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研究

动作技能学习属于学习活动第四层次――具体领域学习的范畴,是教学系统中所要传递的又一类经验要素,是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及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当今信息时代,如何突出体育教育以动作技能学习为主的教育教学特点,探讨研究动作技能学习的规律与方法;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职后教育奠定良好的技能发展基础,便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和探索研究的领域及本研究的逻辑起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5级1班21人、07级1班20人。

1.2 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2005 至2007 年在天津体院田径普修课跳远教学中进行了两轮教学对比实验,教学时数均为12 学时。实验班采用强化认知结构的跳远动作技能学习的教学策略,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运用SPSSIo.0统计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2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2.1教学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认知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认知结构理论是认知派心理学家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学习理论的独特理解和阐述,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①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

②认知结构理论突出了学生中心的思想;③强调已有认知结构与学习内容的层次结构相结合,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由此产生新的迁移或创造性行为;④重视强化功能。

动作技能学习中的认知理论:对于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认知成分的深入研究源于20 世纪70 年代,其具代表性的观点有闭合回路理论、图式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上述理论虽不能完全概括动作技能学习的全部内容,但却凸显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了动作技能学习主动认知过程及目的性,以及与言语技能学习的彼此交融的不可分割性。

2.2教学实验指导思想:①以优化和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作为目标指向。②教学过程应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③重视教学环境的设计。④教学内容可采用互逆方式设计顺序,但要以条理化、结构化和整合化为原则。

2.3 教学实验实施过程:依据认知结构理论和动作技能学习规律,将跳远教学分为跳远动作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模仿阶段、整合阶段和初步自动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针对学生认知特征、生理特征、动作技能掌握规律,提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对学习效果反馈评价的方法,并针对学习目标及内容提出相应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策略,并对教学环境提出相应要求。

如:跳远动作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第 1 次课)学生认知特征:

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观察跳远完整技术动作录

像,使学生形成和再现跳远动作技能传入的信息来源,从跳远动

作技能的外部线索中理解学习的任务及要求。

外在表现形式:运用原有的相关动作记忆及对跳远动作概念的初步理解,模仿所观察到的跳远技术动作。生理特征:新的动作技能使大脑皮层中枢呈兴奋扩散状态,刺激效应器,并激活原

有动作记忆(如助跑、落地缓冲等)。

学习目标:①用感官去获得与跳远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概念)信息,从生理、心理、情绪方面对所学的跳远动作技能做好准备。

②建立跳远动作技能的正确表象。

学习内容:①做什么:掌握跳远动作技能的结构要素(助跑、起跳、空中动作、落地)及各动作要素之间的关系、顺序等;② 怎样做:了解跳远每个动作环节的轨迹、方向、幅度、力量、速度、频率及动作衔接等。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跳远动作技能的相关知识(概念、发展概况、技术特征、教学重点、难点等)、性质(项目属性)、功能(重点锻炼价值);正确表述跳远动作技能的结构及关键动作(起跳动作)的要点。

教学策略: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围绕学习目标,在激活原有知识与动作记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动作技能概念的框架,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导出跳远动作技能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环境:①物质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录像、多媒体动画、连续动作图片)及教师、优秀学生示范,在特定的教学场地(田径馆)上,演示动态的完整跳远动作结构、顺序、节奏。②人文环境:以

小组为单位,运用上述手段调动学生情绪,唤醒原有认知,激发学习动机,使师生间信息流迅速交换,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

反馈评价方式:①用口头回答、作业答题方式,测量学生对跳远动作技能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师布置课前作业,主要内容:阅读教材、绘制跳远完整技术动作简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②学生根据自己对动作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绘制连续动作图强化动作记忆及视觉表象。

3结果与分析

通过12 学时跳远技术学习,对两班学生分别进行了技评与达标测试,两项成绩结果经t 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5 )。说明实验班学生在跳远教学中,通过在跳远动作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认知、模仿、整合、熟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认知目标一一做什么和具体操作步骤――怎样做;并且要求学生在跳远动作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学习目标绘制跳远技术各部分动作简图,帮助学生唤醒原有的认知水平(动作记忆),强化学生记忆与理解跳远技术(助跑、起跳、空中动作、落地)各部分动作的起始条件、关键环节的动作参数(如摆动腿、起跳腿的方向、幅度、力量、速度等),并在完成每个练习(分解、完整)过程中,及时进行即时反馈和外部反馈,使学生对于所学的跳远技术产生了完整的动作知觉序列。缩短了跳远动作技能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进而提高了跳远项目的教学效果。

由于速度素质与跳远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为了排除速度因素对跳

远成绩的影响,实验前对两班学生100 米成绩进行测试,结果经t 经验无显著性意义(p?0.05 ),说明两班学生速度素质水平处在同一起点上。进而进一步说明,由于在跳远教学中实施了强化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使得实验班学生对跳远项目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对跳远动作技能的表达更加准确,动作趋于规范。同时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学习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4影响该教学策略实施的因素分析

4.1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变量。首先,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其次,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在该教学策略的实施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逻辑结构,分析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训练动作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等各种教学目标与具体教材内容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认知、兴趣、注意等个性特征灵活地运用教材,使教学能够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的特点。最后,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是该教学策略中凸显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有效渠道。语言讲解在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实验表明,对于某种技能学习而言,语言讲解比视觉示范更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Doody, Bird , &Ross, 1985)。在动作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简明、准确地讲解能使学生获得所要学习的动作技能的重要信息(如观察要点、观察重点部位环节动作等),并及时贮存到短时记忆中, 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