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城市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
吉林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吉林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8号

吉林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正文:---------------------------------------------------------------------------------------------------------------------------------------------------- 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8号)《吉林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经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1997年3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1997年4月9日吉林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供水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把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严禁浪费用水。
第五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其主要职责是:(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节约用水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组织实施城市节约用水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
(三)编制用水计划及定额,下达城市用水计划,并考核执行情况。
(四)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取用地下水的审核工作。
(五)负责自建供水设施和生产、安装、使用中水设施、节水设施、设备、器具的审批管理工作。
(六)负责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中节约用水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七)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征收各种规费。
《吉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吉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的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及其他各项建设用水,根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工作以及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供水工作实行开源节流并举、利用与重新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厉行节约用水。
第四条省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城市供水工作。
市(州)、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
第五条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承担部分城市供水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监督。
第二章供水水源第六条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总体规划。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八条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该水源地的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护。
第九条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的规定,不得污染水质。
第三章供水工程建设第十条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建设计划进行。
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应与城市发展速度相适应,其建设规模应达到在设施运行后可满足5年以上供水需求的水平。
第十一条城市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城市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应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
禁止设计、施工单位无证或超越资质证书的等级和范围承揽设计、施工任务。
第十三条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吉林市市政供水管理条例(1997修改)

吉林市市政供水管理条例(1997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11.14•【字号】•【施行日期】1994.01.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吉林市市政供水管理条例(1993年9月23日吉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3年11月12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1997年9月25日吉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改1997年11月14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市政供水管理,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政供水和供水设施的管理。
本条例所称市政供水,是指由市、县(市)自来水公司(以下称供水部门)通过市政供水管网向单位或居民(以下称用户)提供的生活、生产等各项用水。
本条例所称供水设施,是指取水头、引水管、泵站、水处理车间、井群、管网、消火栓、闸门、水表、井盖等设施。
第三条市、县(市)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称供水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供水管理工作。
水利、环境保护、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分工配合供水主管部门做好市政供水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政供水部门必须坚持为用户生活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搞好科研,提高水质,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第五条任何单位、个人都要遵守本条例,依法用水,保护水源,爱护供水设施;对违章用水、污染水源、损坏供水设施的行为有权举报、制止。
第二章水源保护第六条供水水源设置防护地带,并按下列规定划分:(一)地表水水源为江河水的,其限制地带界定为取水点上游一千米、下游一百米以内的水域及沿岸;戒严地带为取水点周围半径一百米以内的区域和水厂厂区。
(二)地下水源限制地带界定为取水构筑物周围半径五十米以内的区域。
吉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04修改)

吉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04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5.01.20•【字号】吉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6号•【施行日期】1993.01.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吉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1992年9月14日吉林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92年11月7日吉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1997年3月27日吉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改1997年7月25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2004年12月28日吉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改2005年1月20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生产和使用市政供水、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用水应采用和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二)参与编制并组织实施城市节水规划;(三)按规定编制各类用水定额草案;(四)按职责权限审批、下达用水计划指标和节水计划指标,考核用水计划和节水计划的执行情况;(五)管理城市节水项目发展资金;(六)监督、检查、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七)开展城市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工作;(八)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和经验;(九)指导各县(市)、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水资源【发文字号】吉政办发[2013]47号【发布部门】吉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3.12.09【实施日期】2013.12.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吉政办发〔2013〕4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2月9日吉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第一条为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科学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确保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主要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吉发〔2011〕1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2〕44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政府对各市(州)政府、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政府、公主岭市政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的考核工作。
各市(州)政府对所辖县(市)政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的考核工作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平、科学合理、系统综合、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和奖罚分明的原则。
第四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分级考核制度。
省政府对各市(州)政府、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政府、公主岭市政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由省水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审计厅和省统计局等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长春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长春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4.04.29•【字号】•【施行日期】1994.04.29•【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长春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1994年4月9日吉林省长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4年4月22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1994年4月29日公布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计划用水率三章节约用水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城市人民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节约用水管理。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市政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农业生产使用自建设施供水的除外),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把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我市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凡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市政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用水单位和个人,都有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五条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用水单位,应当搞好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节约用水意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浪费用水的行为都有权监督和举报。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节约用水设施、设备、器具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第七条市公用局是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上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参与编制并组织实施城市节约用水规划,编制各类用水定额草案。
(三)审批、下达用水单位的年度用水计划和节水计划,考核用水计划和节水计划执行情况。
(四)负责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区供水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区供水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25•【字号】吉市政办函〔2022〕36号•【施行日期】2022.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区供水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吉市政办函〔2022〕36号各城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省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全民节约用水意识,推进我市城市供水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吉省价工字〔2001〕39号)及《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及实施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吉省价格〔2014〕147号)等政策规定,现就调整我市城区供水价格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供水价格分类及范围我市城区供水实行分类水价。
根据使用性质分为居民生活用自来水、非居民用自来水、特业用自来水三类。
(一)居民生活用自来水主要指城区居民住宅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水。
(二)非居民用自来水主要指工业、经营服务用水和行政事业单位用水、市政用水(环卫、绿化)、生态用水、消防用水等。
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水,托育机构用水,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托养机构等社会福利场所生活用水,宗教场所生活用水,监狱、看守所用水,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水,盲人创办的按摩院及残疾人创办的具有公益性、福利性且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营场所用水,残疾人利用民用住宅在社区经营的食杂店、修理店、干洗店等用水,以及国家和省、市政府明确执行居民生活类用水价格的非居民用水,按照居民生活类用水价格执行。
(三)特业用自来水主要包括洗浴(含汗蒸、桑拿、水疗SPA等)、洗车、汽车美容、游泳馆、足疗、美容美发、以自来水为原料的纯净水生产、高尔夫球场用水。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吉林市城区地下水管理的通告-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吉林市城区地下水管理的通告正文:----------------------------------------------------------------------------------------------------------------------------------------------------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吉林市城区地下水管理的通告为加强吉林市城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国办发〔2004〕3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城区地下水管理相关事宜通告如下:一、本通告所称吉林市城区地下水管理是指吉林市城市规划区域内地下水的管理。
二、城区地下水的管理实行全面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原则。
三、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城市地下水水质、水量的勘察和评价工作,建立城市地下水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掌握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变化情况,为城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四、凡从事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单位及个人,必须遵守本通告的规定。
五、在市政供水管网到达区域内严禁开采地下水。
对餐饮、洗浴、建筑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一律停止地下水的审批;对已开采地下水井,没有取水许可证的,要予以取缔;对已开采地下水井,有取水许可证的,许可到期后要进行封闭;对已经报废和长期停用的水井,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起用。
六、在市政供水管网不能到达区域内开采使用地下水井的,应将井位、井径、开采量、有关地质水文资料等先报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符合条件的,再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审批。
七、对有取水许可、正在使用的地下水井实行计量收费。
由收费单位安装计量水表,按表计量收费。
对于不安装水表的用户,要依法处理。
八、对使用地下水用户的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委托地下水经营公司收取。
吉林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2023年修改)

吉林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2023年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6.28•【字号】吉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3〕第1号•【施行日期】2023.06.28•【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吉林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2009年3月31日吉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09年5月27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2022年9月20日吉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改2023年5月30日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理,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供水的管理。
第三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供水管理工作。
县(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供水管理工作。
规划和自然资源、水行政、生态环境、价格、卫生健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供水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供水工作坚持合理开发使用水源,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相结合,保证城市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鼓励利用再生水的原则。
第五条城市供水依法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第二章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和水源保护第六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规划和自然资源、水行政和供水等部门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从城市发展需要出发,与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相协调;(二)根据当地情况,科学确定用水水源次序,合理安排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三)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用水。
第八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全文)

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2年3月23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镇饮用水水源是指本行政区域内用于城市和建制镇集中式供水的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井(泉)等生活饮用水地表、地下水源。
第三条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遵循统一规划、保护优先、综合防治、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应当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及水资源综合规划相衔接。
第五条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作为对下级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水利主管部门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国土资源、卫生、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农业、林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城镇饮用水水源,并有权检举污染、占用和破坏城镇饮用水水源的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保护城镇饮用水水源。
对在保护城镇饮用水水源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包括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和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和改革、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卫生等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卫生等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审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吉市政发[2013]9号【发布部门】吉林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7.18【实施日期】2013.07.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吉市政发〔2013〕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2〕4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为目标,以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为重点,突出用水管理和用水过程监控,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因水制宜,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目标。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0.25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4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15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2.5%以上。
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0.06.08•【字号】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3号•【施行日期】2000.06.08•【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由长春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年2月23日通过,经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0年5月26日批准,现予公布施行。
2000年6月8日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地下水。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量水质、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鼓励、支持发明和采用先进的节约用水技术。
第六条市、县(市)、双阳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节约用水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七条市、县(市)、双阳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水资源的产权代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第二章开发利用和保护第八条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按照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进行。
修建取水工程,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其他有关规定。
第九条开发利用地表水,应当保持江河、湖泊合理流量和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保持良好的水域环境。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通知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通知发布机构:吉林省水利厅文号:吉水政资〔2010〕517号发文日期: 2010年08月02日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水利(水务)局,各县(市)水利(水务、水电)局:当前,我省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与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根本改变,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重点,全面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一、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强化水资源配置与管理要以全国水利普查为契机,调查分析本地区各业用水量和需水预测,为即将开展的全省江河水量分配和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做好充分准备。
要以取水许可为重点,规范取用水户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权限、查清越权审批。
对应办理而未办理取水许可的,要进行登记补办。
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
要切实做好水资源规划等基础性工作,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二、落实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逐步建立健全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考核指标,严格用水效率管理,遏制用水浪费。
认真贯彻吉林省行业《用水定额》,加强对高用水行业企业的用水管理,推动企业节水技术改造。
各地要切实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工作。
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水权、水价、水市场、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制度建设。
要根据本地水资源状况和各业用水变化情况,分解、下达年度计划用水指标,规范计划用水的下达程序,提高计划用水的实施效果。
取用水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省有关规定安装经检验合格的取水计量设施,使用先进的节水器具、工艺和设备。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吉市政发[2006]1号【发布部门】吉林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01.23【实施日期】2006.01.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吉市政发〔2006〕1号2006年1月23日)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有关企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我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以人为本的一项紧迫任务。
各有关政府和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加强领导,建立领导责任制,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共同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二、做好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明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根据《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的通知》(吉市政发{2005}5号)要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范围确定为:1. 一级保护区从永庆反调节水库坝址至第一净水厂取水口下游100米之间江面范围;从江湾大桥至第二净水厂取水口下游100米处之间江面范围;从温德河欢喜溪入河口至温德河入江口之间河面范围。
2. 二级保护区(1)吉林江段水域范围:从丰满大坝坝址至永庆反调节水库坝址之间江面范围;从第一净水厂取水口下游100米处至江湾大桥桥址之间江面范围;从第二净水厂取水口下游100米处至清源桥之间的江面范围。
陆域范围:从丰满大坝坝址至清源桥江段两侧环江公路内侧。
(2)松花湖从丰满大坝坝址至沙石浒监测断面整个水域部分及至沿岸山脊线止的陆域部分。
(3)温德河水域范围:从吉林市外环公路温德河过河大桥至欢喜溪入河口。
陆域范围:从吉林市外环公路温德过河大桥至温德河入江口两岸的河滩线以内部分。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吉林省规范水资源管理工作方案

吉林省规范水资源管理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落实水利部关于对2016年度水资源管理专项检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和吉林省审计厅关于2016年第四季度水资源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的报告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资源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
一、开展现状调查,建立健全取水许可及相关管理台账和档案2017年6月底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完成辖区内取水许可现状调查工作,形成调查报告。
并按“一户一档、一份说明”的要求,建立相应档案和台账,规范管理。
调查报告连同电子版一并上报省水利厅。
(一)取水许可管理情况普查。
取水许可管理情况普查包括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等管理情况。
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方面,调查项目是否依法依规开展水资源论证,论证报告书取用水合理性、取水水源和取退水影响论证等主要内容审查把关、审查时限、专家组组成以及审查意见的规范性等。
在取水许可管理方面,调查批复的取水申请相关内容与水资源论证相符性、许可审批时间是否符合相关时限要求等;取水工程或设施验收程序及内容规范性、取水许可证和登记表信息的规范、完整性等;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延续工作、延续取水是否进行评估等;发放的取水许可证和登记录入全国取水许可台账的信息是否一致等。
(二)计划用水管理情况普查。
计划用水管理情况普查主要包括: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取用水户覆盖范围,取用水户上年度用水总结、取水计划申请报送情况,用水计划下达文件、时间等,新增用户纳入计划用水管理情况以及用水计划的合理性、年度用水计划调整情况和是否存在超计划、超定额取用水现象等。
(三)地下水取水工程普查。
按照《吉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政办发〔2015〕72号)要求,开展城市公共管网覆盖范围内已建机井以及农业用水机井普查登记工作,填报机井普查登记表。
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1997年修正)

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1997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11.14•【字号】•【施行日期】1993.07.14•【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1993年7月14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施行根据1997年11月14日吉林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水事活动,必须遵守《水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主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保证重点,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第四条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下级管理必须服从上级管理,部门管理必须服从统一管理。
第五条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对水资源和水工程供水实行有偿使用。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水质。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法》及本办法的贯彻和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水政监察制度,并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事活动实施水政监察。
从事水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建设,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组织和个人以合资、合作、独资以及其他形式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从事防治水害的各项事业。
第九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保护水资源的义务;对破坏水资源、水域、水工程设施等行为,有权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第十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水资源(包括地下水资源)的产权代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
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24年修改)

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24年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30•【字号】•【施行日期】2024.09.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2年3月23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1月22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改根据2024年9月30日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吉林省道路运输条例〉等11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改)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第三章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公布和水源保护区划定第四章城镇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第五章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第六章城镇饮用水水源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镇饮用水水源是指本行政区域内用于城市和建制镇集中式供水的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井(泉)等生活饮用水地表、地下水源。
第三条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遵循统一规划、保护优先、综合防治、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应当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及水资源综合规划相衔接。
第五条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作为对下级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水利主管部门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吉省价工字〔2003〕34号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吉省价工字〔2003〕34号各市、州、县(市)物价局、财政局、水利(水务、水电)局:《吉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同时将贯彻中的有关事项一并通知如下:一、本《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执行。
执行前,各市、州、县(市)要按照《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提出本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征收自备地下水源水资源费标准的意见,并于2003年8月25日前报上一级物价、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届时未提出具体征收标准意见的,按该城市现行公用自来水价格基数和最低控制标准计算上缴额。
二、涉及到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所发生的水资源费,按《办法》规定取水类型标准直接进入原水价格,其中,考虑到影响城市供水成本问题,可相应推迟执行时间,待自来水价格调整时再一并理顺,但执行《办法》规定最迟不得晚于2004年年底。
三、长春市为石头口门水库增容筹资及还贷需要,自筹资金筹足及还贷期满前,每年由水资源费中解决2000万元不变。
涉及上缴省部分,实行先缴后返的办法。
其余部分均按本《办法》规定执行。
吉林省水利厅2003年8月13日吉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有效保护,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满足我省国民经济和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维护国家对水资源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吉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吉林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3号

吉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正文:---------------------------------------------------------------------------------------------------------------------------------------------------- 吉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3号)《吉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由吉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于1996年11月20日通过,经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1997年3月28日批准,现予公布施行。
1997年4月22日吉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管理。
第四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对水资源实行有偿使用。
第六条各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地下水资源,参与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和规划,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勘查、监测、统计、分析及开发利用监督管理。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城市节约用水、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其它有关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分工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通告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通告
【法规类别】水资源
【发文字号】长府发[1999]37号
【发布部门】长春市政府
【发布日期】1999.06.01
【实施日期】1999.06.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通告
(长府发[1999]37号)
为了加强我市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市政府决定对全市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凡在我市市区内(双阳区除外),利用水工程或者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通告。
二、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原在长春市城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办理的《取用城市地下水审核书》、《建井证书》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自行废止。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取水技术资料或者文件,到长春市水利局重新办理取水登记,申领取水许可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市城市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
【法规类别】森林资源
【发文字号】吉市政发[1985]18号
【发布部门】吉林市政府
【发布日期】1985.01.26
【实施日期】1985.01.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吉林市城市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
(1985年1月26日吉市政发〔1985〕18号)
第一章总则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凡本市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二条农灌用水由水利部门按有关规定管理。
第三条城市用水由市建委负责管理。
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令;制订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监督检查取水计划执行情
况;对取水单位进行计量收费;参加新建、扩建、改造项目计划任务书关于用水部分的审查工作,总结推广节约用水经验;协调城市生活、工农业各方面的用水要求;统一调度分配城市地面和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取用水情况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等。
第二章地面水管理
第四条凡取用地面水(包括江、河、湖、塘、渠、坝等水源)的单位的所有取水设施(包括泵站、水厂、净化设施、管网等),都要进行登记建档,取水能量的增减,要随时报市水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为城市提供饮用水资源(包括规划中的水源)的取水泵站上游一千米、下游一百米为水源卫生防护区,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其它有关规定,不准设置污染水源的设施,不准停泊装有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或从事有污染的水上作业,不准排弃污水、工业废水、废渣等。
造成城市水资源污染的单位,要限期治理,因污染水源造成损失的,要负经济和法律责任。
第六条各自备水源单位应逐步按区域供水规划统建联营,或与城市公用供水系统联合经营,统一管理。
第七条市区内的所有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建设取水设施(包括泵站、水厂等),城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