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统计年鉴水资源表

合集下载

水文年鉴中编印说明数据统计探讨

水文年鉴中编印说明数据统计探讨

水文年鉴中编印说明数据统计探讨谢运山;马玮【摘要】每年的水文年鉴资料汇编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卷册前面的编印说明每年都需要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复核,但是其中有一些是有规律性的,可以采用编程方式予以解决。

结合几个卷册的有关内容利用VFP编程语言进行编程试算,对其中的资料索引、各参编单位测站数统计和刊印资料站年数统计表的统计、水雨情等方面的资料统计都可以很好的完成,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且程序可以根据各卷册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期刊名称】《吉林水利》【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水文年鉴;汇编:统计;资料整编;VFP【作者】谢运山;马玮【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镇江分局,江苏镇江 212028;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镇江分局,江苏镇江 212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7水文年鉴是按照统一格式要求进行汇编的水文资料,按流域、水系进行卷册分类。

其主要内容包括前面的编印说明、水文水位站一览表、雨量站一览表及分布图、降雨量等值线图、各种月年统计表等以及正文部分的各种整编表项等。

是水文部门将相关水文资料以年鉴的形式进行汇编刊印并保存的重要档案资料。

每年的年鉴资料汇编审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卷册前面的编印说明每年都需要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复核,但是其中有一些是有规律性的,完全可以采用编程方式予以解决,笔者结合6卷6、7、19、20册等卷册的有关内容进行编程试算,完全可以解决其中的数据统计问题,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考虑到VFP数据库管理数据有较强的规律性,且与Excel也有较强的互动性,采用VFP编程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比较方便易行。

基于此,采用VFP软件编程实现年鉴编印说明中的第1部分“各参编单位测站数统计表”、“各参编单位刊印资料站年数统计表”、第5部分的雨情、水情、沙情等统计以及“水位、流量、泥沙、水温资料索引表”和“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含资料索引)”功能。

自然地理吉林省水资源状况

自然地理吉林省水资源状况

自然地理吉林省水资源状况吉林省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概况:吉林省水资源总量为404.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56.57亿立方米,地下水113.18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为65.5亿立方米。

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1.2万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503立方米。

东部的地表水水资源大于西部,东部水资源多为地表水;西部地表水贫乏,而以地下水为多。

以大黑山为界限,东部为足水区,西部为缺水区。

东部水资源量为316.67亿立方米,其中长白山区包括抚松、白山、长白、集安、靖宇、通化、柳河、安图、桦甸、和龙、敦化等地,为水资源丰富的足水区,该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7.9%,水资源量150.12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43.8万立方米,人均有水7329立方米。

中低山丘陵较足水区,包括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不含延吉市)及辉南、东丰、梅河口等县(市)。

该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1%,水资源量153.4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25.8万立方米,人均有水2860立方米;延吉盆地较少水区,面积占全省3.7%,水资源量13.15亿立方米,人均有水1770立方米。

大黑山以西台地、丘陵、平原为缺水区,水资源总量为87.5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1.7%河流状况: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分为松花江水系、辽河水系、鸭绿江水系、图们江水系、和绥芬河水系。

降水量: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6毫米,其中降水量最大的桦甸为769毫米,最小是辉南为66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2%。

水运:吉林省主要通航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图们江和鸭绿江。

一般4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通航期。

全省内河航道1789公里,有内河港口3个(大安港、吉林港、扶余港),年吞吐能力140万吨。

地下水资源:吉林省地下水资源为113.18亿立方米。

以大黑山为界,以东地区地下水储量为61.55亿立方米,以西的中西部丘陵台地平原地区储量为51.63亿立方米。

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6.56亿立方米。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划分及矿产对城市发展影响探讨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划分及矿产对城市发展影响探讨

所致,就其城市的总体特征而言,仍没有脱离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九台市比重过低是
由于该市的煤炭资源(主要是指营城煤矿)已面临完全枯竭状态,其它煤矿的生产规模不大
所影响。蛟河市和松原市从业人员比重低,但是其产值所占比重高,是城市的主导产业。另
外,磐石市铁矿产值在本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确定为金属型资源型城市。表 3 中,和龙、
也是吉林省优势资源,位居全国第 9 位,但每年原油产量在东北三省中并不高,每年只有
450 万吨左右。煤炭产量更是远远低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而且,吉林省每年煤炭缺口大都
从黑龙江、辽宁引进。吉林省人均煤炭、石油占有量也分别低于辽宁和黑龙江。另外,吉林
省煤炭在全国也不具备优势,华北地区是我国的重点煤炭生产基地,特别是山西省产煤量最
采掘业总产 值(万元)
29579 154308 107307
231 35576 24398 11264 28175 32791 28406
占工业总产值 比重(%)
7.4 27.6 27.8 0.5 39.6 37.5 15.8 24.5 40.3 32.1
单位从 业人员
(人) 25570 71562 44229
0
矿产品产量 (万吨)
120
100
80
60
40
矿业产值(亿
元) 20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图 3 吉林省矿产品产量历年变化 图 4 吉林省矿业产值历年变化 资料来源:吉林省矿产资源年报,2003 年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统计指标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统计指标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统计指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水利统计年鉴是中国水利部门每年出版的一本重要统计参考资料,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状况和相关统计指标。

该年鉴包括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数据和指标,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解读,为决策者、研究者以及广大水利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作为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水利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重视。

水利统计年鉴作为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记录和评估工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全国范围内,各级水利部门都积极配合,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确保水资源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统计指标的选择和计算上,也充分考虑了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广泛应用性。

本年鉴的主要统计指标涵盖了水域面积、水系密度、蓄水容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率等关键指标。

通过全面反映中国水利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指导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统计年鉴中还呈现了各个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效益评估结果,以及各项水利政策的重要数据支撑,对于全面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国水利统计年鉴的主要统计指标展开详细探讨,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归纳和分析,以及对现行政策的解读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全面了解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状况的参考。

同时,本文也会探讨一些问题和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中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内容,介绍了中国水利统计年鉴的统计指标,并阐述了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了两个统计指标的详细介绍。

我们将对这两个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和解释,探讨其在中国水利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每个指标将分别进行揭示和解读,并通过数据对比和趋势分析来展示其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吉林省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吉林省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吉林省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摘要:基于吉林省历史统计数据,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吉林省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呈对数或幂函数增长关系。

通过这些量化关系模型,我们可以未来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对吉林省用水情况进行定量的预测。

同时,也可以得出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对城市化发展影响的量化程度。

关键词:城市化;用水量;量化关系模型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1世纪我国的经济增长将继续面临人口问题、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各种严峻挑战。

其中,资源环境问题尤为棘手和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其资源的保有量和环境的安全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能否长久、稳定的发展,因此,对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为内陆近海省份,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人口2729万人,占全国的2.07%。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汽车、石油化工和农产品加工是其支柱产业。

吉林省身担国家粮食保障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任,既要保证农业灌溉用水,同时又要保证大力发展城市化的工业、城市用水。

而吉林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属于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

加之其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导致了水资源利用的许多问题。

吉林省要实现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升,社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解决好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问题。

一、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情况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本文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吉林省水资源公报和统计年鉴。

通过对吉林省城市化及水资源利用情况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如图1所示。

吉林省的水资源现

吉林省的水资源现

吉林省的水资源
水能资源 吉林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56.46万千瓦, 理论电能约400亿千瓦时。水能资源的98%分布在东部山 区的白山、通化、延边和吉林等各市(州),即集中在松 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各水系。 地下水资源 吉林省地下水资源为113.18亿立方米,全 省地下水可表水资源量1613立方米,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表水资源空间分布是由东部长白山 向西部松辽平原区递减。从扶余、长春、长岭以西的白城 地区不足10毫米。年径流深高值区在老岭南和长白山熔岩 台地及张广才岭,年径流深高达500~600毫米,延吉盆 地低值只有100毫米。地表水资源不同时期的变化很大。
吉林地区水资源的主要问题
供需矛盾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 模的不断扩大,我省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 部分地区水资源透支严重。由于地下水赋存分布条件差异 大,加上各地对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和开采量不同,虽然整 体仍有开采潜力,但部分地区超采现象严重。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我省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由东 部长白山区向西部平原区递减。中东部山区河流众多,河 网较密;西部平原区河网稀疏,水量小,利用率低。地下 水资源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其变化周期和幅度与降水 的丰枯变化周期和幅度同步。
流经吉林省的河流
我省为河源省份,流出省境的水资源相对较多,而流入省 境内的水资源相对较少。年均流出省境和流入省际、国际 界河的水量达338亿立方米,主要从第二松花江、松花江 干流、图们江、鸭绿江、牡丹江和浑江流出;流入省境的 水量仅为30亿立方米,主要是从洮儿河和西辽河流入我省。 我省嫩江过境水资源丰富,年均约为240亿立方米。
吉林省的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
吉林地区的水资源现状
全省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量为398.83亿立 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44.17亿立方 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3.60亿立方米,不 重复计算量为54.6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为15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3,世 界的1/5。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评价,我省属于中度缺 水地区。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

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

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

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

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

吉林省统计年鉴

吉林省统计年鉴

每年净增11.2万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12.20 10:19:252003年吉林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吉林省老龄化的程度还将迅速加剧。

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吉林省的老年人口究竟有多少?素质如何,生活状况怎样?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为研究吉林省老年人口状况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本文据此对吉林省老年人口的规模、结构、素质以及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

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达307.7万人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307.7万人,占总人口的11.33%。

老年人口比2000年增加56.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1.2万人。

从年龄构成看,2005年吉林省老年人口中,低龄老年人口(60-69岁)为184.4万人,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98.0万人,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为25.3万人,分别占全省老年人口的59.94%、31.85%、8.21%。

与2000年相比低龄老年人口比重下降2.36个百分点,中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1.46个百分点,高龄老年人口上升0.90个百分点。

低龄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中、高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说明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虽然目前低龄老年人口占绝对比重,但未来吉林省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为严峻。

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二、43.73%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生活在城市的为113.5万人,占36.89%;生活在镇的为59.6万人,占19.38%;生活在农村的为134.6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43.73%。

说明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占多数。

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老年人口在养老、医疗和生活照料等方面面临更大的难题。

因此,吉林省老年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老年人口的城乡构成单位:万人,%三、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提高较快(一)文盲率下降,识字率上升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文盲率(老年文盲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8.90%,比2000年下降4.63个百分点。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8:历年水环境情况统计(2000-2017)(一)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8:历年水环境情况统计(2000-2017)(一)
年份
中国历年水环境情况统计(2000-2017)(一)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7701 26868 28261 27460 24130 28053 25330 25255 27434 24180 30906 23257 29529 27958 27267 27963 32466 28761
7308
65850
2310.4
0
2186.2
6963
62674
2059.7
6742
1998.6
6735
62569
2039.2
7662
68672
2354.9
7295
2074.5
计范围扩展为工业源.农
鉴2018》
26562 25933 27243 26251 23126 26982 24358 24242 26377 23125 29798 22214 28373 26839 26264 26901 31274 27746
8502 8390 8697 8299 7436 8091 7643 7617 8122 7267 8417 7214 8296 8081 7745 7797 8855 8310
注:1.2011年原环境保护部对统计制度中的指标体系.调查方法及相关技术规定等进行了修订.统计范围扩展为工业源.农
业源.城镇生活源.机动车.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5个部分.
2.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

da白城市2011水资源公报数据汇总表

da白城市2011水资源公报数据汇总表

审核人:填表人:联系电话:附表2 2011年吉林省分区用水量统计表附表2 白城市 2011年用水量注1:工业用水量指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用水量。

注2:“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全部国有工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500万元)非国有工业的增加值,不包括电力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注3:城镇环境补水包括河湖补水和绿化、清洁用水,农村生态补水指通过人工措施对湖泊、洼地、沼泽的补水量。

注4:表中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畜用水、工业用水和城镇公共用水等四大项之和即为生产用水。

注5:在城镇公共用水量中,建筑业属第二产业用水,服务业属第三产业用水。

审核人:填表人:附表2附表2注1:工业用水量指取用的新注2:“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全部国有工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500万元)非国有工业的增加值,不包括电力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注3:城镇环境补水包括河湖补水和绿化、清洁用水,农村生态补水指通过人工措施对湖泊、洼地、沼泽的补水量。

注4:表中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畜用水、工业用水和城镇公共用水等四大项之和即为生产用水。

注5:在城镇公共用水量中,建筑业属第二产业用水,服务业属第三产业用水。

单位(盖章)“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的增加值。

填表人:附表2附表2注1:工业用水量指取用的新注2:“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全部国有工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500万元)非国有工业的增加值,不包括电力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注3:城镇环境补水包括河湖补水和绿化、清洁用水,农村生态补水指通过人工措施对湖泊、洼地、沼泽的补水量。

注4:表中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畜用水、工业用水和城镇公共用水等四大项之和即为生产用水。

吉林省梅河口市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

吉林省梅河口市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10期(总第449期)吉林水利2019年10月[文章编号]1009-2846(2019)10-0056-04吉林省梅河口市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王仔(河北省秦皇岛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本文通过梅河口区域内水文要素特征变化规律的计算分析,对梅河口市地表水资源量做出科学、客观的调查评价分析工作,以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表水;调查;评价[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B1基本概况1.1地理位置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

西部与辽宁省清原县交界;西与西北和东丰县接壤;北与东北以亮子河与磐石市为邻。

地理座标:东经125。

15,至126°03\北纬42°08,到43°02\全境南北长97km、东西宽35km。

总面积2174km2o1.2河流水系梅河口市共有大、小河流50多条,全境河流均属辉发河水系,其中,河长10km以上的有25条,5km以上的31条;面积超过50km2以上的河流有21条。

全市多年年平均降水量712.6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765.4mm(E601型蒸发器)。

2基本资料的收集、考证和选用2.1资料统计年限根据梅河口市目前水文资料实际情况,并考虑系列代表性的要求,统一采用1956—2015年(共60年)径流系列资料作为地表水资源量分析计算的基本依据。

具体选用海龙水文站和海龙水库水文站为分析根据站。

2.2资料处理(1)径流资料的插补为使径流资料系列具有代表性,对资料系列较短的站进行了适当的插补延长。

插补方法采用降水-径流相关法,上下游站月、年径流量相关法和本站同期多年均值法插补。

(2)径流资料的还原各站月、年径流资料均采用本次评价还原计算成果,城镇工业、城镇、农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面积、灌溉制度和灌溉用水定额等以水量调查结果为主,并参考梅河口市统计年鉴。

东北三省钢铁行业碳排放特征及碳达峰时间预测分析

东北三省钢铁行业碳排放特征及碳达峰时间预测分析

引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宣布,积极努力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即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中国积极响应号召。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1]。

要实现这两个宏伟目标,必须精准调整高碳排放行业的发展方式,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碳排放量第二大的行业[2],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3],它的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东北三省是中国的重要钢铁产区之一,钢铁行业发达,能源利用率较低,如今面对市场环境和环保要求,面临诸多困境。

目前对于钢铁行业碳排放的研究成果丰富,主要是针对国家或地区钢铁行业碳排放的核算与分析。

如汪旭颖等人对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碳达峰时间在2020—2024年间,若想达到目标则必须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生产结构、突破技术壁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4]。

Karakaya 等人利用技术创新系统和多层次视角对瑞典钢铁行业降低碳排放量进行研究,提出氢燃料的应用与技术转型是其转型发展的潜在突破口[5]。

潘崇超等人通过对中国钢铁行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对未来碳排放的预测得到结论,规模效应是碳排放的最大促进因素,能源强度是最大抑制因素,基准情境下将在2025年达峰,低碳和高速情形将分别提前和滞后于基准情形,建议控制产能,降低化石能源消费量[6]。

杨楠等人对唐山市钢铁行业碳排放进行核算并预测,借助LEAP 构建了能源需求模型,得到2010—2030年碳排放量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唐山市钢铁生产碳排放已于2018年达峰[7]。

基于STIRPAT 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是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

如Eduardo 等运用STIRPAT 模型对巴西各州的CO 2排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人口和人均GDP 影响最大[8]。

高晨曦等人在对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得到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乡村人口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且河南省农业已实现碳达峰[9]。

全国水文年鉴卷册划分及重点卷册恢复刊印统计

全国水文年鉴卷册划分及重点卷册恢复刊印统计
子牙河水系
南运河水系
徒骇、马颊河流域
第4卷黄河流域水文资料共9册
第1册
第2册
第3册
第4册
第5册
第6册
第7册
第8册
第9册
黄河上游区上段(黑山峡以上)
黄河上游区下段(黑山峡至河口镇)
黄河中游区上段(河口镇至龙门)
黄河中游区下段(龙门至三门峡水库)
黄河下游区(三门峡水库以下,不包括伊洛沁河)
黄河下游区(伊洛河、沁河水系)
沂河、沭河水系及滨海诸小河
运河、泗河水系及南四湖区
第6卷长江流域水文资料共20册
第1册
第2册
第3册
第4册
第5册
第6册
第7册
第8册
第9册
第10册
第11册
第12册
第13册
第14册
第15册
第16册
第17册
第18册
第19册
第20册
金沙江区(金沙江上段水系,雅砻江水系)
金沙江区(金沙江下段水系)
长江上游干流区
青海地区内陆河湖
甘肃河西地区内陆河
内蒙古地区内陆河
全国共10卷,75册
技术管理处提供/2003/3/11
长江中游干流区(长江中游干流水Fra bibliotek,清江、内荆河水系)
长江中游干流区(长江中游下段南岸、北岸水系,陆水、金水水系)
长江下游干流区(长江下游干流水系,华阳河、皖河、白兔湖水系)
长江下游干流区(巢湖水系,青弋江、水阳江、滁河水系)
岷沱江区
嘉陵江区
乌江区
洞庭湖区(湘江水系)
洞庭湖区(资水、沅江水系)
洞庭湖区(澧水、四口水系,湖区水系)
第1册

吉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吉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x 6> xl x > 5> x 9> x8 。
r。在 19.03年影 响吉林 省粮食 量 的因 8 9920
表 5 吉林省 19 一9 8年粮食 总产量 和 影响 因素 的灰色 关联分 析 94l9
即 r r > r r r r > r > r > 6> l 3> 2> 4> 5 7 8
HuZ e F n Jn hn a i g
(in r u ue ies y ,C a g h n, C ia Jl i l r Unv ri iAg c t t h n cu 10 hn ) 3 18 1
Ab t a t Ba e n th e y t m h o y o ̄ea i e a ayss i e o a a y e t a t r s r c : s d o e Gr y s se t e r ,c l tv n l i s us d t n l z he fc o s
取了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几个指标。农业机
械 总动力 ( 千瓦 ) l 溉 面积 ( 万 x 、灌 千公 顷 ) x 、化肥 施用 量 (  ̄ )3 )粮食 播种 面积 2 Z x、 ( 千公 顷 ) 4 x 、农林 牧 渔业劳 动力 ( ) 5 人 x

食产NCN素上有何差异 ,从而为提出切实  ̄ J
林 省粮 食作物 以玉米和水 稻为 主 ,且玉 米 比 重 占绝 对优 势( 图 1。白 2 世纪 9 如 ) 0 0年代 初 “ 北粮南 运 ” 的格 局逐 步形成 以后, 每年
《 全国新增 10 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 o 9 202 0 ), 2 0 — 年 》 明确提出: 增强粮食
间有 限 ,我 国粮食安 全依然 面临严 峻挑 战。
从 前人 研究 成果来 看 ,研 究 中国 的粮 食

吉林省安图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

吉林省安图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

2 4 8・
工程科 技

吉林省 安图县 水资源现状 及开发利用分析
金 哲 赵万宪 (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延边分局, 吉林 延 吉 130 ) 30 1
摘 要: 通过对安 图县降水、 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量的计 算和分析 , 明确 了安 图县水资源量的总体 概况、 结构特 点及 开发利 用分析 , 为 今后安 图县水资源的可持 续开发利 用和保护提供科 学依据。 关键词 : 水资源; 现状分析 ; 开发利 用; 图县 安
表 1安图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统计表
毗邻, 西部与抚松县接壤肩 部以长 白山天池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 共和国为邻 。安 图县总面积 7 3 k  ̄耕地面积 2 9 7 m 其 中水田 48m 66 h :( 4 5h  ̄ 2 9 m 旱田 2 7 8 m , 20 h  ̄ 全县森林覆盖率 8 %, 7 常住人 I 2.万。主要 S 1 l 7 工业有水电 、 机械、 木材加工、 矿产、 医药、 酒业、 蓄电池等企业。 、 农 林业 产品主要有玉米、 大豆、 水稻 、 烟叶、 园参、 林副产品、 中药等。 1 - 2气候特征。安图县属 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主要受 西伯利亚高压和太平洋季风影响, 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温差较大 。 春 季干旱多风厦 季温热多雨, 秋季凉爽少雨, 冬季寒冷漫长。据安图气象 站资料显示' 多年平均温度 3  ̄, .C 6 历年最高气温为 3AC 6  ̄, 发生在 17 90 年8 I 月 1日历 年最低气温为 一 6 ℃, 3 . 发生在 17 5 9 0年 1 4日。多年 月
从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来看, 二道松花江流域降水量在延边洲内 7 3 7 m 全县现有人口为 2 .万' 占有水量为 l7 4 . 2亿 1 1 7 人均 0 4 m 高于全 属高值 区变幅介于 6 0 l0mm之间; 5一O0 布尔哈通河流域降水量在延边 国和吉林省水平。 根据调查统计, 0 年安图县总用水量为 7 4 . 2 9 0 0 5 3万 8 洲内属中值 区变幅介于 5 0 6 0 m之间, 5~5m 呈西南逐渐向东北递减趋 n, 中地表水用水量为 6 8. 1其 3 1 1 7万 取用地下水水量为 845 2 6. 6万 势。 m 。在总用水量 中农 业用水量为 6 3  ̄ 万 m 工业用水量为 2 2 5 06 8 8. 1 2 . 2地表水资源量 。安图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 2 . 4 亿 万 m 城镇生活用水量为 7 7 万 m 。用水量 中农业用水占的比重最 3 15 3 2. 6

水资源规划调查表格.

水资源规划调查表格.

附表目录附表1 ______乡(镇)行政分区 (3)附表2 ______乡(镇)2014年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 (3)附表3 ______乡(镇)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调查统计 (4)附表4 ______乡(镇)2014年地表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6)附表5 ______乡(镇)2014年地下水及污水处理再利用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6)附表6 ______乡(镇)供水量调查统计 (7)附表7 ______乡(镇)地表水源不同水质供水量调查分析 (8)附表8 ______乡(镇)地下水源不同水质供水量调查分析 (9)附表9 ______乡(镇)用水量调查统计 (10)附表10 萧县城市供用水量调查统计 (12)附表11 ______乡(镇)2014年主要工业企业污染源调查统计表 (13)附表12 ______乡(镇)2014年废污水排放及处理再利用情况 (14)附表13 ______乡(镇)2014年主要面污染源情况调查分析 (14)i附表14 ______乡(镇)用水指标统计分析 (15)附表15 2014年萧县城市用水管理情况调查 (16)附表16 ______乡(镇)2014年典型灌区调查 (16)附表17 ______乡(镇)生态环境恶化情况调查(一) (17)附表18 ______乡(镇)生态环境恶化情况调查(二) (17)附表19 ______乡(镇)生态环境恶化情况调查(三) (18)附表20 ______乡(镇)生态环境恶化情况调查(四) (18)附表21 _______乡(镇)2014年节水灌溉面积及投资调查统计 (19)附表22 ______乡(镇)灌溉工程配套情况 (19)附表23 ______乡(镇)在建及规划引水工程基本情况 (20)附表24 ______乡(镇)在建及规划提水工程基本情况 (20)ii附表1 ______乡(镇)行政分区附表2 ______乡(镇)2014年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3附表3 ______乡(镇)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调查统计注:1. 城镇人口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82年规定的统计概念;2. 耕地面积只需填报2000年数据,应以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为基础,并分解到各乡级行政区;3. 林果地灌溉面积包括经济林、果树和苗圃的灌溉面积,草场灌溉面积包括人工草场和饲料基地的灌溉面积,鱼塘补水面积指需要人工补水的鱼塘面积;4. 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和骆驼,小牲畜包括猪和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