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如何选择镜头

合集下载

摄像机的镜头选用和简介

摄像机的镜头选用和简介

f 值即指镜头之明亮度。

镜头规格中所显示<最大口径比1:1.2>之<1.2>即为f值。

f值越小表示镜头之明亮度越高。

f值每缩小一级距,明亮度即增加两倍。

镜头之射入光量与光束之断面积[镜头的有效口径[d]的平方]成比例,因此影像明亮度为f值平方之反比。

由此推算,f值每缩小一级距,明亮度即增加两倍。

针对不同呈像面积的摄像机所用的镜头,同样的焦段所获得的取景范围当然是不同的。

(这里先不谈景深、感光等元素)掌握它们的换算关系,对摄制场景的准备特别是不同机型的混拍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以35mm的呈像面积为标准(代表机型有RED ONE ,F35等)。

一、1/3"的镜头,如CANON XL H1标配的5.4mm-108mm镜头的取景范围相当于35mm的38.9mm-778mm的镜头。

从焦段数值来说:1/3"的1mm ≈ 35mm的7,2mm.二、2/3"的镜头,如hdw-f900的HJ21,7.5mm-158mm相当于35mm的20 mm-400mm的取景范围。

即2/3"的1mm ≈ 35mm的2.6mm.也可以说,同样的取景范围,35mm镜头的焦段是1/3"的约7.2倍。

是2/3“镜头的约2.6倍。

有了这个换算比例,对各种型号的镜头间的取景关系,大家会有一个量的比较。

班门弄斧。

如有不妥,望指正。

选用镜头焦距的理论计算摄取景物的镜头视场角是极为重要的参数,镜头视场角随镜头焦距及摄像机规格大小而变化(其变化关系如前所述),覆盖景物镜头的焦距可用下述公式计算:(1) f=u·D/U(2) f=h·D/Hf:镜头焦距、U:景物实际高度、H:景物实际宽度、D:镜头至景物实测距离、u:图像高度、h:图像宽度(3)举例说明:当选用1/2″镜头时,图像尺寸为u=4.8mm,h=6.4mm。

镜头至景物距离D=3500mm,景物的实际高度为U=2500mm(景物的实际宽度可由下式算出H=1.333·U,这种关系由摄像机取景器CCD片决定)。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选取方法和安装要点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选取方法和安装要点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选取方法和安装要点镜头(Lens)是摄像机的眼睛,镜头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摄像机成像画面是否清晰。

因此,若要实现摄像机的效能最大化,除了摄像机自身摄像组件与电路设计优良外,还需要为摄像机选配一款适当的镜头。

??????? 镜头是由一组或多组光学玻璃镜片所组成,其透过机械的结构以光学原理形成物像。

不同的镜片组合,成像距离也各有长短。

为满足用户对不同视觉距离与角度范围的需求,厂商相应产出不同类型的监控摄像机镜头。

然而由于镜头应用环境各异及对其认知的缺失,部分工程商不仅在镜头选择上费尽周折,在其安装施工过程中也遭遇不少棘手的难题。

本文以笔者自身()的经验,就镜头在监控系统工程上的应用心得与各位业界同仁进行探讨与分享。

监控摄像机镜头应用类型因镜头的重要性,在进行监控工程设计规划前,只有先摸清镜头的类型及其应用方式,并了解其搭配应用的特性,才能发挥镜头最佳成像。

以目前国内分类方式来说,镜头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十种类型。

·固定光圈镜头:定焦且固定光圈,主要用于环境光线固定的场所;·手动光圈镜头:定焦但光圈可调,主要用于环境光线固定但明暗不定的场所;·自动光圈镜头(DC-drive):固定焦距,使用DC电压驱动用于环境光线变化性的固定范围场所;·自动光圈镜头(Video-drive):固定焦距,使用视频信号驱动用于环境光线变化性的固定范围场所;·手动光圈变焦镜头:主要用于室内环境光线程度不定且范围大小不一的场所;·自动光圈变焦镜头:主要用于室外环境光线程度不定且范围大小不一的场所;·板机镜头(on-Board):以搭配红外线摄像机为主,室内外均适用;·鱼眼全景镜头:主要用于室内环境光线程度不定且范围大小特定的场所;·电动变焦镜头:可遥控焦距景深及光圈,主要用于室内外环境光线程度不定而且景深范围大小可依要求调整的场所;·针孔镜头(Pin-Hole):主要用于隐匿监控及环境光线不定且范围特定的场所。

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与使用技巧

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与使用技巧

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与使用技巧监控摄像机是现代安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镜头作为监控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视频质量和监控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监控摄像机镜头的选择与使用技巧,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一、镜头类型1. 固定焦距镜头固定焦距镜头是一种常用的监控摄像机镜头,具有简单易用、价格低廉等优点。

它适用于要求不大的监控场景,如停车场、室内办公室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焦距镜头,以满足监控需求。

2. 变焦镜头相较于固定焦距镜头,变焦镜头具有焦距可调的特点,能够在不同距离范围内对目标进行追踪和放大。

这使得变焦镜头在需要对特定区域进行详细监控的场景中具有优势,如监控大门入口或长走廊等。

3. 全景镜头全景镜头,也被称为鱼眼镜头,具有广角视野和全景覆盖的特点。

这种镜头可以提供360度全方位的监控行为,适用于需要监控大范围区域的场景,如广场、仓库等。

然而,全景镜头也可能造成图像失真,需要在使用时进行适当的修正。

二、镜头参数1. 焦距焦距是描述镜头视野范围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镜头所能捕捉到的景象大小。

通常,较短的焦距适用于广角监控,而较长的焦距适用于远距离监控。

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焦距,以达到最佳的监控效果。

2.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透过量的参数,对于在低光照环境下的监控非常重要。

较大的光圈可以提供更多的环境光线进入,有利于提升画面亮度和对比度。

在夜间监控场景中,选择具有较大光圈的镜头能够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3.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监控摄像机所能捕捉到的最高图像细节。

较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更清晰的图像,在一些需要细节信息的场景,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选择高分辨率的镜头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

三、镜头安装与调整技巧1. 安装高度镜头的安装高度会影响到监控画面的范围和清晰度。

一般来说,镜头安装高度应根据监控场景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整个监控区域都能够被清晰且完整地捕捉到。

2. 焦点调整在安装完监控摄像机后,需要对镜头进行焦点调整,以确保图像清晰度。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如何根据现场被监视环境,正确选用摄像机镜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组成后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面画的效果能否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就画面范围或图像细节而言),所以正确的选用摄像机镜头可以使系统得到最优化设计并可获得良好的监视效果。

1.分类:摄像机镜头就光圈而言可分为手动光圈镜头及自动光圈镜头两种,就焦距而言又可分为定焦镜头及变焦镜头两种。

2.正确选用摄像机镜头2.1 手动、自动光圈镜头的选用手动、自动光圈镜头的选用取决于使用环境的照度是否恒定。

# 对于在环境照度恒定的情况下,如电梯轿箱内、封闭走廊里、无阳光直射的房间内,均可选用手动光圈镜头,这样可在系统初装调试中根据环境的实际照度,一次性整定镜头光圈大小,获得满意亮度画面即可。

# 对于环境照度处于经常变化的情况,如随日照时间而照度变化较大的门厅、窗口及大堂内等,均需选用自动光圈镜头(必须配以带有自动光圈镜头插座的摄像机),这样便可以实现画面亮度的自动调节,获得良好的较为恒定亮度的监视画面。

对于自动光圈镜头的控制信号又可分为DC 及 VIDEO 控制两种,即直流电压控制及视频信号控制。

这在自动光圈镜头的类型选用上,摄像机自动光圈镜头插座的连接方式上,以及选择自动光圈镜头的驱动方式开关上,三者注意协调配合好即可。

2、定焦、变焦镜头的选用2.2定焦、变焦镜头的选用定焦、变焦镜头的选用取决于被监视场景范围的大小,以及所要求被监视场景画面的清晰程度。

在镜头规格(镜头规格一般分为 1/3″、1/2″和 2/3″等)一定的情况下,镜头焦距与镜头视场角的关系为:镜头焦距越长,其镜头的视场角就越小(见图 1所示);在镜头焦距一定的情况下,镜头规格与镜头视场角的关系为:镜头规格越大,其镜头的视场角也越大。

所以由以上关系可知:在镜头物距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镜头焦距的变大,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场景的画面范围就越小,但画面细节越来越清晰;而随着镜头规格的增大,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场景的画面范围就增大,但其画面细节越来越模糊。

4个选择摄影镜头原则

4个选择摄影镜头原则

4个选择摄影镜头原则如果把数码传统兼容镜头和数码专用镜头都加起来,阵容可谓庞大。

下面是店铺网络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4个选择摄影镜头原则的内容,希望对你在摄影探索道路上有帮助。

面对如此之多的镜头到底怎么选择、根据什么选择,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数码单反用户面临的一个问题。

为便于用户选择镜头时有所参考,日本摄影家马场信幸认为,购买镜头时主要依据焦距、最大光圈、近摄能力和表现力四大方面来选择。

选择摄影镜头原则一:焦距选择镜头第一个要注意的是镜头的焦距,焦距实际上就是视角问题,焦距不同视角也不同。

另外自己要明确,我购买镜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为拍风景还是拍人物等等。

众所周知,拍风景宜用广角镜头,而拍人物则宜用定焦、中焦或长焦镜头,所以首先要根据摄影目的来决定自己所要选购的镜头焦距。

拍摄风景最佳焦段是广角焦段24mm、望远焦段200mm(均以35mm规格为标准,下同)。

当标准变焦镜头广角焦段从28mm进化到24mm后视角变大,可收纳的景物范围大大拓宽。

一般来说拍摄风景对镜头最大光圈要求不太高。

如果主要是拍风景的话,选择变焦镜头时广角焦段是24mm 基本就够用了。

至于望远焦段,起码得是200mm,如果望远焦段是300mm或400mm就更理想了,自由度会大大提高。

传统变焦镜头的望远焦段多是300mm,用在数码单反上就是450mm,焦距扩大了1.5倍,用起来会令人感到更加痛快,这一点正是数码单反的价值所在。

现在出品的数码专用超广角镜头的广角焦段一般到12mm,相当于35mm规格的18mm,比起35mm规格的28mm焦段将近扩大了1.5倍,从而使所拍摄的风景场面左右范围大大加宽。

拍摄人物最佳焦段是85mm以35mm规格标准来说,拍摄人物基本以85mm焦距为标准来选择镜头。

85mm焦段所拍的人像基本接近中画幅照相机所拍的画面效果,不仅远近感合适,而且人物脸部显得非常自然,照相机与被摄人物之间的距离基本也能保持在平时说话的距离。

镜头选择指南

镜头选择指南

尊敬的实习指导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贵单位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在这段时间的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对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和收获的总结,以及贵单位对我的评价。

一、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1. 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在实习期间,我始终保持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都全力以赴。

我主动请教同事和领导,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团队讨论,为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 严谨细致,注重效率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我注重细节,力求做到严谨细致。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进度。

在遇到问题时,我能及时与同事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3. 团队协作,互相支持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我学会了倾听、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在遇到困难时,大家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困难。

4. 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个人形象,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实习期间的收获1. 业务能力提升通过实习,我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关键,也使我更加珍惜团队的力量。

3. 职业素养培养实习期间,我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等。

这些职业素养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4. 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实习期间,我有幸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工作,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同时,我也了解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为今后的人生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用人单位评价在实习期间,贵单位对我的工作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机镜头及选择

相机镜头及选择

相机镜头及选择相机镜头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选择适合自己摄影需求的镜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将介绍相机镜头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

一、相机镜头的类型相机镜头按照使用范围和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

不同的镜头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

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焦距较短,适合拍摄广阔的场景和大景物。

它们能够捕捉更多的景象,并具有较大的景深,使得前景和背景都能够清晰呈现。

广角镜头常用于风景摄影和建筑摄影。

2.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焦距约为50mm,是最接近人眼视角的镜头。

它们适用于各种拍摄场景,并且可以呈现较为真实的景象。

标准镜头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镜头,适合人像摄影、街拍和日常拍摄。

3.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较长,能够将远处的主体拉近,使之更为突出。

它们常用于野生动物摄影、体育赛事摄影等需要远距离拍摄的场景。

4.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专门设计用于拍摄微小的主体,如花朵、昆虫等。

它们具有非常接近的最短对焦距离,并能够在放大比例上提供出色的成像效果。

二、选择相机镜头的因素在选择相机镜头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拍摄需求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拍摄需求,确定想要拍摄的主题和场景。

不同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需求,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镜头类型。

2. 镜头品质镜头的品质直接关系到照片的质量,包括成像锐利度、色彩还原度和逆光能力等。

优秀的镜头通常具备较高的透镜和镀膜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清晰和细腻的画面。

3. 焦距选择焦距决定了拍摄的视角和景深。

较短的焦距适合拍摄广角场景,较长的焦距适合拉近主体拍摄。

根据拍摄需求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焦距范围。

4. 光圈和稳定性光圈决定了镜头的进光量和背景虚化效果。

大光圈镜头能够在暗光环境下提供更好的表现,而小光圈镜头则适合需要大景深的场景。

稳定性对于长焦镜头和微距镜头尤为重要,可以减少手持拍摄的抖动影响。

图文讲解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方法2017-10-26

图文讲解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方法2017-10-26

前言:一般情况下,同一型号的摄像机,都会有多个镜头毫米数可供选择。

可是很多朋友对镜头毫米数没有具体概念,不知道什么样的监控场景要选择多少毫米的镜头才比较合适正文:一、镜头毫米数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型号的摄像机,都会有多个镜头毫米数可供选择。

可是很多朋友对镜头毫米数没有具体概念,不知道什么样的监控场景要选择多少毫米的镜头才比较合适。

二、镜头焦距镜头焦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镜头毫米数,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等。

如上图所示,同样的场景,镜头焦距选择不同,所拍摄到的图像也有所不同。

三、物距物距是摄像机镜头到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例如,需要拍摄马路对面的车辆,则摄像机与车之间的距离即为物距。

四、视场角视场角简单的说就是以镜头为顶点,摄像机可以拍摄到的最大角度。

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镜头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

通俗地说,目标物体超过这个角就不会被收在镜头里。

五、三者之间关系焦距越大,可视距离越远,视场角越小;焦距越小,可视距离越近,视场角越大。

场景推荐六、镜头选择小贴士小视距、大视场角的场所,例如电梯、房间等,一般用2.8-4mm镜头。

景深大、视角范围广的场所,例如室外环境、围墙等,一般用6-8mm镜头。

视角较小、距离较远的场所,例如通道、车间、仓库等,常用6-12mm镜头。

七、估算法小编再分享给大家一个镜头焦距选择的估算法。

该方法适用于4mm以上的镜头。

通过上方表格,我们以200万摄像机为例,假设某人距离摄像机24米。

如果想看清人脸,则选用24÷1.5=16mm左右的镜头。

如果想看清人体轮廓,则选用24÷3=8mm左右的镜头。

如果想监控人的活动画面,则选用24÷6=4mm左右的镜头。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常用地方的选择的摄像机如何选择镜头的毫米数?在小商铺和家庭等室内环境中,推荐4mm的镜头,主要考虑了室内距离不会太远(3-6米不等),同时监控的角度要足够大。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计算方法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计算方法

在闭路监控工程中,工程人员往往会碰到镜头难以选配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以下简单的计算公式,供选取镜头时参考:
公式1:F= w D / W
公式2:F= h D / H
说明:
F :镜头焦距
D :被摄物体距镜头的距离
W:被摄物体需摄取的宽度
H :被摄物体需摄取的高度
W:CCD 靶面的宽度
H :CCD 靶面的高度
例:某闭路监控工程中,用1/3”的摄像机,摄像机安装在收银员的2米高的上方,需要监控制收银员2米宽的柜台情况,选用多少毫米的镜头?
按F= w D / W 公式计算
F=4.8 X 2000 / 2000 =4.8 mms
则选用4.8 mm 的镜头即可.
附C CD 靶面规格尺寸(单位: mm)
规格1/4" 1/3" 1/2" 2/3" 1"
W 4.8 6.4 8.8 12.7
h 3.6 4.8 6.6 9.6
更简单一些的表达:
1、如何选择镜头?先根据环境的远近选择镜头焦
距;再根据观看的范围选择镜头角度;综合镜头的两种选择,以镜头的焦距选择为主。

如视角不够,选择增加云台增大视角范围。

2、如何选择镜头焦距?
镜头的焦距
物体距离(m)*CCD 高度(mm)f=
物高(m)。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影像传感器尺寸摄像机镜头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影像传感器的尺寸。

影像传感器是摄像机捕捉光线并转换为电信号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影像传感器尺寸包括全画幅、APS-C和Four Thirds等。

全画幅尺寸较大,可以捕捉更多的光线,具有较好的细节和动态范围表现;而APS-C和Four Thirds则尺寸较小,便于携带和使用。

焦距摄像机镜头的焦距是指镜头到影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也是决定拍摄画面视角的参数。

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广角镜头(小于35mm)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画面,适合拍摄大场景和风景等;标准镜头(约35mm-70mm)可以呈现近似人眼视角的画面;长焦镜头(大于70mm)可以用来捕捉远距离的物体,适合拍摄体育比赛和野生动物等。

光圈摄像机镜头的光圈是光线进入镜头的孔径大小。

光圈的大小决定了光线通过镜头的多少,从而影响曝光和景深。

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提供更好的低光拍摄能力和浅景深效果;而较小的光圈则可以增加景深,保持整个画面的清晰度。

光圈参数通常以F值表示,例如F1.4、F2.8等,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

图像稳定现代摄像机镜头通常都配备了图像稳定功能,可以抵消手持摄像时的抖动。

这一功能对于拍摄运动场景和手持拍摄非常重要。

图像稳定可以通过光学或电子方式实现,也可以结合两者,提供更好的稳定性能。

镜头口径和接口镜头的口径是指镜头前面最外面的圆形透镜面的直径。

选择合适的口径可以匹配摄像机镜头的接口,确保完全兼容。

常见的摄像机镜头接口包括EF、F、E、MFT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机身品牌和型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他参数除了上述主要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也需要考虑。

例如变焦范围、对焦速度、最大放大倍率、镜头结构、防尘防水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拍摄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总结起来,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包括影像传感器尺寸、焦距、光圈、图像稳定、镜头口径和接口等。

监控摄像头的选择与基本参数

监控摄像头的选择与基本参数

监控摄像头的选择与基本参数
1.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摄像头能够拍摄到的图像细节的数量。

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越清晰。

一般而言,720p和1080p分辨率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的需求,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如监控高速运动物体时,可能需要更高的分辨率,如4K甚至8K。

2.帧率:帧率是指摄像头每秒能够拍摄到的图像数量。

帧率越高,视频流越流畅。

在普通监控场景中,15到30帧/秒的帧率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但在一些高速移动或需要更精准显示细节的场景中,帧率要求可能更高。

3.视角:视角是指摄像头能够拍摄到的水平范围。

视角越宽,摄像头能够覆盖的区域越广。

在选择摄像头时,需要根据监控场景的具体要求来确定所需的视角范围,以确保能够全面有效地监控所需区域。

4.焦距:焦距是指摄像头能够聚焦的距离范围。

焦距越远,摄像头能够拍摄到的距离越远。

在选择摄像头时,需要考虑监控距离和监控区域的大小,以确定所需的焦距范围。

5.防护等级:防护等级是指摄像头的外壳的防水、防尘等级。

在户外或特殊环境中,摄像头的防护等级需要更高,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寿命。

6.低照度性能:低照度性能是指摄像头在低光环境下的拍摄能力。

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场景中,低照度性能较好的摄像头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7.码流压缩技术:码流压缩技术是指摄像头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传输的方式。

常见的码流压缩技术有H.264、H.265等。

选择摄像头时,需要
根据监控系统的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的要求,以及带宽和存储设备的支持能力来确定所需的码流压缩技术。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与计算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与计算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与计算闭路电视系统中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计算,在选择和计算镜头时提供了三种方法:公式计算法、查表法和图解法。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

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一、镜头的种类1、按镜头尺寸划分:摄像机镜头与摄像机一样也分为8.5mm(1/3in)、13mm(1/2in)、17mm(2 /3in)、19mm(3/4in)、25mm(1in)等多种,在选择摄像机镜头时,一般应与摄像机相对应,即13mm摄像机应选用13mm镜头。

2、按镜头类别划分:摄像机镜头分手动光圈镜头和自动光圈镜头两大类型,手动和自动调整都是为了调节光通量,使传感器感受的光量保持在最佳状态。

二、手动、自动光圈镜头的应用范围手动光圈镜头是最简单的镜头,适用于光照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手动光圈由数片金属薄片构成。

光通量靠镜头外径上的一个环调节。

旋转此圈可使光圈收小或放大。

在照明条件变化大的环境中或不是用来监视某个固定目标,应采用自动光圈镜头,比如在户外或人工照明经常开关的地方,自动光圈镜头的光圈的动作由马达驱动,马达受控于摄像机的视频信号。

手动光圈镜头和自动光圈镜头又有定焦距(光圈)镜头自动光圈镜头和电动变焦距镜头之分。

1、定焦距(光圈)镜头,一般与电子快门摄像机配套,适用于室内监视某个固定目标的场所作用。

定焦距镜头一般又分为长焦距镜头,中焦距镜头和短焦距镜头。

中焦距镜头是焦距与成像尺寸相近的镜头;焦距小于成像尺寸的称为短距镜头,短焦距镜头又称广角镜头,该镜头的焦距通常是28mm以下的镜头。

短焦距镜头主要用于环境照明条件差,监视范围要求宽的场合。

焦距大于成像尺寸的称为长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又称望远镜头,这类镜头的焦距一般在150mm以上,主要用于监视较远处的景物。

2、手动光圈镜头,可与电子快门摄像机配套,在各种光线下均可使用。

安装监控摄像机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

安装监控摄像机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

安装监控摄像机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在安装监控摄像机时,选择合适的镜头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监控摄像机的视野范围、焦距和画质等。

下面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控摄像机镜头。

1.确定监控需求在选择镜头之前,需要明确监控的目的和需求。

是为了监控室内还是室外?需要监控的区域是大还是小?需要捕捉细节还是全景图像?根据监控需求确定所需的镜头类型。

2.型号和焦距选择监控摄像机镜头有固定焦距和变焦两种类型。

固定焦距镜头适合在相对固定的场景中使用,例如监控室内或办公室;变焦镜头可以通过调整焦距适应不同的监控场景,例如室外监控或需要远距离监控。

变焦镜头通常会标有两个数值,例如5-50mm,这表示它的焦距范围是从5mm到50mm。

较小的焦距数字表示广角,可以看到更大的视野范围;较大的焦距数字表示长焦,可以看到较远距离的目标。

在选择焦距时,需要根据监控位置和监控需求来确定。

例如在室内监控中,通常选择12mm到16mm的焦距;在室外监控中,可以选择16mm到50mm的焦距,以更远的视野范围。

3.光圈和传感器大小选择光圈是指镜头中的光学口径大小。

大光圈意味着镜头对光线的捕捉能力更强,适合在弱光条件下使用;小光圈则适合在光线充足的场景中使用。

另外,需要注意镜头的传感器大小与摄像机的相机像素匹配。

如果镜头的传感器大小小于摄像机的像素大小,可能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4.特殊要求有些场景可能需要特殊功能的镜头来应对。

例如,有些监控场景需要具备防水功能的镜头,以适应室外或恶劣天气条件;有些场景需要红外镜头,以在低光或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监控。

此外,还可以考虑一些高级特性的镜头,例如自动变焦、自动对焦、宽动态范围等,以提高监控摄像机的性能和功能。

5.可视距离和清晰度在选择镜头时,还需考虑清晰度和可视距离。

选择高清晰度的镜头,可以获得更清晰、细节更丰富的图像;选择长焦距的镜头,可以看到更远距离的目标。

然而,较远距离的监控可能会导致图像分辨率下降,因此在选择镜头时需要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以满足监控需求。

摄像机镜头知识及其选用标准(完整版)

摄像机镜头知识及其选用标准(完整版)
面上而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而如果对C型镜头不加接圈就直接接 到CS接口摄像机上,则可能使镜头的后镜面碰到CCD的靶面的保 护玻璃,造成CCD摄像机的损坏,这一点在实用中需特别注意。
3、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象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 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 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 镜头应选1/2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 头应选1/3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 应选1/4英寸。 如果镜头尺寸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 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基本概念
1、成象面:成象面是入射光通过镜头后所成象的平面,这个面是一 个圆形。
2、CCD芯片:摄像机中用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摄像机 说明书中常有1/2"、1/3"、2/3",指的是CCD芯片对角线的长度,单 位是英寸。
3、焦距:是镜头到成象面的距离,单位是mm
球面镜头1" 25mm自动光圈 电动变焦 长焦距镜头 非球面镜头1/2"3mm手动光圈 手动变焦 标准镜头 针孔镜头1/3"8.5mm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 鱼眼镜头 2/3"17mm
2、以镜头安装分类
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
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常用的镜头是C型安装镜头(in32牙螺纹座), 这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这种镜头安装部位的口径是25. 4mm(in), 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 526 mm。大多数摄像机的镜 头接口则做成CS型,因此将C型镜头安装到CS接口的摄像机时需 增配一个5 mm厚的接圈,而将CS镜头安装到CS接口的摄像机时 就不需接圈。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误对CS型镜头加装接圈后安装到CS接口摄像机上,会因为镜头的成像面不能落到摄像机的CCD靶

安装监控摄像机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

安装监控摄像机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

镜头大小的主要区别是:镜头越小看的越近,但是视觉范围越宽;镜头越大看的越远,但我们宝贝分类里面,半球型摄像头可以选配3.6MM或者6MM的镜头;30米以内红外防水摄像机可以选配3.6MM、6MM或者8MM的镜头;30米以上红外防水摄像机可以选配4MM、6MM、8MM、12MM、16MM、25MM的金属的大CS镜头)2.8即:F=2.8mm镜头,拍摄距离为1~4米,拍摄角度为115°3.6即:F=3.6mm 拍摄距离为2~6米拍摄角度93°6 即 F=6mm 拍摄距离为3~15米拍摄角度为53°, 8 即 F=8mm 拍摄距离为4~20米拍摄角度为40°,12 即 F=12mm 拍摄距离为5~25米拍摄角度为25°,16 即F=16mm 拍摄距离为5~30米拍摄角度为20°25 即F=25mm 拍摄距离为20~80米拍摄角度为15°图解法f=hD/H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

由公式可焦距f=6.4X2500/440≈36毫米或焦距f=4.8X2500/330≈36毫米当焦距数值算出后,如果没有对应焦距的镜头是很正常的,这时可以根据产品目录选择相近的型号,一般选择比为了从1/3″与1/2″ CCD摄像机中获取同样的视角,1/3″ CCD摄像机镜头焦距必须缩短;相反如果在1/3″ C 焦距的镜头,情况又如何呢?1/3″ CCD摄像机视角将比1/2″ CCD摄像机明显地减小,同时1/3″ CCD摄像机的图像放大,产生了使用长焦距镜头的效果。

另外我们在选择镜头时还要注意这样一个原则:即小尺寸靶面的CCD可使用大则不行。

原因是:如1/2″ CCD摄像机采用1/3″镜头,则进光量会变小,色彩会变差,甚至图像也会缺损;反之,像效果肯定会变好。

红外摄像机镜头的选用及安装注意事项

红外摄像机镜头的选用及安装注意事项

红外摄像机镜头的选用及安装注意事项
【】红外摄像机镜头的选用
镜头的通光量或相对孔径,决定了镜头的通光能力,相对孔径F1.0的镜
头通光量是相对孔径F2.0的镜头通光量四倍。

同样的摄像机、红外灯,上述两
种镜头,红外作用距离可相差一倍。

大孔径镜头比常规普通镜头通光量好四到
十倍,按理说应该成为红外夜视监控的必须配套产品,但由于成本高昂,制作
技术难度大,绝大多数红外产品制造商不具备供货能力。

红外灯选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

人眼可见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称其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380nm~780nm,可见光波长由长到短分别为红、橙、黄、绿、青、兰、紫光,波长比紫光短的称为紫外光,波长比红光长的称为红外光。

夜视系统中红外灯
的选用,会直接影响到摄像机的成像效果。

红外卤素灯是一种较传统的技术,其能耗高、发热量大、使用寿命短,
使用效率低下,所以逐渐被较少选用。

LED红外灯因其造价低,已成为目前使
用最多红外发光设备,其缺点为照射距离近(单个LED的光学输出为5mw-15mw)、角度小(7至12度)光线分布不均等。

多芯片LED(还有LED阵列),LED红外灯照射距离不够是因为能量不够,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当然能量就大,照射距离更远。

但因可能组成结构上
的缺点,使得多芯片LED没有发光焦点、发光系统不合理,造成有用光效率比
较低。

LED红外灯发热量大,多芯片LED发热量更大,所以散热问题很重要,会严重影响寿命。

视频监控摄像机与镜头选择

视频监控摄像机与镜头选择

焦距调整方式的选择:固定焦距:适合于可以直接确定监视区域的固定监控点;手动变焦:适合于暂时无法确定监视区域的固定监视点;电动变焦:适合于大范围远距离监视的全方位监视点。

镜头尺寸的选择:需要根据使用摄象机CCD的尺寸来决定,大尺寸的镜头可以和小尺寸CCD 摄象机配合使用,但视场角会变小,镜头与摄象机尺寸应尽量选择一致。

聚焦值的选择:短焦距镜头:适合于对大范围的全景监视;长焦距镜头:适合于对远距离的特写监视;实际的焦距值可以根据下列公式进行估算。

f=aL/H f=bL/W其中:f───镜头焦距;L───镜头至景物距离;W───靶面宽度;H───靶面高度;b───成像宽度;a───成像高度估算后得出的焦距值和实际镜头产品相比较,并结合摄象机CCD尺寸来确定实际使用镜头的型号。

设计中有关镜头的其它参数可以不用重点考虑,因为一旦焦距参数确定后,也就确定了镜头型号,对于某种品牌的镜头来说,其它参数基本就由产品本身决定了。

一般来说,IPC的镜头焦距越大,视场角越小,而监控距离越远。

注意:监控距离指可以看清人像的有效距离。

IPC镜头焦距与监控距离的关系如下:注意:不同型号的IPC在同一镜头焦距下的视场角可能不同。

放到实际使用场景中,2.8mm焦距适用于电梯、楼梯等较为狭小的环境,4mm适用于会议室、商店稍大一些的场景等,而停车场、工厂车间、庭院等更开阔的地方则可以选用6mm以上的镜头;具体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1、一般情况下,普通会议室,办公室,电梯间的监控环境下,3mm到12mm 左右的短距定焦镜头即可满足需求。

2、对于小区内的安防监控,或者普通的道路监控来说,6mm到15mm的监控镜头也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3、一般的路口监控来说,由于拍摄的空间较大,清晰度要求较高,因此适用于6mm到60mm的中距离焦距镜头。

4、在用于城市治安监控的摄像镜头上,由于监控距离与环境的不同,基本上配置10mm至120mm左右的远距离变焦镜头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像机如何选择镜头
镜头的成像尺寸一般可分为:25.4MM(1 IN)16.9mm(2/3 IN)12.7MM(1/2 IN) 8.47MM(1/3 IN) 6.35Mm(1/4 in)
选择镜头应使镜头的成像尺寸大于或等于摄像机的靶面尺寸
f=hD/H f=vD/V
h v 为CCD感光靶面尺寸,H V为被监视物体大小尺寸D为物体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
水平视角 2 arctg(h/2f)
垂直视角 2 arctg(h/2f)
焦距f越短,视场角就越大,可视距离越近
焦距f越大,视场角就越小,可视距离越远
镜头焦距2.8mm 3.5mm 4mm 4.8mm 6mm 8mm 12mm 16mm 25mm 60mm
73.8mm
物体距离4.3m 5.4m 6m 7.3m 9m 12m 18m 25m 38m 120m 150m 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长焦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成像越大。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提示:一体机镜头倍数的计算:倍数=f最大值/f最小值
例如:22倍=85.8/3.9 27倍=94.5/3.5
2.相对孔径
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置了光圈。

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头实际的有效孔径为D,比d大,D 与焦距f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A=D/f,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一般习惯上用F=f/D,即相对光径的倒数来表示镜头光圈的大小。

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

所以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表示镜头越好。

3.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用相似三角形计算原理)
设被摄物体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H、W,被摄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为D,镜头的焦距为f。

靶面成像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h、w,则计算公式如下:f=h×D/H f=w×D/W
4.镜头的焦距
1)定焦距:焦距固定不变,可分为有光圈和无光圈两种。

·有光圈:镜头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

根据环境光照的变化,应相应调节光圈的大小。

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

人为手工调节光圈的,称为手动光圈;镜头自带微型电机自动调整光圈的,称为自动光圈。

·无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

主要用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

2)变焦距:焦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被摄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

常用的变焦镜头为六倍、十倍变焦。

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自动光圈。

单可变镜头:一般是自动光圈和自动聚焦的镜头,而焦距需人为调节。

5.选配镜头原则
1)镜头有自动光圈(auto iris)和手动光圈(manual iris)之分。

自动光圈用于被照物光线变化较多场合,手动光圈用于被照物光线稳定之处。

自动光圈镜头有二种驱动方式:
一类为视频输入型Video driver(with Amp),它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这种视频输入型镜头内包含有放大器电路,用以将摄像机传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对光圈马达的控制,
另一类称为DC输入型(DC driverno Amp),它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这种镜头内只包含电流计式光圈马达,摄像机内没有放大器电路。

二种驱动方式产品不具可互换性,但现已有通用型自动光圈镜头推出。

2)镜头安装有C型和CS型两种,C型安装的镜头在CCD摄像机与镜头间多了5mm 调整光圈值的环。

C型安装的摄像机可用CS型镜头,但CS安装的摄像机不能使用C型镜头。

小提示:摄像机分辨率(线数)划分:
(1)像素25万左右,彩色分辨率为330线,黑白分辨率为400左右
(2)像素25万—38万间,彩色分辨率为420线,黑白分辨率为500左右(3)像素38万以上,彩色分辨率为480线,黑白分辨率为600左右
红外摄像机关键的技术和不良因素
1、成像偏色
摄像机使用CCD是感应所有光线(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的,这就造成在白天所拍摄的影像和我们肉眼只观察到可见光所产生的影像很不同。

由于CCD感应到了红外线,它会干扰到DSP的运算,导致偏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让CCD接收不到红外光就可以了,因此在镜头和CCD之间加装一个红外滤光镜即可解决,其作用就是阻挡红外线进入CCD,让CCD 只能感应到可见光,这样就使摄像机拍摄到的影像和我们肉眼看到的影像相一致了。

2、机体本身的散热问题。

摄像机在长时间工作以后,红外灯会产生热量,尤其是红外一体机,它的红外发光LED是安装在整个护罩内的,而护罩的“保温”效果一般都很好。

CCD一般只
能支撑到60-70度,长时间高温工作,CCD肯定会慢慢坏掉。

具体的现象一般是画面发白,看起来朦朦胧胧的。

红外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散热问题的:
一、采用金属导热材料,通过外壳来散热。

二、把红外灯焊接在铝板上,将热量带走;
三、如果是大功率红外灯,采用风扇散热,并且都采用恒流电源(开关式电源)供电来控制红外灯的散热问题。

3、图像中出现白雾的现象
一般出现这个问题时,可以分两部分来考虑:一、LED灯射出的红外线打到机器上面的遮阳罩上反射回镜头,造成白雾的现象。

解决的方法就是把遮阳罩退后些、或者遮阳罩内表面采用黑色处理。

二、LED射出的光漏到了镜头里。

这个问题,目前大家都是采用“双玻璃结构”来解决的。

由此可见“双玻璃结构”是最成型的解决办法,红外产品在设计上全部使用的“双玻璃结构”,完全避免了白雾现象的产生。

4、机器内部出现雾气。

雾、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因冷环境的强、弱分别凝结成霜和雾。

红外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室外的摄像机常常会因四季变化、昼夜温差、以及雨雪环境等原因在防护罩视窗玻璃上形成雾或霜,导致摄像机无法看清物体,直接影响监控效果。

5、机器外部出现霜、雾。

摄像机在雨雪天或粉尘大的环境下工作,防护罩的视窗玻璃容易出现污垢,造成摄像机视线遮挡。

解决的办法:1、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清洁玻璃。

2、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

与普通视窗玻璃相比,隐形雨刷视窗玻璃具有排斥水、灰尘、雪花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