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17:雅言的渊源
QQ三国谋士大赛题库
Q Q三国谋事大赛题库共计2700+ 题1 以下哪个动物是哺乳动物?-----熊猫2 以下哪个属于水果-----苹果3 以下哪个是凉性食物?-----荞麦4 哪个花卉不宜放入房间?-----兰花5 哪个食物不宜生吃?-----鸡蛋6 以下哪个是孕妇不宜吃的食物-----螃蟹7 以下哪个动物会游泳?-----海豚8 以下哪个茶是不发酵茶?-----龙井9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省会城市-----宝鸡10 以下哪个是我国的淡水湖-----太湖11 以下哪个食物生长在地下?-----马铃薯12 以下哪个属于五谷?-----粳米13 以下哪个属于天然调味品-----桂皮14 以下哪种不属于中华民族乐器-----吉他15 以下哪个频率范围属于正常人每分钟心跳频率范围?-----60-----100次16 以下哪个动物是家畜?-----猪17 以下哪个动物不是鸟类?-----鸡18 以下哪个是人的感觉器官?-----眼睛19 以下哪个电子元件可以装在电脑的主机里?-----主板20 以下哪个器官制造了血液?-----骨髓21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所拥有的民族?-----阿拉伯22 以下哪个是我国陆上邻国?-----尼泊尔23 以下哪个大学的地址在北京?-----清华大学24 以下哪个植物属于灌木?-----玫瑰25 以下哪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必须使用身份证?-----乘坐飞机26 以下哪个不属于蔬菜?-----人参27 以下哪个是国有制银行?-----工商银行28 以下哪个不是川菜?-----脆皮乳猪29 以下哪个面值不是目前正在流通的人民币面值?-----1分30 以下哪个是目前中央电视台的栏目-----非常6+131 以下哪个是目前中央电视台的栏目主持人-----李咏32 以下哪种动物是肉食动物?-----老虎33 以下哪个不属于自然现象?-----播放电影34 以下哪个不是淡水鱼?-----鲨鱼35 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什么战役;.-----赤壁之战36 下面哪种水是不能够喝的?-----生水37 下面哪个人不宜喝牛奶-----腹部手术后的患者38 下列故事中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三打祝家庄39 以下哪个动物有触须-----中华鲟40 以下哪个歌曲是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41 以下哪个小说不是中国作家的着作-----达芬奇密码42 以下哪个菜肴属于鲁菜-----糖醋黄河鲤鱼43 以下哪个水果指的是传统的五果?-----桃44 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的五谷-----黍45 以下不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是-----复活节46 "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指的是谁-----刘备47 以下哪个花卉适合水插繁殖-----玻璃翠48 下面属于亚洲山脉的是-----喜马拉雅山脉49 以下哪个属于中医中的五脏-----心50 以下哪个人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51 全球着名的芭蕾舞剧是-----天鹅湖52 中国近现代着名画家是-----齐白石53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指的是-----关羽54 以下哪个小吃具有西北风味?-----羊肉串55 以下哪个是美容化妆品?-----粉底56 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护发化妆品?-----肥皂57 以下哪个是贵重金属?-----金58 以下哪个是酸味食物?-----乌梅59 黄河流经以下哪个省份?-----青海60 以下哪个啤酒不是国有品牌?-----嘉士伯61 以下不属于周星驰参与过的电影是?-----少林功夫62 以下哪个姓曾经成为历史朝代的国姓?-----李63 以下哪个城市不属于中国?-----新加坡64 哪个城市曾经是古代皇帝的都城?-----洛阳65 以下哪个酒产地在四川?-----五粮液66 哪个是中国银行之一?-----商业银行67 哪个是IT企业之一?-----微软68 哪个是IT前沿技术之一?-----海量内存69 哪个是公司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70 哪个是常见快餐店之一?-----麦当劳71 哪个是卖电器的商店?-----大钟72 哪个是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73 哪个是国有五大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74 哪个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西湖龙井75 哪个是24节气之一?-----立春76 哪个是相学中人体五官之一?-----口77 哪个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78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有哪一个?-----铁拐李79 清明时节人们会进行哪项活动?-----吃寒食80 哪个是人体最适宜的外界温度?-----20℃81 哪个是相学中人体五官之一?-----口82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哪个?-----英国83 以下哪个山是五岳之一?-----华山84 哪个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平原85 哪个是中国省区简称之一?-----京86 哪个地区有梅雨季节?-----江苏87 哪个属于气候造成的自然灾害?-----台风88 哪个是地震前的预警?-----地面初期震动89 哪里是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方?-----床下90 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有哪个特征?-----四季不分明91 哪个属于热带低压台风的级别?-----1级92 哪个是参与第31届台风委员会台风命名活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93 哪个是第31届台风委员会中所命名的台风名字?-----玉兔94 哪个是第31届台风委员会中中国所命名的台风名字有?-----悟空95 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的属于哪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96 哪项是对寒露风的正确解释?-----又叫社风97 哪个是对农业能产生危害的气候现象?-----冰雹98 哪个对厄尔尼诺的解释正确?-----原意为圣婴99 人工降雨是在冷云中播撒何种物质?-----干冰100 闪电是什么颜色?-----白色101 焚风会出现在什么地方?-----阿尔卑斯山102 下列哪一个景观不属于北京?-----金字塔103 下列哪个节气属于24节气?-----雨水104 哪个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七彩光?-----赤105 哪个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干旱106 下列哪个是北京市的地名?-----海淀107 哪里是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方?-----床下108 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有哪个特征?-----四季不分明109 哪个属于热带低压台风的级别?-----1级110 哪个是参与第31届台风委员会台风命名活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111 哪个是第31届台风委员会中所命名的台风名字?-----玉兔112 哪个是第31届台风委员会中中国所命名的台风名字有?-----悟空113 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的属于哪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114 哪项是对寒露风的正确解释?-----又叫社风115 哪个对厄尔尼诺的解释正确?-----原意为圣婴116 人工降雨是在冷云中播撒何种物质?-----干冰117 闪电是什么颜色?-----白色118 焚风会出现在什么地方?-----阿尔卑斯山119 下列哪一个景观不属于北京?-----金字塔120 下列哪个节气属于24节气?-----雨水121 哪个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七彩光?-----赤122 下列属于自然数的是哪一个?-----1123 下列属于奇数的是哪一个?-----1124 下列属于偶数的是哪一个?-----2125 下列属于罗马数字的是哪一个?-----Ⅰ126 下列属于关系符号的是哪一个?-----等于号127 下列属于质数的是哪一个?-----2128 下列属于假分数的是哪一个?-----四分之五129 下列属于长度单位的是哪一个?-----公里130 下列属于钝角的是哪一个?-----120度角131 下列属于多位数的是哪一个?-----123132 下列能被3整除的数是哪一个?-----33133 下列属于合数的是哪一个?-----4134 下列属于纯小数的是哪一个?-----0.1135 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哪一个?-----年136 下列属于带小数的是哪一个?-----3.4137 下列属于真分数的是哪一个?-----五分之二138 下列属于可以化成整数的分数是哪一个?-----三分之十二139 下列属于最简分数的是哪一个?-----九分之四140 下列属于互为补角的是哪一对?-----45°和135°141 下列属于第一象限的角的是哪一个?-----35°142 下列可以开平方根的是哪一个?-----4143 下列属于循环小数的是哪一个?-----0.333……144 下列属于互为余角的是哪一对?-----54°和36°145 下列哪一个单位是度量长度的单位?-----米146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质量单位?-----吨147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面积单位?-----平方米148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体积单位?-----立方米149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平面角单位?-----度150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密度单位?-----千克/米3151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时间单位?-----年152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速度单位?-----千米/小时153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力的单位?-----达因154 下列哪一个数是奇数?-----1155 下列哪一个数是偶数?-----2156 下列哪一个是偶数?-----10157 下列哪一个是奇数?-----9158 下列哪一个是数学运算符号?-----加号159 明朝的国姓是?-----朱160 《本草纲目》的作者为?-----李时珍161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162 资产阶级革命派迈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是?-----发动武装起义163 哪个是蜀国五虎上将?-----关羽164 “一”字有几笔画?-----一165 “乙”字有几笔画?-----一166 “乂”字有几笔画?-----二167 “匕”字有几笔画?-----二168 “九”字有几笔画?-----二169 “十”字有几笔画?-----二170 “卜”字有几笔画?-----二171 数字“一”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1173 数字“五”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5 174 数字“六”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6 175 数字“七”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7 176 数字“九”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9 177 以下属于哺乳动物的是:-----猪178 “丁”字有几笔画?-----二179 “七”字有几笔画?-----二180 “千”字有几笔画?-----三181 “川”字有几笔画?-----三182 “义”字有几笔画?-----三183 “也”字有几笔画?-----三184 数字“一”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壹185 数字“三”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叁186 数字“五”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伍187 数字“七”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柒188 数字“九”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玖189 以下属于金属的是:-----铁190 “三”字有几笔画?-----三191 “干”字有几笔画?-----三192 “于”字有几笔画?-----三193 “上”字有几笔画?-----三194 “下”字有几笔画?-----三195 “午”字有几笔画?-----四196 “壬”字有几笔画?-----四197 “升”字有几笔画?-----四198 “夭”字有几笔画?-----四199 “长”字有几笔画?-----四200 数字“二”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2 201 数字“四”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4 202 数字“八”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8 203 下面属于褒义词的是:-----英勇204 “丰”字有几笔画?-----四205 “开”字有几笔画?-----四206 “井”字有几笔画?-----四207 “夫”字有几笔画?-----四208 “天”字有几笔画?-----四209 “元”字有几笔画?-----四210 “无”字有几笔画?-----四211 “不”字有几笔画?-----四212 “生”字有几笔画?-----五213 数字“二”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贰214 数字“四”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肆215 数字“六”与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意思一样?-----陆217 下面谁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吕不韦218 谁率领中国队第一次打入世界杯决赛阶段-----米卢219 哪个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220 下列哪种狗属于大型犬-----杜宾犬22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灵长类动物-----熊猴222 下列哪种动物用舌头捕捉猎物-----食蚁兽223 哪种动物属于猫科动物?-----非洲狮224 哪种虫子属于昆虫?-----苍蝇225 哪种动物属于鱼类?-----带鱼226 哪种哺乳动物生活在海里?-----海豚227 下列哪一个属于食草动物?-----羊228 哪种动物容易得禽流感?-----鸡229 下列哪一种是飞行类昆虫?-----蜜蜂230 下列哪一种昆虫生活在地表?-----蚂蚁231 下列哪一种昆虫是益虫?-----蜻蜓232 以下哪一个属于会“叫“的虫子?-----蝉233 下列哪种是古老的昆虫之一?-----蜻蜓234 下列哪一个是昆虫生活场所之一?-----空中生活235 以下哪一个是消灭蟑螂的方法?-----消灭虫源236 下列哪一个不是骚扰人类安宁,吮吸疾病和病原体的昆虫?-----蜻蜓237 哪种虫子属于昆虫?-----苍蝇238 哪种动物鱼类?-----带鱼239 下列哪种是古老的昆虫之一?-----蜻蜓240 下列哪一个是昆虫生活场所之一?-----空中生活241 以下哪个不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秋242 下列哪个国家属于美洲-----巴西243 下列哪个国家属于欧洲-----芬兰24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两栖动物-----青蛙245 下列哪种是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改变身体的颜色的-----乌贼246 中国历史上的汉奸是哪个?-----秦桧247 属于亡国皇帝的是哪位?-----胡亥248 属于开国皇帝的是哪位?-----刘邦249 中国十大大将是哪位?-----粟裕250 属于春秋五霸的是哪位?-----秦穆公251 哪个国家属于战国七雄之一?-----齐国252 16世纪欧洲哪个国家与中国通商?-----葡萄牙253 下列哪位属于中国十大元帅-----朱德254 哪位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朱德255 下列哪个是安徽的旅游景区-----九华山256 下列哪个是广西的旅游景区-----漓江257 下列哪个是新疆的旅游景区-----天山天池258 下列哪个属于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259 下列哪个是湖北的旅游景区-----武汉东湖260 北京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是哪个?-----颐和园261 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哪位?-----海明威262 属于燕京八景的是哪个?-----蓟门烟树263 属于最初诺贝尔奖的种类的是哪个?-----文学264 下列哪位是世界着名的音乐家-----贝多芬265 下列哪个人是中国着名文学家-----鲁迅266 下列哪位是世界着名的科学家-----哥白尼267 哪种鸟属于候鸟?-----大雁268 哪种动物属于爬行类?-----蜥蜴269 哪条是中国产的毒蛇?-----眼睛王蛇270 哪种昆虫属于害虫?-----苍蝇271 哪种动物冬眠?-----熊272 哪种动物有袋?-----袋鼠273 生活在热带的植物?-----棕榈树274 生活在沙漠里的生物?-----骆驼275 哪种动物生活在澳大利亚?-----袋鼠276 哪只动物是老鼠的天敌?-----猫头鹰277 哪种动物生活在北极?-----北极熊278 哪位是梁山好汉?-----武松279 哪位是杨家将中的人物?-----杨宗宝280 哪部小说是老舍的名着?-----茶馆281 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282 哪个国家处于亚洲?-----中国283 哪个国家处于欧洲?-----荷兰284 哪个国家处于非洲?-----南非285 哪个国家处于美洲?-----巴西286 哪个国家处于大洋洲?-----澳大利亚287 通用公司主要制造生产哪个产品?-----柴油机车288 人民币的面值有哪些?-----1元289 哪个是世界五大信用卡之一?-----VISA290 哪个是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海南291 哪个是会计的五大分类之一?-----资产292 哪个是世界五大经济强国之一?-----美国293 哪种是酒的经营分类之一?-----白酒294 哪个是国家?-----韩国295 哪个是北京古建筑?-----故宫296 哪个是世界十大沙漠之一?-----撒哈拉沙漠297 哪个是天干的名称之一?-----甲298 哪个高原位于亚洲?-----青藏高原299 哪个省是中国自治区之一?-----广西300 哪个是古代表敬称的词语之一?-----王301 哪个是中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松嫩平原302 哪个是北京的景点之一?-----天坛303 哪个是电脑硬件之一?-----键盘304 哪个是五形拳之一?-----龙305 哪个是手指称呼?-----大拇指306 哪个是五大门派之一?-----少林307 哪个是十大元帅之一?-----陈毅308 哪个是爵位之一?-----公309 哪个是彩虹的颜色之一?-----红310 哪个是五十六少数民族之一?-----满族311 哪个是北京的报刊之一?-----北京晚报312 哪个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北方话313 哪个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川314 哪个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315 哪个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一?-----孔子316 哪个是五代之一?-----后唐317 哪个是十国之一?-----吴318 哪个是文人?-----李白319 哪个是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之一?-----英国320 哪个是二战轴心国之一?-----德国321 哪个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沈钧儒322 哪个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庞雄323 哪个是八女投江人物之一?-----胡秀兰324 哪个是竹溪六逸之一?-----李白325 哪个是金陵五老之一?-----华金昆326 哪个是二战同盟国之一?-----英国327 哪个是六朝古都之一?-----北京328 下列哪一个属于可以飞的鸟?-----黄莺329 下列哪一个属于食肉恐龙?-----霸王龙330 哪种动物站着睡觉?-----马331 哪种鱼生活在海里?-----珊瑚鱼332 哪种鱼生活在淡水里?-----中华鲟333 哪种鸟不会飞?-----鸵鸟334 哪种属于棘皮动物?-----海星335 哪种属于软体动物?-----牡蛎336 哪种属于海鸟?-----海鸥337 哪种鸟属于益鸟?-----灰喜鹊338 以下哪个是贬义词?-----歇斯底里339 下面哪个字不是多音字?-----大340 哪个是多音字?-----熬341 “戊戌六君子”指的是哪个?-----谭嗣同342 哪个不是鲁迅的作品?-----茶馆343 哪个不是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344 哪个不是中国的思想家?-----马克思345 哪个不是《水浒》中的人物?-----牛小二346 下列哪一个属于鞘翅目的昆虫?-----萤火虫347 下列哪种属于膜翅目的昆虫?-----蚂蚁348 哪一种昆虫是在土壤中生存的?-----蝉的幼虫349 下列哪种属于寄生类昆虫?-----跳蚤350 下列哪一种昆虫有毒?-----蜜蜂351 下列哪一个属于我国的昆虫学家?-----陶家驹352 以下哪一种虫子可以变化自己的身体?-----变色龙353 在学术研究时常见的搜虫方式是哪一个?-----紫光灯354 哪一种植物是昆虫的天敌?-----捕蝇草355 哪一种动物是昆虫的天敌?-----山雀356 哪一种是有害的昆虫?-----跳蚤357 下列哪一个是药用昆虫?-----冬虫夏草358 下列哪一个属于同翅目昆虫?-----蝉359 下列哪一个属于两翅目昆虫?-----蚊360 下列哪一个属于昆虫的各目分类?-----门361 下列哪一个属于医学昆虫?-----马陆362 下列哪一个属于医学昆虫的天敌?-----赤眼蜂363 下列哪一个是空中生活的昆虫?-----蜜蜂364 下列属于我国的大写数字的是哪一个?-----贰365 下列属于互质数的是哪一组?-----6和35366 下列属于纯循环小数的是哪一个?-----0.333……367 下列哪一位是数学家?-----钱学森368 下列哪一位是中国数学家?-----祖冲之369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压力的单位?-----大气压370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功率的单位?-----马力371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电磁量的单位?-----安培372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能量的单位?-----焦耳373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电感的单位?-----电磁亨利374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市制的长度单位?-----里375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市制的质量单位?-----担376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音响单位?-----分贝377 下列哪一个数是20以内的质数?-----2378 下列哪一个数是大于10小于50的质数?-----11379 下列哪一个数是大于50小于100的质数?-----61380 下列哪一个单位属于市制的容量计量单位?-----勺381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数学家?-----祖冲之382 下列哪个是中国近现代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383 下列哪个世界近现代着名的数学家?-----伊藤清384 下列哪一个是数学家?-----高斯385 下列哪一个是质数?-----2386 下列哪一个数能被五整除?-----230387 下列哪一个数不是实数?-----2的平方根388 下列哪一个是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389 下列哪一个角是锐角?-----30度角390 下列哪一个角是钝角?-----91度角391 下列哪一个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392 下列哪一个数是2的多次乘方数值?-----32393 下列哪一个数是2和3的公倍数?-----36394 下列哪一个数是有理数?-----35395 下列哪一个数是无理数?-----12.561279…396 下列哪一个是8大板块之一?-----北美洲板块397 下列哪一个是儒家思想的经典着作《五经》中的内容?-----诗398 在明代生前没有当过皇帝死后被追封为皇帝建造陵园的是哪位?-----朱元璋的父亲399 下列哪一个属于低经纬气候?-----赤道多雨气候400 下列哪一个属于中经纬气候?-----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401 哪一个是中国的首都?-----北京402 哪一个是着明的星体?-----地球403 哪个属于九大行星?-----水星404 哪个属于旅游资源的价值-----美学价值405 下列哪个是河北省的地名?-----承德406 下列哪个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名?-----包头407 下列哪个是山西省的地名?-----太原408 下列哪个是辽宁省的地名?-----易县409 下列哪个是江苏省的地名?-----南京410 下列哪个是浙江省的地名?-----杭州411 下列哪个是安徽省的地名?-----马鞍山412 下列哪个是江西省的地名?-----南昌413 下列哪个是福建省的地名?-----开元414 下列哪个是山东省的地名?-----济南415 下列哪个是广东省的地名?-----南海416 下列哪个是广西省的地名?-----桂林417 下列哪个是湖北省的地名?-----均县418 下列哪个是湖南省的地名?-----桃源419 下列哪个是河南省的地名?-----洛阳420 下列哪个是四川省的地名?-----成都421 下列哪个是云南省的地名?-----昆明422 下列哪个是西藏自治区的地名?-----拉萨423 下列哪个是陕西省的地名?-----西安424 下列哪个是甘肃省的地名?-----兰州425 下列哪个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名?-----银川426 下列哪个是新疆省的地名?-----哈密427 下列哪个是台湾的地名?-----台北428 下列哪个是北京故宫中的古建筑?-----太和门429 下列哪个是北京北海中的古建筑?-----永安寺430 下列哪个是北京天坛中的古建筑?-----西天门431 下面哪个城市在德国?-----法兰克福432 下面哪个城市在日本?-----东京433 哪位烈士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毛岸英434 哪位是爱国文人?-----屈原435 哪位是民族英雄?-----文天祥436 哪位烈士是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董存瑞437 哪位烈士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杨靖宇438 哪个是国徽的内容?-----齿轮439 哪个是国旗上五角星的含义?-----工人440 哪位是晚清与侵略者斗争中牺牲的英雄?-----关天培441 哪位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442 哪个是清政府同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43 哪一个昆虫是益虫?-----蜜蜂444 哪一个昆虫是害虫?-----棉铃虫445 哪一种鸟是益鸟?-----啄木鸟446 哪一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447 哪一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448 哪一种是兽类?-----熊猴449 哪一种是两栖爬行动物?-----鳄蜥450 哪一种是鸟类?-----彩鹳?451 下列哪一部电影讲述的是动物的故事?-----猫狗大战452 下列哪一个属于猫科动物?-----猎豹453 下列哪一个是已经灭绝的动物?-----渡渡鸟454 下列哪一个属于非洲的肉食动物?-----非洲狮455 下列哪一个属于非洲草食动物?-----牛羚456 下列哪一个属于非洲的动物?-----鸵鸟457 下列哪一个属于亚洲动物?-----东北虎458 下列哪一个属于珍稀动物?-----大熊猫459 下列哪一个属于无脊椎动物?-----水母460 下列哪一个属于鱼类?-----金鱼461 下列哪一个属于鸟类?-----金丝雀462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软体动物?-----蛇463 下列哪种狗不属于大型犬?-----爱慕斯成犬464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热带鱼?-----半月神仙465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灵长类动物?-----长爪沙鼠466 下列哪一种属于古北界的动物?-----驼鹿467 下列哪一种属于偶蹄类动物?-----猪468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爬行动物?-----大鳗螈469 下列哪种是腔肠动物-----珊瑚470 下列哪一个人物的名字在西游记中是以动物命名的?-----猪八戒471 下列哪一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海洋动物?-----红珊瑚472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鼠?-----1948473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牛?-----1949474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虎?-----1950475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兔?-----1951476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龙?-----1940477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蛇?-----1941478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马?-----1942479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羊?-----1943480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猴?-----1944481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鸡?-----1945482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狗?-----1934483 下列哪一个年份所属的生肖是猪?-----1947484 下列哪一个属于可以飞的鸟?-----黄莺485 下列哪一个属于食草动物?-----羊486 下列哪一个属于食肉恐龙?-----霸王龙487 哪种动物容易得禽流感?-----鸡488 哪种蜘蛛有毒?-----夏力曼黑寡妇489 哪种动物站着睡觉?-----马490 哪种动物喜欢群居?-----狼491 哪种鱼生活在海里?-----珊瑚鱼492 哪种鱼生活在淡水里?-----中华鲟493 哪种属于腔肠动物?-----海葵494 哪种鸟不会飞?-----鸵鸟495 哪种属于棘皮动物?-----海星496 哪种属于软体动物?-----牡蛎497 哪种属于水栖鸟类?-----大雁498 哪种属于节肢动物?-----虾499 哪种属于珍稀鸟类?-----朱鹮500 哪种属于海鸟?-----海鸥501 哪种鸟属于益鸟?-----灰喜鹊502 下列哪一个属于昆虫?-----蝴蝶503 哪个昆虫会飞?-----蜻蜓504 哪个昆虫不会飞?-----蝗虫505 哪个昆虫是害虫?-----苍蝇506 哪个昆虫是益虫?-----蜜蜂507 属于<<永州八记>>中的是哪种?-----石渠记508 属于三十六记的是哪个?-----笑里藏刀509 请指出哪一位是非西游记里的人物?-----关羽510 请指出哪一位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岳飞511 请指出哪一个是我国的古代朝代?-----唐朝512 请指出我国的城市是哪一个?-----北京513 请说出哪一个人物为我国抗战时期的人物?-----黄继光514 哪一个城市不是我国的?-----巴黎515 出自<<早望海霞边>>的诗句是哪一句?-----四明三千里516 出自<<登太白峰>>的诗句是哪一句?-----西上太白峰517 下列哪一个属于食肉动物?-----狮子518 下列哪一个动物属于素食动物?-----驼519 哪一个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事件?-----赤壁之战520 出自<<天台晓望>>的诗句是哪一句?-----天台邻四明521 出自<<望庐山瀑布>>的诗句是哪一句?-----飞珠散轻霞522 哪一个不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日尔曼523 哪一位人物是卖国贼?-----曹汝霖。
《文史》第1-64目录
《文史》(1—50辑)分类目录一、专题论文1、历史从东西文化交流探索史前时代的帝王世系………………………………丁山遗著第28辑我国古史传说时期综考(上)………………………………………刘起舒第28辑我国古史传说时期综考(下)………………………………………刘起舒第29辑共工传说史实探源………………………………………杨国宜第3辑由鲧降洪水论舜放四凶(上)………………………………………丁山遗著第47辑由鲧降洪水论舜放四凶(下)………………………………………丁山遗著第48辑尧、舜、禹(上)………………………………………徐旭生遗著第39辑尧、舜、禹(下)………………………………………徐旭生遗著第40辑禹平水土本事考………………………………………丁山遗著第34辑腊日节溯源………………………………………陈久金第32辑关於“夏鼎”………………………………………唐兰第7辑《夏小正》五事质疑………………………………………于省吾第4辑卜辞所见先帝高祖六宗考………………………………………丁山遗著第43辑武丁早期卜辞考证………………………………………林小安第36辑殷契“王作三师”解………………………………………沈长云第44辑说《庚壶》的“大”字………………………………………张政烺第36辑释“郊”………………………………………李学勤第36辑评<殷虚卜辞综述》………………………………………裘锡圭第35辑关於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裘锡圭第17辑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兼论“侯”“甸”“男”“卫”等几种诸侯的起源…………………裘锡圭第19辑殷周用鼎制度研究………………………………………李玉洁第44辑商周庙制新考………………………………………王贵民第45辑先周族舆周族的迁徙及其社会发展………………………………………谭戒甫遗著第6辑月吉、初吉、既吉………………………………………李学勤第46辑<竹书纪年》与周武王克商的年代………………………………………[美国]夏含夷第38辑武王的死及其年岁和纪元………………………………………顾颉刚遗著第18辑也谈武王的卒年——兼论《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美国]夏含夷第29辑周公摄政考………………………………………彭裕商第45辑“三监”人物及其疆地——周公束征史事考证之一………………………………………顾颉刚遗著第22辑周公执政称王——周公束征史事考证之二………………………………………顾颉刚遗著第23辑三监及东方诸国的反周军事行动和周公的对策——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三………………………………………顾颉刚遗著第26辑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一………………………………………顾颉刚遗著第27辑康王以下的东征和北征——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二………………………………………顾颉刚遗著第29辑三监的结局——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三………………………………………顾颉刚遗著第30辑奄和蒲姑的南迁——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四………………………………………顾颉刚遗著第31辑徐和淮夷的迁、留——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五………………………………………顾颉刚遗著第32辑西周年代论(上)………………………………………谢元震第28辑西周年代论(下)………………………………………谢元震第29辑西周懿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刘启益第36辑西周纪年铜器与武王至厉王的在位年数………………………………………刘启益第13辑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盛冬铃第17辑论<硕人>铭神兽镜………………………………………李学勤第30辑西周耕作制度简论——兼评对“蕾、新、畲,,的各种解释……………………………………李根蟠第15辑由“熏”、“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上) …………………顾颉刚遗著第14辑由“熏”、“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下) …………………顾颉刚遗著第15辑《尧典》著作时代考………………………………………顾颉刚遗著第24辑《禹贡》兖州地理丛考………………………………………刘起舒第30辑《禹贡》徐州地理丛考(上)………………………………………刘起舒第44辑《禹贡》徐州地理丛考(下)………………………………………刘起舒第45辑《禹贡》青州地理丛考………………………………………刘起舒第37辑《酒诰》校释译论………………………………………顾颉刚遗著第33辑《尚书•多士》校释译论………………………………………顾颉剐遗著第40辑《梓材》校释译论………………………………………顾颉剐遗著第42辑《尚书•无逸》校释译论………………………………………顾颉刚遗著第44辑《召诰》校释译论………………………………………顾颉刚遗著第46辑《尚书》历代解释选录和补充(上)………………………………………顾颉刚遗著第49辑《尚书》历代解释选录和补充(下)………………………………………顾颉刚遗著第50辑释<尚书•甘誓》的“五行”与“三正”………………………………………刘起舒第7辑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第28辑“天子朱芾,诸侯赤芾”说辨谬………………………………………郭锦华第43辑《左传》成书年代论述………………………………………杨伯峻第6辑《左传》的真伪和写作时代问题考辨………………………………………胡念贻第11辑论刘歆作《左传》——与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商讨………………………………………徐仁甫第11辑《左传》无经之传考………………………………………赵伯雄第49辑左宦漫录………………………………………孙人和第2辑左宦漫录………………………………………孙人和第3辑《孝经》作者与成书年代考………………………………………孙涛第49辑晋祁奚字黄羊解………………………………………于省吾第5辑“士田十万”新解………………………………………张政烺第29辑春秋隐公射鱼于棠说驳议——兼论春秋搜狩、治兵与祭牲之制………………………………………杨希枚第26辑包山竹简所记楚先祖名及其相关的问题………………………………………李家浩第42辑秦国名考………………………………………雒江生第38辑从曾姬无恤壶铭文谈楚减曾的年代………………………………………李家浩第33辑中国古代居民组织的两大类型及其不同来源——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居民组织试析………………………………………李零第28辑中国古代契约形式的源和流………………………………………张传玺第16辑《禹贡》冀州地理丛考………………………………………刘起舒第25辑《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顾颉刚第2辑关於《古本竹书纪年》的亡佚年代………………………………………范祥雍第25辑“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顾颉刚第6辑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上)………………………………………沈文倬第15辑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下)………………………………………沈文倬第16辑礼经十论………………………………………段熙仲第1辑《考工记》成书年代新考………………………………………闻人军第23辑《周礼正义》校勘述略………………………………………王世伟第33辑《大戴礼记》经文校正………………………………………谢贵安第39辑《仪礼》和《逸礼》的出现舆邵懿辰考辨的评价——《礼经通论》序………………………………………顾颉刚遗著第38辑读(周礼)札记………………………………………晁福林第46辑献俘礼研究(上)………………………………………高智群第35辑献俘礼研究(下)………………………………………高智群第36辑先秦讳礼析论………………………………………虞万里第49辑<仪礼>单疏版本说………………………………………乔秀岩第50辑说醻………………………………………—………………………………………段熙仲第3辑“开阡陌”辨证………………………………………李解民第11辑畿服说考略………………………………………王树民第44辑论孔子作《春秋》………………………………………赵生群第47辑墨子书目版本考评………………………………………朱宏建第41辑稷下学宫考述………………………………………孙以楷第23辑公孙卫事迹考………………………………………何清谷第13辑楚王酓璋戈与楚减越的年代………………………………………李家浩第24辑逢泽之会考………………………………………晁福林第50辑民和黔首——兼评秦始皇“更名民日黔首”………………………………………李解民第23辑莒县出土束周铜器铭文汇释………………………………………何琳仪第50辑云萝秦简所见职官述略………………………………………于豪亮第8辑秦律“葆子”释义………………………………………张政烺第9辑论秦汉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双层结构与“普遍依附农制”…………………………冷鹏飞第44辑秦漠郡守兼掌军事略说………………………………………施丁第13辑试论秦漠政权内部的逆向监察机制………………………………………刘丽双李福泉第45辑秦汉都市交通考论………………………………………王予今第42辑长沙马王堆汉軚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遣策考释…………………………………唐兰遗著第10辑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考释补正………………………………………朱德熙裘锡圭第10辑马王堆房中书研究………………………………………李零第35辑从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看汉代的口钱、算赋制度……………………高敏第20辑汉简零拾………………………………………裘锡圭第12辑居延汉简释丛………………………………………于豪亮第12辑居延汉简丛释………………………………………于豪亮遗著第17辑<流沙坠简>释文校正………………………………………李均明第12辑汉简邮驿资料释例………………………………………楼祖抬第3辑汉简所见一日十八时、一时十分记时制……………………………………李均明第22辑漠简所见出入符、传与出入名籍………………………………………李均明第19辑漠简<服传)考(上)………………………………………沈文倬第24辑汉简《服传)考(下)…………………………………………沈文倬第25辑礼汉简异文释(一)………………………………………沈文倬第33辑礼漠简异文释(二)………………………………………沈文倬第34辑礼汉简异文释(三)………………………………………沈文倬第35辑礼汉简异文释(四)………………………………………沈文倬第36辑西域木简所见(汉律)………………………………………速劭名第29辑木简出入取予券书制度考………………………………………胡平生第36辑一九八〇年楼兰出土文书考释………………………………………平明第36辑《居延新简——甲渠候官》六年历谱散简年代考释…………………………罗见今关守义第46辑居延汉简居延都尉与甲渠候官人物志………………………………李均明刘军第36辑居延新出汉简所见方术考释………………………………………刘昭瑞第43辑敦煌、居延汉简中与朔闰表不合诸简考释………………………罗见今关守义第49辑《银雀山汉墓竹简》原列《孙膑兵法•下编》十五篇校补…………赵逵矢第44辑《武威汉简》丙本<丧服》简的缀合………………………………………李解民第34辑漠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赵平安第48辑汉代的属国………………………………………王宗维第20辑夜郎首邑考………………………………………罗荣泉第19辑漠代甲渠候官规模考(上)………………………………………李均明第34辑汉代甲渠候官规模考(下)………………………………………李均明第35辑西汉给事中非加官考………………………………………秦学颀第31辑《史记)中所见秦早期都邑葬地………………………………………李零第20辑<屈原列传)新探………………………………………汤炳正第1辑论(史记)裴驷(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三家注解………………程金造第7辑汲古阁单本(史记索隐)的一些问题………………………………………程金造第4辑日本《史记会注考证》增补《史记正义》的真伪问题……………………贺次君第14辑《史记》解诂(上)………………………………………吴国泰遗著第42辑《史记》解诂(下)………………………………………吴国泰遗著第43辑《汜胜之书》述略………………………………………吴树平第16辑读《汉书》、《后汉书》札记………………………………………黄侃遗著第1辑(汉书)材料来源考………………………………………王利器第21辑安息与乌弋山离——读《汉书•西域传》札记之一…………………孙毓棠第5辑条支——读《汉书•西域传》札记之二…………………………孙毓棠第6辑车师後部史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孟凡人第16辑匈奴、Huns同族论质疑………………………………………余太山第33辑《风俗通义》杂考………………………………………吴树平第7辑《东观汉记》初探(上篇)………………………………………吴树平第28辑《东观漠记》初探(下篇)………………………………………吴树平第29辑《春秋左氏传》郑义辑述………………………………………徐孝定第8辑《论衡》司南新考与复原方案………………………………………王锦光闻人军第31辑建武十年弩机铭文考释………………………………………宋僳第34辑论郑玄《三礼注》………………………………………杨天宇第21辑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石泉第6辑黄河古桥述略………………………………………李祖桓第20辑论所谓“江淮运河”及其引起的问题………………………………………黄盛璋第21辑图经述略………………………………………陆振岳第27辑墓志溯源………………………………………赵超第21辑“司南”六义之演变………………………………………闻人军第34辑汉代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关系……………………周速宽张荣芳第9辑汉代的社………………………………………宁可第9辑论漠代文化的整合与分解………………………………………冷鹏飞第45辑漠魏中书………………………………………杨鸿年第2 辑两漠国营手工业中的弊端与救弊措施………………………………………张传玺第50辑两汉三国时期的印度洋航业………………………………………沈福伟第26辑试论漠唐间的水稻生产………………………………………张泽咸第18辑汉唐时期的茶叶………………………………………张泽咸第11辑漠唐间东北地区农牧生产述略(上)………………………………………张泽咸第46辑汉唐间东北地区农牧生产述略(下)………………………………………张泽咸第47辑汉唐间的荆州宗氏………………………………………牟发松第44辑新疆所出怯卢文书的断代问题——兼论楼兰遗址和魏晋时期的鄯善郡………马雍第7辑曹魏屯田的分布地区与经营年代考略………………………………………高敏第42辑“正始党争”探赜………………………………………柳春新第46辑《三国志》札记………………………………………周一良第9辑《三国志》斟议………………………………………吴金华第50辑《晋书》札记………………………………………周一良第10辑论<禹贡地域图》与《春秋盟会图》的性质与贡献……………………陈连开第16辑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里数(上)……………………………余太山第47辑两漠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里数(下)……………………………余太山第48辑义渠考………………………………………余太山第50辑《魏书•粟特国传》辨考………………………………………佘太山第21辑魏书》粟特不是俄粟特………………………………………萧之兴第15辑噘畦的族名、族源和族属………………………………………余太山第28辑柔然、阿瓦尔同族论质疑——兼论阿瓦尔即悦般…………………………余太山第34辑曹魏、西晋与西域关系述考………………………………………余太山第43辑赀虏与费也头………………………………………周伟洲第23辑贵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属………………………………………余太山第38辑关於董琬、高明西使的若干问题………………………………………余太山第27辑“三语掾”语事考………………………………………方北辰第29辑论梁武帝佞佛………………………………………梁满仓第45辑法献佛牙隐现记………………………………………陈垣第1辑麴氏高昌王国官制研究………………………………………侯灿第22辑高昌郡官府文书中所见十六国时期郡府官僚机构的运行机制………………柳洪亮第43辑魏晋南北朝尚书左丞纠弹职掌考——兼论左丞与御史中丞的分工…………祝总斌第32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蔬菜………………………………………张泽咸第44辑由梁元帝著述书目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分类体系——兼论卷轴时代卷与帙的关系…………辛德勇第49辑乞伏氏出於高车补证………………………………………陈仲安第25辑鲜卑姓氏考(上)………………………………………王仲荦遗著第30辑鲜卑姓氏考(下)………………………………………王仲荦遗著第31辑“羯胡”、“柘羯”、“杂种胡”考辨………………………………………黄永年第8辑六镇臆说………………………………………陈仲安第14辑代北豪强酋帅崛起述论………………………………………朱大渭第3l辑《徙戎论》考析………………………………………黄烈第28辑北魏北齐“职人”初探——附论魏晋的“王官司徒吏”……………………阎步克第48辑北魏明元帝以太子焘监国考………………………………………李凭第38辑近代郦学家和郦学研究…….………………………………………陈桥驿第41辑郦道元所引《魏土地记》及相关诸问题………………………………………姜纬堂第39辑西魏敦煌计账文书以及若干有关问题………………………………………唐耕耦第9辑东西魏北齐北周侨置六州考略………………………………………王仲荦第5辑说“潜埋虚葬”………………………………………曹永年第31辑补周书艺文志………………………………………郭霭春第26辑郭义恭《广志》成书年代考证………………………………………王利华第48辑北周趟贵、独孤信事件考论………………………………………周双林第40辑北朝行台地方官化考略………………………………………牟发松第33辑麴氏高昌王国寺院研究………………………………………严耀中第34辑一九六〇年吐鲁番新发现的古突厥文………………………………………冯家升第3辑六到八世纪突厥社会研究(上)………………………………………樊圃第32辑六到八世纪突厥社会研究(下)………………………………………樊圃第33辑突厥方物志………………………………………蔡鸿生第46辑蜀史四题………………………………………田余庆第35辑五岭辨正………………………………………覃圣敏第32辑<隋书》康国传探微………………………………………蔡鸿生第26辑隋领军府考补………………………………………李燕捷第32辑隋唐五代户等制度研究………………………………………邢铁第40辑关於隋末农民起义的若干问题………………………………………胡如雷第11辑唐长安郊区的研究………………………………………武伯纶第3辑唐长安城坊建置丛考………………………………………辛德勇第37辑唐代的寄庄户………………………………………张泽咸第5辑关於唐代团结兵的探讨………………………………………方积六第25辑唐代藩镇进奉试析………………………………………杨志玖张国刚第28辑唐代天宝年间军费开支蠡测………………………………………胡宝华第33辑唐代中後期的和罗………………………………………卢向前第41辑唐代进奏院考略………………………………………张国刚第18辑唐集贤院考………………………………………郑伟章第19辑唐代鸿胪寺及其外交管理职能………………………………………黎虎第47辑唐代“南选”及其产生的社会前提………………………………………张泽咸第22辑唐代的门荫………………………………………张泽咸第27辑唐代的进士放榜与宴集………………………………………傅璇琮第23辑释唐代军职建忠帅和立义帅………………………………………孙继民第43辑唐代婚姻礼俗考略………………………………………赵守俨第3辑唐代四种官类工匠考实………………………………………李鸿宾第42辑唐折冲府增考………………………………………李方第36辑试论唐代的太子监国制度………………………………………郭锋第40辑唐代财政东西分掌制的确立………………………………………李锦绣第46辑唐代教育史中的几个问题………………………………………李锦绣第44辑唐代西州均田制的普遍意义——唐代西州田制研究之一…………………卢向前第44辑试论唐代的税草制度………………………………………李锦绣第34辑唐代六品以下职散官受永业田质疑——敦煌户籍勋职官受田之分析………卢向前第34辑唐代的翰林学士………………………………………袁刚第33辑唐代部曲、奴婢身份浅析………………………………………李伯重第32辑唐後期中书、门下侍郎平章事职权的变化及特点…………………………俞钢第39辑唐季“大奏穆护袄”考(上)………………………………………林悟殊第48辑唐季“大秦穆护袄”考(下)………………………………………林悟殊第49辑农业人口的迁入与辽塞外本土农耕区的形成…………………………………韩茂莉第48辑一行、南宫说天文大地测量新考…………………………………闻人军李磊第32辑唐代九姓胡礼俗丛考………………………………………蔡鸿生第35辑唐代九姓胡贡品分析………………………………………蔡鸿生第31辑唐代的节日………………………………………张泽咸第37辑“甘露之变”前後郑注行踪考辨………………………………………卢向前第46辑郑亚事迹考述………………………………………周建国第3l辑《唐人行第录》正补………………………………………陶敏第31辑《唐人行第录》续正补………………………………………陶敏第34辑<大唐西域记>阙文考辨………………………………………范祥雍第13辑(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史实考原………………………………………张乘健第38辑《唐律疏议》制作年代考………………………………………杨廷福第5辑张惊和《朝野愈载》………………………………………赵守俨第8辑炖煌考释………………………………………谭世保第37辑阎立本《西域图》在宋元著作中的著录及其史料价值…………………汤开建第31辑《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考释………………………………………王仲荦第9辑敦煌石室写本唐天宝初年《郡县公廨本钱簿》校注并跋………………吴震第13辑敦煌石室写本唐天宝初年《郡县公廨本钱簿》校注并跋…………………吴震第14辑敦煌残卷《占云气书》研究(上)……………………………………何丙郁何冠彪第25辑敦煌残卷《占云气书》研究(下)……………………………………何丙郁何冠彪第26辑唐代籍帐中“常田”“部田”诸词试释………………………………………黄永年第19辑唐志校史………………………………………周绍良第29辑盖蕃一家墓志综考………………………………………赵超第29辑两《唐书》校勘拾遗………………………………………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第12辑唐代的条枝和条枝海考………………………………………苏北海第29辑唐代马湖江通吐蕃路线行程考——兼考蒙古入大理的中、西道………冯漠锈第30辑唐五代时剑南道的交通路线考………………………………………冯漠镝第14辑唐代洛阳至太原驿路再考………………………………………王文楚第49辑中日史籍中的日使来唐事异同考……………………………………戴禾张英莉第20辑王仙芝、黄巢起义始年考………………………………………臧嵘第16辑关於黄巢农民军的一些史料的考辨………………………………………王永兴第5辑黄巢渡江南下考………………………………………方积六第10辑对黄巢起义记事墨迹内容的质疑………………………………………诸葛计第12辑《唐临川公主墓志》记事考索………………………………………赵守俨第9辑伯三六〇二残卷作者考………………………………………许建平第40辑归义军改元考………………………………………荣新江第38辑敦煌吐鲁番出土唐官府文书缝背缝表记事押署钤印问题初探…………王永兴第40辑吐鲁番所出武周时期吐谷浑归朝文书史实考证…………………………王素第29辑闽王王审知夫妇墓志………………………………………官桂铨官大梁第28辑《唐代墓志汇编》残志辨证(上)………………………………………曹汛第46辑《唐代墓志汇编》残志辨证(中)………………………………………曹汛第47辑《唐代墓志汇编》残志辨证(下)………………………………………曹汛第48辑五代时期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赵永柬第44辑通颊考………………………………………荣新江第33辑旧五代史辑本引书卷数多误例………………………………………陈垣第3辑宋代编敕初探………………………………………戴建国第42辑宋代便罗“三说法”考略………………………………………袁一堂第45辑宋代四川帅司路考述………………………………………李昌宪第44辑论宋代浙西、江束水利田的异同及利弊……………………………………周生春第43辑宋代及第进士之鉴别………………………………………龚延明第41辑宋代武学武举制度考述………………………………………吴九龙王菡第36辑宋朝宗室制度考略………………………………………汪圣铎第33辑宋代刑事审判制度研究………………………………………戴建国第31辑宋代地方州军财政制度述略………………………………………包伟民第41辑宋代地方财政研究………………………………………汪圣铎第27辑宋代财政岁出与户部月支………………………………………汪圣铎第18辑宋朝的两税………………………………………王曾瑜第14辑宋朝的和耀粮草………………………………………朱家源王曾瑜第24辑税钞、粮草钞和盐钞………………………………………汪圣铎第15辑宋代广州的香料贸易………………………………………关履权第3辑南宋各界会子的起讫、数额及会价………………………………………汪圣铎第25辑宋朝的奴婢、人力、女使和金朝奴隶制………………………………………王曾瑜第29辑《北宋经抚年表》补正………………………………………李之亮第39辑宋代安抚使制度(上)……..………………………………………李昌宪第47辑宋代安抚使制度(中)………………………………………李昌宪第48辑宋代安抚使制度(下)………………………………………李昌宪第49辑宋代职官品阶制度研究………………………………………俞宗宪第21辑宋朝宣抚使等的属官体制………………………………………王曾瑜第22辑宋代文官帖职制度…………………………………………………………李昌宪第30辑南宋文官贴职制度研究………………………………………祖慧第44辑宋代幕职州县官的荐举制度………………………………………朱瑞熙第27辑北宋州县学官………………………………………郭宝林第32辑宋代官员公费用餐制度初探………………………………………朱瑞熙第49辑宋代婚姻礼俗考述………………………………………方建新第24辑北宋南江地区羁縻州考………………………………………马力第34辑北宋诸路转运司的治所………………………………………王文楚第28辑宋代世家初探………………………………………王善军第48辑蒋祈《陶记》著作时代考辨(上)——兼论景德镇南宋与元代瓷器工艺、市场及税制等方面的差异…………刘新园第18辑蒋祈《陶记》著作时代考辩(下)——兼论景德镇南宋与元代瓷器工艺、市场及税制等方面的差异…………刘新园第19辑南宋高宗时期东南六路海盐政策的变迁………………………………………郭正忠第40辑宋代黄河下游横陇北流诸道考………………………………………邹逸麟第12辑宋代国内海道考………………………………………冯漠鳙第26辑两宋和高丽海上航路初探………………………………………王文楚第12辑王延德行记与天山硇砂………………………………………张承志第20辑《熙宁使契丹图抄》疏证稿………………………………………贾敬颜第22辑《资治通鉴》编修考………………………………………曹家琪第5辑北宋《神宗实录》四修考………………………………………彭久松第24辑《续资治通鉴长编》版本著录考略………………………………………裴汝诫第12辑《续资治通鉴长编》义例考略………………………………………裴汝诚第25辑李焘年表………………………………………徐规第2辑《李焘年表》补正………………………………………徐规第4辑《李焘年表》再补正………………………………………徐规第16辑李焘著述考辨………………………………………王承略杨锦先第50辑沈括的农学著作<梦溪忘怀录》……………………………………………胡道静第3辑今本《南方草木状》研究………………………………………陈速庆第18辑《郡斋读书志》衢袁二本的比较研究——兼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孙猛第20辑《宋史•兵志》一段文字的考释……………………………………王曾瑜第19辑“杯酒释兵权”说献疑………………………………………方建新徐规第14辑《宋史•高昌传》笺证………………………………………程溯洛第32辑《宋史•李心传传》考补………………………………………来可泓第33辑《唐摭言》作者王定保事迹辨正……………………………………李方王素第25辑《鄂王行实编年》中所记朱仙镇之捷及有关岳飞奉诏班师诸事考辨………邓广铭第8辑《两朝纲目备要》史源浅探——李心传史学地位的侧面观察………………梁太济第32辑《要录》自注的内容范围及其所揭示的修纂体例……………………………梁太济第50辑《系年要录》《朝野杂记》的歧异记述及其成因……………………………梁太济第41辑绍兴《神宗实录》两修说………………………………………蔡崇榜第37辑宋辽和战关系中的几个问题………………………………………王煦华金永高第9辑李锐的生平及其《观妙居日记》………………………………………冯锦荣第47辑关於方腊起义若干问题的再探索………………………………………杨渭生第8辑宋代军事家陈规事迹考………………………………………王锦光闻人军第22辑环绕宋高宗生母韦氏年龄的若干问题………………………………………何忠礼第39辑孙用和父子行迹考………………………………………赵璞珊第37辑赵鼎和李光………………………………………王曾瑜第42辑岳飞几次北伐的考证………………………………………王曾瑜第6辑“黄龙痛饮”考释………………………………………邓广铭第7辑岳家军的兵力和编制………………………………………王曾瑜第11辑岳珂生平事迹考述………………………………………王瑞来第9辑《齐束野语》订误………………………………………徐规第46辑从《齐束野语》一书看周密的反理学倾向………………………………何忠礼第45辑崔与之事迹系年………………………………………何忠礼第41辑文天祥事迹四种………………………………………王曾瑜第46辑文天祥家书诗帖考释………………………………………魏连科第12辑《缃素杂记》鈎沉………………………………………吴企明第44辑《青箱杂记》订误………………………………………徐规第41辑宋代刻书述略………………………………………李致忠第14辑略论契丹建国初期营建的四楼………………………………………王树民第16辑辽代经济机构试探………………………………………向南杨若薇第17辑辽朝官员的实职和虚街初探………………………………………王曾瑜第34辑头下与辽金“二税户”………………………………………李锡厚第38辑《辽史•地理志>校读记………………………………………嵇训杰第37辑跋北京出上辽张俭墓志铭………………………………………陈述第12辑关於金代蒲与路的考察………………………………………景爱第10辑金上京宫室考………………………………………景爱第36辑金代捺鉢研究(上)………………………………………刘浦江第49辑金代捺鉢研究(下)………………………………………刘浦江第50辑“蒲鲜万奴有异志”辩析——《金史•梁持胜传》纠误…………刘长海第49辑瓦因托尼出土廪食简的整理与研究…………………………………徐苹芳陈公柔第13辑东北古地理古民族丛考………………………………………贾敬颜第12辑鞑靼杂考………………………………………周良霄第8辑金元之际汉地七万户………………………………………唐长孺李涵第11辑金元二代的衍圣公………………………………………陈高华第27辑中亚写本中的样磨与巴尔楚克………………………………………林梅村第36辑成吉思汗生年考………………………………………周清澍第1辑汪古部统治家族——汪古部事辑之一………………………………周清澍第9辑汪古的族源——汪古部事辑之二………………………………………周清澍第10辑历代汪古部首领封王事跻——汪古部事辑之三…………………………周清澍第11辑汪古部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通婚关系——汪古部事辑四…………………周清澍第12辑汪古部的领地及其统治制度——汪古部事辑之五………………………………………周清澍第14辑元桓州耶律家族史事汇证与契丹人的南迁(上)……………………………周清澍第49辑元桓州耶律家族史事汇证与契丹人的南迁(下)……………………………周清澍第50辑元代役法简论………………………………………陈高华第11辑元代税粮制度初探………………………………………陈高华第6辑元代的阿速、钦察、康里人………………………………………陆峻岭何高济第16辑“佛郎机”名号源流考略………………………………………于化民第27辑“阑遣”与“索兰奚,,考………………………………………周良霄第12辑元代奉使波斯碑初考………………………………………杨钦章第30辑《文献通考•职官考》订误………………………………………龚延明第28辑《大德南海志》所见西域南海诸国考实……………………………………陈连庆第27辑《元史>探源——兼评《元史》的史学价值………………………叶幼泉王慎荣第27辑元史考证两篇………………………………………方广锅第29辑《通鉴续编》蒙古史料考索………………………………………黄时监第33辑关於元代诸王封爵等级和王位继承问题……………………………………李治安第35辑元代札你别献物考………………………………………黄时监第35辑阿剌吉与中国烧酒的起始………………………………………黄时监第31辑中国烧酒的起始与中国蒸馏器………………………………………黄时监第4l辑罗天益和<卫生宝鉴)…………………-………………………………………陈高华第48辑马可波罗天德、宣德之行………………………………………杨志玖第48辑十四世纪来中国的日本僧人………………………………………陈高华第18辑元代著名学者郑玉考………………………………………韩志速第45辑彭莹玉事迹考略………………………………………邱树森第16辑论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方志速第33辑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方志远第40辑明代文职要员部推制度考略………………………………………刘渝龙第45辑——兼与方志远先生商榷………………………………………田澍第49辑明代宗室婚嫁制度述略………………………………………魏速科第32辑明代食盐专卖制度的演变………………………………………吴慧第26辑关於明代皇庄的几个问题………………………………………邺克晟第10辑。
察纳雅言
察纳雅言
一些注家都注“雅言”为“正言”。
此说不误。
但“雅言”为什么会是“正言”?“雅”,本来是“乌雅”,鸟名,跟“正”没有联系,这里是“夏”的借字。
“夏”,《说文》:“中国之人也。
”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大也。
”《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
”由“中国之人”又转移为“正”为“中”。
因此“雅”有“大”、有“正”、有“中”的意思。
“雅”在“疑”纽“鱼”部,“夏”在“晓”纽“鱼”部,“疑”、“晓”旁纽双声,参见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夏夏犹衙衙吾吾雅雅也。
”《荀子·儒效》“居夏而夏”,又《荣辱》“君子安雅”,“夏”就是“雅”。
“雅言”就是“大(可贵的)言”、“正言”、“中(适当的)言”。
又,《荀子·儒效》:“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
”“雅儒”就是“正派的的儒生”。
高中语文国学挑战赛决赛试题(word版 有答案)
国学挑战赛决赛试题快问快答第一组:1.“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咏的是哪种花?(桂花)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于哪部典籍?《周易》3.“脱颖而出”的典故最初指的是谁?(毛遂)4.斗百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请问这是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端午节)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哪一部名著的开头曲?《三国演义》6. “一叫一回肠一断”的下一句是什么?三春三月忆三巴7. “寒灯独夜人”的上一句是什么?落叶他乡树8. 请问古代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而形成的?张骞9.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出自?《孝经》10.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哪位历史人物?诸葛亮11.近乡情更怯的下一句?(不敢问来人)1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中幽篁指的是什么?(竹子或竹林)13.“眼前直下三千字”的下一句(胸次全无半点尘)14.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描写的是哪个文学形象?(王熙凤)15.巾帼不让须眉?巾帼原本指的是?(妇女的头巾、发饰)16.不论平地与山尖的下一句(无限风光尽被占)17.百家姓以赵姓打头是因为?(宋朝的皇帝姓赵)18.三万里河东入海的下一句(五千仞岳上摩天)19.岳飞被秦桧以什么罪名杀害?(莫须有)20.已是悬崖百丈冰的下一句(犹有花枝俏)第二组1.成吉思汗的原名是?( 铁木真 )2.相传在生活中“只吃眼前菜”的宋代著名宰相是谁?(王安石)3.“司马青衫”指的是谁?(白居易)4.《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谁?(鲁智深)5.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哪一个园林?(圆明园)6. “灭烛怜光满”的下一句是什么?披衣觉露滋7. “游子久不至”的上一句是什么?浮云终日行8. “死亦为鬼雄”的上一句是什么?生当作人杰9. “行人临发又开封”的上一句是什么?复恐匆匆说不尽10. 自称“白衣卿相”的北宋词人是谁?柳永11.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中“君”指的是谁?(董大)12.戍鼓断人行的下一句?(边秋一雁声)13.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关于雅言的故事
关于雅言的故事
雅言,是古代时期人们交流的语言,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因其使用广泛,逐渐成为了古代时期人们通用的语言之一。
据记载,雅言最早是由周公旦和召公奭等人编著而成的,他们将雅言收录在《周礼》中,并规定在治理国家、发布命令、进行占卜时使用雅言。
同时,雅言也是儒家经典文献中所使用的语言,如《诗经》《论语》等。
在古代时期,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方言差异较大,因此使用雅言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雅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代表了当时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雅言已经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
但是,在某些特定场合和文化领域中,雅言仍然被人们所使用和传承。
汉殇23:飘摇的汉统
汉殇(23、飘摇的汉统)乙迷中国有一套奇特的奴隶史观,具体说来,我们的教育一向灌输“亡国有益论”,教科书上白纸黑字写着社会永远向前发展,因此元比宋好,清比明强。
并且中国的知识分子大都骄傲地宣称,满族经“我大清”的统治已被汉人同化,汪精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认为日本统治中国最终也会像满蒙那样为汉族所同化,汪的思想至今依然有相当数量的拥趸。
当年的抗日英雄算白死了,他们按照现代的观点都是开历史倒车的,他们阻挠了倭族成为中国第57个民族,影响了倭族被我们同化的民族融合大业,瓦解了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统一的丰功伟绩,真正罪大恶极。
至于我们被日本奴役,有啥大不了,再来一把“康乾盛世”不是挺好,反正最终都是兄弟民族嘛。
中国究竟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是亡国主义教育?下次中日再起战端,我们该端着枪还是捧着鲜花去迎接皇军?中国的这套奴隶史观淡化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亡国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具体说来就是民族文化的摧折,而语言乃民族文化的第一特征。
当我们最金牌的播音员赵忠祥,这位满族兄弟的八旗口音被誉为汉语标准音的时候,纠缠不清的汉同化满还是满同化汉的问题,答案不言而喻。
本节我将简要梳理汉语流变的历史,如果说中国是一部被草原民族征服的历史,那么汉语就是一部胡化的历史。
我们先来看看胡化前的汉语吧。
一、上古汉语我中学时代一直纳闷:古人为何造出如此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后来随着对语言问题的深入了解才恍然大悟:没人能凭空变出一套书面语,文言文实乃上古口语,我们今天对文言文陌生的原因在于现代汉语与上古汉语已属两种不同的语言。
中国文化尤其汉语总给人绵延不绝,一以贯之的错觉。
错觉的根源在于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
汉字表意,同一个字能够对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种的多个发音,因此用汉字撰写的文稿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受过教育的中国国民能读懂一些两千年前的著作,在全球堪称奇迹。
除中国之外,就我所知只有犹太人能读两千年前的希伯来文。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犹太人比我们更神,希伯来文为拼音文字,两千年来犹太人失去家园,希伯来语仅仅作为宗教语言在读经和祷告中使用,二十世纪尤其是以色列复国以来,希伯来语死而复生,重新作为口语在以色列通行。
汉殇(一、胡言的汉语)
汉殇(一、胡言的汉语)汉殇乙迷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历史的东西,可是怯于提笔,毕竟浩如烟海的资料无从比较对错。
历史是一个任人装扮的花脸,没有人知道哪一张脸是真实的,我们能知道的仅仅是那些我们需要的脸孔,问题在于哪一张脸是我们最需要的?是历史课本上教的还是清宫剧里演的?那些是非混淆的历史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前些天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很激动。
感谢当年明月,他笔下栩栩如生的明朝将士给了我提笔的勇气。
明是一种精神,一种让当今中国人汗颜的民族气节,一种血性、理性、张狂、无畏,一种中国人早已丢失的骄傲和自尊。
是的,我该写点什么了,也许我不能写出一段没有纰漏的历史,但我能写出我们需要的历史,一段汉民族辉煌与泯灭的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从我们每天都用的汉语说起吧。
引子第一节、胡言的汉语清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朝不保夕,没准哪一句话说错就会进太平间,因此不敢议论时事,不敢评点历史,连吟诗作赋都不敢,那知识分子憋慌了都干什么呢?于是乾隆嘉庆年间兴起一个乾嘉学派,正事不干,专门考据,天天翻故纸堆,考据的内容五花八门,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语音学(音韵学),随便说一个字,考证这个字先秦怎么读,汉怎么读,唐怎么读。
考证到后来得出一个对现代人而言意义深远的结论:中国古代汉语的发音与江浙一带的方言相近,与北方话相去甚远。
后人接着研究,发现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至今还保留在东南沿海的方言中,比如吴语,闽南话、客家话、粤语;尤其是客家话,较好地保存了唐代的中原汉音。
本朝官方的说法一般是汉语分五大方言(或七大方言,增加赣语和湘语),这五大方言内部还有无数的小方言。
不过这个说法存在争议,因为西方学者对语言的定义为互相之间不能通话的均应列为不同的语言,照这个定义,汉语事实上是一大堆语言的统称。
说个真实的笑话:我一个师弟是浙江黄岩人,他的某位老乡有一次在大学校园的公共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当他高亢激昂地和父母拉过家常挂下电话后,惊讶地发现后面等电话的同学用崇敬的眼光望着他,并情不自禁地说:“你的英语讲得真好!”这件事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的英语教学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到极点。
汉殇18:我本蛮夷
汉殇(18、我本蛮夷)乙迷一、鬻熊家系史前的中国第一大战——涿鹿战役,九黎族被炎黄联盟击败,蚩尤身首异地,九黎族解体,演变为三苗,继续与北方的羌族和夷族作战。
尧舜禹三代,羌夷联盟一直与三苗激战,传说大禹曾和三苗进行过一场长达两个多月的血战,最终三苗被击溃,永远地退出黄河流域,定居于水网密织的长江之畔。
禹之后文献中再无有关三苗的记载,取而代之的是“蛮”。
夏商周三朝,长江流域各族被统称为“南蛮”,梁启超认为,“蛮”是“苗”的转音,因此,三苗是南蛮的一个重要组分。
商朝时,长江上游是古蜀国,中游是三苗后裔,下游是百越。
长江中游与商王国接壤,商军屡屡攻击蛮族,苗人苦于应付来自中原的征伐,他们一直期待着转机。
终于,转机随着一户芈姓羌人来到南蛮。
这户羌人的后代建立起几乎覆盖南半个中国的巨无霸——楚。
楚君的祖先是火神祝融,再上溯可以追踪到黄帝。
需要说明的是,祝融可能并非某个人,而是一个司火的上古官名。
鉴于那时候职业家族化的特点,历任祝融可能都是父子或兄弟关系。
这里再简要介绍一下姓氏的来源。
“姓”拆开来为“女生”,顾名思义,原本用来标记母系遗传,因此古姓如姬、姜、姒、妘等许多都带女字旁。
人类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后,姓才由母女相传转为父子相传。
人类从诞生一直到走出非洲都是近亲繁殖,直到父系社会时才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我们的先祖定下规矩:同姓不婚。
但这样做又出现另一个问题:上古就那么几个姓,长此以往,同姓的人越来越多,到哪里找异姓人结婚?于是,大家族分家时往往增添新姓。
据传黄帝有25子,其中12子被赐新姓,流传后世。
否则大家都姓“姬”,怎么婚配?祝融的姓氏不可考,但他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称“祝融八姓”。
芈姓的始祖是季连,季连的母亲出自羌人强族鬼方的嬇(媿)姓。
“芈”字羊形,同“咩”,即羊叫的声音,与“羌”、“姜”相若,都从羊衍生而来。
甲骨文记载,殷商经常和鬼方作战,也和芈作战,因此,芈姓肯定出自羌族。
汉殇8-10:华夏的礼仪
汉殇(8-10:华夏的礼仪)乙迷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一场笑话。
我们从小被告知,中华乃礼仪之邦,可现实中的国人在公共场合缺乏最基本的教养,并且仅有的那点礼仪都来自西洋,老师也不知道哪些是华夏的礼仪。
西洋礼仪属接触性,目的是表达对对方的亲密,从握手、拥抱到亲吻层层递进;东方礼仪属非接触性,如作揖和万福,目的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因此中国人学习西方礼仪学来学去也只会握手,拥抱kiss那是会起鸡皮疙瘩的。
自己的礼仪没有了,西方的礼仪又学不来,于是中国人在社交场合表现出来的永远是呆板木呐。
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华夏文明就被定以“礼乐文明”的基调而卓显于世,礼仪这个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曾无数次让外邦之人自惭形秽,如今一切成梦,华夏的礼仪随着华夏文明的陨落而烟消云散,我们只能在这里缅怀祖先的优雅高贵,回味那种居高临下的文明优越感。
汉殇八、都是正坐惹的祸椅子是否舶来之物已不可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在中国出现得很晚,五代时才流行起来,至宋最终进入千家万户。
五代之前中国人都是席地而坐(坐在席子上,不是直接坐在地上),那时候的坐姿至今依然保留在日本的榻榻米居室中,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跪坐”,其实跪和坐在古代是泾渭分明的两种仪态,双膝并拢着地,臀部贴着脚后跟是“坐”,臀部离开脚后跟“引身而起”谓之“跪”,因此“跪坐”是一种极不规范的说法,但怎么将那时的坐和现在的倚坐区分开来呢?姑且采用日本人的称谓“正坐”吧。
毫不夸张地说,正坐是中国人在礼仪上最伟大的发明。
我们祖先的这种坐姿,形神内敛庄重,坐着抚琴弄墨,优雅恬静,执剑而坐,则如爆发前的蛰伏,透出萧萧肃杀之气,是所谓“暴力美学”的极致。
正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极能锻炼身体,东方哲学素来讲究以静制动,正坐就是这种思想最完美的体现,与蹲马步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曾试着正坐看一部影碟,结果脚酸腿麻,中途放弃。
因此正坐无论对人的精气神,还是筋骨都有上佳的修炼作用。
国人五代前虽然喜静,却阳刚霸气,与正坐有极大的关系。
2024年第七届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0题)
2024年第七届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0题)空题
4、儿童游泳要有大人陪同才能入池,游泳时遇大雷雨
6、红药水和什么一起使用,会有毒性物质产
13. “吴带当风”是形容我国唐代哪个画家的笔
21、被人们称之为自然灾害中的“头号杀手”是
23.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24. 《天方夜谭》用“谭”字而不用“谈”字,原
33. 徐霞客曾经盛赞一座山为“四海名山皆过目,
38. 中国无声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谁的代表
65、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可以预防__结
66、一个星期最好能吃____颗蛋,吃太多,对身体
69蛙头上的两侧有两个略微鼓着的小包包,那是它。
论雅言的形成_吴进
2005年11月第7卷第6期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ast U 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 al Science)No v 2005Vo l 7No.6论雅言的形成吴 进(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扬州225002)[关键词]雅言;民族 共同语 ;发端[摘 要]用雅言这个语词来指称汉民族 共同语 大致是在周代,但雅言所指称的古代民族 共同语 却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雅言作为古代 共同语 的代名词已进入辞典,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在把雅言作为古代汉民族 共同语 代名词的背景下,雅言当形成于夏朝,发展于商朝,成熟于周朝。
从语言发展史的角度看,雅言是我们汉民族共同语的发端,它不仅为汉语言的统一、规范树立了标尺,使汉语言的发展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而且对提高汉民族的凝聚力、推进汉民族文明的进程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H 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 (2005)06-0104-05[收稿日期]2005-03-22[作者简介]吴进(1958-),女,扬州市人,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
雅言 作为一个语词,最早见于 论语 ,虽然后人对 论语 中 雅言 的理解存在分歧,但雅言作为一种古代 共同语 的代名词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辞海中解释雅言: 古代的 共同语 ,与 方言 相对。
本文撇开对 论语 中 雅言 的争议,仅从雅言作为汉民族古代 共同语 的角度进行探讨。
雅言作为古代 共同语 ,到底形成于何时?以何种方言为基础语言?雅言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诸如 汉语方言概要 云: 周末许多部落互相并吞或联合,许多小的部落方言融合为几个较大的方言。
同时百家争鸣,诸子的作品虽然带有不同的地方色彩,却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统一的文学语言 雅言。
[1](P .17)央视国际频道2004年6月17日语林趣话节目介绍雅言时说: 我国最早的雅言形成于西周时期,当时以周朝的国都丰镐一带的语言为全国的雅言,是当时流行于中原一带的标准语言。
《论语·述而篇第17章》孔子在庄重场合使用“雅言”意义何在?
《论语·述而篇第17章》孔子在庄重场合使用“雅言”意义何
在?
7·17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又称正言,当时把西周京城所在地的语言叫雅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用雅言的场合:诵读《诗》、《书》,执行礼事,都是用雅言。
孔子为什么在上述场合使用雅言呢?《诗经》和《尚书》是重要的文化典籍,是孔子传授学生的主要教材;执行礼事是古代的大事,
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语言不统一,这种状况客观上阻碍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当时较为通行的语言是周朝京城的用语,叫做雅言。
孔子在诵读《诗》、《书》,执行礼事的庄重场合使用雅言,充分表明了他对古代文化传统的尊重和重视,体现了他竭力主张天下一统的理想。
孔子的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传播。
《论语》把孔子的这一行动记载下来,为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附:
【原文】
7·17 子所雅言①:《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①雅言:又称正言,当时把西周京城所在地的语言叫雅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译文】
孔子用雅言的场合:诵读《诗》、《书》,执行礼事,都是用雅言。
先秦雅言的形成及其认同性影响_张军
; “夏、 商、 周三
朝本来都是大融合的产物, 为华夏民族雏形, 又经 历了长达千数年的斗争与融合, 到战国时, 在春秋 300 年的民族斗争与融合的基础上, 华夏形成为 ” 稳定的民族共向体。
[1 ] ( p98 )
汉族以华夏族为基础
“滚雪球” 和主体, 以 的方式不断吸纳融合了周边 的各少数族群, 在秦汉统一帝国的框架内最终形 成新的民族共同体。 无论华夏族还是汉族, 其形 “多元” ( 低层的部落或族群 成和演变都经历了从 “一体” ( 更高层的民族共同体) 的历史过 单元) 到 程。这个凝成过程可能包含了自然物力、 政治军 事、 社会经济乃至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合力因 素, 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 作为文明成 果和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 凝聚与建构作用。不同部落和族群在交流融合中 出现的语言通用化或共同化, 既是“多元一体 ” 历 史过程的产物, 同时也是族群一体化的推动和引 导力量。而华夏 / 汉族作为具有核心作用的“一 , 元” 其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则是共同语形成的内
华夏族“以夏人、 商人、 周人为三 一般认为, 支主要来源, 同时吸收了四周其他部落的文化与 成员, 在西周已融合形成民族共同体的雏形 , 以夏 为共同族称, 又称为中国”
[1 ] ( p68 - 69 )
在因素。从夏商周至秦汉, 中原地区的语言是一 脉相承的, 也可以说汉民族 ( 包括其前身华夏族 ) 很早就逐步形成一种普遍通用的共同语言 。这在 先秦时期就是雅言。先秦雅言不仅是夏商周三代 语言沿革和融汇的结果, 也是春秋战国大变局时 期普遍的交流工具, 同时为嗣后整个中华帝国通 用语言的形成基础, 开启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 根 “雅正” 深蒂固的 为标志的语言认同观念。 “雅言” 一、何为 “雅言” 一名虽然晚见于春秋时期的文献中, 但人们相信其由来已久, 实际指的是周代王畿之 地使用的语言, 即是周人的语言。 雅言的称名具 有历史时代与地域文化的背景。 1.“雅” 之本义无关语言。 在甲骨卜辞、 金文 铭刻等出土文献中还未见“雅” 字。东汉许慎《说 : “雅, 文解字·隹部》 以为 楚乌也。 一名鷽, 一名 ” 从造字理据上说, 卑居, 秦谓之雅。 从隹, 牙声。 “雅” 当指一种鸟的名称( “从隹 ” 是指与鸟类有 , 《说 文 》 )。 关 谓“隹, 鸟 之 短 尾 总 名 也, 象 形” “雅” 之谓鸟名有地域性, 是秦地 ( 实际上就是西 , 周故地) 人对乌的称名, 后来写作“鸦” 所以是一 ( 鸦 ) 与“乌 ” 。“雅 ” 指的是同一类鸟, 个方言词
论《丧服》《服传》的成书时代与古今文性质_
2023 年第 6 期第 63 卷(总 306 期)No.6 2023Vol.63 General No.306论《丧服》《服传》的成书时代与古今文性质 *——兼说武威汉简《仪礼》的属性徐渊摘要:没有足够证据将《服传》的成书时代断在秦始皇焚书之前,即如沈文倬所说《服传》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书,至汉景帝、武帝之间才转写成隶书。
《服传》成书大概在西汉初至汉宣帝甘露三年石渠阁会议之间,之后一直单篇流传,其经传合编的时代要晚到东汉末期马融、郑玄的时代,而且即使当时注家将经传合编,也仍视《服传》为《仪礼》的记传,因此并未对其古今异文作注。
关键词: 仪礼; 服传; 古文; 今文; 武威汉简DOI :10.13471/ki.jsysusse.2023.06.013武威汉简于1959年7月在甘肃武威县出土,196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武威汉简》,发表了武威汉简的图版,此书将武威汉简的绝大部分收录其中,是研究武威汉简的重要参考资料①。
《武威汉简》的主要内容为《仪礼》简九篇、日书简、杂占简、王杖简以及部分柩铭。
其中《仪礼》是最主要的部分,包括三种本子。
一是《仪礼》甲本,存《仪礼》七篇,包括:《士相见礼》《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均为木简。
这些篇目之首都有题记和篇次,可以根据这两项内容判定七篇的次序。
二是《仪礼》乙本,乙本仅存《服传》一篇,也是木简。
三是《仪礼》丙本,丙本仅存《丧服》一篇,材质为竹简。
甲、乙本中《服传》只有传文,没有经文;丙本为《丧服》经文,没有传文。
一、武威汉简《仪礼》研究述略武威汉简中的《仪礼》篇目主要由陈梦家整理并做释文,陈梦家在《武威汉简》一书的开头撰写有长篇叙论,对武威汉简中《仪礼》的性质做了详细的论述,主要的篇章为《叙论》第二章《简本仪礼在汉代经学上的地位》以及第四章《简册的整理及其在学术上的贡献》第二段《简本仪礼在学术上的贡献》。
陈梦家经过分析认为武威汉简《仪礼》可能是“庆氏《礼》的一部分,以及《服传》《丧服》中所见章句的遗存。
汉殇15:羌夷恩怨
汉殇(15、"羌夷恩怨)乙迷我第一次注意到东夷是因为韩国人吵着要认东夷做祖先,那时候我对东夷的认识同大多数国人一样浅薄,因此对韩国人的“异常”举动并没有怎么在意。
然而随着对上古历史的钻研,逐渐了解到东夷的背景,我才惊觉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东夷创造出龙山文化和商王朝。
龙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晚期,是华夏文明的直系渊源。
商王朝则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历史的开端。
我们教科书里的夏朝仅见于周以后的史书记载,商代甲骨文并无此王朝的只言片语。
而且成熟文明的标志主要为文字和金属器具,如果河南二里头文化确属夏朝遗址,一无文字二无大量青铜器,并没有多大意义。
另外依据史书记载,克夏的商国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较夏朝先进,所以即便夏朝存在,也丝毫不影响商的重要性。
龙山文化和商王朝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如果韩国人是东夷的后代,就变成韩国人(的祖先)是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今天的中国人不过是抢夺或剽窃了华夏文明而已(韩国学者的逻辑)。
好一个釜底抽薪!如今韩国学者许多让中日震惊的奇谈怪论都基于上面的前提,因此这两节我将简略说明两个问题:1、"华夷二族的恩恩怨怨。
2、"东夷这个神秘的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插一段闲话。
不管历史如何,我一直都认为现代韩国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父母。
中国人都是蜡烛,不点不亮。
没有韩国人这么紧巴巴地跑过来抢祖宗,祖宗早被我们扔到阴沟里发霉去了。
韩国学者的许多怪论事实上都戳到中国历史的盲点或痛处,好比东夷,没有韩国人热炒,中国有几人知道东夷这个教科书上从未出现过的名词?一、华羌与百越一万多年前,冰河时代结束,东南亚的人类开始北上。
进入中国的人类主要有两支,一支从缅甸出发,通过著名的臧彝走廊,进入四川。
在四川境内,一群人被长江的滂沱所感染,顺流而下,这群人就是苗瑶民族的祖先。
余部继续北上至甘南川北,过起游牧生活,他们自称“羌”,是以古史记载,羌人乃三苗之后。
距今约六千年前,羌族一分为二,东支进入陕西,形成后来的华夏族,西支南下进入青藏高原,此后逐渐形成藏族和缅甸人。
煮酒论史:汉殇(17、雅言的渊源)
煮酒论史:汉殇(17、雅言的渊源)第五节雅言的渊源一、雅与夏公元前1046年,华夏族入主中原,克商立周。
前文介绍过,华代指红,夏本意西。
今天,“夏”字已淡出政治舞台,无论“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华”而非“夏”,对当下的中国文化而言,“华”远比“夏”重要,但在先秦,情况正好相反,当时华夏简称为夏。
周初大封建,被分封的华夏诸侯称作“诸夏”,齐鲁这样封于东方的诸侯称作“东夏”,华夏族的语言被称作“夏言”。
不过“夏”很快遭遇挑战,因为我们从远古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中”。
从《尚书》和《诗经》的记载看,最早商王朝已被称作“中国”。
在中国文化里,“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原、中国、中华、中庸、中山(古有中山国,今有中山市,近代还有个孙中山)、中正(蒋介石名)。
美国有联邦政府,本朝则是中央政府,我们的最高决策机构叫“党中央”。
华夏族引以为荣的“夏”字与“中”严重对立,为与时俱进,周代的统治者将“西”的解释逐渐从“夏”字里去除,“夏”被阐述为“雅、正、大”,夏言亦称作雅言。
夏与雅最初并非一回事。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雅》是西周贵族所作,因此《大雅》《小雅》又称《大夏》《小夏》,而十五《国风》里的《秦风》是秦人所作,因此“秦风”也称“夏声”,但从没人说秦风是雅音,可见夏与雅本意不同。
夏言通俗讲就是西言,即陕西话,而雅言翻译为现代汉语即官场用语,二者在周代能够互换,实因华夏族主政,夏言与雅音重叠变成一回事。
华夏族源于西羌,但华夏语与川藏地区的羌语周代已有较大的区别,因为自黄帝始,晋陕一带的羌族与以山东为根据地的东夷一直在交流。
二族联盟攻击黎苗一千年,其后决裂,夏商二朝羌夷兵戎相见又是一千年。
另外,东夷的文化比西羌发达,文明的标记首先是文字,甲骨文是东夷商部落的创造;文明的另一标记是金属的使用,殷商有壮观的青铜器,而且“铁”字最早写作“銕”,可见铁器也是东夷的发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殇(17、雅言的渊源)乙迷一、雅与夏公元前1046年,华夏族入主中原,克商立周。
前文介绍过,华代指红,夏本意西。
今天,“夏”字已淡出政治舞台,无论“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华”而非“夏”,对当下的中国文化而言,“华”远比“夏”重要,但在先秦,情况正好相反,当时华夏简称为夏。
周初大封建,被分封的华夏诸侯称作“诸夏”,齐鲁这样封于东方的诸侯称作“东夏”,华夏族的语言被称作“夏言”。
不过“夏”很快遭遇挑战,因为我们从远古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中”。
从《尚书》和《诗经》的记载看,最早商王朝已被称作“中国”。
在中国文化里,“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原、中国、中华、中庸、中山(古有中山国,今有中山市,近代还有个孙中山)、中正(蒋介石名)。
美国有联邦政府,本朝则是中央政府,我们的最高决策机构叫“党中央”。
华夏族引以为荣的“夏”字与“中”严重对立,为与时俱进,周代的统治者将“西”的解释逐渐从“夏”字里去除,“夏”被阐述为“雅、正、大”,夏言亦称作雅言。
夏与雅最初并非一回事。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雅》是西周贵族所作,因此《大雅》《小雅》又称《大夏》《小夏》,而十五《国风》里的《秦风》是秦人所作,因此“秦风”也称“夏声”,但从没人说秦风是雅音,可见夏与雅本意不同。
夏言通俗讲就是西言,即陕西话,而雅言翻译为现代汉语即官场用语,二者在周代能够互换,实因华夏族主政,夏言与雅音重叠变成一回事。
华夏族源于西羌,但华夏语与川藏地区的羌语周代已有较大的区别,因为自黄帝始,晋陕一带的羌族与以山东为根据地的东夷一直在交流。
二族联盟攻击黎苗一千年,其后决裂,夏商二朝羌夷兵戎相见又是一千年。
另外,东夷的文化比西羌发达,文明的标记首先是文字,甲骨文是东夷商部落的创造;文明的另一标记是金属的使用,殷商有壮观的青铜器,而且“铁”字最早写作“銕”,可见铁器也是东夷的发明。
羌夷二族无论战和,羌在文化上都是夷的学生,语言不可避免受到东夷极大的影响。
上古时羌语、华夏语和夷语的关系,类似今天的德语、英语和法语。
英语可以视作受法语影响极深的德语,同样,华夏语是受夷语影响极大的羌语。
二、诸侯文化要说清楚华夏语在先秦时期的流变,先要介绍一下周朝的诸侯形势。
武王灭商后定都镐京(今西安市西部),并“分封亲戚、以藩屏周”,将土地全部封出去,镐京周围是周天子直属领地,称作“周”,实质上算当时最大的一个诸侯,“周”以西就是羌和戎狄杂居之处,非“华夏”范围。
中国建都边陲的奇特传统从西周就奠定下来。
四大古都里,影响最大的西安和北京都是边疆。
周虽然地方够大,军力够强,但毕竟地处西疆,无法有效地震慑东方的诸侯,因此武王希望在中原建立一个新都,可是他灭商三年后就已过世,这一设想未及实施。
成王即位后,武庚叛乱,周公旦平叛成功,俘获大量殷商顽民,如何安置成为一个大问题。
成王施出一石二鸟之计,他一方面完成老爸的遗愿,在伊、洛二水一带建立新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另一方面,将殷商顽民全部迁往洛邑,由周公旦率重兵看守。
至此,西周呈现双都,镐京是周王朝宗室所在地,称作“宗周”,洛邑是成王所建,称作“成周”,宗周和成周同为周天子的直辖领地。
上述格局一直延续到西周的末代君王——周幽王。
周幽王宠爱褒姒,想杀太子,立褒姒的儿子为继承人,结果被他的岳丈申侯联合犬戎所灭。
镐京战后一片废墟,太子即位为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宗周废弃,被羌戎占据。
西周的文化中心除宗周和成周外,尚有宋鲁二诸侯。
宋国的开国君王是微子启。
微子启乃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兄长,武王伐纣时,他手持祭器,袒胸露肉来到周军前投降,受封于宋(今河南商丘一带)。
宋继承下殷商发达的文化,因此理所当然成为当时的文化大国。
鲁国的开国君王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
周初东夷大叛乱后,伯禽受封于东夷重镇奄建立鲁国,周公旦本人负责兴建新都洛邑,并镇守成周,制礼作乐。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因此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成为周礼的实施者和保存者。
春秋时期,宗周废弃,成周败落,各诸侯经常去宋鲁二国观礼。
宋鲁虽然均为文化大国,可是风格迥异。
春秋时期的两大显学儒墨,分别出自鲁和宋。
儒家是典型的周朝文化,尊礼乐,轻鬼神,重文史,而墨家留有殷商遗风,尊鬼神,轻礼乐,重科技。
儒墨虽然是死对头,其实儒家和宋国也颇有渊源。
孔子是宋国第二代君王微仲(微子启胞弟)的后代,孔子的曾祖父为逃避宋国内乱,才从宋国逃到鲁国。
推崇周礼的儒家居然是由殷商王室后裔开创,多少有点怪诞。
三、雅言辨析谈完周朝形势,回过头来再说雅言。
很多学者认为:雅言是上古的“普通话”,先秦时的共同语。
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
事实上,隋以前中国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音。
我这么说是有证据的:先秦时,各国文字尚未统一,谈何语音?秦灭六国后搞大一统: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但并无“语同音”。
这有两个原因:一、先秦时黄河流域语音相近,没有交流障碍,无需正音。
二、汉字以表意为主,缺乏注音功能。
优点是能够作为一种跨语言的共通文字,适用于不同民族;缺点是不能反映语音的变化,造成中国文化重书面轻口语的传统。
先秦诸子百家研究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研究语音,可见当时一方面语音相近,没有引起注意,另一方面口音本身不受重视,大师们认为没有研究价值。
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哪里能有什么“标准音”?西汉扬雄曾编撰一本中国最早的比较语言学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
书名的来由是先秦时期,每年八月,政府派遣“輶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并记录整理。
注意,是搜集方言,而不是像满清那样,派旗人去南方教汉人说“国语”。
这本书搜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方言。
有意思的是,纵观全书,没有只字谈及政府或士大夫倡导的标准语。
扬雄在《方言》里将各地区共通的词汇称作“通语”,“通语”并非普通话,因为它仅仅指词汇而不涉及语音。
中国本土文化并无音韵的概念。
中国的音韵学是佛教传入后,僧侣们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此之前,没有注音的办法。
先秦时期,一无留声设备,二无注音体系,三无大规模频繁的人口流动,即便有标准音,又如何推广?中国从清朝中期开始推广国语(或普通话),一直缺乏成效,直到近二十年,广播电视普及后,普通话才真正成为共通语。
可见,推广语音绝非易事,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
先秦没有这样的基础,更何况当时并无标准语音的意识。
先秦无标准音,那么雅言是什么?其实雅言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
西周时的雅言理论上是宗周语(陕西话),宗周从天子到庶民都是华夏族,因此宗周语是标准的华夏语,即“夏言”。
但西周还有一个首都——成周。
成周是由殷商顽民和华夏族大军拼成的怪异组合,华夏族的王亲贵胄也集中在成周向殷商遗老学习甲骨文,周朝文化的缔造者周公旦更是一直待在成周制礼作乐。
礼乐在洛邑成型后,再输往宗周、鲁国及其它诸侯。
由此可见,成周在文化上是西周的源头。
由于成周华夷参杂的局面,成周语理所当然会变为华夷融合语,不同于宗周的“夏言”。
洛阳音此时形成,在随后的两千年里一直都占据着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成周的这段历史是分不开的。
汉语有一种极特殊的现象——文白异读,即很多汉字在方言里有两种读音,一种是文读,即读书音,另一种是白读,即白话音。
南方方言里,白读是古汉音或古越音,而文读则是后来南迁的汉人带入的;北方方言正好相反,白读是现代口语,文读则相对偏古。
汉字的文白异读源于何时?就我推测,可能从西周就已出现。
华夏族的口语是夏言,而读书识字却是商人传授,很容易出现文白异读的现象,文读应该是商语发音,或接近商语。
中国由于前面谈到重书面轻口语的传统,文白异读一般以文读为标准音。
那么雅言按这样的推理反而更接近商语而非夏言。
孔子曾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这个“雅言”明显指的是读书音,而读书音显然应该源出汉字的创造者——殷商。
春秋时,宗周废弃,成周的威信亦一落千丈,文化上取而代之的是宋鲁二国。
宋国从君王到百姓几乎都是殷商遗民,因此通行语言应该是商语,顶多受到夏言的影响,有些华化。
而鲁国与成周的情况相似,统治阶层为华夏族,庶民多为夷族。
今日考古学发现,先秦时期,齐鲁的墓葬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可见,华夏与东夷的融合绝非易事,东夷不可能轻易改说夏言,久而久之,鲁国的语言也像成周那样,变为华夷融合语。
谈雅言还有一本不得不提的书——《尔雅》。
《尔雅》估计在西汉初成书,是世界上最早的词典,专门解释字义,不涉发音(那时还没有音韵学)。
“尔雅”这个名字颇值得玩味:“尔”是近正的意思,“尔雅”通俗讲就是近乎雅。
《尔雅》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能编撰《尔雅》,当然有大师级的水平,可是书名却不叫“雅言”,而是“尔雅”,一方面说明编者比较谦虚,另一方面说明雅言在当时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仅仅是一个模糊的令人高山仰止的概念,雅言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而非实体。
因此,编词典的学者自己也搞不清什么是雅言,只好取个朦胧点的名字“尔雅”,让你挑不出毛病。
先秦时期,黄河流域各诸侯国的口音颇为接近,这也是诸子百家周游列国,全不需翻译的原因。
中国范围内,口音与中原相差较大的只有称霸长江流域的楚。
《孟子•滕文公上》说:“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讥讽楚人说话象鸟语。
当然,孟子这么说多少有点酸葡萄效应,因为孟子的时代,楚已成为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超级大国,对中原构成强大的威胁。
但楚语仅仅是口音较重,与中原雅音尚能沟通,否则以楚方言为基础的楚辞怎么可能对后世的中国文学产生那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