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梅院长在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10.31终稿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培养模式研究
一
、
自主 学 习培 养模 式 提 出 的 背景
根据《 大学 英语课程 教学要 求》 , … 经过 系列 调查发 现 ,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下 列三个 主要问题 : 忽略 了学 生主 体, 违背 了内外 因认识规 律 ; 忽视了语言 教学是一 门技能课 , 违背了教学规律 ; 未充分 考虑 英语 在我 国是外语而 不是 第二 语言这一重要特征。大学英语教学大多照搬 国外第二语言 习 得理论和教学方法 , 缺乏语言 实践环境 。因此 , 大学英语改革 应突出 以学生为主体 , 以语言 实践 活动 为主要学 习方式 , 以第 二课堂 为语言实践的主要环境 , “ 以 细胞 工程” 为检 测手段 的 个性化 自主学 习模式 。
模式 。第一课堂注重学生个性化 自主学 习 , 生提供有 效 为学 语言输入 , 为第二课堂提供指导方针和学 习方 法 ; 第二课堂以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生 自主学 习和课外 活动为主 , 第一课 为 堂提供语言实践环 境。
三、 自主 学 习模 式 的 实施 ( ) 一 实施 准 备
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 , 目组对 大学英语 的教与学 达成 项 了如下共识 : 第一 , 英语 的教学应 注重培 养学生 的语言基 大学 本功、 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第二 , 教学的真正含义是“ ” 学 是第 位的, 即学生 的需 求 , 教是 第二 位的 , 符合学 生 的 需求 。 即 第三 , 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 养要基于对学生进行学 习动机 、 兴趣 、 方法 、 计划制定 、 实施 、 过程管理 及结果评估 等方面进行 培训。第四 , 展规 定时间和 自主 安排 的网络 自主 学 习。第 开 五, 第一课堂主要传授基本技巧与理论 , 第二课 堂是 第一课 堂 的延伸 , 补充和加强第一课 堂的教学效果 。第六 , 估以学 生 评 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 , 将形成 性评价 和终结性评 价 相结合 , 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一、前言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
作为学校领导和教师,我们深知本次汇报的重要性,也深知我校在课程和专业建设方面的进展。
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让大家了解到我校的努力和成果,也希望能够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指导。
二、当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指由国家批准的一流课程,是其所在学校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国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目前,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加强了对一流课程建设的引领和指导,突出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在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方面,学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学校不断提高对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融合,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主渠道。
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果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方面,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深入挖掘学科特色,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并经过了专家组的评审和认可。
目前,学校已有多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其次,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学校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已经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本科专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学生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了一流本科课程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宣传工作,广泛吸引了社会和行业的关注和支持。
学校的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在高校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社会稀缺人才的摇篮。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方案一、前言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河南省内知名的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础、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我们认识到实践教学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
因此,为了提升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我们特制定本方案。
二、现状分析1.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同时拥有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如语言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
2.实践教学体系待完善:尽管我专业现有实践教学资源丰富,但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程度有待提高等。
3.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等方面能力有待加强,实践教学成果转化率较低。
三、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目标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提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程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2.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使每位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实践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成果的转化率,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措施1.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根据英语专业特点,合理规划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增加实训课程、实践环节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同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
例如,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来校讲学,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实践教学研讨会。
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如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181美眉 2023.09下教研与美育大学校园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王春风(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 要:本文围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展开论述。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展开多元化的学科融合,服务于国家发展,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融入。
有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传统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扩充与改变,打造综合性的、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此外,还需要加强课程思政的框架导入,使大学英语教学符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全新方向。
新文科建设背景的到来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创新与改革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文科背景下出台的相关文件和指南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创新的前进方向,因此新文科背景更多地可以作为一个契机和突破口。
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研人员需要与时俱进,拿下创新高地,使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有序展开。
比如,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和融入,也可以渗透信息科技,更可以往专业英语的学习方向转化。
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公共基础类课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推动新文科建设就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准确辨明方向,抓住发展和创新的快车,科学应变,做好精准的课程定位,选择合理合规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同时更需要让学生具有跨文化视角和中国情怀,成为切实可用的综合性沟通人才。
一、新文科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学新文科建设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有关学者也进行了大范围的研究和探索,有些学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应当通力配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培养学生。
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类课程,需要和通识教育这一大概念充分结合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加速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育,提高其综合素质。
新文科视角之下,作为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知识面的拓展,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所在,使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得以展现,使教学框架和内容被重构,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
对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目标、途径和模式的思考
对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目标、途径和模式的思考
端木庆一
【期刊名称】《河南教育(高校版)》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英语人才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态势,高校的迅速扩招也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人才是摆在我省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端木庆一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运用同伴教学教师培训模式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以区内生源英语专业师范生为例 [J], 郭彧斌;刘怡春
2.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途径研究 [J], 张艳
3.浅析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途径 [J], 丁正午
4.师范生思想素质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J], 席忍学
5.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途径探析 [J], 李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专业代码:050201 专业名称:英语修业年限:3-7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最低学分要求:169 学分二、专业简介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前身是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始建于1975年,2000年11月外语系改建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
1998年6月获批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12月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3月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10月,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为我校首批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评为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本专业师资队伍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拥有充足的图书和电子资料以及先进的语言实验室。
本专业坚持英语专业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合一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分模块培养、课上课下双轮驱动、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的鲜明特色。
主要培养中学师资及外事、企事业单位所需英语人才。
培养方案强调在夯实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初步开展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得到提高,掌握初步的教育教学技能,成为基础厚重、学有所长、特色鲜明的社会所需人才。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较强的英语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能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教育、外事、翻译、管理、宣传、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四、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4.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技巧,设计和讲授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能力;5.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新闻、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文学、艺术修养和专业学科意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2011年洛阳师范学院大事记
2011年洛阳师范学院大事记一月4日,我校张宝明教授申报的“20世纪书写体变革与知识分子现代性思想研究”、李正学副教授申报的“狐文化诗学研究”和李军副教授申报的“作为文化实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改编”三项课题获准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资助,资助经费共计25万元。
5日,省委组织部考核组一行5人,在考核组组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刁玉华的带领下莅临我校,对我校校级领导班子、校级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和反腐倡廉建设检查考核。
省委组织部考核组成员:省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建成、省教育厅处长熊光慈、省教育厅纪检组监察员孙涛、郑州轻工业学院监察处副处长张根清出席会议。
全体校领导,中层正职干部,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正高职称人员等参加考核大会。
同日,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安雪慧博士来我校为“国培计划”学员作题为“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学术报告。
7日,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尹洪斌,师范教育处吕康一行来我校检查指导“国培计划”实施情况。
院长时明德、副院长王利亚,继续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体育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相关领导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热情迎接来宾并汇报工作。
10日,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报告会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秦玉文教授、信息科学部二处处长刘克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党委书记孙金锋、副院长王利亚出席会议。
理工科院系负责人、教授、博士和科研管理处全体同志等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一体两翼:办出地方师范院校特色”为题,报道我校“一体两翼”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学名师培养实验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特色。
19日,《光明日报》以“洛阳师院:科技让学生身心俱动”为题,报道我校重视科研工作,科研定位为:学术自由和学科导向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社会需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去年共获国家自然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TPACK理论视域下河南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TPACK理论视域下河南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
升路径研究
宋海英
【期刊名称】《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6)3
【摘要】信息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促使高校英语教师使用扎实系统的语言技能、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开展教学,TPACK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化。
然而,当前河南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依然存在信息化教学认知有限、信息化教学实践技能不足、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欠缺、教学效果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应通过增强信息化教学重要性意识、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TPACK理论三要素充分融合、构筑多维度全过程评估与反馈机制等多元化发展路径,引领河南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总页数】6页(P89-94)
【作者】宋海英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
【相关文献】
1.TPACK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r——基于职业院校教师的调查
2.TPACK理论视域下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TPACK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5.TPACK视域下高职护理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重要作用 。三年 多的试行之 后, 教育部高教 司于 20 0 7年 8月正式 颁布 了新版《 大学 英语课程 教 学要求》 。通过认 真 学习、 比较 , 认为 当前 大学英语教 师应具 有“ 国际化” 的教 学理念 , 时更新 自己的教 学理念 , 及 熟练 掌握 多媒体教 学技术并着重培养 学生的研 究性 学习能力。 关键词 : 大学英语 ; 学要求 ; 教 教师
( ) 学理 念要 “ 一 教 国际化 ”
习。也就是利用互联 网和多媒体技术 , 为学生构建 个新型的动态开放 的、 交互性 的大学英语学 习环 境 , 学 生在 教师 的指 导下 , 让 从学 习生 活 和社 会 生 活
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人才 、 信息 、 技术等资源 中选择并确定任务或课题 ,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 , 一般的大学英语教 师在讲授 大学英语单
容, 修改了一些表述。所 以, 纵观《 课程要求》 从修 词时 , , 都会有发现 , 明明是高中学过的重点单词和语
改到颁布 的过程 , 应该说 是非常严谨 、 学和完 善 法 , 科 在大学里却又被列为重点单词 , 造成 了人力 、 时 的, 充分体现了今后我 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间的浪费。很多学生也觉得索 然无 味。这次 , 在词 方向。它也顾及 了现实 , 又具相当的前瞻性 , 确定 了 汇量的规定上, 目组非 常注 意参考词 汇表与 高中 项 新的教学目标 , 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 从而显得更科 英语教学的衔接 , 并参考权威词典作了微量调整 , 单 学、 理。 合 词总量增加 了 1 0 2个 , 中一 般要求 增加 了 26 0 其 5
一
、
新大纲和《 课程要求》 的比较
河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名单
郑州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 3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韩庆林 周广亮 于善启 张 梅 仝新顺 刘让同 李 虹 牛建设 聂建斌 崔世忠 王东云 肖俊明 张五一 刘丽萍 温盛军 周光辉 曹贤通 海松梅 杨 华 范晓伟 杜建慧 郑寄民 蔺学才 李凌云 郭 建 乔法容 朱金瑞 张国献 赵增彦 彭 莉 崔 伟 张晓磊 王 勇 曹 阳 信 伟 随新玉 詹克波 蔺全丽 王永昭 岳彩军 毛兰芝 苗双虎 雒保军 高建辉 张明正 时明德 周青山 江玉安 李宝峰 邢思珍 郑 云 王文臣 王 艳 李全亮 何学松 韩 伟 韩大强 张 力 李义海 贾齐华 王文鹏 刘 刚 刘明鹏 张忠迪 贾 洁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 专科学校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高职高专模具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教材) 杨占尧 翟德梅 原红玲 程 芳 杜 伟 农业高职教育合作发展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研究 热能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系改革的研 究与实践 刘建铭 介晓磊 张晓根 张建华 赵海兰
张瑞凤 李登峰 王清林 杨晓艺 孟彩云 彭绪琴 王成元 任东景 马树功 姚素梅 张付利 闫福林 李 省 郭秀玲 张运生 李 丽 路雪芹 黄志红 王 蕊 李申申 张群梅 曾 巍 徐 初 徐晓飒 陶偌偈 张 武 杨立荣 孙德功 宋立华 谭金芳 户小英 孙 红 白 洋 王立河 梁保松 曹殿立 陈 振 王建平 侯贤敏 李喜芬 张俊杰 陈 洁 刘 佳 李潮海 赵全志 谭金芳 刘国顺 崔党群 张国富 杨德东 张延华 康建利 陈 娱 勾攀峰 周 英 郭文兵 李化敏 南 华 张新民 张英琦 邓广涛 张 洲 王 敏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1.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内涵式发展首先强调的是教育质量的提升,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更注重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内在质量建设。
具体到英语专业,这意味着要超越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转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学术研究素养以及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内涵式发展要求对英语专业的学科结构进行优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如增设与国际商务、科技翻译、跨文化传播等相关联的课程模块,或者推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专业特色。
内涵式发展倡导创新驱动,鼓励高等院校在英语专业建设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学习平台、智能语言教学系统等,以提升教学效率与个性化学习体验。
同时,鼓励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各高校应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地域特色,打造英语专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如依托地方产业特色开设特色课程,或者与海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双学位项目,形成独特的专业品牌。
内涵式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紧密对接社会需求,英语专业建设应关注社会、行业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具体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定期开展专业自评与外部评估,根据反馈结果持续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管理服务,确保英语专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外语人才的期待。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应围绕质量优先、创新驱动、服务社会三大原则展开,着力提升教育品质,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并通过持续的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确保专业建设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深厚专业素养和卓越实践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高校马院院长述职报告
高校马院院长述职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高校马院的院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各位作述职报告。
过去一年,高校马院坚持以服务高等教育事业为己任,紧密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一、教学工作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比重,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企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去年,我们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0%,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和学术讲座,鼓励教师提出创新性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与科研项目,鼓励他们在专业领域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去年,我院教师的科研项目立项率和成果转化率均有所提高。
三、学院管理方面,我们注重规范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能。
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加强与其他学院和部门的合作,推动跨学科合作,拓宽了学院的发展空间。
四、社会服务方面,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合作,我们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和培训活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去年,我们还成功举办了一场大型创业峰会,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关注。
以上是我院过去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院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一直以来对高校马院的关心和支持。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校马院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谢谢大家!。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23期总第619期大思政视野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摘 要:高职英语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如何更好地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培育人才,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探求更好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大思政;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作者简介:强薇,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坚持教与学的统一,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传授基础的英语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一、大思政视野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如今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三观很容易受其影响,呈现摇摆不定的现象。
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
再者,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在无形之中给予学生良好的思想引导和精神熏陶,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思想素养的塑造,促进他们日后的长远发展。
教师应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到作为新青年所承载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增强隐性课程的教学效果隐性课程属于潜在课程,是课程方案与学校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与结果。
隐性课程通过隐形的、透明的、需要感知的教学内容,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它具有重要的教学效果。
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优化英语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学生通过知识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学会深度思考,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另外,隐性课程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也有利于强化显性的思政效用,细化隐性的思政内容,借助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变,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城乡外语教育发展中所凸显的问题及对策——以河南省为例
育 ” 充 当 城 市 和农 村学 校 沟 通 和 交 流 的 桥 梁 。 推 行 城 乡 教 师 切 磋 沟 通 的 盾 , , 以法规政策为依据 , 关心 国家及省政 府对农村 基础教 育的扶持 优惠政 机 制 , 施 对 口支援 工 作 , 实 带动 农 村 教 师 的业 务 能 力 。 与城 市 教 师 相 比 , 农 策 的落实情况 , 如本校 的基础实施建设 、 教学设备 与课 程资源的配备标准 、
第二 , 要树立教育公平 的理念 , 建立教 育设施投 入保 障机 制。如针 对 在学校无法获得的设备 与资源 , 城市学 生可 以借 助于校外 众多 的书店、 农村学校划拨购买外语学 习资源和教学设施与设备 专款 , 图 用来购买外语 图 书馆 、 网吧、 3等播放器、 MP 光盘与 C / C D V D机 、 家庭电脑或 学 习机 等获取 书资料 、 外语影视等 影像资料 、 语音室和 多媒体教室 的装备 , 尤其要给各 个
、
城 乡 外 语教 育发 展 中所 凸 显 的 主 要 问题
经调查发现 , 在城 乡外语教育发展中 , 主要存在 以下问题 :
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收稿日期:2020-9-2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NMXL2020877)㊂作者简介:白亚鸽(1990 ),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㊂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白亚鸽(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㊀451191)㊀㊀[摘㊀要]立德树人背景下,民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需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完善的育人格局,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全方面,进而才能在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大思政体系,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培养㊂同时,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还具有转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㊁丰富教学内容等意义,可以结合民办高校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探索民办高校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方法,以期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㊂[关键词]课程思政背景;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11X (2021)05-0088-02doi :10.3969/j.issn.2096-711X.2021.05.039[本刊网址]http :// ㊀㊀引言课程思政背景下,为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和优势,很多民办高校采用加快教学改革速度㊁迎接课程思政机遇与挑战等方式,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创新发展㊂一㊁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意义现阶段,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改革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其意义主要有:第一,有利于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㊂民办高校英语在传统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知识获取㊁技能提升方面,未能积极响应国家开放包容㊁互利共赢的思想发展精神,加强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落实民办高校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进而导致教学存在单一的问题和不足,为解决所存在的传统英语教学问题,就必须优化与调整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全方位渗透课程思政,突出课程思政对学生心理㊁思想㊁行为的引导作用,也可以通过对课程思政内在含义的挖掘,强化学生职业素养㊁理想信念㊁工匠精神等,提升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观㊂第二,有利于让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更为系统化㊂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将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与课程思政结合,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进行专业改革㊁教学评价体系创新㊁教学方式革新等,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㊂而且课程思政中包含很多人文主义精神和内涵,加强课程思政与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结合,有助于实现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了解英语教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文化自觉,促进学生道德素养能力和综合思辨能力的增强㊂另外,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的融入,也为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结合课程思政背景理念,优化教学理念㊁教学方式,还要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进行教学,从而更大程度的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让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更好突出以人为本的特征,也能帮助英语教师获得丰富的经济㊁政治方面知识,用良好的知识魅力和文化素养去感染学生㊂第三,有利于推动民办高校英语育人质量增强㊂为更好将素质教育工作落实,很多民办高校采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教育内容的方式,加强学生工匠精神㊁思想素养㊁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育,课程思政不仅包含党的理论知识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还包含丰富多样的人文主义教学思想,可以提升学生对人格与科学知识的认知,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㊂同时,教师也可以挖掘英语知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让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二者在共同努力下,提高育人水平和质量,让教学改革工作取得良好成效㊂二㊁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一)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从专业教学调整㊁职业信念改善㊁教学观念创新等方面出发,突出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㊂首先,在专业教学调整方面,可以加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将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结合,并通过打造第二课堂㊁课程思政教学基地等方式,合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培养㊂同时,在调整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合理优化英语教学的时间,分配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结合的资源,在英语教学改革的多方面突出课程思政内涵和背景㊂其次,在职业信念改善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坚定职业信念,通过良好的职业信念,提升育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修养㊂教师在学生职业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引路人的作用,在英语教学改革的多方面,向学生渗透课程思政,积极结合社会发展㊁事实政治,向学生传播英语知识,也可以将教学工作和职业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相联,加强学生文化和素养的培育,并且最主要的是教师应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理念,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从政治的角度㊁创新职业信念和教育观,不断参与到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当中,为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和感染力㊂最后,在教学观念改革的过程中,为帮助学生能够在课程思政和英语教学改革中终身受益,还需要教师结合多元文化和全球经济化的环境特征,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与观念,加强新媒体技术㊁移动终端㊁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学习,不断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课程思政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为学88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34卷第5期㊀总第291期生带来更加感兴趣和喜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思想和文化育人功能,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效果㊂(二)优化课程教学相关内容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为顺利实施课程思政,还需要优化课程教学相关内容,加大对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挖掘,让英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加强专业教学与师生之间的紧密联系㊂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在获取思政元素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㊁思想理念,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说教,加强学生良好人文素养与精神的培育㊂同时,民办高校在课程教学相关内容的优化中,还要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挖掘网络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且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英语知识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了解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合理的参与到思想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中㊂另一方面,在优化教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思政活动案例,培育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思政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加强学生学习认知能力的挖掘与提升,达到快速获取相关知识和提升英语学习水平的目标,推动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㊂(三)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对课程思政的有效渗透和运用㊂而且情景模拟教学方式,也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意识进行培养㊂在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将英语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联系的方式,充分将生活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入到课堂中,并通过实践模拟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在情境中的有效对话和交流,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的应用中,培养学生面对不同情况时的应变能力,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㊂例如,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包含很多与就餐方面的知识内容,教师就可以结合这方面的知识内容,为学生构建顾客与服务员对话的生活情境,在角色扮演和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文明礼貌的句型表达方式,还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思想语言,实现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帮助学生更好了解与实际生活有关的英语表达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培育学生礼貌待人的发展习惯和素养㊂(四)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英语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念,能够实现对学生良好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育,并且所体现的思想价值体系,也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一定关系,民办高校英语教学要发挥其人文性特征和语言教育功能,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培养㊂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贯穿到英语词汇㊁语法语言的教学中,在让学生了解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加强学生正确思想价值和文化观念的引导㊂并且在英语的日常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的方式,合理讲出英语文章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化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素养㊂课程思政中,包含很多与理想信念有关的知识内容,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优秀工匠人的先进事迹,加强学生思想品质和精神的培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观㊁工匠精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㊂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和人物精神分享给学生,提升学生爱岗敬业意识,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推动课程思政与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㊂结语在国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与转型中,为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必须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民办英语教学改革工作,需要明确课程思政重要性,加强教学的改革力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㊂参考文献:[1]刘佳. 课程思政 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融合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风,2019(11):25-26.[2]张若琳. 课程思政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以 基础英语 课程为例[J].智库时代,2019(41):123,127.Research on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BAI Ya -ge(Zhengzhou Shengd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Business and Management,Zhengzhou Henan 451191,China)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s the main posi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need to shoulder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by virtue,construct a perfect education pattern,and penetrat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 into all aspect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and then form a lar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wo,and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At the same tim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th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single teaching mode and enri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alent cultivation.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background;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nglish teaching(责任编辑:范新菊)98第34卷第5期㊀总第291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Vol.34.No.5(Gen.No.291)2021年3月(上)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Mar.(first half)2021。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作者:李娟来源:《南北桥》2022年第03期[ 作者简介 ]李娟,女,河南省新乡人,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 基金项目 ]本人系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E时代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摘要 ]我国教育部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建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教育模式。
本文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着重对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提出应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建构融合MOOC和传统教学的混合式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3.0351 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从2016到2021年间,陆续对高校的“育人”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指示,其中包括:高校的各门课程都需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环节,贯穿教育的各领域;要实现“三全育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等等。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纲要》,全面部署课程思政建设,各地各校纷纷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建设开始全面地启动,全面地推进。
2 研究现状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绝对不是高职英语的课程思政化。
其本质是通过营造隐性和柔性的教育环境,将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以实现英语课程系统性与思政教育协同性的耦合,实现英语课程人文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截至2021年12月底,在中国知网上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发表的文章累计12万余篇,其中涉及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文章仅400多篇。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数量和规模严重不足,而且质量和水平不高,缺乏深层次、细节化的探讨和研究。
2001一2016年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
2001一2016年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
刘玉梅;马凤鸣
【期刊名称】《大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02)011
【摘要】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培养出能较好服务社会的高水平人才, 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通过梳理十五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 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背景、标准、理论和路径与英语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息息相关.研究提出, 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和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互为因果; “实践+理论” 是高校英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经途径; 高校应为英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建设生态环境.
【总页数】5页(P99-103)
【作者】刘玉梅;马凤鸣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大理671003;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2001—2016年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 [J], 刘玉梅;马凤鸣
2.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调查研究——以赣州市高校英语教师为例 [J], 陶文花
3.反思性教学下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J], 刘丽丽
4.POA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研究 [J], 柴树虹
5.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 [J], 索佳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一. 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 科 建 设 的 意 义
• 提高教学质量 •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 改善科研环境
• 推动优势学科发展 • 形成科学特色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招 生 说 明 会
结 业 典 礼
与 上 海 外 博 国 士 语 班 大 学 联 合 培 养
礼
开 班 典
毕 业 论 文 指 导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学科建设实践之四:师资队伍建设
侯 中宏 山业 大老 学师 在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走出去 措施二 研究生国内外交流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姓名
彭秀玲 陈 玉
进修或培训学校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侯宏业 冯喜荣 孟翔珍 沈国荣 杜巧阁 王 岩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 学科建设实践之二:凝练学科方向
充 分 发 挥 院 学 术 委 员 会 作 用
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 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帮助 对科研项目申报结项严把关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存在问题
发展规划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一. 学科建设内涵解读
:
人才培养 学科研究
高校基本职能 核 心
服务社会
学科建设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请进来 措施一
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邹 申 教 授 谈 师 资 建 设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请进来 措施二
邀请专家对研究生的养方案进行论证 对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证把关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 学科建设实践之一: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直接负责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师资现状
教职工99人,高级职称40人,中级48人,博士学位5人,在职博士19人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 学科建设实践之二:凝练学科方向
主 要 措 施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实施科研奖励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作用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姓名
马玉梅 马玉梅 闫丽俐 沈 韦 奇 华 黄辉辉
进修或培训学校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7
8 9 10
葛丽萍
鲍成莲 夏蓉莉 周春宇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学科建设实践之三:营造学术氛围
主要策略
请进来
走出去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请进来 措施一
聘请客座教授,兼职硕士生导师,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学术指导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一. 学科建设的内涵
“专 人才培养 以育人为目标 业” 本科培养
以学科为依托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一. 学科建设的内涵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学科建设实践交流
河南工业大学 马玉梅
2013年11月1日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交流提纲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内涵读解 实践措施 成 果
序号 1 2 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 人 数 16 8
3
4
河南科技大学
郑州大学 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3
1 1 2 1
博 士 班 学 员 分 布
5 6 7
8
9 10 11 12
中原工学院
河南教育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1
2 2 1 1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 学科建设实践之二:凝练学科方向
2003
第一次组织申报 英语语言文学(第9批) 学科弱势 申报初衷 摸家底 找差距 收获 对学科内 涵进一步 理解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一. 学科建设内涵解读
研究方向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 实验基地 管理工作 学术交流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一. 学科建设内涵解读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 学科建设实践之四: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人才 岳国法 毕业院校 河南大学 研究方向 西方文论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乔
武
颖
娜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中山大学
翻译研究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走出去 措施三
学院外语论坛
杨汝福 博士 成 汹 涌 博 士
乔 颖 博 士
武 娜 博 士
岳 国 法 博 士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 学科建设实践之四:师资队伍建设
27
28
许江梅
武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序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姓名
孟翔珍 李艳艳 鲍成莲 沈国荣 侯宏业 岳国法 魏 洁
明确自身努 力方向
文学队伍年轻 师资薄弱
组织下一步
调研学习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二. 学科建设实践之二:凝练学科方向
2005
第二次组织申报
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第10批) 学科优势 结合学校实际 申报筹备 队伍组织 成功 获批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走出去 措施一 教师国内外访学、培训、参加学术会议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威尔士大学培训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外语学院教师进修访学
序号
1 2 3 4 5 6
河南省高校英语专业语言知识类课程教学交流会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南省第六届本科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学术讲座
请 进 来 措 施 一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科 研 奖 励 激 励 机 制
论文:外语类核心(国家一级期刊)5000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