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黄芪的临床应用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培训课件-黄芪ppt
![培训课件-黄芪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9132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d.png)
蒙古黄芪:多年生草本。茎直
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
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椭
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
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
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
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
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
体;子房有长柄。荚果膜质,半
卵圆形,无毛。花期6~7月,果
期7~9月。生于向阳草地及山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八、市场行情
◆商品来源于人工栽培和野生。 ◆用量大,有“补气固表之圣药”之称,广泛用于临床配方和补益美容。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一、来源
又称黄耆为豆目(Fabales)、豆科(Fabaceae)、 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的干燥根。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四、生物学特性
黄芪种子为硬实性种子 ,在环境不良条件下,会迅 速脱水而失去吸水膨胀能力。在正常温度和湿度条 件下,约有80%左右的种子不能萌发,因此在栽培 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打破其硬实性。
黄芪PPT课件
![黄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5cdf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c.png)
产后调理
黄芪具有益气养血、固表止汗的 作用,可用于产后调理,促进产 妇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儿科疾病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
黄芪能够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常用于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厌食等症状,能够改善患儿 食欲、促进营养吸收。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减少感 冒次数、提高患儿抵抗力。
04
黄芪的种植与采收
种植技术
01
02
03
04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 水良好的土地,并进行深耕细
作,施足基肥。
播种
春播或秋播均可,采用条播或 穴播,播种深度约2-3厘米,
播后覆土镇压。
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灌水 ,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 取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防治
气味鉴别
正品黄芪具有豆腥味,伪品黄芪则无豆腥味或有其他异味 。
荧光鉴别
取黄芪粉末适量,置于紫外灯下观察,正品黄芪呈现蓝色 荧光,伪品黄芪则无荧光或呈现其他颜色荧光。
伪品与混淆品鉴别
伪品鉴别
常见的黄芪伪品有野葛、刺五加等。通 过外观、气味、荧光等鉴别方法可以鉴 别出伪品。例如,野葛断面呈纤维性, 无粉性;刺五加根头部有密集的横向皮 孔,断面呈黄白色,粉性差。
02
黄芪的药理作用
免疫调节
总结词
黄芪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 免疫力。
详细描述
黄芪含有多种免疫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 等,能够促进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和 分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抑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黄芪具有益气养血、固表止汗的 作用,可用于产后调理,促进产 妇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儿科疾病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
黄芪能够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常用于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厌食等症状,能够改善患儿 食欲、促进营养吸收。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减少感 冒次数、提高患儿抵抗力。
04
黄芪的种植与采收
种植技术
01
02
03
04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 水良好的土地,并进行深耕细
作,施足基肥。
播种
春播或秋播均可,采用条播或 穴播,播种深度约2-3厘米,
播后覆土镇压。
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灌水 ,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 取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防治
气味鉴别
正品黄芪具有豆腥味,伪品黄芪则无豆腥味或有其他异味 。
荧光鉴别
取黄芪粉末适量,置于紫外灯下观察,正品黄芪呈现蓝色 荧光,伪品黄芪则无荧光或呈现其他颜色荧光。
伪品与混淆品鉴别
伪品鉴别
常见的黄芪伪品有野葛、刺五加等。通 过外观、气味、荧光等鉴别方法可以鉴 别出伪品。例如,野葛断面呈纤维性, 无粉性;刺五加根头部有密集的横向皮 孔,断面呈黄白色,粉性差。
02
黄芪的药理作用
免疫调节
总结词
黄芪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 免疫力。
详细描述
黄芪含有多种免疫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 等,能够促进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和 分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抑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中药黄芪医学知识课件
![中药黄芪医学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b3eaa40722192e4436f62d.png)
•
助正气、托脓外出(托里透脓散)
•
溃疡后期,疮口难敛,可与人参、当归、肉桂等配伍以补气血——中风、痹症后期之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黄芪补气
•
以行血(补阳还五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古代医家应用
• 李杲曾在《药类法像》中提出黄芪可“泻肺中火”,《脾胃论》中记载“黄芪、人参、 甘草3味,退热之圣药也”,以及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运用黄芪治疗气虚发热,血 虚发热中得到进一步认证。
• 用法用量:9~30g。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中国药典一部》
• 黄芪功能与主治: •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
肌。 • 功效: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本草纲目》主治
• 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 小结:《本草纲目》中黄芪的用量在二钱到六两不等,剂量跨度较大,其中 在治疗小便不通、白浊、老人便秘时用量较小,不足一两;在咳脓咳血、萎 黄焦渴、酒疸黄疾中用量较大,多在二两以上。在白浊、老人便秘与咳血时 均用研磨成粉,易于服用。甲疽、疮疡可外用,肺痈成脓亦可内服。
• 《药性论》中用黄芪治疗“肾衰耳聋”。
• 治疗消渴: • 参苓饮子——《卫生宝鉴》中:麦门冬 五味子 白芍药 熟地黄 黄耆各90克 白茯苓8克 天
门冬 人参 甘草各15克 ,功效:生津增液,养胃进食,主治:消渴,不思饮食。
•
与人参、白术配伍可补气摄血(归脾汤)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d60d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f.png)
抗心律失常
黄芪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从 而抗心律失常,对于治疗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 果。
降血压作用
黄芪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水平,对于治疗高 血压具有显著疗效。
其他临床应用
抗肿瘤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 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 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于辅助治
改善胰岛素抵抗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黄芪能够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 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黄芪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增强降糖效 果。
治疗心血管疾病
强心作用
黄芪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对 于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疗癌症具有一定的效果。
保肝作用
黄芪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 ,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于 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 显著疗效。
抗衰老作用
黄芪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 激反应,从而延缓衰老过程,对于 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 帮助。
04 现代医学对黄芪 的认识与进展
现代医学对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
等具有显著疗效。
抗炎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 症症状,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疾病具
有良好的效果。
抗过敏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 敏症状,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具有显
著疗效。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降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黄芪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降 低血糖水平,对于治疗糖尿病具有显 著疗效。
黄芪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从 而抗心律失常,对于治疗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 果。
降血压作用
黄芪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水平,对于治疗高 血压具有显著疗效。
其他临床应用
抗肿瘤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 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 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于辅助治
改善胰岛素抵抗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黄芪能够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 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黄芪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增强降糖效 果。
治疗心血管疾病
强心作用
黄芪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对 于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疗癌症具有一定的效果。
保肝作用
黄芪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 ,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于 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 显著疗效。
抗衰老作用
黄芪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 激反应,从而延缓衰老过程,对于 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 帮助。
04 现代医学对黄芪 的认识与进展
现代医学对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
等具有显著疗效。
抗炎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 症症状,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疾病具
有良好的效果。
抗过敏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 敏症状,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具有显
著疗效。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降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黄芪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降 低血糖水平,对于治疗糖尿病具有显 著疗效。
黄芪 ppt课件
![黄芪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93d4d5866fb84ae55c8dad.png)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
对照组 黄芪治疗组
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P<0.05
80.00%
70.00%
C.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有明 显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胞浆内Ca ++ 浓度升高 及氧自由基的产生是致缺血-再灌注性凋亡的主 要原因;而细胞因子如IFN、IL、TNF等与细胞 凋亡的发生有关。
黄芪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提高 SOD活力,清除OFR,保护心肌细胞。
黄芪调节细胞因子如IFN、IL、TNF, 可能是黄芪抑制凋亡的机制之一。
具有强心,促进免疫等作用
多糖类
增强免疫
黄酮及黄酮类似物
扩张血管,清除氧自由基, 促进新陈代谢
其它
氨基酸类 黄芪可分离氨基酸种类达19种 ,其中有许多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微量元素 含量较大的有铁、锰、锌、硒 等。
二.地奥黄芪注射液药理的 基础研究
1.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 2.在免疫系统的研究 3.在抗肿瘤辅助治疗作用的研究 4.在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参照1979年上海座谈会“冠心病心绞 痛疗效评定标准”
地奥集团 CHENGDU DIAO PHARMACEUTICL CO.LTD.
94.00% 92.90% 92.00% 90.00% 88.00% 86.00% 84.00% 82.00% 80.00% 78.00% 76.00% 74.00% 72.00% 黄芪治疗组*
80.00% 对照组
临床症状缓解率之比较(* P<0.05)
80.00% 72.4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补气中药黄芪.ppt
![补气中药黄芪.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f077d143323968011c92e2.png)
五脏与方位、四时 的配属关系
肾冬
北
肺秋 西
中脾
东
肝春
南 心夏
黄芪
[功效主治]
利水消肿:用于气虚水停所致的水肿、
颜面浮肿,小便不利。黄芪能补气利尿,故 能消肿。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
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黄芪能补气托毒, 排脓生肌。
黄芪
精力充沛 声音洪亮
体魄强健
练习题
1、具有益卫固表、利尿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 A、人参 B、黄芪 C、甘草 D、益母草 E、鹿茸 2、治中气下陷证,宜用哪味药升举阳气( ) A.人参 B.党参 C.西洋参 D.黄芪 E.白术
LOGOΒιβλιοθήκη 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 和内蒙黄芪的根。
甘,温;归脾、肺经。
黄芪
[功效主治]
补气升阳:
用治脾气虚证。黄芪擅长补中益气。 用治中气下陷证,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固表止汗: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
气虚外感诸证。黄芪能补肺气、益卫气,以 固表止汗。
常用剂量:9~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蜜炙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LOGO
补气中药
黄芪
补益药
❖定义:凡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为主要功效,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 称为补益药。
补气药 气虚 血虚 补血药
补阴药 阴虚 阳虚 补阳药
气虚证病例
四肢无力
精神萎靡
自汗 反复外感
黄芪(黄耆)
❖“芪” 通 “耆”
❖ 耆:本意指六十岁的老人,后泛指年长者。 ❖ 李时珍《本草纲目》:“耆,长也。黄耆色黄
黄芪药物ppt课件
![黄芪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db36cb6294dd88d0d26b2c.png)
Thank You
演讲人:高苕
6 降压作用 7 保肝作用 8 调节血糖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 激素样作用
黄芪有什么药用价值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 退肿的功效,临床上可用它来主治许多病症。1、 治脾胃虚弱,症见食少倦怠,气虚血脱,崩漏, 带下,便函溏,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2、治表虚自汗、盗汗。3、用于气血不足所致 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4、适用于气虚失运、水湿 停聚引起援助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黄芪的作 用很多,临床用途也比较广泛,肿瘤患者使用黄 芪主要是利用了它的补气脾生血、固表止汗与利 水之功。放化疗期间的患者,通常都伴有脾胃虚 弱、纳食不佳、疲乏倦参、血象下降,大量使用 药芪能有力扭转这类症状。对于癌性发热出汗或 体虚自汗患者,药方中也多加入黄芪,能固表止 汗。胸水、腹水与心包各液病人,用黄芪能利尿 退肿。
多功能提取锅煎煮两次,每次加10倍量水煎1.5h,合并水煎液,过
水煎液
药渣
挥发油
用 少 量 乙 醇 溶 解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1.06(60度测)
浓缩液
加入壳聚糖絮凝液,50度搅拌15min,5度冷藏24小 时,倾取上清液,浓缩至 相对密度为1.09~1.12(60 度测)
浓缩液
加入糖浆搅拌均匀,过滤
成品液
灌封,灭菌
成品
展望
近几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接受中医药的 患者也越来越多,黄芪当归精口服液在临床上也 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黄 芪当归精口服液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 竭、冠心病心绞痛等;在治疗妇科的疾病中,黄 芪当归精口服液针对妇女月经不调、流产后阴道 出血、产后体力恢复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同 时黄芪当归精在治疗肾性贫血、儿童缺铁性贫血 方面、各种肝病的辅助治疗方面,已经得到广泛 的运用;在治疗氯氮平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术后发热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也日趋成熟,对接 受放、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黄芪当归精口服液 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医学中药鉴定黄芪专题课件
![医学中药鉴定黄芪专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1eb16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0.png)
2024/11/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征:表面灰红棕色
混淆品—红芪
2024/11/24
混淆品—红芪
2024/11/24
特征:有晶纤维
混淆品—南芪 (五指毛桃)
为桑科榕属植物粗叶榕 的干燥根。
2024/11/24
混淆品—南芪(五指毛桃)
2024/11/24
混淆品—南芪(五指毛桃)
2024/11/24
混淆品—南芪(五指毛桃)
(二)粉末: ①纤维两端常断裂成须状 ②石细胞
2024/11/24
5. 成分
①皂苷类:
O OH OH
Xyl O
黄芪甲苷
OGlc
②黄酮类: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③多糖
2024/11/24
混淆品—红芪
1.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 的干燥根。
2. 产地
甘肃
2024/11/24
混淆品—红芪
2024/11/24
3. 性状鉴别
①呈圆柱形 ②表面灰黄色 ③断面纤维性并有粉性 ④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 ⑤气微, 味微甜, 嚼之有豆腥味。
2024/11/24
黄芪横切面简图
2024/11/24
黄芪粉末图
2024/11/24
黄芪粉末图
2024/11/24
4. 显微鉴别
(一)横切面: ①栓内层为厚角细胞 ②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
特征:皮部与木部易分离; 有椰香味; 乳管
2024/11/24
黄芪伪品 为豆科植物锦鸡的根。
2024/11/24
特征:气微,味淡。
黄芪伪品 为锦葵科圆叶锦葵的根。
2024/11/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的临床应用
黄芪,常用中药之一,为多 年生草本,属于豆科植物,药 用部分为根部 。内蒙黄芪(绵黄芪)
;东北黄芪(膜荚黄芪),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 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
炙用。
鉴别黄芪
上品黄芪:第一,看颜色,颜色
是微微发黄,并且颜色均匀。第二, 看质地。好的黄芪应该是不干不湿为 好,就是抓一把用力攥紧,不会碎而 且能团在一起但是松开手之后自然松 散,那基本就是好黄芪了。第三,品 味到,味甜而有豆腥味者为佳。颜色有 的黄有的白,那是因为黄芪没有真正 成熟就采摘下来了,为了好卖熏制过
黄芪的禁忌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 现,中药黄芪中含有一种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 毒细胞分裂的化学物质,是对付艾滋病主要元 凶——“淋巴细胞杀手”的有效手段。
黄芪有望取代传统的艾滋病治疗方式——抗逆 转录病毒疗法,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式。
此外美国研究人员还指出,黄芪还可以治疗其 他免疫系统疾病,尤其对病毒性感染和慢性病 有奇效。
的。
夏季开花,结荚果
多在秋季采收,含微量元素硒(Se)较多,质量较好
黄芪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 shen。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 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老人形瘦,面肌 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 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 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 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 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 流传。
黄芪禁忌
袁枚与黄芪
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 称。有一年夏天,已过古稀的袁枚因贪口腹患了痢疾, 腹痛腹泻大便为黏液血水样。经医生治疗,病情仍无明 显好转。这时一位医生以袁枚年高体弱为由,用黄芪、 人参等补益药治疗结果导致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致使 袁枚病情加剧。中医学认为,下痢是由于湿、热等毒邪 停留于肠中,导致肠道的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治疗时应 审时度势,当邪气盛时,需要先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 出,而不应该用参芪温补,造成气机壅塞,邪不能出。 只有在邪气泻出之后,才能考虑用温补法来调补肠胃。 因此不恰当地用补气药,阻邪外出,这就是常说的“闭 门留寇”。后来他的一位老友名叫张止厚劝他服用自制 的大黄,医生们认为大黄药性太猛,病人不能服用。后 来,袁枚服了大黄,疾病痊愈了。袁枚系实证,吃补药 黄芪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故而病情加剧而成危 象。此后当机立断,改弦易辙,改用清热解毒、泻下通 腑的大黄,终使病情转危为安。可见用药须对症方有效
美国科学家用黄芪研制出“返老 还童”药剂
皮肤是人类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准,随 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的出现细胞的衰 落,皮肤的松弛。
对此,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找到 了破解的方法。他们在黄芪的中草药中 发现了一种珍贵的混合物,在将该混合 物进行提炼后就得到了名为“TA-65”的 神奇营养补充剂。之所以称它神奇,是 因为它可以激活一种名为“瑞粒酶”的 酶,而这种酶能够对细胞起到一定的保 护作用。重新“复活”细胞的功能和特 征,皮肤可以从松弛褶皱,自然恢复到 年轻时的紧致美丽
柳太后猝患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 失调的结果。
而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 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二者相伍, 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 调气血。再加上热蒸汽既能温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 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故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收效。
黄煌之用黄芪
柳太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见病情一 天比一天加重,众医束手无策,新蔡王 更是心急如焚。
而精通医药的许胤宗不但不着急,反而 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
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 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汁弥漫,烟雾缭 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
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便康复同 以前一样了。
黄芪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 水消肿、托毒生肌的作用。可用治气虚乏 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 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 内热消渴等。
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黄芪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不少医家的推崇。
柳太后与黄芪
《旧唐书·方技传》记载:唐朝许胤(yìn ) 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 然患中风说不出话来,请遍名医治疗都 没有效果。
黄芪-药食同源
黄芪不仅是一味名药,还被广泛用于食疗。 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
相传古代的苏东坡擅长中医养生,就常常用黄 芪来进补,还留下了“黄芪煮粥荐春盘”的诗 句。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曾用加味黄芪粥治疗慢 性肾炎。国医大师朱良春把黄芪粥,称为长寿 粥,每天吃上一碗黄芪粥,精力不减当年 。但 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阴虚 者,不宜服用。
黄芪的记载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诗中 的“王孙”也是一味古老中药的别名。
黄芪称为“王孙”,见于与王维同朝的 甄权的《药性论》,转载于明朝药物学 家所著的《本草纲目》。
黄芪的功效
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 “补药之长”。
“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 ,“耆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黄芪的现代研究
根据现代医药家研究:黄芪主要化学成 分为皂苷、黄酮等;具有加强心脏收缩 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因中毒或疲劳而陷 于衰竭的心脏病,它的强心作用更为显 著;
也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血 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并且降低血压。
黄芪还有保护肝脏、治疗肾炎的作用。
美研究发现中药黄芪对艾滋病病 毒有抑制作用
黄芪体质: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 浮肿貌,目无光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
以及痛胀感; ————黄芪腹。 平时易于出汗、怕风; 遇风冷易于过敏; 或鼻塞,或咳喘,感冒; 大便不成形,先干后溏; 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 舌质淡胖,舌苔润。
黄芪,常用中药之一,为多 年生草本,属于豆科植物,药 用部分为根部 。内蒙黄芪(绵黄芪)
;东北黄芪(膜荚黄芪),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 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
炙用。
鉴别黄芪
上品黄芪:第一,看颜色,颜色
是微微发黄,并且颜色均匀。第二, 看质地。好的黄芪应该是不干不湿为 好,就是抓一把用力攥紧,不会碎而 且能团在一起但是松开手之后自然松 散,那基本就是好黄芪了。第三,品 味到,味甜而有豆腥味者为佳。颜色有 的黄有的白,那是因为黄芪没有真正 成熟就采摘下来了,为了好卖熏制过
黄芪的禁忌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 现,中药黄芪中含有一种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 毒细胞分裂的化学物质,是对付艾滋病主要元 凶——“淋巴细胞杀手”的有效手段。
黄芪有望取代传统的艾滋病治疗方式——抗逆 转录病毒疗法,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式。
此外美国研究人员还指出,黄芪还可以治疗其 他免疫系统疾病,尤其对病毒性感染和慢性病 有奇效。
的。
夏季开花,结荚果
多在秋季采收,含微量元素硒(Se)较多,质量较好
黄芪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 shen。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 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老人形瘦,面肌 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 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 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 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 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 流传。
黄芪禁忌
袁枚与黄芪
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 称。有一年夏天,已过古稀的袁枚因贪口腹患了痢疾, 腹痛腹泻大便为黏液血水样。经医生治疗,病情仍无明 显好转。这时一位医生以袁枚年高体弱为由,用黄芪、 人参等补益药治疗结果导致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致使 袁枚病情加剧。中医学认为,下痢是由于湿、热等毒邪 停留于肠中,导致肠道的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治疗时应 审时度势,当邪气盛时,需要先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 出,而不应该用参芪温补,造成气机壅塞,邪不能出。 只有在邪气泻出之后,才能考虑用温补法来调补肠胃。 因此不恰当地用补气药,阻邪外出,这就是常说的“闭 门留寇”。后来他的一位老友名叫张止厚劝他服用自制 的大黄,医生们认为大黄药性太猛,病人不能服用。后 来,袁枚服了大黄,疾病痊愈了。袁枚系实证,吃补药 黄芪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故而病情加剧而成危 象。此后当机立断,改弦易辙,改用清热解毒、泻下通 腑的大黄,终使病情转危为安。可见用药须对症方有效
美国科学家用黄芪研制出“返老 还童”药剂
皮肤是人类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准,随 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的出现细胞的衰 落,皮肤的松弛。
对此,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找到 了破解的方法。他们在黄芪的中草药中 发现了一种珍贵的混合物,在将该混合 物进行提炼后就得到了名为“TA-65”的 神奇营养补充剂。之所以称它神奇,是 因为它可以激活一种名为“瑞粒酶”的 酶,而这种酶能够对细胞起到一定的保 护作用。重新“复活”细胞的功能和特 征,皮肤可以从松弛褶皱,自然恢复到 年轻时的紧致美丽
柳太后猝患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 失调的结果。
而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 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二者相伍, 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 调气血。再加上热蒸汽既能温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 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故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收效。
黄煌之用黄芪
柳太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见病情一 天比一天加重,众医束手无策,新蔡王 更是心急如焚。
而精通医药的许胤宗不但不着急,反而 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
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 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汁弥漫,烟雾缭 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
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便康复同 以前一样了。
黄芪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 水消肿、托毒生肌的作用。可用治气虚乏 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 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 内热消渴等。
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黄芪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不少医家的推崇。
柳太后与黄芪
《旧唐书·方技传》记载:唐朝许胤(yìn ) 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 然患中风说不出话来,请遍名医治疗都 没有效果。
黄芪-药食同源
黄芪不仅是一味名药,还被广泛用于食疗。 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
相传古代的苏东坡擅长中医养生,就常常用黄 芪来进补,还留下了“黄芪煮粥荐春盘”的诗 句。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曾用加味黄芪粥治疗慢 性肾炎。国医大师朱良春把黄芪粥,称为长寿 粥,每天吃上一碗黄芪粥,精力不减当年 。但 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阴虚 者,不宜服用。
黄芪的记载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诗中 的“王孙”也是一味古老中药的别名。
黄芪称为“王孙”,见于与王维同朝的 甄权的《药性论》,转载于明朝药物学 家所著的《本草纲目》。
黄芪的功效
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 “补药之长”。
“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 ,“耆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黄芪的现代研究
根据现代医药家研究:黄芪主要化学成 分为皂苷、黄酮等;具有加强心脏收缩 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因中毒或疲劳而陷 于衰竭的心脏病,它的强心作用更为显 著;
也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血 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并且降低血压。
黄芪还有保护肝脏、治疗肾炎的作用。
美研究发现中药黄芪对艾滋病病 毒有抑制作用
黄芪体质: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 浮肿貌,目无光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
以及痛胀感; ————黄芪腹。 平时易于出汗、怕风; 遇风冷易于过敏; 或鼻塞,或咳喘,感冒; 大便不成形,先干后溏; 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 舌质淡胖,舌苔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