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肥研究
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af0db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5.png)
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食物的需求也在逐年攀升。
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农业发展逐渐向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其中,缓控释肥是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的一种肥料。
它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进行分析。
一、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缓控释肥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缓控释肥生产技术,并在生产中成功应用。
这些技术包括缓释肥高效生产技术、膜包覆肥料技术、微生物缓释肥料的研究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缓控释肥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也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
2.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缓控释肥的应用范围与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缓控释肥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各类作物中。
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缓控释肥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保障饮食安全作出贡献。
3. 市场前景广阔:缓控释肥的市场需求和前景广阔。
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缓控释肥仅占整个肥料市场的一小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缓控释肥的市场需求必将不断增加,并且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前景分析1. 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缓控释肥的生产技术将会逐渐成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和产品性能。
2. 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缓控释肥产品特性的明确,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的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其适用范围逐年扩大,其市场足以跨越国界,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3. 增强了资源保护能力:缓控释肥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肥料释放速度和提高肥料对作物的利用率,可以减少耕地施肥量,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资源保护能力。
4.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缓控释肥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力,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总之,缓控释肥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面对农业持续发展的挑战。
年60万吨缓控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60万吨缓控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4e612fdd36a32d72758105.png)
年60万吨缓控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编制依据和原则 (7)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1.4可行性研究结论 (10)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概述 (12)2.1项目建设背景 (1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概述 (16)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19)3.1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化发展现状 (19)3.2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化发展前景 (21)3.3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22)3.4项目市场定位 (23)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4)4.1建设规模 (24)4.2产品方案 (24)4.3项目产品销售预测 (25)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6)5.1项目选址 (26)5.2建设条件分析 (27)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29)6.1技术方案 (29)6.2设备方案 (31)6.3设备采购方式 (32)6.4工程方案 (33)6.5建筑结构设计 (35)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37)7.1总图布置 (37)7.2给排水系统 (39)7.3供电系统 (40)7.4空调采暖 (43)7.5通风、排烟、采光系统 (43)7.6总图运输 (43)第八章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45)8.1资源利用分析 (45)8.2能耗指标及分析 (46)8.3节能措施分析 (46)8.4节能管理 (50)8.5用能指标及节能效果分析 (50)8.6能源管理机构及计量 (51)第九章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54)9.1项目自然环境 (54)9.2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56)9.3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60)9.4环境保护措施 (62)9.5环境影响结论 (66)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67)10.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67)10.2消防 (68)10.3地震安全 (70)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1)11.1组织机构 (71)11.2人员配置 (73)11.3人员来源与培训 (74)第十二章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76)12.1概述 (76)12.2发包方式 (76)12.3招标组织形式 (77)12.4招标方式 (77)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79)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14.1投资估算 (81)14.2资金筹措 (85)第十五章财务评价 (86)15.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6)15.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6)15.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7)15.4财务评价计算及主要参数 (89)15.5财务评价计算分析 (90)15.6财务评价结论 (91)第十六章风险分析 (93)16.1风险影响因素 (93)16.2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94)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99)17.1结论 (99)17.2建议 (99)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本项目名称:年60万吨缓控释肥项目。
缓_控释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缓_控释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653f18be53a580216fcfe5c.png)
97
学术园地 Xue shu yuan di
由于该类包膜价格高,且大多数在土壤中分解缓慢而带来环 境污染,虽然可采取改性方法促使其降解,但对土壤的影响还 需进一步探讨。 (3)半合成高分子:是指 天 然 高 分 子 经 过 改 性 后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此类材料以纤维素的衍生物为主,粘度 大、成膜性良好、易水解,具有更好的控释效果和生物降解 性。
4.包 裹 型 缓 /控 释 肥 料 包裹肥料是包裹型复合肥料的简称。 据中国包裹型肥料 制造联合体技术资料定义:包裹型复合肥料是一种或多种植 物营养物质包裹另一种植物营养物质,而形成的植物营养复 合体。 包裹肥料与包膜肥料的共同点均为通过包覆使肥料达 到缓释的目的。 区别在于包裹肥料是以肥料包裹肥料,因此, 包裹层的质量可占肥料总质量的 30% ~80%, 如云南大学毕 先钧等以尿素、腐殖酸、氨化普钙,硫酸钾、硅藻土为原料制 得的高效缓释复合肥,包裹层质量大于 50%[11]。 三、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测定方法及标准 1.测 定 方 法 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性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依据 。 对缓/控释肥产品的养分释放特性的测定,国内外均有相当多 研究,目前尚无一种为国内外广泛接受并适用于所有缓/控释 肥的理想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检测缓/控释肥养分释放 特性的方法。 (1)欧 盟 的 标 准 方 法 水 洗 法 :受 pH 值 影 响 的 水 解 过 程 和 生 物 或 微 生 物 降 解 过程未考虑,所需时间长;温度为 25±0.5℃;时间间隔为释放 期内间隔取样 10 次 ,24h 和 第 28 天 必 须 取 样 测 定 。 结 果 表 述:初始释放率和释放期。 AOAC 方 法 : 提 取 液 用 水 和 0.2%柠 檬 酸 ; 温 度 为 60± 1.0℃。 仪器用色谱柱、反相蠕动泵。 可测定氮、磷、钾、铁等元 素(铜除外,因为提取时加入硫酸铜作为稳定剂)。 提取步骤: 25℃,2 小 时 , 水 ;60℃,2 小 时 ,0.2%柠 檬 酸 ;60℃,16 小 时 , 0.2%柠檬酸;60℃,54 小 时 ,0.2%柠 檬 酸 。 结 果 表 述 :测 定 每 步提取的养分含量,并以释放率对提取时间做图。 (2)日 本 控 释 肥 的 测 试 方 法 实 验 室 方 法 :在 水 中 释 放 :称 取 10 克 肥 料 放 在 网 袋 中 , 再把袋子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15~35℃)盛有 200 毫升 水 的塑料瓶中。 定期溶解并对溶液进行分析。 在土壤中释放:要 选定土壤类型和土壤条件(如湿度,pH 等)。 将 2.5 克控释肥 料 放 入 装 有 处 于 不 同 条 件 下 的 200 毫 升 土 壤 (干 重 为 100 克)的塑料瓶中。然后保持其在 25℃下一定时期,平衡时间过 后将分散至土壤中的控释肥颗粒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用于分 析。 并对在水中和在土壤中不同的释放情况加以比较。 田间方法: 将 2~3 克包膜肥料与 5~10 克的过 2 毫米筛 的土壤混合置于网袋内,并将其留在耕作层中。 袋子在设定 的时间后取出, 将土壤中的包膜肥料颗粒分离并用于分析。 把包膜肥料释放的测定值和考虑到耕作层土壤温度而计算 的释放的值加以比较。 2.标 准 国 外 控 释 肥 料 标 准 美 国 Scotts、Puresell、 以 色 列 H aifa 公 司 :以 肥 料 养 分 在 水 中(21℃)释 放 80%作 为 聚 合 物 包 膜 肥 料 O smocote、Poly on、M ulticote 的 肥 料 标 识 释 放 期 评 价 标 准。 日本 ChissoAsahi 肥 料 公 司 :以 释 放 75%(25℃)作 为 聚 合
缓控释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缓控释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fb5028bcd126fff7050b7b.png)
动 强度 , 在花 生生产 上具有 较好 的推 广应 用价值 。
关 键 词 : 控 释 肥 ; 生 ;应 用 效 果 缓 花 中图分 类号 : 552 ¥ 6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3 6 ( 0 0 0 —0 3 —0 10 28 2 1)1 0 8 2
3 ~ 3 、0 ~ 2 、5 ~ 5 。这 种 状 况 一 0 5 l 5 3 0
K 由中石化 肥业有 限公 司生产 , 素( ) ) 尿 N 由漯河 肥业 有 限公 司生 产 。
方面造成 了肥 料资 源 严重 浪 费 , 加 了农 业 生 产成 增 本, 降低 了农 民收入 ; 另一 方面 , 养分 大量流 失 , 染 污 了生态 环境 。据粗 略估算 , 国农 田生态 系统 中 , 我 仅
果研究 , 旨在为该肥料 的推广应用 提供依据 。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6 2日整地 , 灭 茬 、 耕 , 月 先 旋 然后 用 施 肥 耧 将
试 验肥 料 施 入 , 6月 2 日播 种 , 种 量 1 0 g h 播 8 / m , k
我 国 是 世 界 上 化 肥 用 量 最 多 的 国 家 之 一 , 于 由
东金 正大生 态工 程股份 有 限公司生 产 , 方肥 ( 一 配 N
P。 ) 正 阳 县 土 肥 站 生 产 , 合 肥 ( 一P 一K 。 由 复 N 一
科学施肥 体 系不 健 全导 致 肥料 利 用 率 偏低 。 目前 , 我 国肥 料利用 率只 有 3 左 右 , 、 、 肥分 别 为 O 氮 磷 钾
金正大研究报告
![金正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5a371a10a6f524ccbf85b7.png)
一、产品:产品介绍:缓控释肥:指能减缓或控制养分释放速度的新型肥料。
广义上的缓释肥料包括了缓释肥与控释肥两大类型。
“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一致。
因此,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通常被称为控释肥。
产品优势:缓控释肥在节肥、增产、增效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对普通肥价格较高,但由于缓控释肥总体用量少,整体成本区别不大。
“相对于普通尿素,每吨新型尿素(缓控释肥)价格要高出50-80元,而成本增加仅30元/吨左右。
”二、公司发展情况: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魏涛指出,金正大去年上半年产品供不应求,产能利用率高达113.5%。
随着菏泽金正大二期30 万吨/年普通复合肥投产,产能瓶颈有望缓解。
公司募投项目6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控释肥预计将于今年底建成投产,2012年公司控释肥产能将达120 万吨,是未来增长的最大亮点。
东兴证券分析师杨若木:“预计随着推广力度的加大以及新增产能逐渐开始释放,2012年公司控释肥将占绝对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国家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设在金正大,该公司还负责起草控释肥国家标准。
目前缓控释肥年产能已达到60万吨,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通过配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缓控释肥,大大促进了缓控释肥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未来目标:2011 年,公司将加大项目投入,增强公司发展后劲。
一是完成临沭60 万吨/年作物专用缓控释肥募投项目建设,尽快释放产能。
二是要保证安徽和广东两个基地尽快开工建设,争取年内发挥产能,并积极推进新基地的考察论证工作,尽快解决公司原料及产品运输距离的问题。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24d01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8.png)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缓释肥料是一种控制营养元素释放速度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1.缓释肥料的原理和分类:缓释肥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控制肥料中肥料元素的溶解或扩散速率,使其逐渐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根据缓释肥料的释放机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缓释肥料、化学缓释肥料和物理缓释肥料等。
2.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缓释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包膜技术、包埋技术、凝胶技术和复合技术等。
其中,包膜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
3.缓释肥料的应用领域:缓释肥料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花卉种植和庄稼植物等农业领域。
在农田中,缓释肥料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园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果实的品质。
在花卉种植中,缓释肥料能够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生长。
在庄稼植物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抗病性。
4.缓释肥料的优势和局限性:缓释肥料具有调控养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势。
然而,缓释肥料也存在着制备成本高、释放速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和植物对缓释肥料的适应性等局限性。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1.新型缓释肥料的开发: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缓释肥料,包括基于纳米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的缓释肥料等。
这些新型缓释肥料具有更高的控释效果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2.缓释肥料的应用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将缓释肥料的施用与精准农业相结合。
这种精细化施肥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调整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
3.缓释肥料的环境效应研究:缓释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模拟模型,探究缓释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78c5e136c175f0e7cd13701.png)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摘要:本文简要阐述我国氮、磷、钾肥高消费、低利用率的现状以及造成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出缓控释肥这种新型的肥料,并对缓控释肥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重点论述了应用缓控释肥的优点及国内缓控释肥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和方向。
关键词:缓释肥;控释肥;优点;前景和方向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
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大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单产中,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一60%[1]。
但是生产实践表明,由于化学肥料本身性质和土壤环境条件及农业措施等综合影响,化学肥料利用率很低。
中国因肥料养分利用率低所造成的养分资源浪费是十分惊人的。
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施用的氮肥量(以纯氮计,下同)约为2千万t,其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50%,累计利用率为45%-60%,因氮肥利用率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达239.4亿元[2]。
如何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减小因施肥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高效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缓释和控释肥(slow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SRFS和CRFS)的研制和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研制已经成为世界肥料研究的热点。
一、缓释/控释肥定义和分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委托国际肥料发展中心(IFDC)编写的《肥料手册》1980年版(1984年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为中文版),第21章为控制释放肥料。
内容包括:(1) 控制释放磷肥。
主要有磷矿粉、煅烧磷酸铝矿、碱性炉渣、脱氟磷肥、熔融钙镁磷肥、雷诺尼亚磷肥、骨粉、磷酸二钙、磷酸铵镁、偏磷酸钙和偏磷酸钾。
(2) 控制释放氮肥。
主要有:1.微溶物质:脲甲醛(UF)、异丁叉二脲(IBDU)、丁烯叉二脲(CDU)、草酰胺、磷酸铵镁(Mag Amp);2.水溶性缓释肥:脒基硫脲(GUS)、脒基磷脲(GUP);3.包涂层的可溶物质:包硫尿素(SCU)、聚合物包膜肥料;4.硝化抑制剂。
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试验肥效研究
![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试验肥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7862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c.png)
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试验肥效研究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品。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改良土壤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金正大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其独特的缓释特性可以使养分逐渐释放,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有助于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的试验肥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的试验肥效研究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验目的通过对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的试验肥效研究,旨在探讨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生长期间对玉米产量、养分利用效率、土壤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技术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择位于河北省的一个玉米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
2.试验种类:分别设置金正大缓控释肥处理组和常规肥料处理组,以及不施肥处理组作为对照组。
3.施肥方案:金正大缓控释肥处理组按照推荐的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常规肥料处理组按照传统的施肥方案进行施肥,不施肥处理组不进行施肥。
4.试验指标:记录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含量、玉米养分吸收量、土壤环境指标等试验指标。
三、试验过程1.试验前准备:对试验地点的土壤进行测试分析,了解土壤的基本情况,为后续施肥提供依据。
2.施肥操作:按照设计的施肥方案,对各组进行施肥操作,确保施肥的质量和数量。
3.生长管理:对各组的玉米进行生长管理,包括及时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4.数据记录:对各组的试验指标进行定期测量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试验结果分析1.玉米产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收获玉米时对各组的产量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金正大缓控释肥处理组的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常规肥料处理组和不施肥处理组。
说明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2.土壤养分含量:对各组的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试,发现金正大缓控释肥处理组的土壤养分含量相对稳定,养分流失较少,而常规肥料处理组和不施肥处理组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缓控释肥示范总结
![缓控释肥示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fa15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7.png)
缓控释肥示范总结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调节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时间,实现了肥料的缓慢释放,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缓控释肥进行总结。
一、缓控释肥技术的原理和作用缓控释肥技术是通过在肥料中添加控释剂,使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时间得到控制。
这些控释剂可以在肥料与土壤中形成一层膜状结构,从而减缓肥料的释放速度。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肥料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渐释放,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避免了仅一次性施肥导致的养分过剩和浪费。
二、缓控释肥技术的优点和应用1.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缓控释肥技术可以使肥料的养分逐渐释放,与作物的生长需求相匹配,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2. 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一次性施肥容易造成养分的过量和流失,而缓控释肥技术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3. 减少劳动和成本:使用缓控释肥技术可以减少施肥的次数,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三、缓控释肥技术的应用案例1. 棉花种植:在棉花种植中,使用缓控释肥技术可以根据棉花的生长需求,逐渐释放养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2. 果树栽培:在果树栽培中,使用缓控释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避免养分过量,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3. 蔬菜种植:在蔬菜种植中,使用缓控释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周期和需求,合理释放肥料,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四、缓控释肥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缓控释肥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发更高效的控释剂:目前的控释剂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未来需要研发更高效的控释剂,提高肥料的释放效果和控制精度。
2. 定制化施肥方案: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开展定制化施肥方案的研究,实现精准施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3. 与智能农业技术的结合:将缓控释肥技术与智能农业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施肥和监测,提高施肥的准确性和效率。
缓控释配方肥在春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缓控释配方肥在春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d965d5ce2f0066f53322ed.png)
 ̄ 3 d 。 纬度 4 5 。 7 1 0 ” , 经度 8 1 o 4 2 5 0 ” , 海拔 1 4 0 2 m。土 程 晚 2 表 1 不 同 施 肥 处 理 对 春 小 麦 生 育 进 程 的 影 响 壤 类 型棕钙 土 , 土壤 质地 为沙 壤 土 。 土壤 基 本理 化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3 5 7 4 . 2 0 1 3 . 0 3 . 0 1 3
目圜口口
Tu R ANG F El L I AO
缓控释配方肥在春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 霞。 田金平
温泉县 农 业技 术推 广站 。 新 疆博 州 8 3 3 5 0 0
性质: 有机质 1 4 . 9 g / k g , 碱 解氮 6 0 mg / k g , 速 效
处理
出苗期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期 扬花期 灌浆期 成熟期
磷 1 1 mg / k g , 速效钾 2 1 1 mg / k g , p H值 8 . 3 4 。前 茬 作物 为 春 麦 。 产量为 3 5 0 k g / 6 6 6 . 7 m2 。 常 年 积温
2 8 2 4 o C, 年均 气 温 6 . 1 o C, 降 水量 1 9 0 i n / n 。
1 . 2 供 试 材料
空 白对照区 4月 2 2日 4月 2 8日 5月 2 5日 6月 2 0日 7月3日 7月 1 0日 7月 2 6 B 常规施肥区 4月 2 2目 4月 2 8日 5月 2 8 B 6月 2 3日 7月5日 7月 1 3日 7月 2 8日
配方施肥区 4月 2 2日 4月2 8日 5月2 8日 6月2 3目 7月 5日 7月 1 3日 7月2 8日
中国缓控释肥的生产现状研究..
![中国缓控释肥的生产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c9c90016fc700abb68fcf3.png)
中国缓/控释肥的生产现状研究王蒙武松伟李富钰李沁兵郭超贾艳波(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河南郑州 450002)摘要:缓/控释肥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护环境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缓/控释肥料已成为未来肥料研究与生产的热点,是未来肥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缓控/释肥的发展、分类、生产厂家与产量、生产技术及生产工艺、以及包膜材料的选择、缓/控释肥的生产成本等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缓/控释肥,分类,生产厂家,生产工艺,包膜材料,生产成本。
引言:我国开展缓/控释肥料研制是为解决“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肥料问题”,在继“我国化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0]的报告后,力图通过改造肥料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结合我国国情,缓/控释肥料的研制目标被锁定在三个方面:1.肥料的供肥量和供肥速度与作物吸收基本吻合;2.缓/控释肥料本身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无污染;3.缓/控释肥料的价格低廉,即一方面高端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另一方面用于大田的中低端产品最终不增加农民的投入或不降低农民的收入。
缓/控释肥料及其延伸产品能明显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大降低施肥劳动强度。
全球现有包膜缓/控释肥料消费量虽在150万吨左右,但是近几年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很快。
中国是世界上的肥料消耗大国,目前中国年需要化肥 1.2~1.3亿吨,但是肥料利用率低及其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
同时,过量施用氮肥造成大气、水质污染,过量施用磷肥引起江河湖海水质富营养化。
因此,环保型肥料专用复合(混)型缓/控释肥料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农业优先主题,发展以包膜缓/控释肥料将是我国肥料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之一。
一.缓/控释肥料的概述(一)缓/控释肥料的概念缓控释肥的定义与划分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这里有人们对缓释和控释概念理解上的不同,以及所采用的标准不同的因素,也有新型缓释/控释肥料接连地出现,不断地冲击原有概念的原因。
据武志杰、陈利军的研究,讨论国内外有关缓释、控释肥料的概念。
缓控释肥发展历程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展望
![缓控释肥发展历程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d74b1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e.png)
养长,提高 产量和品质。
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1 2
优化肥料配方
针对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开发更加精准的缓控 释肥配方。
创新生产工艺
提高缓控释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3
加强推广应用
加强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提高其在农业生产中 的应用比例。
提高作物吸收效率
由于缓控释肥能提供持续 的营养供给,因此可以提 高作物的吸收效率,减少 浪费。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缓控释肥可以减少肥料对 环境的影响,如减少对地 下水、土壤的污染等。
改善土壤结构
提供有机质
缓控释肥可以提供有机质,从 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缓控释肥的发展历程
•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缓控释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随 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缓控释肥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也不断得到 改进和提高。从最初的物理包衣技术,到后来的化学合成缓 控释剂,再到现在的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应用,缓控释肥的 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性能越来越优良。
当前缓控释肥的生产状况
改善水质
缓控释肥在水中的溶解缓慢,可以持续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 水质,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合理使用缓控释肥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
05
结论与展望
缓控释肥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提高肥料利用率
缓控释肥能够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的 利用率。
• 目前,全球缓控释肥的生产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美 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缓控释肥的生产和应用已经形成了 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生产工艺方面,物理包衣技术和化学 合成缓控释剂仍然是主流,但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的应用也 在逐步增加。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5380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1.png)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一、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特点金正大缓控释肥是一种将植物营养物质以缓慢释放的形式供应给植物的肥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缓慢释放:金正大缓控释肥在土壤中会缓慢分解,使植物能够长时间获取养分,减少了肥料频繁施用的频率。
2. 持续供应:金正大缓控释肥能够持续供应植物所需的养分,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3. 减少浪费:由于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特性,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挥发,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1. 产量效果针对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多家科研机构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田间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施肥的玉米,其产量有明显提高。
与传统的肥料施用方式相比,金正大缓控释肥不仅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还可以使产量更加稳定,减少因为肥料不均匀施用所导致的产量波动。
2. 质量效果除了产量效果之外,金正大缓控释肥对于玉米的品质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施肥的玉米,其籽粒质量更加均匀,颗粒更加饱满,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也相对较高。
金正大缓控释肥还可以提高玉米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从而提高玉米的品质。
3. 环境效果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中,还关注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金正大缓控释肥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挥发,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与传统的肥料施用方式相比,金正大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排放量更少,对土壤的保护效果更明显。
在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让更多的农民了解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特点和优势,并引导他们在玉米种植中进行试验性的应用。
政府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金正大缓控释肥进行补贴和扶持,鼓励农民在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
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加强对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不断完善其产品和服务体系,提高其在玉米种植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通过与玉米种植合作社、农资经销商等合作,将金正大缓控释肥推广至更广泛的玉米种植区域,实现其在玉米种植中的全面应用。
2024年缓控释肥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缓控释肥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72f3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c.png)
2024年缓控释肥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农业界的重要课题。
缓控释肥作为一种新型的施肥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青睐。
本文将对缓控释肥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现状目前,传统的施肥方式主要是通过一次性施加大量肥料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然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比之下,缓控释肥通过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能够提供适量的养分供应,减少浪费并减轻环境负荷。
因此,缓控释肥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市场驱动因素环保意识增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作为施肥的重要考虑因素。
缓控释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施肥方式,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青睐。
提高产量和质量缓控释肥可以精确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和浓度,使农作物能够在整个生长期间取得适量的养分供应。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政策支持为了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对使用缓控释肥进行补贴或给予其他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的支持为缓控释肥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前景市场规模扩大缓控释肥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缓控释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且在亚洲地区增长最为迅速。
这表明市场需求的增长势头强劲。
技术创新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缓控释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新型的缓控释肥产品的推出将进一步提高施肥效果,增加市场的吸引力。
品牌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缓控释肥市场,品牌竞争逐渐加剧。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
总结缓控释肥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环保意识的增强、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以及政策支持都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品牌竞争的加剧,缓控释肥行业将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水稻缓控释肥肥效试验研究
![水稻缓控释肥肥效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fc4c826529647d26285205.png)
K y wo d : c ; lw s sa n d r l a e e i z r S i t si g a d f r l e e o e r s Rie S o u ti e - ee s d fr l e ; ol e t n e t i rr c mme d t n t i n iz n ai s o
告
.
V 11 o o4 N . . 3
水稻缓控释肥肥效试验研 究
闫 童 ,滕 世辉 ,刘 士 亮
( 沂 市 河 东 区以水 稻 为 试 验 材 料 , 过对 缓 控 释肥 、 方 肥 和 习 惯施 肥进 行 比较 试 验 , 究 了 缓 控 释 肥 的肥 料 效 应 。结 果 表 明 , 通 配 研
Ab ta t C mp r d w t r d t n l e t ie u p y f r l ri z r n e i z ref i n y o lw s s i e — e e s s r c : o a e i ta i o a r l rs p l, o mu a ft l e s a d f r l e f c e c f o u t n d rl a e h i f iz e i t i i s a
Efiinc fS o S san d r l a e e tlz ri c f e y o lw u ti e — ee s d F riie n Rie c
YAN ng,TENG h —h i,LI S i i n To Si u U h —la g
( e ogDs it gi l r B ra, iy S ad n 7 0 4 C ia H d n ir r ut e ueu Lni h no g2 6 3 , hn ) tc A c u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f1b790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7.png)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摘要:在前人有关缓控释肥料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分类等,重点阐述了缓控释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指出了缓控释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控释肥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缓控释肥、概念及分类、作物生长、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农田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1],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仅为19.9%,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50-60%[3],大部分氮素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大气和水环境,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最近许多研究者特别指出了施用N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作用[4,5]。
提高养分,尤其是N素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压力的一个可能的途径是应用控释或缓释肥料。
控释、缓释肥料可以避免土壤中养分过量供应,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养分吸收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成为肥料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就控释、缓释肥料的效应及对作物的影响作了简单综述,以期为高效肥料在大田作物上的运用提供基本知识。
1 国内外研究、运用现状1.1 应用现状控释、缓释肥料开创与60年代中期的美国,之后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家及地区产品相继问世,并且产量呈上升趋势[6]。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其年增长率为4.5%~5%[7],其中以美国和日本发展较快,欧洲次之。
在我国,早在7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展了钙镁磷肥包裹碳铵、尿素的研究工作[8],之后80年代中期开展了聚合物包膜、包囊肥料的研究,并用于花卉、果蔬市场,但是我国研究水平、生产及应用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欧洲和美国主要用于非农业市场,如高尔夫球场、园艺、温室、草坪和苗圃以及高价作物等[9]。
日本由于得到政府补贴政策和专用侧施插秧技术的配合,主要用于农业市场,70%用于水稻种植(可使氮素利用率提高到61%~82%),20%用于蔬菜。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的调查,1998年种植水稻使用的氮肥中有11%为控释肥料[10]。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17cc6a0b1c59eef8c7b446.png)
1 )安 徽省 司尔特 肥 业股份 有 限公 司产 )4 %尿 素 ( 庆石 8( ;6 安 化 化 工有限 公 司产 ) 1 %过磷 酸钙 ( 陵 市铜 官 山化 工有限 ;2 铜 公 司产 ) 6 %氯 化 钾 ( 拿 大产 , ;0 加 中化 化 肥 经销 ) 供 试作 物 。 为棉花 , 品种 为 中棉所 6 3号 。
为 了 简 化棉 花 施 肥 和提 高 肥 料 利 用 率 , 徽 省农 业 科 安 学院 棉花 研 究所 、 安徽 省 司尔 特肥 业股 份 有限 公 司 、 合肥 工 业大 学 联 合 研 制了 新 产 品棉 花 专 用 配方 缓 控 释肥 。 为检 验
该肥 料 产 品的肥 效 , 依据 农业 部 《 记肥 料 肥效 试 验技 术规 登 程 》2 0 - 2 1 ,0 9 0 0年在 望 江县华 阳镇 进 行 了该 产 品对棉 花 的 使 用肥效 小 区试 验 。
农 艺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0 2年第 9期
棉 花 专 用 配方 缓 控释 肥 应 用效 果研 究
石迪 生 1 郑 曙峰 z 王 维 徐道 青 屈 磊 刘 小玲 余 宏旺 ’
(安 徽 省 皖 河 农 场 农 科 所 , 徽 安 庆 26 0 安徽 省农 业 科 学 院 棉 花 研 究 所 ;。 江 县 种 业 管 理 局 ) 安 4 09; 望
为 11 0m2供 试 肥 料 :5 0 。 4 %棉 花 专 用配 方 缓 控 释 肥 ( 8 9 1- —
处 理 B与 处 理 A相 比 , 铃 重 显 著 增 加 , 棉 产 量 增 加 单 皮
1 84 g m2增 幅 为 8 9 , 异 不 显 著 ; 者 之 间 的 衣 3 . k/ , 5 h .% 差 4 两
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1
![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1](https://img.taocdn.com/s3/m/f01eb2dda58da0116c17493d.png)
2.1有机氮化合物
• 脲甲醛缩合物 尿素与醛类的缩合(尤其是与甲醛) 是缓释 肥常用的制备方法。脲甲醛是最常见的作为缓 释氮肥的有机氮化合物,目前仍是最主要的控释 和缓释肥之一,并有着很长的研究应用和生产历 史。 脲甲醛是在控制pH 值、温度、尿素与甲 醛的比例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通过甲醛与过量 尿素反应而制得。产品是由分子量不等的单羟 甲基脲、二羟甲基脲、甲叉尿素等的二聚物和 低聚体组成的混合物。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 家就着手研究和改进化肥的制作技术,力求从改 变化肥本身的特性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相继研 制并推出控释和缓释肥料系列产品,使化肥的利 用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控释肥料这一高新技术 为解决化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 途径。因此,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控释和缓释肥 料已成为化肥革新和研究的热点。
聚氨脂类包膜是在肥料颗粒表面上 直接以聚氰基与多元醇反应生成的。它 与其它树脂的区别在于聚异氰基与肥料 芯反应,形成了抗磨损的控释肥。养份从 这种产品中的释放主要依赖于温度变化, 土壤水份含量、pH、干湿交替以及土壤 生物活性对释放几乎无影响。
(3)热塑性树脂包膜肥料 最常用的包膜颗粒肥料技术是将热 塑性包膜材料(如聚乙烯) 溶解于氯化烃 中,在流化床反应 器中喷涂在肥料颗粒 上。养份释放可通过将透水性差的聚乙 烯与透水性较强的树脂(如EVA) 加以混 合来控制,也可在膜中加入一种矿物粉来 改进由温度控制的养份释放。
二、控释肥、缓释肥的种类和类型
1、控释肥、缓释肥的概念及定义
一般认为,所谓“释放”是指养份由化学物质转变 成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 解、降解等) ;“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份释放速率远 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份的 释放速率;“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份释放按 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 与作物吸收养 份的规律相一致。因此,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 机氮化合物 (如脲甲醛UFs) 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 (SRFs) ,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 通常被称为控释肥(CRF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控)释肥料的主要类型源自二、包膜(包裹)类缓(控)释肥料。
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率先研制出高分子聚合 物包膜肥料,同期,在日本也进行了以聚烯烃类材 料包膜尿素的研制。 硫衣尿素(SCU)是最早诞生的无机包裹类缓释肥, 具有以肥包肥的特点。该类肥料的发展在20世纪80 年代达到鼎盛时期,目前已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国际肥料开发中心(IFDC)编写的《化肥手册》 中的定义:“将能够在整个生长季节,甚至几 个生长季节慢慢地释放植物营养元素的肥料, 称为控制释放肥料”。 美国作物营养检查官协会(AAPFCO)对缓释和控 制释放肥料的定义为:缓释和控制释放肥料是 那些①所含养分形式在施肥后能延缓被作物吸 收与利用的肥料;②所含养分比速效肥(例如 硝铵、尿素、磷铵、氯化钾)有更长肥效的肥 料。并认为:缓释与控制释放之间没有法定的 区别。
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及 在林业中的应用
邢尚军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2
报告 内 容
一、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二、缓(控)释肥料的国内研究状况 三、缓(控)释肥料的缓释评判标准 四、缓(控)释肥料在林业中的应用 五、缓(控)施肥料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山东省林科院经济林木缓释肥研究简介
近年来国内有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了国家和地方的缓释肥料研制 课题,已有研究单位从国外引进了制作设备,研制出适合不同作物需 要的缓释肥系列新产品。然而,要使缓释肥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尽快扩大推广应用的范围,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下面介绍几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缓控释肥料研究机构及成果。
缓(控)释肥料国内研究状况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缓释和控释肥料之间没有法定的区别,美国植物性 食物控制官员协会 (AAPFC0) 也在其官方术语和定 义中使用这两个概念。 但是,有生物分解而释放养分的氮肥产品(如脲甲醛 UFs)在贸易中被称作为缓释肥料(SRF); 包膜或包囊产品在贸易中被称作控释肥料(CRF)
一、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1.1 概念
包膜肥料、包裹肥料、涂层肥料、缓释肥料、控制释 放肥料、肥效调节肥料等名词经常出现在不同的肥料文 献中,它们的概念相近,但内涵有所区别。我国国家标 准《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B/T6247—1997)中仅 有包膜肥料词条,其定义为“为改善肥料功效和(或)性能, 在其颗粒表面涂以其它物质薄层制成的肥料”,据此定 义,包膜、包裹、涂层均包括在内。
缓(控)释肥料国内研究状况 郑州大学工学院
自1983年以来,郑州大学工学院许秀成等人系统地研究 了以肥料包裹肥料的缓释控释肥料,开发了一系列包裹 型复合肥料。
许秀成提出以稀硫酸溶解钙镁磷肥,用碳铵中和至pH为 5~7,制得含大量硅胶的氮磷泥浆,作为粘结剂,而构 成第一类以肥料包裹肥料的复合肥料。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南京研究所在我国最早开 始缓释氮肥的研究,研制成功以我国大量生产的钙镁磷 肥为主要包膜材料的缓释碳铵和缓释尿素,并对其释放 特性、供氮过程以及稻—麦轮作下的生物学效应进行过 系统研究。 在某些地区,对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氮素利用率在 水稻可达74%,小麦可达63%,分别优于日本的硫衣尿素 和异丁叉二脲。 这以后,又有上海化工研究院、湖南、福建、山东、浙 江等省农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西北水保所、广 州氮肥厂和郑州工业大学等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缓(控)释肥料的主要类型
二、包膜(包裹)类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料的主要类型
二、包膜(包裹)类缓(控)释肥料。
高分子聚合物包膜肥的膜耐磨损,缓释性能良好, 入土后肥料的养分释放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其它的 因素影响较小,能够实现作物生育期内一次性施肥 (接触施肥),明显减少了农业劳动量,提高生产 率。 近年来在同类产品中发展较快,是国际缓控释肥 发展的主流方向。
缓(控)释肥料的主要类型
三、胶结型有机—无机缓释肥料
用各种具有减缓养分释放速率的有机、无机 胶结剂,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力与速效化肥结合,所 产生的释放速率不同于缓效化的一类肥料。胶结型 缓释肥料的材料与工艺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但尚未 推广应用。
二、缓(控)释肥料国内研究状况
据推测,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氮肥平均利用率最低的国家。减少氮肥施 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施用控释肥料可使 氮利用率达60%~80%,在达到相同农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可降低施肥 量10%~50%。 近年来,缓释控释肥料的研究开发在中国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我国 缓释肥料的研究和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我国主要有涂层尿素、 长效碳铵、氢醌尿素、非溶性磷肥包裹尿素、沸石尿素等缓释肥料的 生产。
但至今并没有统一的、被多数专家公认的确切定义
一、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1.2 主要类型
目前,国内外肥料精品市场上所出现的 缓(控)释肥料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缓(控)释肥料的主要类型
一、有机合成微溶型缓释氮肥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就开始研究、生产的一类缓 释或长效型肥料,包括醛缩脲素、草酰胺、异丁叉 二脲(IBDU )和丁烯叉二脲( CDU)等一类常见的 有机态氮肥。该类肥料的养分释放缓慢,可以有效 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其养分的释放速率受到土壤水 分、pH、微生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为调控的可 能性小,其商品售价也很高,市场发展速度慢,近 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此类肥料的需求量有下降的趋势。
缓(控)释肥料国内研究状况 郑州大学工学院
为提高第一类包裹型肥料在水中的缓释性,陈明浚、许 秀成等人以植物油油泥(含NPK8%~12%)及其改性物为缓 释剂加入第一类包裹型肥料中,大大提高了钙镁磷肥包 裹尿素或硝铵在水中的缓释性。 1991年开发了部分酸化磷矿复合肥料,为第二类包裹型 复合肥料。用磷矿粉包裹尿素,用浓硫酸或磷酸为反应 性粘结剂。第二类包裹型复合肥料最主要特点是省去了 将磷矿加工成磷肥的阶段,生产成本低,特别适合于经 济欠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