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综述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这直接造成了总人口中年轻人口占比降低和年长人口占比上升的趋势。
“人口老龄化”描述的就是这个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达到10%,或者65 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达到7%,就代表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迈入了老龄化社会。
按照上述的说法界定,我国自2000 年就已经大步迈进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如今,中国也业已成为了全球老年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相关预测,我国的老龄人口数到2050 年将达到人口总数的30%以上。
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目前已经表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空巢化、高龄化和失能化的显著特点,结合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来看,老龄化势必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居民消费的需求也呈现出日益不足的趋势。
跟全球中其他的经济体相比较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也呈现出明显偏低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一国国计民生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人口是消费的主体,人口内部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探讨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也被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学术界从人口老龄化对全国居民消费、不同地区居民消费以及不同类别居民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目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探究了未来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方向。
1 文献综述1.1 老龄化对全国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在国外的研究中,学者Modigliani(1966)率先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他使用跨国截面数据,得出在一个国家中少年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消费需求呈正比,与储蓄率呈反比的结论。
而在国内,李建民(2001)首先对消费动机、心理和行为特点等影响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认为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会增加,得出了我国“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结论,进而提出推进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建议。
(完整word版)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人口老老龄化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of 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 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
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 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
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 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
( 罗淳,2001) 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 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 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
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 或总体性的问题, 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 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 不应该混淆的。
关于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综述养老问题的现状、挑战和解决方案,为读者对养老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一、养老问题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共同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20%。
在某些国家,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30%以上。
这使得养老问题变得尖锐和紧迫,给社会经济、医疗资源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养老问题的挑战1.社会养老保障不完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很多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
2.医疗服务需求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这给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老年人患上慢性疾病和多种疾病的风险也增加,需要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3.养老机构短缺:在一些地区,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由于经济条件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依靠养老机构来解决生活和护理问题。
三、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当加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扩大覆盖范围,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
2.加强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
同时,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推动社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质量。
3.加大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提高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
四、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养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在政策制定、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面共同努力。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和问题意义,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在我们将详细分析我国老龄化现状,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介绍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我们将展望未来,提出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国、文献综述、研究背景、问题意义、老龄化现状、老龄化原因、政策和措施、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未来展望、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8%。
这一比例将继续增加,到2030年预计将升至30%。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养老金需求增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多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养老、医疗、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现状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老龄化现状和影响,才能有效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和政策,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2 问题意义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结构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老龄化还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国内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相关研究综述

其中具代表性的为美 国的老年社 区。美 国老年社
区 属 于 集 中型 的 老 年 住 区 .规 模 通 常为 3 0 0 0 ~40
【 文章编号l 10 —1 2 2 9 0 3
( 0 】 9 0 2 0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0 5 - 8 1
国内学 者姚 栋 在 回顾 老 年 居住发 展 历程 的 基础 上 .从 建 筑学 角度 较全 面地 论述 了当代 美
国 、英 国及 北 欧 福 利 国家 等 西 方 发 达 国 家和 新 加
坡 、香港 台湾 、日本等东亚地 区发达 国家及地
区的老人居住模式 ( 姚栋 .20 ) 0 5 。由于欧美 国家 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 ,虽 然有 家庭养 老、社 会养 老 协作养老等 多种模式 的存 在 但 主要形 成 了
I CH N J NA
李小云
田银生
L a y n T AN n h n IXi o u , I Yi s e g
【 要 】从 老年住 区、 养老 设施 、休 闲活 动 空 摘 间 、道 路 交通 、绿 地 景 观 、 规 划 编 制 技 术 及 法 规
根 据 笔 者 对 中 国 期 刊 全 文 数 据 库 刊 物 的检
集 中型 和 综 合 型 的 老 年 住 区 @( 力 鸥 . 19 ) 曹 9. 9
p o r s , n x si g p o l ms o t d e n ct r g e s a d e it r b e f su i so i n y
pa n n e p n ig t h gn o it n Chn , ln i grs o dn o tea ig s ce i i a y
人口老龄化情况汇报

人口老龄化情况汇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5亿,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劳动力供给短缺,劳动力市场压力增大,这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
同时,老年人口的医疗、养老等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稳定和家庭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家庭中的养老压力增大,子女需要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这将直接影响到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
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另外,人口老龄化也对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文化娱乐等领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养老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需要加强老龄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老年人口的医疗、养老、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老龄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为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老年社会而努力奋斗。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老年人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以及老年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5亿,占总人口的18.1%,而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3亿,占总人口的13%。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不仅包括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1 劳动力供给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减少。
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减少,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短缺将制约产业的发展。
1.2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传统消费品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而老年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这将促使产业结构向老年人口消费需求方向转变,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1.3 催生新兴产业人口老龄化也将催生新兴产业的发展。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养老服务、文化娱乐等需求也将增加,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崛起将对传统产业产生冲击,促使产业结构向新领域转变。
1.4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人口老龄化也将对人力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老年人口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将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促使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1 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为应对劳动力供给减少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鼓励灵活用工、弹性工作制度等措施,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劳动力短缺对产业的影响。
2.2 拓展老年消费品市场针对老年消费品市场的变化,可以加大对老年消费品研发和生产的投入,拓展老年消费品市场,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研究综述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研究综述哎呀,人口老龄化这个话题,真是越来越热了,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家都在谈论,简直像喝茶聊天一样。
你知道吗,咱们国家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一脸无奈。
想想啊,谁都不想在工作岗位上被一群爷爷奶奶围着,哈哈,不过说真的,这个现象背后可是有不少故事。
先说说咱们国内的情况吧。
老年人越来越多,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按说,人老了,应该享受生活嘛,没想到现在有些老年人还得忙着带孩子、做家务,真是“忙忙碌碌老当益壮”。
咱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的健康也好不少,活得都比以前长。
可是,你想想,年轻人压力山大,工作、生活、家庭,全都压在肩上,恨不得每天都能喝上一杯“长生不老药”。
这时候,老人们的需求也跟着上来了,养老院、医疗服务,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生意火爆得很。
再聊聊国外的情况,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更是引人关注。
你看,像日本,那可是个典型的例子。
街上走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人少得可怜。
他们都在想,究竟该怎么照顾这些可爱的老年人呢?相关部门也是绞尽脑汁,各种层出不穷。
许多国家都在探索各种创新的养老模式,比如“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甚至还有“智能养老”,这可让不少人感到耳目一新。
大家肯定会问,咱们的老年人喜欢啥呢?哈哈,这可有得说了。
老年人可不想在家里闷着,像一只无聊的小鸟。
他们爱热闹,喜欢出去玩,参加各种活动,哪怕是下棋、唱歌,也要找个热闹的地方。
有人说,老年人就像小孩,爱玩、爱热闹,谁说不是呢?现在的老年人可比以前开朗多了,特别是一些年轻时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一辈,真是有趣得很。
再说说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这个也是个大问题。
很多人觉得,老年人闲下来就会忧郁,其实不然。
老年人有时候就像个小孩,特别渴望关心和爱。
你见过那种大爷大妈在公园里跳广场舞吗?那是一种快乐的体现,他们在一起就像一群小朋友,笑声不断,真是让人感动。
不过,咱们的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有时候还是不够,很多人习惯了“老了就没用了”的想法,这可不行。
国内外养老现状综述

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分析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老龄化问题被公认为21世纪三大世界性社会问题之一..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且人口还将迅速老龄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盟各国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发达国家为应对老龄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应对对我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全文包括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及问题;首先对发达国家主要欧洲各国应对老龄化的措施进行综述.. 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美国老龄化特点及现状以及应对老龄化措施和对我国的启示..第三部分;全面论述了日本老龄化特点及现状以及应对老龄化措施和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特征;通过分析日本和美国的政策经验从而提出了较全面的适合我国养老措施..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和制度;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前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生育率下降;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老龄化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过程将会加速..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社会现象;人口结构问题的重要性正在凸显;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共同影响社会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会面临老龄化的挑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随着老龄化不断加剧;劳动力价格日渐上涨;并且养老保障支出也会上涨;养老保障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须努力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发达国家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水平也最高;在该方面也有较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第一章发达国家欧洲应对老龄化采取的措施综述一欧洲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欧盟委员会发表的欧盟人口绿皮书显示;到2030年欧盟人口总数将达4.687亿;劳动力人口的缺口将达2080万..届时;2名劳动力人口即年龄15~64岁的人口要养活1名非劳动力人口65岁以上;2005~2030年;欧盟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增加52.3%;而15~64岁的人口数量则将下降6.8%..要想弥补老龄化带来的就业缺口;欧盟平均就业率必须达到70%;而2001~2003年欧盟的平均就业率仅为63%..二欧洲应对老龄化采取的措施综述不同的国家应对老龄化会采取不同的措施;发达国家面对老龄化所采取的措施对我们有一定的积极的启示..发达国家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推行弹性退休政策..为了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资源短缺;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各国都积极从劳动力政策上作出调整..最为显着的就是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及推行弹性退休政策..首先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可以使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从其他劳动力供给较为充足的国家引进劳动力欧盟就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增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措施来解决欧盟内发达国家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的..按照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规定;人们到达退体年龄便自然解除其社会劳动的义务.但随着老年人预期寿命的增加;一些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到了老年也不甘退出社会生产;只有延长退休年龄才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的特殊需求;但同时还有些老年人不愿意延长退休年龄对此;一些国家的退休体制开始从强制性逐步改为自愿性;比如德国、英国允许老年人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无限延长工作年限..可见;增强劳动力白由流动及推行弹性退休政策;能延缓老龄化严重国家的劳动力资源短缺状况;为政府采取新的措施赢得宝贵时间..其次;实施养老金制度的系列改革为应对养老金支出不断上涨、占GDP比例越来越大的状况;发达国家普遍实施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延长法定养老金缴费年限等养老金制度等一系列改革..逐渐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是发达国家应对养老金支出人幅提高的首要做法..以德国为例;1997年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为63岁;女性为60岁;2000年开始逐渐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到2004年男女退休年龄都提高到了65岁..英国、法国、意人利一也都采取类似方法不断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欧盟甚至计划在几十年内把成员国的退休年龄提至70岁..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同时;各国还在延长养老金缴费年限上作了一些调整..德国规定;年龄满63岁且至少工作35年才有权提前退休;但每提前退休一个月就会扣除其退休金的0.3%法国从2008年起;雇员只有交满40年保费才能全额获得退休养老金;到2012年这个期限将延长到41年;而在65岁前退休的人将不能领取正常的退休金..可见;发达国家普遍把退休金与工作年限挂钩;进而鼓励推迟退休年龄..再次;提供多种养老方式及养老服务选择..随着养老模式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变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亦不断增加..对此;发达国家人都能提供多种养老方式选择;并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英国由地方政府组织管理的社区社会服务体系非常健全;政府在老年人照顾方面的职能更多的是进行宏观监督与控制;掌握财政权力..社会工作者自愿对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夜间照顾;开办“托老所”和午餐食堂;目前英国约有13万人从事这一服务..大多数地方政府还都兴建了老年公寓;私人或志愿组织也开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可以白己选择在什么地方生活;目前英国各地有600多个托老所;可提供3万多个岗位..最后;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长期护理照料是老龄化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人多数发达国家为此建立了完整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包括现金给付和提供服务两个方面..20世纪70年代;长期护理保险开始在美国商业保险市场上出现;90年代德国、日本也相继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商业险模式和社会保险模式..第二章美国老龄化特点及现状以及应对老龄化措施和对我国的启示一美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美国目前;美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12.5%左右;2050年将达到20.7%;其中;8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1800多万;是1995年的将近6倍..在预期寿命方面;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资料;1900年出生的人口预期寿命是47岁;1950年出生的人口预期寿命为68岁;而2000年出生的则为77 岁..目前男女65岁老人的预期寿命分别为16和19年;而在20世纪初分别为11和12年;男女65岁老人的预期寿命分别增长约40%和60%..二美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比;美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老年社会的时间长;美国步入老年国家之列到现在已持续了70年..二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慢;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是由于较高的生育率;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吸纳了大量的青壮年移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三是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大..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美国老年人口比重还将不断提高..三美国人口老龄化措施美国社会深受宗教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影响..在这个强调人生来平等的;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以及社会福利观念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影响..在美国;没有东方社会常见的“四世同堂”的景象;年轻人在成家立业后便会和父母分开居住;这样以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就落在政府和社会头上..为此;美国政府兴建了大批福利机构;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医、食、住、行等等涉及老年人生活中各个重要环节..同时;一些慈善机构和非营利机构在社会养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老人福利的大量社会工作是由民间团体、慈善机构来承担的..美国老年公寓主要以市场为主导;以物业为老年人提供陪助、护理和医药服务;公寓设施齐全;管理模式先进目前;美国老年公寓包括三种类型:白住型、陪助型及特护型..白住型老年公寓不为老年居住者提供任何服务;陪助型老年公寓向居民提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服务;特护型老年公寓还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美国入住老年公寓的手续很简单;入住费用根据所选择房间的人小而不同..目前;美国老年公寓设施每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0% ; 28 000多个老年公寓设施遍及全国;各式老年公寓成了许多美国老人颐养天年的好去处..美国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成主流..美国的养老金制度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不断的调整;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包括政府养老金%雇主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除了养老金计划;美国还有老年人收入补贴和津贴政策;这些政策给老年人养老提供经济基础美国人参加商业性的医疗保险;保险费多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以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整;老年健康保健政策项目主要包括老年病诊所、身体锻炼活动;口腔保健、用药指导和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等;这些政策给老年人提供健康%医疗基础政府在长期照料中的主要的服务形式有:养老院照料;有专人管理的长者住屋;老年之家;如老年人独立生活住宅和退休社区;居家照料和临终关怀等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照料需求..在美国;老人一般比较独立;不喜欢和儿女一起居住;或儿女忙无法照顾老人;所以老人一般是自己居住;选择居家养老、集中养老等方式安度晚年..居家养老是一种最普遍的形式;老人们居住在自己家里;但需要如烹饪食物、清洁卫生等方面的照顾..社区里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这类家庭护理服务;费用按时或家访次数支付..甚至有专人负责为用户量身打造服务计划..这种方式只需要老人支付不多的费用即可;适合于喜欢在家里;但无人照顾的老人;是一种社区照顾功能的体现..集中养老则是老人们集中居住在退休社区或老年公寓等..这种社区一般建于美国的阳光地带或者兴建于大城市中离儿女近的地方..老人们可以在社区购房定居也可以租房居住;房屋有高中低档的区别;能满不同年龄、财力层次的老人需求..美国有近2万家养老院;床位超过170万张..无论公立或者私立;其主要资金来源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四美国人口老龄化措施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做法纵观“美国式养老”;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一是国家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在制定法律和设计政策的基础上;美国国家联邦及各级政府在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养老机构的建设等方面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体现了养老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和国家的问题..同时;注重通过税收、项目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一张庞大的网;让各种力量在这张网上充分运行;从而丰富和完善由国家主导搭建的框架..二是市场机制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美国是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和与之相联系的老年产业;也无处不存在市场机制的影子;每个人享受的老年待遇是与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联系的..但追求公平是社会普世价值;无论是普及全民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养老金计划;还是缴费基数规定上限;都折射出成熟公民社会对公平的价值追求..三是全员参保与保持适度相结合..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的建立;奠定了全员参保的基础;全员参保才能全员保障..在“胡椒面”有限的情况下;拿捏好撒“胡椒面”的力度;是“胡椒面”发挥作用的关键;美国出现的社会保险养老基金面临枯竭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关键环节..四是保障基本与兼顾身心相结合..老年人需求的不仅是衣食住行这些基本内容;包括亲情、追求、娱乐等心理上、精神上的照顾与满足;都是解决老龄化问题必须考量的基本标准..越是在发达国家;后者的要求越高;而发展中国家刚刚摆脱温饱的阴影;在后者的问题上相对较为宽松..但无论如何;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身与心的共同提升是必然的要求;也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要素..第三章日本老龄化特点及现状以及应对老龄化措施和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日本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已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日本人口的现状可概括为“超老”..日本是一个长寿国;2003年统计平均寿命为男78.36岁;女85.33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 19.24%;目前还在呈上升趋势..专家预测;205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上升到33.7%..同时;2003年未满15岁的年幼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4.03%;表明日本人口另一重要特点——“少子化”..到2010年日本人口总数将开始转为负增长;到2100年将降到6736.6万人;即仅相当于 1998年人口的一半略多一点..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特点为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以及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存在着地区之间不平衡..三日本应对老龄化措施1 法律法规建设..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现在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先后出台了老人福利法、看护法、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福利人才确保法、关于社会福利服务基础结构改革等;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就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老人的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使老人事业有法可依..2 在养老形式方面..日本老人养老的主要形式:一是家庭养老;另一个是社区化居家养老..日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以家庭养老为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已不完全适应老龄化社会;主要因为年轻人很难有精力照顾家中的老人;再就是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与老年人传统的行为方式有碰撞;家庭养老形式影响家庭和睦;进而波及社会的稳定..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善的社区化居家养老方式;该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室内外环境设置;保证其与社会的接触交流;尽可能长地保持其独立生活能力..在日本;80% 以上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开发护理、医疗、保健、娱乐等多项指标;旨在按照老年人的需要为其提供家里家外的全方位服务..这种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以多项指标开发为原则、把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的多元化养老方式;更符合日本现代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3 “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大纲”..为提高对儿童及育儿援助等社会保障;构建国民放心的“全世代对应型”社会保障制度;进而为社会保障提供稳定的财源和良好的状况;2012年;在日本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以提高消费税率为内容的“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大纲”..同年;国会也提出了与“社会保障、税收一体化改革大纲”相一致的社会保障改革相关法案和税制修改法案;以此来推动改革..4 促进就业与增加所得..政府委托民间职业介绍机构从事老年人的再就业工作;设立接纳老年人再就业补助金..由职业介绍机构为到退休年龄暂时不想退休的老年人介绍工作;若被其他能发挥其知识和经验的聘用;则政府给予聘用单位资金补助..推进区域间的相互支援..为防止老年人的“孤立死”现象;采取区域配合;交换老年人信息;对区域配合的先进典型事例的经验进行总结;开展区域综合性配合的支援活动..此外;为了推进区域福利等;对独居老人的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开展老年人在家医疗服务..加强对老年人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建设并增加老年人在家医疗服务点;制定老年人在家医疗服务的目标;建立医疗合作体制;改善老年人在家医疗服务..学习、社会参与方面..老年人生涯学习基础设施建设..开设全国老年人生涯学习网络专栏;发挥生涯学习活动成果;解决社会性课题..由行政机关、来自于大学、非政府组织团体、企业等人士进行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研究成果;建立起跨部门的相关者网络..培养具有优良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社会教育工作指导者..老年人的社会性参与和生存价值..为促进以地域为主体;以相互协作的老年人为对象的生涯学习;鼓励老年人的社会性参与;充分体现老年人的生存价值..建立学校支援组织;广泛利用学校放学或周末等的多余学习设施;通过举办研讨会;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创造由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区域居民参与的青少年教育环境;开展家庭教育支援等活动..此外;为老年人创造便于外出旅游的环境..四日本人口老龄化措施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做法2000年;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中日两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1..通过分析发现;中日两国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都表现为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大幅度延长;二是中日两国人口在年龄结构变动过程中;都先后形成了一定时间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抚养系数低的“黄金年龄结构”以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三是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都表现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和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据联合国预测;老年人口比例从7%达到17%;我国要花费30多年的时间;而发达国家作为总体则要花费六七十年的时间..正是基于以上共同点;日本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对我国处理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具有借鉴意义..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日本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综合起来看;以下四个方面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第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具有老龄化速度比较快、达到水平比较高和时间、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适应这样特点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走渐进式的、逐步完善的发展道路..即在2020年以前人口老龄化缓慢增长的时期内;形成社会养老保障基本框架;在2020-2040年人口老龄化加速增长;老龄化进入严重期内;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在2040-2050年人口老龄化严重;老龄化增长趋缓的时期内;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并形成完整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充分利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加快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第二;在老龄化形势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应走“自保公助型”道路2..社会养老是人类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尽管目前我国仍然盛行家庭养老;但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的推动下;必将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要形式的新的养老模式..因此;我国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一个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区助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应由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组成;国家基本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宜采用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相结合的模式;即在现收现付的基础上;建立个人账户储存积累;多征集一部分保险费作为积累基金;为21世纪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退休金剧增做准备..这样;既能保障近期内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又能缓解未来的压力..据有关部门预测;如果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建立养老保险积累;到2030年积累基金总额可以达到142.518亿元;超过同年的退休金支出..同时;各单位应严格执行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坚决禁止“内退”、提前退休和一次性买断工龄的做法..农村养老则要以家庭保障为主..目前;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提倡签订家庭赡养协议..政府对有养老义务的子女给予适当的资助和优惠..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可在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险基金的筹集;坚持“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此外;还可以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保险作为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满足个体劳动者、农民和部分职工对养老的特殊需求..第三;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要通过立法;强制收取..在强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方面;日本堪称典范..日本的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积累制;法律强制规定20岁至60岁的国民必须加入养老保险;连续交纳25年以上;年龄达到65岁才能领取养老金..以前年满20岁的学生可以不加入养老保险;现在已经规定年满20岁的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可以不交;但参加社会工作以后必须补交..第四;推迟退休年龄与养老金领取时间..退休早和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年龄偏轻都会对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压力..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过早退休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大大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日本为减轻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压力;已把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60岁提高到了65岁..我国在建国初由于人均寿命只有55岁;就确定了男60岁、女50岁退休的制度..半个世纪过去;至今尚未改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就业压力太大;为了给年轻人让出岗位;就得让老年人提前退休..为了减轻就业压力;第四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应对老龄化措施和政策综观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五个特征: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来势猛;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最后是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我国老龄化面临重大挑战;主要为老龄化速度快;社会养老压力加大;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增长较快;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养老福利机构满足不了社会需要..目前;全国有养老服务机构3.9万个;总床位270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16.9张;与发达国家50—70张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与发展中国家20—30张平均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曰老龄化还刚刚开始;学习并借鉴发达国家应对人曰老龄化的政策;对及制定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有很好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综述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综述1. 引言1.1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年龄逐渐增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现象。
通常来说,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医疗技术的提高、人口寿命延长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这对整个社会和经济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结构的变化,还会对居民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健康保健、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逐渐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可能会下降,这也会对整个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字数: 207】1.2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群体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
老年人消费占比不断增加,导致消费结构逐渐趋向于向老年人消费倾斜。
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保健品、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这将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格局。
2. 个体消费行为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消费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他们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享受生活。
老年人的消费力也不可小觑,他们在消费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也在增强。
3. 居民消费市场影响:人口老龄化导致消费市场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相应的消费市场也会逐渐扩大。
企业将会越来越重视老年消费群体,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口味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改变了消费结构和个体消费行为,还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变革。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如何有效应对并利用老年人消费潜力,成为当前和未来消费市场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前言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 2050 年,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 2 0 亿,而60 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
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
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
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
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1、“未富先老”。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
“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 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政治方面在政治方面,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政府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治理能力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政府服务不够透明、廉洁政府建设不力等。
政府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治理需求,导致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政府拥有更强的治理能力来解决。
而目前政府管理体系存在各种弊端,如机构间协调不畅、政策执行不力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政府服务也面临着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不够透明,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廉洁政府建设也成为了政治治理中的一大难题。
对于腐败现象的治理,政府尚未有效根治,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的不正当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
二、经济方面在经济方面,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就业压力较大等。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之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制约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经济增长不平衡不充分也是一个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与此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一些社会阶层的收入水平远高于普通民众,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2000字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2000字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急剧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也是一个越来越严峻的全球挑战。
随着医疗和养老服务的大规模发展,以及高速发展的经济变化,伴随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在加快步伐成为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尤其是在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与综述,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特征及其影响,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建议。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高增长和高负荷的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7月发布的《中国老龄发展报告》,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已达1780万,占总人口的13.26%,老龄比例显著增加,人口老龄化过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同时,我国城镇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老龄人口比重较高,在2045年将达到22.2%。
同时,人口老龄化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各种影响。
在城镇,老龄化将加剧劳动力短缺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劳动力短缺,长期照料需求加剧,而家庭照料力量明显减少,对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给社会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
老龄人口的增加也会增加社会投入,如医疗保健、交通运输、社区环境及教育等资源,负担社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会影响社会心理健康水平。
由于老龄人口增加,老年人会感到疲劳与孤独,他们容易出现精神压力紊乱,甚至有可能引发各种精神疾病,在缺乏有效的专业支持和解析的情况下,其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此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把社会负担转嫁到下一代,给家庭和社区带来额外的压力,从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稳定。
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有必要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首先,政府有必要重视预防老人疾病的重要性,制定有效的、负担得起的健康保险方案,加强老年人医疗保障,确保他们持久健康。
其次,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政府应积极发展家庭照料服务,增加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以及扩大老年康复护理服务覆盖范围。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观点综述

热 点 综 述
影 响 包 括 三 个 方 面 , 是 人 口老 龄 化 引 起 劳 动 年 一
龄 人 口 的 平 均 年 龄 增 加 , 响 到 劳 动 年 龄 人 口 的 影 创 新 能 力 ; 是 人 口老 龄 化 会 加 重 社 会 的 经 济 供 二
人 的社 会价 值能 够随 着社会 发展 而 提高 , 么人 那
口老 龄 化 的 不 利 影 响 则 会 减 少 。
中 国人 口 老 龄 化 将 通 过 劳 动 力 的 负 增 长 以 及 由此 导 致 的 物 质 资 本 的 低 增 长 , 缓 中 国经 济 减
增 长 的速度 , 们 的物 质 生 活水 平 会 继 续 提 高 , 人 但 是 提 高 的 速 度 会 不 断 下 降 , 人 口 老 龄 化 的 背 在 景 下 , 靠 技 术 进 步 、 理 创 新 和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依 管 不 断提 高仍 能维持 中国经济 的持续稳 定增 长 。
影 响
老 年 人 口作 为 退 出 经 济 活 动 的 非 劳 动 者 , 其 在 总 人 口 中 比重 的 上 升 或 数 量 的 增 加 , 从 两 个 会
显 著 影 响 , 主 要 是 因 为 中 国 的 人 口老 龄 化 尚处 这
于 早 期 发 展 阶段 , 巨 大 而 深 刻 的 影 响 还 没 有 充 其 分 展 开 , 多 难 以 预 料 的 问 题 很 可 能 会 在 不 远 的 许 将来 出现 , 这个 意 义 上 来 讲 , 究 人 口老 龄化 从 研 与 中国经济 发展 之 间的关 系具 有重 要意 义 , 够 能 为 相 关 的政 府 机 构 进 行 决 策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 ④ 全 国老 龄 办 常 务 副 主 任 、 国老 龄 协 会 会 长 中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年论文题目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专业XXXXX班级XX 班级姓名XXX指导教师XX(讲师)所在学院XX 学院完成时间:2012年9月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基本内容(一)人口老龄化概念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
[1]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初,东德有15.6%的人超过65岁,在奥地利、瑞典、西德和法国,这个比率为13.4%或更高,英格兰和威尔士有13.3%,苏格兰有12.3%,北爱尔兰有10.8%,美国有9.9%。
而中国是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人口转变迅速,老龄化进程快;人口老化与综合国力发展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显著。
[2]一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
目前,中国人口数量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关于社会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关于城市老年医疗设施建设情况的研究问题来源: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全国65岁及以上总人口为1.19亿人,占8.87%。
而从全国总量上看,我国也已经远远高于7%的“红线”。
早在2008年,民政部发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就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而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对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研究指出,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长速度可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1949—1958年和1962—1973年的两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在2021~2050年都要进入老龄行列。
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
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
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05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
而城市中的老年人作为我国老龄人口的一大部分,面临着未来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家庭养老功能及城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相应伴随着也面临强大的压力,同时,人口抚养的重点将由少儿人口转向老年人口,社会负担进一步加大。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1引 言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探讨解决的途径。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同时也是生育率下降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是最早进入并将迅速走向老龄化严重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人口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分配和劳动就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各种压力和挑战。
为了更好的梳理相关研究,本文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对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两个方面对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2 2 关于人口老龄化定性研究关于人口老龄化定性研究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定性研究主要有张桂莲、王永莲(2010)、何建宁(2010)和Feinan Chen (2009),祁峰(2010)以及马继艳(2010)。
)。
张桂莲、王永莲(2010)具体分析了我国老龄化的特点,在考虑中国老龄化问题时,以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为依据将中国人口老龄化分为四个阶段,即年轻型人口阶段、型人口阶段、年轻型向成年型过度阶段、年轻型向成年型过度阶段、年轻型向成年型过度阶段、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阶段、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阶段、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阶段、老年型的调老年型的调整与回归阶段。
整与回归阶段。
从四个阶段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一些特点。
从四个阶段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一些特点。
从四个阶段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一些特点。
第一,第一,第一,我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又大又快”的迅猛之势,第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平衡,第三,我国老龄化出现“未富先老”的现象。
最后又分析了老龄化给中国经济所带来影响。
来影响。
人口老龄化趋势必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必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必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导致储蓄率降低,导致储蓄率降低,导致储蓄率降低,从从而使影响投资,最后老龄化也会出现一些老年犯罪等社会问题。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则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
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探讨这两个问题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对策和建议。
一、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非常快,预计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的三分之一。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压力增加: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医疗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将大幅增加,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
2. 劳动力短缺: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给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3. 社会福利需求增加:老年人口的健康护理、居住、文化娱乐等需求将增加,对社会福利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学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引导个人养老金多元化投资。
其次是加大对老年人口的医疗健康服务投入,建立健全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
还需要加强老年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高老年人口的素质和技能,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建设老年人适宜居住的社区和设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单一:中国经济仍然依赖于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问题突出。
2. 创新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科技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 人力资源浪费: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落后导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人口红利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