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克泉
沈克泉,男,临澧柏枝乡杨桥村的普通农民,当地农民说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在农科站技术人员的鼓励下重新获得信心,2004年育出双低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友谊三号”,沈克泉的《一种杂交油菜的选育方法》也获得了国家专利,成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科学家。2014年2月10日,沈克泉及其儿子沈昌健荣获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
常德市临澧县澧柏枝乡杨桥村
1人物经历
沈克泉1939年出生,8岁时母亲病故,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13岁时,因为家里穷他退学回家。因为勤劳,15岁那年沈克泉被大队推荐到供销系统工作,次年在湖北学习养蜂技术。
1978年5月,他在贵州山区发现3株奇特的野油菜,花期比家油菜迟,生长结构特别好。沈克泉把它们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通过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里和乡亲解决吃油难的问题。从1979年到1980年,沈克泉连续两年利用本地油菜与花粉,对野油菜进行人工授粉杂交,但是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当地农民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当他陷入困惑之际,农科站专业技术人员鼓励他选择与野油菜相包容的好品种杂交,把它改造成全不育杂交亲本材料,一定会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沈克泉重新树立了信心。
2人物事迹
当时土地使用权属于生产队,开荒试种被人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荒地被没收,他多次遭到批斗。直到1982年实行年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他才拥有了试验基地;技术上的难题也时常让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沈感到头疼。他四处托人买书,白天搞完生产,晚上挑灯学习专业知识,刻苦自学了《植物遗传育种学》、《杂交油菜育种与利用》、《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新技术》等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专著。他还10多次到农业部、华中农大、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向专家请教;沈克泉搞科研,碰到的最大困难上资金短缺。没有先进的设备,所有科研经费全靠自筹。30年来,他投入油菜科研的资金累计达到40多万元,至今仍负债10多万元。
沈油杂202
为了还债,迫使儿子卖掉了全家赖以谋生的客运中巴车。走进沈克泉家中,最值钱的是一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就是凭着这股“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傻劲,沈克泉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支持,坚持不懈搞攻关,先后完成了贵阳市野A野生杂交油菜改造,把它从半不育改造成全不育杂交油菜新材料,通过多代杂交走完了不育系到时保持系再到恢复第优选过程,终于在2004年育出双低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沈油杂202”号,比其它杂交油菜每亩增产50斤左右。一般杂交油菜每亩需密植8000--12000株,这种油菜每亩只需种植1000--2000株,大大节省了人力,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沈克泉的《一种杂交油菜的选育方法》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2007年3月27日,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在武汉举行。在聚集了700多位国际顶级油菜专家的大会开幕式现场,来了位不速之客--68岁的湖南临澧老农沈克泉,大把的白胡子和身旁的两株巨型油菜特别引人注目。老沈的油菜从根部发出十几个分枝,两个人合围都合不拢,高1.8米高。种植这种油菜一般亩产为250公斤,最高达到330公斤,比一般的油菜要高出25公斤左右。年近七旬的沈克泉始终充满了激情,他将下一个科研目标定为培育高产、高含油量的油菜品种,作为选育工业用油油菜的种质资源,以填补世界石油资源的不足。
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3荣誉记录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推选理由刘姝威:沈家父子用行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是什么样的。
阿来:这一对前仆后继的农民父子,顽强地进行着堪称伟大的科学实践。他们接续和光大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颁奖词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1]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或者卖水果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观察橐驼种的树,又或者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干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戒示。
3创作背景
本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4]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5] 黄金大米,又名“金色大米”,是一种转基因大米,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系统转入到大米胚乳中可获得外表为金黄色的转基因大米,被称为“黄金大米”,英文为Golden Rice。富含胡萝卜素,富含维生素A ,由美国先正达公司研发。其不同于正常大米的主要功能为帮助人体增加维生素A吸收。因为色泽发黄,该大米品种被称为“黄金大米”。质疑者认为黄金大米可能会严重威胁到环境和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