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路由器的网络技术
无线路由组网技术论文
![无线路由组网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7c28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0.png)
无线路由组网技术论文组网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无线路由组网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无线路由组网技术论文篇一无线组网技术在物联网方面的应用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在物联网中对事物的智能控制,无线组网技术就成为物联网技术的基础。
文章通过对无线组网技术的研究,并在物联网各个领域的应用例证,详细论证了无线组网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无线通讯技术;自组网;无线网络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4-0054-030 引言物联网融合了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通过把各种传感器组成的终端嵌入到各种实体中,把实物组建成网络的形式,与目前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利用传感器收集信息和互联网快速传递数据信息的功能,以及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信息能力,能够高效快速地管理实物,并充分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最终达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水平的目的。
1 物联网技术在物联网中,物体可以实时地被识别、定位和进行数据交互,这是形成物联网的基本要求,物联网的功能决定了其大体上分为3个层状的网络结构,图1所示是物联网的技术结构。
图1 物联网技术结构物联网中的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网络和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组成,用于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协同处理信息,主要涉及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和实时定位等技术[1];传输层也叫网络层,是由互联网、无线网络、移动通讯等组成的网络结构,用来实现从信息采集到信息传输的功能[2];应用层则通过上位机(PC机)、手机、智能控制系统等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计算和管理,形成与业务需求相适应,并可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资源库,为各类业务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服务,从而实现物联网各个行业领域应用,主要体现的是对信息的智能处理能力[3]。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fa29d558fb770bf68a55a3.png)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一试想一下,在有线网络时代,用户的活动范围受限于网线,无论到哪里必须要拖着长长的缆线,为寻找宽带接口而苦恼。
为此,无线网络应运而生。
和有线网络相比,虽然无线网络的带宽较小;相对目前的有限网络有较多的等待延迟;稳定性较差;无线接入设备的CPU、内存以及显示屏幕等资源有限等缺陷。
但无线网络可适应复杂的搭建环境,搭建简单,经济性价比强,并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人们摆脱网线的束缚,更便捷,更加自由的沟通。
故自开发之初,就迅速抢占着市场。
目前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上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大类:(1)系统内部互联/无限个域网(2)无线局域网(3)无限城域网/广域网。
故本文就此介绍各类无线网络的的应用现状。
一、无限个域网(WPAN)无线个域网主要采用IEEE802.15标准。
无限个域网可以看成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特例。
其覆盖半径只有几米。
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语音通信网关、数据通信网关、信息电器互联与信息自动交换等。
WPAN通常采用微微蜂窝或毫微微蜂窝结构。
WPAN是当前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相应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主要包括蓝牙技术、IrDA、Home RF、超宽带技术和ZigBee技术等,具体介绍如下:(一)蓝牙技术是一种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其基本网络结构是微微网。
其优点在于低功耗、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集成电路简单,易于推广等。
蓝牙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5GHz ISM频段,消除了国界的限制,可在短距离中互相连接,实现即插即用,在无线电环境非常嘈杂的环境下,其优势更加明显。
目前在为3个使用短距离无线连接的通用应用领域提供支持,分别是数据和语音接入点、电缆替代和自组网络。
(二)IrDA技术是目前几种技术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它采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介,支持各种速率的点对点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主要应用在嵌入式系统和设备中。
(三) Home RF 用于在家庭区域内,在PC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开放式工业标准。
路由器的原理和分析毕业论文
![路由器的原理和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2eac379b89680202d8258d.png)
目录摘要 (3)前言 (4)第一章绪论 (5)1.1 背景知识介绍 (5)1.2 路由器的简述 (5)第二章路由器基本知识 (6)2.1 路由器的定义 (6)2.2 路由器的作用 (6)2.3 路由器的基本原理 (7)第三章路由器的应用 (8)3.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8)3.2 路由协议 (8)3.3路由算法 (10)第四章安全配置 (12)【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脑用户的增多,特别是在集团内部更是明显,这个时候需要一种设备将各种不同的网段互相连接起来,并且对这些用户进行一个安全性的控制,早在4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对路由技术的讨论,但是直到80年代路由技术才逐渐进入商业化的应用。
路由技术之所以在问世之初没有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80年代之前的网络结构都非常简单,路由技术没有用武之地。
直到最近十几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才逐渐流行起来,为路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关键词】安全控制,安全设置,路由器的原理,安全协议前言网络,作为当今社会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成分,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网络。
它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60年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因为计算机主机相当昂贵,而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对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主机资源和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了第一代的以单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不再极限于单计算机网络,许多单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了有多个单主机系统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这样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有两个特点:①多个终端联机系统互联,形成了多主机互联网络;②网络结构体系由主机到终端变为主机到主机。
后来这样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在慢慢演变,向两种形式演变,第一种就是把主机的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出来,由专门的CCP(通信控制处理机)来完成,CCP组成了一个单独的网络体系,我们称它为通信子网,而在通信子网连基础上接起来的计算机主机和终端则形成了资源子网,导致两层结构体现出现.第二种就是通信子网逐规模渐扩大成为社会公用的计算机网络,原来的CCP成为了公共数据通用网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Internet已成为全球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dd82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f.png)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技术之一,无线网络的出现,逐渐代替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使用范围由一个小企业逐渐发展到可以在整个城市中使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行内部无线网络建设。
企业内进行无线网络建设具有无线网络安装方便,无线灵活性高,无线管理容易等特点,相对有线网络构建其性价比高,成本较低,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
1、无线网建设标准1.1 802.11x标准目前,企业无线网建设主要使用802.11x标准,应用较多的是802.11a/b/g/n四个标准,其中802.11n在传输速度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该标准于2009年得到IEEE的正式批准。
1.2 802.11a802.11a标准是802.11b标准的后续标准,它工作在5GHzU-NII 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it/s,传输层速率可达25Mbit/s。
可提供25Mbit/s的无线ATM(异步传输模式)接口和10Mbit/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TDMA/TDD(时分多址/时分双工)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
1.3 802.11b802.11b即Wi-Fi,它利用2.4GHz的频段。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它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its,无须直线传播。
1.4 802.11g802.11g是为了提高传输速率而制定的标准,它采用2.4GHz频段,使用CCK(补偿码键控)技术与802.11b(Wi-Fi)后向兼容,同时它又通过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支持高达54Mbit/s的数据流,所提供的带宽是802.11a的1.5倍。
1.5 802.11n802.11n增加了对于MIMO(多入多出)的标准,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允许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网络技术路由的论文
![网络技术路由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0c816e58fafab069dc0217.png)
壁毯:一个基础容错区域定位和路由赵,库班> >,安东尼(有古卷作约瑟)计算机科学划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ravenben…}、kubi,@报告编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CSD-01-11412002年4月,计算机科学划分(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加州大学加州伯克利94720应用程序:一个基础容错区域定位和路由赵,库班> >,安东尼博士约瑟夫计算机科学划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ravenben…}、kubi,@2002年4月,摘要在现如今混乱的网络中,数据和服务因为其可得性,耐久性和本地性而被广泛的流动和再生。
在此基础设施上的组件以丰富而复杂的方式交互作用,通过极大地强调传统途径来命名服务和路由。
本文探究了一种传统的方法,称之为Tapestry。
该程序框架是一种覆盖本地和路由的基础设施,它将信息的独立位置路由直接提供给最近的一个对象拷贝,或者服务于仅限于点对点连接的非集中资源。
路由和目录信息在这个基本建设上是处于一个软状态并且是很容易修复的。
它可以自我实施容错和恢复未满负荷。
本文介绍了TAPESTRY的结构和算法,并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实验进行了优势分析。
1引言在法国莫尔的司法界有关于环境的发展曾导致了一场革命。
比起早期的仪表连接,宝贵的CPU周期,有限的存储容量,今天的计算机运作环境更为复杂和混乱。
数据和服务因为其可得性,执行性,耐久性和本地性而被广泛的流动和再生。
在此基础设施上的各个组件,即便是在不断运动,也以丰富而复杂的方式交互作用,试图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中,表面上达到一种一直和统一。
如果我们来预测日益增多并且错综复杂的网络覆盖服务的目前趋势,那么可能预测到的是未来的计算基础设施将会在其自身的负荷之下崩溃。
伴随着过载,服务器攻击、安全漏洞、服务器故障,网络中断,当今许多本地和路由技术已被证实是极其脆弱的。
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并且促进更大的协同,我们所能做的只可能是邀请不幸者,汇聚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76b10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e.png)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一:一、概述在高校数字化校园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网已成为校园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笔记本电脑已经相当普及,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渴望在教室、图书馆及室外广场等场地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校园网,方便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因此,无线局域网wlan的优势呼之欲出。
二、有线网络的局限性(1)极其紧张的接入信息点;(2)获取信息受地域局限;(3)配置复杂并易造成浪费。
三、构建无线网络的优势(1)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许多高校教师都配备有笔记本电脑,甚至有些高校已经达到无纸化课堂程度。
随着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不可避免的需要向无线网络技术升级。
(2)可以很便捷地扩容和调试。
对于有线网络,如果办公地点或核心设备的改变通常就意味着重新建网。
(3)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校园网楼宇间互联一般都采用光纤网络的连接方式,有时因为资金及成本方面的考虑,一些距离较远或用户较少的建筑就变成了“信息孤岛”。
还有在学校的主要室外活动地点如主广场、运动场等都无法接入有线网络,但用无线网络的话,只要架设一套无线网桥路由设备,在适当的地方配备一台大功率室外天线,这样就可以轻松上网,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
(4)可以节约大量专项经费。
使用无线网络接入方案,可以节约大量的布线成本,无线网络仅需要在每个楼层预留一至两个以太局域网接口,便能轻松实现无缝接入校园网,还以节省大量的接入交换设备。
(5)可以全面覆盖整个校园。
合理地设置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就可使整个校园都能上网,学校不必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更多的公共机房,在座位紧张的图书馆阅览室,学生也不必为上网发愁,真正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功能。
(6)可以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并存。
以往高校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时,因当时的网络技术基本上都采用有线网络的架设工作,但随着大学校园的扩建,必然要大规模的扩容和增加信息点,而现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的发展,个人购买笔记本的已经相当普及,所以各大学可以采用以原有的有线网络为基础,根据需求构建各样的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3篇
![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4540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b.png)
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3篇推荐文章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3篇热度:浅谈网络技术的论文3篇热度:网络技术应用论文3篇1000字热度: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论文3篇热度:保密知识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3篇热度: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一:1.引言随着Internet的迅速崛起,城域网中IP数据业务量日益增多,宽带城域网必须满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IP业务的承载,这使得以满足语音业务而设计的传统光传送网显得力不从心。
DWDM的出现使光网络发展有了质的飞跃,DWDM利用现有的光缆资源,提高了通信的容量,使光传送网具有极强的可扩容性,可以直接承载大颗粒业务,从而简化了网络结构,但受技术本身的限制,IP over DWDM只是光网络发展的一个过渡形式。
OTN技术又一次为传输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OTN的组网能力较强,不仅可提供与DWDM同样的大容量带宽,还可以为光网络提供灵活的管理维护功能,但是OTN也有自身的缺陷,主要有因手动配置业务而导致出错率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和网管系统复杂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光网络技术(ASON)的概念被提出并被广泛关注。
2.光纤通信的发展自从20世纪70年代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实验室不断实验到最后现场实验成功以来,光纤通信显示出了其功能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竞争力,而且光纤取代了电缆,光纤作为一种优质的传输介质,它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的特点,这种优势使得光纤在网络中物理传输层的作用不可小觑[4]。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利用更是起了推动作用,由于光纤通信具有的一系列特点,使得光网络被全世界各家运营商广泛应用。
光纤通信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从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发展到同步数字体系SDH,又从SDH发展到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由点对点的DWDM发展成光传送网OTN,现在又向新一代的智能光网络构建。
这样,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网络可靠性、提高网络升级扩容能力、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提供了多厂商环境下端到端电路配置。
计算机网络路由分析论文
![计算机网络路由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8098f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9.png)
计算机网络路由分析论文计算机网络路由分析论文计算机网络路由分析论文【1】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鲜明标志,计算机技术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路由也逐渐备受关注。
网络路由的主要功能就是尽可能多地承载有用信息,促进网络资源的优化,提高利用效率。
但是,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就是如果应对路由器的多种算法。
因此,主要对计算机网络路由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路由;研究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历史上又一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网络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
无线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通过电话以及电报等都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输。
在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其运行速率正在逐渐提升,对于语言、文字以及影像等的传输,对于速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达到一定的临界状态。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用到计算机网络的路由来实现,可见计算机网络路由对于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网络路由的概念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的时候,网络路由技术应运而生。
路由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对数据的传输路径进行自动选择,同时根据逻辑策略了对不同的地址进行判断,完成信息的传输。
通常情况下,路由器可以被视为网络的节点,通过多种不同的算法来对路径进行优化,对提高网络传输的速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中要设备。
网络的发展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跨地区、跨国界的沟通和交流。
但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逐渐朝着高速型、智能化以及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也带动了通信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路由器的自身性质和功能对于网络的拓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为了对其进行改进,推出了一种新型的路由交换设备,传输路径也由光缆朝着光纤的方向改进,实现带宽、速度以及范围等因素的提高。
路由器相关毕业设计
![路由器相关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a8606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a.png)
路由器相关毕业设计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路由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设备,扮演着连接互联网和家庭、企业网络的关键角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路由器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路由器相关的毕业设计成为了网络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就路由器相关的毕业设计进行探讨。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人们对快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连接需求更高。
而路由器作为互联网连接的核心设备,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网络体验。
因此,设计一种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路由器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需求之一。
在毕业设计中选择路由器相关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还能提升学生的网络架构设计、软硬件协同开发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路由器进行研究和改进,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为互联网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向针对路由器相关的毕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路由算法优化:路由算法对路由器的转发性能和路由选择有直接影响。
可以针对常见的路由算法进行改进,优化路由器的转发效率和性能,提升路由器的性能指标。
2.网络安全增强:随着网络攻击日益增多,路由器的安全性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可以通过研究网络攻击的方式和手段,设计和实现一种安全性更高的路由器,提供可靠的网络保护措施。
3.路由器管理与监控:网络管理员需要及时获取路由器的状态信息,包括流量、连接数、运行状态等。
可以设计一种可靠的路由器管理和监控系统,帮助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调整路由器的配置。
4.路由器性能测试与评估:通过设计一套完善的路由器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估体系,可以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路由器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
为用户选购合适的路由器提供科学依据。
5.面向物联网的路由器设计:物联网的兴起给路由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可以从路由器与物联网设备的协同、安全传输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适应物联网需求的路由器。
路由器毕业论文
![路由器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4ead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2.png)
路由器毕业论文路由器毕业论文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路由器作为互联网的关键设备之一,扮演着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的重要角色。
在这个信息时代,路由器的性能和功能对于网络的稳定性和速度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和探索路由器的相关技术和优化方法,成为了网络工程师和学者们的热门话题。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路由器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路由器的发展历程路由器作为网络设备的一种,起初只是简单的网络转发器,用于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需求不断增加,路由器也随之发展。
从最早的单播路由器到后来的多播路由器、广播路由器,再到今天的多协议路由器和虚拟路由器,路由器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升。
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接收数据包-解析数据包-选择最佳路径-转发数据包。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首先会解析数据包的目标地址,然后根据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转发。
这个过程需要路由器具备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复杂的算法支持。
同时,路由器还需要具备灵活的接口和协议支持,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和需求。
三、路由器的性能优化为了提高路由器的性能,网络工程师们采取了多种优化方法。
首先是硬件优化,通过提升路由器的处理器速度、增加内存容量和优化数据包处理流程,可以提高路由器的转发速度和吞吐量。
其次是软件优化,通过优化路由算法、减少路由器的转发表项和合并转发规则等方法,可以降低路由器的负载和延迟。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高速缓存技术、流量控制和负载均衡等手段,提高路由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路由器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路由器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是网络规模的扩大,路由器需要具备更高的容量和更快的速度,以应对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需求。
其次是网络安全的威胁,路由器需要具备更强的防御能力,保护网络的安全和隐私。
大专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技术
![大专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a3acce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e.png)
大专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技术路由器(Router)又称网关设备,它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
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来完成。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专计算机专业相关毕业论文: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技术。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技术全文如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在此基础上,重点对Ipv6技术、提高路由器吞吐量的技术、可编程ASIC技术、技术、QoS技术、MPLS技术、多播技术、网管技术等八种与路由器相关的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这些技术的发展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关键字:路由器网络网络技术一、前言当前基于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用户数量剧增,网络流量每六个月翻一番,比计算机CPU速度每18个月提高一倍还要发展得快得多。
为了使网络状况更加适应用户的需要,作为网络核心器件的路由器的不断升级换代也就成为大势所趋。
下面就从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入手,对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技术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二、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结构技术,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分为职责分明的七层,由高到低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目前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采用最为普遍的TCP/IP协议吸收了OSI标准中的概念及特征。
TCP/IP模型由四个层次组成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只有对等层才能相互通讯。
一方在某层上的协议是什么,对方在同一层次上也必须采用同一协议。
路由器就工作在TCP/IP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主要作用是为收到的报文寻找正确的路径,并把它们转发出去。
路由器的基本构成部分: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2、协议至少实现到网络层(只有理解网络层协议才能与网络层通讯)3、至少支持两种以上的子网协议(异种网)4、一组路由协议路由器的基本功能:1、存储、转发、寻径功能2、路由功能。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路由器的网络安全研究和实现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路由器的网络安全研究和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2fa7d8bf0029bd64783e2c97.png)
基于路由器的网络安全研究和实现【摘要】在这篇论文中,介绍了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与防火墙的技术,主要讨论防火墙的概念和分类,详细说明了防火墙技术中的包过滤功能。
还介绍了AAA配置技术、OSPF配置技术和ACL访问控制列表。
详细介绍与讲解了通过ACL访问控制列表来实现了一个基本的软件防火墙。
最后描述对互联网的简单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包过滤,ACL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security based on router【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nd the techniques of firewalls were mainly discussed,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a firewall,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packet filtering in the firewall technology.It also introduced the configuration Technology of AAA OSPF and Access Control Listtec , Introduced and explained in detail to achieve a basic software firewall by ACL. Finally describ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firewalls techniques in Internet briefly.【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firewalls,Packet filtering,ACL目录第1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1.2发展趋势 (2)1.2研究的基本内容 (2)第2章配置基本网络环境 (4)2.1配置基本网络环境 (4)2.1.1构建小型模拟局域网 (5)第3章AAA配置 (6)3.1 AAA简介 (6)3.1.1什么是AAA (6)3.2简单基本的AAA配置 (6)3.2.1组网需求 (6)3.2.2配置步骤 (6)第4章OSPF配置 (8)4.1 OSPF简介 (8)4.1.1 OSPF的主要特性 (8)4.1.2 OSPF协议路由计算的过程 (8)4.2 OSPF的配置 (9)4.2.1配置步骤 (9)第5章防火墙 (13)5.1防火墙简介 (13)5.1.1什么是防火墙 (13)5.1.2防火墙的分类 (13)5.2 包过滤 (14)5.2.1包过滤可实现的功能 (14)5.2.2网络设备的包过滤的特性 (15)第6章ACL配置 (16)6.1访问控制列表 (16)6.1.1标准访问控制列表 (16)6.1.2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16)6.2防火墙的配置 (17)6.2.1配置步骤 (18)6.2.2防火墙的显示与调试 (21)结论 (23)参考文献 (24)附录 (26)致谢 (29)图目录图2.1 设备配置图 (5)图5.1 包过滤示意图 (14)表目录表2.1 设备配置信息 (4)表6.1扩展访问列表的操作符operator的意义 (17)表6.2防火墙的显示和调试 (22)表I防火墙的显示和调试(TCP) (26)表II防火墙的显示和调试(UDP) (27)表III ICMP报文类型的助记符 (28)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在一些敏感场合(如电子商务)的应用,因此网络安全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之一;路由器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通讯的关键,完全有必要提供充分而又可靠的安全保护功能。
wifi毕业论文
![wifi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6f054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1.png)
wifi毕业论文在当今数字化时代,WiFi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提供了无线网络连接,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上网体验。
由于其重要性,在大多数大学毕业论文中,Wifi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WiFi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以及在毕业论文中如何应用到WiFi。
WiFi的原理WiFi是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传输WiFi数据的无线电波,采用同频率的无线电波通信,无需电缆或光缆连接。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路由器和客户端(智能手机、电脑等)。
无线路由器通过传输无线网络信号向客户端提供网络连接,客户端接收无线网络信号,使用户能够访问因特网。
WiFi的工作频率在2.4GHz到5GHz之间,其速度可达100Mbps或更高。
WiFi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WiF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1.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系统中,WiFi用于将智能家居设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这样,您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锁、智能灯和智能电视等等。
2.商业和企业许多企业和商业机构都有WiFi网络,以方便客户和员工上网。
商业和企业WiFi网络通常比家庭WiFi网络更安全,因为它们使用更多的安全功能,如WPA / WPA2加密和AAA机制等。
3.教育学校和大学经常提供WiFi网络,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上网。
学校WiFi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此外,学校WiFi网络还可以通过开发应用程序,支持学生的在线交流和即时通讯。
如何应用 WiFi 在毕业论文中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WiFi是一个非常好的毕业论文主题。
以下是一些学生可以选择的WiFi主题:1.改善WiFi速度和可靠性的技术学生可以研究一些新技术和算法,以改进WiFi速度和可靠性。
这项研究可以涵盖技术如802.11ax、802.11ad、Beamforming、QoS和MIMO等。
2.保障WiFi 网络的安全在本研究中,学生可以研究和研究有关WiFi网络安全的最新技术。
【毕业论文】路由交换技术
![【毕业论文】路由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14f9c7172ded630a1cb605.png)
毕业设计课题名称路由交换技术姓名学号班级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在系网络技术系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6.1.15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
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在这个时代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中小型企业的建设是企业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企业现代化、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
而中小型企业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中小型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中小型企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速度的需求。
现代企业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就不能称之为现代企业。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对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需求的不断增加,现在各企业均正在或已搭建了企业内部局域网,因为,企业网络的建设是企业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网络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了基础平台。
关键词:局域网搭建路由交换技术配置目录一、前言 (4)二、项目需求分析 (4)(一)项目背景 (4)(二)企业网络描述 (5)三、网络总体建设目标 (6)(一)网络总体规划 (6)(二) 网络建设 (8)(三)网络设计原则以及建设目标 (9)(四)网络层次化设计 (9)四、路由、交换设计 (9)(一)设备选择 (9)(二)设备命名规范 (10)(三)VLAN、子网及IP地址规划(192.168.1.0-3.0) (10)(四)路由协议 (13)(五)交换技术 (13)(六)IPV6 (14)五、服务器设计 (14)六、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5)(一)网络边界安全威胁分析 (15)(二)网络内部安全威胁分析 (15)(三)解决方法 (16)七、关键技术介绍 (16)(一)VLAN技术 (16)(二)VTP协议 (17)(三)Trunk 技术 (17)(四)HSRP 协议 (18)(五)Spanning-Tree协议 (18)(六)Uplinkfast (19)(七)EtherChannel (19)(八)NAT技术 (20)(九)ACL技术 (20)(十)集群技术 (21)(十一)PPP技术 (21)(十二)DNS服务器 (22)(十三)FTP简介: (23)(十四)File服务器 (24)(十五)Mail服务器 (24)(十六)Web Server与HTTP (25)(十七)AD服务器 (25)(十八)DHCP (26)(十九)Easy VPN (27)(二十)VOIP (27)(二十一)QOS (28)八、总结 (28)九、致谢 (29)十、参考文献 (29)一、前言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全世界的人可以随时进行网络交流。
路由论文
![路由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559bc73186bceb19e8bba4.png)
1 引言路由器是实现局域网络连接互联网络的设备,路由器安全设置是保证企业及个人信息安全重要环节。
路由器如同互联网与局域网用户之间连接的中转站,其负责各种数据包的转发和信息的交互,这使路由器成为不法分子和黑客截获信息的首选渠道,当路由器受到攻击,局域网用户的计算机会增加CPU的负载,网络信息流量被串改,文件、信息、密码被窃取,网络陷入瘫痪。
通常高性能的安全路由器自身具有安全防护设置,但是仅靠路由器自身安全性能防范难以高效的对局域网用户进行安全保护,尤其对于财务、数据中心等涉及机密信息的安全要求较高区域,需要构建路由器交换过程中信息安全策略,设置多道安全设施,保护信息安全传输。
2 路由器安全优化路由器设备自身设置安全是网络应用安全的首要内容之一,对路由器进行合理规划、安全配置和安全优化,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提高路由器自身抗攻击能力。
2.1 物理安全优化路由器物理安全主要是对控制端的端口进行安全优化,通常路由器控制端口设置了访问权限,但是如果控制端口访问权限被窃取,则非法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该路由器所连接的任何电脑,实现对路由器及局域网计算机的控制。
进行路由器物理安全优化除了选择高性能路由器外,还有进行如下安全设置。
设置进入特权模式口令enable secret命令,该命令采用MD5加密,提示符非明文显示,设置方式:Router(config)# enable secret My$Password;设置路由器加密口令:Router(config)#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关闭路由器诊断信息no service tcp-small-servers,no service udp-small-servers;阻止查看用户列表no service finger;阻止接收带源路由标记的数据包no ipsource-route;关闭路由器广播包的转发no ip directed-broadcast;管理HTTP服务,使用访问列表命令ip http access-class,过滤IP地址,并使用ip http authentication命令设置权限;在路由器端口配置ip access-group list in number抵御spoofing类攻击;使用reverse path forwarding 反相路径转发命令ip verify unicast rpf,校验数据流路径来源的合法性;增加路由器间协议交换认证功能,2.2 路由器多级管理及登录管理路由器多级管理可以增加路由器使用的安全性,根据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根据用户级别区分用户管理权限。
网络通信中路由器技术探究.doc
![网络通信中路由器技术探究.doc](https://img.taocdn.com/s3/m/d8a9933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8.png)
网络通信中路由器技术探究下面是推荐的通信工程毕业论文,网络通信中路由器技术探究,欢送大家阅读!在OSI/RM中完成参考模型第三层或网络层的数据包存储和分组转发的网络设备就是路由器。
一般情况下,多个子网和异种网络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完成的。
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之间传输数据时,两个局域网帧中的地址将会发生变化,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去向,就是由路由器决定的。
路由器的功能就是将不同的子网之间的数据进行传递。
具体功能有以下几点:(1)实现IP、TCP、UDP、ICMP等网络的互连。
(2)对数据进行处理。
收发数据包,具有对数据的分组过滤,复用,加密,压缩及防护墙等各项功能。
(3)依据路由表的信息,对数据包下一传输目的地进行选择。
(4)进行外部网关协议和其他自制域之间拓扑信息的交换。
(5)实现网络管理和系统支持功能。
路由器可以从功能和结构两局部进行分类。
(1)功能上可以划分为:骨干级、企业级和接入级路由器。
骨干级路由器数据吐量较大且重要,是企业级网络实现互连的关键。
骨干级路由器要求性能的高速度及高可靠性。
网络通常采用热备份、双电源和双数据通路等技术来确保其可靠性。
企业级路由器连接对象为许多终端系统,简单且数据流量较小。
(2)结构上可以划分为:模块化和非模块化路由器。
模块化路由器可以实现路由器的灵活配置,适应企业的业务需求;非模块化路由器只能提供固定单一的端口。
通常情况下,高端路由器是模块化结构,低端路由器是非模块化结构的。
2.1 背板结构路由器的核心是背板,高效率的背板有助于提高路由器的性能。
由于传统的共享总线式背板无法满足路由器的需要,所以采用结构可以用不同技术实现的交换式背板。
Banyan结构、Crossbar结构以及并行共享存储结构是交换式背板常用结构。
Banyan结构采用自路由技术和多级缓冲结构;Crossba结构是单级、单通路、非阻塞的结构,采用的是全互联网交换结构;并行共享储存结构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模型(OSI),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结构技术,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分为职责分明的七层,由高到低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采用最为普遍的TCP/IP协议吸收了OSI标准中的概念及特征。
TCP/IP模型由四个层次组成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只有对等层才能相互通讯。
一方在某层上的协议是什么,对方在同一层次上也必须采用同一协议。
路由器就工作在TCP/IP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主要作用是为收到的报文寻找正确的路径,并把它们转发出去。
1.1路由器简介传统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于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亿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下一个目的地址。
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器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计算新的校验名。
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
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那么一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
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也需要及时更新,所幸的是,这些信息一般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规定的定时更新或者按变化发问(事件触发)更新来自动完成的。
网络中,每个路由器的基本功能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动态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路由信息有效。
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报文,路由器总是先按照预定的规则把较大的数据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再将这些数据包分别通过相同或不同路径发送出去。
当这些数据包按先后顺序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按顺序包装成原有的报文形式。
路由器的分层寻址功能是路由器的重要功能之一,该功能可以帮助具有很多节点站的网络来存储寻址信息,同时还能在网络间截获发送到远地网段的报文,起转发作用。
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通信也是路由器基本功能。
多协议路由器还可以连接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段,成为不同通信协议网络段之间的通信连接平台。
1.2 路由器的基本构成部分:(1)处理器和其他计算机一样,运行着10S的路由器也包含了一个“中央处理器”(CPU)。
不同系列和型号的路由器,CPU也不尽相同。
路由器的处理器负责执行处理数据包所需的工作,比如维护路由和桥接所需的各种表格以及作出路由决定等等。
路由器处理数据包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理器的类型。
(2)内存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了某些形式的内存。
路由器主要采用了四种类型:只读内存(ROM)、闪存、随机存取内存(RAM)、非易失性RAM(NVRAM)。
在所有类型的内存中,RAM是会在路由器启动或供电间隙时丢失其内容的唯一一种内存;(3)接口所有路由器都有“接口”(Interface)。
在采用I0S的路由器中,每个接口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编号。
一个接口的全名由它的类型标识以及至少一个数字构成。
编号自零0开始。
对那些接口已固定下来的路由器,或采用模块化接口,只有关闭主机才可变动的路由器,在接口的全名中,就只有一个数字,而且根据它们在路由器中物理顺序进行编号。
例如,Ethernet0是第一个以太网接口的名称;而Serial2是第三个串口的名称。
若路由器支持“在线插入和删除”,或具有动态〔不关闭路由器)更改物理接口配置的能力(卡的热插拔),那么一个接口的全名至少应包含两个数字、中间用一个正斜杠分隔(/)。
其中,第一个数字代表插槽编号,接口处理器卡将安装在这个插槽上;第二个数字代表接口处理器的端口编号。
比如在一个7507路由器中,Ethernet5/0代表的便是位于5号槽上的第一个以太网接口——假定5号槽插接了一张以太网接口处理器卡。
有的路由器还支持“万用接口处理器”(VIP)。
VIP上的某个接口名由三个数字组成,中间也用一个正斜杠分隔(/)。
接口编号的形式是“插槽/端口适配器/端口”。
例如,Ethemet4/0/1是指4号槽上第一个端口适配器的第二个以太网接口。
1.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当路由器收到一个网络层数据报时,路由器便要决定是直接转发给与自己相连的网络还是发往另一个路由器,或者丢弃该数据报。
路由器利用网络层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信息来确定信息发往哪一个网络,如果源网络号和目的网络号在同一个网络中则送到该网络的指定主机。
一个信息包到达路由器后先进入队列,然后路由器依次进行如下处理:提取信息包的目的地址,查看路由表,如果到达目的地的路径不止一个,则选择一条最佳路径。
另外,路由器在进行选择时还综合了互联网上网络负载、延时、数据报长度、数据报头中规定的服务类型等因素来选择出最优路径。
下面以IP路由器为例说明路由选择的方法:路由器把需到达的网络的网络号保存在路由表中,当一个IP数据报被路由器接收到时,路由器先从该IP数据报中取出目的站点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计算出目的站点所在网络的网络号,然后用网络号去查找路由表以决定通过哪一个接口(线路)转发该IP数据报。
根据TCP/IP协议,路由器的数据包转发具体过程是: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包,这一步由网络物理层处理,即把经编码调制后的数据信号还原为数据。
根据网络物理接口,路由器调用相应的链路层功能模块,以解释处理此数据包的链路协议报头。
这一步处理比较简单,主要是对完整性的验证,如CRC校验、帧长度检查。
在链路导层完成对数据帧的完整性验证后,路由器开始处理此数据帧的IP层。
这一过程是路由器功能的核心。
根据数据帧IP包头的目的的IP地址,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查找下一跳的IP地址,IP数据包头的TTL域开始减数,并计算新校验和(Check-sum)。
根据路由表中所查到的下一跳IP地址,将IP数据包送往相应的输出链路层,封装上相应的链路层包头,最后经输出网络物理接口发送出去。
中低档路由器的体系结构。
多个交换端口通过数据总线与共享内存、CPU相连。
共享内存完成交换数据的存储转发功能,其中包缓冲用于存储最近发送到达的数据,而系统缓冲用于存储没有及时交换的数据包。
CPU为交换数据包选择路径,具体选路的依据是路由表和快速缓存。
快速缓存是路由表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路由条目。
数据在由某个交换端口向目的端发送时,由于端口所连接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网络类型存在的差异,例如由以太网交换端口向FDDI交换端口进行数据发送,因此要求对数据包帧结构、长度进行重组。
针对一个数据包由端口A向端口B转发,具体的数据包路由交换步骤如下:(1)数据包进入端口A,去掉数据包的前导码和物理层源、目的MAC地址,CRC校验码。
(2)三层以上数据通过数据总线D-BUS进入共享内存中的数据包缓存。
(3)共享式缓存取出数据包的目的网络地址,通过D-BUS送CPU进行选路处理。
(4)由CPU在交换式缓存中检索匹配的网络/主机地址,如果检索到,进入第7步。
(5)CPU在路由表中检索匹配的网络/主机地址,得到目的交换端口。
(6)将检索到的信息追加入快速缓存,或者替换高速缓存中的原有数据。
(7)检索到的目的交换端口经D-BUS传回共享内存。
(8)共享内存通过交换技术将数据包发往目的端口,目的端口接到数据包后,重新按照目的网络的类型重写帧,加入相应的第二层地址,重新计算CRC数值。
简单地说,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
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策略或叫选择最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供选择路由时使用。
路径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称等内容。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1.4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路由”的作用,通俗地讲就是“向导”作用,主要用来为数据包转发指明一个方向的作用。
但如要细分的话,路由器的“路由”功能可以细分为如以下几个方面:(1)在网际间接收节点发来的数据包,然后根据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对照自己缓存中的路由表,把数据包直接转发到目的节点,这主要是我在上面所讲的路由器的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路由作用。
(2)为网际间通信选择最合理的路由,这个功能其实是上述路由功能的一个扩展功能。
如果有几个网络通过各自的路由器连在一起,一个网络中的用户要向另一个网络的用户发出访问请求的话,路由器就会分析发出请求的源地址和接收请求的目的节点地址中的网络ID号,找出一条最佳的、最经济、最快捷的一条通信路径。
就像我们平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到目的地点的最佳走法,这时我们就得找一个向导,这个向导就会告诉我们这个最佳的捷径,因为他熟悉各条的走法,这里所讲的路由器就相当于这里的“向导”。
(3)拆分和包装数据包,这个功能也是路由功能的附属功能。
因为有时在数据包转发过程中,由于网络带宽等因素,数据包过大的话,很容易造成网络堵塞,这时路由器就要把大的数据包根据对方网络带宽的状况拆分成小的数据包,到了目的网络的路由器后,目的网络的路由器就会再把拆分的数据包装成一个原来大小的数据包,再根据源网络路由器的转发信息获取目的节点的MAC地址,发给本地网络的节点。
(4)不同协议网络之间的连接。
目前多数中、高档的路由器往往具有多通信协议支持的功能,这样就可以起到连接两个不同通信协议网络的作用。
如常用Windows NT操作平台所使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是TCP/IP协议,但是如果是NetWare系统,则所采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是IPX/SPX协议,还有一些特殊协议网段,这些都需要靠支持这些协议的路由器来连接。
(5)目前许多路由器都具有防火墙功能(可配置独立IP地址的网管型路由器),它能够起到基本的防火墙功能,也就是它能够屏蔽内部网络的IP地址,自由设定IP地址、通信端口过滤,使网络更加安全。
按照路由器的接口、处理能力、吞吐量、提供的协议、功能等可以把路由器分成高、中、低多种档次路由器的优点有: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负载共享和最优路径;能更好地处理多媒体数据;安全性高;隔离不需要的通信量;节省局域网的频宽;减少主机负担、其缺点是:不支持非路由协议;安装复杂;价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