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定位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定位

摘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定位的构想。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

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采用的传统文化定位就是将语言自身

和语言的交际能力为根本。这种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语言的文化承载功能,导致语言和文化本末倒置、文化价值目标出现了偏移。本文将主要对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定位的构想。

1、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定位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1以语言为本,语言和文化关系本末倒置。语言是不能够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语言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有文化的支持。它是我们的风俗和信仰等的总体支持。作为一种非本性和获得性的“文化”功能,使得语言理解以及使用的文化因素主要是隐含于语言词汇以及语法系统当中的。语言始终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当前建立在纯粹语言理论研究之上的对外汉语教学依然只是停留在对语言过程的研究,将研究范围局限于当前语言材料的内部,诸如语法、词汇以及语音等。将语言人为的孤立成为了一个抽象而孤立的体系,将其附属的文化功能和语境予以抛弃,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语言上的天才,文化

上的白痴”。

1.2 以交际能力为本,价值目标出现偏移。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话语语言学等功能性语言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从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的交际能力和交际功能地位得到了认可。部分学认为,文化教学在服从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服务与语言的交际教学,而且应该将交际教学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才能相适应。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能根据汉语的地域性范围以及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采用得体、合适的汉语来进行交流。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对外汉语的教学功能就是为了完成交际应用服务功能的。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将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起点与归宿,教学过程中将之置于第一位,完全忽视了其文化承载功能。基于交际能力的对外汉语教学,从交际目的、内容、对象以及场合等几个方面,对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进行培养。我们可以用下图1予以表示。

图1 交际体系示意图例

1.3 教学理论受冷落,理论学科被区别对待。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认识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掌握一门第二语言一直只是将之作为一个技能来进行。这就导致对外汉语教学一直被作为一个应用性的语言学科来开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对外汉语教学既是第二语言的同时,也是外语教学,一直被当作为应用语言学。在这个定义之下,在对汉语各个不同方面的教学问题进行处理时,尤其是在对

外汉语的文化定位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定义和处理时,对外汉语一直被定义于语言学这个局限的范围当中,导致其研究的内容等倾向于语言自身的逻辑问题,使得整个教学体系研究内容的言语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当前,对外汉语的教学研究通常都是建立在单一的语言学方面,诸如教育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少涉及。这种单纯的将语言学理论基础理解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选择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单纯的将以语言学作为理论研究基础的对外汉语,按照对外汉语的应用需求来编制教学大纲。这种将整个语言和它的子系统作为逻辑起点,然后从词汇和语义两个方面出发,使得学生掌握汉语语言规律,从而理解汉语的词语搭配以及句子的组装使用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汉语语言交际功能。使得人们错误的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仅仅就是为了提高交际能力,这种历史思维惯性导致了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明显。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学的本质在于对教学予以指导和实践,其理论辐射范围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目的等多个环节,同时还有教学评价和教材的编写等。而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仅仅缩水到了以单纯的方法论为支持,受到应用语言学的冷落。这种文化定位的偏置一直是教学误区的一个重要表现。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定位构想

文化的本质在于对人类的实践方式以及生存方式等加以真实的

反映。当前国际交流过程中,文明之间的差异是交流的最基本阻碍,

处于不同文明生存环境的人在世界观、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长期以来地理与历史作用的后果,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的,这就导致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文明冲突。从人类整体情况来看,灵和肉的矛盾正在不断的发生冲突和碰撞,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需要为此付出代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解决语言交流和使用过程中文化的差异问题是解决文化冲突的主要途径。

2.1 多元文化的合理理解。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认同能力,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对技能、知识、人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等多个方面的理解。这就使得多元文化不仅包括有外在的技能与知识,同时还包括其内部所包含的情感与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对本民族文化文化与目的文化相关的知识、态度与技能等予以理解、观察和评价,当然这还包括对各种一般性的文化现象、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所有的这些当中,文化态度及意识是对多元文化加以理解的重要内容,理解这些能力的内在的文化特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从动态的角度予以分析。

2.2 基于多元文化的教学层级。从多元文化的价值定位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是进行汉语教学,这个过程不能够完全的将语言与其交际技能抛开,需要将他们和文化价值相结合来予以讨论。其实,基于多元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并没有完全的将语言和起交际功能予以否定,而只是否定了将教学仅仅作为一个学习语言的工具的方法。同时,基于多元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还将对

外汉语的最终教学目标定位与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个目标可以通过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来予以实现。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多元文化的正确理解之下,可以将对外汉语的文化定位分为这样三个基本的层级:其一,学习基础的语言知识;其二,进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训,具备基本的语言交流;其三,体现文化诉求。这三个过程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应该通过综合平衡来进行。最终实现通过对文化的认识来使得学生接受文化之间固有的差异,最终实现各个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

2.3 基于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

2.3.1 持续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比例

在对课程设置过程中国,首先根据培养的技术目标,在学校对教学内容加以确定之后,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安排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整体安排。对外汉语文化定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三个方面进行全局整合,以文化作为教学本位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使用技能。

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加到整个课程设计当中去,从单纯的听说训练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对多元文化的使用能力三个方面的理解,培养更加适合跨文化交流的综合性人才。

2.3.2 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

(1) 加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培养。意识培养主要可以分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