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4.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皮连生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第一篇心理学与高等教育

一、个体心理系统(p.2)

个体心理现象可分成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的区别在于其稳定性。心理过程是流动的,动态的、变动不居的;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人各不同的;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居于其间。

(一)心理动力

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是人对现实的倾向、朝向、态度。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

(二)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称为心理过程的三分法。也有将其分为认识过程与情意过程的,称为心理过程的二分法。

(1)认识过程:指人认识现实的各种形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

(2)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分为情绪和情感。情绪又有激情、热情、应激等形式。高级情感就其内容来说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客观事物是情绪、情感的客观来源;人的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认知在情绪情感产生中起中介作用。

(3)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的、克服困难,通过有意识地调节行动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体现在对行为的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基本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三)心理状态

如忧郁、孤寂的心境;犹豫不定的抉择;睡眠、催眠与觉醒状态;注意集中与分散状态。

(四)心理特征

比较稳定,具有个体差异。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影响各种活动成效的认识性能力叫智力。

气质:个人在心理活动与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动力性特征,及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的个性特征。气质受生理素质影响较大。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四种。

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西方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

创始人是冯特(W.Wundt),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E.B.Titchener)。

主张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经验。

一切心理现象(经验)可以分解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元素。(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强调内省的方法,实际上把实验方法只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纯粹内省的心理学)如实地研究心理经验,不涉及任何意义、价值或功用(写实的心理学)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并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二)机能主义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代表人物有杜威(J.Deway)。

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作是个别心理元素的复合,而是看作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三)行为主义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

代表人物还有斯金纳(B.F.Skinner)。

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无头无脑的心理学)。

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四)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是韦特海默(M.Weitheimer)考夫卡(KKoffka)、苛勒(W.Kohler)。

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为整体大于部分和。

重视人心的组织作用。

(五)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

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分析,重视对无意识的研究。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六)认知心理学

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奈塞(U.Neisser).

重视研究复杂心理现象的内部过程(信息加工过程)。

重视客观研究方法,发展出特有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Maslow)、罗杰斯(C.R.Rogers).

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的尊严、价值、自由意志、自我实现等。

主张采用整体分析法。

三、教育心理学对象(p.26)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种种表述:

(1)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潘菽《教育心理学》)

(2)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П.Ф. Каптерев《教育心理学》)(3)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冯忠良)

(4)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D.P.Ausubel)

(5)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6)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科学(美国教育百科全书)。

心理学可以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1.明确教学目标: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正确规定和陈述目标。

2.分析任务: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分析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主要策略。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借助各种测量工具,确定学生知识、动机、技能、身心发展的准备状态。

4.设计课程:借助心理学知识,选择适当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

5.教学:呈现教材,激发动机,引起反应,给予强化。

6.评价:借助心理测量的知识,制定或选择恰当的测评工具,对测评结果作合理的解释。

四、教育心理学历史上重大事件

1.瑞士教育家裴斯特洛齐(J.M.Pestalozzi,1746-1827)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2.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把这一主张付诸实现,提出教育的四个形式阶段,后由其学生定型为广为流传的五段教学法(准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3. 1867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К.Д.Ушинский,1824-1870)发表了《人是教育的对象》,指出生理学、心理学、逻辑学是教育的“三个主要基础”,而心理学“当然站在一切科学的首位”;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5.1924年廖世承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五、教育心理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

实验法的特点是控制。即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

运用实验法有可能对变量间的关系作出因果推论。

六、教师心理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的角色和职业角色意识

从教师承担的角色来谈教师的职能(p.42)

知识的传播者;长者和朋友;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心灵咨询专家);模范公民;教育科研人员。

教师承担的角色还有:学者与专家;人际关系艺术家;管理工作者;催化剂;寻求权力者;寻求安全者等。

形成明确的职业角色意识,认同教师角色,坚信教师职业在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对于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非常重要。

“教师之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变革,胜过任何其他社会团体。”—江绍伦

(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p.51)

教学效能感来自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结果期待与功效期待

班杜拉区分了功效期待与结果期待.结果期待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功效期待指一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信念.

教学效能感的构成:

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前者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的看法,相当于班杜拉所说的“结果预期”;后者指教师相信自己具有通过努力教好学生的能力,相当于班杜拉所说的功效预期。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的工作动机、情绪体验、经验积累。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个人的成功经验;同行的替代经验;他人鼓励和劝说。

培养有关技能;发展敢于尝试的精神;获得成功经验;获得反馈;观察他人成功范例;受到鼓励;减少焦虑等,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

(三)教学的反思

反思性的实践是专家型教师和平庸教师之间的重要区别。它与教学监控能力有关的。

(四)教师的期待效应(p.47)

罗森塔尔(Rosenthal)效应: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既是一口光明的激励之钟,也是一口冷峻的警醒之钟。

——大桥正夫

第二篇高等学校学习心理

一、学习的定义(P.82)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注意:

1.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

3.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向、成熟等因素带来的。

说明:作业与学习

作业(Performance)是学习现象发生及其数量、质量的标志,它可以标志学习,但并不等于学习。

二、学习变量—影响学习的因素与条件

1.认知变量与非认知变量

认知变量:认知结构、智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策略、认知方式。

非认知变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特征、意志特征、人格特点。

2.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

内部条件:智商、知识准备、学习态度、意志特征;

外部条件:教材内容与编排方式、教师的特征、教学方法、集体风气、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文化背景。

认知方式举例: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分析考量型——囫囵吞枣型

冲动型——沉思型

敏锐型——平稳型

冒险型——谨慎型

认知繁化型——认知简化型

宽容型——偏执型

主动求知型——被动求知型

统观策略型——集中策略型

谭顶良:《学习风格论》

三、学习的分类(p.84)

1.我国的分类:⑴知识的学习

⑵智力技能的学习

⑶动作技能的学习

⑷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2.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⑴言语信息的学习

⑵智慧技能的学习

⑶认知策略的学习

⑷运动技能的学习

⑸态度的学习

三、学习的分类

3.布卢姆的分类

⑴认知领域的学习

⑵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⑶情感领域的学习

4.奥苏伯尔的分类

按照学习材料的性质及其与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全面把握学习目标和内容,树立全人教育观念.

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 )是致力于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社会文化取向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人成长取向上说是知、情、意、行整体发展的教育。

盖茨(A.L.Gates )1956年说过:

当别人向你问及类似“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的问题时,你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解释全人教育观念时说:“课堂教学内容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而人类文化的全部由6个方面组成: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教育追求‘真’;道德教育追求‘善’;艺术教育追求‘美’;宗教教育追求‘圣’;身体教育追求‘健’;生活教育追求‘富’。”

四、大学生学习的特点(P.87)

五、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认为经验,特别是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经验主义的特征是:

(1)感觉主义

(2)还原论(化约论,Reductionism)

(3)联想主义

(4)机械主义

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形成反应、习惯);

2.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意识的中介;

3.重视对学习的外部条件与过程的研究,忽视内部过程与条件。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哲学基础是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只有按照心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进行解释,才有意义。

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建立一定的认知地图(心理完形、认知结构、编码体系);

2.刺激与反应的联系是间接的,以观念、意识为中介;

3.重视对学习的内部过程与条件的研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现象论

哲学基础是现象论。

现象心理学:采取现象学的观点,研究人对环境事物的主观经验。根据现象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由他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决定的,而不是由外部世界决定的。人们生活在自己知觉的主观世界之中。这种主观世界(现象世界,现象场)是一种现象的实在,而不是物质的实在。

六、斯金纳(1904-1990)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P.94)

(一)反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式条件反射。可以狗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为例。(2)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

(二)强化理论

1.强化: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2.强化物:凡能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叫强化物。

3.学习:学习可以定义为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

4.操作性条件作用律(强化律):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所增加的不是S-R联结,而是使反应发生的概率。

5.原始强化物与继起强化物

原先无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反复与有强化作用的刺激联合,可以逐渐成为强化物。叫继起强化物,这种强化叫继起强化、二级强化、条件性强化。

6.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

7.强化的程序

强化有连续的强化与间歇的强化、固定的强化与不固定的强化、定时的强化与定比的强化之分。

在连续的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这可用“辨别假设”来解释。

(三)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明确说明学习目的

2.小步子的逻辑系列

3.学习者主动地作出反应

4.信息的及时反馈

5.低的错误率

6.按学生自己的速度完成教学程序

程序教学可以使用程序课本来进行,也可以利用教学机器来进行。程序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对程序教学的评价:

让学生积极反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反馈符合学习的基本原则;自定步调可以使教学个别化,使教学进度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程序教学对于推动教学控制论的发展和教学技术手段现代化都有积极的影响。

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动物学习的研究,有机械主义、还原论的倾向;对于学生的智力活动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人认为小步子、低的错误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程序教学有利于分析,不利于综合。

七、布鲁纳(J.S.Bruner)结构主义学习观(p.98)

(一)对学习的实质与过程的看法

1.学习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过程

类目(category):一个类目是一组有关的对象或事件,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规则。

编码(code):将信息分类并使之与原有的信息建立联系的过程。

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将有关类目按层次排列或组织所得到的系统。含义同“认知结

构”。

2.学习可以分成三个环节

(1)新知识的获得

(2)知识的转换

(3)知识的评价

(二)注重学科基本结构

1.学科基本结构:指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原理)、基本方法(提出假设、调查、推测)、基本态度(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对自然界基本秩序的确定态度、深信这种秩序能够发现的态度、对于发现的兴奋感等)。掌握学科基本结构,以容许其他很多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就是要从事物的根本联系上去把握事物。

教学实例1:

“人类学”的学科基本结构由以下概念组成:

使用工具

语言

社会组织

长时期的儿童教育

理解客观世界的强烈愿望

3. 学科基本结构的效能

单纯化

生成力

加速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4.注重基本结构的早期学习

布鲁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在学科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问一下:这些知识如果充分扩展的话,是否也值得成人学习?

所谓“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是指教学方式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匹配,这类似于一种“翻译”工作。

启示:

(1)应注重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一个学科(discipline)就是该领域所特有的一套思维方式。

(2)指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基本知识组成一个较大的功能单元。

(三)提倡发现学习

1.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其特点是:

(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

(2)着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习结果。

3.发现学习的优越处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自动自主的思想家。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材料,而是探索利用材料的方法。

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造力的利好途径。

使学生体验新发现的喜悦,促使其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学习中北部各州的地理。

4.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

(1)发现学习适合于学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儿童;适合于年长学习者学习新学科或新材料的早期阶段;适合于学习比较具体的概念与规则;适合于学习探索问题的方法。

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适合于学习较抽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2)大量的材料是通过接受学习获得的;各种问题是通过发现学习解决的。

(3)发现学习的教学指导难于为教师掌握;接受学习的教学指导比较容易掌握。

(4)发现学习耗费时间多;接受学习有时间经济方面的优越性。因此,发现学习不能成为传授系统知识的主要方法。

(5)发现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内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6)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的。

(7)无论是对于概念学习,还是对于规则学习,目前并没有发现二者之中那一种学习方式占有优势。有指导的发现在许多方面优于纯粹的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四)重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直觉思维的发展

分析性思维:以一次前进一步为特征的。思考者能充分意识到思维所依据的运算与知识。

直觉思维:不通过分析步骤而得出似乎是真实的、但却是试验性结论的智力技巧。包括大胆的假设、机灵的预测、迅速地作出试探性的结论。

直觉思维的特征有:

以对问题内隐的感知活动为基础;

通常在熟悉的领域出现;

思维过程有跳跃,有直接性、突发性;

直觉思维与创造有关:尤其与产生假设有关。

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建议:

(1)教师提供直觉思维的榜样;

(2)向学生提供有关某个领域的必要的知识经验;

(3)在教学上强调学科知识结构;

(4)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5)教给各种启发式程序(类比、对称、使解法形象化);

(6)允许学生有暂时表达不清的思想;

(7)视觉化;

(8)非语言能力;

(9)集中注意力于部分信息;

(10)鼓励学生猜想。

八、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说

(一)有意义学习的观点: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语言文字及其他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反例:

(2)学习者具有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

例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例2:metaphysics

(3)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4)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认知结构与认知结构变量

(1)认知结构

学习者先期获得的知识的内容和组织。

或:个人感知、思考、处理事物的主观模式。

(2)认知结构变量

可利用性(学生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的可利用性)

可辨别性(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稳定性(清晰性)(原有的有关观念的稳定与清晰性)

奥苏伯尔说: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三)先行组织者—一种促进理解的教学策略

1.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而又与学习材料有关。设计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知识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

2.先行组织者呈现的要求

(1)组织者的抽象、概括、综合水平要高于学习材料,且与学习材料有关联;

(2)组织者的呈现不必详细,要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观念来呈现;

(3)注意唤起学生头脑中与组织者有关的知识经验。

3.设计符号标志,提高教材的结构性能

符号标志是在学习材料中加入未增加实际内容的标志或词语,目的是强调材料的概念结构和组织。其作用与先行组织者相似。

列小标题;使用不同字体,突出关键词语;用序数词指出内容要点;使用暗示内容结构的词语,如“最初使用的系统包括如下四步”;段落前设置概括本段内容的领起句;在文前文

后设计附加问题;文后写上概括全文要点的结语。

九、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1.信息流

瞬时记忆(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以上信息存贮中贯穿中几种认知过程:注意、知觉、编码、检索、译码、提取。其作用是转换信息,使信息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阶段。

2.控制结构

期望

执行控制

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

(二)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中的九个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如感觉登记有关。

2.提示教学目标:形成对学习的期望,激发动机。

3.唤起旧有经验:激活相关的知识,为理解新知准备条件。

4.提供教学内容:呈现新知识应考虑提供知识的多少,新知识的顺序安排。

5.指导学生学习:为学习新知提供一个有意义的结构;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或提示,启发学生思考。

6.引发学习行为:引导学生作出反应。

7.适时提供反馈

8.评估学习行为

9.促进记忆与迁移

十、学习的动机及其理论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

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景和条件。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1.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

2.情景动机与人格动机

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此时学习者的目的指向学习活动本身。

外部动机: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此时学习者指向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

4.亲和动机与成就动机

亲和动机:希望同社会中的人保持亲近关系的动机。

成就动机:个人对于他认为是有价值的工作愿意去做,并力求有所成就的动机。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

1.学习动机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学习的充分的条件。但它是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

2.对于长期进行有意义学习来说,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3.学习动机不直接影响和改变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因而它对学习的影响是间接的。

4.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

5.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表现在三方面

(1)激活作用

(2)指向作用

(3)维持作用

(四)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由默里(H.A.Murry !938)提出。麦克来伦(D.C.McClelland)对之加以研究。亚特金森(J.W.Atkinson)加以修正。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

Ms- 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人格动机。

Mf- 个人避免失败的动机强度,人格动机。

Ts- 个人对某项任务的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情境动机。

Tf- 个人对某项任务的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情境动机。

Ta- 个人完成某项任务的动机倾向,情境动机。

Ps- 成功的主观概率。

Pf- 失败的主观概率。

Is- 成功带来的满意感。

If- 失败带来的不满意感。

显然有:Pf =1- Ps

假定:Is =1 - Ps

If = 1 - Pf =Ps

有关系式:Ts= Ms ×Ps ×Is

Tf= Mf ×Pf×If

而Ta= Ts-Tf

= Ms ×Ps ×Is-Mf ×Pf×If

= Ms ×Ps ×(1 - Ps)- Mf ×(1- Ps) ×Ps

=( Ms- Mf) ×Ps ×(1 - Ps)

奥苏伯尔关于课堂学习中的成就动机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含3种成分(P113)

1.认知的内驱力: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的需要。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的内驱力:为了获得成人和同伴的赞许而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五)学业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Attribution)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F)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凯利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三度归因原则。

归因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这一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动机的主要来源。

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业成败的归因。

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维纳(Weiner,Bernard)使归因理论不断完善。(1)他将归因研究与动机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动机归因理论。(2)从自我归因扩大到人际归因。

归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功能。即:

1.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相对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3.成功→运气好→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4.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六)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

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成层次排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的源泉。

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七)自我效能感理论(P126)

(八)强化理论

强化的分类及后人对强化概念的扩展:

(1)经典条件反射强化与操作条件反射强化

(2)正强化与负强化

(3)内部强化与外部强化

(4)及时强化与延宕强化

(5)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

(6)经验强化与替代强化

(7)他人强化与自我强化

(8)物质性强化与活动性强化

十一、学习的迁移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迁移及其分类

1.定义: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2.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3)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J.S.Bruner)

特殊迁移: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

一般迁移:原理和态度的迁移。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

(4)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R.M.Gagne):

侧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低级概念和规则向高级概念和规则的迁移。

(二)影响迁移的基本条件

1. 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

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是迁移现象发生的必要的客观条件。

两项学习,如果刺激相似,反应也相同或相似,则容易产生正迁移;如果刺激相同或相似,而反应不同或相反,则容易产生负迁移。

启示:

1.注意教材内容的适用性;

2.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将同类或类似的内容安排在一起,以便利用迁移的规律来使学习得到简化;

3.对教材中反复出现的知识技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概括是迁移的核心,掌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提高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启示:

1.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概括出支配事实的原理和原则;

2.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把那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包摄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上;

3.在教材呈现的顺序上,最好从一般到个别,体现不断分化的认识路线;

4.教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提供恰当的实例,使学生懂得如何把实例与原理搭配起来。

3.学习的定势

定势:亦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进行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倾向或趋势。其表现形式有思维定势、学习定势、功能固着。

学习的定势:泛指以特殊的方式进行学习或作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

学习的定势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效应(解决一类问题或学习一类课题时的一般方法的改进),和准备动作预热效应(从事某种活动的暂时准备状态)两方面。

启示:

1.鼓励学生建立一种寻找事物相似性、同一性的态度、习惯或定势。

2.注意克服定势的消极影响。

4.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或由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

概括的实例: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下列事物:茶杯、汤碗、罐头、灯罩、方桌、台球、地球仪、门拉手、课本。

小朋友爬楼梯,若要爬到4楼,需要爬60步台阶;若要爬到5楼,需要爬几步台阶?

过度学习:超过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

5.学习的精熟程度

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越是精熟,就越是能从多方面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对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的情境就越是敏感,迁移就越是顺利。

(三)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

—一种早期的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官能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C.Woiff)创立。他认为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意志力等,都是每个人的心所具有的官能。这些官能是一个个分开的实体。它们是“心理的肌肉,可以通过练习而得到加强。一个人的官能在所有情境中的表现大致相同。

形式训练说把学习看作是心理训练过程。各种官能的幼芽在个人生下来时就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学习就是要把这些原始的、未成熟的官能发展成能力或能量。它还认为某些学科对于训练某些官能可能有特殊的价值。

形式训练说把学习的迁移看作是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的心理官能在其它的领域自动地发挥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对形式训练说作有力批判,使其丧失支配地位的首先是詹姆斯(W.James),继之是桑代克。

对形式训练说的看法:

1.认为各种心理官能是非物质的实体,生来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是“心理的肌肉”,可以通过练习得到加强,这是对能力的唯心主义的理解。

2.只重视教材的训练价值,不重视教材的内容价值、实用价值,导致了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

3.认为学科、作业越是困难,就越有训练价值,教学可以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动机,这是违背学习规律的。

4.认为迁移是自动实现的,只要某个官能在一个学科上得到训练,就能在任何领域自动

地发挥作用,这是缺乏根据的。

2.共同因素说(桑代克E.L.Thorndike,武德沃斯R.S.Woodworth)

桑代克认为,两种心理机能只有当它们具有共同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共同因素说对形式训练说批判有说服力的。但是

1.认为只要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迁移就会自动发生,忽视学习者在迁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2.有轻视理论、轻视概括,迁就日常生活实际的倾向。

3.所谓共同因素,就是共同的S-R联结。迁移不过是已有的S-R联结在新的情境中的复现。这种看法本质上已包含了否定迁移现象的成份。

3.类化说(概括化理论)(贾德C.H.Judd)

认为共同因素的存在只是迁移的必要前提,而关键在于原理、原理的应用。

类化说被认为是能对迁移作出较为令人满意解释的一种理论。

4.关系理论(W.K?hler)

认为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

关系理论可看作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5.从认知结构的观点看迁移

(1)一切有意义学习都包含有迁移;

(2)所谓先前的学习不是一组S-R联结,不仅是先前对课题A的学习所获得的特定经验,而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知识体系;

(3)先前学习对新学习影响是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与清晰性)来实现的。

第三篇高等学校教学心理

一、知识掌握的阶段

认知领域的学习包括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掌握)可以分为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领会)、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

二、直观的类型及其特点

1.实物直观:以实际事物作为直观对象。

特点:

(1)学生对从实物直观中得到的感性经验感到亲切、真切;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知识的应用。

(4)实物直观的应用受到时空限制与感官限制;

(5)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2.模象直观:以事物的模拟性的形象(模象)作为直观对象。

特点:

(1)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2)大大地扩充了直观范围;

(3)所获得的感性经验的鲜明性和完整性不如事物直观;

(4)如不伴随词的说明,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感性经验。

3.言语直观:通过生动形象的言语描述,唤起学生已有的表像并加以改组,使学生

获得有关教材的感性认识。

特点:

(1)不太受感官限制与时空限制,可以广泛地采用;

(2)有利于走向概括。

提高直观效果的方法

1.运用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的规律

强度律,对比律,运动律,组织律(相似性,接近性,封闭性,连续性),极少原则。

2.加强对直观对象的分析和综合

3.动员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4.直观与词的说明相结合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四、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活动水平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识领会的影响即是学习的迁移。因而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二)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

一般地说,无关的、非本质的特征越多、越明显,理解新知识就越困难;有关的、本质的特征越明显,理解就越容易。

(三)变式与比较

变式:在直观的过程中,不断地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保留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变式的目的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更丰富、更有典型性。

比较: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的异同点。

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促进理解;而比较则是从方法上促进理解。

果实

苹果、梨、西瓜、花生、橡实、苦楝、皂夹

藕、萝卜、荸荠、土豆

(四)正例与反例

正例(肯定例证):一切包含概念本质特征的事物叫概念的正例。

反例(否定例证):一切不包含概念本质特征的事物叫概念的反例。

实例: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的反例,是变速运动的正例。

复数三角式的正例与反例

1.

2.

3.

4.

5.

6.

(五)知识的系统化

沟通知识各部分乃至各学科知识的关系,融会贯通,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中的矛盾与混淆之处,提高已有知识的领会水平;另一方面系统化了的知识又是今后领会新知识的强有

力的工具。

五、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一)认知策略的定义

认知策略是个人对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学习等认识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一类内部组织起来的认知技能。认知策略的功能是对信息加工的具体操作过程执行控制。

(二)认知策略的性质

关于认知策略的性质,有这样一些看法(许多是相对于智慧技能而言):

1.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不同于对外办事的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是一种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性的高级的认知活动。

3.认知策略是可以意识的和可控制的,是需要耗费心理能量的(不是自动化的活动)。(三)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一般认为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是认知策略与反省认知。

学习策略的范围大于认知策略的范围(求助策略、调整心境等学习策略就很难说是认知策略;学习还包括情感领域与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如果仅就认知领域而言,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同义。

(四)几种重要的认知策略

1.注意策略

点缀问题,指出学习目标,划线。

2.复述策略

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包括口头复述、背诵、抄写、默写、摘录、划线等。复述有机械复述和精心复述。后者如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对某一问题的思路。它不但促进信息保持,也能促进对信息的理解。复述适于系列回忆学习。

3.组织策略

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集合成一个整体,带上某种结构,使信息由繁到简、有无序到有序。其作用是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减少记忆负担。对学习材料按性质分类、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都是组织策略的具体形式。

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集合成一个整体,带上某种结构,使信息由繁到简、有无序到有序。其作用是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减少记忆负担。对学习材料按性质分类、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都是组织策略的具体形式。

例如归类策略(聚类策略、群集策略、范畴化)就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策略。对于有着类包含关系的字词、图片,归类策略比较常用。如对汉字按同音字、形近字、偏旁部首、近义字、反义字分类。分6大区记忆中国省市自治区名称。

概括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策略。以下是布朗(A.L.Brown)和戴(Day,1983)提出的概括

策略和作摘要策略:

(1)删掉多余:删去已涉及过的重复内容。

(2)略去枝节:省略不那么重要的资料。

(3)代以上位:以上位概念代替下位概念;以总的行动名称代替一系列动作。

(4)择其要义:找出主题句。

(5)自述要义:构想出一个主题句。

4.精加工策略

即在要新信息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促进理解和记忆。精加工是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和生发。如补充细节、列举实例、作出推论、利用中介联想等。包括释义、创造类比、用自己的话写注释、解释、作笔记等。

组织策略作用是突出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加工策略则是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取得联系,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用于配对联想学习的精加工策略有:

●表象生成策略:大象——大头针。

想象大象鼻子卷起大头针的画面。

●构造句子策略:母牛——球

“奔跑的母牛在追赶一只球”

●利用中介联想(关键词策略)

例如:gas—该死—煤气、毒气

首字母记忆法:

例1:HOMES(家)

H:Huron休伦湖

O:Ontario安大略湖

M:Michigan密执安湖

E:Erie伊利湖

S:Superior苏必利尔湖

(五)认知策略的教学

(一)认知策略教学的过程

如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命题表征阶段

2.转化为产生式阶段

3.反省认知阶段(由于了解了策略的适用条件,提高了反省认知水平,因而习得的策略能够广泛地迁移和应用)

()认知策略教学的特殊性

1.不容易直观演示,因为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内潜性。

2.有很大的概括性,灵活性和模糊性,不可能经过短期训练,产生广泛迁移的效果

3.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多数是启发式的。

(五)认知策略教学

1.强化学生有关知识背景

在教给学生利用表象生成策略进行配对词学习时发现:当被试记忆熟悉的动物名称配对时,能较好地利用表象生成策略。学生在某一领域知识越是丰富,越是能利用适当的加工策略。

2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动机

当学生相信自己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体会到运用好的策略能提高学习效率时,能增强学习策略的积极性。

3辨识运用学习策略的条件,提高反省认知水平,促进策略学习的迁移

4.若干例子同时呈现

便于学生对支配策略的规则作出概括。

5.提供变式练习的机会

即适于认知策略运用的情境的不断变化。如教授按时间分段的策略时,提供的例文可以是写事的、记人的、写景的、状物的。时间是可以是明显的(“一天晚上”、“又一个晚上”);也可以是隐含的(“在青青禾苗的掩映下”、“稻子渐渐地黄了”、“稻子开始收割”)

6.提供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技术

7.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认知策略指导: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结合学科具体内容进行认知策略教学效果较好。

六、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四篇高等学校德育心理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这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有关。环境、教育影响发展的速度;道德教育既不能采用机械训练的方法,也不能采用放任自流的态度,而应考虑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其向下一阶段过渡;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接触并讨论各种适合其理解力水平的道德两难问题,提高其道德判断水平。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

故事2:警官的矛盾

与海因茨同住一镇的警官布朗先生,夜间值完班回家途中,正好看见海因茨破窗进入药房,他也听说过海因茨缺钱买药的困境,布朗觉得自己值班时间已过,但维持全城治安仍属自己职责所在。在迟疑之间,海因茨已偷药离去。布朗应不应该进一步追查海因茨偷药的案件?

故事3:童子军的困境

乔逸14岁,是学校童子军的小队长,希望参加半年后举办的童子军大露营。于是,他不但领来申请表格,报名参加,而且省下零用钱准备参加露营时支付一切费用。就在乔逸准备启程露营的前两天,他的父亲突然跟他商量,要乔逸把积蓄的美金50元借给他另作他用。乔逸满心不高兴,只好谎称自己只有10美元,留下另外40元带去参加露营。乔逸临走前把他对父亲撒谎的事偷偷地告诉了弟弟,你认为弟弟该不该把乔逸的秘密告诉他父亲?

1.前习俗水平(10岁前的大多数)

社科院考古学考研经验

关于报考:看到很多人或者我也是一样,一个目标就是社科院。当然我不否认功夫不负有心人和一些天才或者机遇,但我在这里还是想劝说同学们慎重。我的本科学的是考古专业,而且是在考古的传统院校,复习虽不是头悬梁锥刺股,但也觉得很认真了。可最后还是名落孙山。社科院的判卷很严格,所以调剂起来也没有优势。现在冷静的想想,虽然不后悔,也有些遗憾,因为如果不考社科院的话,任何一所院校,我相信我考上的系数都是很大的。所以,我劝说那些在本科阶段没有打下很好的基础、没有做出突出成绩、没有和社科院的老师有学术联系的同学,慎重选择自己的学校,可以先报考其他不错的院校,再图进取。当然,这些学校的同学要冲刺社科院,那就没有异议了。我说的是普通院校和跨专业考生。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考研失利,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老师也好、同学也好,联系可能招不满的、自己也还喜欢的学校,不要依靠网上调剂系统,一定要亲自联系。 关于专业课:看到过一些同学,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八月份的时候还在问考研需要哪些书籍,我想这就有些迟了,我的建议是在大三的第一学期,也就是寒假的时候就应该了解到这个专业的常用书籍。到八月份的时候,基本书籍应当准备妥当的。 我当时报考的时候是有些犹豫的,是在十一国庆的时候才真正定下心来考社科院的。但在此之前,我一直是按照社科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八月份暑假的时候,应该是把大百科通读了一遍了,而且应当作出标记了。(很多同学一直在求购大百科的原版,我个人认为真是没有必要,甚至是不应该的。我的建议是使用打印版,而且分成四本,每本不要太厚,看的时候可以直接在书上作出标记。像是自己的笔记一样。如果到了十月份还在问从哪里下载大百科的话,我看就不要通读了。)至于断代八本,应当是同步的,在八九月份的时候也应该看完一遍了。至于诸如《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之类的资料,自己应该适当取舍,有余力的同学应该看一看,毕竟是比较好的著作,虽然旧一些,但里面的研究方法之类是值得学习的。此外,还是应该注意一些新出的著作,保持资料的更新,比如通论就不要用张之恒的旧版啦,刘庆柱先生新出的那本书也应该翻一翻的。如果有社科院的笔记,善哉啊! 从九月份或者十月份开始,就应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了,应该目标明确,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十月份之前是自己的基础时期,应该完成参考书目的阅读和基本知识的通读。从十月份以后,就进入考试时期了,应该训练自己的考试能力,分时期分专题进行填充。在前一阶段,应该有自己的笔记,记录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把不懂的地方当成名词解释来看。这个阶段就可以背一些总结性的东西了。建议的是,多去网上看看把历年的论述题总结起来,寻找与之有关的论文进行重点研究。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我想说三点:1、注意新的发现与研究。多看看文物报和新闻杂志,了解新的热点,例如某年考题名词解释“文化景观”。2、注意老师的研究方向和最新成果,例如某年考题“先周文化述评”,和雷兴山老师的书不无关系。而且,寻找资料的时候,切记要“投社科院老师所好。”3、利用零碎的时间复习零碎的笔记、知识点。社科院的10道名词解释和4道论述题,有一半是比较常见的题目,而且很可能是重复考到的,这就需要扎实的基础,答出需要的,同时尽可能补充新发现的新研究的;另一半的题就要考大家平时的知识面了,论述题更侧重于知识的系统化。如果感觉自己基础薄弱心里没底的话,不妨去听一下新祥旭的专业课听说很不错。 关于英语:这次的英语分数我还是很满意的,68分,阅读的前两篇不到20分钟搞定,各错了一个,第4篇没看懂,也错了一个。(有点臭美了)当时做题的顺序,好像是先做了两篇阅读,然后头大了,血气供应不上,转而做小作文和大作文。如果听过一些讲座的话,作文应该是不难的。关于英语的学习,以后有可能的话,我会附上笔记。 我的建议是单词是基础,单词的唯一性就是反复背(有点废话了,可废话就是真理)。关于背单词我有几个建议:1、九月份的时候,你拿的单词书要背过一遍。2、九月份以后,背单词的时候应当是另一本或者是单词笔记。因为第一本你已经太熟了,顺序都记住了。3、看看网上的视频,了解一些单词的构造,对背单词还是很有帮助的,就像汉字的部首一样,背多了真的有感觉,脱口而出的感觉。4、背单词一定要准确,不能含糊;背单词一定要了解词性,特别是对句子没有语感的同学,要靠词性来断句的。 单词过关之后就是做题了,当然“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大家都知道,可真没觉得阅读有啥难的,单词会了,句子懂了,那就做题呗。建议大家一点就是学会快速定位,看文章要了解大意,要知道层次。学会将问题还原到文中,并且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答题。(话是这样说,我也知道实践起来有点难。等以后有新得了再告诉大家。)关于作文的模板什么的,以及常用的句子什么的,大家要自己总结。我以后有机会的话贴一些出来。关于翻译,我的观点是,能写就写几句吧,我当时只写了一句。 关于研友:还是找一个吧,同性的也好,异性的也好,每天互相鼓劲加油、互相提问单词,那种感觉真的很好。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是专业课,还是英语,自己看懂了,记住了,不一定就是会了。只有自己写出来,或者是说

生活与哲学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命题人:李正 试卷说明: 1.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选择题) 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 )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 (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 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 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 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 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 A.内涵 B.起源 C.任务 D.性质 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019武大中哲考研经验分享

2019武大中哲考研经验分享 历经一年的千锤百炼,如愿考上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深感考研的迷茫与艰辛,愿通过本文分享此次考研的经验,帮助还在研路上的你。本文仅为经验之谈,有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一、如何选择学校以及2019武大中哲考研情况介绍 1.如何选择学校 我将学校大致分为如下几个层次:清北、重点985院校、211院校、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及以下。建议大家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时,在本科学校层次上提升一至两个台阶即可。因为考研只能报考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而调剂又是万分艰难的,往往因为复试时间无法岔开等不可控的原因而错失调剂的机会。故而建议大家保守选择院校,当然如果你准备投入巨大的精力,并且有接受失败的勇气,我也是非常支持和欣赏你选择更好的学校。 除了考虑本科学校层次外,你还需要参考你们学校上一届学长学姐们的考研情况。与你排名大致相同的学长学姐考的是什么水平的院校?成功几率如何?这些都是重要的信息,最好能联系到直系学长学姐,可以求取很多帮助。考研不易,二战不易,还望慎重选择学校。 2. 2019武大中哲考研情况介绍

考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英语1(满分100分) 业务课一哲学基础(满分150分)、业务课二中国 哲学史(满分150分) 复试分数线:政治、英语50分,业务课90分,总分360分 2019年中哲上线人数共15人,其中两位优秀营员免复试录取(所以大家要积极参加夏令营,政策很好),最终13人参加复试,录取7人。院内宗教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以及院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中国哲学专业接受调剂。由此我们知道复试被刷的概率很大(几乎一半),而调剂名额有限,所有被一志愿淘汰的考生皆可参加调剂复试,竞争异常激烈。我初试成绩排第八名,中哲今年只录取七名同学,按照以往经验,复试翻盘概率渺茫,但我用实际行动证明,复试可以反超。复试后,我总成绩排第六,甚至超过了两位同学,复试经验会在下文分享给大家。 二、初试经验分享 1.专业课 (1)参考书目 近年武大官方并没有给出参考书目,综合以往经验以及自身考试经历,推荐给大家如下书目: 哲学基础:《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冯达文、郭齐勇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

社科院法硕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社科院法硕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社科院法硕考研难度,社科院法硕就业,社科院法硕学费,社科院法硕考研参考书,社科院法硕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社科院法硕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社科院考研机构! 五、社科院法硕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法硕是全国联考,考试科目如下: 思想政治理论 外语 法硕联考基础(包括刑法、民法,总分150,两科各占75分) 法硕联考综合(包括法理、宪法、法制史三部分,其中法理比重略高)。 社科院法硕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的专业课的参考书: 《法硕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初期什么都不会时看看挺好,等有一定基础时就可以忽略了。最有用的是刑法分则部分。其他都以分析为准。凯程老师会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非常专业,非常应试。 《法硕(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看好理解好背诵好就一切都好了。凯程要求学生最后考前两天时几乎是整本书都在脑子里。 《法硕联考考试大纲配套练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是很好的练习巩固资料。从前期到后期一直很有用。凯程学员是扎扎实实做过的。 《法硕联考重要法条释解》,凯程建议找本自己看起来顺眼,查阅方便的。多翻多看。尤其是民法,宪法,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有效,看了就有感觉。 真题——版本无所谓,例如《法硕联考大纲变化解读及历年试题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真题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利用。凯程会专门开设真题讲解课程。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四、社科院法硕辅导班有哪些? 社科院法硕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对社科院法硕,您直接问一句,社科院法硕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都不能立即回答,或者推脱说他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社科院法律会计硕士考研,更谈不上社科院法律会计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社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 一、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这句话意思是(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中的一切事物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③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和开启人的智慧④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是要告诉我们,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下列作用( ) ①制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②改变和控制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④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来自于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6.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说明意识可以脱离客观实际而起作用 C.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D.用一种物质手段来惩罚别人,是朴素唯物主义 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 A.人脑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系列反映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知识来自人脑,而不是天生就有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看法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①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主要说明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哲学考研参考书目

哲学系 初试参考书目: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2 、《中国哲学简史》( 295 页),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04 年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年版。 3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或其他西方哲学史教科书。 复试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出版。 中国哲学专业:《新编中国哲学史》(古代部分),詹石窗主编,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版。 外国哲学专业:《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大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2003 年第7 版。 逻辑学专业:《普通逻辑概论》,姜国文、潘世墨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伦理学专业:《伦理学原理》,王海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美学专业:《美学》,杨春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宗教学专业:《中国宗教通论》,詹石窗、盖建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自然辩证法概论》官鸣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1、任继愈版本《中国哲学史》(1—4); 2、北大哲学教研室版本《中国哲学史》; 3、北大哲学教研室版本《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下卷); 4、赵敦华版本《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5、赵敦华版本《西方哲学简史》; 6、苗力田、李毓章版本《西方哲学史新编》; 7、刘放桐版本《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8、罗素版本《西方哲学史》(上卷下卷); 9、梯利版本《西方哲学史》; 10、黑格尔版本《哲学史讲演录》(1—4);

武汉大学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分享

武汉大学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分享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武汉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最著名的名牌大学之一,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其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存争议),1913年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正式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全部门类,是一所覆盖全学科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学校坐拥珞珈山,占地面积5166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 武汉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招收的有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管理。 武汉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的科目是政治、英语、333教育学综合还有一门专业课。 武汉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学综合的参考书是: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我报考的是武汉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的专业硕士,我本科是武大英语自考的,自考这几年确实挺辛苦也很心酸的,尤其是别人的冷言嘲讽,所以对我来说,要想摆脱这样的生活,考研是我的必经之路,不仅要考上研究生,还要考上名校的研究生,4年来,我的目标都很明确,因为我知道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可能对于别的一些学生来说,他们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把硕士研究生的文凭作文找工作的一个平台。诚然,我选择考研也有这样的因素,但它并不是全部,充其量只占20%而已。而剩下的80%,我把40%归因于想要证明我自己吧,不仅仅是给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更因为要证明给我自己看,要让我自己觉得这么年的努力和付出还有一直相信自己的自信心是正确的也是值得的。然后,我把最后的40%归因于想在武大这样一个有着学术氛围的校园里面学习,想在那里接触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和老师,跟随他们一起发展自己,现在看来,我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了,这样的感觉,真好!!! 下面说说我是怎么复习过来的吧。 我是7月份正儿八经开始复习的,之前的几个月都在纠结报考的方向。纠结了大半年,嘿嘿。记得当时我把英语研究生的各个方向的参考书都在图书馆借到了,然后综合我个人的兴趣已经能力,选择了英语教学专业硕士这个方向。这也是我想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说的话,如果你在纠结考哪个方向的研究生时,不要轻易的就下结论了,最好把这些参考书都翻翻,看看究竟哪个方向最对你的胃口。虽然也要考虑发展前途,但是在这之前难道不是应该考虑怎么对你容易考上的问题吗,呵呵。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因为要是复习的内容不对自己的胃口,等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后期心里就会很疲惫,这样会没有动力没有冲劲的。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 案填答案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1、谚语:当一扇门对你关闭时,另一扇窗也为你开启。这一谚语符合 ( ) A.二元论 B.重点论 C.实践论 D.两点论 2、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 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 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 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发展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B.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状态和性质的改变 C.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D.发展标志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 出艰辛。”该诗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 A.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

的性质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 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6、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7、“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如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中央党校参考书目

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 1. 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 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马列著作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1. 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 不指定参考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 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 金春明著:《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3.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张蔚萍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马哲、中哲、外哲、伦理学专业参考书: 1.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3.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侯才、阮青:《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介》(修订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 5.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科技哲学专业参考书: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 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周光召主编:《当代科技》,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4. 王鸿生主编:《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政治经济学专业: 1.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2.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3.胡希宁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专业: 1. 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2. 董艳玲主编:《金融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3. 储东涛:《区域经济学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分享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分享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59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十余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招收的有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二、333教育学综合还有一门专业课。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的参考书目是: 十二校联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宁虹主编,《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有那么一段岁月,你每天过着从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日子;有那么一段日子,每天都有人同你一样奋笔疾书,或许他们是你的朋友,亦或许是你的对手;有那么一个深冬,你觉得你就要坚持不下去了,你就要放弃了,你绝望了;

有这么一个初春,一抹娇羞的春光照亮了你前方的路。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有着凯程教育的老师们的陪伴……从暑假开始复习《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一点点的自己总结,有些东西并不理解,所以很难记下来,也不知道自己的总结可不可信。那段日子努力得有点迷茫。但我想说,2014的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自己总结一遍书,这很重要。把大标题、小标题、黑体字记下来尤其是带“1.2.3……”的部分。要对所看的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这是把书看薄的过程。脑海里有了知识网络,你的知识便不是一团散沙,没有章法了。要看《教育心理学》的同学不妨按照上面的额方法试一试,如何整合自己的知识,如何复习,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把自己当做一名教师教育自己!这种自学能力会让你受益终生。 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一定要反复听课。我报的是凯程教育的冲刺班,觉得视频出得有些晚,其实也还来得及,就是10月和11月会很不踏实。建议大家报一下暑期班,这样会早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也能早些弄明白自己不懂的知识。个人感觉凯程教育201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冲刺班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讲得挺不错的。知识的脉络一下就清楚了,理解了就便于记忆了。 另外,凯程教育的模拟题也挺好的,可以做一做。学校历年真题一定不要错过,要反复看。除了看知识点以外,还要看看出题规律,在最后两天可以自己押题。我最后两天着重背了几道题,基本2013的简答题我都压上了。 特别提醒大家,答卷子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题。当时我们考了一道论述“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观点。”我没有看见“道德”两个字,以为人家问的就是“皮亚杰认知发展”。这是一道20分的论述题。我在这题打错的情况下还考了118(满分150。其实就是你付出的越多,允许你失误的范围就越大。即使这题答错了也没关系,我的教育学分数依旧很高。我们其他同学基本就考了100分左右。本科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命题人:李正 试卷说明: 1. 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2.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3. 本试题由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选择题) 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 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 ) A. 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 B. 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 C. 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 D. 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 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④ B.①② C ?②③ D.③④ 4.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 () A. 内涵 B. 起源 C. 任务 D. 性质 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 只要养成 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A. 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 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6. 哲学是遭人误解最久、最深的一门学问。可以说它不是科学,也可以说它是最抽象的科学。这 句话中前后两个“科学”分别是指( ) A. 具体科学朴素的、零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具体科学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之科学 D.现世的智慧,文化的活动灵魂科学之科学 7.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 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

北大哲学系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中国哲学史)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号备注 01 中国现代哲学史张文儒郭建宁北京大学出版社May 1 2001 02 中国现代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许全兴陈战难北京大学出版社Jan 1 1992 第三作者宋一秀 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7卷 04 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北京大学出版社 05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Jan 1 1980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 06 中国哲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Jan 1 1981 (上下册)北大哲学系中哲教研室编 07 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 08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 09 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an 1 1994 参考书目(西方哲学史)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号备注 01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Jan 1 2002 02 《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上册洪谦商务印书馆Jan 1 1993 03 《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北京大学出版社Jan 1 1992 04 《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集》(上)熊伟商务印书馆Jan 1 1997 05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May 1 2000 06 《新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人民出版社 07 《现代西方哲学新篇》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Aug 1 2000 08 《现象学运动》施皮格伯商务印书馆 09 《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西方哲学史》梯利(美商务印书馆Jan 1 1995 (增补修订版) 参考书目(宗教学)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号备注 01 宗教学通论新篇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an 1 1998 02 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张志刚人民出版社Jan 1 1995 03 宗教学是什么张志刚北京大学出版社Jan 1 2002 04 宗教社会学孙尚扬北京大学出版社Jan 1 2001 05 基督教会史沃尔克2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an 1 1991 06 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Jan 1 1994 07 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孙尚扬东方出版社Jan 1 1996 08 东正教布尔加科商务印书馆Jan 1 2001 作者:布尔加科夫 09 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张百春上海三联书店Jan 1 2000 10 伊斯兰教概论金宜久青海人民出版社Jan 1 1987 11 伊斯兰哲学沙宗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an 1 1995 12 佛学概论姚卫群宗教文化出版社 13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澄中华书局Jan 1 2002 14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澄上海人民出版社Jan 1 2002 15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上海人民出版社Jan 1 1990 16 中国道教史(四册)卿希泰四川人民出版社Jan 1 1994 参考书目(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四川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

四川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四川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是四川省重点建设大学、中国西部地区知名大学,是四川省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历经60余年的建设,学校拥有博士、硕士、本科、职业和成人教育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已发展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文理渗透,理工、经管结合,师范与非师范并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招收的专业有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化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美术)。 四川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333教育学综合还有一门专业课。 四川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学综合的参考书目是: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 总分:329 专业课:207 回顾准备考研到最后录取这接近一年的时间,真的是悲喜交加!从考得很差到意外分数,再从一分之差到调剂成功,这一路真的是曲折不断。不过还好最后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学校,又获得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我作为一个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的三跨学生,深知考研路上的艰辛与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是必胜的法宝。当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是一直支持我坚定走下去的动力。这一路,要感谢的人很多,尤其是凯程教育给我提供的帮助。我从完全不了解的跨专业考生到摸清考试流程、获得系统的复习方法,这都是凯程给我的宝贵经验。凯程提供的网络视频很灵活,一点也不枯燥,而且还让我从我学到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尤其是最后的专业课押题,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主管老师姜老师以及凯程的每一位老师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和鼓励。特别是姜老师,当我在成绩出来后不知道是否该调剂、怎么调剂时,是她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才让我这次调剂一次就顺利通过。现在回想起来,调剂是一个复杂又麻烦的过程,但是在凯程的帮助下,我还是顺利过关斩将,成功实现了最初的愿望,在这里,再一次真心地感谢凯程! 对于14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我认为,考研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能不能一路坚持到最后,能不能克服懒惰抗拒周围的诱惑。其实在复习的过程中,并不用每天拼命地看十多个小时的书,透支自己的身体的,要学会找到学习方法、提

中国哲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10251.html, 中国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哲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立心和合,析古出今——论《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的学术特色. 《学术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陈欣雨. [2].论方东美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和发展历程的研究. 《学术交流》.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7期.柴文华.谷真研. [3].中国哲学固有问题的探寻.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王威威. [4].德国哲学家与中国哲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张汝伦. [5].生存与超越: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 《学术界》.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 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沈顺福. [6].试论中国哲学的五大特质. 《学术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李承贵. [7].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 《文史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 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期.杨国荣. [8].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 《学术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2期.杨静. [9].试论“中国哲学史学史”. 《求是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4期.柴文华. [10].古典生活经验与中国哲学创作——陈少明《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读后感.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 2018-05-06 16:09教育学/专业 专业课一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333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与333教育综合大纲完全吻合。教育史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33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本书就足够了。 2.《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33 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1.《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凯程推荐必读) 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2.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可参考部分知识点,有些地方介绍不够详细深入,最好辅助陈琦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进行学习。 专业目录 以下这些学科考教育硕士,专业课一为333教育综合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编著者出版社1001英语无 1002俄语无 1003日语无 1004德语无 2001马克思主义原理(含原著)原著部分参考书目:《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第1卷 2002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田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03中外文论《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版 《当代文学理论导读》 【英】拉曼·塞 尔登等著;刘象 愚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版 《理论是什么——文学理论反思 研究》 邢建昌人民出版社2011年 2004汉语言文字学(综合卷)《中国语言学史》王力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版 《汉语音韵学》王力中华书局2014年版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汉语词汇学史》符淮青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12年版 2005文史综合《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版 《中国通史》吕思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版 《中国文献学》张舜徽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版

20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论无 2007中国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夏鼐等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 年版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社科院考古所文物出版社 1984年版《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文物编辑委员 会 文物出版社 1999年版 2008中国古代史无2009中国近现代史无 2010专业综合一(点集拓扑、近世代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讲义》(第四版)熊金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近世代数基础》(修订本)张禾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泛函分析讲义》(上册) 张恭庆 林源渠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011专业综合二(概率论、模式识别、泛函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 (第二版) 魏宗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模式识别》(第三版)张学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泛函分析讲义》(上册) 张恭庆 林源渠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012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013地理科学导论《地理学:科学地位与社会功能》蔡运龙陈彦光 阙维民等 科学出版社 (2012年第一版) 2014植物学《植物学》马炜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第四版)朱玉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高级生态学《现代生态学》戈峰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2017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3001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09年10月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二新课标人教版.doc.docx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二新课标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科学的世界观 D.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 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 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是统一的问题 3.下列观点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人定胜天”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存在即被感知” D.“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与“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4. 下列观点或做法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A. 万事万物在概念中运动 B.“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C.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5.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绝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否则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这说明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 A. 无任何联系 B.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 C.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D.相互转化 6. 在2003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4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了“双稳健”,即既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做法体现的 哲学道理是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要把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绝对性统一起来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②④ 7.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 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己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中部崛起不会一蹴而就,更不能丢掉愚公精神,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重视外部力量的作用,中部崛起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C.中部和地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积极促成中部飞跃,力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