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毕业设计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毕业设计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毕业设计太阳能手机充电器毕业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却一直是用户们头疼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在我的毕业设计中研发一款太阳能手机充电器。

太阳能充电器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手机充电的装置。

它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对环保能源的追求。

因此,我选择了太阳能作为手机充电器的能源来源。

在设计之初,我首先考虑了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材和设计。

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它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充电器的性能。

我选择了高效率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充电器的能量收集器。

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智能电路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并根据手机的需求进行电量调节。

这个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以保证手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都能够得到稳定的充电效果。

同时,为了提高充电效率,我还加入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始终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

为了增加充电器的便携性和实用性,我设计了一个折叠式的外壳。

这个外壳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和存放。

此外,我还在外壳上加入了一个LED显示屏,用于显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和电量。

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来了解充电器的工作状态,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效果。

在测试阶段,我将充电器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进行了多次充电实验。

结果显示,充电器在充足的阳光下可以快速为手机充电,并且在弱光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稳定的充电效果。

这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依赖电源插座,而是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太阳能手机充电器为手机充电。

除了为手机充电,这款充电器还具备了一些其他功能。

例如,它可以通过USB 接口为其他设备如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等提供充电。

此外,充电器还内置了一个储能电池,可以将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手机充电器的制作论文

手机充电器的制作论文

手机万能充的制作摘要:对于万能充的空前成功,如此评价其历史价值:以前一个手机要对一个充电器,因为手机换代很快,有的人半年就换一台手机,一个老百姓平均使用的充电器十个八个,对社会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万能充发明出来后,一个充电器基本可以满足全家人使用。

所以说对节约社会资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这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创新性的里程碑式的产品,有效地推动了充电器标准化的进程。

一个小小充电器不仅改变了海陆通公司的命运,也改变了数以千万中国手机用户换手机一定要换充电器的束缚,给手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设计的手机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是由一个稳定电源(主要是稳压电源提供稳定工作电压和足够的工作电流)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等必要的电路组成。

制作成功后该充电器能自动识别电池极性,自动调整输出电流使得电池达到最佳充电状态,可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

本电路主要利用来了三极管13001的开关作用,和变压器、稳压管和三极管构成的反激式开关电源作用以及集成块IC3582C具有的自动识别电池极性,支持普通三灯模式,充电饱和电压4.25V(典型值),空载时稳压输出、短路保护、充电电流典型值200mA、最大值为300mA的作用,使得整个电路具有充电过压保护、恒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关键字:开关作用过压保护 IC3582C一、绪论本设计采用的是最普遍的锂电池,在生活中为更好的维护它,延长它使用寿命,对其也要选用它的充电器,使之对手机本身以及蓄电池无损坏,因此选用锂离子充电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提高,尤其是手机的普及,手机的更换速度也加快,为了更好的使用它,维护它,所以需要给手机选用适合的充电器。

其中以锂离子电池最普遍,锂电池是以金属锂或锂物质为负极、利用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的电池。

而对锂离子电池充电,采用了两阶段快充电控制方式。

第一阶段采用恒电流充电方式,第二阶段采用恒电压充电方式为锂离子电池充电。

锂电池充电器的基本要求是特定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从而保证电池安全充电。

手机充电器毕业论文

手机充电器毕业论文

手机充电器毕业论文手机充电器毕业论文手机充电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旅行中,我们都需要手机充电器来确保手机的电量充足。

然而,我们对手机充电器的了解却往往停留在表面,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其原理和技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手机充电器的相关问题,包括充电器的类型、工作原理、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手机充电器的类型多种多样。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充电器主要有两种类型:直流充电器和交流充电器。

直流充电器通过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来为手机充电,而交流充电器则直接将交流电供应给手机。

两种充电器各有优劣,直流充电器充电速度较快,但需要较大的体积和重量;而交流充电器则便携轻便,但充电速度相对较慢。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无线充电器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无线充电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传输到手机上,省去了充电线的烦恼。

未来,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改进,它有望成为主流的充电方式。

其次,手机充电器的工作原理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

在直流充电器中,交流电首先经过变压器降压,然后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直流电经过滤波电路后,再通过稳压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给手机充电。

而交流充电器则直接将交流电供应给手机,通过手机内部的充电管理芯片进行电压和电流的调节,以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无线充电器则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通过电磁场传输到手机上,手机内部的接收线圈接收电能并进行充电。

了解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手机充电器,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第三,手机充电器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手机充电器直接与电源相连,不合格的充电器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一些低质量的充电器可能存在过压、过流、过热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和电击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在购买手机充电器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此外,使用过程中要避免长时间使用充电器、避免充电器接触水和潮湿环境,以及定期检查充电器的线缆和插头是否损坏。

电动车充电器毕业论文设计

电动车充电器毕业论文设计

电动车充电器毕业论文设计————————————————————————————————作者:————————————————————————————————日期:2摘要摘要随着电动车的普及,电动车充电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充电器的种类很多,其原理大同小异。

物美价廉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本设计是基于对电动车充电,采用普通的电子元件、不用昂贵的专用集成电路,既便于制作又降低制作费用。

本次电动车充电器的设计是将220V市电经整流、滤波、稳压输出44V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本电路具有电压保护电路及灯光指示充电状态的功能。

主电路主要分为电源电路、振荡电路、电压保护电路、充电状态指示电路四个单元电路。

基准电路采用TL431精密基准稳压源输出2.5V电压以控制电压变化,LM324四运算放大器起到过流保护、稳定输出电压、控制充放电状态等作用。

本次设计主要从总体方案设计、基本电路介绍、单元电路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充电器电源振荡保护电路Abstract(外语专业的需要)【英文摘要正文输入】Keywords:目录摘要 (I)ABSTRACT(外语专业的需要).............................................................................. I I 目录.. (III)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课题研究的内容 (1)第二章系统总体的设计 (3)2.1系统实现功能及技术指标 (3)2.2系统实现结构图 (3)2.3功能元器件的概述 (3)2.3.1 稳压二极管 (3)2.3.2变压器 (5)2.3.3场效应管 (6)2.3.4 光电耦合器 (8)2.3.5 四运放集成电路LM324 (9)2.3.6 精密基准稳压源TL431 (14)第三章充电器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17)3.1电源电路的设计 (17)3.1.1单相整流电路 (17)3.1.2滤波电路 (21)3.2振荡电路的设计 (24)3.2.1 振荡电路的振荡方式 (25)3.2.2 振荡电路的分类 (25)3.3保护电路的设计 (27)3.3.1 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 (27)3.3.2输出回路的设计 (28)3.3.3基准电路的设计 (28)3.3.4电压比较电路的设计 (29)3.4充电状态指示电路的设计 (29)第四章整体调试 (31)4.1整体电路的连接及工作原理 (31)4.2调试及说明 (32)4.2调试注意事项 (32)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1)充电器发展概况自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以来,电子技术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不仅在理论上,而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致使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等领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都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革。

毕业论文-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毕业论文-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摘要:基于PIC单片机和DC功率变换器设计的电动车智能快速充电器本文对这个方案做了一定的阐述,还有设计了智能充电器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该充电器的成本低,性能可靠,能正确地测量蓄电池状态,经多方面的检验测试得知和用户使用,充电效果好,效率高,充电方案新颖。该充电方案对充分发电损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器的选择
充电器有快充和慢充之分,慢充对电池的寿命影响不大,价格比较便宜,但充满电要等待15 h左右,如果追求短时间充电的话,可以选择使用智能控制的快速充电器(价格比慢充的要高,具有自动停充、过热保护以及涓流充电等功能) ,能在约几个小时内充满。因为其带有微处理控制器,通常会决定什么时候电池充满了电,然后根据设计的不同,完全关掉充电器或转向涓流充电,能有效避免对电池造成损害。新买的镍氢充电电池最好是先放电(特别是使用没有防止过充和过热保护等保护装置的快充) ,就是放在用电器中正常使用,当电器提示没有电了再充电。请勿将新旧电池或充电状态不同的电池放在一起使用,也不要将容量、种类、品牌不同的电池放在一起使用,应使用优质充电器给电池充电。
充电器的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2所示。
图充电器原理框图
2
监控电路的核心是PIC16C73,它是一种低功耗8位微处理器,内部带有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RAM ) ,程序运行速度快(晶振为20MHz时,指令执行周期为200 n s)PIC16C73芯片对外有3个口(共22位) , 5路8位高速通道, 3个定时器和计数器, 2个捕捉点和比较点PWM模块, 2个串行通讯口。芯片具有一定的功能,并提供对软件运行出错的保护。充电器监控电路具有以下功能:
电磁兼容的定义是:装置能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正常的工作而不对该环境或其他设备造成不容许扰动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设备或系统应具备有抵抗给定电磁干扰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安全余量,即它应不因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其他设备或系统发射的电磁干扰而产生不容许的工作性能降低;第二,设备或系统不产生超过规定限度的电磁干扰,即它不能产生使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其他设备或系统出现超过规定限度的工作性能降级的电磁。因此对智能充电器来说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任务就是采取适应的措施保证系统中的信号不会受到干扰,所以在设计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中心处理信号,这样便于使充电器在使用时候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充电器开关电源毕业设计

充电器开关电源毕业设计

伴随电子技术旳高速发展,电子系统旳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旳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与人们旳工作、生活旳关系日益亲密。

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旳电源,他们对电源旳规定也越来越高。

电子设备旳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使电源以轻、薄、小和高效速为发展方向,深受广大厂家和商家以及人们旳青睐。

开关电源是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旳一种新式电源,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使用以便等长处,在邮电通信、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等领域应用效果明显。

目前伴随技术发展,新型多功能开关电源集成控制芯片不停推向市场,大量旳超小型、多功能、模块化开关电源不停涌现。

中国开关电源市场总体销售额到达123.8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4.8%。

开关电源市场与我国各个行业旳发展有着亲密旳关系,而重点行业在我国宏观经济旳拉动下,展现出平稳较快旳发展态势。

因此,开关电源市场近年来也出现了平稳增长旳状态。

在开关电源市场中,除了少数几家厂商拥有关键技术外,其他整机生产厂家大多不具有关键技术,只是依托组装生产,经营区域性市场,这大大克制了开关电源产品性能旳发展。

开关电源产品由于其行业旳特殊型,顾客对产品安全性、稳定性有很高旳规定,而对于价格旳敏感性却比较低,因此厂商对价格有一定旳议价能力。

中国开关电源主力厂商大部分拥有较为完备旳产品线,集成能力强,各具行业优势。

关键词:电子技术开关电源充电器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充电器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充电器旳概念与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国内外现实状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文

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文

⼿机充电器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机充电器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1 太阳能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2 ⼿机充电器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2市场产品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市场产品概况 (2)1.2.2 太阳能国内研究状况 (3)1.2.3 太阳能国外研究状况 (3)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1.4本章⼩结 (4)第2章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的论述 (5)2.1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5)2.1.1 太阳能电池的⼯作原理 (5)2.1.2 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 (5)2.1.3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 (7)2.1.4 太阳能电池仿真模型的建⽴ (8)2.1.5太阳能电池最⼤功率的实现 (10)2.2蓄电池及其充电控制 (14)2.2.1 蓄电池介绍 (15)2.2.2 蓄电池充电⽅法 (15)2.2.3 蓄电池充电仿真 (16)2.3本章⼩结 (18)第3章基于芯⽚的太阳能⼿机充电器硬件设计 (19)3.1系统结构与参数设计 (19)3.2CN3063芯⽚介绍 (19)3.3MCC6288芯⽚介绍 (22)3.4本章⼩结 (24)第4章基于MPPT的太阳能⼿机充电器硬件设计 (25)4.1系统总体设计 (25)4.1.1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25)4.1.2 系统的参数设计 (25)4.1.3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6)4.2具体硬件电路的设计 (27)4.2.1 基于MPPT的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设计 (27)4.2.2 蓄电池放电电路 (30)4.2.3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32)4.2.4 软件设计 (40)4.3本章⼩结 (43)结论 (44)参考⽂献 (45)致谢 (46)附录1 开题报告 (47)附录2 中期报告 (51)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 太阳能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们对化⽯能源的开采,能源⽇益紧缺,再加上化⽯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保的压⼒不断增⼤,寻找廉价的新型的清洁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发展⽅向。

基于TL494的电动车充电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TL494的电动车充电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本文为基于TL494芯片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设计及分析,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充电器的电路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防浪涌电路、防市电过压电路、推挽式变流电路、电池防反接电路、充电状态显示电路,半桥式充电器辅助电源电路等。

详细介绍了各种充电方式,包括恒流充电法、恒压充电法、浮充法、涓充法、分阶段充电法、快速充电法等。

最后说明了 PWM脉宽调制集成电路芯片工作原理。

并主要分析了一个基于TL494芯片的山东GD36半桥式充电器,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使用时的维护。

关键词:TL494;开关电源;整流滤波;脉宽调制技术;集成电路芯片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charger of TL494 electric bicycle ,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ctifier filter and various ways of charg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PWM working principle; also the explanation of DC or AC power conversion of the full-bridge and half-bridge switching power and of the chip of TL494 PWM IC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L494 chip “Shandong GD36 half-bridge charger”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 working process,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Key words:TL494;switch power supply ;the explanation of DC or AC power;IC chip第一章:电动自行车及充电器概述1.1电动自行车简介电动自行车是集蓄电池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动机技术,和精密传动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特种自行车,因其无污染,低噪音,低能耗,占道少,方便快捷等特点而成为国际上流行和大力推广的绿色私人交通工具。

USB充电器的设计论文

USB充电器的设计论文

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USB充电器的设计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 USB充电器的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容:1.介绍USB充电器的背景。

2.总结充电器的概念和特性。

3.描述USB充电器设计方法。

4.实现电路。

从硬件电路上来完成USB充电器的设计。

5.对设计做整体概述和分析。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课程设计过程体会、创新点、新颖性、应用价值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本课题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设计USB充电器,实现对交流信号的转换,在交流信号波动时保证输出直流信号的稳定,并且要考虑到散热的问题。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USB充电器的设计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 09电信班姓名小莉学号 0903021132指导教师欣2012年 3 月 13 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USB充电器在各个领域用途广泛,特别是在生活领域被广泛用于MP3、MP4、手机、相机等常见电器。

USB充电器通常指的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的装置。

充电器是采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一种静止变流装置。

在以蓄电池为工作电源或备用电源的用电场合,充电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在2006年12月14日为了统一手机充电器接口,信产部就颁布了《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在接口方面参照了通用串行总线(USB)类型A系列接口规,并将统一的连接接口设在充电器一侧。

新标准的执行将降低消费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电子废弃物,避免电子产品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这样将给消费者带来很多的方便:不管更换什么样的手机,只要有一个USB充电器就可以了,使USB充电器更加广泛化。

《2011-2015 年中国充电器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首先介绍了国际充电器行业市场运营态势、中国充电器行业发展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充电器产业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充电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基于多功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多功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多功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引言 (1)1 概述 (2)1.1电池的应用现状 (2)1.2多功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背景 (3)2 锂离子电池特性 (5)2.1锂离子电池多功能充电器系统分析 (6)2.1.1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特性 (6)2.1.2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状态 (7)3 充电器的基本设计 (9)3.1工作原理 (9)3.2充电时间 (11)3.3设计注意事项 (12)4 结论 (13)致谢 (14)附录1 (15)附表2 (16)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对手机的要求也日趋多功能化。

而手机耗电量的逐步增加,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就使我们提高了对手机电池节能的要求。

另一方面,手机电池随着手机体积的日渐缩小而变得越来越精小化。

然而,电池供电技术却并没有随之提高,这就使我们手机出现了待机时间日渐减短的问题,从而,给一些经常外出的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人在购买手机时采用了双电双充的配置方案,以便用来解决手机耗电量大的难题。

当然,这样做也相应提高了手机的购置成本,同时,在我们使用的时候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方便,这使得我们外出时因为电池电量不足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专门介绍了一种多功能的手机充电器,希望能够为那些经常外出的朋友们解决这一难题,同时,带给大家更多的方便!2 1 概述目前,市场上手机充电器种类繁多,但其中也有很多质量低劣的不合格产品。

在去年国家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抽查结果中,将近40%的厂家生产的充电器不合格。

其主要问题出现在: 与交流电网电源的连接,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辐射骚扰场强和充电电压几个方面。

另外,一些产品的低温性能、额定容量、放电性能、安全保护性能等方面存在质量问题。

这些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手机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影响到手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可能使消费者受到伤害。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手机便携式充电器。

这些充电器由于价格非常低,携带方便,有许多消费者更愿意使用这些充电器来对手机电池进行充电。

智能锂电池充电器设计——毕业设计 精品

智能锂电池充电器设计——毕业设计 精品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张玉坤指导教师:尹应鹏完成日期 2014 年 5 月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智能锂电池充电器设计Design of Smart Li-ion Battery Charger总计:30 页表格: 2 个插图:14 幅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锂电池充电器设计Design of Smart li-ion Battery Charger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张玉坤学号:1209624034指导教师(职称):尹应鹏(讲师)评阅教师:完成日期:南阳理工学院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智能锂电池充电器设计自动化专业张玉坤[摘要]充电器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可充电电池已经成为移动设备电源的必要器件,相配套的充电器和可对多种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的市场需求量也逐渐上升。

本次设计采用MAX1898作为智能充电芯片,通过单片机控制可以实现预充,快速充电,恒压充电以及蜂鸣报警等智能化充电过程。

另外还可以监控充电过程中的各个状态。

实现电路电路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充电效果很好,包括安全性高,耗时短,对电池损坏小,满足一般用户的要求。

[关键词]充电器;智能;单片机;MAX1898Design of Smart li-ion Battery ChargerAutomation Specialty ZHANG Yu-kunAbstract:Charger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our daily life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devices, rechargeable batteries have become mobile equipment necessary components, the market demand of the charger corresponding and charging to various battery is rising gradually.The design uses a lithium battery smart charger MAX1898 chip, chip control can be achieved by pre-charging, fast charging, constant voltage charging and buzzer alarm and other intelligent charging process.It also can monitor each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charging.Realizing circuits is simp, low cost, and charging effect is very good, including high security,little time-consuming ,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users.Keywords:The charger;intelligent;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MAX1898目录1 引言 (3)2 方案设计和论证 (3)2.1 设计任务及要求 (3)2.2 方案设计与论证 (4)2.2.1 充电控制芯片的选择 (4)2.2.2 电池充电芯片的选择 (5)3 硬件电路介绍 (5)3.1主控制芯片STC89C52介绍 (5)3.1 STC89C52单片机引脚及说明 (6)3.2 MAX1898特性介绍 (8)3.2.1 MAX1898芯片引脚及说明 (8)4 系统软件设计和调试 (11)4.1 单元电路设计 (11)4.1.1 单片机模块电路 (11)4.1.2 充电器充电控制电路设计 (12)4.2 总电路设计 (12)5系统程序设计 (13)5.1 程序设计概述 (13)5.2 程序流程图 (14)6 系统硬件设计和调试 (17)6.1 电路图设计介绍 (17)6.2 硬件电路制作 (18)6.3 系统电路软、硬件连调 (20)总结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1 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快速发展对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手机充电器外壳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手机充电器外壳设计

手机充电器外壳设计作者姓名: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摘要计算机仿真设计是制造业中的新型手段,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系统控制的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性比较逼真的模仿。

它是一种描述性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某一过程和某一系统的模式,来描述该过程或该系统,然后用一系列有目的、有条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刻画系统的特征,从而得出数量指标,为决策者提供有关这一过程或系统得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

运用计算机软件对运动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从而验证、修改、优化设计方案,使得以前需要组织研究团队,进行复杂设计计算,制造物理样机验证结果的设计过程大大简化,节约成本。

下面我们通过pro\E对手机充电器外壳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设计及三维建模。

关键词:三维建模仿真技术AbstractComputer simulation design is new in manufacturing, which means to apply a computer system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ehavior and participation of control system for dynamic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comparative lifelike imitation. It is a descriptive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By establishing a process and a system model, to describe this process or the system, then use a series of purpose, conditional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to depict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 thus draws quantitative index for decision makers with this process or systems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as decision theory basis.Using computer software means of movement and dynamics simulation, which testified, modify, optimizing design scheme, making that need to be organized research team, before the complex design calculation, manufacturing physical prototype design of the results of the validation process, saving cost greatly simplified. Below we through the pro \ E of cell phone charger shell structure design, parameter design and 3d modeling.Key words: 3d modeling,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前言 (1)绪论 (2)1 手机充电器简介 (2)2 电话的市场调研 (4)3 手机充电器的市场走向................................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动车充电器毕业论文设计

电动车充电器毕业论文设计

电动车充电器毕业论文设计一、选题依据与意义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电动车充电器(EV充电器)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设计一款高效,快速充电,性价比高的电动车充电器是现代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发展前景。

本篇毕业论文将以此为主题,设计一款高性能的电动车充电器,力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作出贡献。

二、研究目标1、通过对电动车充电器的研究,深入了解充电器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从而为设计提供参考和基础。

2、设计一款高效、快速充电,性价比高的电动车充电器,提高产品竞争力。

3、通过实验测试,验证充电器的性能,改进优化设计。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电动车充电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现有的充电器进行了解和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需求。

2、对电动车充电器的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如充电时间、电池安全、能效等,确定了设计方案。

3、完成充电器的电路设计,包括直流变换器、控制模块等,进行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

4、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和PCB布线设计,进行PCB制作和充电器组装测试。

5、对充电器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优化设计方案。

四、研究结果与展望经过研究和实验,本论文设计了一款高效、快速充电,性价比高的电动车充电器,该充电器具有以下特点:1、可适应不同型号和不同电压的电动车电池充电需求,充电效率高。

2、控制模块采用负反馈控制,能够快速响应电池电压变化,保证电池充电安全。

3、充电器外壳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质,散热效果良好。

未来,随着电动车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动汽车的市场增长,充电器的功能和性能还需不断改进和提高。

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电动车充电器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该行业的稳定发展。

太阳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太阳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太阳能蓄电池系别: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p1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学号: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1)第一章课题研究背景 (1)1.1当前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1)1.2发展太阳能的意义 (2)1.3光伏发电的特点 (2)第二章课题方案设计 (3)2.1 本设计的总体思路 (3)2.2太阳能充电器 (4)第三章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分析 (4)3.1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4)3.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5)3.3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特性及影响因素 (6)3.3.1光伏电池的主要参数 (6)3.3.2太阳的光照强度对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 (7)3.3.3温度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 (8)3.4本系统所采用的光伏电池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太阳能蓄电池摘要污染和能源趋势紧张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能量大、利用经济、清洁环保等优点。

因此,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设计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太阳能充电控制,通过对蓄电池充电,满足小功率用电器的供电需求。

本文重点研究了用34063实现太阳能充电控制技术.34063是一单片双极型线性集成电路,专用于直流--直流变换器控制部分。

片内包含有温度补偿带隙基准源、一个占空比周期控制振荡器、驱动器和大电流输出开关,能输出1.5A的开关电流。

它能使用最少的外接元件构成开关式升压变换器、降压式变换器和电源反向器。

关键词:34063、线性集成电路、振荡器、驱动器第一章课题研究背景1.1当前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能源犹如人体的血液。

能量以电的形式出现,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和基础。

人们总是尽可能把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使用,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

但是随着电能比例的提高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一方面,用于发电的传统一次能源如煤、石油等的储藏量有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目前人类所利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正在逐步消耗,能源危机已经发展在人类面前。

太阳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太阳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1.2.2 太阳能电池组件
一个太阳能电池只能产生约 0.5V 的电压, 远远低于了实际应用所需要的电压。 为了满足实际应用所需,就需要把太阳能电池连接成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含 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这些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一个组件上,太阳能电 池的标准数量是 36 片(10cm×10cm),这意味着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大约能产生 17V 的电压,正好能为一个额定电压为 12V 的蓄电池进行有效充电。 通过导线连接的太阳能电池被密封成的物理单元被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具 有一定的防腐、防风、防雹、防雨等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系统。当应 用领域需要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而单个组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把多个组件组成太 阳能电池方阵,以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 组件的电气特性主要是指电流—电压输出特性,也称为 V-I 特性曲线,如图 1-1 所示。 特性曲线可根据图 1-1 所示的电路装置进行测量。 特性曲线显示 V-I V-I 了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的电流 Im 与电压 Vm 在特定的太阳辐照度下的关系。 如果太阳能电池组件电路短路即 V=0,此时的电流称为短路电流 Isc;如果电流开 路即 I=0,此时的电压称为开路电压 Voc。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等于流经该 组件的电流与电压的乘积,即 P=V×I。 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压上升时,例如通过增加负载的电阻值或组件的电压 从零(短路条件下)开始增加时,增加的输出功率亦从 0 开始增加;当电压达到 一定值是,功率可达到最大,这是当阻值继续增加时,功率将跃过最大点,并逐 渐减少至零,即电压达到
1.3.2 铅酸蓄电池工作结构及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呈深棕色;负极 ,成青灰色。将活性物质调成糊状填充 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的纯铅(Pb) 在栅架的空隙里并进行干燥即形成极板。 将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可获得 2V 左右的电动势。为了增大 蓄电池的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在每个 单格电池中,正极板的片数要比负极板少一片,这样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 负极板之间,可以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 铅酸蓄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就是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电池内 储存起来,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外系统。其充电和放电过程是通 过电化学反应完成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充电:2PbSO 4 +2H2 O= PbO2 +Pb+2H 2 SO4 (电解池) 阳极:PbSO4 + 2H2 O- 2e - === PbO2 + 4H+ + SO4 2阴极 : PbSO4 + 2e - === Pb + SO4 2放电:PbO2 +Pb+2H2 SO4 =2PbSO4 +2H2 O(原电池) 负极 : Pb + SO4 2- - 2

智能充电器毕业设计

智能充电器毕业设计

智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背景和介绍:现代社会日益普及各种智能移动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充电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传统的充电器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充电速度慢、充电不稳定、过度充电等。

因此,设计一款高效、智能的充电器对于满足人们的充电需求非常重要。

本文提出一款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旨在解决现有充电器存在的问题。

方案:1. 采用快充技术,提高充电速度。

快充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设备充电,同时也能够保持充电稳定,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本设计方案采用快充技术来提高充电速度。

2. 引入智能控制系统,达到自适应充电。

该系统能够智能调节电流、电压等参数,根据设备的需求进行充电。

此外,智能控制系统还可避免过度充电等问题,保护设备的电池寿命。

3. 具备多重保护功能,确保充电的安全。

充电时可能会出现过电流、过温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设备和使用者造成危害。

因此,本设计方案还加入了多重保护功能,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温度保护等,确保充电的安全。

4. 稳定可靠的外部电源和充电线材。

在保证充电器内部电路设计的同时,外部的电源和充电线材也至关重要。

本设计方案将选择稳定可靠的产品,并采用高质量的线材,以确保充电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实施:为实现这一设计方案,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确定充电器的电路图和元件,采用适宜材料。

2. 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充电器的智能控制和保护功能。

3. 确定充电器的机械构造和外观设计,选择合适的电源和充电线材。

4. 进行充电器的制造和测试,完善不足之处。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证明了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该充电器通过快充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多重保护功能等,能够快速、稳定、安全地为各种智能移动设备提供电力支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绪论 (1)2、塑件的工艺分析 (3)2.1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 (3)2.2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3)2.3工艺性分析 (3)3、初步确定型腔分型面及型腔数目 (4)3.1方案的确定 (4)3.2确定型腔分型面及型腔数目 (5)4、注射机的选择 (6)4.1塑件体积的计算 (6)4.2计算塑件的质量 (6)4.3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 (6)4.4浇注系统的体积 (7)4.5 注射机选择 (7)5、浇注系统的设计 (9)5.1主流道的设计 (9)5.2分流道的设计 (10)5.3分型面的选择设计原则 (11)5.4浇口的设计 (12)5.5冷料穴的设计 (13)6、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3)6.1型腔、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13)6.2侧抽机构设计 (14)6.3模架的选择 (16)7、导向机构的设计 (16)7.1导柱的设计 (16)7.2导套的结构设计 (16)7.3推出机构的设计 (17)8、冷却系统的设计 (18)8.1塑件在硬化时释放的热量1Q (19)8.2冷却水的体积流量V (19)9、模具排气槽的设计 (20)10、校核 (20)11、总结 (23)致谢 (244)参考文献 (255)充电器外壳注射模设计1、绪论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塑料模具的发展异军突起,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的地位日益显著。

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所占比重也逐渐增加。

塑料模具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在家用电器,电子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

塑料模具向大型,微型,精密三个方向发展。

在大型塑料模方面,可生产6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建筑型材及大屏幕等离子彩电外壳。

模具重可达10-20吨。

尤其国外大型塑料模具开发技术更为先进。

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能生产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和精密仪器零件。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预计到2010年,在建筑与建材行业方面,塑料门窗的普及率为30%,塑料管的普及率将达到50%,这些都会大大增大对模具的需求量。

模具行业实现工业化和商品化生产,是制造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标志。

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涉及机械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冶金与材料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专业范围。

塑料模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汽车生产,通讯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电工机械产品,航天器材,建材等等对塑料注射模具、挤出模具、吸塑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加,塑料模具的发展要求也日渐提高。

模具行业的生产小而散乱,跨行业、投资密集,专业化、商品化和技术管理水平都比较低。

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产品更新换代快,对模具的需求量加大。

一般模具国内可以自行制造,但很多大型复杂、精密和长寿命的多工位级进模、大型精密塑料模、复杂压铸模和汽车覆盖件模等仍需依靠进口,近年来模具进口量已超过国内生产的商品模具的总销售量。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模具工业面临着进一步技术结构调整和加速国产化的繁重任务。

因此我希望将来能从事塑料模具行业的,选择了注射模具毕业设计课题。

CAD/CAM技术,PROE、UG造型,计算机编程并由数控机床加工已是当前主要技术,加工中心,电火花加工,慢走丝快走丝是当前的先进加工手段。

CAE软件的应用更为模具的设计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我国模具行业将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目前,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和军工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用模具成型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比拟。

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开发能力。

我国模具行业日趋大型化,而且精度将越来越高。

10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μm,现在已达2-3μm。

不久,1μm精度的模具将上市。

随着零件微型化及精度要求的提高,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公差就要求在1μm以下,这就要求发展超精加工。

我国模具行业要进一步发展多功能复合模具,一套多功能模具除了冲压成型零件外,还担负叠压、攻丝、铆接和锁紧等组装任务。

通过这种多功能的模具生产出来的不再是成批零件,而是成批的组件,如触头与支座的组件、各种微小电机、电器及仪表的铁芯组件等。

多色和多材质塑料成形模具也将有较快发展。

这种模具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今后在不同领域将得到发展和应用。

随着热流道技术的日渐推广应用,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约制件的原材料,这项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发展很快,已十分普遍。

国内热流道模具也已经生产,有些企业已达30%左右,但总的来看,比例太低,亟待发展。

随着塑料成型工艺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工艺的模具将随之发展。

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能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

使用模具标准件不但能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而且能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同时,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人们要求模具的生产周期越短越好,因此开发快速经济模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例如研制各种超塑性材料来制作模具;用环氧、聚酯或在其中填充金属、玻璃等增强物制作简易模具。

这类模具制造工艺简单,精度易控制,收缩率较小,价格便宜,寿命较高。

还可用水泥塑料制作汽车覆盖件模具。

中、低熔点合金模具,喷涂成型模具,电铸模,精铸模,层叠模,陶瓷吸塑模及光造型和使用热硬化橡胶快速制造低成本模具等快速经济模具将进一步发展。

快换模架、快换冲头等也将日益发展。

另外采用计算机控制和机械手操作的快速换模装置、快速试模装置技术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随着以塑料代钢、以塑代木的发展和产品零件的精度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塑料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其精度和复杂程度也将随着相应提高。

2、塑件的工艺分析2.1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该塑件材料选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及表面硬度,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能。

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

密度为1.02~1.05g/cm³。

ABS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水、无机盐、碱和酸类对ABS几乎无影响。

ABS 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烃类溶剂,但与烃长期接触会软化溶胀。

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ABS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连续工作温度为70ºC左右,热变形温度为93ºC左右,且耐气候性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发脆。

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高,故塑件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ABS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

2.2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该塑件尺寸中等,整体结构较简单.多数都为曲面特征。

除了配合尺寸要求精度较高外,其他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但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再结合其材料性能,故选一般精度等级:IT5级。

2.3工艺性分析为了满足制品表面光滑的要求与提高成型效率采用点浇口。

该浇口的分流道位于模具的分型面上,而浇口却斜向开设在模具的隐蔽处。

塑料熔体通过型腔的侧面注入型腔,因而塑件外表面不受损伤,不致因浇口痕迹而影响塑件的表面质量与美观效果。

塑件的工艺参数:干燥条件:80~90℃ 2小时成型收缩率:0.4~0.7%模具温度:25~70℃(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融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成型温度:200~240℃注射速度:中高速度注射压力:500~1000bar3、初步确定型腔分型面及型腔数目3.1方案的确定方案一:一模两腔,购塑件平行放置,方向相反以便侧向抽芯。

浇口设在零件的上表面,使用定距拉杆加导柱和弹簧,确保第一次分型面在定模座板和中间板之间分开,凝料先被拉断。

第二次分型而在动模板和中间板之间分开,以便取出制品。

这样分型有利于模具加工、注射、排气、脱模,同时使得操作简单方便。

方案二:一模两腔,两塑件平行放置,方向相反以便侧向抽芯。

浇口设在零件的下表面,浇口道从推杆旁边进去,即做成潜伏浇口。

但由于制品较高,流道太长,容易有浇注不足的现象发生。

使用定距拉板分型自动脱落凝料和制品。

但制品是壳体,下表面有台阶,而且多加两块推板使得本来就很长的流道加长,浇注不足的可能性就更大。

方案三:一模两腔,两塑件平行放置,方向相反以便侧向抽芯。

仪用热流道,可以消除废料的产生,但流道过长加热较复杂,而且ABS塑料流动性较好易产生涎流现象,改用PP等其它符合热流道的塑料,不仅塑性能不能满足制件功能要求,而且增加生产成本。

结合塑件注射可行性和经济性,对比以上3个方案,本次设计选择方案一。

3.2确定型腔分型面及型腔数目模具上用以取出制品及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而称为分型面,在制品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成型时分型面的形状和位置,否则无法用模具成型。

因侧向合模锁紧力较小,故对于投影画较大的大型制品,应将投影面积大的分型面放在动、定模的合模主平面上,而将投影面积较小的分型面作为侧向分型面。

本模具的分型而选择在塑件的大平面处。

采用一模两腔结构(如图3-1)。

图3-1一模两腔图4、注射机的选择4.1塑件体积的计算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直接可查询到塑件的体积 V=85.8cm 3 浇注系统的体积:V2=8.84mm 3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体积为V=85.8*2+8.84=180.44cm 34.2计算塑件的质量塑件体积:V=85.8cm 3 , 查手册取密度ρ=1.05g/cm 3塑件质量:根据有关手册查得:ρ=1.05g/cm 3所以,塑件的重量为:M=V ×ρ=85.8×2×1.05=180.18g 4.3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根据 1p km m n k-≤ 得 1p nm m m k +≥k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p m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cm з或g;1m -浇注系统凝料量,cm з或g ;m -单个塑件体积或质量,cm з或g ;4.4浇注系统的体积根据设计要求,其初步设定方案如下图4-1。

图4-1 浇注系统示意图根据浇注系统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直接可查询到塑件的体积V=8.84cm3。

4.5注射机选择注塑机的分类方式很多,目前尚未形成完全统一标准的分类方法.常用的说法有:(1)按设备外形特征分类:卧式,立式,直角式,多工位注塑机;(2)按加工能力分类:超小型,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注塑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