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2讲 城市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讲 城市化一、城市化1.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3.衡量指标: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4.意义(1)带来了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区域_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

特别关注: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填字母)阶段。

(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填字母)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1)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2)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______________下降,甚至出现______________问题。

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______________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____________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灵犀一点:城市化不仅对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双重影响,而且对人文地理环境也产生重要影响,如对土地利用方式、居民类型及从事产业、信息和交通通达度、文化观念等都会产生影响。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下图所示。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特别关注: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2讲 城市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2讲 城市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讲城市化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2019·某某卷,9~10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018·某某卷,292017·某某卷,22019·某某卷,11~12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9·某某卷,23~24一、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1)推力——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1)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明显①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城市化有利于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①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②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问题。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考点一城市化及其特点(2019·某某卷,9~10)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1)~(2)题:(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思路点拨: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构成的相关知识。

读图可知,2016年青壮年占比高于2000年,劳动力增多,故D项正确。

此图为人口数量的占比图,未体现人口总数的变化,故A项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七单元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七单元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

家城市化水平差异
国家类 发展中国 型 发达国家 家 比较项目 早(英国 最早,从 晚(20世纪 早晚 18世纪 中叶以来) 起步 中叶开始) 时间 国家独立 原因 工业化早 较晚,工 业化晚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快慢
趋缓(甚至停 滞)

目前速 度
原因
城市化已推 民族经济发展, 进到相对成 人口增长迅速 熟阶段
学以致用
1 . (2011· 高考浙江文综卷)下表为
2005 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
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
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据此完成
思维升华 3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环境 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改善? 答案: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可以从减少 或分散污染源,增加绿化面积等方面入 手。如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加强对 城市的管理;采取建设立交桥,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错开市
民上下班时间等措施,改善城市交通 条件;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和使用清洁 燃料等手段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2.城市化水平:用
_______________ 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人口占
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它体现
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动力机制
含义 吸引 人 _______ 拉 群来到城 力 市的因素 使得人群 推 ________ 离开 力 乡村的因 素
表现 ______________ 、 就业机会多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_________________ 等 人口_______ 增长快 、对土 地压力大、收入低、 短缺 社会服务_________ 、 自然灾害等
而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2 城市化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2 城市化 新人教版

1.逆城市化
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现代 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地价的上涨和环境恶化,使部分人口由 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分 析
(1)分析该城市 0~6 km 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的变化。图示 1985 年企业总数为 310,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约为 60%,则中心城区企 业数量约为 186;2004 年企业总数为 4 733;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约 为 20%,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 947;2013 年企业数量 6045,中心 城区累计百分比约为 8%,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 484。故 0~6 km 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在 1985~2004 年增多,在 2004~2013 年减少。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成因
措施
资 耕地面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源 积减少 占用大量耕地 短 水资源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 缺 短缺 水量增大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 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 率,治理水污染
(2017·江苏单科)“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 接受。下图为“1986~ 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 年
B.2005 年
C.2007 年
D.2011 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考点一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

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新人教版

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2讲城市化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含义、标志、意义看现象判进程特点借助统计图表分析,进行考查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绘制分析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结合过程演变图示,进行考查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表现理解逆城市化现象研究城市用地状况变化,进行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城市发展中的特殊现象,进行考查主要的城市化问题解释城市热岛、内涝现象聚焦城市建设中的新尝试,进行考查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联系水循环、大气环流等内容一、城市化概述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含义具体表现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意义(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第一产业比重较大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郊区城市化现象明显,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C(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A或B(填字母)阶段。

[特别提醒]逆城市化也是一种城市化现象,它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不合理城市化表现环境问题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名师精编优质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名师精编优质课件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 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 胀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 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 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 理 多社会问题
典例导悟 【例1】 (2013· 安徽文综)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
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题。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互动探究 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起 早(自工业革命开 晚(自“二战”结 步 目前水平 始) 束后开始)
高,城市人口比 较低,城市人口 重在70%以上 比重不足40%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 发展趋势 至停滞;一些大城市中心 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 逆城市化现象 合理性问 题
(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我国目前( A.城市化仍处于初期阶段
)
B.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化快速发展 D.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
解析 第(1)题,1995年以后城市化水平与GDP标准值的差 距迅速缩小,说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第(2) 题,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在快速减小,不断 接近其平均水平。
(3)空间地域利用方式带来的影响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业用地将转化为城镇用地,将 增加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并带来郊区农民就业方式 的转化。
2.城市化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1)问题及表现形式 城市化过程中 产生的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 表现形式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 固体垃圾污染;⑤光污染;⑥辐射污染 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②交 城市交通问题 通事故频繁;③公共交通发展缓慢;④停 车场紧张
)
A.初期阶段 C.后期阶段
B.中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①郊区
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 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②逆城市化:是
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③再城市化:发达
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 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 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
第二讲
城市化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化、城 市化水平、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城市化初期 关键术 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合理的城市 语 化、过快的城市化、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 通、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良性循环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分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 加速阶段和后期成熟阶段。 关键规 (2)世界城市化空间的差异,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与 律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时间、速度、城市化水平及所 处阶段的不同。
很快 ,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推进_______
C: 后期阶段 _________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 缓甚至停滞
3.地区差异 C 填字母)阶段。 (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 __( 或B 填字母)阶段。 (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 A _____(
1.影响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原因 求提高,郊区基础设 人口增长快,农村劳 施完善 动力过剩
1. 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不同。城市化水
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高,城市化水 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是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 如发达国城市化水平高,但目前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相 反。
有起步晚、速度快的特点,对应着图中的丁折线;世界平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第2讲城市化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城市化的各类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城市化的特点、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如2017·全国卷Ⅰ·T2、3,2014·全国卷Ⅱ·T1、2。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区域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影响。

2.地理实践力:观察所在城市的发展,反思评价存在的城市化问题,积极参与城市建设。

3.人地协调观:多角度探究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树立协调的城市发展观。

知识点一|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概述(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含义具体表现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3)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意义①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②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第一产业比重较大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郊区城市化现象明显,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C(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A或B(填字母)阶段。

如下表所示。

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目前发展特点(速度) 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城市化速度快(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口增长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知识拓展]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2讲城市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2讲城市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讲城市化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019·江苏卷,9~102018·江苏卷,292017·天津卷,2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9·江苏卷,11~122019·江苏卷,23~24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推力——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3.城市化的意义(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4.世界城市化进程(1)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明显①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两大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城市化有利于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①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②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问题。

2.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考点一城市化及其特点(2019·江苏卷,9~10)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1)~(2)题:(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思路点拨: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构成的相关知识。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2021/4/1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
27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
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解析:第(2)题,目前成渝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具备的基础要结合图1分析。据图 分析,该地区城市数量多,有两大核心城市(成都、重庆),等级差异明显,具有良 好的城市等级体系。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表格从地 区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两个角度进行对比。 答案:(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 地 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为追求更好的 生活环境
高科技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 环境转好
图 解
2021/4/1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
15
方法指导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判别方法 (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中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 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 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城镇。 (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 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
①1985~2004年增多 ②1985~2004年减少 ③2004~2013年增多 ④2004~2013年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
①工业化初期阶段 ②工业化中期阶段 ③郊区化阶段 ④逆城市化阶段
A.②③
预习自测
(1) 城市人口比重 标志着城市化 水平。 (2)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 用地规 . 模 不断变化。 (3)图中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 B 国,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是B国。 (4)图中A国城市化的特点是水平低, 速度 快 。 (5)当前B国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向乡 村回流的现象, 这种现象被称为 “ 逆城市化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新人教版

() ()
[解析] 第(1)题,从表中资料结合四个选项中的国家的国情 可知:英国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人口达90%; 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耕地少,农业人口少,而本国石油资 源丰富,石油工业发达,故城市化水平较高,日本虽属发达 国家,但城市化起步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 故城市化水平不及沙特阿拉伯;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水平最低。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乙国为沙特阿拉伯, 沙漠广布,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城市。 [答案] (1)C (2)D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反之就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 不同的进程。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18世纪中叶开始)
()
[解析] 第(1)题,海拔高、气温低,气温高低与地表起伏呈 负相关;地表温度高值区的变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结果;从 低值区的形态看,低值区是河流、绿地影响的结果;根据城 市风原理,地面风应从郊区吹向城区。第(2)题,2004年与 1982年相比,7月份地表平均温度高值区面积扩大,可推断 该城区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 (1)C (2)A

()
①环境质量好 ②交通通达度提高 ③土地价格高④
人文环境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 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往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 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第(2)题,近郊区由于基础设施条 件变好,交通通达度提高,环境质量较好,吸引了核心 区人口的外迁。 答案:(1)D (2)A

【全版】锁定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提升课件推荐PPT

【全版】锁定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提升课件推荐PPT

锁定高考·化
答题规范 城市内涝问题类试题的答题模板
( ·江苏高考)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 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 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双项 选择)(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双项选择)( )
答题流程 (1)AC (2)BD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迫使人们清除树木、平整硬化路面、建造房屋、整治河道、兴建排水管网等,林地、 耕地、草地、湿地等面积逐渐缩小,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加大,导致城市内涝现象严重。 城读市图内 回涝答问(1)题~类(2试)题题。的答题模板 其城设市问 内主涝要问有题“类简试要题分的析答城题市模化板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简析城市化对地下径流的影响”“简析城市化对下渗的影响”“试分析城市内 涝加的强原 道因路”建“设防D治. 内涝的措施有哪些”等。 (( 1·)江A苏C高考()下2)图B为D“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 随后着的城 洪市水化过的程发线展示,意大图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迫使人们清除树木、平整硬化路面、建造房屋、整治河道、兴建排水管网等,林地、 耕城地市、 内草涝地问、题湿类地试等题面的积答逐题渐模缩板小,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加大,导致城市内涝现象严重。 (排1)水人系类统活不动完影善响、下规形划成不的合洪理水。过程线是(双项 排水系统不完善、规划不合理。 其加设强问 道主路要建有设“D简. 要分析城市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简析城市化对地下径流的影响”“简析城市化对下渗的影响”“试分析城市内 涝其的设原 问因主”要“有防“治简内要涝分的析措城施市有化哪对些地”表等径。流的影响”“简析城市化对地下径流的影响”“简析城市化对下渗的影响”“试分析城市内 原涝因的: 原城因市”内“涝防的治原内因涝要的从措自施然有原哪因些和”人等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随2)着防城治市城化市的内发涝展的,措大施规有模(双的项城选市择基)(础设施) 建设迫使人们清除树木、平整硬化路面、建造房屋、整治河道、兴建排水管网等,林地、 城耕市地内 、涝草问地题、类湿试地题等的面答积题逐模渐板缩小,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加大,导致城市内涝现象严重。 城加市强内 道涝路问建题设类D试. 题的答题模板 (河1)道人裁类弯活取动直影,响使下河形流成流的速洪增水大过;程线是(双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2讲城市化(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14·厦门适应性考试)下图示意1981~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与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图中表示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平均人口数量的数字序号依次是( )A. ③②①B. ①②③C. ②①③D. ①③②A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

读图,1981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不会接近0,城市平均人口数量也不可能接近0,所以③是城市化水平。

随着我国城市政策的完善,城市数量由初期逐渐增长,到数量稳定,②曲线比较符合。

1981年到1995年,由于城市数量的增长快,又有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沿海经济开发区建立后,大量民工涌入城市,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增长呈加快趋势,①曲线符合。

所以A项对。

1981~1995年期间曲线①数值的变化说明( )A. 城市化进程减缓B.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C. 中小城市大量涌现D. 大城市规模不断缩小C本题考查城市化特征。

1981~1995年,曲线①数值呈下降趋势,表示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减少,但这是因为城市数量增长加快,不代表城市化进程减缓,A错。

曲线①数值呈下降趋势,不能表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B错。

城市数量增加,是因为中小城市大量涌现,C对。

大城市规模要严格控制,但不是要缩小城市规模,D错。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27%。

结合下表回答3~4题。

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近30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播种面积的减少B. 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C. 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D. 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C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原因。

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得益于改革开放,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 上海市B. 江苏省C. 内蒙古自治区D. 四川省B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水平及速度。

从总人口上首先排除上海市;从城市化水平达60%多可直接排除内蒙古自治区;再结合城市化速度排除四川省;选项中江苏省最符合。

(2014·保定第十一次周练)下面是“世界城市发展趋势表”,据此回答5~6题。

上表说明( )A. 1950~198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都缓慢B. 1980~201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变慢C. 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及人口增长速度始终超过发达国家D. 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始终超过农村人口C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

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198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结合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开辟公共汽车、自行车绿色通道B. 限制私家车的使用C. 减少市区主干道红绿灯设置D.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C本题考查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

开辟公共汽车、自行车绿色通道,可使不同交通工具各行其道;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可减少上路车辆;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可使道路更畅通,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而减少市区主干道红绿灯设置,容易增加城市道路交叉口处交通拥堵,故只有C项不合理。

读“不同国家城市化现象和城乡移民图”,回答7~9题。

乙图表示的是( )A. 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B. 发达国家城市化早期C.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D. 发展中国家的逆城市化A本题考查逆城市化。

乙图所示资本由中心商业区外流,高、中收入者居民由中心区向外迁移,年轻专业人员由外围流入市中心地区,这种特征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过程特征相同。

下列表示的地理现象与其对应的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 甲图——日本B. 乙图——尼日利亚C. 乙图——美国D. 甲图——英国C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甲图表现的特征为大量农业人口迁往城市,应该是该地区城市化加速阶段,对应国家应该是发展中国家,乙图所示人口迁移特征应为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现象,对照选项,故答案选C。

乙图中,影响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 高、中收入者外迁——环境因素B. 高、中收入者外迁——政治因素C. 年轻专业人员内迁——历史因素D. 年轻专业人员内迁——环境因素A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发展较早,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大量高、中收入居民外迁;同时政府对市中心环境进行治理,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加之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因素,鼓励城市中心区发展,吸引年轻专业人员到市中心区居住,所以说引起高、中收入者外迁的因素是环境因素,引起年轻专业人员内迁的因素是政治因素,故答案选A。

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

下图显示西欧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

据此完成10~11题。

图中1984~198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B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发展阶段及区域城市化状况。

根据材料中城市化的概念可知,逆城市化会导致城市化水平下降,再城市化使得城市化水平提高,因此从城市增长速度来看,逆城市化到再城市化的过程中速度为从负值变为正值,因此示意图中奥地利和比利时出现了再城市化,数量为2个;瑞士仍处于逆城市化阶段,瑞典一直是城市化发展阶段,无逆城市化阶段。

促进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②第三产业的发展③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④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C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再城市化是指城市中的人口数量再次增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经济显著发展,则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小,原来的城市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和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比乡村完善,从而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即进入再城市化阶段;传统工业复苏会使城市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城市化影响不大。

二、综合题(共56分)下图是“1950~2050年(含预测值)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28分)(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

(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率折线图,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

(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递减;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

(2)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减少。

(3)见下图:发展特点: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时空变化及城市化特点。

第(1)题,结合曲线图可知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具有先增加后减少的特点,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越来越少。

第(2)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迁移。

第(3)题,结合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分别计算出不同年份的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并利用曲线进行绘图。

通过绘图总结出城市化水平在提高,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M市,成为该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M 市,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M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M市的______________过程。

随着M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和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城乡经济差异大(2)郊区市区市区比郊区温度高(或市区和郊区之间存在温度差异) (3)城市化环境(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音、光、放射性)污染;绿地面积减少;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状况较差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合理规划和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本题考查了城市化的“拉力”、热岛效应及城市化问题。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拉力”因素主要有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高,交通便利,文化设施齐全。

城市热力环流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主要是因为市区温度高,气压低。

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治安混乱等问题,需要从改善环境、交通、居住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卫星城和开发新区等方面采取措施。

√备课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