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患者中测定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NT-proBNP、心肌酶及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

NT-proBNP、心肌酶及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

NT-proBNP、心肌酶及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赵红梅;崔海涛【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3)012【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酶学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响(CAG)确诊的ACS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41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51例,另选取同期行CAG阴性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标准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多体位投照确定冠脉病变程度,于入院时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荧光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对照组、UAP组、NSTEMI组、STEMI组血清NT-proBNP、CK-MB、cTnI、hs-CRP、IL-18、TNF-α和MMP-9水平呈依次增高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NT-proBNP、CK-MB、cTnI、hs-CRP、IL-18、TNF-α、MMP-9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危险分层、治疗方案制定等有重要意义.%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T-proBNP, myocardial enzyme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diagnosi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ACS confirmed by CAG who were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to UAP group (n=28), NSTEMI group (n=41), and STEMI group (n=51)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sion degrees. Moreover, 40 cases with negative CAG results were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andard Judkins method was used for CAG examination. Multi-position projection was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coronary lesion degrees. The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 on admission, and the serum was separated. The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NT-proBNP and CK-MB levels. The chemiluminiscence was used to detect cTnI level. The immunoturbidi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hs-CRP level.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IL-18, TNF-α, and MMP-9 levels. Results: The serum NT-proBNP, CK-MB, cTnI, hs-CRP, IL-18, TNF-α, and MMP-9 levels were graudally incre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UAP group, NSTEMI group, and STEMI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among each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s: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NT-proBNP, CK-MB, cTnI, hs-CRP, IL-18, TNF-α, and MMP-9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of ACS, evaluation of severity degree,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formulation of therapeutic schemes.【总页数】4页(P1623-1626)【作者】赵红梅;崔海涛【作者单位】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检验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性细胞因子与凝血因子水平的变化 [J], 陈莹;刘复强;常志文;翟艳玲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J], 刘玉洁;张敬霞;杨丽;孟冬梅;魏民新3.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王梁谦;唐杨;李修洋;刘大军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陈弹;杨向军;蒋廷波;宋建平;刘志华5.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黄玲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聂军【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年(卷),期】2015(0)17【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138例作为SAP组.另选同期轻度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126例作为MAP组.选择同期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血清IL-6指标水平,并记录并发症情况,分析患者血清IL-6指标水平与Ranson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影响AP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SAP组的IL-6及Ranson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及对照组;SAP组中的有并发症组患者的IL-6及Ranson评分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患者血清IL-6指标水平与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将AP严重程度作为因变量,将患者年龄、性别、高Ranson评分及高IL-6水平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高IL-6水平均为AP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IL-6与AP严重程度联系紧密,临床上应重视此情况,给予相应的监测.【总页数】4页(P2816-2819)【关键词】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相关性【作者】聂军【作者单位】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1【相关文献】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1、白介素-31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J], 姚宏艳;高以红;高洁2.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J], 夏敏;沈美琴;陈卫昌3.检测血清白介素-6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 [J], 蒙江明;唐国都;黄志强;冯贵宁4.血清白介素-6检测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J], 房龙; 许颖颖; 杜时雨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J], 刘见欢;陈婉婵;尹爱平;蒲荣;梁逸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病情监测中的意义研究

血清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病情监测中的意义研究

血清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病情监测中的意义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体内的变化,探讨其在病情监测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另选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3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

各组患者抽取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 ELISA法检测hs-CRP、IL-10、IL-6水平并做相关分析。

结果:ACS组患者的血清IL-6,hs-CRP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SAP组,IL-6(t=15.341,p<0.01),hs-CRP(t=3.472,p<0.05)及IL-10(t=14.271,p<0.01);而SAP组血清hs-CRP虽高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IL-6/IL-10值显著高于SAP组(t=2.473,p<0.05),ACS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偏高(t=2.731,p<0.05),而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炎症因子IL-6,hs-CRP以及抗炎因子IL-10在ACS的发展过程中变化显著,理论上可用于临床诊断,而且可以看出炎症因子、抗炎因子分泌失衡对ACS的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炎症因子;抗炎因子;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237-02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最为严重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处置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随着近年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是该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寻找能够预测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不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成为主要研究课题[1-2]。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在hs-CRP、TC、LDL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IL-6、MCP-1、TNF-α、NF-KB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有效改善ACS患者hs-CRP、IL-6、MCP-1、TNF-α、NF-KB水平,在ACS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标签: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急性;冠状动脉;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致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不断增高,对人类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经证实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与动脉粥样硬化(AS)关系密切,而免疫炎性反应在AS发生进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

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均属于较为重要的炎症因子,现已证实上述两种因子在ACS患者血清中有明显增高[2]。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作为一种中成药注射液,其在抑制血栓、改善冠脉血流、保护心肌细胞等方面的良好作用已被证实。

笔者特于2013年3月-2015年10月对98例ACS患者进行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治疗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

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联性

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联性

临床研究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联性司月乔,丁振江,王文丰,单伟超,史菲,刘佟,孙王乐贤△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137例(NSTE-ACS组),纳入同期疑似冠心病但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提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的非冠心病患者79例(Non-CAD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五聚素3(PTX-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半乳糖凝集素3(GAL-3)、神经生长因子1(NTN1)、白细胞介素(IL)-37和脂联素(ADP)水平。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预测价值。

计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评分系统(CAI)评分与炎症脂肪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支数冠脉病变患者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

结果NSTE-ACS组血清促炎因子PTX-3、PAI-1、GAL-3高于Non-CAD组,而抗炎因子NTN1、IL-37、ADP水平明显低于Non-CAD组(均P<0.01)。

PTX-3、PAI-1、GAL-3、NTN1、IL-37、ADP预测NSTE-A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3、0.701、0.837、0.776、0.905、0.857,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2.95μg/L、724.5ng/L、2.66μg/L、58.6ng/L、103ng/L、9.1μg/L。

PTX-3、PAI-1、GAL-3与CAI评分呈正相关(r s分别为0.594、0.452、0.682,均P<0.01),NTN1、IL-37、ADP与CAI评分呈负相关(r s分别为-0.312、-0.650、-0.582,均P<0.01)。

有冠脉病变患者血清促炎因子PTX-3、GAL-3水平高于无冠脉病变者,而抗炎因子NTN1、IL-37、ADP水平均明显下降。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纤维介素2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纤维介素2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纤维介素2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汪道利;何非;许邦龙;吴继雄;王晓晨;盛建龙【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分泌型纤维介素2(sFGL2)水平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选择52例初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0例初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5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外周血 CD4+ CD25+ CD127low 调节性 T 淋巴细胞(Treg)、外周血 sFGL2、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RT-PCR 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膜型纤维介素2(FGL2)mRNA 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和SAP 组相比,ACS 组外周血 CD4+ CD25+CD127low Treg 百分比及血清 sFGL2、IL-10、TGF-β1显著降低(P <0.01),而 TNF-α和 hs-CRP 显著升高(P<0.01)。

血清sFGL2与外周血 Treg、IL-10、TGF-β1呈正相关性,与 TNF-α和 hs-CRP 呈负相关性。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FGL2与外周血 Treg 和 IL-10呈正相关性。

结论 ACS 患者外周血sFGL2明显降低,可以反映循环血 CD4+CD25+ CD127low Treg数量及血清 IL-10水平,sFGL2降低可能参与了 ACS 发生和发展。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rum level of soluble fibrinogen-like protein 2(sFGL2)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flammation cytokines in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152 consecutiv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group,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coronary angiography. Flow cytometr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num-ber of circulating CD4 + CD25 + CD127low Tregcells.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FGL2 and inflammation cytokines in-cluding IL-10,TGF-β1,and hs-CRP were measured by ELISA. FGL2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obtained from these patients was measured by RT-PCR. The association of sFGL2 with circulating CD4 +CD25 + CD127low Treg and inflammation cytokines was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SAP group,the concentrations of sFGL2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 < 0. 01),while concentrations of IL-10 and TGF-β1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 0. 01). TNF-α and hs-CRP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ACS group(P < 0. 01). FGL2 mRNA measured by RT-PCR indicated that expression of FGL2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ACS group compared with SA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concentration of sFGL2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irculating CD4 + CD25 +CD127low Treg level,IL-10 and TGF-β1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F-α and hs-CRP. Stepwise multi-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rum sFGL2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irculating CD4 + CD25 + CD127low Treg and IL-10 level. Conclusion De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sFGL2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CS. Changes in sFGL2 concentration can reflect the levels of circulating CD4 + CD25 + CD127low Treg and IL-10.【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816-820)【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溶性纤维介素2;炎症因子【作者】汪道利;何非;许邦龙;吴继雄;王晓晨;盛建龙【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纤维介素2(fibrinogen-like protein 2,FGL2),也称为FGL2凝血酶原酶,属于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超家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CP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CP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acs患者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0例。

acs患者经治疗后,进行6个月随访。

同时选取正常对照40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述病例和对照者血清中的mcp-1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mi 组、uap组mcp-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ami组与uap组组间mcp-1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在出院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mcp-1较住院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差异有显著性(p&lt;0.05), ami组与uap组组间患者血清mcp-1仍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血清中mcp-1随acs病情变化而改变,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acs的指标,并可以反映病情的轻重及稳定情况,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的急性缺血综合征。

许多研究表明炎症与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中起着重要作用。

斑块内的炎性细胞及其炎性产物对粥样斑块脂质中心的扩大、纤维组织完整性的破坏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均有深刻影响,可能是造成斑块不稳定、破裂的促发因素[1,2]。

as斑块处存在着已激活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的明显浸润[3]。

这些细胞不仅可形成泡沫细胞,而且它们分泌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在a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趋化因子在炎性细胞的活化和迁入内膜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as病程进展的促进因素。

本文测定80例ac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并对acs 患者6个月后进行随访,探讨mcp-1在acs不同病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第一作者: 胡海东( 1973-) ,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急危重 症的临床诊治研究。
兰素史克集团公司,批号: H20080480) 5 000 IU,脐周皮下肌注, 2 次 / d,7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3 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 6 个月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 2. 2 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院 24 h 内和治疗后 3 d 抽取患者 清晨空腹 12 h 肘静脉血 3 ml,低温静置后,3 000 r / min 离心 10 min后 收 集 上 清 液 置 于 - 80℃ 冰 箱 待 测。采 用 双 抗 夹 心 ELISA 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巨噬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 MCSF) 、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操作严格按 试剂盒说明进行。 1. 2. 3 疗效判定〔1〕 疗程结束后评价,显效: 治疗后无心绞痛 发作,心绞痛症状被控制,心电图 ST 缺血程度明显好转或大致 正常。有效: 心绞痛程度显著减轻,心绞痛发作程度和次数减 少,ST 段回升≥1 mm,缺血心电图有所改善。无效: 心绞痛发 作的次数以及发作的程度无明显好转或者恶化,缺血性心电图 无变化。显效和有效的病例数为计算有效的依据。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x ± 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χ2 检验。
显效
有效
治疗组 60 32( 53. 3) 对照组 60 13( 21. 7)
26( 43. 3) 32( 53. 3)
与对照组比较: 1) P < 0. 05
无效 2( 3. 3) 15( 25. 0)
总有效率( % ) 96. 71) 75. 0
胡海东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第 3 期

NT—proBNP 和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评价

NT—proBNP 和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评价

NT—proBNP 和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评价目的探讨N 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检测ACS患者200例血中NT-proBNP及hs-CRP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对照组为非冠心病患者200例,均已排除心、脑血管疾病。

结果ACS患者血中NT-proBNP 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心功能对照组(P 30 min、伴有心电图动态坏死型或损伤型演化,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2 倍。

UA 的诊断标准:近48 h内有劳累性或静息心绞痛发生,伴心电图一过性明显的缺血性ST-T 改变。

入选患者住院后均给予积极地扩冠、抗血小板、抗凝、Ⅱ级预防(包括他汀、β-B、RAAS阻断剂等)对症支持治疗。

以上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A 组,另外,该院还选取了非冠心病患者200 例作为对照,设为B 组,其中男80 例,女120 例,年龄45 ~79 岁,平均(62±3.9)岁。

询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创伤、严重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血液病、肿瘤以及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及6 个月内做过手术者,并且在采血期间未合并感染。

1.2 方法在入院第2天凌晨,对空腹的A、B 两组进行静脉抽血3 mL,离心取血清检测。

NT-ProBNP 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仪器为Roche Elecsys 601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德国)及配套试剂盒。

使用加拿大Biocheck公司试剂盒测定血清hs-CRP 水平。

另外,在患者入院后,该院通过超声检查A 组,测量LVEF 和LVEDVI,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得出LVEF 增加多于20%的70 例为重构组,其余130 例为非重构组。

还对A 组进行了心功能等级分级,其中Ⅰ级58例,Ⅱ级62 例,Ⅲ级60 例,Ⅳ级20 例。

ACS患者血清sOX40L检测及意义

ACS患者血清sOX40L检测及意义

[ ]陈云 峰, 2 张炜 , 王德 旭 , 肠 易激综合征与食物过敏关 系的研 等. 究[ ] 中华消化杂志 , 0 ,8 1 ):5 -5 . J. 2 82 (2 8 08 1 0
[ ]邵洁 , 愚珍. 物过 敏 的临 床 和诊 断 [ ] 临 床儿 科 杂 志 , 3 王 食 J.
6 3
结果 : 观察组及 对 照组血 清 s X 0 O 4 L水平 分别 为 ( 2 3 4 .
±1 . ) (2 6±35 n/ P < .1 2 6 、1 . . ) gL, 00 。
讨论: O 4 人 X 0配体 ( X 0 ) T F超家族 , Ⅱ型跨 O 4L 属 N 为 膜糖蛋 白, 其受体 O 4 X 0属 T F N R超家族成员 , I 为 型跨膜糖
测 定食 物特异 性 IG较 IE更 有效 。 g g 分 析本研究 结 果 , 物 过敏 是 IS发 病 的重 要 食 B
作 用于过 敏反 应 的迟 发相 和 速发 相
。本研 究 观
因素 ; 检测 特异 性 IG可用 于指 导 IS患 者 的饮食 , g B 有 助于其 临床 治疗 。 参 考文 献 :
蛋 白。O 4 / X 0 X 0 O 4 L是 一对 重要 的协 同 刺 激 分 子 , 有 促 进 具
(X0 ) O 4 L 可能通过参与炎症的免疫应答 过程参与 A S的发 C
病。2 0 0 9年 3~8月 , 我们检 测 了 5 O例 A S患者血 清 可溶 C
性 O 4L sX 0 ) 平 , X 0 (O 4 L 水 旨在 探 讨 s X 0 O 4 L在 A S发 生 、 C 发
[] 1 杨崇美 , 李延青.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 特异性抗体 I g E和 l g G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叶少武;张康;唐剑;莫丕立;黎志革;陈永雄;陆兆华;彭晓燕;陀健琳【期刊名称】《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年(卷),期】2009(030)006【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中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分子CD3~+、CD4~+、CD8~+的浓度水平,探讨老年ACS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方法:36例ACS患者为实验组,40例正常对照组老年人的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FN-γ含量,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染色法(APAAP)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结果:实验组IFN-γ含量和CD3~+、CD4~+、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01),而CD8~+则高于对照组(P=O.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ACS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对ACS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和IFN-γ含量变化可作为老年ACS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总页数】4页(P672-674,685)【作者】叶少武;张康;唐剑;莫丕立;黎志革;陈永雄;陆兆华;彭晓燕;陀健琳【作者单位】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梧州市工人医院,心内科;梧州市中心血站,广西,梧州,543000;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相关文献】1.老年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研究 [J], 李洪伟2.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手术化疗对其影响分析 [J], 辛本强;邢加强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 [J], 李琛;曹贵文;赵洪茹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 [J], 李琛;曹贵文;赵洪茹5.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因子、细胞免疫功能变化[J], 丁光年;江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 ACS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 ACS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 ACS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尹彬【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6(022)008【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rosuvastatain on the vascular en -dothelium function an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Methods:A total of 80 eligibl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treatm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Rosuvastatain Tablets, 20mg po qn, additionall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sed it at 10mg po qn.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at after 12w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endothelin-1 (ET-1), nitric oxide (NO), 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huma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PAI-1) were measured,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were recorded .Results:Before the treatments, the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had in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erum levels of ET -1, NO, hs-CRP, MMP-9, and PAI-1 (P>0. 05); after 12w treatment, the patients of both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erum levels of ET -1, hs-CRP, MMP-9, and PAI-1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erum NO level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treat -ments, but the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ing extents (P<0.05).In the treatment peri-o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 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2.50%) (P<0.05).Conclusion: Rosuvastatain can decrease the synthesis and release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 improve and protect vascular endothelium function ,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elevate the efficacy, and has significant effectsof intensification therapy in ACS patients.%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联合检测血清LDL-C和hs-CRP在ACS诊断中的价值

联合检测血清LDL-C和hs-CRP在ACS诊断中的价值

联合检测血清LDL-C和hs-CRP在ACS诊断中的价值邱世云;高命【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85例ACS患者和85例健康对照组者血清LDL -C以及hs - CRP浓度,计算联合LDL-C以及hs - CRP诊断ACS的效能.结果:健康对照组与ACS组间血清LDL -C以及hs- CRP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LDL -C与hs - CRP联合诊断AC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和45.1%,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5.4%和90.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LDL -C与hs - CRP可帮助早期诊断ACS.【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37)006【总页数】2页(P441-442)【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炎性标志物【作者】邱世云;高命【作者单位】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408200;四川省新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17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导致胸部不适和其他症状的一大类病症,是临床常见的心脏血管急症,也是造成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

易损斑块是绝大多数ACS共同的病理基础,具有脂质中心大、纤维帽薄、平滑肌细胞少和胶原含量低、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水平高等特点[1]。

本研究通过检测ACS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探讨其联合检测在诊断ACS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ACS组为丰都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ACS患者,共85例,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龄41~85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脉造影检查,ACS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美国ACC/AHA指南[2-4]。

阿伐托他汀对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阿伐托他汀对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S 3 0统计 软 件 进 行 P S1.
子, 低水平时表现为免疫调节作用 , 高水平时则易引 起病 理损 伤 ,在许 多疾 病 发 病机 制 中起 重 要作
统计分析 。计量 数据 以 x4s表示 , 间 比较 采用 t - 组
山东 医药 2 1 年 第 5 01 l卷第 3期
N O释放 。
究进展 [ ]生理科学进展 , 0 , ( ) 242 5 J. 2 9 4 3 :6 - . 0 0 6
[ 6]张怡苹. 辛伐 他汀 改善血 管 内皮 依赖 性舒 张 功能 的机 制研 究
[ ] 医学信息 , 0 ,15 : 6 8 . J. 2 82 ()6 6 7 0 8
疗前后两组均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 4 l3 0 , 0 m 0 rrn / i离心 1 i, a 0rn 分离血清,一 0℃保存。采用 a 4
双抗体 夹 , LS l fE IA法测 定 T FO, 率散射 比浊 法 N —t速
测定 h —R ,硝 酸还 原 酶 法测 定 N , LS sC P O E IA法 测 定E, T 均严格 按说 明书操作 。
( 稿 日期 :0 00 -3 收 2 1-80 )
非心 源性 心 跳 呼 吸骤 停 患 者 R S O C后 4 8h内左 室 功能 变 化分 析
肖 峰, 胡 涛
( 汉市第十 一 医院 , 汉 4 0 0 ) 武 武 30 0
摘要 : 目的
间的关 系。方法 ( V) s 。结果
探讨 非心源性 心跳 呼吸骤停患者 自主循环恢复 ( O C 后 4 R S ) 8h内左 室功能变化 情况及与存 活时
( I-) 如 L6 所诱导 , 与炎症和组织损伤 程度呈正 比, 临床上常将其作为观察病情和治疗效果 的指标 , 是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局部IL—12水平及与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局部IL—12水平及与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局部IL—12水平及与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作者:周选民王立琴刘梅讯党书毅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17期[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窦局部白介素(IL)-12表达水平,及观察其对ACS患者短期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4年7月~2015年4月收治并确诊的93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受冠脉造影无异常的25例胸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集静脉窦血液,ELISA方法测定血浆IL-12水平。

记录ACS患者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30 d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ACS患者短期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结果 ACS组静脉窦血浆IL-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12水平、年龄、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ACS患者短期内(30 d)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P < 0.05),局部血浆IL-12水平每升高10 ng/L,ACS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概率增加约50%(P=0.031)。

结论 IL-12在ACS患者静脉窦血液中表达升高,并可作为ACS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白介素-12;静脉窦;预后[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6(b)-0050-04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痉挛和随之发生的血小板黏附、聚集及继发性血栓形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专家学者认为:炎性反应在冠脉粥样斑块破裂以及ACS疾病发展过程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促炎和抗炎因子的失衡易导致不稳定斑块发生、演变和破裂从而诱发ACS[1-4]。

ACS患者cTnI和hs-CRP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ACS患者cTnI和hs-CRP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主要 基 础 。 同 时 又是 一种 应激 性 反 应 蛋 白 , 水 平 与 气 道 炎 其
[ ] ie nF o sesm suoklt odt n ses e ̄o 3 Gulmi .H wt ass uc l e a cn io s ssm r f l o s el i a t dsaeat i [ ] et rc R s l hu tl 20 1 ( ) 4 5 i s cvt J .B s Pat e i R ema , 03, 7 3 : — e iy Cn o
4 6. 2
症 密切 相关 。C P O D是以气道 阻塞为 特征 的肺 部疾病 , 患 者长期 慢性 缺 氧、 感染 可使 肝 、 巨核 细胞 合成 和 释放 F g增 加 。本文结果显 示 , E O D患者 F ACP g含量 显著 地 高于正 常
[] 亚新 , 4周 吕祝 庆 . C反应 蛋 白测 定 在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急 性 加 重
表 1 A S组 和 对照 组 血 清 c n( / ) h—R m / 水 平 C TI g L 、sC P( gL)
中的临床意义 。
1 对 象和方 法
11 对 象 . A S : C 组 本院 20 0 7年 5月 ~20 0 9年 2月 收治的 9 6例 A S患者 , C 均根据患者临床表 现、 电图和心肌酶 学等 心 检查 并 按 WH O诊 断 标 准 得 到确 诊 , 中 U P患者 ( A 其 A U P 组 )3例 ( 2 , 1 ) 年龄 4 4 男 4女 9 , 0~8 (3 1 9 3 ) , 5 6 .34 .1 岁 体重 -
( 0 O ) 经 治疗 病 情 缓 解 后 , 清 中 P 含 量 也 逐 渐 上 P< . 1 。 血 A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肌钙蛋白I的临床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肌钙蛋白I的临床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肌钙蛋白I的临床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血清炎性指标的水平与肌钙蛋白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测定冠脉造影阳性的ACS患者7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8例和造影阴性的冠心病患者46例(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采集相应的各项临床资料。

结果ACS组患者血清各项炎性指标分别为hs-CRP(7.40±2.90)mg/L、IL-6(235.62±87.03) ng/L、sP-sel(87.82±36.02)mg/L、cTnI(4.38±3.85)mg/L, 高于SAP组患者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52、4.94、2.97、7.23、8.96、5.63、3.32、8.67,P均<0.05);cTnI增高患者各血清炎性指标分别为hs-CRP(8.74±1.61)mg/L、IL-6(265.33±66.62) ng/L、sP-sel(99.43±25.42)mg/L, 明显高于cTnI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59、3.92、3.65,P均<0.05)。

结论血清炎性指标在ACS患者中均表现为增高。

cTnI与血清各项炎性指标具有相关性。

cTnI及血清各项炎性指标与冠脉内斑块的不稳定状态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炎性指标肌钙蛋白IClinical research on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and cardial troponin 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LIN Jianping, WU Guohua.Center of Clinical Laboratory,Wuy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Wuyi 3212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relationship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and cardial troponin 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Methods Serum levels of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 interleukin-6 (IL-6), solubility P-selectin(sP-sel), cardial troponin I(cTnI) in 74 cases of positive coronary visualization patients with ACS,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and 46 cases of negative coronary visualizati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control group)were determined. Related clinical data of the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of positive cTnI patients were hs-CRP(8.74±1.61) mg/L;IL-6(265.33±66.62) ng/L;sP-sel(99.43±25.42)mg/L. And those of ACS group were hs-CRP (7.40±2.90 )mg/L;IL-6(235.62±87.03) ng/L;sP-sel(87.82±36.02)mg/L; cTnI(4.38±3.85)mg/L. The serumlevels of each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AC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SAP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6.52, 4.94, 2.97, 7.23,8.96, 5.63, 3.32, 8.67, P0.05).The serum levels of each of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of positive cTnI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egative cTnI patients (t=4.59,3.92,3.65,P0.05). Conclusions The serum levels of each of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of patients with ACS are increasing,and cTnI is associated with serum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cTnI and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instability of coronary plaque.Keywords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cardial troponin I冠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生的基本病理因素。

血清MMP-9、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清MMP-9、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清MMP-9、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

方法选取110例ACS 患者,以40例非ACS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hsCRP。

结果ACS组MMP-9 、hs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25±3.51)和(11.14±2.23)ng/ml,P<0.01;( 4.32±2.41)和(0.23±0.11)mg/100 ml,P<0.01〕。

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MMP-9和hsCRP的高表达可佐证急性冠脉综合征。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基质金属蛋白酶9;超敏C反应蛋白Changes and implication of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nd high sec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LI Yi-nan*,ZHENG Wei.China Medical llniversity,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 9) and high sec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Methods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scatter rate nephelometry,serum MMP-9 and hsCRP were messured in 110 patients with ACS and 40 patients without ACS.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MMP-9 and hsCR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s (P<0.01).Conclusion Inflammation may be present significantly in patients with ACS.Serum MMP-9 and hsCRP may provide valuable evidence in the diagnosis of ACS.【Key words】Acute coronary syndrome;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在内的一组急性冠脉事件。

应用阿司匹林的ACS患者血清COX-2和TXA-2改变的临床意义研究

应用阿司匹林的ACS患者血清COX-2和TXA-2改变的临床意义研究

应用阿司匹林的ACS患者血清COX-2和TXA-2改变的临床意义研究温玉新【摘要】目的通过对服用阿司匹林的AMI、UAP、SAP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清中COX-2及TXA-2的浓度测定,探讨COX-2及TXA-2和服用阿司匹林的ACS的关系及其联合应用在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人预防ACS出现的相关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10月到2009年2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循环内科的住院患者74例.分为:急性心梗(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5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OX-2及TXA-2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COX-2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AMI组COX-2略高于UA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 组COX-2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 MMP-9水平,AMI 组与 UAP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显著(P<0.05),而AMI组略高于TXA-2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TXA-2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探讨血清COX-2及TXA-2的关系,对AMI组和UAP组COX-2及TXA-2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显著正相关(r=0.4918,P<0.01),而SAP 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AMI组和UAP组外周血COX-2及TXA-2水平较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COX-2及TXA-2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有关,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所致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判断以及预后具有一定程度的意义.AMI组和UAP组患者外周血COX-2水平与外周血TXA-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提示TXA-2可能是通过促进COX-2的表达而促发血栓事件.【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3页(P2052-2054)【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COX-2;TXA-2【作者】温玉新【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吉林吉林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阿司匹林以其低廉的价格,良好的效应和安全性历经百年之久,其对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价值已在许多大型研究中得以证实,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从阿司匹林的治疗中受益,Gum等[1]通过对326名心脏病患者的两年随访,发现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遭受死亡或心脏病或卒中的几率是阿司匹林敏感者的3倍。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10测定其相关性の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10测定其相关性の研究

中文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_Ⅱ、Ik一10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近期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及免疫机制卷入了动脉粥样硬化(AS,atherosclerotis)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acutecoronarysyndromes)的发病过程中。

肿瘤坏死因子Q(TNF.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和THl细胞分泌的一种致炎性细胞因子。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它在AS斑块中高浓度表达,并介导局部的炎症反应,改变斑块的稳定性,进而促进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展。

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尚处于研究中。

白介素.IO(IL一10)作为一种主要的抗炎性细胞因子,由多种炎症细胞产生,能有效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及致炎性细胞因子产生。

IL一10在人类AS斑块中表达已被证实,近期在动物体内及体外的研究也显示,IL.10在AS的形成及ACS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另外,细胞因子间可相互作用,近期资料也表明免疫反应在AS中的作用,可能由微环境中致炎/抗炎因子的平衡决定。

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TNF—a、IL.10水平及其比率变化,以及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ACS发病机制中致炎与抗炎因子的作用及其比率失衡状态,进一步探讨对ACS诊断及预测的炎症指标。

方法:根据WHO的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6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塞(AMI)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7±11.6岁;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中文摘要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65.3±4.07岁;稳定性心绞痛(SA)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8.69±8.14岁,均除外糖尿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疾病、肾脏及肝脏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近期血栓、感染性疾病。

并选取20例正常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4,7±6.17岁)。

ACS患者f包括AMI组及uA组)入院后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均卧床休息、吸氧、心电血压监护,并在抗凝、溶栓等治疗前取外周静脉血待检TNF—o、IL.10;SA及对照组均于空腹12小时后,于清晨取外周静脉血待检TNF一Ⅱ、IL.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i e sC r,9 9,2:8 -9 . J .Da t a 19 2 44 0 be e 4 [ H g anMA,K h 6] o ol B,Z mbc ,e .H p ro oytie a u ahMS t 1 a yeh m cs nmi e
n nohl l yf ci I D J 、Da t C r,9 8 2 :4 — a ded te a ds nt ni D M [ ] i ee ae 1 9 ,1 8 1 i u o n b s
Di ee ,2 0 51: 3 5 2 2 b a t s 0 2, 2 2 - 3 6.
变化 , 对患者的肾病的早期诊断能提供一定 的临床价值 。
参考文 献
[ ] si 1 Ta MY.L brt yassm n o ml y ehmoytie i sa a o o ses e t f i hpro cs nm aa n ar d e i ee ti at o oc s e vsua iesa[ ] l hm, n p n rk f o fr cl i acl dsae J .Ci C e d s cr uv r n
( 0 0 ) 其升 高的机理我们初步 的分析是 : P< .1 , 由于患者存在
有炎性刺激 , 上高血糖 , 肾小 球受损 , 加 使 导致 了缺氧 、 缺血 ,
损伤 了血管 内皮 细胞 , 发 其 V G 激 E F的 表 达 , V G 而 E F与 肾 小 球 基 底 膜 具 有 很 强 的 亲 和 力 , 引 起 肾 小 球 基 底 膜 通 透 性 能 的增 加 , 促 进 一 氧 化 氮 、 皮 素 的 产 生 , 而 改 变 肾脏 血 液 并 内 从 动 力 学 而 导 致 了蛋 白尿 的产 生 。 总 之 , 检 血 清 A N、 浆 V G 、 c 尿 A b的 水 平 联 P 血 E F H y及 l
s d [ ] inyIt 9 8 5 :0 -0 . t y J .Kd e n,19 ,4 2 32 9 u [ ] kd 5 O aaE,Od iaK,T d a aH,e a.H p ro oytie ai ark t1 yeh m es nmi s i e s
f co rc r n r re i s lr ss i a a e e p t n swi p ib ts a tr f o o a y a tro c e o i n J p n s a i t t t e2 d a e e o e hy
放射 免 疫 学 杂 志 2 1 年 第 2 01 4卷 第 4期 Jo R do u ooy0 12 ( f aii nlg2 1 、4 4 m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6 .— 7 . —
V G E F是 近 年来 发 现 的 一 种 促 血 管 生 长 因 子 , 一 系 列 有 细 胞 包 括 肾小 球 层 上 皮 细 胞 、 膜 细 胞 、 系 T细 胞 、 核 细 胞 、 单 激 活 的血 小 板 、 肌 细 胞 、 滑 肌 细 胞 以及 一 些 肿 瘤 细 胞 所 心 平 产 生 。人 至 少 有 4种 V G 其 中 V G 15是 发 挥 生 物 效 应 E F, E F6 的主 要 成 分 , 能 增 进 血 管 的 通 透 性 , 单 核 细 胞 和 巨 噬 细 它 对 胞 具 有 化 学 趋 化 作 用 , 进 血 管 内皮 细 胞 生 长 。 机 体 受 到 炎 促 症刺激 , 血、 氧是 刺激 V G 缺 缺 E F分 泌 的 重 要 因 素 。本 文 结果表 明, M ・ 者血浆 V G D 2N患 E F非 常 显 著 地 高 于 正 常 人 组
[ ] u 8 D hE,A eoL .Vacl n ohl r t at n ibts il P l sua edtei go h f o addaee r l a w cr [ ] i ee,19 , 8 89 10 . J .Da ts 9 9 4 :19 —90 b (0 1— 5—1 稿 ,0 1— 5—2 21 0 3收 21 0 0修 回 )
8 8. 4
[ ] od ,Si muaL,Ma u a aY,e .A scai fai 7 K n oH hmo r t kw s t 1 a soi o o d- tn pnci uao i p 2daee epm da ouai [ ] oet m tt nwt t e i tsi t iai inpp l o J . n i hy b nh n tn
19 9 6,4 4):4 24 3 2( 9 -9 .
[ ] h n I ct R ,EdrP 2 Sa dB ,S o S ie A,e a.Pamaaioet vr t t1 l dpnci i oe— s nn
w ih o daei idv ul wt r totnui stne J .Da e t n i t id as i o hu sl r i ac[ ] i g n b cn i h w i i nes —
btsO e tb 2 0 ,( ) 393 0 e bsMe , 0 35 5 :4 -5 . e a
[ ] 正 波 .肿 瘤 血 管 生 成 及 抗 血 管 生 成 基 因 治 疗 [ ] 3周 J .国外 医 学 肿
瘤 学 分 册 ,0 12 ( ) 16l7 2 0 ,8 2 :1一1 .
[ ] ogve K,K s neP ,JgrA,e a. Srm h m es ie 4 H oeenE ot s J ae e t1 eu o oyt n e
l v l a d p o en i tk r ea e o rs fmi r ab mi u i T e h o e e n r t i na e a e r lt d t ik o e o u n r l a: h 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