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合集下载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3.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物质性原理);②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动性原理)简言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二辩证唯物论这一部分内容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基本原理性知识,从世界观的引入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带领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周围的世界。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一、唯物论知识点。

1. 世界的物质性。

-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 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辩证法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既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和规律。

2.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矛盾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斗争又统一的统一体,矛盾的对抗推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一个是次要的、被决定的方面,对立统一的法则在其间发生作用。

4.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质量发生变化而引起事物自身的转变和发展。

5.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不断的发展、转变、消亡,进而再发展、再转变的过程。

二、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物质的属性和运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来背书到理论。

3.客观真理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虚拟的,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思考、实践可以逐步接近真理。

4.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表面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的辩证发展过程。

5.价值与价值判断的辩证关系:价值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价值判断要以实践和社会实际为依据。

三、社会历史的辩证法1.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的规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常常需要通过革命来实现,革命是由矛盾的尖锐斗争推动的。

3.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的普遍性:阶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4.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波浪式前进: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波浪式前进是由于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复杂性导致的。

四、自然科学的辩证法1.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界是由无数个矛盾和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是通过矛盾和斗争来推动的。

2.自然规律与发展趋势: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客观规律和趋势,如物质转化规律、能量守恒规律、生命演化规律等。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办法论】要求我们看咨询题办情况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反对从主观动身,反对“上帝创世讲”。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以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办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动身。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别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能够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别开辟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办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以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妨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具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全然没有别依靠于身边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办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咨询题,对事物的联系举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咨询题。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哲学是一门引人深思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思考人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

以下是对高中哲学知识点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唯物论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1、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3、矛盾的观点(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它强调辩证的认识方法和观点,主张从现象的背后寻找规律性,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实体,是存在的基础。

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没有物质就没有世界。

物质是永恒不变的,它始终是存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一切物质运动都是发展的,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中。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均匀的。

发展往往是在一定的地区、某一方面“井喷式地爆发”着。

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有规律性的。

辨别客观规律性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必然的;规律不但有反复性和重复性,而且还有不断的发展性和变化性。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有条件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事物才能发展进步。

同时,它还认为,事物的发展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为其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统一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辩证的方面,它们共同构成统一的事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种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认识客体是一种反映客体的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连续的。

认识始终是在实践中发展的过程,它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相互作用构成的。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反映。

认识的本质是反映,认识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哲学常识高考考点1: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它。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2)联系:①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认识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①二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

哲学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各种具体知识共性的抽象与概括。

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中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过程。

②二者的方法论不同。

哲学告诉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一般的方法。

而具体科学则告诉人们应如何具体分析和处理人与外部世界或人类自身的关系。

(2)联系: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②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而哲学则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①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方法论则体现了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2:物质的含义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1.辩证唯物主义的起源:辩证唯物主义是由古希腊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最早全面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家。

2.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事物的对立统一、事物的质量变,五个基本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4.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认为事物是无限的发展变化的,世界是一个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有机整体。

发展是事物自身内部的必然过程,是由矛盾引起的。

5.运动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事物的运动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内外矛盾的统一6.对立统一法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对立面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而又互相斗争,使事物得以发展。

对立和斗争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

7.事物的质量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质量变化,即原来的性质质量转化为新的性质质量。

质量变化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的,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

9.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地位: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核心,对于正确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0.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是反对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认为形而上学是主观主义和片面性的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全面、具体、多角度的看待事物,强调矛盾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总结来说,辩证唯物论是一种关于宇宙和人类的认识的根本态度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准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客观规律,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唯物论唯物论是探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哲学派别。

在唯物论中,物质被视为宇宙间的一切存在,意识则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高中政治中,唯物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的,意识反映物质。

2.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哲学方法。

在辩证法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断变化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高中政治中,辩证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联系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2. 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

3. 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三、认识论认识论是探讨人类如何认识世界和自我意识的哲学领域。

在认识论中,真理是一个不断被认识的过程,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高中政治中,认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2.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真理是一个不断被认识的过程。

3. 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是相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认识。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探讨人生目的和价值的哲学领域。

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意义的,人应该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高中政治中,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而活,人应该追求什么。

2. 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 道德和法律: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应该遵守道德和法律。

五、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探讨国家政治问题的哲学领域。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哲学常识高考考点1:主观能动性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②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③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决心、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人们已经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等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包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处理好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要按规律办事,首先要了解规律、懂得规律,还必须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具体地把握规律,这都要求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按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对规律的掌握程度。

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正确的发挥。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下是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物质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二、意识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四、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1)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一种关于世界发展的哲学理论。

辩证唯物论通过认识和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供了一种解释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以下将介绍辩证唯物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本质。

物质的运动是世界发展的基础,运动和发展是物质的内在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矛盾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主要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几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事物存在着内部矛盾和对立面,但又通过斗争和统一实现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性质的变化。

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前进,而是通过否定和超越旧事物实现新事物。

三、认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认识过程和认识方法的理论。

它认为人类的认识是客观世界反映在人的头脑中的活动,认识过程是社会实践的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产生和发展需要通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和修正。

四、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

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是历史的辩证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规律,认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五、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而唯心主义则强调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总结起来,辩证唯物论是一种关于世界发展的哲学理论,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本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通过矛盾和斗争实现的。

辩证唯物论还包括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提出了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变化性的观点,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下面将从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发展的、运动的。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矛盾统一:辩证唯物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相互作用引起的。

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和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并最终推动事物的发展。

2. 质变和量变: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本质的根本变化。

3. 变异和稳定: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在变异和相对稳定的过程中进行的。

变异是指事物内部的变化和发展,而相对稳定则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统一的状态。

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辩证唯物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它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能够感知的实体,包括自然界的物质和人类社会生产的物质。

1. 关于自然界的物质:辩证唯物论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是永恒存在的,它具有客观的存在形式和规律。

物质可以通过人的感官观察和科学实验来认识和揭示其本质。

2. 关于人类社会生产的物质:辩证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生产的物质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生产的物质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和变化。

三、人的实践活动辩证唯物论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创造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论认为,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确定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否正确。

2. 实践是改造的动力:辩证唯物论认为,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和创造物质世界。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实践与认识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

它强调了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意识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

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物质世界。

物质是人们感觉的、认识的和存在的第一性规定。

物质世界是无始无终、永恒不灭的。

辩证唯物主义也强调了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实在和观念的辩证关系。

2.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辩证唯物论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同时实践又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

人的实践能力是人类能够改变世界的根本力量,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依据。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和实验,并在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认识。

认识的真理是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验证的。

4. 矛盾和发展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对立性和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法则。

5.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

它通过对事物矛盾的辨析和斗争的分析,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唯物辩证法强调通过分析和综合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并通过对矛盾的解决推动事物的发展。

6. 唯物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任务是分析事物的矛盾,并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可以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矛盾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总之,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深入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导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一、物质与意识辩证唯物论的首要观点就是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意味着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物质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

例如,山川、河流、星辰等自然存在,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意识则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人的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依赖于物质,特别是人脑这一高度复杂的物质器官。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而是经过人脑的加工和改造,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比如,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实验,形成科学理论和方法,这是物质决定意识的体现。

而这些科学理论和方法又指导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科学的进步,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二、运动与静止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从微观的粒子运动到宏观的天体运行,从生物的进化到社会的发展,无一不在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等。

而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比如,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车厢来说我们是静止的,但相对于车外的景物,我们又是运动的。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也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高三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高三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高三辩证唯物论知识点在高三的学习过程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强调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则是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它以物质运动和矛盾的普遍性为基础,研究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高三辩证唯物论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了矛盾统一、否定之否定和飞跃等理论。

其中,矛盾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同时又互相依存、相互制约,通过矛盾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事物会被否定,但同时也包含了新的事物的因素,新的事物又会否定旧事物,这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飞跃是指事物从一个发展阶段到另一个发展阶段时的突然转变,这种转变往往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唯物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往往会面临相互矛盾的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统一原理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

科学家通过研究事物内部的矛盾,找到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变革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是由各种矛盾构成的,而社会的变革往往源于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斗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统一原理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社会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矛盾和推动社会变革的方法和途径。

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需要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四、唯物辩证法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唯物辩证法不仅可以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变革,也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冲突和矛盾,如工作与休息的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统一原理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选择一方而放弃另一方,在冲突中求得平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一)物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独立于意识之外,别以人的意识所转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办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动身,主观符合客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办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

物质知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共同的特征,物质是永恒存在,而具体形态有生有灭)4.客观实在是相对意识来说,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条件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劳动制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构成要素看:构成社会物质日子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基本上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变化进展看:人类社会变化进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从意识起源看: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6.对于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讲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二)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别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全然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临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别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3.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4.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状态。

哲学常识主要原理总结

哲学常识主要原理总结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持续地深化理解,扩展理解,把理解向前推移。
5.理解发展的过程
“第一次飞跃”: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
实现条件:(1)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实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二次飞跃”:理性理解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
(注意: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
(二)发展的观点
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P62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63
6.事物运动发展观点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看成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动新事物的成长。
【方法论】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
(注意:要产生新事物时就“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要想保持事物原有性质不变时就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9.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道路又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2.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有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准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准确的意识促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防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1)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考点1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才能掌握它。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2)联系:①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认识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①二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

哲学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各种具体知识共性的抽象与概括。

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中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过程。

②二者的方法论不同。

哲学告诉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一般的方法。

而具体科学则告诉人们应如何具体分析和处理人与外部世界或人类自身的关系。

(2)联系: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②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而哲学则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①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方法论则体现了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考点2物质的含义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哲学上的物质≠自然科学上的物质。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2.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物质性原理。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来源。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第一性,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揭示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3.物质的惟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注意: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性。

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


4.物质具有可知性,即物质能为意识所反映。

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考点3自然和社会是客观的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首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其次,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遵循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首先,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再次,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的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客观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考点4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表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意识。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这就进一步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

3.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才会形成人的意识。

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

(1)从性质上看: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从层次上看: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从时间上看:无论是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总之,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只是反映的形式与性质不同而已,这也进一步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考点5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表现在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断
探索,追求真理。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含义: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1)单纯的意识不能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2)物质的东西只能由物质的东西去改变。

(3)只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改变。

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4.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考点6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2.正确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①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一样。

②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

3.产生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的主观原因:①立场不同。

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③知识构成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