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数量的对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数量的对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数量的对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三单元“数与量的对应”中的第二节“10以内数量的对应”。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直观教具和实物操作,使幼儿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培养幼儿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能够将数字与相应的数量进行对应。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教具和实物操作,使幼儿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图片、动物图片、计数器、磁性白板。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篮子,里面装有10个苹果,提问:“谁能告诉我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2)请幼儿数一数篮子里的苹果,并说出数字。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篮子里的苹果数量与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讲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通过磁性白板,教师演示数字与水果、动物图片的对应关系。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加深对数字与数量对应关系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幼儿用书,指导幼儿完成书中的练习题。

(2)幼儿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选取部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4. 实物操作(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剪刀、胶棒等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实物操作。

(2)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用画笔、剪刀、胶棒等材料,完成数字与数量的对应作品。

(3)教师选取部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数与物的对应教案

数与物的对应教案

数与物的对应教案1.教学目标1. 学会将认识的数进行合理的分类。

2. 能根据十进制位值制写数和读数,能在数轴上用点表示数的位置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 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互相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知识。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分类⑴想一想,你学过哪些数?1、师:任意说出一个数。

2、尝试让学生进行分类,小组讨论,提出分类标准3、数学家按数的种类,将我们所认识的数分为三大类分数、小数、整数4、再对分数、小数、整数分类整数、小数、分数、自然数、正数、负数??⑵你能将我们学过的数分分类吗?二、新课探索1.探究一:数的分类⑴以小组为单位将学过的数分类二、整数、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⑵练习填写教材第65页最下面的一段填空,思考并回答:0和正整数1,2,3,?以及负整数-1,-2,-3,?统称为。

把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于零的数是,大于零的数是。

2.6666?是,用简便写法可以表示为。

三、十进制位值制⑴自然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10个-是十??十进制位值制的含义每相邻两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记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用十进制记数法表示的数叫做十进制数。

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小数都是十进制数。

⑵练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十进制数位顺序表”;也可以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把表填完整。

⑶认识表中省略号的含义⑷小数的性质: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数的位置与大小⑴位置数轴的定义。

⑵思考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哪些数?⑶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⑷运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⑸小结: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点,在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在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

三、课内练习1.练习一:填空⑴十亿九千零八万零二百写作,把它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万位得到的近似值是。

幼小衔接数学知识点讲解

幼小衔接数学知识点讲解

幼小衔接数学知识点讲解对于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逐步建立起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基础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幼小衔接阶段的一些重要数学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1、认识数字 1-10孩子们要能够准确认读 1 到 10 这十个数字,了解它们的形状和发音。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如一个苹果、两只鸭子、三个气球等,让孩子直观地感受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数字的顺序要知道数字的大小顺序,比如 1 比 2 小,2 比 3 小,依次类推。

能够按顺序数出 1 到 10,并且倒着数回去。

3、数与量的对应当看到数字 3 时,能想到 3 个物体;给出 5 个苹果,能说出对应的数字是 5。

这有助于孩子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二、简单的加减法1、加法的初步认识例如,桌上有 2 个苹果,妈妈又放了 1 个苹果,让孩子明白现在一共有 3 个苹果,即 2 + 1 = 3。

2、减法的初步认识如果有 5 块糖,吃掉了 2 块,还剩下 3 块,就是 5 2 = 3。

3、 10 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实物操作、画图等方式,让孩子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图形的认识1、常见的平面图形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知道它们的特征,比如圆形没有角,三角形有三个角等。

2、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能通过观察区分不同的立体图形。

四、位置与方向1、上下、左右、前后能够分辨自己和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

2、简单的方位比如知道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落下的方向是西方。

五、时间的初步认识1、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和分针,了解时针短粗、分针细长。

2、整点和半点认识整点,如时针指向 3,分针指向 12 就是 3 点;认识半点,如时针指向 3 和 4 的中间,分针指向 6 就是 3 点半。

六、比较与测量1、长短、高矮、粗细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并能用语言准确描述。

《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PPT课件中班数学

《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PPT课件中班数学

01
自然数
0,1,2,3,...
02
整数
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03
04
分数
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小数
表示十进制下的非整数数值
数的表示方法与读写规则
阿拉伯数字表示法
0-9的数字组合
中文数字表示法
一、二、三、...、十等
读写规则
从左到右按位读写,注意区分个位数与十位数的 位置
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
数的顺序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适合中班幼儿 的数学教材,内容贴近幼 儿生活实际,注重幼儿的 操作和实践。
教学内容
包括数的认识、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顺序、数的组 成、加减法运算等。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导入、游戏教学、 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 高教学效果。
02
数的认识与表示
数的概念及分类
量的表示方法与读写规则
量的表示方法
量可以用数值和单位来表示,如5米、 3千克等。
读写规则
在读写量时,应遵循先读数值后读单位 的规则,同时要注意单位的正确读法和 写法。
量的比较与换算关系
量的比较
两个量可以进行比较,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如长度比较、面 积比较等。
换算关系
不同单位之间的量可以进行换算,如1米=100厘米,1千克 =1000克等。通过换算,可以将不同单位的量统一为相同的单 位,便于进行计算和比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能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培 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大 小、组成和加减法运算。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章:数的概念与认知1.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数数并说出数的名称。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能够快速识别和记忆数字。

1.2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0到10,学会数数,从1数到10。

理解数的顺序,能够正确排列数字。

掌握数的名称,能够准确地读出数字。

1.3 教学活动: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能够正确读出数字的名称。

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10,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增强对数字的记忆和敏感性。

第二章:量的认识与比较2.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量的概念,能够对物品进行数量的比较。

培养学生对量的敏感性,能够准确地估计和比较物品的数量。

2.2 教学内容:认识数量的概念,学会使用数词(如:一、二、三等)来描述物品的数量。

学会比较物品的数量,能够判断哪个物品多,哪个物品少。

2.3 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物品,引导学生用数词描述物品的数量。

学生进行物品数量的比较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学生分组进行“哪个多,哪个少”的游戏,增强对数量比较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数的加减法3.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学习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则。

学习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运算规则。

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练习。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的练习。

教师讲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学生进行减法计算的练习。

学生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量的分组与分类4.1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组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分组和分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学习分组的概念,理解分组的方法和原则。

学习分类的概念,理解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对物品进行分组和分类的练习。

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是一种描述数量和度量单位之间的关系的方式。

在物理学和数学中,数与量的对应关系被称为量的度量。

数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而量则是对数量的具体化描述,需要使用适当的度量单位来表示。

通过量的度量,我们可以根据数量的大小和度量单位的选择来确定一种具体的度量。

例如,长度量的度量可以用米、厘米、英尺等单位表示,而质量量的度量可以用千克、克、磅等单位表示。

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常用的模型有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线性模型表示数和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即数量与度量单位之间存在直接的比例关系;非线性模型表示数和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即数量与度量单位之间存在非直接的关系。

总之,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是描述数量与度量单位之间关系的方式,通过量的度量可以具体化描述数量,并根据数量的大小和度量单位的选择确定一种具体的度量。

数与量对应中班数学教案

数与量对应中班数学教案

数与量对应中班数学教案【引言】数与量是幼儿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适合中班的幼儿。

通过数与量的教学,幼儿可以建立数的概念,学会数数,以及认识和理解物体的数量关系。

本文将结合中班幼儿的特点,为教师们分享一份关于数与量的中班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通过观察、数数指认数字1-10。

2. 能用数量词表示少、多、相同。

3. 能通过实物结合数字来进行数数。

4. 能理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2. 不同数量的实物,如水果、玩具等;3. 不同数量的图片,如昆虫、动物等;4. 数量词卡片(少、多、相同);5. 排列、分类的游戏道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让幼儿大声读出数字1,并请幼儿举起一个手指表示数字1。

然后再出示数字卡片2,让幼儿大声读出数字2,并请幼儿举起两个手指表示数字2。

依次类推,直到出示数字卡片10。

2. 数字识别和数数(10分钟)教师将数字卡片1-10分成两组,把一组给幼儿,一组留在自己手上。

然后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数字卡片,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并放在一起。

帮助幼儿逐个数数,并辅助指出数字的顺序。

3. 多少个实物(20分钟)教师准备不同数量的实物,如水果或玩具,并让幼儿数出每种实物的数量。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如:“有几个苹果?”、“有几个小车?”等。

4. 数量描述(10分钟)出示不同数量的图片,如昆虫或动物的图片。

然后教师问幼儿:“这组昆虫少还是多?”、“这组动物与之前的动物相同吗?”幼儿可以用数量词卡片(少、多、相同)回答问题。

5. 数量的增加和减少(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玩排列和分类的游戏。

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运用已学会的数字和数量的概念,从图形中观察、辨别和理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6. 总结(5分钟)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数与量的知识。

可以让幼儿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数字1代表几个?”、“我们学会了哪些数量词?”等。

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的点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的点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的点数》中班教案《10以内的点数》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1.10的数量关系,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10以内的点数》教案吧。

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中让幼儿感知1.10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彩色串珠";;"数字卡片";;圆点卡2.学具准备:"彩色串珠";;"数字卡片";。

3.《操作册》第3册5.6页。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拍手歌。

幼儿一边走线一边念儿儿歌(儿歌附后),并创编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的十彩棒糖店开张了,她的棒糖每串数量递增且颜色多样,小朋友们数一数,好吃的棒糖每串分别有几颗?3.游戏活动。

①卖棒糖。

教师扮演顾客来买棒糖,幼儿扮作店员根据教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棒糖。

如教师说"我要9个一串的棒糖";,幼儿点数后,取出蓝色的串珠递给教师。

②数字宝宝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在活动室中寻找与卡片相同数量的物品。

如"我找到10块积木、8个小碗、7根小棍";等等。

幼儿还可以交换数字卡片找物品。

4.分组活动。

第一组:看谁说得对。

一名幼儿任指一格,另一幼儿说也此格内圆点的数量。

两个一组,可以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第二组:找身上的数字宝宝。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什么可以用数字表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10个手指头、2只手、5颗扣子等。

第三组:操作学具"彩色串珠";。

数出每串串珠上的珠子,再打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

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

围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设计一个中大班教案

围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设计一个中大班教案

围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设计一个中大班教案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1.ppt—10以内的数2.趣味练习—凑10活动过程一、感知10以内的数1、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出示图片一(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小花)有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10。

2、学习按群测数。

(1)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朵花?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2)出示图片八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

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有图有真相、cc图库图片素材画圈表示总数。

二.操作活动出示图片十一1、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数字,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和起来是10的两个数字数字。

2、填数字出示图片五观察画面,说说:方框里应该填几?启发幼儿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凑10游戏趣味练习:数一数左边的个数,如果要凑成10,在方框里填上所需的个数。

三、活动评价评价:“连线”和“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篇二: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10以内的大小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15页信息窗3第1、2个红点和一个绿点教材分析: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呈现的是小猴分桃的场面,图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桃子、梨、香蕉等。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章:数的概念与认知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理解数的含义。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认识自然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学习数的组成,了解数的分解。

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认识数。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数、识数。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发现数的规律。

第二步:教授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第三步:通过游戏让学生练习数数、识数。

第四步: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量的认识与比较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量的概念,能够进行量的比较。

培养学生量物品、比较量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量的概念。

学习如何使用尺子、量杯等工具进行量的测量。

学习如何进行量的比较。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量的测量。

采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量的比较。

2.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发现量的规律。

第二步:教授各种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量的表示方法。

第三步:通过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量的测量。

第四步:通过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量的比较。

第五步: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数的运算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数的运算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数的运算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的运算概念。

学习基本的运算方法,理解运算的顺序。

3.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运算的概念。

采用练习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运算方法。

3.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发现运算的规律。

第二步:教授基本的运算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运算的表示方法。

第三步: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

第四步:教授运算的顺序,让学生理解运算的规则。

第五步: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几何图形的认识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的几何图形。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的对应》优质教案附反思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的对应》优质教案附反思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的对应》优质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10以内数量的对应》。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量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学会用点数、物数等方法进行数量对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能准确点数、物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字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点数、物数等方法进行数量对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动物卡片、水果卡片等。

学具:学生人手一份数字卡片、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动物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动物卡片为例,讲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示范点数、物数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展示数字卡片和动物卡片,进行数量对应的练习。

5.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用水果卡片进行数量对应,巩固所学知识。

6. 汇报交流(5分钟)学生分组汇报操作结果,互相交流心得。

7. 游戏巩固(10分钟)教师组织“找朋友”游戏,学生根据数字卡片寻找相应数量的动物卡片,巩固数量对应。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1102. 动物卡片:10以内数量对应的动物3. 水果卡片:10以内数量对应的水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题,用点数、物数方法进行数量对应。

2. 答案:见教材第33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10以内数量的对应。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拓展延伸:课后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量对应现象,如家庭人数、购物数量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应用能力。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

《数与量的对应》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与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数数和量测。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数:学会从1数到100,能够倒数,认识序数。

2. 量测:学习使用尺子、量筒等工具进行长度、体积的测量。

3. 数字对应: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数和量测的基本方法,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字进行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与量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量筒、数字卡片、实物等。

2. 学具:学生尺子、量筒、练习本等。

3. 教学课件:数数、量测、数字对应等相关的图片、动画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数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数与量的概念,讲解数数和量测的方法。

3. 课堂讲解:通过示例,讲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数和量测的实践活动。

七、课堂练习1. 数数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从1数到100的练习。

2. 量测练习:让学生使用尺子、量筒等工具进行长度、体积的测量,并记录数据。

3. 数字对应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八、课后作业1. 数数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数一数家庭成员的手指头,并记录下来。

2. 量测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个物品,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并记录下来。

3. 数字对应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个物品,用尺子测量其长度,用笔在纸上画出相应长度的线段。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正确地进行量测。

大班数学:采果子

大班数学:采果子

大班数学:采果子
目标:
1、在讲讲贴贴中,知道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准备:果树,篮子若干(贴有7以内的数与点),
数字与点子若干,盒子若干,泡沫板,小熊图片与头饰
过程:
1、引出:
我家有许多果树,看看有哪些果树?有几棵?
这些果树上的果子都熟了吗?为什么说它熟了?
2、采果子:(篮子与果子的数量对应)
果子都熟了,我想把它采下来,可是我一个人来也来不急,怎么办呀?
幼儿采果子,师指导。

交流:你的篮子里装了几个水果?为什么这么装?
小结:幼儿说的办法。

3、装水果:(盒子与果子的数量对应)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我还想请你们帮个忙?把你们采的水果装到盒子里,怎么装呢?检验:你们是怎么装的?
小结:幼儿装的的办法。

4、结束:
幼儿品尝水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的对应》精品教案附反思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的对应》精品教案附反思

中班数学《10以内数量对应》精品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数认识》,具体内容为《10以内数量对应》。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将掌握10以内数字与数量之间对应关系,培养他们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10以内数字,并能够将数字与实际数量进行对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他们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字与数量一一对应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数量卡片、磁性黑板、磁性数字、磁性数量。

2.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和数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带学生们参观附近公园,观察10以内数量物体,如花朵、石子等,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数字与数量之间关系。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我在黑板上展示一组数字和数量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之间对应关系。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将数字与数量卡片一一对应。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册上题目,巩固数字与数量对应关系。

(2)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解题过程,展示他们成果。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们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数字,然后列举出与该数字对应数量,并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1102. 数量卡片:相应数量磁性小球或星形3. 黑板上展示例题及解题过程4. 小组讨论结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里或学校里10以内数量物体,并与家长或同学分享。

(2)完成练习册上数字与数量对应题目。

2. 答案:(1)自行观察和分享,无固定答案。

(2)练习册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掌握数字与数量对应关系。

按数量分类中班10以内教案

按数量分类中班10以内教案

按数量分类中班10以内教案教案标题:按数量分类中班10以内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数字0-10之间的数量。

2. 学生能够按数量分类并组织对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加深对数量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0-10)2. 物品(如玩具、水果等)3. 分类图表4. 游戏活动材料(如数数游戏卡片、骰子等)教学准备:1. 准备足够的数字卡片和物品。

2. 准备分类图表。

3. 准备游戏活动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数字卡片0-10,让学生逐个认识并复习这些数字。

2. 通过展示物品,让学生猜测每组物品中有多少个,并与数字卡片进行对应。

教学主体:1. 讲解按数量分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物品按照数量进行分类。

2. 展示分类图表,解释图表中的不同分类标准,并与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示例分类。

3. 将一些物品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按照数量分类并组织物品。

引导他们使用分类图表进行分类。

4.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分类方式的优缺点,帮助他们理解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活动与游戏:1. 数数游戏:使用数数游戏卡片和骰子,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和骰子的点数,按照数量分类并组织物品。

2. 数字拼图:给学生一些数字拼图,让他们按照数字的大小和数量进行拼图,并与数字卡片进行对应。

3. 数字找朋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数字卡片和物品,让他们互相寻找与自己卡片上数字对应的物品,并按照数量分类。

总结与评价: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按数量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2. 对学生的分类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拓展活动:1. 继续进行按数量分类的游戏和活动,加深学生对数量概念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如家里的物品、学校的人数等,并进行分类和组织。

注:这是一个示例教案,具体教学内容和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