K T=273.15+t 注意:热力学温度的0 K 温度永远达不到; 2. 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 1) 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2) 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3) 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4) 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5) 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6) 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7) 注意:是否需要估读呢? 3. 体温计① 量程:35---42℃;分度值0.1℃ ② 使用前要甩一甩,使汞回到玻璃泡内;③ 读数时候,可以离开人体;④ 注意,不能用温度计当作普通实验用温度计适应, 4. 温度与日常生活①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②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③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 818~25 ℃. ④ 洗澡的较舒适的温度时 40 摄氏度 5. 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的三种形式,固体、液体、气体;---------------------------------------------------------------最新资料推荐------------------------------------------------------ 熔化与凝固物态变化是固体、液体、气体的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变,今天具体学习固态与液态之间的变化: 1. 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初中数学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初中数学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
本文旨在介绍初中数学中与温度和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内容:
温度的基本概念
-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 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上常用的刻度有摄氏刻度和华氏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
- 温度计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性质变化来测量温度。
- 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
温度的转换
- 摄氏度与华氏度的转换公式为:℉ = ℃ × 9/5 + 32,℃ = (℉ - 32) × 5/9。
- 开氏度与摄氏度的转换公式为:℃ = K - 273.15,K = ℃ + 273.15。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 物态是指物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常见的物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 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包括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蒸发等。
相变的温度
- 一个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温度称为熔点,从液态到气态的温度称为沸点。
-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熔点和沸点,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状态方程
- 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物态变化过程的数学关系式。
- 水的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以上是初中数学中与温度和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点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文档中的具体数值和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认和使用。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一、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知识解析】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思维导图-完整版课件
熔 化 与 凝 固
熔化
凝固
晶体和 非晶体
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熔化条件 熔化吸热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凝固条件 凝固放热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晶体
有固定熔点(凝固点) 举例:冰、海波、石英、各种金属
非晶体
没有固定熔点(凝固点) 举例:石蜡、沥青、玻璃、松香
汽染和过量使用,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
资
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源
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危 机
珍惜每一滴水
提高水的使用效率、节约用水
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 化 与 液 化
汽化 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
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
汽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液化放热及应用
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
在任何温度都可以进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都能进行
沸腾条件
达到沸点 持续吸热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四节
吸热
升华
升
华
与
凝
华
凝华
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举例
冰冻的衣服变干 樟脑球变小
干冰未熔化却变少了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举例
雪的形成 玻璃上的冰花
雾凇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五节
全
海平面上升
球
全球变暖
影响动、植物生存
变
的影响
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暖
影响人类健康与来自水水资源危机
《温度与温度计》温度与物态变化PPT3 图文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相同的不同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C 解析
关闭 关闭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3.医生常通过检查人的体温来诊断病情。普通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
现有一位感冒疑似病例,他的体温是 38 ℃,读作
。
普通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38 ℃读作 38 摄氏度。 37 ℃ 38 摄氏度
关闭
C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No Image
关闭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一定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既不能与容器底
接触,也不能与容器壁接触,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关闭
D
解析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No Image
关闭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由题图可知,B 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 开不败 ,所有 囤积下 来的风 声雨声 ,天晴 天阴, 都是慈 悲。时 光不管 走多远 ,不管 有多老 旧,含 着眼泪 ,伴着 迷茫, 读了一 页又一 页,一 直都在 ,轻轻 一碰, 就让内 心温软 。旧的 时光被 揉进了 岁月的 折皱里 ,藏在 心灵的 沟壑, 直至韶 华已远 ,才知 道走过 的路不 能回头 ,错过 的已不 可挽留 ,与岁 月反复 交手, 沧桑中 变得更 加坚强 。
无论什么,我仍心怀感激,或许 你我只 是在人 生的烟 雨小巷 里,水 榭楼亭 旁一场 花的邂 逅,一 场流水 的情缘 。谢谢 你,曾 经来过 我的世 界,不 惊,不 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3.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4.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5.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温度温度计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使用方法:(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要点诠释: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
2、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要点二、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示意图:2、晶体和非晶体:(1)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
(2)熔化(或凝固)条件:(1)达到熔点(或凝固点)(2)继续吸热(或放热)。
(3)特点: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蒸发和沸腾:(1)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2)不同点: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达到沸点。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高低;②液体表面积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要点诠释:1、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和压缩体积。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如:液化石油气。
2、注意三个不变的温度,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过程吸热温度不变。
3、升华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凝华现象:霜,树挂、窗花的形成过程。
【典型例题】类型一、温度的测量1.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分度值是,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应选用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应选用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思路点拨】熟记温度计的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热胀冷缩;(2)甲;0.1℃;38.5℃;-5℃;(3)酒精;酒精在-88.3℃时仍处于液态,而水银已经凝固;水银;水银在100℃时仍处于液态,而酒精已经汽化。
【解析】①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根据图中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可以判断出甲是体温计,乙是寒暑表。
读数时应注意分度值,以及数据的“零上”与“零下”。
③因为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酒精温度计。
沸水的温度为100℃。
所以应该选沸点高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水银温度计。
【总结升华】题目主要考察了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的选择标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举一反三:【变式】(2015•陆丰市模拟)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的熔点和沸点,那么,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答案】B类型二、物态变化的判断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思路点拨】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及其初末状态记住物态变化的定义才会准确解答。
【答案】A【解析】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A正确;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B错误;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的。
C错误;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D错误。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举一反三:【变式】(2014•南京二模)四幅图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B.乙图中的白霜是液化现象C.丙图中的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D.丁图中的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答案】C类型三、晶体和非晶体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思路点拨】理解晶体与非晶体凝固规律,看清图中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就可以顺利解答。
【答案】乙;80℃;固液共存【解析】(1)由图可见,乙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因此乙物质是晶体;(2)图中线段过程为凝固过程,对应的温度为凝固点,从第5min开始凝固,到第10min结束,持续了5min,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第8min时,物质处于凝固过程,因此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总结升华】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区别,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断变化。
举一反三:【变式】下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可知,该图象是(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答案】凝固;80类型四、沸腾的条件4.如图所示,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沸腾。
【答案】能;不能【解析】容器A中水沸腾,说明容器A内的水达到了沸点且可以从火焰上吸收热量;当容器B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前,从容器A内的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容器B中的水温度升高达到沸点后,和容器A 中水的温度相同,就不能从容器A内的水中吸收到热量,这时容器B中的水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热,所以是不会沸腾的。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液体沸腾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试管未碰底)。
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答案】酒精类型五、实验探究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
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分钟。
(2)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选填“高”或“低”)了。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答案】(1)10;10(2)-2;低(3)变多【解析】(1)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在图象中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2)从图象可知,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晶体凝固,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晶体凝固图象。
6.如图1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较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操作中错误之处:。
(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填“甲”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4)根据记录在图3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6)在图4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水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答案】(1)①读数时视线斜视;②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相接触(2)乙;不变(3)99℃(4)(5)水太多(6)A【解析】(1)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而图中斜视了;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相接触。
(2)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
所以乙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3)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第8分钟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水已沸腾。
(4)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依次找出对应点并描线。
(5)造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水的初温太低,加热时烧杯没有加盖造成了热量的散失等。
(6)甲容器中是水,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液体沸腾后温度不变,所以甲容器中水的温度最高是100℃。
根据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乙容器中的液体要沸腾,沸点必须小于水的沸点,这样浸在水中的乙容器中的液体才能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选项中只有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
水沸腾时的现象及特点,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学会通过记录数据画出曲线图,并能通过数据或图象准确找出沸点温度,同时知道如何缩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从而使实验进行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