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专题123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第1篇(3)电负性①含义: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合电子能力的标度。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越强。
②标准:以最活泼的非金属氟的电负性为作为相对标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③变化规律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左右。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4 . 电离能、电负性的应用(1)电离能的应用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②判断元素的化合价(I1、I2……表示各级电离能)如果某元素的In+1?In,则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
如钠元素I2?I1,所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③判断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多电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级电离能逐级增大,有一定的规律性。
当电离能的变化出现突变时,电子层数就可能发生变化。
④反映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并不是逐渐增大的,当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是全空、半充满和全充满状态时,第一电离能就会反常的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第2篇原子结构与性质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
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主要包括进化论、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和病毒学三个部分。
下面是具体的知识点总结:一、进化论1.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是指种群遗传结构和适应环境的性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改变。
进化可以分为宏进化和微进化。
2.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态学、生理学比较等方面的证据。
化石记录是最为直接的证据,可以通过化石记录推测生物的起源和发展。
3. 进化机制: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流动和遗传漂变等。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通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逐渐改变种群的遗传结构。
4. 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经历了直立行走、手的独立运动、大脑的扩大等特征的演化。
二、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1. DNA技术:包括DNA提取、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电泳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DNA分析、DNA重组和基因检测等。
2. 基因工程:包括DNA重组、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等。
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治疗疾病和生物工业等方面。
3. 生物工程应用:包括基因药物、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微生物等应用。
基因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转基因农作物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有用的化学物质。
三、病毒学1. 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需要寄生于细胞内才能繁殖。
2. 病毒的分类: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根据寄生细胞的类型可以分为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
3. 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等。
病毒传播可以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4. 抗病毒的技术:包括病毒的预防和控制、病毒的诊断技术以及病毒的治疗等。
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某些病毒感染,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克隆技术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常考知识点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克隆技术)【学习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克隆——无性繁殖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克隆技术)369167 克隆】1.分子水平的克隆:DNA 复制上很多碱基序列相同的DNA2.细胞水平的克隆细胞细胞分裂很多遗传物质相同的细胞3.个体水平的克隆组织、器官细胞分裂遗传背景相同的新个体要点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的全能性(1)遗传基础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因而都含有生物体的一整套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不能表现的原因在生物体上不能表现出其全能性,只能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因为在特定的环境、激素等的影响下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植物细胞表现其全能性的条件(1)脱离母体。
(2)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含有一定的水分、无机盐外,还要添加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这有助于愈伤组织分化为不同组织和器官。
(3)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前期对光照无需求,在后期需要光照条件,这有利于细胞生长、分化。
3.植物组织培养(1)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片段(如芽、根尖或花药)切下来,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这种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团无定形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
原来已经分化,并且具有一定功能的体细胞(或性细胞),丧失了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又重新恢复了分裂功能,叫做细胞的脱分化。
将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移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在适当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愈伤组织就会重新进行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如根、茎、叶等),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的复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为各个单元的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工业革命与新自由主义
-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兴起和发展
-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 珍妮弗·布朗的思想和贡献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运动与计划经济
- 社会主义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 计划经济的实施与影响
- 重要社会主义领导人的思想和贡献(如马克思、列宁等)
第三单元:全球化与中共外交
- 全球化的概念和影响
-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战略
- 中共外交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
-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单元:中国经济改革
- 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 开放政策与外商投资
-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就和问题
第五单元: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影响
-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发展与问题
- 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和全球治理的挑战
- 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总结:本文档对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的各个单元进行了知识
点的总结,涵盖了工业革命与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与计划经济、全球化与中共外交、中国经济改革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
内容。
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重要思想家的思想和贡献,以及相关事件的发展和影响,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二细胞工程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专题2 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发育(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植物体常用的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选材应该选择茎尖组织)、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得到的全为纯种)、筛选突变体、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4)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过程:去壁的方法:酶解法;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4)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1. 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原理:细胞增殖(3)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4)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5)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
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人教版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一、Language Points1. Vocabularies(1)airway/aɪrweɪ/n. Passage through which air moves in and out of the lungs Tubes that carry air to the lungs- the upper airway 上呼吸道- the lower airway 下呼吸道- an obstructed airway 阻塞的呼吸道- a clear airway 清晰的呼吸道- airway management 控制呼吸道(2)alleviate/əˈliːvieɪt/v. to relieve, make more bearable- The drugs did nothing to alleviate her pain.homework/stress/alleviate/pressure~pain/suffering/tensions 减轻疼痛/痛苦/压力- to alleviate poverty/lack of medical care/traffic congestion - to be devoted to alleviating poverty/hunger/suffering (3)confront/kənˈfrʌnt/v. to face, meet boldly- She confronted him with evidence of his dishonesty.- We are confronted by many difficult questions.Both candidates will be confronting the public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debate.- She confronts me when she thinks I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 She confronted the possibility of divorce.- The problem confronting all the nations is to achieve a lasting peace(4)deteriorate/dɪˈtɪəriəreɪt/v. to become worse or less valuable; to diminish- Her health has deteriorated over the past year.- Inflation is causing living standards to deteriorate.- The situation deteriorated so quickly that her life was in danger.~(into) sth bad/worse 恶化成…/更糟的情况- Our environment is deteriorating.2. Phrases(1)It is vital that…非常重要的是…It is imperative that…It is essential that…It is crucial that…- It is vital that foreign companies should not be making the profits at the expense of the local workers.(2)in terms of…就……而言- It is one of the best cars in terms of safety.3. Sentences(1)The richer are getting richer whilst the poorer are getting poorer.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汇总(背诵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汇总(背诵版)专题一基因工程1.2.3.4.5.6.7.8.9.基因工程的场所?(生物体外)基因工程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基因工程利用的技术?(基因重组和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重组)基因工程的别名?(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的目的?(获得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限制酶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原核生物中)限制酶的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10.限制酶的特异性?(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双链DNA 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位点切割)11.限制酶的专一性?(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12.限制酶作用的结果是?(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13.DNA连接酶的种类?(2类。
来自大肠杆菌的E.coliDNA连接酶(只能催化连接黏性末端),来自T4噬菌体的T4DNA连接酶(既能催化连接黏性末端也能连接平末端))14.DNA连接酶的作用位点?(磷酸二酯键)15.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区分?(DNA连接酶催化连接DNA片断,不需要模板,DNA聚合酶催化连接单个脱氧核苷酸,需要模板)16.载体的种类?(质粒(最常用),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17.作为载体必备的条件?(能够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自我复制,对受体细胞无害,有一个或多个酶切位点,具有标志基因)18.质粒?(独立于拟核之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 份子)19.标志基因的作用?常用的有?(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20.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质粒是否是天然质粒?(不是,使用的是人工改造过的天然质粒)2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步骤?(4个,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4.PCR(多聚酶链式回响反映)技术的原理?(DNA复制)25.PCR技术操作环境?(生物体外,在PCR扩增仪中)26.PCR与DNA复制不同之处?(前者不需要解旋酶,高温解旋,后者要用解旋酶解旋;前者的DNA聚合酶要求热稳定性高,后者环境温和不需要热稳定性高的DNA聚合酶)(PCR技术中需要一种特殊的酶:Taq酶,又叫热稳定性DNA聚合酶)27.若基因较小,核苷酸序列,则能够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28.基因表达载体?(不同生物构建的表达载体有差别,但都需具备四部分: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29.启动子和起始密码子,终止子和终止密码子?(启动子和终止子是DNA,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是RNA。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点1:气候与天气
-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
气候的形成与纬度、海洋、大陆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 天气是指短期内的大气状况,如晴、阴、雨、雪等。
天气的变化受气压、风速、温度等因素影响。
二、知识点2: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等。
它对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 人类活动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行为,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等。
三、知识点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地理信息技术是将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地理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和展示。
它在资源开发、灾害管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工具和方法。
四、知识点4: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城市发展是指城市规模、结构、功能等的变化。
城市发展受
经济、人口、科技等因素影响。
-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
需求的能力。
城市发展应追求可持续发展,如节能减排、资源循环
利用等措施。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 ↑↓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人教版高中经济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经济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消费者行为
1.需求的概念和法则
- 需求是指消费者希望、愿意并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 需求的提出遵循着收益递减法则和边际分析原则,即随着消费量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对应支付的价格也递减。
2.需求的弹性
- 需求的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 需求分为完全弹性需求、完全不弹性需求和部分弹性需求。
3.某些特殊商品的需求
- 顶级商品的需求不会因价格的变动而改变,如茅台酒、奢侈品等。
- 短缺商品的需求过高,常出现排队等现象,如春运、游戏新品等。
第二章企业生产与市场竞争
1.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
- 企业面对市场需求,会寻找最小化成本的生产方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 企业生产过程中,要遵循生产规律,充分利用各种因素,提高效率。
2.市场结构与市场竞争
- 市场结构分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制定差异化战略,提高市场份额。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协调发展、相互依存、永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利益关系、理顺结构关系、实施资源配置。
2.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观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
-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经济选修三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3-2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3-2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主要总结了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3-2的知识点,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
一、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 指数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2. 对数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3.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应用
4.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基本变形公式及应用
二、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1. 周期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性质
3. 三角函数的基本变形公式及其应用
三、复数及其表示形式
1. 复数的概念、表示及其性质
2. 复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性质
3. 复数的极形式及欧拉公式
四、向量及其运算
1. 向量的概念、表示及其性质
2. 向量的加减、数量积、数量积的性质、向量积、向量积的性质及其应用
五、空间中的几何图形
1. 空间中的点、直线、平面及其性质
2. 空间中的相关角度及其表示方法
3. 空间中的距离及其计算方法
4. 空间中的几何体及其性质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3-2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高三复习选修三考点知识提纲[新人教]
选修三人教版知识记忆提纲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基础梳理】一、背景1.世界的整体性加强: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2.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
3.主要原因: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4.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5.物质技术基础: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标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相继投入战争。
3.进程(1)第一阶段:1914年,战争重心西线,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东线德军挫败俄军攻势。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5年战争重心在东线,德军深入俄国,但未达目的。
1916年战争重心在西线,凡尔登、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
1918年,协约国总反攻,保、土、奥匈投降;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向协约国投降。
4.战争性质(1)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两大集团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参战的。
(2)塞尔维亚、比利时抗击德奥侵略,具有民族解放斗争性质,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大战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瓦解四大帝国,美国和日本崛起,建立国际联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疑难剖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实力: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2.军事战略失误(1)“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知觉与行为的基础
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2. 神经冲动的传导
3. 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科学的关系
4. 感觉的传递和感觉器官的特点
5. 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二、行为的调控
1. 激素与行为的调控作用
2. 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3. 大脑和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
4. 生物节律和行为
5. 生物钟和季节性行为
三、感知世界的途径
1. 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听觉、嗅觉和味觉的基础
3. 感觉适应和感觉过载
4. 震动的特点和影响
四、行为的适应性意义
1. 生物行为的生存和繁殖意义
2. 食物选择和限制
3. 生存中的竞争和协作
4. 昆虫社会和多样性
5. 物种适应和进化
五、人类行为的特点
1. 神经科学和人类行为的关系
2. 人类行为的进化和发展趋势
3. 神经系统的疾病和行为问题
4. 生态学和人类创造力的关系
5. 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汇总
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 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二、(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的顺序:1s2s2p 3s3p4s3d4p5s4d5p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三、元素周期律1.周期表中的5个区:s、p、d、ds、f2.外围电子-——价电子s与p区-——最外层上的电子d与ds区——最高能级组上的电子S区:ns1~2P区:n s2n p1~6d区:(n-1)d1~10n s1~2ds区:(n-1)d10n s1~2 3.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原理:基因重组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2.人工合成。
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DNA双链复制(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背景: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1879年德奥先盟,反俄性质;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德国中心;1892年法俄协约,开始对峙;1904年英法协约,1907年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焦点:巴尔干半岛。
三.巴尔干火药桶:1.因素:地理位置、民族宗教、领土纠纷、大国干预。
2.危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发俄国、塞尔维亚等国不满。
3.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塞、保、希、门的内哥罗四国巴尔干同盟对奥斯曼帝国的民族解放战争。
奥败。
1913年,塞、希、罗、门、奥五国与保加利亚,领土纠纷,抢夺胜利成果。
保败。
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1.客观性: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2.现实性: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3.可能性: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一.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德一一西线具有决定意义;东线:俄国对德奥;南线:塞对奥匈。
二.施里芬计划:德国针对法国进行军事进攻的计划,主要是在北方通过突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直指巴黎,在6周内打败法国。
三.德国为什么渴望速决战?为什么速决战变成了持久战?持久战哪方有利,为什么?1.避免东西两线作战;2.双方均没有绝对优势,当时武器更有利于防守,马恩河战役打成了阵地战,法比军队顽强抵抗,俄国军队和英国军队的迅速参战,出乎德国预料;3.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4.面积大、人口多、资源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DNA重组技术的操作工具一、操作工具(一)限制酶来源:原核生物特点: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结果:产生粘性末端和平末端(二)DNA连接酶分类: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三)运载体种类: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衍生物运载体要具备的条件:①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②自我复制能力③有标记基因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符合人们需要的,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___。
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基因组文库②基因文库cDNA文库(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①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②前提条件: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③原理:__DNA复制__(3)人工合成法:基因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可以人工合成。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 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2)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产生mRNA。
(3)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终止转录。
(5)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6)不同的受体细胞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不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上也会有所差别。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方法: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2)_基因枪法___ (3)__花粉管通道法____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方法:显微注射技术。
3.将目的基因导人微生物细胞方法:用Ca2+处理细胞。
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的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__DNA 分子杂交_____(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 __DNA 分子杂交_____(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的方法:____抗原-抗体杂交____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1.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2.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蛋白质工程可以制造自然界中本没有的蛋白质。
2.1 植物细胞工程一. 植物组织培养1. 概念:在(无菌 )和(人工 )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 培养基 )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 愈伤组织 )、从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 过程(注:①②表示过程名称;③④表示培养基名称。
)外植体 ( ⑤ ) 幼苗①过程中主要是细胞的( 分裂 );②过程中既有 ( 分裂 ),又有( 分化 )。
3.原理:(细胞全能性 )4.培养基(1)形态:( 固体 )培养基(2)成分:1)有机营养成分 2) 无机营养成分 3)激素 4)琼脂(3)培养基中的有机营养物质通常是(蔗糖 )。
(4)培养基中的无机营养物质包括( 水 )、( 无机盐 )。
5.植物组织培养中涉及到的激素种类及作用。
( 生长素 ),作用是诱导细胞分裂和( 根 )的分化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和( 芽 )的分化。
( 赤霉素 ),刺激培养细胞的( 伸长 ),使从芽或小植株快速长高。
6.判断题(相关概念的理解)(1)细胞再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F )(2)在理论上植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
(T )(3)生物的组织器官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细胞中表达出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 T )(4)植物细胞培养的结果只能是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F)二、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 ) ( ② )( ① ) ( ④ )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将其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过程。
2.原理:(细胞全能性)3.过程:(1)去除(细胞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方法:(酶解法),需要的酶(纤维素酶)、(果胶酶)。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人工诱导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PEG )。
融合类型有(3 )种。
(3)(细胞壁再生)。
该过程进行时细胞中哪种细胞器比较活跃(高尔基体)。
(4)杂种细胞的组织培养。
(过程同植物组织培养。
)三、实际应用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1)快速繁殖 2)保持物种的优良特性2.在进行作物脱毒是,常常选用的植物的(分生区),如茎尖。
3.所谓人工种子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的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4.单倍体育种的优点:(缩短育种年限)。
5.单倍体育种的过程:植物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这样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6.通过植物细胞发酵,可以获得很多种细胞产物,例如(蛋白质)、(香料 )等。
2.2 动物细胞工程一、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是指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①组织,②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③培养基中,让细胞生长和增殖。
①组织的选取选择(幼龄)动物或(胚胎)细胞②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③培养基从状态上来看,属于( 液体 )培养基;从营养成分上看,属于(合成)培养基。
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除了一些已知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添加(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④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
⑤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毒、无菌环境 2)营养 3)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2.过程(1)取动物(组织块)(2)剪碎(3)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消化)(4)制成(细胞悬液)(5)转入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
(6)当细胞出现(接触抑制),重新消化处理进行(传代)培养。
3.( 10 )代以内的细胞,维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10-50 )代的细胞,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改变。
( 50代以后)的细胞,少部分细胞获得不死性。
目前使用的细胞是(冷冻)保存的(10代)以内的细胞。
4.动物细胞培养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PH );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排除代谢废物);添加抗生素的目的是(避免染菌)。
5.判断(1)动物细胞培养可以培养出单个个体。
( F )(2)动物细胞培养只能得到更多的细胞。
( F )二、动物细胞核移植1.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核),移入一个已经(去除)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功一个个体。
2.过程(1)取体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2)取(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减二中期)时期,然后去核(3)诱导体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构建重组(胚胎)。
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灭活病毒)。
(4)用物理、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完成分裂和发育。
(5)胚胎(移植)(6)诞生克隆动物。
三、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特性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灭活病毒)。
四、单克隆抗体1. 概念由单个B淋巴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克隆),形成基因型相同的细胞群,这一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2. 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3. 过程:(1)免疫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2)获取B淋巴细胞;(3)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4)诱导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4)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5)筛选出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6)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或体外培养;(7)从小鼠腹水中或培养液中提取抗体。
4. 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精子的发生1.场所:__睾丸的曲细精管________2.时期:从__初情期________开始,直到___生殖机能衰退__________结束。
3.发生的三个阶段:4.精子细胞的变形过程细胞核 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高尔基体 顶体 中心体 精子的尾线粒体 线粒体鞘细胞内的其它物质 原生质滴二、卵子的发生1. 场所:__输卵管_______、____卵巢______2. 时期:从__胚胎出现性别分化____到生理机能衰退(绝经)。
3. 排卵:指__卵子______从_卵泡________排出。
4. 卵泡形成是在_________时期完成的。
5.发生的三个阶段:胎儿时期初级精母细胞_________________精原细胞多个精原细胞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__有丝分裂_________M Ⅱ精子细胞___ 次级精母细胞_______________ M Ⅰ _变形_____精子染色体复制卵原细胞有丝分裂 多个卵原细胞三、受精1.场所:_输卵管__________2.定义:受精是__精子_______和___卵子________,结合形成___合子________的过程。
3.受精的实质是:___精核与卵核结合___4.受精的标志:___在卵黄膜与透明带之间出现两个极体___5.受精准备包括:__精子获能_________和__卵子的准备____________。
6.当卵子发育到__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__期时,才具备受精的能力。
7.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__透明带反应___、___卵黄膜封闭作用____8.卵细胞的结构在 完成 一般不进行M ⅡM Ⅱ 退化消失__受精过程_M Ⅰ初级卵母细胞 被_____________细胞包围,形成_卵泡______。
___合子____ __第二极体_____受精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3)卵黄膜细胞核(5)___细胞质_(1)放射冠透明带卵泡9.受精过程:(1)精卵相遇,发生__顶体反应_________,释放_顶体酶___,精子穿越____放射冠_ 接触_透明带___(2)顶体释放___顶体酶___,穿越__透明带___,接触____卵黄膜___,发生_透明带反应(3)精子被微绒毛抱合,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发生_卵黄膜封闭作用。
(4)雌雄原核形成。
(5)雌雄原核_融合,这是受精完成的标志。
10. 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___卵裂期__________、__桑椹胚___、__囊胚__、__原肠胚__、幼儿。
11.胚胎发育的__囊胚____时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一、体外受精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1)用__促性腺激素___处理,使其_超数排卵__。
从输卵管中冲出卵子。
(2)从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_卵母细胞__。
(3)从_活体动物__取出卵母细胞,常用的工具是__内窥镜_____、__腹腔镜___、__超声波探测仪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