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脚架云台选择
便携三脚架推荐便携“平板三脚架
便携三脚架推荐便携“平板三脚架超薄碳纤维材质E-255C的脚管和中轴全部选用了碳纤维材料,而且这些管材采用了先进的9层碳纤维交叉缠绕技术。
管壁厚度只有0。
9毫米,但据称其强度、刚性和抗振动减衰性却没不逊色于1、5毫米壁厚的铝合金管材。
脚架上的其他关键部件和云台采用的是进口的航空级铝合金,并且由高精密度的CNC机床按严格的标准制作成型,实现了非常高的尺寸精度和组装细密度。
扁平便携结构佳鑫悦生产的产品多为较轻型的产品,E-255C的自重只有1公斤,但结构独特。
常规的三脚架,三条脚管与脚管座的连接点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而E-255C的脚管与脚管座的连接点排成了一条直线。
收折之后,三脚架能变得十分扁平。
加上采用了5段脚管的设计,长度仅为40厘米,宽度为10。
7厘米,最厚处为5厘米。
可以方便地放入旅行箱或是摄影包中。
如果习惯了传统的三脚架折合结构,也许会觉得这种新结构的折合开启有些麻烦,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它可随手用任何力度轻松折合或开启。
结构设计虽然是旅行用三脚架,但E-255C的工作高度却一点不矮。
将脚管完全伸展开后,它脚管座的高度即能达到120厘米。
这时你可以将云台直接安装到上面使用,再加上相机,取景高度能达到130多厘米。
附带加长中轴,可旋到脚管座上去。
这个中轴为两段可伸缩式,将它完全展开,三脚架的高度能达到150厘米。
E-255C三脚架套装配备了一个佳鑫悦的BT-02球形云台,属于轻便易用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可以帮助旅行中的影友完成多数拍摄任务。
适宜人群它除了能放在摄影背包里以外,还可以轻易地放进你的笔记本包里,携带非常方便。
适合旅行爱好者,摄影发烧友使用。
摄影江湖中有种说法:三脚架要买到第3个才知道什么是好脚架。这篇文章,让你少花冤枉钱
摄影江湖中有种说法:三脚架要买到第3个才知道什么是好脚架。
这篇文章,让你少花冤枉钱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摄影江湖中有种说法:三脚架要买到第3个才知道什么是好脚架。
请大家举一下手,有多少人买过2个以上的脚架?好了,答案哥早就知道了。
今天,如果您能静下心来看看哥这篇文章,一定会让你少花两个架子的冤枉钱。
【后悔地拍大腿,这样的事情你干过没有?】三脚架对于摄影者来讲,如同开车出门需要导航,在比如烟花、车轨、夜景等弱光摄影、长时间曝光摄影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即便在白天,拍摄动静对比,或者多次曝光的效果,少了三脚架,也绝对不行。
很多影友都有这样的经历,花几千块钱去参加摄影旅行创作,图轻便,不带三脚架,在风景名胜地拍了无数大片,从照相机屏幕里看,光影、色彩、构图都很棒!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回到家中把照片导进电脑上,照片一放大,就发现好好的一张照片却结像不实,于是你猛拍大腿,无比遗憾!然后告诫自己:“下次无论如何一定要用三脚架!”——亲,这样的事情你干过没有?其实,很多朋友也知道三脚架对于摄影的重要性,但是依然不喜欢用三脚架,为什么呢?因为他手中的三脚架不、好、用!在拍摄烟花等慢门摄影中,三脚架不可缺少在拍摄虚实对比的题材时,三脚架不可缺少那怎样的架子才算好架子呢?细算起来,哥摸相机有26年了,上面说的糗事也有一箩筐。
三脚架前后换了五、六个,材料从全铝、铝合金到碳素,价格从几十元,几百元到现在三千多元,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使用三脚架的心路历程和经验。
【好用的三脚架什么标准?】既然三脚架对于摄影很重要,那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用的三脚架,否则它沦为鸡肋,钱也白花了!综合多年的经验,哥认为一个好用的三脚架必须满足三个标准——“稳定、快捷、轻便”。
1、好的三脚架必须稳定稳定性是三脚架最需要考量的,否则何苦花钱去整个三脚架啊!就像钢筋水泥的房子要比土木结构的稳固,三脚架的稳定性主要看管材的用料。
一分钱一分货,一般来说,价格贵一些的三脚架质量好、稳定性也强。
选三脚架需要考虑的指标
,一般你选三脚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高度、承重、稳定性、功能、重量等。
高度——你需要的脚架高度=你的身高- 30至40cm(高度对拍摄没什么大的影响,只是牵涉到你是否要猫着脚拍摄的问题)承重——你需要的承重= 你的相机重量* 1.5或2(几乎所有专业脚架都能达到这个要求)稳定性——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很多1.云台的承重能力。
根据你的相机重量及镜头长短,一般要求能承重6-12公斤。
6公斤适合100 mm及以下镜头,8公斤适合200mm及以下镜头,12公斤适合300mm及以下镜头。
一般的云台,初期都能达到这个要求,但随着使用得多了,可能夹紧能力会越来越小。
在国产云台中,思锐和富图宝的云台都十分不错,特别是富图宝最近升级了云台,其52Q和62Q这种Q系列的承重与思锐不相上下,但阻尼比思锐更好。
2.脚管之间的密合度。
脚管的密合度越高脚架越稳定。
在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中,金钟和富图宝的脚管密合度最高。
3.材质。
材质分为铝合金,铝镁合金,碳纤维及镁合金。
其稳定性由左至右铝合金<铝镁合金<碳纤维<镁合金。
价格铝合金>铝镁合金>碳纤维>镁合金。
目前来看,铝镁合金性价比最高。
4.中轴锁紧系统。
中轴锁紧系统分为双重锁紧和单重锁紧。
双重双单重好。
哪些品牌使用的是双重,自己去看看,免得说我打广告。
功能——除了基本的功能外,一般还要求能拆独脚架,更中轴分离,中轴倒装。
重量——重量越轻越便携。
材质的重量排序铝合金>铝镁合金>碳纤维>镁合金。
性价比更高的还是铝镁合金。
这个很重要,某些品牌锁紧力不够,你把过万的器材放在上面,一个不小心摔了,可是大事情,选购的时候可以用了把脚架往下压看看锁紧力好不好在选择三脚架上面1,脚架的高度,分为(最低高度,收缩高度,伸中轴高度,不伸中轴高度)2,脚架的承重,这个承重按照上了云台之后,取两者承重小的算3,脚架的材质,铝合金(强度高),钛合金(综合性能好,抗腐蚀强),碳纤维(综合性能好,抗腐蚀性,最主要的是比其他的都轻),钢管(比较重,稳定性好)4,脚架是否带云台(一般带云台的都是低端高端摄像机用的,不带云台的都是专业照相机用的)5,脚架锁定方式,是拧管,还是扳扣,拧管:美观,好看,稳定性很好,支撑速度慢,扳扣:支撑速度快,也很稳定6,脚管直径,直径越粗脚架的稳定好越好7,脚馆节数,一般为三四节。
三脚架的选购方法
三脚架的选购⽅法三⾓架对于⼀个⾊友来说并不陌⽣,关于它的问题都能说上个123来,⽽且也⾮常清楚,在摄影中它是⼀件必不可少的武器,但在实际的使⽤和选购中,有些⾊友⼜往往很随意,并不持严谨的态度。
因为,更多的⼈是愿意把资⾦投⼊到相机和镜头中,⽽不愿意在⼀个附件上花太多的钱。
这中观点和观念我原来⼀直也是有的,但在我的爱机遭遇了⼀次危险后,这中观念便有所改变,特别后来读了⼀些⼤师的⽂章,对三⾓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专门撰⽂,谈谈三⾓架的问题。
⼀、三⾓架的配备并不是买⼀款贵的或重的就是选好三⾓架,⽆论你现在没有三⾓架打算去购买,或已经有了打算换购⼀个。
我认为,它的配备⾸先你要考虑这么⼏个因素:第⼀:你使⽤什么相机。
因为不同的相机机体重量不同,加之快门产⽣的震动也不同,所以就对三⾓架稳定程度及承受重量程度要求也就不⼀样。
⼀般来说,中画幅相机反光板⾯积较⼤,在回落时产⽣的机震较⼤,所以对稳定性的要求则更⾼,我曾⽤过宾德67II这款相机,对这款相机的整体评价是相当⾼的,但它的反光板震动相当厉害,所以给它配三⾓架,不是随便⼀款就能胜任了的,它必须既重且稳。
当然,对这个问题的克服也是有办法的,就是预升反光镜,但预升了反光镜后,取景窗内则什么也就看不见了,除⾮是拍风光⼀类的静物,你事先⼜构好了图,否则也是不好⽤的。
对于⼤画幅相机来说,你不仅要考虑三⾓架的稳定性问题,还要考虑它的承重能⼒和云台的⼤⼩问题,因为这⼀类相机体⾯积较⼤,有的本⾝也很重,没有⼀定的载重能⼒是不⾏地(双轨型的⼀般较轻)。
对于135型相机则就好说多了,因为它的⾃重、反光板⾯积较⼩,⼀般三⾓架(⾮迷你的哦)的载重能⼒基本能胜任,只求⼀个“稳”字。
第⼆:你主要拍什么主题。
这看是个简单问题,但也和三⾓架的选购密切相关,如果你是个户外爱好者,则肩膀上多⼀点重量和少⼀点也很重要,所以尽量要选个轻点的;如果只是室内使⽤,那重点也就没有关系了。
我遇过不少的朋友,所使⽤的相机的确不错,但⽤的三⾓架我的确不敢恭维,给⼈的感觉就象给⼀匹千⾥马配了个破鞍⼦,不但不稳⽽且难看的要命。
摄影初学者进阶三脚架及云台常识扫盲
摄影初学者进阶三脚架及云台常识扫盲在初学摄影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对三脚架抱有不屑的态度,总感觉自己都是随便拍拍,根本就用不到三脚架这家伙。
但是慢慢的拍多了,接触摄影久了慢慢的就会发现其实三脚架真的是摄影过程中的必备配件。
然而很多人并不太了解自己想要怎么样的三脚架,也不知道选择采用什么云台的三脚架。
更多的人是买了三脚架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要是不懂三脚架各个部件或者云台的作用的话,用了和没用一样的效果。
今天红视觉就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真正的了解你手中的三脚架和三脚架使用技巧。
三脚架是提高摄影技巧的必备配件之一,能为你打开摄影世界的另一扇门,你能用三脚架拍摄出各种各样的精彩照片,可以长时间曝光拍车流,光绘,创意自拍等各类艺术创作,并且这类创作是平时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所以三脚架是进阶摄影很重要的工具。
简单来讲,购买三脚架考虑到的因素无非就下面四个:价格,稳定性,便携性,功能。
1、三脚架材质分类三脚架常见的材质分为塑料,铝合金,铝镁合金,碳纤维,按照耐用程度划分,最好的是碳纤维,其次是铝镁合金;按照价格划分,塑料和铝合金最便宜,但是便宜不代表不能用,买最坚固的也不见得适合你。
如果你是卡片机用户或者微单用户,使用塑料或者铝合金就能够满足需求,不用担心其云台的支撑不能够发挥作用。
如果碰到风比较大的环境,完全可以释放你的摄影包,在三脚架挂钩处悬挂即可,这样就能够增强稳定性了,这类三脚架大概也就200-400元的样子。
要是你使用的是单反相机,或者准单反用户,非金属材质的三脚架就不要考虑了。
毕竟单反相机的重量又上了一个档次,这不单纯只是机身的重量,还要考虑形形色色的镜头以及反光板的震动。
这样一来三脚架的承重能力就需要至少镁铝合金材质以上的才能保证,不然一不小心把贵重的单反相机弄坏就得不偿失了,三脚架的承重能力至少要是2.5kg以上才行。
2、三脚架脚管分类关注三脚架脚管只需要从两个点出发即可,第一是脚管的长度与粗壮程度,第二就是脚管接口处锁定方式。
三脚架终极挑选攻略――8大常见拍摄题材+轻松5步
三脚架终极挑选攻略――8大常见拍摄题材+轻松5步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三脚架品牌和型号,百里挑一真心不易。
我们通常会陷入无尽的纠结之中,抑或是毫无标准地盲目选择一个。
但若是我们在购买前,能够根据自己最常拍摄的题材系统思考一下,便会发现,挑选起来并非很困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期我们筛选出8种对三脚架要求较高的常见拍摄题材,我们不去推荐产品,而是通过简单5步思考,让你掌握挑选_三脚架的基本思路。
拍摄题材1溪水慢门架稳相机还要抵抗水流冲击滩涂、海滨抑或潺潺溪水之畔,利用慢门拍摄获得的水流效果无疑令人神往,而要获得完美的慢门水流效果,对脚架和云台的防潮能力与抗冲击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STEP1:环境在溪水中拍脚钉入泥低位拍摄STEP2:脚架所需性能脚钉类型:金属脚钉可以插入地面,更适合拍摄慢门溪水。
稳定性:自重大,更稳定,防止歪倒相机落水。
最低高度:最低高度越低越能应付刁钻的拍摄角度。
STEP3:选择产品便携类三脚架曼富图MT190CXPR04CN精嘉VE0235AB思锐W-2204专业类三脚架思锐R-5214X金钟NEO Carmgne64011曼富图MT055XPR03STEP4:对比关键性能◆脚钉类型最低高度曼富图MT190C×PR04CN拥有橡胶脚钉和金属脚钉两种配置,拆卸下橡胶脚钉后可更换金属脚钉,虽然更换的步骤相对复杂,但无论在小桥上俯拍溪流,还是遇到淤泥或是水中湿滑的鹅卵石时,均可应对。
精嘉VE0235AB自带一体式两用脚钉,可以在橡胶脚钉和金属脚钉之间切换,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也不用再另外携带金属脚钉配件,是不错的设计,但是在淤泥中使用后,螺纹及橡胶脚钉缝隙难以清理。
思WW-2204橡胶脚钉可以通过旋转拆下,荠且配备了一组标准可拆卸式金属脚钉,拍摄溪水是可以自行更换,能满足复杂湿滑地面的拍摄需求,而且使用后清理起来也更简单,但是金属脚钉配件体积很小,容易丢失。
思锐R-5214X三支脚管均处于最大张开角度时,整个脚架几乎贴地,最低工作高度可达90毫米且脚架没有中轴,因此实际机位的高度完全要看你选择使用什么样的云台,但在拍摄溪水时,脚架这么低还要注意相机防水。
三脚架的选购介绍
三脚架的选购介绍三脚架是摄影摄像器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稳定相机,提高拍摄质量。
在购买三脚架时,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稳定性、重量、可调性、承重能力、价格等。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稳定性。
摄影时常常面临各种摄影环境,有些地方地面不平坦,有些地方可能地震频发,这就要求我们购买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三脚架。
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脚架材料。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三脚架比塑料材料的三脚架更加稳定,但同时也更重。
其次是脚架构造。
三脚架的腿段数越多,越能提高稳定性。
还有就是防晃钩的设计。
一些高端的三脚架会设计有防晃钩,可以加大三脚架的稳定性。
其次是重量。
三脚架是摄影器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其重量。
如果经常需要携带三脚架外出拍摄,那么轻便的三脚架就成为了首选。
轻便的三脚架可以方便携带,但也可能牺牲一定的稳定性。
所以,选择三脚架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权衡。
第三是可调性。
可调性是指三脚架能够提供多大角度的调整。
一般来说,我们希望三脚架提供最大程度的调整范围,以满足不同拍摄角度的需求。
当然,我们不需要每个角度都能调整,但至少需要有一定的角度调整范围。
第四是承重能力。
承重能力是指三脚架能够承受的相机及其附属设备的重量。
在购买三脚架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相机及附属设备的重量来选择合适的三脚架。
如果相机及其附属设备的重量超过了三脚架的承重能力,就会导致三脚架无法稳定地支撑相机。
最后是价格。
三脚架的价格各不相同,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
在购买三脚架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选择。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的三脚架质量越好,稳定性也会更高。
但是,并不是说价格越高就一定适合自己。
对于一般摄影爱好者来说,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是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
在选购三脚架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三脚架的腿段是否容易伸缩,是否能够快速安装,腿部的防滑设计等等。
在总结一下,三脚架的选购需要综合考虑稳定性、重量、可调性、承重能力、价格等因素。
三脚架的选择
三脚架的选择一、为什么要使用三脚架当然,低速长时间曝光的情况谁都明白,就不罗嗦了。
一般通常的说法是:手持拍摄快门速度应该不低于焦距的倒数,也就是说50 毫米的镜头在1/60秒时应该能端住。
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极其复杂,涉及手持相机时单反机存在的"机振"和"手振"影响。
造成振动的因素包括各种相机的反光镜、镜箱和快门的结构,机器的重量,以及各人手持相机的姿势,肌肉的放松程度等等。
有些专家的结论是:实际上拍摄中,使用标头时,单反机一般(指中档机以上)在1/500秒(含)以上的快门时,振动对成像才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如果你坚持非要用更慢的速度手持拍摄会怎麽样呢?1/60秒-1/125秒与1/500秒之间的差别在一张10寸左右的片子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你放得再大,就能发现机器振动的痕迹,而相信那是你不想看到的——就是镜头成像锐度的降低。
下一个问题:是否有必要使用象捷信这样绝对坚固的三脚架:在1/4--1/30秒这几档快门下,是机振最难消除的区域,只有极少数的三脚架能完全消除这些振动。
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这个快门时间段拍的照片,相对你使用的镜头级别来说,都不够十分清晰。
这就是说,许多人的镜头,在没有用上足够坚固的三脚架之前,令人惋惜地损失了清晰度指标。
二、三脚架的重要性——风光摄影三脚架必不可少:原来大家似乎并不怎麽讨论三脚架的问题,我也就没有着意地强调其重要性。
其实买一个优质三脚架,并把它合理地使用好,对于摄影创作来说,绝对是事半而功倍的事情。
有不少人也承认三脚架的作用,但是在真正外出拍摄时,尤其是进入山景拍摄时,却将三脚架视作可有可无的负担。
甚至见过有的人宁肯多背上几只镜头,也懒得带上区区一只三脚架。
要知道,没有了三脚架,就会使你的器材效能大大地打了折扣:本来风光摄影为了追求景深,光圈往往需要开到f/11甚至更小,这样在光线稍差时,特别是对于风光摄影常用的中长焦镜头而言,没有了三脚架,简直就是被“取消了比赛资格”。
摄影三脚架一般买多大的承重为好?
摄影三脚架一般买多大的承重为好?
选三脚架主要要看你的相机和镜头的重量还有你的拍摄方向。
按常规是根据器材的重量的3-4倍来选择云台的承重。
如果你的相机加镜头的重量在1Kg以下,二百元以下的伟峰足矣;1Kg--2Kg 的可选百诺、竖立、思锐等品牌的脚架/云台套装中的中端产品;再重的话只有选择富图宝、金钟的高端产品,预算多的可直接考虑捷信的脚架,那质量不是一般的好。
一般需随身携带的三脚架的收缩高度最好控制在50cm左右,这样携带方便,使用高度是指脚架的最大工作高度、不升中轴高度和最低工作高度。
选三脚架是按不升中轴高度参考自己的身高来选择的,根据一般共识,三脚架不升中轴、不含云台的最大高度,应该是使用者的身高减35--40cm为宜。
三脚架的节数以四节左右的较好,这样第四节支撑管不会太细,相对稳定性较好。
还有云台的问题,也需根据自己的用途来选择。
球形云台,小巧、使用方便快捷,承重较低;三维云台承重大,调节较烦,但各方向都能提供很好的稳定性,能够做到精细调节;悬臂云台,价格昂贵,但操控性极佳,通常用于重型长镜头,是打鸟的利器。
一般也是配备二种云台,以应付不同的拍摄场合。
液压云台参数
液压云台参数
液压云台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它依靠内部的液压油提供阻尼,具有动态平衡的设计,无需借助外力就可以停留在任何一个位置。
液压云台具有更小的抖动,通常搭载在较重的脚架上。
以下是液压云台的主要参数:
1. 载重能力:液压云台三脚架的载重能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通常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使用需求来选择。
一般的液压云台三脚架的载重能力在10\~30kg不等。
2. 高度范围:液压云台三脚架的高度范围一般为100\~200cm,不同的型号会有所不同。
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高度适合需要拍摄的画面。
3. 工作温度:液压云台三脚架一般适用于室内和室外不超过40℃的环境下工作。
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能会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效果,需要注意调整。
4. 脚管参数:脚管参数包括脚管管径、脚管节数和脚管锁扣。
脚管管径越粗,脚架的承重力和稳定性就越强。
脚管节数一般分为3节、4节、5节,节数越多收纳之后的长度就越短,但稳定性会有所降低。
脚管锁扣的作用是把脚架的节与节间锁住,可以分为扳扣式和旋钮式两种锁扣,旋钮式的脚架要比扳扣式的更稳定一些。
5. 自由度:自由度(DOF, Degree Of Freedom)是指独立对物体
状态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的数量。
对于液压云台来说,它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云台的结构决定。
例如,一种设计为2-DOF液压云台,是为了将某一设备运动到空间某一固定位置,并适应移动机器人平台的需求。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液压云台的性能和使用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液压云台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数码相机的三脚架如何选择
数码相机的三脚架如何选择?有了三脚架,不管你使用多小的光圈,多慢的快门速度,都可以拍下清晰的照片,而不必担心长时间曝光时,相机振动所造成的影象模糊。
在影棚,可以放手使用最大最重的三脚架,以取得最稳固的支撑。
长途旅行和外拍时,则需要考虑轻巧方便携带。
但是可能在支撑长镜头时不够稳固。
此外超大超重的三脚架,也可能使用率不高,而大部分时间被束之高阁。
买三脚架时,应根据稳固牢靠与否,多比较几种品牌,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三节式侧脚的脚架,往往比四节式的脚架稳固;(2)用管状金属制成的脚架,会比用U形凹槽金属制成的更加稳固,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碳纤维等高硬度的材料也被应用到了三脚架重;(3)户外摄影时,侧脚末端有尖凸的三脚架,于松软的地面上有较好的抓地力;但尖凸必须是可以拆卸的,以便在室内或硬地上使用;(4)最好每只侧脚各有一个钮,来控制该侧脚撑开的角度,地面不平时,这会很有用;(5)侧脚锁可以防止侧脚松缩。
最容易使用的是扣锁,扣上夹紧即可。
用扭锁旋紧,也比较稳固;许多三脚架出售时已有云台,但不一定牢靠。
有两三个旋钮可以调整相机上下,左右拍摄角度的云台,是最普遍的形式。
不过这种云台可能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那就可以选球形的云台,只靠一个旋钮,就可以任意调整相机的拍摄角度,方便很多。
有些云台还附有一个调紧钮,以增加轴承的紧密度。
使用重的镜头拍摄时,预先调紧了这个旋转钮,就算无意间放松了主控制钮,重的镜头也只会缓慢下垂,而不致重重砸在脚架上。
许多款式的三脚架在机座上都有快速拆卸装置,方便相机或镜头的更换。
它由以块与相机(或长焦镜头)接合的平板,和脚架机座上的一个扣锁构成,比起要旋开又旋紧的传统机座,便捷了很多。
在拍摄运动比赛等动作类题材时,相机移动的方便也许比操作平台的稳固更加重要,这时,重量较轻,移动方便的单脚架,就是比较合适的支撑工具了,将单脚架靠在坚固的物体上,最为稳固。
为确保支撑的稳固,三脚架的侧脚,尤其是中央轴,不是十分必要的话,不宜延伸太长,风大时尤其应当注意。
如何选购合适的三脚架
如何选购合适的三脚架三脚架一般有木质的,钢制和铝制的,但现在最流行的就是碳纤维的,它更轻更坚固,价格也较高,很多人认为三脚架的角色在摄影中没那么重要,其实如果你随便用一个稳固性不好的三脚架比没有使用三脚架更糟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挑选三脚架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三脚架的选择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三脚架都为多节式的,最常见的有三节,节数越多,收起时的长度越短,单拉开的时候刚度越低,如果节数少的则相反,也有两节和四节的三脚架,但是很少见,也不在普通单反用户中常用。
挑选三脚架的时候除了首先确定材质,还要看节和节之间的固定方式,有螺栓式、螺口式、夹钳式还有套筒式,套筒式的联接不太紧固,每个支脚的高度不可以自由调节,锣口式的联接是最为坚固,但是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螺栓式的螺栓在侧面,而且松开的时候,上下支脚可以自由的滑动,使用比较方便。
市场上这种比较多,夹钳式的三脚架一掰就松开,上下的支脚可以自由滑动,一夹就紧,使用很方便和快捷,但是联接处不太坚固,时间长了可能夹紧了也会有些滑动的现象出现。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你选择的三脚架的刚度,挑选的时候要把你的相机连带着镜头一起的重量考虑进去,它们都要安放在你挑选的三脚架上,而且三个支脚都稳定且不会晃动。
三脚架的高度也很重要,好的三脚架是,顶座儿安上相机后,取景框和眼睛的高度一样,否则你总是弯着背,长时间拍照会不舒服。
接下来要考虑到三脚架的跨度,三个支脚要可以分别调节跨度,从而适应不同地形的需要,当其中一个支脚放到最大的跨度以后,还可以松开开关来调整。
有人问道三脚架的轻重问题,有的人喜欢轻的,觉得便于携带,有的人觉得重的三脚架才够稳定。
这两样好像很难中和,因为你的三脚架太轻的话,没有一定的重量,如果遇到刮风的大风天气,再加上相机和镜头的重量,很可能就倒掉。
不过现在三脚架有挂钩,可以把重物吊在三脚架顶座下,增加稳定性。
最后关于云台的问题,便宜的三脚架的云台都是固定在三脚架上的,好的三脚架和云台是分开的。
三脚架选择常识
三脚架在选购时应注意什么?文章标签“三脚架”“摄影三脚架”“便携三脚架”“三脚架云台”三脚架选购时应注意什么?相信专业的摄影爱好者具备挑选的能力,因为他们具备摄影器材的专业知识,但是像业余摄影爱好者在初次选购三脚架时又如何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呢,您对三脚架又了解多少呢?本章将会详细的帮你介绍三脚架选购的常识问题,让您在选购三脚架时也能像专业摄影爱好者一样具备独特的眼光!一支好的脚架,真的是可以用上二十年或以上,所以一次性投资一支优良的脚架是绝对值得考虑的。
信乐的三脚架可以做到质保十年,在国内三脚架中还是不错的。
.三脚架脚架其实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脚架和云台。
脚架就是稳定相机在地上的部分,云台的作用就是用来调校拍摄角度及连接相机。
这一点是大部分入门玩家不知道的。
因为大多数买相机送的脚架,多数是脚架和云台连在一起,是不能分开的,所以会忽略云台的重要性。
分开的好处是可以因应不同的拍摄需要而换上不同的云台,所以我建议用家分开选购脚架和云台。
首先介绍如何选购脚架。
市面上的脚架分为不同的牌子,型号等等,实在会令人花多眼乱。
大家不用担心,现在我教大家如何一步步拆解!第一选择脚架的材料脚架的制造材料多数分为木质、合金、和碳纤维。
木质最便宜,但是能承受的重量不多,而且并不坚硬,一般的情况下,使用很少。
合金脚架,价格适中,而且稳定、耐用,以及高负重,绝对适合入门用家作为第一支脚架,可惜他的缺点是它本身重量,如果你经常需要行山等,合金脚架的确有点吃力。
碳纤维脚架好处是轻便,在同样的负重量下,碳纤维脚架远远比合金脚轻便,重量可以比合金脚轻30-40%,价格稍高,遇到商家搞活动,一千多元就可以购买到碳纤维的三脚架,个人比较喜欢信乐sinno的碳纤维三脚架,做工很精细,架子很稳定,云台手感很好。
第二,负重负重即是脚架能承受的重量为多少。
通常负重是包括云台、相机、镜头、其他配件,如闪光灯的总重量。
总重量一定不可超过脚架的负重。
如何调整三脚架的平衡以支持重量较大的设备?
如何调整三脚架的平衡以支持重量较大的设备?三脚架是摄影中常见的工具,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拍摄基础,使摄影师拍摄出清晰、稳定的照片或视频。
然而,当我们需要使用较重的设备时,如长焦镜头、专业摄像机等,三脚架的平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么,如何调整三脚架的平衡以支持重量较大的设备呢?一、选择合适的三脚架选择合适的三脚架是平衡的基础。
首先要考虑的是三脚架的材质和承重能力。
常见的三脚架有铝合金、碳纤维等材质,碳纤维相对来说更轻更坚固,但价格较高;而铝合金则是比较平衡的选择。
同时,要注意三脚架的承重能力,选择能够承重大于设备重量的型号。
二、调整中心柱和腿管长度中心柱和腿管的长度也会影响三脚架的平衡。
首先,我们可以将中心柱完全收回,使摄影设备尽可能地靠近三脚架底部,增加稳定性。
其次,根据需要调整腿管的长度,使三脚架的高度适合拍摄的角度,并确保平稳。
三、使用重物增加稳定性当我们使用重量较大的设备时,可以在三脚架的中央部位添加一些重物,如石头袋、钢球等,以增加三脚架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和摇晃,提高拍摄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四、调整三脚架的支撑角度三脚架的支撑角度也是调整平衡的关键。
将三脚架的腿打开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调整支撑角度以适应设备的重量。
较大的角度可以提供更好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张开腿管,以免影响三脚架的可靠性。
五、使用液压云台液压云台是调整平衡的好帮手。
液压云台可以通过调节阻尼力来平衡三脚架和设备的重量,使其更加稳定。
同时,液压云台还能帮助摄影师进行平滑的拍摄运动,提高拍摄质量和体验。
总结起来,调整三脚架的平衡以支持重量较大的设备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选择合适的三脚架、调整中心柱和腿管长度、使用重物增加稳定性、调整三脚架的支撑角度和使用液压云台,都是有效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调整和操作,摄影爱好者可以克服重量带来的问题,拍摄出更加稳定、清晰的作品。
三脚架的选购
三脚架的选购三脚架的选购很多影友都问到三脚架的选择。
作为摄影爱好者,一副稳定的脚架是必备的,但如何去选购适合自己的脚架,许多影友就会糊涂了。
相当多的初学者在这方面走了弯路,相机、镜头研究得不少,就忽视了脚架。
到真正认识到脚架的重要性时,可能已经换了三个脚架了!资深影友都知道,其实脚架的重要性与其他器材是一样的,如果买了几万元的相机和镜头,却用了一个不稳的脚架,器材的威力肯定大打折扣!尽管现在有了防抖产品,但仍然是不能完全取代脚架的。
因此在预算器材时,一定要把脚架预算充足!脚架分专业用和非专业用。
通常200~300元的轻便型脚架是非专业用的,主要是适合小DC用于拍生活照、自拍等,这类用途的人是不会对脚架有什么考虑的,便宜就行,就不必多讲了。
玩摄影的爱好者应该使用专业脚架。
简单讲,三脚架的性能无非三个方面,一是稳、二是轻、三是高度,这三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对脚架的选择就有了方向。
首先是稳,稳定是主方向,稳定是大道理。
专业三脚架的稳定性体现在承载力指标上,正规厂家的三脚架,只要不超过其承载力,应该都是稳定可靠的。
三脚架的承载力,一般有2.5kg、4kg、6kg、8kg、10kg、12kg、15kg等。
要注意的是,标称承载力是指最大负荷,通常按指标的70%考虑比较稳妥。
135系列单反相机,如果考虑到有可能装100mm以上的镜头,应该配6-10kg的脚架。
120和大中幅相机通常用8kg以上脚架。
然后是轻便,即自重指标。
影室内使用的脚架可以不考虑重量,但户外用的就一定要考虑,尤其是经常外出拍摄和登山远足的,有时候即使多一两重量也是要命的。
据说在进出墨脱县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被不堪重负的影友扔掉的各种脚架,有时候甚至连捷信脚架也可以捡到!在同样规格时,碳素和火山石的脚架比较轻,但价格较高,一般比同规格的铝合金脚架高出1-2倍。
轻的脚架也有不利的时候,就是怕风吹,但这个可以在脚架下面挂上摄影包、石头等重物解决。
脚架下面挂摄影包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脚架虽然标称是碳素,但感觉还是比较重,这是由于为了降低成本,掺了玻璃纤维的缘故。
三脚架选购窍门
三脚架选购窍门很多会说三脚架就是个架子,哪有那么复杂。
不过我们要考虑到三脚架的设计实际上是一场正反兼顾的博弈,一方面用户希望三脚架尽可能的稳固,结实,坚不可摧,甚至希望垫块砖头就能当椅子做;另一方面用户又希望三脚架可以尽可能地轻便,小巧,可以只用1个手指头就提起来。
可是结实的架子又如何轻便呢?三脚架的选购技巧:材料轻便坚固权衡主要在此相信大家在购买三脚架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选择什么材料的三脚架,目前最为主流的三脚架材质有铝合金和碳纤维,其他还包括钢材、木材、火山石、合成材料塑料等等,当然归根到底材料会影响到2个属性,一个是携带重量,另一个是坚固程度。
目前对于三脚架材质这块有碳纤维一边倒的迹象,很多国产品牌也参与其中,依靠低价格碳纤维这张牌开拓市场。
实际上大家倒是没必要盲目追求碳纤维脚架,原因很是简单,脚架的稳固程度与重量直接相关,碳纤维天生具备着轻便便于携带的优势,但是轻便往往意味着不稳定,而且这种不稳定与三脚架品质什么的没有太大关系,毕竟相机本身的重量在那而且是不可能被改变的,脚架变轻直接意味着重心上移,不稳定也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考虑到铝合金和碳纤维脚架巨大的差价,所以说购买此类产品还是不需要过多考虑的。
当然如果你真的是不在乎金钱只想买个合适的东西,那么应该从携带频率方面入手,携带频率高就选择碳纤维产品,携带频率低选择铝合金产品。
当然如果同时注重携带性和稳固性就只能变相将摄影包等挂在脚架上起到稳固的作用了。
一句话选购标准:携带多选碳纤维,重稳少带铝合金。
·高度有轴无轴都得看看然后来讲讲高度,这也是很多准备购买三脚架的朋友心中的疑问,到底多么高的三脚架才适合我。
其实三脚架的高度是有一个固定的计算公式的,那这个公式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三脚架高度=身高-相机高度-云台高度-脑门高度+1cm。
最后还要说一点,那就是中轴。
中轴收到最短和放到最长的时候稳定性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如果对于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朋友建议参考无中轴高度购买,想要省钱的朋友则按照中轴拉到头的高度购买。
数码三脚架的选购技巧
数码三脚架的选购技巧数码三脚架怎么选购呢?有什么选购技巧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数码三脚架的选购技巧,希望你喜欢。
选购数码三脚架的技巧1、三脚架的材质目前三脚架的材质主要分三种:镁铝合多、钛合金、碳纤维。
镁铝合金比较笨重;钛合金比镁铝合金要轻便,碳纤维三脚架,非常轻便而且抗震动性也非常好。
2、三脚架的高度同一个系列的三脚架会有很多型号,这些型号之间的主要差别就是它们的高度了,对于喜欢风景摄影来说,最好选择最大高度大于1.5米的三脚架,但高度较高的三脚架重量也会稍重一些,在选购时应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
3、三脚架的负重对于轻便型的小数码或者入门级数码单反套机来说,几乎任何一款三脚架都能负载它们;但是对于大炮类摄影镜头来说,就需要对三脚架的负重能力有所考验了,通常,如果你有大炮摄影镜头,应选择最大负重在8公斤以上的三脚架。
4、合适的云台对于中高档三脚架来说,三脚架上并没有包含云台,因而需要给三脚架另外购买一个云台。
目前,云台主要分为三维云台和球形云台。
三维云台主要用于低档三脚架和视频摄像用三脚架;球形云台主要用于数码单反相机。
在选购球形云台时,应注意其锁紧能力,有些质量不好的球形云台无法锁紧,尤其是使用长焦镜头时会发生缓慢的位移现象,最终导致拍摄模糊不清。
需要数码三脚架的原因三脚架是提高摄影技巧的必备配件之一,能为你打开摄影世界的另一扇门,你能用三脚架拍摄出各种各样的精彩照片,可以长时间曝光拍车流,光绘,创意自拍等各类艺术创作,并且这类创作是平时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按理来说笔者觉得喜欢摄影的人都应该买一个三脚架,在帮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同时,也能让你充分理解摄影的魅力。
相机三脚架使用技巧1、先构图再放脚架设置好脚架所耗费的时间有时比构图还要多,所以先考察一下周围的环境,认真构图后再选择“落脚点”。
2、把其中一支脚架腿对向拍摄物体这一点是很多新入脚架的朋友容易忽略的地方。
一支脚架腿指向拍摄物体,意味着在机身背面你就可以有足够的空间站立,不仅方便取景、操作,不容易出现绊倒的情况,还能防止出现前倾翻倒的事故。
三脚架和云台的选购(收藏干货)
三脚架和云台的选购(收藏干货)三脚架和云台很多人在购买单反相机时常常认为三脚架是可有可无的配件,然而实际上很多成功的拍摄都离不开三脚架的帮助。
三脚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稳定相机,这无论对于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师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在慢门、合影、微距、使用长焦距镜头等题材中需要使用三脚架。
单独的三脚架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它需要和云台组合到一起才能作为架住、稳定相机的工具。
其中云台是用来控制单反相机全方位的角度,以方便摄影者从不同的角度拍摄。
三脚架和云台的品牌很多,常见的国产品牌有富图宝、百诺、思锐、伟峰等,国外品牌有法国的捷信、意大利的曼富图、日本的金钟等。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选购三脚架和云台时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承重能力一般来说三脚架都有个最大承重数值,指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其能承受器材重量的上限。
假如摄影者手上的器材总重5kg,那就要选购承重能力在5kg以上的三腳架,否则就会产生不稳定的情况,影响使用。
同时还要注意三腳架的承重能力包括了脚架承重以及云合承重两个部分,例如在一个三脚架组合中,脚架承重10kg,云合承重8kg,这个组合的承重能力就是8kg,脚架承重应该比云合承重略高,因为云合本身也是有一定重量的。
二是脚架高度三脚架的高度主要取决于脚管的长度、节数以及其他一些设计,一般有三个指标:最高高度、不升中轴高度以及最低高度。
最高高度就是三脚架所有脚管都展开并将中轴提限。
因为升中轴后多少都会对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三脚架时应根据不升中的高度和自己的身高来考虑三脚架高度。
根据一般规律,三脚架不升中轴也不含云的最大高度,应该是等于摄影者的身高减去35~40cm为宜,如137cm的三脚架不升中轴最大高度应该正好可以满足170~175cm身高的摄影者使用;三脚架最低高度一般是30~40cm,如果最低高度过高,在一些特别情况下,如微距拍摄、低角度拍摄时相机就不能贴近地面,拍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科普一篇文章让你分清楚三脚架云台种类
科普一篇文章让你分清楚三脚架云台种类三脚架作为摄影、摄像领域最重要的稳定系统,云台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市场上那么多云台种类,各有什么优缺点呢?今天我们影像新势力就来给大家进行一下科普,让大家对三脚架云台有个简单的了解。
球型云台球型云台是目前最常见的云台类型,主要特点是活动主体是一个球体,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旋杆来控制球体的活动与紧固。
由于球体的高度灵活性,所以球型云台在方便快捷使用方面是所有云台种类中最好的。
并且由于球型云台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在体积、制造成本和售价方面也是最低的。
正因为如此,几乎绝大多数三脚架品牌都有自家的球型云台销售,并且在球型云台基础上有着相当多的创新。
当然,球型云台也不是完美的云台结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由于是一个球体承托整个相机的重量,所以在承重性能方面是不如其他结构云台的。
如果使用一个比较大的球体来增加承重,那么重量和体积上的优势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2.虽然球型云台操作方便快捷,但是对于精细化的调节方面就乏善可陈了,对于一些需要高精度云台调整的题材,比如建筑摄影、室内空间、视频拍摄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3.如果球型云台的球体部分磨损或者进灰后,会大大影响使用体验,所以对于恶劣拍摄环境来说,只能购买可靠性能保证的高端球台才能有比较好的使用体验。
三维云台作为球型云台的老冤家,三维云台的功能特点与球型云台正好相反,也算是摄影云台中最常见的一个种类。
三维云台的原理就是XYZ 三个轴向可以单独调节,各个轴的阻尼分明,在调整精细度上面比球型云台要好很多。
而且由于结构也非常简单,所以在承重和可靠性方面要比球型云台更好。
所以目前绝大部分的重型技术相机(以ALPA为首)和中大画幅相机,三维云台是最佳选择。
既然在市场普及度方面三维云台比不过球型云台,自然是因为三维云台也有着相当多的毛病,三维云台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往的用户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
比如一般摄影爱好者,三维云台由于有着三根长长的调节手柄,便携性和快速易用方面不是球型云台的对手;比如建筑摄影师,基于三维云台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齿轮云台能够更精细化的进行控制;比如视频用户,液压云台才是最终归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脚架云台选择
关于云台的选购比三脚架要难写得多!因为云台涉及太多的类型和特点,所以在写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具体的品牌和具体的型号,这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和引发口水仗的可能。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云台的文字,给广大色友提供一个尽可能完整、清晰、系统的参考,希望能够给广大色友合理选择和正确实用云台,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建议。
但是种种原因,造成很久以来都是在心里打了一个腹稿,而未能真正写下去。
俺这人比较拖拉,不给自己一点儿压力,可能这篇文字永远都写不出来。
《三维,还是球形?这是一个问题!》
大部分色友刚准备买云台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是买球形云台还是买三维云台呢?从国内市场的历史来看,三维云台似乎是先入为主的,甚至有些老的影友把三维云台称为“云台”,而把球形云台划作云台以外。
长期以来,选择云台的焦点都会集中于是选择三维云台?还是选择球形云台?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三维和球形云台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不同的适用范围。
选择三维还是球形,这取决于你的摄影器材以及你的摄影习惯和要求。
因为这2种云台因其结构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特点,从而适应与不同的摄影器材和拍摄要求。
很多人会简单的概括为:三维精确稳定、球台方便快捷——不完全对,也不完全错!
从便携性来说,三维云台因为多了三根长长的调节手柄(极少数没有长手柄),所以在便携性上远不如球台方便;
再看稳定性,在主流市场里,最稳固的云台应该还是属于三维云台的。
你看那些用重型技术相机的,8*10及以上的,基本都在使用三维云台或者是二维云台;使用400/2.8或者600/4大炮拍体育或拍鸟的,偶尔有使用球台的,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在使用特殊的悬臂云台,这个暂时不再本文的探讨范围内。
以上比的是最稳固的云台。
但是对于大多数影友来说,远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承载要求,一般大家使用135系统,相机加上镜头的总重应该都在3KG以内,那么对于这个重量范围内的需求,三维和球台哪个更稳固呢?俺实物对比过市面上主流的多款三维和球形云台,在同等云台自重的前提下,如果单纯比较极限锁紧力的话,应该是球形云台占优。
简单来说,由于结构的原因,球形云台可以在较小的体积和自重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锁紧力。
所以大家广为传播的“三维云台更稳定”只适用于大型设备和特殊用途,对于135的主流市场来说,应该是球形云台更稳定。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在选购云台的时候,往往过分看中极限锁引力,把云台锁紧后用很大很大的力量去扳动云台,看它可以抵挡多大的外在力量。
这个现象很常见,而且更多的是出现在选购球形云台的时候,如果你对一只三维云台这样搞,店家一定会断然喝止的,因为这对云台的内部结构是有害的。
所以球形云台往往都接受过极限检验,而三维云台一般都能逃过此劫——这也可能是造成误会的原因之一。
一只云台要有足够的锁紧力,但是极限锁紧力并不等同于稳定性!(这个问题暂时不展开来谈了,稍后单独写篇谈谈。
)
接着看调整的精确度:一只能够精确定位的云台才是好云台。
什么叫“定位”,其实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能够准确的调整到你需要的那个位置,二是在锁定云台后依然准确的保持在那个位置。
主流市场里定最精确的云台都是齿轮传动的三维云台,常见的是曼富图的4系列(410、405、400),更奢侈的是阿卡的C-1(¥15000,俺做过专门介绍的)。
上诉都属于高价高档产品,下面主要还是谈谈一般的主流产品。
谈定位,其实可以分成水平面定位和俯仰+摇摆面定位两块来说。
三维和球形云台的水平面定位功能基本上是类似
的,都是通过一个水平面的圆盘来获得360度的旋转,然后通过圆周夹紧,或盘侧单点顶紧的方式锁定。
以前一些较简单的球形云台,没有单独的水平旋转底座,所以也误导了不少影友,形成了“球形云台不能水平旋转、不利于拍摄接片”的错误印象。
其实,目前的市场上,300多元以上的球形云台,基本上都有独立的水平旋转底座。
但是如果你要再垂直方向上接片,那么三维云台具有优势,你可以把摇摆方向调整到水平,然后指移动俯仰方向,而且还可以参照刻度,获得很好的接片效果。
再看俯仰+摇摆面的调整,这正是三维和球形在使用上的最大区别。
三维云台是各通过一个手柄,围绕交叉方向的两个节点来分别调整俯仰方向和摇摆方向,两个方向单独调整,彼此不受干扰。
而球形云台的调整方式是整个圆周的,球体可以在整个圆周范围内做360度的任意偏转,然后通过锁紧扭来锁定球体。
锁定时的偏移是三维云台和球形云台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可能是结构原因,也可能是加工精度问题,除了几款齿轮传动云台之外,其他所有云台都会有锁定偏移的想象,不过越高档的云台,这个偏移量一般会较小。
三维云台相对于球台,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定位可恢复。
很多三维云台的三个调节轴点,都画有刻度,如果三脚架位置没有移动,那么只要你记住前一次调整的三个刻度指示,那么你就可以轻松的恢复到前一个位置。
而这点对于球台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再来谈谈“点头”问题,大家经常谈到点头问题,就是在调整到位,完成构图之后,锁定云台,会发现取景器里的画面会有细微的下沉(偶尔也会有上抬)。
点头问题,再使用长焦或微距时,尤其明显。
造成点头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结构的缺陷,或者加工精度的不足,造成的云台本身的锁定偏移。
这个前面说了,对于三维云台和球形云台来说,都是存在的,并不见得三维的就比球形的问题小些。
还有一个大家会忽略的造成点头问题的因素,就是使用方法的问题。
首先要清楚,相机机身和镜头都不是铁坨坨,都会有空隙和变形,尤其是相机上的镜头接口处,以及镜头本身,都会有空余量和变形,还有就是快装板与机身或镜头底座的接合,也是有空余量的。
如果在你锁定球台的过程前后,施加到机身和镜头上的力量发生了变化,那么都可能出现点头现象。
三维云台是通过三根手柄来调节,所以一般手不会直接施力到机身和镜头上,也就不会造成机身和镜头的变形和空隙变化,在锁定时,一般只会发生云台自身原因的锁定偏移。
而球形云台就不同了,一般使用时,如果快装板是安装与机身底部,那么左手是托着镜头的,右手是握住机身并且向下用力,这样在镜头接口处就受到一上一下两个力,当你调整到位时,必然有一只手会离开镜头或机身,这样受力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如果是诸如XGP、XB之类的带脚架座的镜头,快装板是安装于脚架座上,也是会有一个向上和向下的力施加到机器上。
如果大家没有注意到锁定前后,机身和镜头上的施力情况发生了变化,就会看到更大的锁定偏移,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偏移量并不是云台原因造成的。
要消减非云台自身原因的锁定偏移,就是要尽量减少锁定前后,机身和镜头上的受力变化。
还有就是快装板,一些快装板表面覆有橡胶垫或者软木垫,其实这对于稳定性都是有害的。
我们观察最顶级的云台上的快装板,都是光秃秃的金属表面,这样才能与机身底部接合到最紧,没有空隙。
只要有空隙和弹性的存在,都会对稳定性造成破坏。
再谈谈维护性,三维云台的结构一般都外露而且简单,如果受到水、沙尘的影响,比较容易清洁。
球形云台一般是一个密闭的结构,如果有水或沙尘进入里面,用户比较难以自行清洁,而且会对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当然也有一些机构比较简单的球形云台,用户可以自行拆解清洁。
但是往往结构越复杂的球台,才能提供更好的手感和锁紧力,所以在使用一些机构精密的球形云台时,要注意防水防沙。
三维云台和球形云台的各自适用性如何呢?俺的观点是,对于一般的135系统,建议使用球形云台。
尤其是对于XGP、XB这样的中长焦大光圈镜头,很多的拍摄情况并不需要锁定云台,只是需要提供一个阻尼适中的支撑,然后在移动中完成拍摄。
对于微距或者静物拍摄,如果要求较高,建议使用曼富图410、405等齿轮传动的三维云台;如果是328、428、640等大炮,建议使用大型精密球台,或摄像云台,最好使用专业悬臂云台;对于120系统和轻型4*5系统,选择三维或者球台都可以;对于重型4*5和8*10以上的大型技术类相机,建议使用大型三维云台,最好是仙娜、林好夫和RIES的专用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