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训练_达标检测第一单元第5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新人教版 (3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新人教版  (31)
五、以练促学:(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瘫痪(tān)憎恨(zèng)沉寂(jì)
B.侍弄(shì)捶打(chuí)絮叨(xù)
C. 淡雅(yǎ)创伤(chuàng)豌豆(wān)
D.仿膳(shàn)憔母亲侍弄的花儿为什么都死了?
学法指导:诵读法 探究法
学习重点:解读母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目标导学:
1、阅读感知文章内容,重点理解“央求、喜出望外、诀别、热烈、烂漫”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通过描写分析母亲的形象,从而感悟母爱的真谛。
3、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品读“好好儿活”的深意。
二、独立自学:(基础知识)
(一)一读课文:(感情诵读,完成下列问题)
5、你知道哪些描写菊花的诗句?将它们积累在下面吧。
三、小组合学:
1、本文以真挚的笔触记叙了作者坎坷命运中一段艰难的岁月,而母亲在作者生命中烙下的印迹是那样深刻而难忘。让我们通过文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来感受母亲的形象,领悟母爱的真谛。
示例: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教学(学习)反思: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沉寂( ) tān huàn ( )( )侍弄( ) 整宿( )
翻来fù( )去 睡不了觉( )憔悴( )( ) 絮絮叨叨( )
仿膳( ) 焦zào( ) zēng恨( ) jué别( )
2、根据文章内容理解词语意思
暴怒无常:
翻来覆去:
央求:
憔悴:
喜出望外:
敏感:
竟是:
3、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4、赏析: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童趣》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童趣》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 课:《童
趣》课件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生活,那是多幺欢快,多幺有趣,至今记忆犹新,请欣赏这几幅图片,让它带我们回到那快乐的童年时代,用一段话讲述自己最难忘的童年趣事.
作者沈复童趣[作者作品]
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 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

工诗画、散文。

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

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

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

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

此后情况不明。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
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三维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语感,达到背诵的目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5《秋天的怀念》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参考答案:“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秋天”是“我”不幸遭遇、黯然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以“秋天的怀念”为题,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沉痛的思念情怀,体会了母亲深沉的爱,了解了母爱正是作者在苦闷绝望中奋起的真正原因。

二、课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

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可以参考下列细节,也可以自己再找一些。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参考答案:文中一系列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深沉、伟大又毫不张扬的母爱。

1.动作描写。

“躲出去”是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听着我的动静”是担心儿子想不开。

2.动作、语言描写。

母亲为儿子所承受的苦难而痛心,母亲用她坚强乐观的态度鼓舞对生活充满绝望的儿子要好好儿活着,母亲这种伟大而无私的爱让人深深感动。

3.(1)动作描写。

一个“挡”的动作,表明母亲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神态描写。

“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

在这里充分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其他细节如:“‘……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1)动作描写。

“偏说”“跑着”“踩扁”准确地写出了“我”此前身体健康的情态。

(2)心理描写。

母亲为自己语出不慎引起了儿子的伤心而懊悔不已,黯然神伤。

她把儿子的自尊看得比什么都重,甚至在这一点上比儿子自己都敏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培优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培优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培优卷)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培优卷)一、单选题1.(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5 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2.(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瘫痪(tān)___憎恨(zènɡ)___ 沉寂(jì)B.侍弄(shì)___ 捶打(chuí)___ 絮叨(xù)C.淡雅(yǎ)___创伤(chuànɡ) 豌豆(wān)D.仿膳(shàn) 憔悴(jiáo)___ 恢复(huī)4.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

B.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C.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D.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竞是永远的诀别。

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喜出望外,还絮絮叨叨起来。

B.困意来袭,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让人很痛苦。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考点精析:散文阅读综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考点精析:散文阅读综合

考点精析:散文阅读综合
(一)考点一:散文阅读综合
考点解析: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

考题印证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散文的故事内容。

答:
参考答案: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故事。

解析: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

4.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 【交流点拨】“我可活什么劲儿”(绝望)——“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再生希望)。由对生活丧失希望,自暴自弃到渐渐地 对生活充满希望,懂得生命的意义。
(三)语言品味 1.品味细节描写的魅力。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 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交流点拨】这一系列关于母亲的细节、动作描写都体现了深 沉伟大又毫不张扬的母爱:躲出去是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听动静 是担心儿子想不开;一切沉寂后再进来眼边红红的,是为儿子所承 受的苦难而痛心;一直没有劝解是怕说错话伤及儿子的自尊。她不 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儿子心里的 苦闷,知道要给他一个静静地平息暴怒的空间。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 思念、忏悔、自责。
一、新课导入 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在操场上欢快地 游戏时,或者当我们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妈一起劳作时, 我们无不是在享受生命的恩赐。但是对于因疾病而不能走动的作家 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的残酷。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 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此刻,就让 我们跟着史铁生一起走进那充满怀念的秋天。(板书课题、作者)
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岁月里,越走越 短的是我们的人生,唯有亲情会越走越长。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 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让我 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深情,莫怀戚的《散步》让我们体会到和谐的 家庭氛围,《散文诗二首》让我们感受到温馨的母子(女)之情,《〈世 说新语〉二则》让我们体会到良好的家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 一篇篇文章都加深了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也丰富了我们 的情感体验。

《秋天的怀念》阅读练习及答案(六)(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阅读练习及答案(六)(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阅读练习及答案(六)(一)秋天的怀念(12分)史铁生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走,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课时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课时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5课秋天的怀念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瘫.痪(tān) 雁.阵(yàn) 豌.豆(wān)B.整宿.(xiǔ) 憔悴.(cuì) 诀.别(jué)C.絮.叨(xù) 侍.弄(sì) 创.伤(chuāng)D.烂漫.(màn) 捶.打(chuí) 焦躁.(zà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生了很长时间的病,弟弟的脸色异常憔悴..。

B.姐姐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C.自从奶奶离开后,爸爸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D.他离开时悲痛的神情,仿佛在跟这一切做诀别..。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D.“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3)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至“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回答问题。

5.选文记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将选文第1段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7.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8.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选文第5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9.学完了《秋天的怀念》,我们更加感叹母爱的伟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4
问题探究5
问题探究3.文章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的一段话里说记忆是“沉重” 的,这容易理解,为什么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呢? 思路点拨 本题是对文章前面引文中一句话的理解,难点在于 “美丽的记忆”之“美丽”上。“美丽的记忆”后面一句就说明了为什 么“美丽”,要注意“整个民族的英勇”一句,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 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 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 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课文第四部分摘录 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 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还有一位工人要 “孩子们为父报仇”。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 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3.辨字形 粹(������������ì)纳粹 戮(������ù)杀戮 碎(������������ì)粉碎 谬(������������ù)荒谬 猝(������ù)猝死 寥(������������á������)寥落 萃(������������ì)荟萃 戳(������ℎ������ō)戳穿 憧(������ℎō������������)憧憬 簿(������ù)练习簿 瞳(������ó������������)瞳孔 潼(������ó������������)潼关 薄(������ó)薄礼 礴(������ó)磅礴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1.读生字 聂华苓 (lí ng) .
杀戮 (lù) . 憧憬 (chōng jǐng) ..

第5课《秋天的怀念》随堂小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随堂小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随堂小测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憔悴(j iāo)仿膳(shàn)瘫痪(huàn)B.暴怒(bào)沉寂(jì)侍弄(sì)C.捶打(chuí)央求(yāng)絮叨(dao)D.绝别(jué)烂漫(màn)淡雅(yă)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地步,境地)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坦率自然,毫不做作)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D.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来回翻身)3.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B.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中教材中。

C.这种方案可不可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D.通过母亲对我的悉心培养,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5.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痪()诀别()侍弄()整宿()chuí____打qiáo____悴仿shàn____ 翻来fù____去6.文学常识填空。

史铁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69年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_______》。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训练题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 唱和.(hé) 黄晕.(yùn)B.竦峙.(chì) 枯涸.(hé) 斗笠.(lì)C.碣.(jié)石贮.(zhù)蓄着.急(zháo)D.水藻.(zǎo) 肌肤.(fǔ) 娇媚.(mèi)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3)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念的雨啊!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岛/竦峙B.江春/入/旧年C.我/寄愁心与明月D.断肠人/在天涯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卫健局发布我市疫情情况通报,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抗击疫情。

B.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C.对于感染源是不是动物以及可能有哪些动物等问题,目前还在调查中。

D.原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认为,如现有防控措施得到较好执行,疫情应该可以控制。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

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________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课文原句填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在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

《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文题诠释“秋天”不仅点名了母亲去世的时间,而且象征了母亲艰难的一生,文章以此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也突出了母亲对“我”一生的巨大影响。

3.主旨课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表现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我”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凡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4.内容解读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二十一岁风华正茂的史铁生猝不及防,正如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那种绝望,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让人心碎。

北归的雁阵,甜美的歌声,这些本来是美好的事物,在史铁生看来都是苍天对他的讽刺。

母亲此时却已经重病在身,但她却隐瞒着儿子,一直都在不远处默默关注着我,不曾离去,这不是眼睛所见,而是内心的察觉偷偷地和悄悄地同样也是如此,用眼睛是无法看出悄悄地和偷偷地。

母亲的那些不经意的举动,史铁生都明白,只是刻意把它们掩盖在了那一个个平淡的词语之中但唯其如此,我们才更懂得母亲不是随意地站在窗前,而是挡在窗前,唯其如此,史铁生才会写道: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一个看似平淡的侍弄,足见我对母亲爱花之深的理解,但这些被精心呵护的花儿却死了,这背后,包含了太多为我无怨无悔的付出,也包含了我太多感激。

5.结构分析全文一共7个自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文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重病缠身的母亲想方设法鼓励“我”好好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伤仲永》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伤仲永》

伤仲永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下册一、教学设想《看云识天气》是一篇通俗的科学说明文。

传统的教法,通常把它纯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但从新教材看,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显然课文作为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处理教材内容取舍方面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二、知识目标(1)正确的诵读课文,注意节奏,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三、过程和方法目标正确的诵读课文,注意节奏,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理清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四、情感态度目标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掌握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语言的简洁、洗炼。

第一课时(一)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游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用勤奋的一生为人类发明乐上千种东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为如此而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被认为世上少有的天才,知道今天还有人在研究他的大脑。

但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点,自持聪明,自以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北宋王安石向我们介绍的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伤仲永》(二)了解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那么谁能来说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文题含义:伤:哀伤,叹惜。

为仲永的遭遇而感伤、惋惜。

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哀伤、叹惜呢?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三)初读正音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读错的,或难读的字(出示幻灯片)隶(lì)为(wéi)邑(yì)扳(pān)谒(yè)泯(mǐn)称(chèn)卒(zú)大家记下这些词语后,自读这些词语,后全班齐读,注意停顿与节奏。

《秋天的怀念》课后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课后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课后题及答案一、朗读课文,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

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本题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感情色彩,把握课文的脉络,进而思考标题的寓意。

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

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

二、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试结合上下文作具体分析。

1.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5.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设题意图是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体会描写母亲的精彩语句,感受母亲对“我”的深沉母爱。

1.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

“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

“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3.“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

即使是“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了。

4.仅仅因为“我”勉强同意出游,母亲就“喜出望外”,展开话题,提起“我”儿时的趣闻逸事,她有些“忘情”,忘乎所以,暂时忘记了眼前的烦恼,直到她突然意识到犯了“禁忌”,才从“梦”中惊醒。

5.母亲“忽然不说了”,她意识到她说多了,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1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12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4.解词语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

憧憬:向往。

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忘:容易忘事。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呵护:爱护;保护。

稚嫩:幼小而娇嫩。

灭绝人性: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人味。

发泄:尽量发出(不满情绪等)。

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比喻悲惨凄凉的境遇。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木然:形容一动不动或面无表情、反应迟缓的样子。

盟誓:发誓;宣誓。

了结:解决;结束(事情)。

呈现:显出,露出。

控诉: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加害者进行法律制裁或舆论谴责。

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应邀:接受邀请。

放逐:古时把被判罪的人驱逐到边远地方。

沉寂:十分寂静。

反驳: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意见。

片纸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聂华苓,女,美国华裔女作家,文学翻译家。

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

1941年10月21日,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 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

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

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语文视野:两个故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语文视野:两个故事

两个故事史铁生有一年秋天,我在地坛公园遇见一个老人。

柏籽随风摇落,银杏的叶子开场泛黄我在那园子东南角的树林里无聊地坐着,翻开书,其实也不看,只是想季节真是神秘,万物都在它的掌握之中。

这时候我看见夕阳里走来一个老人。

我想等他走过去然后点支烟继续享受这秋日黄昏的宁静;有些老人总对抽烟的年轻人抱有偏见。

我把烟捏在手里,等着,看一条长长的影子向我游近。

那影子在草地起伏、变形,快要爬上对面的一棵树干时停下来。

“借个火,小老弟。

〞一顶旧草帽和草帽下一张堆笑的脸已经凑到我跟前。

我给他把烟点上。

自己也点上。

他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挎包扔在地上,蹲下来看我的轮椅,对轮椅的构造提出很内行的批评。

见我并不热情他站起来,绕着我走圈儿, 没话找话跟我搭讪:今年的气候不正常呀,你有多大年纪呀尝尝我这烟吧这烟如何如何地好,以及这么年轻你怎么就把腿弄成这样,用没用过云南白药和看没看过藏医,等等。

我想不宜再对他冷淡,也该对他有所关心才好。

“您呢、〞我说,“这是上哪儿去?〞他脸上的给纹于是松开。

笑容淡下去不断地眺望树梢和树梢以上的天空。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从来如此,并无异常。

惟夕阳灿烂, 久视令人目弦。

“依你说呢小老弟,最后我们都是上哪里去?〞我疑惑地看着他,表情中必已流露了对他的重视。

“别这样小老弟,所有的话都不过是说着玩玩儿。

〞他坐下,掀去草帽,掸他满头的白发,不停地掸,于是乎很久他不再言语。

我敢说那是一种空前的景象:头皮屑飘落如雪,纷纷扬扬总有一刻钟之久才见稀疏。

“小老弟,要不要我讲个故事给你听?〞仿佛雪住了,云开天青他再次露出笑脸。

我心里挺不快乐,这老半天莫非倒是我在等你讲什么故事?我心说,你要是不走我可要走了,但我却随口应道:“什么故事?〞人有时候就这么言不由衷。

“关于我的,不过到最后,还有一个比我更不走运的人。

〞以下是他讲的故事。

我是个叛徒。

不,我是说真的。

铁案如山。

是呀,现在是真的铁案如山了。

现在,这件事,只有我自己可以不信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

概括内容
2.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标画出表现 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
(再生)。 3.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产生巨大的转变,并 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母亲。
概括内容
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但她更爱儿子?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 都死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喜出望外…… 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 的……”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 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代表作有
小说《
》,散文集《
》《
》等。
4.用课文中原句回答。
(1)表现病危中的母亲无限眷恋儿女的语句。
(2)表现母亲虽重病在身却充满坚定生活信念的语句。
5.这篇文章为何要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 ?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娘儿俩 (苦)“我俩”
“我们 ”
好好儿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激趣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认 为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 是啊!秋天硕果累累,大地丰 收,是多么美好。然而在作 家史铁生的心里,秋天却弥 漫着无限的伤感,这是为什 么呢?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 弦》、散文集《我与地坛》等。史铁生生前数十 年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 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其著名散文《我与地 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被公认为中国近
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4)太丘舍去.( )
(5)去后乃.至( )
(6)君与家君
..期日中( )
(7)相委.而去( )
(8)元方入门不顾.(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女孩儿)
B.尊君在不.(通“否”)
C.俄而雪骤,公欣然
..曰(高兴的样子)
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5.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讲述的都是少年儿童聪敏机智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

6.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咏雪》,回答7~9题。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儿女讲论
..文义( )
(2)俄而雪骤.(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0.写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译文:
12.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写出来。

答:
1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家庭聚会(2)大致、差不多(3)约定(4)离开(5)才(6)对人称自己的父亲(7)丢下、舍弃(8)回头看
2.【解析】选A。

儿女:子侄辈,指年青的一代。

3.答案:(1)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丢下我走了。

(2)您跟我父亲约好中午一同出发。

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4.【解析】选C。

正确的停顿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5.答案:谢道韫陈元方
6.答案:(1)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
(2)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7.答案:(1)讲解(2)紧,急(3)相比
8.答案:(1)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9.答案: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10.答案:(1)称赞,赞许(2)效法
11.答案: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12.答案: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问元方“我”和他父亲究竟是谁在效法谁。

13.答案: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
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附【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