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和周转箱(桶)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并规定了医疗废物警示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的生产厂家、运输单位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181 漆膜颜色标准

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4857.3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跌落试验方法

GB/T 5737 食品塑料周转箱

GB/T 9639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自由落膘法

GB/T 13022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893 商品零售包装袋

QB/T 235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包装袋 packaging bag

用于盛装除损伤性废物之外的医疗废物初级包装,并符合一定防渗和撕裂强度性能要求的软质口袋。

利器盒 sharps box

用于盛装损伤性医疗废物的一次性专用硬质容器。

3.3

周转箱(桶) transfer container/barrel

在医疗废物运送过程中,用于盛装经初级包装的医疗废物的专用硬质容器。3.4

医疗废物 medical waste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4 包装袋技术要求

4.1 包装袋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应出现渗漏、破裂和穿孔。 4.2 采用高温热处置技术处置医疗废物时,包装袋不应使用聚氯乙烯材料。 4.3 包装袋容积大小应适中,便于操作,配合周转箱(桶)运输。 4.4 医疗废物包装袋的颜色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 3181 中Y06 的要求,包装袋的明显处应印制图1 所示的警示标志和警告语。

4.5 包装袋外观质量:表面基本平整、无皱褶、污迹和杂质,无划痕、气泡、缩孔、针孔以及其他缺陷。

4.6 包装袋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项目指标

拉伸强度(纵、横向) ?20Mpa

断裂伸长率(纵、横向)? 250%

落瞟冲击质量 130g

跌落性能无破裂、无渗漏

漏水性无渗漏

热合强力 ?10N/15mm 5 利器盒技术要求

5.1 利器盒整体为硬质材料制成,封闭且防刺穿,以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利器盒内盛装物不撒漏,并且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在不破坏的情况下无法被再次打开。

5.2 采用高温热处置技术处置损伤性废物时,利器盒不应使用聚氯乙烯材料。 5.3 利器盒整体颜色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 3181 中Y06 的要求。利器盒侧面明显处应印制图1 所示的警示标志,警告语为“警告~损伤性废物”。

5.4 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2m 高处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3 次,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

5.5 利器盒的规格尺寸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6 周转箱(桶)技术要求

6.1 周转箱(桶)整体应防液体渗漏,应便于清洗和消毒。

6.2 周转箱(桶)整体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 3181 中Y06 的要求。箱体侧

面或桶身明

所示的警示标志和警告语。显处应印(喷)制图1

6.3 周转箱外观要求

6.3.1 周转箱整体装配密闭,箱体与箱盖能牢固扣紧,扣紧后不分离。 6.3.2 表面光滑平整,完整无裂损,没有明显凹陷,边缘及提手无毛刺。 6.3.3 周转箱的箱底和顶部有配合牙槽,具有防滑功能。

6.4 周转箱按其外形尺寸分类,推荐尺寸见表2。

表2 单位:mm

长度宽度高度

600 400 300

400 6.5 周转箱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 规定。

6.6 周转桶应参照周转箱性能要求制造。

表3

项目指标

箱底承重箱底平面变形量不大于10mm 收缩变形率箱体内对角线变化率不大于1.0% 跌落性能不应产生裂纹堆码性能箱体高度变化率不大于2.0% 7 标志和警告语

7.1 警示标志的形式为直角菱形,警告语应与警示标志组合使用,样式如图1 所示。

图1 带警告语的警示标志

7.2 警示标志的颜色和规格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4

7.3 带有警告语的警示标志的底色为包装袋和容器的背景色,边框和警告语的颜色均为黑色,长宽比为2:1,其中宽度与警示标志的高度相同。 7.4 警示标志和警告语的印刷质量要求油墨均匀;图案、文字清晰、完整;套印准确,套印误差应不大于1mm。

8 试验方法

8.1 包装袋试验方法

8.1.1 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8.1.2 物理机械性能

8.1.2.1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按GB/T 13022 规定进行,试验速度(空载)500?50mm/min。

8.1.2.2 落膘冲击试验

落膘冲击质量按GB 9639 规定进行。

8.1.2.3 跌落性能

将实际内装物或相当标称内装物装满3/4 袋,用胶粘带将袋口封上,从500mm 高度自由落下,试验地面为光滑的水泥地面,观察袋子是否损坏。用三个袋子进行试验,以损坏最严重的为试验结果。

8.1.2.4 漏水试验

将袋子装入1/5 体积的23??2?清水,保持静置,1min 后观察袋子底部是否有滴落水珠,并记录所观察的现象。用三个袋子进行试验,以漏水最多的为试验结果。 8.1.2.5 热合强度

热合强度按QB/T 2358 规定进行。

8.2 周转箱试验方法

8.2.1 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线条件下目测和采用相应的量具测量。

8.2.2 物理机械性能

8.2.2.1 箱底承重

按GB/T 5737 的“5.6.2 箱底承重变形量”规定进行。

8.2.2.2 收缩变形率

按GB/T 5737 的“5.6.3 收缩变形率”规定进行。

8.2.2.3 跌落性能

按GB/T 4857.5 的规定进行。

8.2.2.4 堆码性能

按GB/T 4857.3 的规定进行。

8.3 印刷套印试验方法

套印部分用分度值为0.5mm 的钢板尺测量,结果以套印误差最大值计。 9 检验规则

9.1 包装袋检验规则

按GB/T 4456 的“6 检验规则”规定进行。

9.2 周转箱检验规则

按GB/T 5737 的“6 检验规则”规定进行。

9.3 印刷质量检验规则

按GB/T 18893 的“7 检验规则”规定进行。

《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第27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技术的应用,现批准《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 276-2006) ,该标准为指导性标

准,自2006年8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e13309884.html,)查询。

特此公告。

二??六年六月十四日

医疗管理单位废物等危险废物图形标志

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图形标志 《危险废物贮存、转运工具、处置场所及包装物危险废物标志标识设置指引》 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9217-2003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HJ 1421-200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环发[2003]206号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危险废物标志牌式样 A-1危险废物警告标志牌式样一 (适合于室内外悬挂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 说明 1、危险废物警告标志规格颜色 形状:等边三角形,边长40cm 颜色:背景为黄色,图形为黑色 2、警告标志外檐2.5cm 3、使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建有 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00CM时;部分危险 废物利用、处置场所。 A-2危险废物警告标志牌式样二 (适合于室内外独立摆放或树立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

说明 1、主标识要求同附件A-1。 2、主标识背面以螺丝固定,以调整支杆高度,支 杆底部可以埋于地下,也可以独立摆放,标志牌下沿 距地面120cm。 4、使用于: ⑴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建有围墙或防护栅栏的高度 不足100CM时; ⑵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其它箱、柜等独立贮存设施 的,其箱、柜上不便于悬挂时; ⑶危险废物贮存于库房一隅的,需独立摆放时; ⑷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密封不外排存放的,需独立 摆放时; ⑸部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场所。 B-1危险废物标签式样一 (适合于室内外悬挂的危险废物标签) 说明 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 尺寸:40×40cm 底色:醒目的橘黄色 字体:黑体字 字体颜色:黑色 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 3、使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 屋的;或建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 高于100CM时; (适合于室内外独立树立或摆放的危险废物标签)

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 (一)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部门和监督部门;设置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行为发生。 1.后勤部门为医疗废物管理主管责任部门,负责医疗废物回收及运送人员及其职业防护的管理;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登记、交接等工作流程的管理;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2.医院感染管理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督和指导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分类收集清单和流程并监督执行;负责全院医疗废物处置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参与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负责监督指导现场的规范处理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3.护理部门为医疗废物管理监督执行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各临床科室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时贮存、交接登记制度的落实情况;参与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医疗

废物管理知识培训、防护用品配备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规范使用收集容器)、交接登记等制度的落实。 4.医务、科研等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医技部门和相关科研实验室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规范使用收集容器)、交接登记等制度的落实。参与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HJ421-2008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进行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和暂存。本规定根据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管理要求。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收集 1.分类收集方法见《湖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清单》(见附表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HJ421-200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医疗废物桶:放置于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产生地且方 便收集的地方。⑴除了在处置室、换药室等常规放置医疗废物桶外,治疗室(仅限于治疗室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床旁、感染性疾病科病室应放置医疗废物桶。 ⑵医疗废物桶在非使用状态时应加盖放置。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和周转箱(桶)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并规定了医疗废物警示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的生产厂家、运输单位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181 漆膜颜色标准 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4857.3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跌落试验方法 GB/T 5737 食品塑料周转箱 GB/T 9639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自由落膘法 GB/T 13022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893 商品零售包装袋 QB/T 235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包装袋 packaging bag 用于盛装除损伤性废物之外的医疗废物初级包装,并符合一定防渗和撕裂强度性能要求的软质口袋。 利器盒 sharps box 用于盛装损伤性医疗废物的一次性专用硬质容器。 3.3 周转箱(桶) transfer container/barrel 在医疗废物运送过程中,用于盛装经初级包装的医疗废物的专用硬质容器。 3.4 医疗废物 medical waste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4 包装袋技术要求 4.1 包装袋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应出现渗漏、破裂和穿孔。 4.2 采用高温热处置技术处置医疗废物时,包装袋不应使用聚氯乙烯材料。 4.3 包装袋容积大小应适中,便于操作,配合周转箱(桶)运输。 4.4 医疗废物包装袋的颜色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 3181 中Y06 的要求,包装袋的明显处应印制图1 所示的警示标志和警告语。 4.5 包装袋外观质量:表面基本平整、无皱褶、污迹和杂质,无划痕、气泡、缩孔、针孔以及其他缺陷。 4.6 包装袋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河南省卫生厅关于重申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建立健全医院相关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全面加强我院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 二、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本科室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三、科室要指派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科室医疗废物的检查、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相关规定及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规范管理工作。防止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造成医疗废物被盗、被随意丢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事件发生。 四、根据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等工作;使用医院统一购置的医疗废物专用装放容器,不得使用民用桶及纸篓。 五、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棉签、敷料、输液器、注射器等医疗用品使用后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直接放入医疗废物专用黄色包装袋及容器

中,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专用利器盒中,3/4满封口,放入指定专用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内严禁随意丢弃,严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六、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由专职回收人员统一回收并与相关科室人员双方签字后,经专用运送路线运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七、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及暂存处的管理,严禁随意丢弃和露天存放医疗废物,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为医疗废物专职回收人员配置脚踏式流动水洗手设施和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处理用物、用品。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要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规定,及时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同时按规定逐级报告。 八、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与产生医疗废物科室的交接登记和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的交接登记日期、数量及签名要详实,交接登记本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保存三年。 九、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塑料袋,生活垃圾及私人用品不得使用医疗废物专用黄色塑料袋。 十、各科室要实施管理职责,做好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追踪和整改。 十一、医院实行医疗废物管理问责制,强化责任意识,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履行职责,责任到人。对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规定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和

医疗废物专业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示规定模板

环发[ ]188号11月20日起实施 第一条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 制定本标准和规定。 第二条包装袋标准 ( 一) 基本要求 1、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 PVC) 塑料为制造原料; 2、聚乙烯( PE) 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 3、最大容积为0.1m3, 大小和形状适中, 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 桶) 盛状; 4、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 LLDPE+LDPE) 为原料, 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150μm; 如果使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 MDPE, HDPE) , 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80μm; 5、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 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 如盛装感染性废物, 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 6、包装袋上应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 二) 技术性能要求

3、包装袋规格 ( 1) 推荐采用筒状包装袋: 折径×长×厚( mm) : 450×500×0.15mm( LLDPE; LDPE+LLDPE) 450×500×0.08mm( HDPE; MDPE) ( 2) 当包装袋容积在0.1 m3范围内, 包装袋规格能够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 3) 当用户有特殊要求, 而且包装袋容积超过0.1 m3时, 包装袋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 保证包装袋防渗漏、防破裂、防穿孔, 整体物理机械性能不低于表二要求。 第三条利器盒标准 1、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 密封, 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 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 利器盒一旦被封口, 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 2、利器盒能防刺穿, 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3、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5m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 连续3次, 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 4、利器盒易于焚烧, 不得使用聚氯乙烯( PVC) 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 5、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 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6、利器盒上应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7、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第四条周转箱( 桶) 标准 ( 一) 基本要求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组织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 具体管理科室: 责任人: 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各临床科室责任人为:护士长 医技科室责任人为:科主任 医疗废物管理员: 二、培训 1、加强对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自身防护等知识培训。 2、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医疗废物分类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三、防护 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

配备必要防护用品,上班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戴手套、口罩、帽子、眼罩、围裙、防护服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四、医院应按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具体见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1、各临床科室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可降解的垃圾袋或密闭的容器内。生活垃圾装黑色袋、医疗废物装黄色袋、放射性垃圾装红色袋。针头、刀片等锐器装入锐器盒。禁止将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装,如发现混装时,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2、垃圾袋的外表不得沾有任何医疗废物。如发生垃圾袋的外表被污染时,必须对污染处进行消毒,必要时再加一层包装。 3、对传染病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装。 4、检验科的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送医疗废物暂存处前应当就地高压消毒,并做好登记。 5、对医疗污水、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毒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标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五、运送 1、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每天下午4点将医疗废物袋封口并做好科室、类别、日期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标志后放入医疗废物周转箱(黄色)内,然后进行登记、交接和签名并注明交接时间后运送到指定的医疗废物收集地点。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第三条卫生部对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第二章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第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内容包括: (一)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各产生地点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 (二)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制度及从产生地点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要求; (三)医疗废物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送及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 1 废物处置单位的有关交接、登记的规定;

(四) 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操作程序及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第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 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 者3人在48小时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2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医疗卫生机构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第十四条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第十五条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大全

郁南县人民医院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 各职能管理部门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工作人员职责......................................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工作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专(兼)职人员职责........................................ 医疗废物内部运送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转运工作制度................................................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职责..........................................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 郁南县人民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 医疗废物分类........................................................ 医疗废物院内运送与暂存制度.......................................... 医疗废物暂存间清洁消毒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标准预防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履行职责确保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2、建立培训制度,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教育。 3、医疗单元须做到定位收集、存放使用后的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 疗废物。 4、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全院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有标识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塑 料袋盛装,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5、加强医疗废物的院内交接管理。各医疗单元的医疗废物袋必须使用有医疗废物标识的黄色垃圾袋, 指派专人每日与垃圾运送人员进行交接,并做好记录。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6、垃圾运送人中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内部指 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7、医院设有醒目标志区分的生活垃圾区、医疗废物贮存区,并在医疗废物贮存区进出口加锁由专人管 理,严禁拾捡垃圾。生活垃圾区,医疗废物贮存区每日定时搬运、定时清洗、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8、每日收集的医疗废物交由卫生局指定人员集中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 9、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遵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 施,并按规定的时限上报主管部门。 10、严禁任何个人或单位私自转卖医疗废物。如有发生或有人举报,一经查实将予严厉的处罚。 概念简介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优质)(医疗质量及标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医疗质量及标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 标志标准

5利器盒技术要求 5.1利器盒整体为硬质材料制成,封闭且防刺穿,以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利器盒内盛装物不撒漏,并且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在不破坏的情况下无法被再次打开。 5.2采用高温热处置技术处置损伤性废物时,利器盒不应使用聚氯乙烯材料。 5.3利器盒整体颜色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3181中Y06的要求。利器盒侧面明显处应印制图1所示的警示标志,警告语为“警告!损伤性废物”。 5.4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2m高处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3次,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 5.5利器盒的规格尺寸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6周转箱(桶)技术要求 6.1周转箱(桶)整体应防液体渗漏,应便于清洗和消毒。 6.2周转箱(桶)整体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3181中Y06的要求。箱体侧面或桶身明显处应印(喷)制图1所示的警示标志和警告语。 6.3周转箱外观要求

6.3.1周转箱整体装配密闭,箱体与箱盖能牢固扣紧,扣紧后不分离。 6.3.2表面光滑平整,完整无裂损,没有明显凹陷,边缘及提手无毛刺。 6.3.3周转箱的箱底和顶部有配合牙槽,具有防滑功能。 6.4周转箱按其外形尺寸分类,推荐尺寸见表2。 表2单位:mm 6.5周转箱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6.6周转桶应参照周转箱性能要求制造。 表3 7标志和警告语 7.1警示标志的形式为直角菱形,警告语应与警示标志组合使用,样式如图1所示。图1带警告语的警示标志 7.2警示标志的颜色和规格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7.3带有警告语的警示标志的底色为包装袋和容器的背景色,边框和警告语的颜色均为黑色,长宽比为2:1,其中宽度与警示标志的高度相同。 7.4警示标志和警告语的印刷质量要求油墨均匀;图案、文字清晰、完整;套印准确,套印误差应不大于1mm。 8试验方法 8.1包装袋试验方法 8.1.1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8.1.2物理机械性能 8.1.2.1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按GB/T13022规定进行,试验速度(空载)500±50mm/min。 8.1.2.2落膘冲击试验 落膘冲击质量按GB9639规定进行。 8.1.2.3跌落性能 将实际内装物或相当标称内装物装满3/4袋,用胶粘带将袋口封上,从500mm高度自由落下,试验地面为光滑的水泥地面,观察袋子是否损坏。用三个袋子进行试验,以损坏最严重的为试验结果。 8.1.2.4漏水试验 将袋子装入1/5体积的23℃±2℃清水,保持静置,1min后观察袋子底部是否有滴落水珠,并记录所观察的现象。用三个袋子进行试验,以漏水最多的为试验结果。 8.1.2.5热合强度 热合强度按QB/T2358规定进行。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 和警示标识规定 第一条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和规定。 第二条包装袋标准 (一)基本要求 1.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 2.聚乙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 3.最大容积为0.1m3, 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装; 4.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LLDP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150μm;如果使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MDPE,HDPE),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80μm; 5.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 6.包装袋上应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二)技术性能要求 1.包装袋外观标准符合表一要求。 表1 包装袋外观标准

2.包装袋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表二要求 表2 包装袋物理机械性能 3.包装袋规格 (1)推荐采用筒状包装袋:折径×长×厚(mm): 450mm×500mm×0.15mm(LLDPE;LDPE+LLDPE) 450mm×500mm×0.08mm(HDPE;MDPE) (2)当包装袋容积在0.1m3范围内,包装袋规格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3)当用户有特殊要求,并且包装袋容积超过0.1m3时,包装

袋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保证包装袋防渗漏、防破裂、防穿孔,整体物理机械性能不低于表二要求。 第三条利器盒标准 1.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 2.利器盒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3.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5m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3次,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 4.利器盒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 5.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6.利器盒上应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7.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第四条周转箱(桶)标准 (一)基本要求 1.周转箱整体为硬制材料,防液体渗漏,可一次性或多次重复使用; 2.多次重复使用的周转箱(桶)应能被快速消毒或清洗,并参照周转箱性能要求制造; 3.周转箱(桶)整体为黄色,外表面应印(喷)制本规定第五条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完整版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一、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相关制度及工作要求。、 二、诊所负责人负责医疗废物暂贮、管理、消毒、交接等具体工作。 三、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四、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的登记,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5年。 五、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暂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 六、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 七、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进行卫生学效果监测、评价、存档、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要及时上报。 八、按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执行双签字,资料保存5年。 九、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监控损害。

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废物管理,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 二、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2.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3.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4.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5.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管理。 6.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督导医疗废物处置相关工作。 四、负责人负责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运送交接、交接登记。不得使医疗废物外流、泄漏。如发现医疗废物外流、泄漏,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科室和当事人进行处罚。 五、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接收、交接登记。认真填写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转移联单,并负责保存。负责暂存处物品和场所的消毒隔离工作。

危险废物标志标识设置指引,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警告标识

危险废物贮存、转运工具、处置场所及包装物 危险废物标志标识设置指引 鉴于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场所危险废物标志不规范、不统一的现状,为了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标志,加强对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场所及包装物、转运设备的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相关标准,制定本指引。 一、主要依据 GB 15562.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9217-2003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HJ 1421-200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环发[2003]206号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二、术语 1、警告图形符号。本文所指警告图形符号是用于提醒人们注意废物贮存、处置过程中可能造成危害的符号。 2、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是指危险废物产生、临时存放、暂时存放、贮存等有危险废物短期或长期存在的场所。 3、危险废物处置场所。是指危险废物再利用、无害化处理和最终处置的场所。 4、贮存设施。指按规定设计、建造或改建的用于专门存放危险废物的设施。 5、容器。指按标准要求盛载危险废物的器具,包括桶、袋、箱、框等等。 三、标志内容及规定 (一)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的设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废物警告标志。具体设置要求是: 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应将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1)悬挂于房屋外面门的一侧,靠近门口适当的高度上;当门的两侧不便于悬挂时,则悬挂于门上水平居中、高度适当的位置上。 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建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50CM的,应将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1)悬挂于围墙或防护栅栏比较醒目、便于观察的位置上;当围墙或防护栅栏的高度在150-100CM之间时,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1)则应靠近上沿悬挂;围墙或防护栅栏的高度不足100CM时,应当设立独立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2)。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其它箱、柜等独立贮存设施的,可将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 -1)悬挂在该贮存设施上,或在该贮存设施附近设立独立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2)。 4、危险废物贮存于库房一隅的,将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1)悬挂在对应的墙壁上,或设立独立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2)。 5、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密封不外排存放的,可将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1)悬挂于该贮存设施适当的位置上,也可在该贮存设施附近设立单独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2)。 (二)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的设置。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场所应当设置危险废物警告标志。具体设置要求是: 1、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外建有厂房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1)设置要求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2、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外未建厂房或不便于悬挂的,应当设立独立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附件A-2)。

(完整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我院垃圾分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两大类,其中医疗废物规定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五大类,状态分固体和液体两种。 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固体废弃物——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含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垃圾袋在质量上要求不渗水。 一、医院建立严格的污物分类收集制度,所有废弃物都应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内,严禁将生活垃圾、放射废物、化学废物等混入医用废物中,各科加强管理,严防人为流失,勤务中心定时清运。 二、生活垃圾按开封市城市垃圾处理原则,用黑色塑料袋存放,各科将其置放于指定垃圾堆放处由勤务中心统一回收上交环卫处收集。 三、普通医用垃圾如外科、妇产科、换药室、手术室的大量敷料和各种注射后的棉签等固体废弃物置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四、未接触病人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部分直接毁形后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抽血的一次性注射器需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先消毒后毁形,并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五、一次性输血袋,检验科大小便废弃物等均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六、各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暂放于固定位置,其中经毁形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由供应室定点回收;其它医用垃圾由专人收集转运。 七、医疗废物的院内运送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集中堆放于医院专设的医用垃圾房内,密闭保存,防止污染周围环境。黄色医疗废物转运箱应张贴标签,表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八、集中的医疗废物由专人管理,防止流失。开封市医用废弃物中心每三天上门收集处理。以上垃圾处置方法要求各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管理,分门别类放置。坚决杜绝医用垃圾和生

医疗废物一次性包装箱

ICS XX. XXX X XX 备案号:XXXXX-XXXX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T 1032—2013 医疗废物一次性包装箱 Disposable Medical Waste Container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 (4) 6 检验规则 (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林、唐丹平、梁竞、肖晓峰、李敬东、钟金铃、夏天翔、钟茂生、姚珏君。

医疗废物一次性包装箱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废物一次性包装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医疗废物运输和焚烧处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57.4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4部分:采用压力试验机进行的抗压和堆码试验方法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6544 瓦楞纸板 GB/T 6545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法 GB/T 6546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法 GB/T 6547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GB/T 654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法 HJ 421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疗废物medical waste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3 一次性包装箱disposable waste container 在医疗废物运输和处置过程中,用于盛装经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或利器盒初级包装的医疗废物的一次性专用纸质容器。 1

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我国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是有严格规定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医疗废物管理规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为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二、医院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制定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及相关职责,负责监督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医疗废物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如下: (一)临床感染性废物:指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收治的隔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 (二)医技感染性废物:指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

(三)病理性废物:指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四)损伤性废物:指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五)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菌药物、非处方类药品等;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如:致癌性和可疑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六)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如: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四、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在废物产生点由产生废物的人实施,尽可能地对废物分类,分类处置必须贯穿全过程,从产生点经过整个废物流程至最终处置中。 五、临床医技科室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一)临床、医技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置于标记“感染性废物”的黄色防渗漏专用包装袋内,由产生科室保洁员收集。 (二)损伤性废物置于标记“损伤性废物”的黄色可封闭的专用容器内,由产生科室保洁员收集。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及警示标识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第一条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和规定。 第二条包装袋标准 (一)基本要求 1、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 2、聚乙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 3、最大容积为0.1m3, 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状; 4、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LLDP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150μm;如果使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MDPE,HDPE),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80μm; 5、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 6、包装袋上应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二)技术性能要求 1、包装袋外观标准符合表一要求。 (1)推荐采用筒状包装袋:折径×长×厚(mm): 450×500×0.15mm(LLDPE;LDPE+LLDPE) 450×500×0.08mm(HDPE;MDPE) (2)当包装袋容积在0.1 m3范围内,包装袋规格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3)当用户有特殊要求,并且包装袋容积超过0.1 m3时,包装袋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保证包装袋防渗漏、防破裂、防穿孔,整体物理机械性能不低于表二要求。 第三条利器盒标准 1、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 2、利器盒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3、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5m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3次,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 4、利器盒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 5、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6、利器盒上应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7、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第四条周转箱(桶)标准

医疗废物分类及标识说明

医疗废物分类及标识说明 附件1医疗机构常见废物分类目录 一.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清单类别定义常见废物包装袋.收集容器.标签及警示标志感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 1.废弃的医用塑胶类器具和用品,如一次性输血器.输血袋. 临床诊疗活动时支撑包装袋的容器可为开放染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透析器?透析管路?介入导管.阴道窥器?引流装置.吸痰管.式;性疗废物呼吸管路.氧气面罩.雾化器.鼻导管.导尿管. 集尿袋等;包装袋使用有警示标志的黄色专用包装袋(符废一次性托盘.一次性口镜;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手术大中单.合HJ421-XX相关要求,下文中包装袋的要求物一次性帽子.口罩. 一次性换药碗;一次性橡胶手套.硅橡胶与此处相同);乳房;实验室使用的塑料试管.滴管.吸管.离心管等。 有效封口(附件四,下文中有效封口的做法与 2.废弃的医用棉纤维类.非锐利金属类.纸类等废物。如引流此处相同);条.纱布.绷带.棉球.棉签及其他各种敷料;废弃的污染被标签(附件三)标注“感染性废物”;服;内固定钢板。 收集容器使用专用带盖废物桶,在容器显眼处 3.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一次 应有“感染性废物”文字或示意图(附件五)。

性输液器。 双层有警示标志的黄色专用包装袋,有效封口, 4.隔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标签标注“感染性废物”;病人的生活垃圾。 收集容器使用专用带盖废物桶,在容器显眼处 5.各类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 应有“感染性废物”文字或示意图。 6.隔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在产生地经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放病人的医疗废物。 入有警示标志的黄色专用包装袋,有效封口,标签标注“感染性废物”。 7.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和容器。 损能够损伤人体的废弃的医 1.废弃的金属类锐器,如医用针头.缝合针.针灸针.探针.有警示标志的专用利器盒(符合HJ421-XX相伤用锐器穿刺针. 解剖刀?手术刀.手术锯?备皮刀和各种导丝.钢钉关要求);性等。 标签标注“损伤性废物”;废 2.废弃的玻璃类锐器,如盖玻片?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收集容器使用专用带盖废物桶,在容器显眼处物甑等。 应有“损伤性废物”标识。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式样

附件: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式样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依法设置相应识别标识、警示标志和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危害性以及开始贮存的时间。应该设置危险废物标识的地方包括:危险废物容器和包装物、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运输工具、利用及处置场所。 危险废物警告标志牌式样一 (适合于室内外悬挂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 说明 1、危险废物警告标志规格颜色形状:等边三角形, 边长40cm 颜色:背景为黄色,图形为黑色 2、警告标志外檐2.5cm 3、使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建 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00CM时;部分危险 废物利用、处置场所。

危险废物警告标志牌式样二 (适合于室内外独立摆放或树立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 说明 1、主标识要求同附件A—1。 2、主标识背面以螺丝固定,以调整支杆高度, 支杆底部可以埋于地下,也可以独立摆放,标志牌下 沿距地面120cm 4、使用于: ⑴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建有围墙或防护栅栏 的高度不足100CM寸; ⑵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其它箱、柜等独立贮存设施 的,其箱、柜上不便于悬挂时; ⑶危险废物贮存于库房一隅的,需独立摆放时; ⑷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密封不外排存放的,需独立摆 放时; ⑸部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场所。 危险废物标签式样一 (适合于室内外悬挂的危险废物标签)

说明 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40X 40cm 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 体字字体颜色:黑色 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 类选择。 3、使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 施为房屋的;或建有围墙或防护栅 栏,且高度高于100CM寸; 危险废物标签式样二 (适合于室内外独立树立或摆放的危险废物标签) 说明 1、危险废物警告标志要求同附 件A—1。 2、危险废物标签要求同附件 B— 1。 3、支杆距地面120cm 4、使用于: ⑴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建有围墙 或防护栅栏的高度不足100CM^; ⑵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其它箱、柜 等独立贮存设施的,其箱、柜上 不便于悬挂时; ⑶危险废物贮存于库房一隅的, 需独立摆放时; ⑷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密封不外排 存放的,需独立摆放时。 危险废物标签式样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