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催化的手性合成
14_手性药物的合成工艺及结构确证

14_手性药物的合成工艺及结构确证手性药物是指具有手性结构的药物,即分子中的官能团围绕一个手性中心呈现不对称的立体构型。
由于手性药物的立体构型对其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有重要影响,因此合成工艺和结构确证对于手性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至关重要。
手性药物的合成工艺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种方法来实现。
化学合成是利用有机合成化学方法,通过合成反应将手性药物从简单的原料合成而来。
生物合成则是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酶或酶类系统,通过生物催化合成手性药物。
化学合成手性药物的方法可以分为对映体选择合成和对映体分离两个步骤。
对映体选择合成是指通过合成方法和条件选择性地合成出其中一对映体。
通常采用手性诱导合成催化剂、手性配体或手性活化剂来实现对映体选择合成。
对映体分离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混合物中的对映体分离出来。
常见的对映体分离方法包括晶体分离法、对映体选择性液体相分配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生物合成手性药物的方法主要利用生物体内的特定酶催化进行。
生物体内许多酶能够选择性地催化对映体合成,从而合成手性药物。
例如,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将非手性底物在酶的作用下选择性地转化为手性产物,实现手性药物的生物合成。
手性药物的结构确证是指通过物质分析技术来确定手性药物分子的立体构型。
常见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NMR)方法、红外光谱(IR)方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手性药物的空间构型,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其药效和毒性。
总之,手性药物的合成工艺和结构确证对于药物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工艺的研究能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来合成手性药物,而结构确证的研究则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手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指导和依据。
不断发展和完善手性药物的合成工艺和结构确证方法,将有助于优化手性药物的合成过程和提高其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有机化学的手性合成方法研究

有机化学的手性合成方法研究手性合成是有机化学中令人着迷的领域之一。
手性化合物是指具有非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其与镜像异构体非重合且不可重叠。
由于手性化合物在生物学、医药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高效可行的手性合成方法。
本文将就目前常用的手性合成方法进行介绍。
一、非手性催化剂手性诱导合成法非手性催化剂手性诱导合成法是通过添加手性诱导剂来使反应过程中形成手性产物。
手性诱导剂可以是手性分子或手性配体,通过与反应物形成稳定的间接或直接化学键,使手性诱导剂的手性信息转移到合成物中。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大量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例如,通过采用金属催化剂和手性配体的催化剂手性诱导合成法,可以高选择性地合成手性化合物。
二、手性催化剂直接合成法手性催化剂直接合成法是指手性催化剂直接参与反应并介导反应进行。
手性催化剂可为有机分子、金属配合物或生物分子等,其结构对合成产物的手性选择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种方法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等优点。
例如,通过采用手性膦化合物、手性有机胺、手性酸碱等作为手性催化剂,可以高效合成手性化合物。
三、手性晶体催化合成法手性晶体催化合成法是利用具有手性结构的晶体催化剂来促进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手性晶体催化剂具有非常特殊的手性识别性能,可以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引导产物形成特定的手性结构。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手性酮、手性醇等手性分子的合成。
例如,利用手性有机盐晶体或金属有机配合物晶体作为催化剂,可以实现多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四、手性固定相合成法手性固定相合成法是通过在固体表面修饰手性吸附剂,使反应物在固定相上发生手性选择性的反应。
手性固定相合成法具有高效、无需手性诱导剂和催化剂等优点。
例如,通过在固体表面修饰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或手性多孔材料,可以实现手性分子的高选择性合成。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的手性合成涉及多种方法,包括非手性催化剂手性诱导合成法、手性催化剂直接合成法、手性晶体催化合成法和手性固定相合成法等。
手性合成的原理与应用

手性合成的原理与应用1. 什么是手性合成手性合成是指合成手性分子的过程,其中手性分子是由不对称原子或官能团构成的分子。
手性分子具有非对称的立体结构,其镜像分子无法通过旋转或平移使其与原分子完全重合。
手性分子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药物研究和催化反应。
2. 手性分子的分类手性分子可以分为两类:手性骨架和手性中心。
2.1 手性骨架手性骨架是指由不对称原子或官能团组成的分子的骨架。
手性骨架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围绕着,通过手性中心上的不对称原子或官能团来决定分子的手性。
2.2 手性中心手性中心是指分子中存在的一个碳原子,它四个键上的基团都不相同。
由于手性中心的不对称性质,使得该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基团形成的立体异构体无法通过旋转或平移与原分子完全重合。
3. 手性合成的原理手性合成的原理基于对手性骨架或手性中心的选择性反应。
3.1 手性合成方法3.1.1 对映选择还原对映选择还原是一种通过选择性还原反应来制备手性分子的方法。
在对映选择还原中,通过使用手性还原剂使产物在还原过程中选择性地形成一种手性。
3.1.2 外消旋代替外消旋代替是一种将光学活性的控制点从一种对映异构体转移到另一种对映异构体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手性的反应物分别产生两种对映异构体,然后通过选择性转化来形成所需的手性产物。
3.1.3 手性诱导合成手性诱导合成是一种利用手性诱导剂促进手性反应的方法。
手性诱导剂的存在能够引导反应产生特定手性的产物,通过靠近和作用于分子的手性环境来实现手性选择。
3.2 手性合成的挑战手性合成面临着几个挑战,包括选择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3.2.1 选择性手性合成需要高度选择性的反应来产生纯度高的手性产物。
选择性是指反应在多个可能的反应路径中选择其中之一的能力。
3.2.2 效率手性合成需要高效的反应条件和方法,以确保高产率的手性产物。
效率是指反应在给定条件下产生目标产物的速度和产率。
3.2.3 环境友好性手性合成需要在环境友好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催化手性合成

用于手性合成药物的生物催化剂的发现与利用—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和发展的综述郁惠蕾许建和等摘要:活性药物成分中手性问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药理学家,化学家,化学工程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有这样的认识。
事实上,世界范围的单一对映体药物已超过1500亿美元。
在这些单一对映体中生物催化合成的贡献仍在不断增加(已上升到15-20%)这篇文章将集中讲述制药工业中的生物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
不同的酶,例如氧化还原酶,环氧化物水解酶,腈水解酶,和羟基腈裂解酶,它们是从不同来源的物种包括微生物和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酶。
利用这些酶进行的单一对映体和不对称合成会在这里简洁的讨论。
关键词:生物催化,生物催化剂的筛选,中国,手性合成,筛选方法目录:引言生物催化剂来源:来自菌株保藏机构或公司的商业酶目标生物催化剂自然界的筛选植物材料中生物催化剂的筛选宏基因组中生物催化剂的筛选快速筛选的方法:传统和新型筛选检测型筛选立体选择性筛选手性合成中生物催化举例氧化还原酶脱氢酶氧化酶水解酶脂肪酶酯酶环氧化物水解酶腈水解酶裂解酶羟裂合酶醛缩酶其他裂解酶异构酶展望参考文献1.0引言自从认识到手性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新手性药物试剂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的增长。
在2000年的时候,35%的药物中间体是手性的,这个数字有望在2010年的时候达到70%。
含有手性中心的化合物通常以单一异构体的形式合成。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监局法规要求有非治疗型的异构体必须是非致畸的证据。
更重要的是日益增长的规模和这些分子复杂性频繁导致了多个手性中心。
然而对用于商业目标的催化剂98%的单一对映体ee值是最低可以接受的水平。
化学家们已经研究了几百年的有机化学,但是微生物做这项工作了至少几百万年。
来自于微生物和其他来源的酶在化疗、区域选择性、和对映体的选择性方面在温和的pH、温度以及压力下有多种不同的反应范围。
奥地利生物催化应用研究中心的教授Kurt Faber曾说过当涉及到需要98%甚至更高的选择性时,你最好选择生物催化过程,因为要超过95%其他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

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手性药物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非常复杂的生物活性,常常是一种手性异构体,其中一种具有治疗作用,而相反手性异构体则可能具有毒性。
因此手性药物的制备和纯化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而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酶是一种天然的催化剂,它具有高效、专一性、选择性、可控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化学、工业化学、药物化学领域,尤其是在手性药物合成中,酶催化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的基础是手性催化反应,即利用手性催化剂(如酶)来催化手性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手性催化反应中,不同手性异构体间的反应速率和结构是有区别的,可以实现对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的中心在于利用手性酶对手性底物进行催化反应,使其产生高对映选择性的产物。
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的过程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步骤:手性底物酶催化反应和后处理。
手性底物酶催化反应是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酶催化剂发挥其专一性和高效性的作用,选择性地催化目标底物产生高对映选择性的产物。
目前常用的酶催化剂主要有酯酶、脱氢酶、转移酶、氨化酶、羟化酶等。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性药物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有时还需要对酶进行改造和工程。
后处理是将反应产物中残留的杂质从目标产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涉及产物分离、纯化和析出等步骤。
通常使用液-液分离、毒性除去、分子筛分离等方法来分离产物中的杂质,然后通过萃取、结晶、蒸馏等方法来纯化产物,最终通过浓缩和干燥等方法在产物中析出目标化合物。
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口服降糖药物甲磺酸二甲双胍就是通过酶催化合成而成,而亚洲唯一的口服抗癌药物伊立替康也是通过酶催化合成而成。
酶催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氨基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医疗诊断试剂等领域。
不过,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点。
例如,大多数酶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而失去活性;酶催化反应有时处于平衡状态,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析出;还有一些合成路线非常复杂,需要进行多步反应,在每一步反应中对催化剂和反应条件进行反复优化。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的进展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的进展1.生物催化的特点生物催化是指利用酶或生物有机体(整个细胞、细胞器、组织等)作为催化剂的化学转化过程,也称为生物转化。
生物催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通过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技术生产手性药物得到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光学活性、纯度和较高的收率,其中一些可以达到100%[1]。
微生物是生物催化中常见的有机催化剂。
其实质是利用微生物细胞中的酶催化非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通过分离纯化转化液可获得所需的产物[2]。
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酶含量丰富,因此微生物可以用于多种生物转化反应。
微生物生物转化反应具有高选择性,特别是高立体选择性的特点,能成功地完成常规化学方法难以实现的反应;反应条件温和,特别适合于制备不稳定化合物。
微生物生物转化可以使用游离细胞或固定化细胞作为催化剂。
到目前为止,微生物生物转化已经实现了一些有机酸、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和类固醇的工业化生产[3]。
生物催化技术可以大大增加衍生物的多样性,有效地修饰复杂产物的结构,从简单分子中构建新的化合物库。
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新的生理活性物质。
使用生物催化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点是:① 广泛的可能反应;② 能够进行方向区域选择和立体选择;③无需基团保护和脱保护,一步反应即可完成;④ 在温和均匀的条件下,一步反应的自动化和再现性很容易实现;⑤ 温和的反应条件保证了复杂多变的分子结构的稳定性;⑥ 高催化活性可以减少催化剂的用量;⑦ 酶的固定化可以使催化剂重复循环使用;⑧ 生物催化剂可以在环境中完全降解。
生物催化过程通常无污染或污染较小,能耗相对较低。
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4]。
2.手性化合物的理解和发展手性是自然界物质的基本属性,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分子都是不对称分子,生命中普遍存在的糖为d型、氨基酸为l型、dna的螺旋构象和蛋白质都是右旋,并且生命体内许多内源性化合物,包括与药物发生药动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的天然大分子都具有手性。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反应研究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反应研究手性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高效地合成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具有不对称的空间构型,能够在生物、医药、农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手性催化反应是指使用手性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手性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特殊催化剂,它们具有手性结构,能选择性地催化反应中的手性底物,产生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手性识别和手性传递。
手性识别是指催化剂与手性底物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手性识别,催化剂能选择性地催化手性底物。
手性传递是指手性催化剂能够将其自身手性转移到底物上,使底物生成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二、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1.金属催化手性反应金属催化手性反应是手性催化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例如,钯催化的手性Suzuki偶联反应可以实现对手性芳基化合物的合成。
此外,还有钯催化的手性氢化反应、手性羟基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在制备手性药物、天然产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有机小分子催化手性反应有机小分子催化手性反应是近年来催化反应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手性结构的有机小分子,可以实现对手性底物的高效催化。
例如,手性硅化合物、手性有机碱等都可以作为手性催化剂应用于手性催化反应中。
有机小分子催化手性反应不仅具有催化活性高、手性产率高的优点,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易于合成和回收利用等优点。
三、手性催化反应的应用前景手性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高效地合成手性药物分子,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此外,手性催化反应对于研究手性识别、手性传递的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和机制,可以发现更多的手性催化剂和反应体系,丰富手性催化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催化剂种类,进一步拓展手性催化反应的应用领域。
手性诱导反应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途径

手性诱导反应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途径手性药物是由手性分子构成的,它们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和选择性。
由于手性分子的性质与其立体异构体有着重要的区别,合成手性分子成为了药物合成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而手性诱导反应则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选择性引入手性诱导剂,可以实现对手性药物的高度不对称合成。
本文将阐述手性诱导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应用情况。
一、手性诱导反应的基本原理手性诱导反应是一种通过引入具有手性信息的试剂或催化剂来实现不对称合成的方法。
在手性诱导反应中,手性诱导剂通过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使得反应具有高度不对称性。
手性诱导剂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引入,例如手性配体、手性催化剂等。
这些手性诱导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形成特定的立体异构体,从而实现对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
二、手性诱导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手性诱导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具有广泛应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典型的手性诱导反应。
1. 锁合反应锁合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手性诱导反应,通过使用手性诱导剂和底物发生键环形成反应,实现对手性药物的合成。
锁合反应可以利用手性诱导剂的特性,选择性地控制反应的立体构型,从而合成特定的手性药物。
2. 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诱导反应。
在亲核加成反应中,亲核试剂与底物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手性产物。
通过选择性引入手性诱导剂,可以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得到所需的手性产物。
3. 金属催化反应金属催化反应是手性诱导反应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在金属催化反应中,手性催化剂与底物形成配位共价键,并催化底物的转化。
通过合理设计手性催化剂的结构,可以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实现对手性药物的合成。
4. 生物催化反应生物催化反应是指利用酶或微生物催化底物的转化反应。
酶或微生物具有极高的手性选择性,通过选择性引入手性底物,可以实现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
生物催化反应在实际的药物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手性诱导反应的优势和挑战手性诱导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手性化合物苊醌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一、绪论(一)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产生与发展手征性是一切生命的基础。
因此人体及动植物对药物等有精确的手性识别作用。
旋光性化合物通常只有一种对映体具有特定的生理活性,其它异构体则无此活性,甚至有毒副作用。
60年代欧洲和日本一些孕妇因服用镇静剂外消旋沙利度胺而造成数千计的胎儿畸形,成为医药史上一个悲剧[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单一旋光物质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
在这种需求下,生物催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
生物催化的手性合成是指利用纯酶或生物有机体催化无手性、潜手性化合物转变成为手性产物的过程。
生物催化中常用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其本质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催化非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可使生物催化反应在固定床内连续进行生物转化,这将使生物催化法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
因为生物催化的手性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和pH值)温和、环境友好、效率高和高选择性的特点,使它成为当今手性合成方法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
人类利用细胞内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实现生物转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我国劳动人民在距今约8000年至4500年间,已发明了制曲酿酒工艺,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能制酱和醋。
在酿酒工艺中,利用霉菌淀粉酶对谷物淀粉进行糖化,然后利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真正对酶的认识和应用还要归功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酶这一术语在1867年由库内创造用以表述催化活性。
1894年,菲舍尔提出了“锁钥学说”用来解释酶作用的立体专一性。
1897年布赫奈纳等发现酵母的无细胞提取物也具有发酵作用,可以使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2]。
这些工作为近代酶学奠定了基础。
1858年,巴斯得研究发现外消旋酒石酸铵在微生物酵母或灰绿青霉生物转化下,天然右旋光性(+)-酒石酸铵盐会逐渐被分解代谢,而非天然的(-)-酒石酸铵盐被积累而纯化,该过程被称为不对称分解作用,而巴斯得也成为手性化合物研究的先驱。
1906年,瓦尔堡采用肝脏提取物水解消旋体亮氨酸丙酯制备L-亮氨酸。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合成方法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合成方法手性合成方法,广义上指通过特定手性试剂或手性催化剂,将无手性化合物转化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在有机合成中,手性合成方法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手性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不对称催化等。
1.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方法是最常见的手性合成方法之一。
在化学合成中,通过反应条件的选择以及手性试剂的引入,可以将无手性物质转化为手性物质。
其中,手性催化剂的应用更加普遍。
手性催化剂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选择性和立体构型,促使反应只进行一种手性。
常见的手性催化剂包括金属有机络合物和手性有机分子。
2. 生物合成生物合成是利用生物微生物、细胞或酶催化反应进行手性合成的方法。
生物合成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并且可以得到高立体选择性的产物。
在生物合成中,酶催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手性合成方法。
酶催化反应能够以高立体选择性、高效率地促进反应进行,得到手性产物。
3. 不对称催化不对称催化是一种常用的手性合成方法,通过引入手性催化剂,可以实现对无手性反应物的手性选择。
不对称催化方法化学反应的效率高、产物的立体选择性好。
不对称催化方法在医药、农药和化学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不对称催化方法包括手性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手性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非共价作用等。
手性合成方法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分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性合成方法,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手性化合物。
随着对手性产物应用需求的增加,对手性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发展也在不断进行。
相信在未来,手性合成方法将在有机合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结:本文介绍了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不对称催化。
手性合成方法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适的手性合成方法,可以高效地合成手性化合物。
随着对手性产物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手性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相信手性合成方法将在有机合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研究及展望

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研究及展望生物催化手性合成是一个由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应用微生物或酶催化制备光学活性的化合物证明是非常用的工具。
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得到纯度高、量大的产物,而且可以获得很多常规方法难于合成的包括手性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在内的手性化合物,从而克服化学合成中的困难和弥补化学合成的不足。
1.生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研究: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生物催化剂和反应介质两方面。
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物催化剂工程运用发酵技术可一直被大量生物催化剂,利用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可以对现有的生物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修饰改造,已获得所需要的活性和选择性来满足手性合成的要求。
自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创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同年,桑格建立了体外DNA重组技术,这标志着生物工程的诞生。
随着精细化工行业的诞生,为了克服天然生物催化剂的固有缺点,人们急需发现或创造新一代的生物催化剂。
许多研究者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和改进酶的生产水平,运用蛋白质工程来改变酶的结构,改善酶的催化性质,如酶的化学修饰、定点突变、直接分子进化、抗体酶等,以使酶能更好地适应手性化合物合成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生物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的基因工程改造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更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成为新型生物催化剂分子设计的有效手段。
在不需要了解酶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的情况下,就可以采取随即图便捷和高通量的筛选策略来提高酶催化的立体选择性。
高通量筛选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筛选技术,具有微量、快速、灵敏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可以检测大量的微生物。
高通量筛选就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对大量的被筛选样品的催化活性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出具有高催化活性酶的过程。
此外,加上定点突变技术、融合蛋白技术、定向进化技术、DNA改组技术、合理组合技术、宏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和研究新型生物催化剂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平台。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应用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应用手性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们具有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药物合成、材料制备和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
一、手性催化剂的概述手性催化剂是对手性底物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在有机合成中,手性催化剂通过催化底物的不对称反应,使得只生成特定手性的产物。
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配体设计和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解。
二、手性催化剂的配体设计配体是手性催化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合理的配体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目前,常见的手性配体设计策略包括手性诱导、手性分子诱导和手性羟基诱导等。
手性诱导是通过引入手性碳源或手性氮源来实现催化剂的手性控制。
例如,采用手性二醇为配体,可以形成手性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实现对手性底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
手性分子诱导是利用手性分子与底物形成手性反应中间体,从而实现对底物的手性控制。
例如,利用手性腙(chiral oxime)作为配体,可以实现对醛或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
手性羟基诱导是通过引入手性羟基来控制催化剂的手性,使其对底物进行立体选择。
常见的手性羟基诱导催化剂包括双羟基脂肪酸盐、羟基含氮杂环等。
三、手性催化剂的应用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手性催化反应及其应用。
1. 羟基化反应手性催化剂在羟基化反应中起到选择性诱导的作用。
通过催化剂对底物的立体选择,可以实现对手性羟基的高选择性合成。
例如,采用胆碱作为催化剂,可以实现对α-氨基酸的醛的α位羟基化反应。
2. 不对称加成反应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通过铜催化,底物的亲核试剂可以与底物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生成手性产物。
这种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应用广泛。
3. 不对称氢化反应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起到立体选择的作用。
例如,采用手性磷脂配体和铑催化剂,可以实现不对称氢化反应,生成手性醇。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配体的合成与应用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配体的合成与应用手性配体在有机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用于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从而实现高效的不对称合成。
本文将探讨手性配体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一、手性配体的合成方法1.1 拆分法拆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性配体合成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手性分子进行拆分,得到手性配体。
例如,通过对手性醇进行拆分,可以得到手性配体。
拆分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1.2 对映体选择性合成法对映体选择性合成法是一种通过对映选择性合成手性配体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对映选择性合成反应,得到手性配体。
例如,通过不对称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可以得到手性配体。
对映体选择性合成法的优点是合成效率高,对映选择性好。
二、手性配体的应用2.1 不对称合成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成手性配体,可以实现对映选择性的反应,从而得到手性化合物。
例如,通过使用手性配体的催化剂,可以实现不对称氢化反应,合成手性醇。
不对称合成可以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手性化合物,对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2.2 金属有机化学手性配体在金属有机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发挥催化剂的作用。
例如,手性配体可以与过渡金属形成手性催化剂,用于不对称合成。
此外,手性配体还可以用于金属催化的羰基化反应、烯烃环化反应等。
2.3 药物合成手性配体在药物合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分子通常具有手性,手性配体可以用于合成手性药物。
例如,通过手性配体催化的反应,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手性药物。
手性药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效果,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4 生物化学手性配体在生物化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手性配体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手性化合物,从而研究其生物学功能。
此外,手性配体还可以用于合成手性生物活性分子,用于生物学研究和药物研发。
总结手性配体在有机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合成手性配体,可以实现高效的不对称合成,得到具有特定手性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合成方法研究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合成方法研究在有机化学领域中,手性合成方法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手性分子是指镜像对称,但无法相互重叠的分子。
手性化合物在医药、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发展手性合成方法对于有机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手性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1. 不对称合成法不对称合成法是最常用的手性合成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利用手性诱导剂,即手性催化剂或手性试剂,使得合成产物具有手性。
手性诱导剂可以选择手性配体或酶,通过配位或催化反应,实现手性的转化和扩增。
例如,罗朗斯长年研究的金属有机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就是成功的示范。
2. 动态合成法动态手性合成法是利用手性物质或外源手性试剂在反应过程中进行动态转变的合成方法。
通常,手性反应物以非手性方式进入反应体系,然后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反应,使得一部分产物变成手性。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手性记忆特性的反应体系来实现。
例如,一些手性催化剂在反应中发生动态转变,从而产生手性产物。
3. 不对称诱导手性合成法不对称诱导手性合成法是利用具有手性势能面的反应体系来实现手性合成。
手性诱导剂在反应中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反应物在特定的路径上反应,从而形成手性产物。
这种方法常见的应用是通过溶剂分子的手性诱导来控制合成产物的手性。
此外,手性模板效应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手性诱导手性合成方法。
4. 代谢酶催化合成法代谢酶催化合成法是利用生物酶作为催化剂来实现手性合成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手性药物和天然产物。
酶催化合成具有反应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同时,通过对酶的改造和重组,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性合成的效率和产物的手性纯度。
总结起来,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合成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对称合成法、动态合成法、不对称诱导手性合成法以及代谢酶催化合成法等方面。
这些方法在手性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和材料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将促进手性合成方法的进一步突破,为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立体化学中的手性合成方法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立体化学中的手性合成方法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立体化学中的手性合成方法在有机化学中,手性合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手性分子是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由于其立体异构体之间在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方面的差异,手性合成成为了现代有机合成的关键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立体化学中的手性合成方法。
一、外消旋剂法外消旋剂法是一种通过添加外消旋剂来进行手性合成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外消旋剂与反应物发生反应,形成二级中心的消旋产物,然后通过对消旋产物进行选择性还原或者氧化等操作,制备出手性化合物。
例如,我们常用的外消旋剂-氨莎(dl-苯丙酮),可以通过与胺反应、还原、选择性氧化等步骤实现手性合成。
二、手性诱导法手性诱导法是利用手性诱导剂在反应中引入手性,使得反应生成手性产物的方法。
常用的手性诱导剂包括手性草酸、手性配体等。
手性诱导剂与反应物之间通过配位或者其他相互作用形成手性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在反应中发挥作用,使得所得产物也具有手性。
例如,采用手性草酸作为手性诱导剂,可以通过与酮类或醛类反应,形成具有手性的醇类产物。
三、手性催化剂法手性催化剂法是利用手性催化剂在反应中引入手性,实现手性合成的方法。
手性催化剂主要包括手性草酸酯、手性金属配合物等。
催化剂与反应物形成手性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促使反应进行,并最后生成手性产物。
例如,采用手性铯盐催化剂进行不对称酮的还原,可以得到具有手性的醇产物。
四、手性模板法手性模板法是将手性化合物作为模板,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从而合成具有手性的产物的方法。
手性模板在反应中起到模板作用,能够选择性地促使特定的反应发生,从而得到手性产物。
例如,通过选择性地使用具有手性模板的化合物,可以实现补体选择性环化反应,得到手性环化产物。
总结:手性合成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外消旋剂法、手性诱导法、手性催化剂法和手性模板法等多种手性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的手性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诱导合成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诱导合成反应是近年来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它在制备手性分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手性分子是指分子中存在不对称的中心,包括手性药物、生物活性分子等。
手性诱导合成反应是根据手性诱导剂的作用机理来实现特定手性的合成。
本文将介绍手性诱导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现状。
一、手性诱导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手性诱导剂是指具有手性的分子,在催化剂或者反应中起到诱导手性选择性的作用。
手性选择性是指在反应中优先形成特定手性的产物。
手性诱导剂能够通过非共价作用(如氢键、范德华力等)或者共价作用(如配位作用、亲核作用等)引导反应分子中的极性或非极性部分向特定方向进行反应,从而选择性地生成特定手性的产物。
二、手性诱导合成反应的分类手性诱导合成反应可分为两类:1.外消旋手性诱导(ES);2.内消旋手性诱导(IS)。
1.ES反应外消旋手性诱导(ES)是指手性诱导剂与反应物之间的氢键作用、范德华力作用等非共价作用引导反应物的部分绝对立体构型经过不对称变化,形成单一、特定手性的产物。
ES反应中最常见的有机小分子手性诱导剂是卡门氨(Camphor imine),其结构如下:在这个分子结构中,氮原子上带有孤对电子,它与反应中的试剂发生氢键作用,通过卡门环的限制效应,使得产生了限制性同构体,最终合成出一个具有单一手性的产物。
ES反应中产物选择性高,合成容易,但是对于反应物的立体结构要求十分严格,此类反应中的手性诱导剂分子较大,分子间作用较弱,因此手性选择性一般较低。
2.IS反应内消旋手性诱导(IS)是指手性诱导剂通过共价配位能力,以及手性诱导剂自身的手性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共价键形成、亲核作用等),以一定的手性优势引导反应物形成相应手性的产物。
IS反应常常利用手性诱导剂中的手性基团(如手性催化剂思蒂盐、手性路易斯酸等)实现,这些手性基团中包含具有手性的原子、基团或者环状结构,通过共价作用和非共价作用与反应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导反应分子选择性发生手性诱导反应,产物的手性选择性一般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gP 0.31 0.49 -0.23 -1.14 0.80 1.45
介电常数 — 7.6 20.6 2.2 17.0 5.8
选择率(E) 89 69 142 178 212 518
溶剂与酶活性的兼容性
lgP 与水混溶性
对酶活性的影响
-2.5-0
完全混溶 用于亲脂底物,有机溶剂含量为 20-50%时,对酶活性影响较小
N
而得到SQ31765。
• 化学产率为:97%;
H3C
N HCl CH3
• 光学产率为:> 99.9% d.e.
OMe
OH O SQ31765
OMe
OMe
OMe
CF3
CF3
CF3
O N HO
1
OH
N
N
HO
H
2
橙红色诺卡菌
OMe
O
O3
CF3
N
H3C
N HCl CH3
OH O
5 SQ31765
OMe CF3
O-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L-肉毒碱
• 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L-肉毒碱 已经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可以添加于奶粉、 运动饮料、老年营养保健食品、减肥健美 食品等中。
H CH3
N N
O CH3
Talampanel
O O
O O
3
O O
O2N
CH3 接合糖酵母 O
O
XAD-7
O
1
关键反应步骤
S CH3 OH
2
p-O 2N-Ph-CHO HCl,甲 苯
S CH3
O
O
NaOH,空 气 O
DMSO/DMF
4
S CH3
O OH
H2NN-Ac EtOH ,HCl
NO2
S CH3
• 特点: • 酶与有机溶剂在空间上分离; • 保持较高的酶活性; • 产物与酶及时分离; • 正确的振荡、搅拌会加快反应速率。
(2)水不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
• 是指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取代所有的溶剂 水(98%),形成的固相酶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 单相体系。
• 特点: • 有机溶剂中含有少于2%的水分; • 酶表面必须含有残余的结构水分子; • 固相酶在有机溶剂中具有催化活性; • 必须使固相酶与有机相充分混匀。
• 按酶催化反应的类型将酶类生物催化剂 分成六大类,分别用编号EC1、EC2、EC3、 EC4、EC5、EC6表示。
• 六大类酶类生物催化剂及其主要作用类 型见下表所示。
作用类型 氧化还原酶
oxidoreductases
转移酶
transferases
水解酶
hydrolases
裂合酶
lyases
异构酶
• 还原结果:使分子内的羰基、碳碳双键 立体选择性地还原产生特定构型化合物。
• 例如:脱氢酶被广泛的用于醛、酮羰基 以及烯烃碳碳双键的还原。
脱氢酶催化的还原反应
O
OH
OH
R1
R2
或
脱氢酶
R1
R2 或 R1
R2
R1
X 还原型辅酶
氧化型辅酶
R2 H
H R3
R1
X 或 R1
X
R2
R3
H R3
R2 H
循环系统
0-2 部分互溶
易使酶失活,很少使用
2-3
低互溶 使酶产生弱的变性,酶的活性难 以预测,应小心使用
>3
不互溶 不会引起酶的变性,能保持酶的 高活性
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2-溴丙酸酯化
Br
CRL 正丁醇
COOH 己烷
rac
Br COOBun + (R)
Br
COOH (S)
水含量对酶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isomerases
连接酶
ligases
命名
反应类型
利用率
EC1 催化底物氧化或还原
25%
常用
EC2
催化底物之间官能团的 转移: 羰基甲基等
~5%
较少用
EC3
催化底物水解
65%
常用
催化底物分子裂解成两 ~5%
EC4
部分
有应用
EC5
催化底物内分子重排
~1%
很少用
EC6
催化两个底物的连接
~1%
很少用
3、不同形式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酶
数目少 数目多
浓度
高
低
反应时间
短, 催化作用
长, 生命过程
产物 分离
容易
困难
起始原料 合成物质 C+N源 副产物
少
多
二、非水介质中的生物催化
讲解内容提要:
• 1、非水介质体系简介: • 2、非水介质对酶活性的影响: • 3、介质对酶催化选择性的影响:
1、非水介质体系简介:
• 天然酶主要是在水溶液中催化生物反应。 • 人工合成的非天然底物多数是疏水性的,并且,
• 特点: • 对于多数的生物酶均适用; • 无毒、低粘度、产物易于分离纯化; • 容易控制酶催化反应的特性:反应速率、反应
选择性等; • 需高压反应器、易引起酶的失活等。
2、非水介质对酶活性的影响:
• ①水活度:αW • ②溶剂的极性: 0 < lg P > 3 • ③溶剂的pH:最适pH,缓冲溶液 • ④酶的形态:最适酶量,分散性等 • ⑤酶的稳定性:最佳调节参数αW
可以简化产物和酶的分离纯化。
(4)水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
• 是指由水和水互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单相 反应体系。
• 特点: • 酶、底物、产物均能溶解于同一体系; • 主要适用于亲脂性底物的生物转化; • 水/有机溶剂的比率对反应有影响。
(5)超临界流体体系:
• 是指利用超临界气体作为酶催化亲脂性底物的 溶剂体系。
• 化学产率: > 80%
• 光学产率: > 99.8% d.e.
OH O
O H+,MeOH n
OH
1)TsCl/Py H3COOC
COOCH3
2)
Li S
1
(R)-羟基丁酸甲酯
SS
2
1)6mol/L HCl 2)TFAA 3)H2O2,NaWO4
O
粗糙链孢霉菌
6 SS OO
pH = 4.0
OH
4 6
NO2
NO2
环己烷
HOOC
(R) COOR
ROOC
COOR
假单胞脂肪酶
H3C
N H
CH3
NO2
H3C
N H
CH3
异丙醚
HOOC
(S) COOR
H3C
N H
CH3
溶剂对水解二氢吡啶羧酸酯选择性的影响
R
溶剂
t-BuCOOCH2t-BuCOOCH2EtCOOCH2EtCOOCH2-
环己烷 异丙醚 环己烷 异丙醚
构型 R S R S
e.e. % 88.8 >99 91.4 68.1
假单胞脂肪酶催化水合蒎醇酯化反应
HO O
+ H3C O
OH 消旋水合蒎醇
AcO PSL
有机溶剂
HO +
OH (-)-(1S,5R)
OH (+)-(1R,5S)
溶剂极性对酶催化酯化选择性的影响
溶剂 乙酸乙烯酯
四氢呋喃 丙酮
二恶烷 3-戊酮 叔戊醇
OH N
N H
5
O CH3
NO2 O O
H2N
H CH3
N N
O CH3
Talampanel
6
(2)抗心绞痛新药SQ31765的合成:
• SQ31765合成的关键中
间体(4),既是选择橙红色
诺卡菌为生物催化剂,立
体选择性的将底物(3)(取代
CF3
的苯并丫庚因-2,3-二酮)还
原为(4),后者经N-烷基化
溶剂含水量(%) 0
0.05 0.075 0.125
初速度 11 21 66 100
选择率(E) 17 21 39 81
三、手性药物生物催化应用
讲解内容提要:
• 1、还原反应: • 2、氧化反应: • 3、水解和酯化反应:
1、还原反应:
• 生物催化的还原反应在手性药物的不对 称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是指利用纯酶或有机体催化无手性、潜手 性的化合物转变为手性产物的过程。
• 微生物生物转化: microbiall biotransformation 生物催化中常用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
其本质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催化非天 然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因此,又称 为微生物生物转化。
2、生物酶的分类及作用:
OH
N
4
HO
(3)碳酸酐酶抑制剂MK0507的合成:
• MK0507,商品名为 Trusopt,由Merck公司 开发上市,是一个高度 水溶性化合物,用于治 疗青光眼。
• 其分子中含有两个手 性中心,化学不对称合 成法见下图:
NH HCl
S
S
OO
SO2NH2
MK0507
OH COOCH3
1
(R)-羟基丁酸甲酯
3、介质对酶催化选择性的影响:
• 酶在水溶液中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基本是固定的, 因为,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不变的。
• 但是,有机溶剂的数目众多,各自具有不同的 物理化学性质。
• 例如:偶极矩、介电常数、溶解性、沸点、化 学结构、异构现象等。
• 因此,有机溶剂能影响酶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假单胞脂肪酶催化二氢吡啶羧酸酯的 选择性水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