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通安全中驾驶员的心理因素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及预防(2篇)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及预防心理活动制约着行为结果,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活动与安全行车有密切关系。
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易导致车辆肇事的不良心理主要有:好胜心理行车时争强好胜,爱与人比高低。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表现为超速抢行,强行超车,开英雄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应付,导致事故。
表现心理遇到熟人、亲朋好友,心情格外兴奋,想“露一手”,不该快的,开得飞快,不该多载的,却严重超载,把交通规则忘得一干二净,往往肇事之后,后悔莫及。
急躁心理遇有天公不作美、事不顺心、车不争气、时不等人等情况,又急又躁,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驾车如飞,抢行抢超。
这种心理是安全行车的大敌,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十次肇事九次快,心情急躁事故来。
”赌气心理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超车时前车不让、被人甩了方向、车被他擦挂或夜间行车对方不关远行灯等等,如果遇上这些情况,就气从心来,火冒三丈,殊不知:“气是事故根,十赌九丧生。
”负重心理因家庭出现矛盾、亲人发生病灾、本人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等原因,导致驾驶员思想负担过重、情绪低沉、思维迟钝、往往是手握方向盘,思想开小差,事故也就再所难免。
过瘾心理换了新车和开上高档车,有种骄傲感,头脑易发热,遇到较好路段,油门一踩到底,然而一遇到紧急情况,措手不及。
即使是在高速公路上,因高速行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侥幸心理遇有危险复杂路段、不良天侯、车带故障或酒后驾驶,本应谨慎驾驶或改道而行或耐心等待或排除故障再行,却自恃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硬抢硬过,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麻痹心理在熟悉的路段,经常跑的区域和较好的路段上往往容易放松警惕,粗心大意,心不在焉,满以为很有把握。
岂不知,正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造成多少车毁人亡的悲剧。
效防心理见同事、朋友车开得快未出事,心理羡慕,不考虑自身素质,盲目效仿。
你跑得快,我跟得紧,你一小时到达目的地,我决不六十一分到,其结果往往是厄运难逃。
浅谈驾驶员心里因素与行车安全
编号:AQ-JS-01571(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浅谈驾驶员心里因素与行车安全On drive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driving safety浅谈驾驶员心里因素与行车安全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在交通业发达的今天,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随之加快,人们对汽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
汽车有它有利的一面,但是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我们更要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如何保证安全驾驶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一幕幕交通事故,一次活生生血的教训,使我们引以为戒,在教训的背后,不由地引人深思,人为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超载、违章、麻痹大意等,有的在驾校学完就疯狂上路,还有的根本就没有上过驾校,驾驶技能不过关,盲目上路行驶,遇到复杂的情况时,处置不恰当引发交通事故。
驾驶技能固然重要,可是安全驾驶心理因素的成熟与否更为重要,驾驶员如何对待和克服驾驶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保证行车安全,与驾驶员的安全心理和安全态度、动机有很大关系,应当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用心探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途径,文明行车,安全行车。
浅析驾驶员安全心理因素与行车安全的关系心理因素为何会在驾驶员行车过程中为什么会引发交通事故呢?这来源于驾驶员行车时对现年购车信息的处理和判断。
驾驶员通过视觉、触觉等器官从交通环境中获得各种信息,经大脑处理,作出判断,然后再支配手、脚去操纵汽车,使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志,在道路上行驶,如果在信息的搜集、处理判断和操作上某一环节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浅谈驾驶员心理与行车安全
浅谈驾驶员心理与行车安全汽车驾驶员的心理对行车平安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从我们对近几年车辆事故的剖析来看,由于驾驶员的心理问题酿成的交通事故高达80%,汽车驾驶员在参加道路交通的过程中,面对我国目前这种混合交通的路情,即使是一个具有娴熟驾驶技术、丰富驾车阅历和良好心理素养的驾驶员,也会因遇到险情而吓出一身冷汗。
但往往心理素养好的驾驶员遇险面能排难,而心理素养差的驾驶员遇险而不知所措,驾驶员的心理素养与运动员的心理素养一样,心理素养好的就临场发挥得好,心理素养差的临场就发挥得差。
现就谈谈和的一点看法:一是要有平安行车的自信念。
不少司机说手握方向盘,脚踏鬼门关。
这句话除说明驾驶汽车这一高速运输工具具有肯定的危急性外,还流露出一种驾车的恐惊感,驾驭汽车的自信念不足。
当你问起驾驶员:你一生驾车能保证行车平安吗?几乎会众口一词地回答:很难保证。
不少驾驶员还不知道,一个优秀的驾驶员,都是靠自信念,靠本身的顽强的意志,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才达到平安的彼岸的。
缺乏自信念,意志动摇的人,在遇到意外状况时,不能当机立断,镇静自若,也就不能最终保证行车平安。
因此,对驾驶员要加强自信念和意志品质的培育,以保证行车平安。
二是驾驶员的心情要稳定。
驾驶员心情与心境的好坏,与平安行车亲密相关,心情不好往往会失去理智。
乐观的心情可以明显提高人的活动力量,开心的心情使人朝气蓬勃,精神焕发。
驾驶员带着开心的心情上车,就会有助于观看,认真思索,精确推断,对详细驾驶操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反应快速,动作灵敏等,对平安行车很有关心。
消极心情,哀痛心境刚会导致精神不振,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懒于观看,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很简单发生交通事故。
驾驶员在驾车中要时刻掌握好自己的心情,做到乐有所恃,哀而有节。
汽车驾驶员最忌讳发脾气,赌气,斗气,要忍一时之气,才能免百日之忧。
驾驶员每天都与人,路打交道,每天遇到的状况许多,注意培育自已的克制力,时刻做到不带思想心情开车,这是确保行车平安的心理基础。
驾驶员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
在交通系统中,驾驶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交通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驾驶员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紧张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驾驶员心理素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即为紧张情绪。
紧张情绪包括焦虑、恐惧和愤怒等各种不良情绪。
这些情绪不仅会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还会导致决策能力下降和反应速度变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驾驶员在紧张情绪下容易产生干扰,导致目光不集中、不愿意与其他驾驶员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这会增加驾驶员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冲突风险,并导致潜在的交通事故。
二、自信心对驾驶行为的影响与紧张情绪相对应的是驾驶员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驾驶员对自己驾驶技能的信心和自我评价。
良好的自信心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平,同时还能够增加驾驶员对潜在危险的警觉性。
然而,过高的自信心也可能导致驾驶员对自身能力的过于自信,从而产生不理性的行为和高风险的决策。
这样的行为可能会给驾驶员和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潜在的危险。
三、压力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驾驶员通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和时间压力等。
这些压力可能会对驾驶员的情绪和理性思考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压力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和反应能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引发焦虑和愤怒等不良情绪。
这些情绪会影响到驾驶员对道路情况的判断和对危险的应对能力。
四、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改善策略为了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进而提升交通安全水平,以下是几项有效的改善策略:1. 提供专业的驾驶员培训: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素质培训,帮助驾驶员了解和掌握理性思考、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技巧。
这样可以增强驾驶员面对各种驾驶情况时的心理适应能力。
2. 建立健康的心理支持体系:构建驾驶员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包括提供咨询服务、心理疏导和心理辅导等措施。
交通安全的驾驶员心理素质与情绪管理
交通安全的驾驶员心理素质与情绪管理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在日常道路行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压力,因此,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够帮助驾驶员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交通状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驾驶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1. 长时间专注能力:驾驶车辆需要长时间的专注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驾驶员提高专注度,减少分心和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保持对道路状况的敏感程度。
2. 应急处理能力: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需要快速做出反应。
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冷静应对,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避免意外的发生。
3. 压力抗性:驾驶过程中可能遇到交通拥堵、违规驾驶、其他驾驶员的不理解或敌对等各种挑战,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抵抗各种压力,不受情绪干扰。
二、驾驶员情绪管理的重要性1. 情绪与驾驶行为的关系: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行为举止。
例如,愤怒和焦虑可能导致驾驶员冲动驾驶,过度超速,从而增加事故的风险。
因此,驾驶员需要学会合理管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2. 情绪管理的技巧:良好的情绪管理可以通过一些实用的技巧来实现。
驾驶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情绪:a. 做深呼吸:当感到压力和紧张时,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紧张感。
b. 音乐放松法:选择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来放松自己,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c. 积极思考: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驾驶员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驾驶员可以告诉自己:“我能够应对这个情况”,“我会保持冷静”。
d. 寻求帮助:如果驾驶员感到情绪无法控制,可以寻求专业帮助,例如心理咨询师或驾驶员培训课程,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e. 保持生活平衡:压力不仅来源于驾驶过程,还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有关。
驾驶员需要确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保持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以提高整体心理素质。
三、结论在道路上保持交通安全需要驾驶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
驾驶员个性心理特征与交通安全
驾驶员个性心理特征与交通安全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交通工具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决策,从而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神经质、外向性和责任心等个性心理特征的角度,探讨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首先,神经质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性,具有较高的神经质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紧张和敏感。
在驾驶过程中,神经质较高的驾驶员更容易因为外界刺激而分心甚至惊慌失措,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此外,神经质较高的驾驶员在遭遇紧急情况时,往往更难保持冷静和正确的应对方式,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因此,降低神经质对驾驶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学习放松技巧等方式来改善。
其次,外向性是指一个人的社交倾向程度,具有较高外向性的人喜欢社交和刺激,同时也喜欢冒险和追求新奇。
在驾驶中,外向性较高的驾驶员更容易冲动,喜欢高速行驶、超车和闯红灯等危险行为,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此外,外向性较高的驾驶员也更容易追求刺激和冒险,可能会选择驾驶时操控性能较高的车辆,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外向性较高的驾驶员来说,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对于交通安全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最后,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后果的负责程度。
具有较高责任心的驾驶员更重视道路交通安全,更注重遵守交通规则和规范。
他们将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放在第一位,从而减少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与此相反,责任心较低的驾驶员更容易忽视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要求,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提高驾驶员的责任心对于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增加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加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方式来提高驾驶员的责任心。
综上所述,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神经质、外向性和责任心等个性心理特征都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决策,从而威胁到交通安全。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及预防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及预防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不良心理的产生往往会导致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错误判断、决策不当,从而增加事故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及预防措施。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焦虑情绪:驾驶员可能会因为行车压力、时间紧迫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容易影响驾驶技术和注意力,增加事故的概率。
2. 激进驾驶心理:一些驾驶员可能存在激进驾驶的心理,喜欢超速、变道频繁等。
这种心理容易导致危险驾驶行为,增加事故的发生率。
3. 疲劳驾驶心理:长时间的驾驶会导致驾驶员疲劳,疲劳驾驶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
为了预防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量,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和时间压力。
2. 培养正确的驾驶态度: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驾驶员正确的驾驶态度,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冷静等。
3. 鼓励驾驶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驾驶员保持良好的饮食、睡眠和运动习惯,避免疲劳驾驶。
4.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为驾驶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员工辅导等,帮助他们排解压力和焦虑。
5. 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驾驶行为。
总之,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正确的驾驶态度、鼓励健康生活习惯、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加强监督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驾驶员的不良心理,提高行车安全性。
驾驶员心理与行车安全
驾驶员心理与行车安全概述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在行车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反应时间和决策能力,从而对行车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驾驶员心理与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以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驾驶员心理状况对行车安全的影响1.注意力集中能力:驾驶者在驾车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来处理各种信息。
心理疲劳、精神压力等因素会降低驾驶者的注意力集中能力,从而增加事故的风险。
2.反应时间:心理状况不良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较长,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反应,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3.决策能力:驾驶员在面临突发情况时需要迅速做出正确决策。
心理压力和焦虑状态可能导致驾驶员犹豫不决,无法做出最佳决策,从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驾驶员心理调节方法为了提高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该学会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1. 正确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驾驶员应该积极面对驾驶中的问题,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
•学会接受挑战:面对不同的驾驶情境,驾驶员应该积极应对,不要退缩或者逃避。
2. 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休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提高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和反应能力。
•均衡的饮食:驾驶员应该注意饮食的均衡,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3. 有效的应对压力方法•深呼吸:当驾驶员感到压力和紧张时,可以暂停一下,深呼吸几次来放松身心。
•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驾驶员可以在心中暗示自己:“我能够应对任何突发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减轻压力。
4. 学会情绪管理•积极的情绪表达:驾驶员应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将情绪转化为驾驶中的冲动行为。
•妥善处理冲突:遇到与其他驾驶员的冲突时,应保持冷静,遵守交通规则,以避免激化矛盾。
结论驾驶员心理对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正确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应对压力方法以及良好的情绪管理,驾驶员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行车安全。
驾驶员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的关联
驾驶员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的关联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安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人们普遍关注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而驾驶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驾驶员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本文将分析驾驶员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的关系,探讨心理健康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善驾驶员心理健康的建议。
一、驾驶员心理健康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驾驶行为的安全程度。
心理健康不良的驾驶员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驾驶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2. 冲动和侥幸心理:心理健康不良的驾驶员可能会在道路上表现出冲动和侥幸心理,盲目超车、超速行驶或违反交通规则,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3. 情绪失控:驾驶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或者其他驾驶员的不文明行为,心理健康不良的驾驶员容易情绪失控,产生冲动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改善驾驶员心理健康的建议为了保证驾驶员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交通安全水平,有以下建议:1.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要求驾驶员定期接受心理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驾驶员的心理问题。
2.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驾驶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3.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举办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创造良好的驾驶环境,减少驾驶员情绪失控和冲动行为的发生。
5. 建立心理支持体系:建立驾驶员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包括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中心等,为驾驶员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有效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结论驾驶员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是指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避免和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能力,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车、路三个方面。
一、人因素1. 驾驶员的心理状态驾驶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心情不好、精神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因素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反应能力,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心理因素需要通过心理调节和适当的休息来提高行车安全。
2. 驾驶员的健康状况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会影响他的行车安全。
缺乏睡眠和过度疲劳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和反应迟钝等现象。
而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会影响驾驶员的行车能力以及对周围状况的感知能力。
3. 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和素质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和素质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在遇到不同的情况时,能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反应,而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驾驶技巧的驾驶员,则能更好地保障行车安全。
二、车因素1. 汽车的机械状况汽车的机械状况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车辆的刹车、转弯等系统如果不正常,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因此,定期进行汽车维修保养和检查,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配件,是保障驾驶安全的必要措施。
2. 汽车的质量汽车的质量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之一。
越高品质的车辆,在保障行车安全方面的性能就越优秀,因此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员应该选择质量好的汽车。
三、路因素1. 道路环境道路环境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道路类型和不同的路况都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
路面坑洼、路障、积水等问题都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驾驶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路况调整驾驶速度和方式,调整好距离和车速,保障行车安全。
2. 天气情况天气状况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恶劣的天气,如雨雪、大风等,会影响车辆的视野和行驶路线,驾驶员需要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减速慢行,确保行车安全。
影响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因素研究
影响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汽车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然而,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本文将围绕这些因素展开探讨。
一、驾驶员的心理因素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
疲劳、压力、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反应能力,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疲劳驾驶是近年来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焦虑和压力也会使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精力开车,因此在驾驶前应该确保自己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以确保行车安全。
二、交通基础设施因素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道路的宽窄、坡度、弯道等都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同时,交通标志、信号、路面标线等交通指引设施也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这些设施设计不当或是运维不到位,就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反应,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机动车因素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对机动车的使用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机动车的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而驾驶员的驾驶技术、驾驶习惯、安全意识等也是这些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如果驾驶员技术不够娴熟或者驾驶习惯不好,就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天气因素天气因素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之一。
雨、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车辆的控制难度加大,驾驶员的视线也有所受影响,这都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交通基础设施、机动车因素以及天气因素都会影响行车安全。
驾驶员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提高驾驶技术,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和机动车的技术标准,以保障交通安全。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是一个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包括驾驶员自身因素、交通环境因素以及车辆因素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因素展开分析,介绍它们对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影响,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安全驾驶知识和技巧。
一、驾驶员自身因素1. 身体状况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对行车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处于疲惫、疾病或者饥饿状态下的驾驶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问题,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驾驶员在上路前应确保自己处于良好的身体状态,并且避免长时间疲劳驾驶。
2. 心理状况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也会对行车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焦虑、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干扰驾驶员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驾驶员在行车前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心平气和、沉着冷静。
3. 技能水平驾驶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熟练掌握驾驶技能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驾驶技能,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超速、酒驾等危险行为。
二、交通环境因素1. 路况路况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道路的平整程度、路面的湿滑程度、路面的坡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驾驶员在行车时应根据实际路况调整车速,谨慎驾驶,避免因为路况不熟悉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2. 天气恶劣的天气条件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雨雪天气下路面湿滑,能见度低,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驾驶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应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并且根据情况打开雨刮器、车灯等设备,提高可见度。
3. 交通情况交通情况的复杂程度也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
在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上,驾驶员需要不断观察周围车辆的行驶状态,保持距离,防止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在繁忙的交通路段要保持高度警惕,谨慎行驶。
三、车辆因素1. 车辆技术状况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汽车发动机、制动系统、轮胎、灯光等部件的良好运作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驾驶员应经常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例如检查机油、制动油、轮胎气压等,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
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目前,交通平安管理已成为各级平安管理的重点。
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
日常生活中交通平安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掌握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需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养关。
由于稳定的心理素养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平安行驶不行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平安。
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分析,把握每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利于车辆调度,削减因驾驶员心理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有心情、留意和意志三项心理特征是最常见的,它直接影响着机动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所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一、依据“心情”表现,把握驾驶员的心理特征机动车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都会对自己四周的环境表现出自己的心态。
开心、忧愁、绝望、哀痛、恐惊、苦恼等各种不同的心情和情感变化,是外部大事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系列内变过程之后消失的表情,当受到刺激时一般是通过面部、动作、眼神等表现出来。
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当驾驶员心情开心、满足时能感到心情舒服、心理舒适,对事物的观看和推断具有乐观的促进作用,经常表现出感受力强,勤于观看,反应快速,推断精确,动作灵敏,这就是常说的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有利于车辆行驶平安。
反之,要产生忧愁、恐惊、苦恼等心情波动时,则感受力下降、精力分散、懒于观看思索,开起车来胆大气粗,易开“英雄车”、“霸道车”,一但遇到紧急状况和突发大事时,则反应迟钝,推断失误等不良行为。
足见驾驶员的心情和情感好坏直接影响着行车平安,所以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时,不但要有稳定的“心情”,而且还要有较好的“情感”。
做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感,也就是对待他人礼貌、谦让、关怀交通“弱者”,同时还要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理智感就是擅长查找和发觉各种路面状况及车辆行驶变化的规律以及可能产生的缘由、后果,随时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浅谈驾驶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行车
二、 驾驶员 的意志与安全行车
意志是 自觉地确 定 目的, 由目的支配调节行动 , 从而实现这一 目的的 心理过程。 意志品质的主要表现有意志的 自觉性 、 果断性、 坚韧性、 自制性 。 行车中, 驾驶 员应 自觉遵章守法 , 明行车 , 文 自觉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 ”“ 、价 值观 ”确保行车安全 。 断性是指在危急情况下 , , 果 能明辨是非, 迅速而合理 地采取行动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品质 。果断 的驾驶员 , 在危急情况下摆脱任 何杂念, 迅速作 出正确选择 , 时采取有效措施, 及 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坚韧 性是指行车中 , 驾驶员应 当长 期保持精力旺盛、 顽强克服各种 困难坚持到 底的品质。驾驶员在行车过程 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困难 , 特别在长时间驾 驶、 疲劳状态下 , 遇到气候的变化、 复杂的路况, 交通繁忙时 , 必须保持精力 充沛, 服诸多困难, 克 确保行车安全 。驾驶员在意志行为过程中, 还必须善 于控制 自己的情 绪, 具有约束 自己言行 方面 的能力 , 在行车 中克服 自己的 不 良习性 , 不急不躁, 遇事冷静 , 保持 良好的心境 , 安全驾驶车辆。
总之, 性格 自制 力强 、 热爱本职工作、 做事认真 负责 、 安全意识高、 反应 敏捷, 这种性格 的驾驶员在行车中能全面观察 、 分析各种复杂路况, 交通信 息。而性格散漫、 马虎、 似是 而非、 没有责任心的人 , 在行车 中就 会粗心大 意, 反应不及 时、 处理不准确, 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 驾驶员的注意与安全行车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和集 中, 而其它对象不予考虑 的 倾 向。 驾驶员在行车 中应注意各种交通情况 , 这对安全行车 是十分必要的。 注意应有 合理的分配注意 的能力 , 以便同时接受几个信息 , 同时完成 几个动作 。行驶中, 驾驶 员分配在各种情 况、 各个 目标的注 意量是不 同的 , 它 受外 部的环境 需要和 内部的动机所 影响, 通常情况下 , 驾驶员分配 的注 意量取决于道路环境, 必须注意与道路有关的因素, 比如行车 中, 注意交通 信号 、 交通标志 、 交通标 线以及道路上 的机动 车动态 、 非机动车动态、 行人 的动态等 , 不必注意 与交通无关的因素, 比如 引人注 目的建筑物或景观 。 驾驶员反应 的快慢 , 注意力极其重要 。 注意力不集 中, 将直接影响行车 安全, 当遇紧急情况 , 就显得措手不及 , 不知所然 。冒险蛮干 , 措施不力, 对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是指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对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反应和处理能力,以及对驾驶任务的认知和情绪状态的调节能力。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本文将从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情绪控制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方面来探讨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一、注意力集中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对路况、交通信号、行人和其他车辆等多个因素进行同时观察和判断。
驾驶员必须保持良好的注意力集中能力,以便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反应,确保行车安全。
如果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发生视线漂移、错过交通信号、忽略他车的行驶等情况,从而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良好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和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来提高。
驾驶员应该避免疲劳驾驶和分心驾驶,合理安排驾驶时间,避免连续高强度驾驶。
此外,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要保持专注,不要过度聊天、听音乐或者使用手机等行为,以免分散注意力。
二、情绪控制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面临的压力和紧张感往往较大,如拥堵、违规驾驶行为等。
如果驾驶员无法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会造成驾驶技术水平下降,冲动行为增加,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合理调节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提高。
驾驶员可以通过舒缓音乐、呼吸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减轻驾驶时的紧张感。
此外,驾驶员也可以参加相关的心理训练课程,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能力。
三、应对危险的能力在道路上,驾驶员往往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如突然变道、紧急制动、急转弯等,这些情况需要驾驶员迅速反应和决策。
如果驾驶员应对危险的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应对危险的能力可以通过多参加驾驶培训和模拟驾驶等方式来提高。
驾驶员可以通过模拟驾驶器材,模拟各种复杂的驾驶情况,加强自己的应急反应和决策能力。
此外,驾驶员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应保持冷静,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判断,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以确保行车安全。
驾驶员心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心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驾驶员心态在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他自己的安全,也会影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因此,了解和培养良好的驾驶员心态对于提升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一、焦虑和压力会分散注意力焦虑和压力是驾驶员常常面临的心理状态。
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驾驶员。
焦虑和压力可能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其对道路情况的观察和反应能力。
因此,驾驶员应学会管理和抗压,保持冷静的心态,以确保驾车时能够专注于道路上的安全。
二、愤怒和冲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愤怒和冲动是另一种可能影响驾驶员安全的心态。
在道路上,驾驶员常常会面临其他驾驶员的不礼貌行为或违规操作,这可能引发驾驶员的愤怒和冲动。
驾驶员在这种心态下,往往会做出冲动的反应,如超速、追逐和急刹车等,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因此,平和的心态对于驾驶员安全至关重要。
驾驶员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冷静,以免因冲动而导致交通事故。
三、自信和沉稳的心态促进安全驾驶相比之下,自信和沉稳的心态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水平。
自信的驾驶员对自己的技术和决策有信心,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和处理紧急情况。
沉稳的驾驶员在驾驶时能够保持冷静,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这种心态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四、积极的态度促进积极的驾驶行为积极的态度对于驾驶员的行为和注意力分配至关重要。
一个积极的驾驶员倾向于遵守交通规则、尊重其他道路使用者并保持谦虚。
这种心态有助于创造和谐的驾驶环境,减少交通事故的风险。
此外,积极的驾驶员更倾向于采取安全的驾驶行为,如避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等。
因此,培养积极的心态对于驾驶员的自身安全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驾驶员的心态对于交通安全具有深远的影响。
焦虑和压力会分散注意力,而愤怒和冲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相反,自信和沉稳的心态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水平。
驾驶员心理与行车安全
驾驶员心理与行车安全引言驾驶员心理状况对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驾驶员心理健康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因为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导致分散注意力、高度紧张或冲动驾驶等不安全行为。
本文将探讨驾驶员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改善驾驶员心理状况的建议。
驾驶员心理状况与行车安全1. 分散注意力驾驶员注意力的分散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散注意力可能是由驾驶员心理上的压力、精神紧张或不良情绪状态引起的。
例如,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接到紧急电话、收到令人沮丧的消息或处于焦虑状态。
这些心理因素会使驾驶员分散注意力,影响其对道路环境的观察和反应能力,从而增加事故的风险。
2. 高度紧张紧张是另一个常见的驾驶员心理状态,通常由交通拥堵、不熟悉的路况或紧急情况引起。
高度紧张会导致驾驶员反应不灵敏、决策迟缓,甚至可能导致关键时刻的失误。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3. 冲动驾驶驾驶员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导致冲动驾驶行为。
例如,驾驶员在愤怒、不满或焦虑的情绪下驾驶,无视交通规则、超速行驶、变道频繁等。
冲动驾驶不仅危及驾驶员自身的安全,也会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潜在的危险。
改善驾驶员心理状况的建议1. 健康生活方式驾驶员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善心理状况。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此外,避免或限制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自我管理技巧驾驶员可以学习自我管理技巧,以应对潜在的心理压力。
这包括深呼吸、放松冥想和积极思考等方法,以帮助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此外,学会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也对改善驾驶员心理状况有帮助。
3. 避免干扰驾驶过程中尽量避免干扰,特别是来自手机、音乐、聊天等干扰因素。
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或关闭,并使用车载蓝牙设备来接听电话,以减少分散注意力的风险。
此外,在行车前安排好行程和路线,提前了解道路状况,可以减少驾驶中的焦虑和紧张。
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分析
参考内容
引言
行车安全是道路交通领域永恒的话题。在影响行车安全的众多因素中,驾驶 员的心理生理反应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驾驶员心理生 理反应特性的内涵,包括其与行车安全的关系及实际应用。
研究背景
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特性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和生理现象, 如警觉性、注意力分配、情绪反应等。这些特性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近年来,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道路交 通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车辆性能方面,驾驶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车辆,确保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 态。此外,驾驶员还应了解道路环境状况,在遇到恶劣天气或复杂道路条件时, 采取相应的驾驶策略和措施,保障行车安全。
总之,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是相互关联的,驾驶员应注重 自身和车辆的安全性能,提高自身的驾驶技能和判断力,以保障行车安全。
2、车辆性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车辆性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车辆的制动性能、转向性能、灯光性能等都 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此外,车辆的维护状况和车龄也会对其性能和安全性 产生影响。
3、道路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道路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恶劣的天气、能见度差的情况下,驾 驶员的视线和判断会受到干扰,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此外,道路的坡度、 弯度、车道宽度、交通流量等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心理生理反应特性
1、警觉性
Hale Waihona Puke 驾驶员的警觉性是指其在行车过程中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敏感程度。驾驶员的 警觉性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驾驶员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注意力分配
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是指其在行车过程中对不同方向、不同车流和不同道路 状况的程度。合理的注意力分配可以提高驾驶员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掌握程度,从 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机动车驾驶人安全心理知识(3篇)
机动车驾驶人安全心理知识近年来,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除了加强交通法规和交通设施建设外,提高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心理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机动车驾驶人安全心理知识。
一、心理特点1.压力应对能力机动车驾驶人工作压力较大,需要在高强度和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下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压力过大会影响驾驶人的决策和判断能力,容易犯错。
2.自信心和自律性机动车驾驶人需要具备自信心和自律性。
自信心能够增强驾驶人在面对挑战时的信心和勇气,而自律性能够使驾驶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纪律,遵守交通法规。
3.耐心和沉着冷静机动车驾驶人需要耐心和沉着冷静地面对复杂的交通环境。
遇到突发状况时,冷静的心态能够帮助驾驶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
二、安全心理知识1.安全意识机动车驾驶人应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始终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要保持对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感和敬畏之心,在实际驾驶中时刻保持警惕。
2.风险意识机动车驾驶人应具备辨别和评估交通环境中的风险的能力,包括交通流量、天气状况、道路条件等。
要能够预见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危机意识机动车驾驶人应具备危机意识,即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要时刻保持警戒状态,提高警觉性和应变能力,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责任感机动车驾驶人应具备一种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驾驶行为直接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规范自己的驾驶行为,并相互提醒、批评和纠正。
5.合理心态机动车驾驶人应保持合理的心态,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和负担,在压力和焦虑时要学会放松自己。
要有耐心和宽容心态,尊重其他交通参与者,不急躁和冲动。
三、培养安全心理的方法1.规范驾驶行为机动车驾驶人应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闯红灯、不违法停车等。
要培养良好的行车习惯,遵循交通规则,不随意变道、拐弯,不强行超车,保持安全距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132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谈交通安全中驾驶员的心理
因素
O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drivers in traffic safety
浅谈交通安全中驾驶员的心理因素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无外乎人、车、路三方面的原因。
交通
事故发生后,一般对车况、路况、天气等外因比较重视,对驾驶员
从具体违章的角度分析比较多,而对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特征方面
研究的较少。
随着交通工程学的逐步重视,分析研究驾驶员的心理
因素,对探索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内在规律性意义重大,从而做
到以预防为主,进一步保证行车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
对驾驶员的抽样访问和一些典型交通事故案例的调查、分析,现对
交通安全中驾驶员心理因素做一浅析。
一驾驶员心理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心理特征主要指驾驶员本身的心理因素以及在特定行车
环境中的心理活动,既有主观上的性格、气质、意志等原因,也包
括在受外界人为或特定环境影响下的情绪反应等,与行车安全的关
系主要有以下表现:
1.1性格与行车安全
不同性格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其导致结果亦不同。
在行车中遇到意外情况时,有的小心谨慎,有的则粗枝大叶;处理问题是有的鉴定果断,有的则优柔寡断;安全意识方面同样有的极为重视,有的满不在乎。
不难想象前者事故率会明显低于后者。
1.2情绪与行车安全
情绪会影响驾驶员的行为,心情愉快、舒畅会精力集中、反应敏捷,提高驾驶潜能;而情绪低落、大喜大悲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势必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而情绪的高低、一个人情绪受外界影响的程度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1.3意志与行车安全
意志也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好的驾驶员应具备遵守交通规则、搞好行车安全的自觉性,同时又要友好的自制能力和韧性。
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之一的“疲劳驾驶”既有可观的“疲劳”,同时也是主观上一直不坚定的具体体现。
二导致交通事故的不良心理活动
实际上,上述驾驶员性格、情绪、意志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即为心理活动,除一些基本的、本能的心理活动外,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一些不良的心理活动有关。
2.1盲目心理
我国的“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机动车实习驾驶员可以按考试车型单独驾驶车辆”。
实习和不经常从事驾驶的驾驶员,虽然具备了驾驶车辆的基本技能,但驾驶技术并不熟练,经验不足,对于复杂的道路情况和车辆性能还缺乏应变能力,并且车瘾大。
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盲目开快车,对由此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这种心理最易发生交通事故。
2.2侥幸心理
有些驾驶员对酒后驾车、闯禁行线、超载、超员等违章行为,心存侥幸,他们总是想碰碰运气。
以为抓不住,及时抓住,自认为有亲戚朋友,在关键部门能够找关系,递个条子、去个电话就能了结。
每当侥幸心理得逞就会更加膨胀,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发生交通
事故。
2.3逞强心理
有些驾驶员特别是年轻的驾驶员,争强好胜,因而当别人的车辆超越自己时,就认为对自己的驾驶技术不服。
于是故意不让或者加速追赶,甚至强行超车后,故意猛打方向或紧急制动,这种情况最易发生交通事故。
2.4逆反心理
认为对个别运管、路政、交警处理违章时的态度生硬、处罚不妥而心怀不满,故意违章以求心理平衡。
2.5保险心理
由于车辆参加保险,有的驾驶员错误的认为投保后就有了后盾,不担心违章肇事后造成的经济赔偿问题,所以开车时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2.6急躁心理
有的驾驶员性情急躁,不管道路状况如何,总是我行我素,遇到交通拥堵,不是依次排对等候,而是见空就钻,这样也容易发生
交通事故。
2.7骄傲心理
有的驾驶员驾龄长,而且从未发生事故,就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超,产生了骄傲情绪,因此放松了对行车安全的警惕性,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1由于以往对交通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对由心里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估计不足,因而要从上倒下,由外及内,有关领导、交警、驾驶员以及教育、宣传等各个方面对该项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作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来对待。
3.2加强驾驶员的心理教育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整个社会要从不同侧面、不同途径开展深入持久地工作。
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安全教育则是驾驶员心理素质、素养提高的一个基本途径,只有树立高度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思想,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能真正从思想上把安全放到首位。
3.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驾驶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社会
重视、大家关心的情况下,驾驶员要坚持不断学习,自觉培养好的性格和顽强的遗志,思想修养不断提高,同时在实践中要锻炼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结语
驾驶员心理因素在交通安全中是一个方面,同时它与其他各方面都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对交通安全引起足够重视,人、车、路高度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做到“珍爱生命,共建美好未来”。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