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学习塞罕坝精神 建生态文明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https://img.taocdn.com/s3/m/c03bc1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1.png)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塞罕坝精神是指在艰苦条件下,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精神风貌。
塞罕坝是中国最大的人工造林基地,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标杆之一。
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使我们的国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迈上新的台阶。
首先,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塞罕坝地区曾经是沙漠化严重的地方,几十年的生态建设,使得这片土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借鉴塞罕坝精神,我们可以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增强自己的环境意识。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全社会的保护环境的氛围。
其次,塞罕坝精神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的造林工程是一个极具科技含量的工程,需要运用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态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例如,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土地的植被覆盖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植被退化问题,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再次,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塞罕坝的生态建设不仅仅改善了环境,还为附近的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借鉴塞罕坝精神,可以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既能实现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最后,弘扬塞罕坝精神可以提高国际影响力,为国家外交做出积极贡献。
塞罕坝的生态建设成果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希望借鉴中国的经验,进行类似的生态建设。
通过大力推广塞罕坝精神,可以使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综上所述,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迈上新的台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共同创造一个美丽的家园。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 保护生态环境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 保护生态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c6dfec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f.png)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塞罕坝林场是中国最大的人工造林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防沙治沙带状绿洲之一。
多年来,塞罕坝林场不仅成功地治理了沙漠化,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了弘扬塞罕坝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弘扬塞罕坝精神,首先表现在对环境的保护。
塞罕坝地处沙漠边缘,短缺的水资源和恶劣的气候环境一度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
但是,正是由于塞罕坝人植树造林,使得这里不仅防治沙漠化,还成为了绿洲,让人们得以在这片沙漠上居住和生活。
这为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即要深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保护。
其次,弘扬塞罕坝精神还表现在强烈的奉献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
在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过程中,那些植树造林的工人们,不计报酬,不论艰苦,跨越了贫困和环境的巨大障碍,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默默奉献。
在当前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增添一份温暖。
最后,弘扬塞罕坝精神还表现在坚韧不拔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在塞罕坝林场的发展过程中,那些参与者不断地自我超越,向艰难困苦屈服,持续关注国家和人民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这种精神也是当今社会中所需要的,只有我们能够鼓励自己坚韧不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综上所述,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助于我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发扬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成为奉献、创新、坚韧不拔和自我超越的新时代人。
因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发扬这种精神,在当前环境恶劣、愈加注重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发挥我们的主动作用,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的共同责任,更是具体而微的日常行动。
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从维护环境意识的培育和改善环境的具体行动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环保意识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比如通过学校课程、环保主题活动和家庭教育等,让年轻一代树立起“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关于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
![关于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5fd2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8.png)
关于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塞罕坝精神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它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由于林地遭受过度采伐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北方生态环境岌岌可危。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塞罕坝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工作,赢得了一场生态保护战役。
塞罕坝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奉献和坚持。
在塞罕坝的林业工作者们看来,造林不仅仅是一项职责,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他们愿意扔掉浮躁和功利,选择默默奉献,为改变北方贫瘠的生态环境付出自己的努力。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不懈地挥洒汗水和热血,最终创造了塞罕坝这个绿色奇迹。
塞罕坝精神也是对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在林地复绿过程中,塞罕坝的林业工作者经历了一次次的艰辛和困难。
然而,他们始终以极大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将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放在首位。
无论是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是经济利益的诱惑,他们始终能够坚守初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永不放弃,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塞罕坝精神还展示了团结和协作的力量。
在塞罕坝的造林过程中,林业工作者们相互扶持、共同合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集体力量。
他们共同面对挑战,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最终创造了北方生态环境的奇迹。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林业工作者之间,也影响了更广泛的社会范围,激发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综上所述,塞罕坝精神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情感力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奉献和坚持,才能改变现实的困境;只有肩负起责任和担当,才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向塞罕坝精神学习,秉持其精髓,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 保护生态环境600字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 保护生态环境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987e42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7.png)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生态环境600字
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塞罕坝是大清帝国灭亡的象征,在其中流露出的叹息,使我们明白社会发展必须秉承关注生态环境的原则。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传统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可怕的气候变化,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全民参与环保的意识。
要立即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强化环境监测与预警,提升环境执法能力,建立环境犯罪案件的严肃处置等。
其次,要落实“绿色发展”,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
可以创新环境技术,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淘汰老旧设备,解决地方多个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并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模式。
此外,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要从源头上加强环境教育,强化环境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推行节能减排等,让市民了解环境保护,并实施“节约用水,爱护资源”等动员方案,让社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只有把思想转变为行动,科学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实践,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一个崭新的自然环境。
申论素材塞罕坝精神作文
![申论素材塞罕坝精神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3e20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c.png)
申论素材塞罕坝精神作文塞罕坝精神是指我国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坚持厉行勤俭、尊重科学、关爱后代、与人为善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源自于建设者们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治理和造林工作的奉献精神,也体现了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涿鹿县境内,地处太行山脉北麓,气候多变,土地贫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塞罕坝一直是黄土高原的代表地区,沙漠化和土地荒漠化严重,这给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然而,面对这些艰巨的环境挑战,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没有退缩,反而选择了战胜困难的道路。
通过多年的努力,塞罕坝林场逐渐变得郁郁葱葱,绿草如茵。
建设者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攻克了一个个难题,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和造林工作。
他们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和种植,使得塞罕坝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同时,他们也深知保护生态对于后代子孙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注重后代利益,切实践行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勤奋和坚守。
建设者们在塞罕坝的艰苦环境中,每天默默耕耘、辛勤劳动,他们不畏艰辛,勇攀高峰。
同时,他们也顽强地抵抗了来自外界的质疑和困扰,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不论是风沙日夜穿梭、或是极端天气带来的危险,塞罕坝的建设者们都坚守在岗位上,延续了塞罕坝精神的传承。
塞罕坝精神在当代社会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正处于环境挑战的时代,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
而塞罕坝精神所强调的勤奋、科学、后代利益和善良的品质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倡导的。
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总之,塞罕坝精神是我们学习和弘扬的精神风貌。
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像塞罕坝的建设者们一样,坚持勤奋努力、尊重科学、关爱后代、与人为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传承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
![传承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54725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31.png)
传承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传承塞罕坝精神:坚守与奉献的力量》塞罕坝,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以前只知道它是一片广袤的林场,但真正接触后,才深刻感受到那隐藏在一草一木中的伟大精神。
去年我有幸去塞罕坝游玩。
刚到那,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满眼都是那望不到边的绿色林海,风吹过时,树叶沙沙作响,就像在演奏一场大自然的交响曲。
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老护林员,他黝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叫刘大爷,跟塞罕坝打了几十年的交道。
刘大爷跟我聊起了过去。
那时候的塞罕坝啊,就是个荒沙地,风沙特别大。
他刚来这儿的时候,住的是简陋的窝棚,吃的也不好,条件非常艰苦。
但是他们这些人心里就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这片沙地变成绿洲。
他们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扛着树苗往山上走。
那山路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倒。
可大爷说,就算摔倒了,也得把树苗紧紧抱在怀里,这树苗就是他们的宝贝呀。
种树可不容易,不仅仅是挖坑种苗这么简单。
种下去之后还要悉心照料,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让树苗夭折了。
刘大爷他们一天天守着这些树,看着它们一点点长高,就跟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似的。
有一年啊,干旱得特别厉害,好多树苗都快干死了。
刘大爷和同伴们急得不行,他们一桶一桶地从老远的地方挑水来浇树。
那肩膀被扁担磨得又红又肿,可是谁都没有喊过一句累。
几十年过去了,塞罕坝变了样。
这片森林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挡住了风沙,也涵养了水源。
塞罕坝的成功,靠的就是像刘大爷这样的人们。
他们坚守在这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虽然不用像刘大爷他们那样去种树造林,但是塞罕坝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传承的。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像他们当初种树遇到恶劣天气一样,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有坚守下去的毅力。
在团队合作中,也要有奉献的精神,就像他们为了这片森林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样。
传承塞罕坝精神,就是要让这种坚守与奉献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下去,创造更多的“塞罕坝奇迹”。
《塞罕坝精神:平凡中的伟大》塞罕坝这个名词,在没深入了解之前,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地理书上毫无生气的概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生态文明建设(二)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生态文明建设(二)](https://img.taocdn.com/s3/m/eb029ba5f121dd36a32d8245.png)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生态文明建设(二)详情公布如下,听说各位在备战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最近在闹文荒,关于公务员考试怎么复习?下面提供申论备考范文,积累一句都能提分。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藐视自然,违背规律,大自然的报复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袭来: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
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最近处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仅40多米。
有人形象地打比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味索取资源,带来的是短期利益,失去的是永续发展,吞下的只能是“两山皆失”的双输恶果。
生态恶化,警钟骤响!造林绿化,势在必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土绿化。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
其后,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实地踏察,选址于塞罕坝。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塞罕坝林场承担四项重任: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55年前的那个秋天,369名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党委书记,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
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续写“绿色奇迹”
![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续写“绿色奇迹”](https://img.taocdn.com/s3/m/da5e153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5.png)
弘扬塞罕坝精神续写“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典范例。
1962年建场以来,塞罕坝人伏冰卧雪、犨路蓝缕,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我们应当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艰苦奋斗、再接再厉,守护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泰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切实创造无愧时代、无愧使命、无愧人民的崭新业绩。
忠于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要义,必须对党忠诚、坚守理想。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初期,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上坝,开始了“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伟大征程。
“绿了荒原白了头”,服从组织安排、牢记组织重托、坚定忠诚于党始终是贯穿塞罕坝建成全过程的响亮音符。
岁月不语,山河为证,经过近一甲子的艰苦行军,塞罕坝人终于谱写出沧海桑田的壮丽长歌。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绝对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上认同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新思想新理念;在政治上依靠党,对标对表先进典型,紧紧跟随组织步伐;在工作上服从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讲条件地执行组织的要求决定,切实当好理想信念的忠实维护者和坚定践行者。
艰苦奋斗是塞罕坝精神的鲜明特质,必须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
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在克服困难、艰苦奋斗过程中取得的。
实际上,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密码”。
从焦裕禄在黄河故道种泡桐,到杨善洲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再到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他们都传承着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崇高精神。
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牢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树立砥砺奋斗的精神风貌,把埋头苦干作为第一准则,把无私奉献作为最大追求,不断增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切实为党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 保护生态环境600字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 保护生态环境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894692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7.png)
申论热点: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生态环境600字
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生态环境,这正是我们应有的使命。
塞罕坝位于环渤海地区,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森林保护区。
古老的传说讲述着塞罕坝的故事:虔诚的大叔、勤劳的小哥们奋发图强,把他们的精神弘扬到每一个故事中。
他们用他们的努力砍树种树,翻土耙草,建设完善了自然保护系统;他们向
世人宣扬着塞罕坝精神: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回归到现实,我们都看到了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悲惨局面,我们更应该重拾塞罕坝精神,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考虑到这些生物的特点,再结合当地环境,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其次,林业要合理经营,避免因过度采伐而破坏生态平衡;此外,人们应该减少污染源的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后,宣传教育推广应该落实到位,要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这一精神激励和感染更多人。
塞罕坝精神这一切,显而易见,保护生态环境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我们付诸实践,让它落地生根,让这股精神传遍千家万户,挥洒社会的每一处角落。
在此,我们郑重宣布: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决心传承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素材
![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19881b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2.png)
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素材【素材一】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塞罕坝精神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奋斗精神,它源自于中国河北省的塞罕坝林场。
这个林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混交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旱地人工林之一。
在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严峻的生态环境下,塞罕坝林场的干部职工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成功建设了一块硕果累累的绿洲,塞罕坝精神也由此而来。
【素材二】塞罕坝精神的内涵与特点塞罕坝精神体现了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在林场建设的过程中,职工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挑战,通过不懈努力,打造出一个生态良好、生机勃勃的森林景观,使得荒漠得到了有效治理。
塞罕坝精神还具有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特点,林场职工积极探索亲近自然、繁衍生态的新模式,实现了从困苦走向富裕、追求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身。
【素材三】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意义塞罕坝精神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塞罕坝精神展现了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品质,激励人们在追求目标与梦想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百折不挠。
其次,塞罕坝精神强调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勇于担当,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塞罕坝精神也是一种团结奋斗、互助共赢的精神,它呼吁社会成员相互支持、携手前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素材四】发扬塞罕坝精神的途径与方法为了发扬塞罕坝精神,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文艺作品、媒体报道等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塞罕坝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培养,将塞罕坝精神纳入教材,在学生中培养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品质。
此外,还应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行动,为塞罕坝精神的普及落地创造更好的条件。
【素材五】塞罕坝精神在其他地区的借鉴和应用塞罕坝精神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其他地区借鉴和应用。
特别是一些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破坏较大的地域,可以借鉴塞罕坝精神中坚持不懈、自主创新的精神,通过工作中的艰辛努力,还原自然、修复生态。
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
![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a1ca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1.png)
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精神指导方针。
它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一种精神状态。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绿化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和实践丰富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追求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指导思想。
塞罕坝是我国北方的一片贫瘠山地,由于长期的滥砍滥伐,导致土地荒芜,生态破坏严重。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治理沙漠、绿化荒山的战斗中。
他们以塞罕坝为代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人民至上。
在塞罕坝,干部群众面临着极其艰难的环境,但他们不畏艰险,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绿化荒山、治理沙漠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实际行动回报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科学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重要内容。
在绿化工作中,塞罕坝倡导科学规划,注重科技创新,采取合理的植树技术和育苗方法,提高绿化成效。
他们重视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注重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绿化恢复生态平衡,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重要要求。
塞罕坝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他们还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绿色意识强烈、热爱大自然的青年人,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塞罕坝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在新时代,我们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我们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同时,我们也要倡导绿色发展,培育绿色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总之,塞罕坝精神是中国绿化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和指导方针,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勇敢奋斗。
塞罕坝申论作文
![塞罕坝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e4b4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4.png)
塞罕坝申论作文
在塞罕坝,绿色奇迹悄然诞生,无声无息地改变了这片土地的面貌。
曾经的贫瘠荒漠,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繁茂的森林,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个绿色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个平凡的人们默默努力的结果。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叫做塞罕坝人的勤劳的农民。
他们投身于造林事业,把沙漠变成了林海,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果实。
他们冒着酷暑和严寒,在土地上翻耕、种植、浇水。
他们的双手硬化了,他们的背驼了,但他们从未放弃,他们坚信着一片土地的力量,坚信着绿色的奇迹必将到来。
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塞罕坝人终于看到了属于他们的希望。
他们种下的每一棵树都生根发芽,每一片绿叶都掩盖了曾经的荒凉。
林海如黛,温润了他们的心田,也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绿色的奇迹不仅给了塞罕坝人丰饶的土地,还带来了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向塞罕坝,希望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农民们也从种树中获得了收益,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色奇迹的背后,是一种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塞罕坝人没有放弃,他们相信只要坚持走下去,就能够迎来胜利的曙光。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绿色奇迹。
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奇迹。
只要我们用心去种植,用汗水去浇灌,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让我们向塞罕坝的农民们致敬,向他们的勤劳和坚持致敬。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更多的地方充满绿色的奇迹,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美丽。
塞罕坝精神申论大作文
![塞罕坝精神申论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a2d5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f.png)
塞罕坝精神申论大作文在大家心中,塞罕坝的名字不只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这种精神蕴含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创新进取的精神内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回顾历史,当初修建塞罕坝林场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恶劣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土地和缺乏人力物力等。
然而,塞罕坝人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顶住了风吹雪打、严寒饥饿的苦痛,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塞罕坝精神还体现了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
塞罕坝的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植被稀少,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等问题一直是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塞罕坝人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通过艰苦努力,采用各种创新方法,改良土壤,引进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推广先进的育林技术,最终实现了塞罕坝的绿意盎然。
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教给了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塞罕坝精神还寄托着一种创新进取的精神。
在建设塞罕坝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是简单地种植树木,而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和科学研究。
他们引进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深入研究树木的生长规律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控,使得塞罕坝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
这种创新进取的精神,启示我们要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总的来说,塞罕坝精神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以塞罕坝精神为榜样,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拼搏,不断创新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无数个塞罕坝的绿洲中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2018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学习塞罕坝精神 建生态文明
![2018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学习塞罕坝精神 建生态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80d8734f3c1ec5da50e270ee.png)
2018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学习塞罕坝精神建生态文明热点背景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弘扬塞罕坝精神不仅是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
55年,112万亩人工防护林,绿色产业收入占50%以上,林场职工收入不断增加......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
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人用忠诚和执著凝结出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连日来,“塞罕坝精神”“塞罕坝奇迹”等热词,不断被各大媒体反复提及,引起舆论强烈反响。
综合分析[权威论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
——习近平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习近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习近平[辩证看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能够兼得。
当前,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使广大人民的健康受到威胁,也大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用‘绿色发展’理念,有力地回应了人民内心期待,为推进美丽中国真正开出的对症下药良方,表明未来的中国将通过绿色发展,探寻出一条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生态文明建设(一)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生态文明建设(一)](https://img.taocdn.com/s3/m/d1078a2ca32d7375a4178045.png)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生态文明建设(一)详情公布如下,听说各位在备战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最近在闹文荒,关于公务员考试怎么复习?下面提供申论备考范文,积累一句都能提分。
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林海苍翠连绵,松树咬定青山,绿草如茵铺展,野花芬芳斗艳……盛夏酷暑时节,我们从北京驱车向北400多公里,来到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
心,顿时静了、醉了。
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
五十五载寒来暑往,一代代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在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今天的塞罕坝,是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
从卫星云图上看塞罕坝112万亩人工防护林,这一片深绿,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这万顷林海,和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
在国家的重要生态区位上,塞罕坝人肩扛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
偿还生态历史欠账,创造人间绿色奇迹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一代代塞罕坝人顽强地扎下根来,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种下恢复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塞罕坝机械林场(以下简称塞罕坝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
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
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末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 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 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4a70233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4.png)
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近年来,绿色经济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弘扬塞罕坝精神则是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动力。
塞罕坝位于中国河北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人工退耕还林工程,也是中国生态治理和林业事业的一枚世界名片。
塞罕坝精神在实践中形成,包含了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塞罕坝林场的宝贵财富,更是全国各地建设绿色经济所必需的引领力量。
弘扬塞罕坝精神对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弘扬担当精神。
塞罕坝林场在当时国内外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坚定信念,勇于担当责任。
这种担当精神在建设绿色经济中至关重要,只有敢于担当,才能推动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弘扬担当精神还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绿色发展中,共同推动全社会的转型。
其次,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充分展现了艰苦奋斗的力量。
在当时的条件下,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面临着自然环境、资源短缺、技术难题等诸多困难。
然而,他们始终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最终实现了绿色经济目标。
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在建设绿色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绿色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再次,弘扬自强不息精神。
自强不息是塞罕坝林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塞罕坝林场曾遭受过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从不轻言放弃,不断奋进。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建设绿色经济中尤为重要,只有坚定不移地奋斗,才能迈向绿色经济建设的新高度。
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具备这样的精神品质,才能应对各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对绿色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只有深入了解绿色经济的概念和价值,才能更好地推动其发展。
其次,要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提高绿色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传承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
![传承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c7fe0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6.png)
传承塞罕坝精神申论作文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片神奇的绿洲——塞罕坝。
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绿,都像是大自然颁发给人类的勋章,而背后的塞罕坝精神,更是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去传承。
塞罕坝,曾经那可是个“问题少年”般的存在。
风沙肆虐,荒无人烟,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灾难现场”。
可是,塞罕坝人就像一群超级英雄,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他们面对的困难就像游戏里的层层关卡,一个比一个难。
恶劣的自然条件就像大反派,时刻准备把他们的努力“拍死在沙滩上”。
但是呢,塞罕坝人没有丝毫退缩。
这些塞罕坝的建设者们,就像一群固执的艺术家。
他们不在乎外界的质疑,一门心思地就想把这片荒漠变成绿色的天堂。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树苗种了死,死了再种,他们就像一群不服输的孩子,非要跟这片土地较个真儿。
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简直比老黄牛还牛。
塞罕坝精神的内涵,那可丰富得很呢。
它首先是一种奉献精神。
塞罕坝人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他们放弃了城市里的舒适生活,跑到这荒郊野外,一待就是几十年。
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塞罕坝的未来。
这精神,值得我们这些天天喊着“生活不易”的现代人好好学学。
我们很多时候,稍微做点事就喊累,和人家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再说说创新精神。
塞罕坝的造林不是简单地把树苗一插就了事。
面对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塞罕坝人不断地摸索、创新。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在未知的造林领域开辟新的道路。
这种创新精神,在我们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太重要了。
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日常工作学习中,要是没有创新,就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
我们传承塞罕坝精神,可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
就像要把大象装进冰箱一样,得一步一步来。
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有塞罕坝人那种吃苦耐劳的劲头。
不管是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还是难缠的客户,都要像塞罕坝人面对风沙中的树苗一样,精心对待,不轻易放弃。
在生活里呢,也要学会奉献。
现在很多人都太自我了,总是想着自己能得到什么。
塞罕坝精神的申论作文
![塞罕坝精神的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773d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f.png)
塞罕坝精神的申论作文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林场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代表了辽宁省塞罕坝地区人民所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
这种精神的核心是顽强拼搏、团结奋斗、艰苦奋进、自力更生。
塞罕坝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塞罕坝林场30多年建设历程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人民奋斗精神的一个缩影。
首先,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顽强拼搏。
在建设林场的过程中,塞罕坝人民遇到了无数困难和挑战。
他们面对的是光秃秃的黄土地,缺乏水源和基础设施。
然而,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带着信念和梦想,毫不畏惧地投身于艰苦的劳动和植树造林的事业中。
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重重困难,实现了塞罕坝林场的腾飞。
其次,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奋斗。
在党的领导下,塞罕坝人民形成了一支团结奋斗的队伍。
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为实现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而努力。
正是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使得塞罕坝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逐渐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再次,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进。
塞罕坝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建设林场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塞罕坝人民始终保持着艰苦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的工作。
他们愿意吃苦、承受艰辛,为了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和发展,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勇往直前。
最后,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
在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过程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他们没有指望外界的援助和支持,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和发展。
他们坚信自己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就能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总之,塞罕坝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奋斗和探索的精神风貌。
在今天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塞罕坝精神,坚持顽强拼搏、团结奋斗、艰苦奋进、自力更生的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做出自己的贡献。
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 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 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eb06f6d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6.png)
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申论范文: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塞罕坝精神的弘扬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参考。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人工造林基地。
在上世纪50年代初,塞罕坝还是一片荒芜贫瘠的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不到5%。
然而,在塞罕坝造林工程的推动下,这片土地上如今已经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
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塞罕坝精神的引领。
在塞罕坝工程展开之初,塞罕坝精神就一直是指导工程建设的核心理念。
塞罕坝精神主张追求卓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塞罕坝的干部职工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甚至是生命危险,毫无怨言地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努力。
他们以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合作,不断寻求适应环境、适应当地条件的造林技术和管理方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塞罕坝精神的核心要义之一是追求卓越。
在整个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塞罕坝的干部职工们始终保持着对质量的高标准要求。
他们通过科学选址、科学造林、科学经营的方式,确保了森林的高质量生长。
塞罕坝的造林成效不仅在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这一点为我们在建设绿色经济中弘扬塞罕坝精神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另外,塞罕坝精神还强调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在工程实施初期,塞罕坝的干部职工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他们没有退缩也没有推脱责任,勇敢地承担起了困难和风险。
正是因为他们的担当精神,塞罕坝的造林工程在艰难险阻中取得了成功。
在绿色经济的建设中,我们也需要具备敢于担当的品质,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承担责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塞罕坝精神还倡导勇于创新的精神态度。
在仅有的资源条件下,塞罕坝的干部职工们不断探索、试验新的造林技术和管理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
申论作文塞罕坝精神范文
![申论作文塞罕坝精神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0e06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e.png)
申论作文塞罕坝精神范文中国的塞罕坝精神是一种伟大的奋斗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影响。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是我国重要的植树造林基地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林之一,塞罕坝是中国人民艰苦努力和无畏奋斗的象征。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正值粮食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的时期。
塞罕坝的地理条件恶劣,全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夏季短暂却气温骤降,寒冷而干燥。
然而,党和政府意识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决定在塞罕坝进行植树造林。
这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但中国人民并没有退缩,而是奋起直追。
面对坚冰和荒漠,塞罕坝勇敢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行动。
从上山前基地住地块到下山后基地住地块,从平原上到山地区域,塞罕坝人壮胆困难,奋勇扶上。
他们倾注全民的热爱和努力,超过了2亿亩的土地植树种草,为原本贫瘠的土地注入勃勃生机。
他们不怕艰险,不惧风雪,奋力开展各项绿化工程,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塞罕坝精神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更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塞罕坝人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如贫瘠的土壤、饥饿和寒冷的天气等。
然而,他们不畏艰险,坚韧不拔。
他们聚集个人的力量,凝聚集体的智慧,共同奋斗,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塞罕坝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塞罕坝地区,它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努力奋斗的榜样。
许多地方模仿并学习塞罕坝的经验,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此外,塞罕坝精神还影响到了其他领域,如科技创新、扶贫事业等。
中国的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塞罕坝精神,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创新突破,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塞罕坝精神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只有勇往直前,不畏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国家建设中,我们都需要坚持塞罕坝精神,勇敢面对挑战,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态度。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社会的进步。
塞罕坝精神将继续激励和鞭策我们,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学习塞罕坝精神建生态文明
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套试卷,跟申论同步。
均为客观性真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内容来看,“省级以上”总题量为135道,“副省及以下”总题量130道。
主要差别在数量关系题和资料分析题。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稳固下来,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
下面,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背景链接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
……查看详细>>
综合分析
[权威论述]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
——习近平
……
[辩证看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
……
[当前我国生态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能源资源约束强化。
人多地少、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保障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我国相当部分的城市达不到新的空气质量标准。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较大面积、较长时间、较高污染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这也再次凸显了我国大气污染形势的严峻性。
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
……
[生态文明建设滞后带来的影响]
因为资本短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以廉价的生产要素,即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为筹码吸引外资,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尽管这种“以市场换资本”的方式让
外企纷至沓来,驱动了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但也让国人遭受耕地锐减、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之痛。
长此以往,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在全球化市……
……查看详细>>
参考对策
中公教育总结:
第一,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坚持使命至上。
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践行“三严三实”,慎始慎终、慎独慎微,涵养操守、端正品行,正确对待名誉地位、利益得失、进退去留,切实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坦荡做人、谨慎用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第二,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矢志艰苦创业,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
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绿色传奇。
塞罕坝人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天斗,战胜风雪干旱自然灾害;与地斗……
……查看详细>>
文章素材
文章精彩标题示例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主色调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文章精彩开头示例
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创业史,对于以“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塞罕坝精神,我们要大力宣传与弘扬,将之树立为站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典型。
弘扬塞罕坝精神,不仅要礼赞,更要在实践中践行,要把塞罕坝人涌现出的可贵精神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使全国涌现更多的塞罕坝,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从“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
……查看详细>>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