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阅读周周练(第二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周周练(第二周)
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二、文言阅读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武王示之病.()(2)君与知之者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
4.扁鹊的话一是针对而言,一是针对而言。
三、记叙文阅读
母亲石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
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4期)1.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请说出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3分)
3.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4分)
4.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5.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4分)
四、说明文阅读唤醒火星
段军
①火星是一颗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行星,有着许多令人向往的故事。然而,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在干燥的火星表面上,遍地都是红色的土壤和岩石。由于不断受到风沙的作用,火星表面随处可见沙丘和类似河床的地形。这种河床地形分布在南半球及赤道附近,表明了距今大约30亿年前火星上曾有像地球上一样的河川,有水流动。
②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2,体积还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大气远比地球稀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95%,氮占3%,还有数量极少的氧气与水分。
③由于火星大气稀薄而干燥,所以它的昼夜温差变化很大,远远大于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因火星表面温度低、压力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大致都是呈饱和状态,只要气温稍一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会凝结。火星大气中的水分极少,至多也只能在火星表面形成一个10m深的湖泊。与我们地球表面波涛
茫茫的海洋相比,火星上的水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④火星上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无法形容。地球上的特大台风,风速约60m/s,而火星上的风速竟高达180m/s。1971年,当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时,就发现整个火星被一场大风暴所包围,火星表面70km~80km的高空被尘埃笼罩,白茫茫一片,根本无法观测。这场特大风暴竟连续不断地刮了半年时间才渐渐平息下来,火星才开始显露出它的真实面目。
⑤有一个问题总在困扰着人类:是否在一段时期内,火星上曾有生命出现,无论是动物、植物,甚至是病毒。在火星演化的早期阶段,红色星球上也有过山川、河流、云彩、雨雪、海岸和峡谷,但是后来都消失了。
⑥现在,人类希望征服这个冰冻的球体,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而且温度极低,沙暴猛烈。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想要把它变成一个像伊甸园那样的花果园。
⑦唤醒这个“冰冻星球”的最基本办法是加热,在此之后,还要给它创造一个合适的大气环境,用水灌溉,让它远离酷热。研究人员认为,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00~5万年的时间。但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这个星球适合于生命的存在,乃至人类的生存。
(选自2009年《科学之友》第4期,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火星上有哪些奇异特征?
3.本文题目是“唤醒火星”,唤醒这个“冰冻的星球”可能采用哪些方法?
4.人类为什么想要“唤醒火星”?
5.本文第②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6.第⑥段“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中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五、议论文阅读“趋炎附势”考
近有老友王君来访,言及读古书碰到“趋炎附热”这成语,查新《辞海》没收,只收“趋炎附势”,因我是《辞海》老编辑,便问我何故。我一时语塞。
日前,查解放前旧《辞海》与《辞源》,均收有“趋炎附热”(但均不收“趋炎附势”),所举的例证都出自成书于元代的《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而解放后历次修订的新版《辞海》均改收“趋炎附势”为目,究其因,“趋炎附势”用得频率多呗。其实,“趋炎附势”与“趋炎附热”(新《辞海》似可保留此词目,便于查阅),这两个成语中的关键词是“炎势”、“炎热”,其词义相似:都是意指炙手可热、热势烫手,比喻气焰、权势灼热逼人;而有的人对之却追慕、巴结攀附,趋之若鹜、不遗余力。唐代大诗圣杜甫在《丽人行》中就告诫过:“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但历次新版《辞海》对“趋炎附势”的本源或曰出处的举证皆非最早的。如1999年版《辞海》“趋炎附势”:“指奔走权门或依附有势力的人。冯梦龙《山歌·汤婆子竹夫人相骂》:‘悔初心,只为趋炎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