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墓,在漳浦县北山,即离黄道周讲学处不远的地方。黄道周墓

合集下载

黄道周世系与家史若干问题新考

黄道周世系与家史若干问题新考

2020年第3期(总第63期)闽台文化研究FUJIAN-TAIWAN CULTURAL RESEARCHNo.3.2020General Seria3.No.63黄道周世系与家史若干问题新考张哲民(东山县文化体育局,福建漳州363000)摘要:黄道周祖籍及世系,历来为黄道周文化与黄氏源流研究的热点,以往研究多本于黄道周《乞言自序状》及《洪谱》《庄谱》等,然《乞言自序状》毕竟不够详实,两谱关于黄道周世系及家史记述简略,甚至偶有讹误,由此导致黄道周世系及祖籍研究观点不一、语焉不详。

近几年,随着明代铜山东门黄氏分支,关隘顶《启裕派黄氏族谱》的发现,张燮《黄母陈孺人生传》的出版,以及新考论的黄道周在渔鼓溪顿坑历史、黄道周在铜山故里史迹,结合早前黄道周祖籍世系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黄道周先祖启裕公在兴化府莆田县的祖藉地、考辨"深井黄氏"实为“东门黄氏”之讹,同时对新发现的若干黄道周家史进行辨析厘清。

关键词:黄道周;东门黄氏;祖籍世系明末大学问家、隆武朝内阁首辅、武英殿大学士、大忠臣黄道周的世系与家史研究,诚为黄道周文化的基础课题,历来为学界所重视。

由于铜山故里历经明清鼎革、兵燹、迁界等遭遇,黄道周世系与家史诸多史料毁于战火,导致后人论述有时出现模糊不清,甚至讹误。

清朝以来,多地黄氏编撰族谱时认为与黄道周祖籍有渊源,根据洪思《黄子年谱》记载,或硬凑附会、或臆造冠名,与黄道周扯上联系,实则疑问重重,如清嘉庆既有《台湾军城双牌铜海深井黄氏世谱》,然黄道周故里却没有“深井黄氏”一派;又如认为黄道周为邵武黄峭山公派下,并列出世系,然其列出由莆田开基铜山始祖庞德公则是东汉末年鹿门山隐士;再如认为黄道周先祖源于莆田兴福里前黄村,即今莆田涵江区国欢镇黄巷山之前黄村,然明朝莆田兴福里却为今莆田荔城区北高镇一带,明显为两个不同地方。

笔者在整理黄道周早年历史中,据铜陵镇东门黄氏分支关隘顶族亲珍藏的编修于清乾隆年间的《启裕派黄氏世系家谱》(以下简称《家谱》)所载,结合黄道周《乞言自序状》、张燮《黄母陈孺人生传》及铜山尚存黄道周史迹,在前人研究黄道周世系及家史的基础上,对若干问题进行考辨,以期逐步完善黄道周先祖徙铜以来的世系与家史研究。

宣传黄道周文化弘扬弘扬黄道周精神宣传黄道周文化弘扬黄道周精神

宣传黄道周文化弘扬弘扬黄道周精神宣传黄道周文化弘扬黄道周精神

宣传黄道周文化弘扬弘扬黄道周精神宣传黄道周文化弘扬黄道周精神黄道周在铜山、漳浦、平和、龙溪留下诸多史迹,为世人所熟知;而实际上云霄漳江流域也有多处黄道周留下的史迹,则鲜为人知。

近几年,笔者在云霄渔鼓溪之顿坑调查,揭开当年黄道周全家搬离铜山,从海岛进入漳江,经双溪口沿漳江后北溪来到渔鼓溪畔,移居顿坑的历史。

后来,黄道周以顿坑为中转,至平和大溪、九峰,甚至广东各地,而后又奉母移居漳浦。

随着这段历史的考辨,黄道周移居顿坑的路线,尤其是漳江流域散布的有关黄道周史迹也得以发现,形成—条黄道周文化带。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导游词是中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地质地貌风景旅游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滨海一带,海陆域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抗清义士黄道周简介 黄道周怎么死的?

抗清义士黄道周简介 黄道周怎么死的?

抗清义士黄道周简介黄道周怎么死的?黄道周是明末学者,同时也是抗清义士,其本人的文学成就十分的高,是当时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和儒学大师,为灵通七贤之首,被人称为灵通之神。

公元1585年,黄道周在福建漳浦铜山,字幼玄、螭若、螭平、幼平,号石斋,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

黄家早年是官宦世家,他本人是唐朝桂州刺史黄岸三十世孙、北宋枢密黄中庸二十一世孙、南宋潭州知府黄丰的十八世孙。

不过可惜的是到了黄道周这一代的时候,黄家已经没落了。

黄道周幼年的时候,家庭贫穷,比普通小康人家还差的多。

但是因为他自幼勤奋好学而且本身也聪颖,所以家里仍然坚持送黄道周去上学。

黄道周五岁的时候开始在铜山崇文书院,十一岁可以作文,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到广东博罗游学,留下了闽海才子的美誉。

十八岁的时候回到铜山,一边耕种生活一边攻读《易》。

二十三岁致力讲学著作,两年后带着母亲迁居到漳浦县城居住,二十八岁后在县城东郊的东皋攻书。

勤奋读书没有白费,天启二年的时候,三十八岁的黄道周进士及第,开始步入仕途。

此后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

黄道周中进士时主持考试的考官是袁可立,一般来说都有考官对考生都有提携之情,甚至许多考生会选择成为考官的门人。

袁可立的个人行事和性格特征以及为官之道,对黄道周个人影响非常之大。

黄道周后来成为抗清义士,立志抗清差不多也是继承袁可立的遗志。

袁可立是当时明朝少有的刚直好官,后来因为直言进谏被万历皇帝罢官回籍二十六年。

为了感谢袁可立对自己的赏识,黄道周作《节寰袁公传》,记述其一生坎坷多艰的为官历程。

崇祯兴大狱,株连甚众,原大学士钱龙锡亦牵连论死。

当时朝中大臣摄于崇祯帝的威势,没有人刚出来说一句话,自幼黄道周上书直谏。

甚至明确的在诏书中指出崇祯帝的过失之处,引得崇祯帝大怒,后来将其连降三级调用。

可也正是因为他的仗义执言和据理力争,钱龙锡最终保得一命。

崇祯五年,黄道周因病请求归休。

离京之前,上书直谏让崇祯帝退小人,任贤士,并举荐一批有才有志之士。

黄道周的生平和书画艺术

黄道周的生平和书画艺术

4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幼平,别字细遵等,曾在孤岛石室中读书,因号石斋。

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右中允、左谕德、少詹事,因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被杖入狱,谪戍酉阳。

清顺治二年(1645,南明弘光元年),已经61岁的黄道周被任南明礼部尚书。

同年闰六月,弘光政权失败后,黄道周又与郑芝龙等黄道周的生平和书画艺术□ 林仲文在福州拥立隆武帝,拜少保、太子太师、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后自请募兵前往江西抗清,决战婺源,为清兵所虏,宁死不降,被杀于南京。

黄道周是忠孝节义的“一代完人”(乾隆语),更是儒学大师、书法大家。

其书风峭厉方劲、别具面目,亦善画山水、松石。

著述宏富,有《易象正》《黄漳浦集》等。

一、闽海才子明万历十三年(1585)二月初九日,黄道周出生于福建漳浦铜山所深井村(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

他出身书香世家,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5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

父亲黄青原(嘉卿)重视儿子的教育,黄道周7岁时,就让他学《通鉴纲目》。

古代的兴亡治乱历史,在黄道周接受教育之初便进入脑海并影响其一生。

11岁即善文章。

14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

18岁居铜山渔鼓溪耕读,攻经史百家。

20岁开始与灵通山结缘。

23岁始致力讲学著作。

25岁携母迁居漳浦县城。

28岁后隐于县城东郊的东皋攻书。

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士子实现平生抱负、光大门楣的唯一途径。

父亲对他寄予厚望。

年轻的黄道周喜欢游学,他在广东博罗游历时,结交许多当地名流。

朋友聚会,必指陈时事,常常语惊四座。

此时的黄道周,读书很多,涉猎既广,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律吕音乐、天文地理等无一不涉,唯独不认真研习枯燥的八股文。

这一点让父亲很生气。

不习八股文,等于考取功名无望;啸傲于山水之间,振兴家门的希望如何实现?父亲把他召回,痛加教育,晓以情理。

黄道周是个孝子,听从父亲的教诲,收束自己的行为,以科场之学为主,以便考取功名,实现平天下的庙堂之志。

黄道周的巧对妙联

黄道周的巧对妙联

黄道周的巧对妙联作者:林长华来源:《闽南风》2012年第10期闲暇与联友品评对联,总会提及“黄道周”这位福建人耳熟能详、名扬四海的对联高手。

黄道周(1585~1646年,号“石斋”),福建东山岛(古称铜山所)人,是明末一位著名书法家、理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著述甚丰,书法别具一格。

著名作家姚雪垠在其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多处描写到黄道周。

清代巡抚潘世渠在东山岛黄道周少年读书处立牌坊,撰对联高度评价他的学识和人品:“仰止高山,已表儒林首出;溯游学海,群推道岸先登。

”博学多才的黄道周,5岁从师时就善于动脑筋提问题,六七岁时因家境贫寒,随堂兄过海到东山岛塔屿半耕半读。

他10岁时所写诗词歌赋已令人赞叹不已,被人们誉称为“闽海才子”。

他除了书画、诗文出名之外,还擅长对课撰联。

相传,有一次,有个喜欢对对子的渔夫在塔屿捉到不少螃蟹,路过黄道周蛰居读书的“云山石室”,有意试试这个小学子的才华,渔夫出联求对:“蟹无头,满盆是壳,善横行,爱藏石缝。

”此联难度颇大,且把螃蟹的习性勾勒得淋漓尽致。

黄道周看出渔夫之意,他思索片刻,毫不示弱地按平仄对出下联:“鳝有耳,一篓没鳞,喜曲游,乐钻泥穴。

”这奇巧的应对也把鳝鱼的“肖像”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来,渔夫听罢,竖指啧啧称赞:“这小孩长大必成大器。

”有一次,黄道周手捧《周易》,边踱步边阅读,不觉走到离家不远的岵嵝山。

抬眼忽见善男信女来来往往,走近一看,不知何时这里冒出个“司马懿祠”,里面香火呛人,香客有的磕头跪拜,喃喃祷告。

有的抽签问卜,“嚓嚓”作响。

供桌上摆放一个仿三国时期司马懿所戴幞头雕刻的签筒。

黄道周越看越气,就对香客们说:“这司马懿,论忠义不如关公,讲计谋逊于孔明,怎堪享受人间烟火和供果?”回到书斋,他拈笔吮墨写下他巧构的一副谑联贴到司马懿祠,联语:“巾帼遗羞,当年尝怕诸葛计;幞头出字,今日方知司马灵。

”这副充满辛辣味的谑联对香客盲目崇拜的对象嗤之以鼻,说来也怪,谑联贴出后,一时不胫而走,引人品评深思。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学校文言文阅读《世家子读书坟园》参考答案附翻译(1)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学校文言文阅读《世家子读书坟园》参考答案附翻译(1)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学校文言文阅读《世家子读书坟园》参考答案附翻译(1)《世家子读书坟园》是一篇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课外阅读范围之一。

本文是作者黄宗羲为歌颂父亲黄道周,借坟墓之喻,表达对天下学问之珍视和尊重的感情之作。

以下为学校文言文阅读《世家子读书坟园》参考答案附翻译。

一、概括全文作者黄宗羲借坟墓之喻,表达对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精神追求。

通过坟墓,把读书人比作埋在土里的种子,只有在土里孕育出才能绽放出生命之花。

最后,作者将黄道周先生与这些“墓里的种子”相提并论,表现出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二、文本理解1. “终南之笔,所言满盈。

”翻译:作者的笔触就像终南之峰,所言凝聚而充满。

2. “学问不可以不读书,读书不可以不处士。

”翻译:要学问,就必须读书;要读书,就不能不做清修之士。

3. “坟之为物,何尝全存于土?乃寓之于生灵之口,思及新陈,福及亿万。

”翻译:坟墓并不只是埋葬之所,而是千百年来思想的交流之场,它储存着人类前人的智慧和历史,给亿万子孙以启示和福祉。

4. “今乃草自生,繁露之余。

有蕴于此圃者,谓之读书人。

其身虽在方寸之间,而心乃游于五经之外。

”翻译:现在自然界里的草木生长茂盛,但读书人在芸芸众生中,既不紧张于眼前的琐事,也不受局限于五行之内,心灵高贵,潜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5. “乘此光景,以观古人之书,思古人之事,行古人之道。

”翻译: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人可以更加深刻地阅读古人的经典,思考古人的生活和行事方式,学习古人的道德家风。

6. “此皆雕琢于书中、墨端之间者,而内象坟墓,外效田圃。

”翻译:文化积淀和沿用都体现在文字书写中。

读书人也是如此,内有埋葬于土中的种子,外表像田圆般肥沃和茁壮。

7. “然则黄道周安在哉?”翻译:作者提起父亲黄道周,表达他对于父亲的敬爱和憧憬。

三、篇章特点1. 深情告慕,感人至深。

作者深爱国度和学问,对读书人充满感情,对逝去的先贤抱有无比的敬意,结合自己执迷于读书、收藏传统文化之习性,掀开人文复兴之浪潮。

福建名墓牌内容案例

福建名墓牌内容案例

福建名墓牌内容案例【原创版】目录一、福建名墓牌的背景与历史二、福建名墓牌的内容特点三、福建名墓牌的案例分析四、福建名墓牌的文化价值正文一、福建名墓牌的背景与历史福建名墓牌,源于我国福建省传统的墓葬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福建地区的墓葬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墓葬形式与葬制。

名墓牌是福建地区一种特殊的墓葬标志,通常以石刻、木雕等形式呈现,上面镌刻着墓主的姓名、生卒年月、子孙后代等信息,以及一些寓意吉祥的花纹和图案。

二、福建名墓牌的内容特点福建名墓牌的内容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墓主信息:名墓牌上通常镌刻着墓主的姓名、生卒年月等基本信息,以示后人对该墓主的纪念与尊敬。

同时,有些名墓牌还会刻上墓主的子孙后代,以展示家族的延续与繁荣。

2.吉祥图案:福建名墓牌上常常雕刻有寓意吉祥的花纹和图案,如莲花、牡丹、福禄寿等,象征着墓主及其家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文化内涵:福建名墓牌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既反映了福建地区的风俗习惯,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道家等思想观念。

三、福建名墓牌的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福建名墓牌案例:1.福州林则徐墓: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名臣林则徐的墓地。

墓前有一座名墓牌,上刻有“清诰封太傅林文忠公之墓”,左右两侧镌刻着林则徐的子孙后代名字。

2.泉州施琅墓: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是明朝末年名将施琅的墓地。

施琅墓前的名墓牌上刻有“明故太子少保施公琅之墓”,旁边还有一幅精美的莲花图案。

3.漳州黄道周墓: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是明朝末年学者黄道周的墓地。

黄道周墓的名墓牌上镌刻着“明末忠臣黄公道周之墓”,周围饰有福禄寿等吉祥图案。

四、福建名墓牌的文化价值福建名墓牌作为福建地区墓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1.历史价值:福建名墓牌记录了墓主的生平信息,为研究福建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黄道周:最孤独的忠臣

黄道周:最孤独的忠臣

黄道周:最孤独的忠臣作者:日月光华来源:《领导文萃》2021年第24期黄道周出身于贫寒之家,少年时便聪慧过人。

14岁那年,他失去了父亲后背井离乡,前往广州官宦之家求学,因才识出众,被赞誉为“闽海才子”。

23岁的黄道周,以漳浦第一的名次考取秀才,几年后又考中举人。

但道周的科举生涯并非就此一帆风顺。

直到天启二年,近不惑之年的道周方获进士,被授予庶吉士,在翰林院担任编修之职,为经筵展书官。

黄道周刚刚步入朝廷,便正逢魏忠贤把持朝政。

百官纷纷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都跪在魏忠贤之前,匍匐爬行,只有黄道周不这样做。

又因他与屡屡为受陷害的东林党人仗义执言的袁可立私交甚密,于是,没过多久,魏忠贤便免去了道周的职务,将他赶出了北京。

道周的第一段仕途结束了。

崇祯帝即位后,扳倒了魏忠贤,重新启用了一批大臣,其中就包括黄道周。

他也被提拔为右中允。

崇祯三年,辽东督师袁崇焕因“己巳之变”遭凌迟处死,许多大臣也被连坐下狱。

皇帝雷霆震怒之下,竟无人敢为他们主持公道。

只有道周愤而连续三次上书给崇祯,直言,“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

”“为国体、边计、士气、人心留此一段实话”。

崇祯大怒,将黄道周连贬三級待用。

但正因他的仗义执言,大学士钱龙锡等一批受连坐之罪的大臣方得幸免。

此后,黄道周开始不被皇帝待见。

因厌倦了朝中挤压、倾轧的党争之风,道周向皇帝称病请辞。

临行前,道周上《小人勿用》疏,批评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并劝诫崇祯“退小人,任贤士”。

崇祯再次震怒,道周被治“滥举逞臆”之罪,削籍为民。

这是黄道周第二段仕途的终点。

崇祯九年,崇祯帝再次启用黄道周。

崇祯本以为他经贬谪数年,锐气早已消磨殆尽,为人会变得圆滑一些,却不想道周依旧不改刚直的本性。

崇祯擢杨嗣昌等5人入阁。

道周上书弹劾杨嗣昌,指责他妄图私下议和,为人阴险,排挤名将卢象升。

崇祯在平台上召见诸大臣,黄道周上前与杨嗣昌争辩,“犯颜谏争,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

崇祯帝袒护杨嗣昌,斥黄道周:“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黄道周高声争辩:“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

关于黄道周的介绍

关于黄道周的介绍

关于黄道周的介绍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明代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莆田山牌村)是福建莆田始祖唐进士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公三十世孙、兴化军城始祖北宋会元郑獬榜传胪进士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二十一世孙、宋隆兴癸未特奏进士潭州知府黄丰十八世孙。

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爱国民族英雄。

助顺将军、爱国名臣。

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南都亡,唐王任以武英殿大学士,谥忠烈。

通天文、理数诸书。

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

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

明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令东山县铜陵镇,1646年逝世。

著作甚丰。

《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

黄道周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

二十五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

三十八岁(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和兵部尚书等职。

他是在明末阶级矛盾和建州叛乱十分尖锐激烈的时刻登上政治舞台的。

黄道周因支持钱龙锡,连奏三疏。

崇桢见疏大怒,将其降三级调用。

道周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前后三十疏,直到被革除官职,甚至洽罪入狱,表现了为国为民、光明磊落的情怀。

晚年,他受命于危难之时,自请募兵北上抗清,在向江西婺源进军中,于牛头岭首战告捷,但终困后援不继,孤军深入而失败,在童家坊被俘。

清军得黄道周,认为胜过占领几个州的土地,设宴招待,派人说降,均被他严词斥责和讽刺,并绝食以示必死之志。

就义那天,他谈笑风生,从容为人挥亳酣书。

临刑前,他咬破指头,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时顺洽三年(一六四六)三月初五,谥忠烈。

黄道周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

黄道周生平述略

黄道周生平述略

黄道周生平述略
林仲文
【期刊名称】《书画艺术》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黄道周(1585年-1646年)明万历十三年二月九日生于福建省漳浦铜山所深井村,字幼元、幼平,别字细遵,曾在孤岛石室中读书,因号石斋。

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编修、右中允,因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被谪戍广西。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已经61岁的黄道周任礼部尚书,同年闰六月,弘光政权失败后,又与郑芝龙等在福州拥立隆武帝(朱聿键),拜少保、太子太师、吏部与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后往江西征兵抗清,至婺源为清兵所掳,被杀于南京。

黄道周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儒学大师、书法大家,亦画山水。

著述宏富,约140余万字,40多种行世。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林仲文
【作者单位】[1]漳浦县政协;[2]漳浦县县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26
【相关文献】
1.闽地《诗经》学传统与黄道周《诗经》学述略 [J], 陈良武
2.黄道周在漳史迹新考述略 [J], 曾进兴
3.黄道周研究现状述略 [J], 郑晨寅;
4.北洋大学堂总办王修植生平思想述略 [J], 韩真;石一民
5.北洋大学堂总办王修植生平思想述略 [J], 韩真;石一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道周《榕坛问业》卷八校读札记

黄道周《榕坛问业》卷八校读札记
于 四仲之 月 ,雅集课 艺 ,因文证圣 ,并 分纸


《 榕坛问业》卷八版本概况
张 ,随所 疑难 ,先 经后传 ,先籍后史 ,自
1《 、黄石斋先生 ( 榕坛问业)真迹 ( 第 八期)( 》 以下简 称 “ 真迹 本 ” :这是 《 坛 ) 榕
问业 》 十 八期 中惟 一 存 世 的一 期 黄 道 周 手 稿 ,可 谓 弥足 珍 贵 。 笔 者所 据为 商务 印 书 馆 13 9 6年影 印铁 琴 铜剑 楼藏 本 。据 书后 藏
对 《 坛问业》 卷八进行 了点校 ,并书此札 榕 记 ,对其版本 、内容 等略作 阐述 ,以就正 于
方 家。

( 卷十 七 )及 请 弟子 代答 蒋德 璨 之 问难 ( 卷 十八 ) 。据 庄起 俦 《 年谱 》所 载 ,崇 祯七 年 夏五月 ,先生始 即漳郡 紫 阳学堂 为讲舍 ,定 “
者细 绎 ,本 卷可 分为 以下 几个 方面 的内容 : 1 、此 讲发 端 即对 学 者 的三种 弊 端— —
“ 于文 辞 、牵于 训诂 、惑于 异端 ” 中的前 溺 两者 进行探 讨 ( 惑 于异端 ”之弊 于此 前数 “
卷 中亦有论 述 ) 。黄道 周 主张学 者 应先 立志
据 侯 真平 《 道 周 纪 年著 述 书 画考 》 黄 , 黄 道 周 《 坛 问 业》 版本 共 有 八 种 ,今 存 榕 世 本 有 五 种 ,其 中就 包括 以上 三 种 ( 另外 两种 一是 清康 熙 十九 年 ( 6 0 18 )初 刊 、道 光 五 年 ( 85 1 2 )增 补 的范 部 鼎 《 理 学备 广
《 台文 化 交流 》 闽 2 1.( 021 季刊 ) 总第 2 9期
黄道周( ( 榕坛问业》 卷八校读札记

诏安高坑黄氏乃邵武峭山公后裔, 非紫云守恭公子孙

诏安高坑黄氏乃邵武峭山公后裔, 非紫云守恭公子孙

诏安高坑黄氏乃邵武峭山公后裔, 非紫云守恭公子孙诏安高坑黄氏乃邵武峭山公后裔, 非紫云守恭公子孙楼主:高坑黄来自:125.77.144.120诏安高坑黄氏乃邵武峭山公后裔, 非紫云守恭公子孙作者:文莱国黄宝新2006年12月是我第二次回祖国, 到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和诏安县梅岭镇高坑寻根谒祖。

在诏安高坑老家探亲时,有一位宗亲赠送我‘紫云黄氏宗史资料汇编(一)至(四)’四本书,作参考之用。

回国以后阅读这几本书发现高坑黄氏被列为‘紫云黄氏诏安房’,高坑黄氏祖祠被列为‘紫云黄氏诏安房高坑黄氏祖祠’(紫云黄氏宗史资料汇编(四)第29页),还有一些歪曲高坑黄氏族源的文章(把高坑黄氏列为紫云纬公派下),使我感到震惊。

身为高坑黄氏子孙有责任澄清高坑黄氏族源, 以免今后有子孙误认祖宗。

诏安高坑原有的族谱早已在几十年前被烧毁,不过我近几年来收集的资料显示诏安高坑黄氏明确是邵武峭山公后裔,非泉州紫云派始祖守恭公第五子纬公繁衍后裔。

紫云派安溪房黄双辉宗长主编的《安溪山珍黄氏族谱》,26-27页,有讲到泉州黄守恭(629 -712)于唐垂拱二年(686年)遣送四个二子分赴四安之事。

此时黄守恭之“次配夫人司马氏,因爱子心切,坚持异议,不为所纳,乃负气奔回绥安(漳州)娘家。

时有身孕,后生一子名纬(又名安)开基立业”(绥安即今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

黄磐石在《黄姓紫云派始祖黄守恭世系综合》(见《紫云黄氏宗史资料汇编(二)第82页)说“纬公,守恭之子,分居漳浦绥安,后迁诏安高坑”;黄既济在《泉州江夏紫云黄氏源流,繁衍与分布概况》(见《紫云黄氏宗史资料汇编(四)》第112页)也说‘纬公后来又从漳浦移居诏安高坑’,在《紫云黄氏五房纬公定居地暨传衍发展的探考》(见《紫云黄氏宗史资料汇编(二)第170页》)说:‘黄纬公到诏安高坑开基,至今已有1300多年’。

黄道周父亲青原公逝于顿坑考

黄道周父亲青原公逝于顿坑考

闽台文化研究FUJIAN-TAIWAN CULTURAL RESEARCH2019年第2期(总第58期)No.2.2019General Seria2 No.58黄道周父亲青原公逝于顿坑考张哲民(东山县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福建漳州363401)摘 要:黄道周二十二岁时,全家移居顿坑,次年其父青原公去世。

以往学界多认为顿坑在铜山,故多持黄父殁于铜山、葬在铜山,十八年后移葬漳浦北山的观点。

现已考证渔鼓溪顿坑位于云霄县下河乡乌山北麓,有关黄道周在顿坑的行迹也逐渐明晰。

本文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参阅相关史料,证实青原公的确客死在顿坑,同时探析黄道周二十九岁时曾再回顿坑,这对完善黄道周在顿坑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黄道周;青原公;顿坑渔鼓溪顿坑具体所在地曾是黄道周学界的谜案,现已考证顿坑位于云霄县下河乡乌山北 麓,由于这里远离铜山海隅,以往又缺乏史料记载,多年来为学界所未知,关于黄道周此段历史 的记载也比较模糊,其中黄道周父亲青原公殁于哪里、葬在何处,离开顿坑后黄道周有没有再 回来都是疑点。

各版本黄道周《年谱》甚至包括黄道周本人著述均无交代渔鼓溪顿坑的具体位 置,很多学者误认为顿坑就在铜山,青原公理所当然殁于铜山、葬在铜山。

笔者核对青原公之死 的史料,总觉得有些地方与铜山的实际有岀入,故对青原公殁于铜山、葬在铜山一说持有怀疑 态度。

近年来,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黄道周文化学者,对照黄道周著述、年谱及相关地方史料,终 于证实当年青原公的确客死于顿坑,同时也探析出黄道周二十九岁时再次回到顿坑的行迹。

一、青原公去世地点各种说法的来源与分析关于黄道周父亲青原公之死的记载,最有权威的当属黄道周本人著述及庄起传《漳浦黄先 生年谱》(以下简称《庄谱》)、洪思《黄子年谱》(以下简称《洪谱》)等,但他们关于青原公之死的 记述存在或简略、或模糊,导致后来学者在此段历史有多种观点。

1、 黄道周仅记述父亲去世的地点在山中。

黄道周纪念馆

黄道周纪念馆

黄道周纪念馆黄道周纪念馆。

纪念馆建于明代崇文书院原址之上。

与宝智寺。

关帝庙相毗邻。

该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占地面积约1千平方米。

黄道周属泥石结构仿古建筑。

红墙绿瓦。

颇为壮观。

入门处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的馆名。

中文名称,黄道周纪念馆。

类别,纪念馆。

地点,漳州市东山县。

竣工时间,2011.06。

馆藏精品,黄道周手书横匾东皋书舍等。

黄道周纪念人物,黄道周。

保护情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道周纪念馆。

馆内庭院植果木花草。

拜台上立黄道周塑像。

塑像后为中堂。

上有刘海粟题写的匾额节义千秋。

中堂石柱上镌有黄典诚和陈寿祺教授所赠对联。

该馆于1985年东山县举行黄道周诞辰400周年纪念活动奠基于建。

1988年竣工开馆。

1996年设黄道周史迹展。

陈列内容。

黄道周纪念馆陈列内容分为五部。

序部主要介绍黄道周生平。

有黄道周年表。

黄道周字。

号。

室名。

谥及部分印章。

黄道周亲族世系图等。

第一部:少而好学。

日出之阳。

以道周故里。

从兄耕读。

求学博罗。

闽海才子。

含泪焚稿。

专心致志。

杜门撰述。

神游太空等历史镜头。

连贯地展示少年时期的黄道周。

第三部:尽言报国。

节义千秋。

以一系列历史镜头。

黄道周奏疏选录。

黄道周抗清进军图和有关资料。

展示了黄道周一生的政治生涯。

第三部:一代宗师。

万世景仰。

以一组历史镜头重现黄道周一生曾于东山故乡。

漳浦北山墓庐。

杭州大涤书院。

漳州紫阳学堂。

江东邺山讲堂。

漳浦明诚堂等处讲学授业的活动。

第四部:吸取精华。

发扬光大。

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展示历代对黄道周的研究成果和评价。

台湾莆阳铜海黄氏家谱一世丰公彻公长子字时宜号筱塘居南寺凤凰山行火十九特奏进士官监潭州南岳庙寻擢潭州知军宋宣和乙巳年八月十一日生宋庆元庚申年二月初五日卒配方氏葬莆阳双牌铺仁山子二长讳焘公德化清泰裏承泽鑌公嗣行土卅二宋淳熙丁末登状元王溶榜进士武岗军教授配陈氏葬筱塘南寺凤凰山西次勋公居莆阳双牌俗曰坪洋山牌裏二世焘公丰公长子字公涛号筱塘南寺凤凰山行土三十二宋淳熙丁未登状元王溶榜进士武冈军教授娶方氏陈氏葬筱塘南寺凤凰山西子二长枢行十八承有公嗣由黄石金墩雪庵徙德化水口清泰寓宅次柜行十九世居凤凰山筱塘南寺凤凰山勋公丰公次子字公熏行土三十六宋淳熙甲辰登状元卫泾榜进士杭州府教授遂寓居焉丰次子宋高宗绍兴庚午年十月十五日生宋甯宗嘉定戊子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王氏葬筱塘南寺凤凰山东子二长楫公行二十居双牌铺次枵公行二十一寓广东潮州山牌随子孙迁晋邑洪塘孙黄志累封顺正王三世楫公杭州府教授勋长子字宗橹行谷二十宋进士官承事郎世居兴化军城凤凰山筱塘南寺凤凰山宋孝宗淳熙乙未年正月初四日生宋理宗开庆已未年十一月二十日卒配徐氏子二长讳仁公次讳仪公枵公杭州府教授勋次子宗桨行谷廿一官终奉礼郎宋孝宗淳熙戊戌年九月初五日辰时生宋理宗年淳佑庚戌年正月初四日辰时卒子二同徙广东潮州长讳志封顺正大王诰赠江夏护国靖远大将军武惠候坐化升仙次讳忠公四世仪公楫公次子字端叟仁公弟宋宁宗庆元庚申年三月廿一日生元季之乱避居漳浦铜海深井元世祖至元庚辰年十二月初九日卒元季之乱由莆阳驿前街府西巷避居漳浦铜海深井黄宅配周氏生子一朝公五世朝公仪公子字显第号坪洋宋理宗宝庆丙戌年五月十五日生元成宗大德庚子年十月廿六日卒葬坪洋双牌石马配方氏生子一荣公六世荣公朝公子字荣芳号筱塘宋理宗宝佑癸丑年七月廿二日生元泰定乙丑年十二月初五日卒葬坪洋双牌石马配邱氏生子三浚公漳公清公七世漳公荣公次子字谨滨号坪洋双牌元恭宗德佑乙亥年九月初三日生元惠宗至正丙戌年十一月廿四日卒葬坪洋双牌石马配王氏子四钦著钦莨钦简钦茂八世钦莨漳公次子字承斌号仁山由铜海返双牌铺仁山元成宗大德已亥年十一月十七日生明太祖洪武庚戌年十二月十九日卒葬坪洋双牌石马配郑氏生子三世俊世杰世儒九世世俊钦莨公长子字思杰号东厢元顺帝至元乙亥年七月廿一日生明成祖永乐癸未年十一月初四日卒葬坪洋双牌石马配马氏长戆公居莆阳山牌铺祖厝东门次憨公居双牌仁山季悠公十世戆公世俊长子字金义号文斌明太祖洪武己酉年五月初八日生明代宗景泰丙子年十二月廿二日卒葬坪洋双牌石马其时因海盗昌厥遂从铜海返居莆田双牌铺配廿三都前贤社连氏生子二长亮公次豪公十一世豪公戆公次子字敦基号驿田独澹然缊袍不耻明惠帝建文庚辰年三月初三日生明宪宗成化丙申年十月十五日卒葬坪洋双牌石马配谢氏生子一遗安十二世遗安豪公独子字沐宗号府西明宣宗宣德戊申年二月廿五日生明孝宗弘治已未年十一月初八日卒葬坪洋双牌石马配刘氏生子一德钦十三世德钦遗安独子字启裕号庞德由双牌移居右厢驿前街府西巷潭州知府第明代宗景泰丙子年四月十六日生明武宗正德庚辰年十二月十六日卒葬仁山之麓配陈氏孺人子四廷存廷贵号谆笃廷尧廷美兄弟皆繁富十四世廷尧德钦三子字君老号荣济晚号步云明宪宗成化甲辰年十月十五日生明世宗嘉靖乙未年十二月廿三日卒葬仁山之麓配朱氏孺人生子二长宗敏居山牌及广业里百俊半洋村次宗德由莆阳坪洋双牌徙居铜海再世矣十五世宗德廷尧次子字德中号侃介敦朴不著复居漳浦铜海深井以曾孙道周贵赠武英殿大学士自军城筱塘南寺凤凰山迁铜海深井明武宗正德庚午年二月廿九日生明穆宗隆庆丁卯年十一月初五日卒葬漳浦北山之麓配林氏敦朴累赠夫人生子一世懋十六世世懋宗德独子字祖荣号肃毅以孙道周贵赠武英殿大学士明世宗嘉靖乙未年七月廿三日生明神宗万历丙子年十二月十四日卒葬漳浦北山之麓配翁氏寿八十三以孙道周贵林氏累赠夫人嘉靖初年倭寇沸乱家益贫又不治权家存百金被盗公当事勒军卫治兵编户郁郁年四十而卒配翁氏太夫人抚四子历四十三载愁叹之声不出于户及卒山牌宗族私谥勤贳生子四长孟春早卒次仲春远出三季春四复春俱年幼十七世季春世懋三子字嘉卿号青原孺生从外祖受学研精朱子性理学侍祖母以孝闻以子道周贵累封夫人武英殿大学士明世宗嘉靖庚申年十月十五日生明思宗崇祯甲申年五月初八日卒葬漳浦北山之麓配陈氏子二道琛道周十八世道周季春次子字螭若又字幼平号石斋明天启二年进士官武英殿大学士明神宗万历乙酉年二月初九日生明隆武丙戌年三月初五日卒抗清殉节於江西终年六十有二清廷赠諡忠端配林氏蔡氏累封一品夫人生子四长麂字子中仲麈字子成季麖字子和四麙字子平偕门人迎遗骸归故里北山演武亭坐南朝北墓碑墓桌墓埕其骨骸也於康熙二十九年由道周公第四子黄子平去南京迁葬在道周公右前方墓碑镌殉节门人四君子之墓民国庚申年仲秋望月莆阳双牌铺裔孙黄靖华顿首谨书。

黄道周的人品与书风

黄道周的人品与书风

黄道周的人品与书风鲁颖【摘要】黄道周曾云:“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宁;:余素不喜此业,只谓钩弋余能,少贱所该,投壶骑射,反非所宜,若使心手余闲,不妨旁及。

”【期刊名称】《紫禁城》【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10页(P42-51)【关键词】黄道周;书风;人品【作者】鲁颖【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书画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26黄道周曾云:「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余素不喜此业,只谓钩弋余能,少贱所该,投壶骑射,反非所宜,若使心手余闲,不妨旁及。

」(《黄漳浦集》卷十四《书品论》)一生追求实用之学和经世治国之道,只将书法作为「余事」的黄道周,却在晚明的书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动荡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书法领域一扫之前因循古人中规中矩的特点,在书坛出现了众多个性强烈的面貌。

在故宫博物院的「新理异态—晚明五家书画展」中,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傅山、王铎,被称为「晚明五家」,他们的书法作品在用墨、形式等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创新。

黄道周的小楷高古质朴,古拙奇崛,行草书气势磅礴,具有纵横淋漓的豪迈之象。

他的书法另辟蹊径,打破了眀中前期以二王帖学为主的沉闷书风,为晚明书坛带来了一股新的风气。

尤其在晚明日渐不安的政治局势中,政治腐败,道德沦丧,黄道周却堪称道德楷模的代表,成为人品与书品完美结合的书家,《明史》本传中称他「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严冷方刚,不谐流俗」。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他的好友徐霞客评价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徐霞客游记》)黄道周的一生刚正不阿,其仕宦生涯大都处在不得意的环境里,壮志难酬,抑郁悲愤。

犯颜屡谏,通籍二十载,历俸仅三年,数次被革,其间主要为流寓贬所和居乡讲学,还受尽囹圄之苦。

晚年复国的意志和愿望非常强烈,虽屡遭坎坷,但他「救国济世」的壮志却丝毫未减,直至以身殉国。

黄道周所撰其父墓志及墓后碑铭与传抄古文

黄道周所撰其父墓志及墓后碑铭与传抄古文

黃道周所撰其父墓誌及墓後碑銘與傳抄古文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鄧少平黃道周(1585—1646),福建漳浦人,明末著名學者和書法家。

根據年譜記載,黃道周於天啓五年(1625)四月請告歸里,七月至家,十二月葬其父青原公於北山。

“因結廬其下,躬自負土成墳,勒先人行事,銘於屏石,盥沐爲書。

每書則簪筆以拜,一字一拜,拜畢而後書。

文皆從古,如三代以上碑。

復立小石屏於墳後,顔曰青原玄穸,背鐫三十五字,語同古讖,不可解。

次及墳庭,亦取青石員砥之,著《河》《洛》正變之文,宛然地上。

經營數年,然後就。

”1但據碑文(詳後),墓誌實寫於天啓七年(1627)黃道周將其母合葬於北山之時。

這篇誌文收在清人陳壽祺於道光十年(1830)刊刻的《明漳浦黃忠端公全集》中,並附有原碑篆文。

道光年間,金門林樹梅又據原碑摹識其文,並且將墓後臥碑(即前引文中所說的墳後小石屏)碑陰銘文也一併摹寫。

郭柏蒼在道光十九年(1839)將它們“縮臨鋟梓”,又恐不足以廣其傳,因此再將其附錄在他的文集《竹間十日話》中。

郭柏蒼云:“《青原公墓志》石刻,嵌墓正中,籀篆二十二行,行八字,字一百七十六,大徑寸,忠端公所書也。

”“又臥碑一道,在墓後。

鐫‘青原糸穸’四大字。

碑陰系以銘,篆文三十有五。

”郭柏蒼還爲它們重新作了釋文。

2最近,郭礼炬、李云波兩位先生在郭柏蒼1 [明]莊起儔撰、[清]陳壽祺校:《漳浦黃先生年譜》卷上,收入[明]洪思等撰:《黃道周年譜附傳記》,侯真平、婁曾泉校點,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8頁。

2 [清]郭柏蒼:《竹間十日話》,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年,第41—46頁。

釋文的基礎上,對這兩方銘文再次進行了釋讀。

3我是在讀到郭、李之文後才知道這兩方碑銘的,前文對這兩方碑銘的著錄情況的介紹,也頗得益於此文。

但我要指出的是,黃道周撰寫其父墓誌及墓後碑銘所用的文字乃是傳抄古文,即漢以後歷代輾轉抄寫的先秦古文(主要是戰國時期東方六國的文字)。

黄道周篆书其父墓志及墓后碑铭释文

黄道周篆书其父墓志及墓后碑铭释文

黄道周篆书其父墓志及墓后碑铭释文
郑礼炬;李云波
【期刊名称】《闽台文化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黄道周是晚明重要的馆阁作家、学者和政治人物,其文集《明漳浦黄忠
端公全集》系清代道光年间闽人陈寿祺所刻,是最通行的黄道周诗文集。

黄道周为其父所作《青原公墓志》为《黄漳浦集》收录,而卧碑铭文则未见收录。

这两方篆书铭文仅215字,清代学者郭柏苍已经释读大部分内容,某些铭文的解读不妥当。

在郭氏释文的基础上,对这两方铭文再次释读。

【总页数】8页(P57-64)
【作者】郑礼炬;李云波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092
【相关文献】
1.《洛阳新获墓志》唐代墓志释文商榷 [J], 刘秀梅;毛远明
2.清乾隆至今恩施州土家族民间墓联墓志文化探析——以恩施自治州建始县清民间墓联墓志文化为例 [J], 陈山漫
3.《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唐代墓志释文举误 [J], 敖玲玲;邓章应
4.明代墓志碑刻篆书特点分析——以保山张志淳家族墓志篆额和墓志盖篆书为例[J], 刘相
5.明代墓志碑刻篆书特点分析——以保山张志淳家族墓志篆额和墓志盖篆书为例[J], 刘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道周墓,在漳浦县北山,即离黄道周讲学处不远的地方。

黄道周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黄道周墓。

黄道周墓。

在漳浦县北山。

即离黄道周讲学处不远的地方。

黄道周墓坐南朝北。

为三合土结构。

宽10米。

长12米。

周围种满树木。

墓碑题写:“明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师。

吏。

兵二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前詹事府经筵讲官。

赠文明佰。

谥忠端黄石斋先生暨配诰封正一品夫人谥考徽蔡氏之佳城。

”墓侧有“四君子墓”。

也座南朝北。

墓碑写“殉节门人四君子之墓”。

至今。

黄道周及四君子墓保存完好。

经常有人前往朝拜瞻仰。

回想黄道周的一生光辉业绩。

黄道周是漳浦人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文名称,黄道周墓。

地理位置,漳浦
县北山。

宽,10米。

长,12米。

人物简介。

北山在绥安城东北方。

是黄道周及其学生“四君子”的墓地。

黄道周。

字幼玄。

又字幼平。

号石斋。

明万历十三年农历二月初九生于漳浦铜山所深井村。

明万历三十七年。

二十五岁奉母移居漳浦县城东门外。

受其老师袁可立的影响。

他直言敢谏。

忠正不阿。

著作达100多种。

是明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著名思想家。

书法家。

教育家和天文学家。

他为后人留下的大量著作和书法作品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英才。

明末。

南明弘光朝任礼部尚书。

隆武朝任吏部兼兵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

清兵南下。

黄道周招募亲人。

学生。

义士万余人抚清。

黄道周兵败被俘。

坚贞不屈。

明隆武二年。

清顺治三年农历三月五日。

黄道周被押赴南京刑场。

当他从容走向刑场时。

在路旁等待的家人急奔向前。

黄道周撕下衣角。

咬破指头。

用热血写下“纲常万古。

节义千秋。

天地知我。

家人无忧”的绝命书交给家人。

高声说道:“持此报夫人去!”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他的学生赖继谨。

蔡春溶。

赵士超。

毛玉洁同时于南京曹街壮烈就义。

历程。

黄道周殉国后。

其学生陆自严用千金秘密购得黄道周的尸首。

草葬于金陵聚宝门外。

立黄石为记。

数年后。

黄道周夫人蔡玉卿遣长子黄麂与门客赵子壁往金陵寻找。

费尽周折。

终于将黄道周遗体运回漳浦北山。

“殡于先人之墓侧”。

“四生也同时从葬”。

原来北山是黄道周父母坟墓地。

明崇祯六年。

黄道周曾回漳浦北山守墓。

并在墓边庐舍里聚请弟子讲学。

因此。

北山也是黄道周讲学活动的一个地方。

清康熙六年。

黄道周夫人蔡玉卿去世。

合葬在一起。

黄道周墓,在漳浦县北山,即离黄道周讲学处不远的地方。

黄道周墓坐南朝北,为三合土结构,宽10米,长12米,周围种满树木。


碑题写:“明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师、吏、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前詹事府经筵讲官,赠文明佰,谥忠端黄石斋先生暨配诰封正一品夫人谥考徽蔡氏之佳城。

”墓侧有“四君子墓”,也座南朝北,墓碑写“殉节门人四君子之墓”。

至今,黄道周及四君子墓保存完好,经常有人前往朝拜瞻仰,回想黄道周的一生光辉业绩,是漳浦人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人物简介
北山在绥安城东北方,是黄道周及其学生“四君子”的墓地。

黄道周,字幼玄,又字幼平,号石斋。

明万历十三年农历二月初九生于漳浦铜山所深井村。

明万历三十七年,二十五岁奉母移居漳浦县城东门外。

受其老师袁可立的影响,他直言敢谏,忠正不阿,著作达100多种,是明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思想家、书法家、教育家和天文学家。

他为后人留下的大量著作和书法作品是一
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英才。

清兵南下,黄道周招募亲人、学生、义士万余人抚清,兵败被俘,坚贞不屈。

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农历三月五日,黄道周被押赴南京刑场,当他从容走向刑场时,在路旁等待的家人急奔向前,黄道周撕下衣角,咬破指头,用热血写下“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的绝命书交给家人,高声说道:“持此报夫人去!”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他的学生赖继谨、蔡春溶、赵士超、毛玉洁同时于南京曹街壮烈就义。

历程
黄道周殉国后,其学生陆自严用千金秘密购得黄道周的尸首,草葬于金陵聚宝门外,立黄石为记。

数年后,黄道周夫人蔡玉卿遣长子黄麂与门客赵子壁往金陵寻找,费尽周折,终于将黄道周遗体运回漳浦北山,“殡于先人之墓侧”、“四生也同时从葬”。

原来北山是黄道周父母坟墓地,明崇祯六年,黄道周曾回漳浦北山守墓,并在墓边庐舍里聚请弟子讲学。

因此,北山也是黄道周讲学活动的一个地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